高中地理 教师招聘面试宝典之面试篇:说教学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面试宝典之面试篇:说教学程序
教师的教学思想、个性和风格,很大程度上能在教学设计的程序中反映出来。因此,程序是说课的重点内容。说教学程序,即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为什么这样安排,一般分为说教学过程(流程、阶段)和说教学结构的特点两方面,在说课的实践中,可以偏于过程,也可以偏重于结构,还可以将过程与结构组合起来说。
一、说教学过程
学科教学任务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来完成的,从教学过程论角度来分析、解说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教学总体思路和环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总要站在课程标准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高度来架构教学过程,按教学内容,配以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来组织教学。按传统知识教学程序看,一般分为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导人新课——新课讲授——知识应用——巩固小结——练习(布置作业)。在新课改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智力、一能力的发展,强调重发展教学的三个阶段∶
(1)设置问题情境——非智力因素(学会参加)。
(2)引导信息加工——智力因素(学会学习)。
(3)设计实践活动——能力与技术(学会迁移)。
(二)教学环节与方法、手段之间的联系
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要说出根据自设的程序、环节、如何处理教材,运用哪些教学方法、手段,使教学过程流畅、有效。此外还可以适当点名这样安排的目的和将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三)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教师在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时,一般都要安排学生的参与,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上活跃的师生双边活动是成功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双边活动要体现教法和学法的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力能力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下列问题均属双边活动的内容,可以各有侧重地做些阐述,教师准备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怎样参与,如何组织,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有什么应对措施,
有哪些思维定式需要克服,采取哪些措施等。在说师生的双边活动时,根据需要还可以继续说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做法。“突出重点”不完全依赖于多耗时,而要在剖析、点拨、深入上下功夫,“突破重点”不仅靠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有其教学的艺术,才能化解难点。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如果有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在总结与延伸以及习题练习上有一定创意,或占有比较重要的课堂地位,那么可以说说如何归纳知识体系,形成结构,通过怎样的形式与方法实现知识与思维活动的适度拓展。总结阶段习题设计与课后的作业布置,如有自己独特的创见也可作适当说明。此外,板书是直观教学的组成部分,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尤其颇有特色的板书,更要加以说明。要说出板书结构和设计的意图。
二、说教学结构
说教学结构不同于说教学过程,教学结构是教师对教学具体程序的归纳,构成若干板块,而教学过程是教学流程中的步骤。说教学结构可以防止对教学步骤作过细分析。现代教学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情境创设与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设计出若干师生互动的板块,如创设情境、架设桥梁;探究新知、自主构建;回归生活、解决问题;布置作业,课外延伸。这就是一种组合式板块状的说课表达。
教师说教学一般程序改为集中说教学结构,具体要求是∶
(1)说清教学总体构思和各个教学板块;(2)每个板块的表述要充分体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要突出教与学的双边关系;(3)适度交代重点怎样突破,难点如何化解。#p#分页标题#e#
刘显国编著的《说课艺术》书中,收集了全国说课获奖案例——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是由昆明市五华区教育科研中心古晓华撰写的,说课内容很精彩。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平面图形中轴对称情况作全面的了解,进一步认识所学平面图的本质特征,结合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具有轴对称的这一特点,渗透轴对称思想,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们知道21世纪是人才与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的时代,当前教育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改革,这场改革具体表现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等方面。基础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培养21世界人才,首先要进行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为此,设计这节课的指导思想是“重视信息反馈、教给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①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找出各种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⑦教给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自觉发现规律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③激发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观察找特点
课一开始,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认真观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接着计算机创设情境“;吊涓溪流随山而转,满山的枫叶映在清灵的水中,那一片片火红的枫叶随风飘零,在绿荫草地的映衬下显得妖艳似火”。柔美的音乐,舒缓而流畅,声、光、色一体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当这片枫叶逐渐放大、定格时,要求学生观察“这片枫叶,除了颜色美,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把学生思维的注意力从观察事物的形象引向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要求学生急于回答,而是让同学们静静地思考,用同样的方法去观察蜻蜓、天平。当学生充分接受信息后,组织讨论,同学们不难发现三幅图形的特点那就是“沿中线对折,两侧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接着让学生列举出周围具有这种特点的物体图形。这一反馈措施,既使学生获得了完整的信息,又实现了信息反馈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操作实验,形成概念
在第一阶段学习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利用计算机演示把一张长方形纸沿中线对折,画上沿中线左右两侧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用剪刀剪开,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通过想象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模仿,自己动手制作一幅雪松图,然后给枫叶、蜻蜓、天平、雪松这样的物体图形取名叫轴对称图形。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们自己阅读材料,得出结论∶“沿直线对折,两侧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那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什么?这时候继续用计算机演示出不同位置放置的雪松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不是看它位置的变化,而是要看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侧图形能否完全重合。由于抓住了信息反馈的真实性和发展性,学生独立正确地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就水到渠成,最后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判断练习。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找出对称轴,在大量形象生动的演示、观察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学课本,相互讨论,同学们能弄清“折痕所在这条直线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