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弯钩的计算方法和钢筋下料

合集下载

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

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

钢筋弯曲调整值与弯钩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 2、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三、弯钩长度的计算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常见弯钩长度以及常用钢筋计算公式

常见弯钩长度以及常用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钢筋弯钩的计算方法和钢筋下料

钢筋弯钩的计算方法和钢筋下料

钢筋弯钩的计算方法和钢筋下料2011-05-29 16:37钢筋的弯勾计算主要看钢筋弯勾的弯折角度以及构件的抗震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下图所示: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03G101-1中P35页有规定: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 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工配料单
构件名称
钢筋 编号 计算简图 直径 钢筋级别 下料长度 (m) 根数
某跨钢筋混 凝土梁
THE END
钢筋下料和弯曲
授课教师:火东存
铁工教研室
钢筋弯曲需注意以下要点:
1、钢筋弯曲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加热弯曲,也不得采用锤 击弯折。 2、钢筋弯折点不得有裂纹,弯曲形状不应在平面上发生翘曲。
手工弯制(少量及小直径钢筋的弯制) 钢筋弯曲的方法:
机械弯制(制梁场)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例题:在某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现在取一跨钢筋混凝土梁
L-1,其配筋均按Ⅰ级钢筋考虑,如下图所示。试计算该
梁钢筋的下料长度,给出钢筋配料单。
梁两端的保护层厚度取10mm,上下保护层厚度取25mm。
1 Φ18 2 1 4 2 Φ10 2 500 400
450
2
2 Φ 18
1 1
Φ6 @ 200 6000
中间直段长=6000 -10×2 -390×2 -400×2 =4400mm 钢筋下料长度= 外包尺寸+ 端部弯钩-量度差值( 45°/180 ° ) =[2×(390 +564)+ 4400]+(6.25 ×18)×2-(0.55×18)×4 =(1908 + 4400)+225-39.6=6493.4mm
1 Φ 18
1 Φ 18
解:
(1)①号钢筋为2Φ18,下料长度为:
5980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保护层厚度+末端弯钩增加长度
= 6000-10×2 + (6.25×18)×2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

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一、直线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二、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量度差值(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注意:度量差值=钢筋的外包尺长度减去钢筋的中轴线的长度钢筋在弯曲时:外侧会变长,而内侧会变短,但轴线尺寸不变。

(所以最外侧的尺寸和中轴线的尺寸就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弯曲调整值)可能我的表达有点不清楚,懂了没要是不明白就给我信息咯。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2d若钢筋需要搭接时,还需加上钢筋的搭接长度。

弯钩分为:1。

半圆弯钩2。

直弯钩3。

斜弯钩弯钩弯曲度数:180°90°45°弯钩增加长度:(注意:要区分开弯曲和弯钩,不然你要晕的。

)弯曲:是不带弯钩的,只是钢筋变曲折而已,例如:弯曲45°90°弯钩:。

就是带弯钩啦。

(我怎么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怪呢哈哈哈。

)三、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带弯钩和不带弯钩。

详见下表)箍筋的周长=(a-2c+2d)*2+(b-2c+2d)*2 (这个公式你也可以自己合并下下。

)合并后的公式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长-8c+8d=箍筋的周长这个图能看懂吧嘻嘻嘻。

解释如下:(以梁为例)则其中:a为梁宽b为梁高c为保护层厚度d为箍筋的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

箍筋调整值(抗震和非抗震的不同、外包尺寸减去轴线尺寸的差值就是箍筋调整值)是不是有点晕晕的啊。

哈哈哈哈。

好多名词解释咯。

只要不是一头雾水就好。

不过等你做完下面的例题,我保证你什么都会了咯。

^_^见上图:(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哈。

单位是MM,但是在换算成重量的时候,单位要先换算成为M后,才能计算重量不然要错哦)○1中的钢筋下料长度为:200*2+6190+2**25-2*2*25=6802MM 看这个晕不那我再说详细点咯:200*2+6190(这个是直线段的长度)*25(这个就是。

弯钩、弯起钢筋计算详细方法及基础知识(必须了解

弯钩、弯起钢筋计算详细方法及基础知识(必须了解

独立基础
06G101-6
注:周边除外
从图中得知:独立基础为锥形, 基础地面配置了两层纵横两层的
钢筋。 为了与上部的柱子搭接,
有直弯钩的插筋。
某条形基础断面:
横向受力钢筋: 纵向分布钢筋。
L形交接时,纵横墙受力钢筋重叠布置,该部分分布 钢筋取消但需搭接;T形交接时,重叠处横墙受力钢
筋间距加倍排至纵墙处。
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 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设计图有 明确规定的, 钢筋的锚固
长度 按图计算;,
钢筋锚固长度
• 钢筋锚固长度是指纵向钢筋伸入砼支座(墙|柱|梁) 内的长度
• 普通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可按下表 取用: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

混凝土强度等级
筋 C20
C25
C30
直钢筋端部弯钩增加量: 直钢筋端部180o弯钩增加量6.25d。 直钢筋端部90o弯钩增加量L +3.5d。(L为 弯折平直段长度) 直钢筋端部弯钩135o弯钩增加量7.89d。 箍筋端部弯钩增加量: 箍筋端部弯钩180o弯钩(S形单支箍用) 增加量8.25d。 箍筋端部弯钩135o弯钩增加量12.89d。 箍筋端部弯钩90o弯钩增加量6.21d。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弯起钢筋图示长度计算时,只需计算
出弯起段长度与其水平投影长度的差额 (即弯起增加量) ΔL。每个弯起增量为
当α=30o时,ΔL=0.268h 当α=45o时,ΔL=0.414h 当α=60o时,ΔL=0.577h
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钢筋配料计算规则

钢筋配料计算规则

一、钢筋配料⏹钢筋配料是施工时,根据结构施工图,分布计算构件各钢筋的直线下料长度、根数及质量,编制钢筋配料单。

(一)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折量度差值或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钢筋长度的度量方法系指外包尺寸,钢筋加工前按直线下料,经弯曲后,外边缘伸长,内边缘缩短,而中心线不变。

这样,钢筋弯曲后的外包尺寸和中心线长度之间存在一个差值,在计算下料长度时必须加以扣除。

⏹⏹半圆弯钩:6.25d⏹直弯钩:3.5d⏹斜弯钩:4.9d2.计算钢筋下料长度①号钢筋下料长度(6240+2×200-2×25)-2×2×25+2×6.25×25=6802(mm) ②号钢筋下料长度6240-2×25+2×6.25×12=6340(mm)③号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上直段钢筋长度240+50+500-25=765(mm)斜段钢筋长度(500-2×25)×1.414=636(mm)中间直段长度6240-2×(240+50+500+450)=3760(mm) 下料长度(765+636)×2+3760-4×0.5×25+2×6.25×25=6824(mm)④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为6824mm。

⑤号箍筋下料长度宽度200-2×25+2×6=162(mm)高度500-2×25+2×6=462(mm)Φ6:91.78Kg; Φ12:112.60kg;。

钢筋弯折弯钩计算

钢筋弯折弯钩计算

钢筋弯折弯钩的计算第一部分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5.3.5 受力钢筋的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2.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3.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4.直径为28mm以下的5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直径为28mm及以上的5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5.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6.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光圆钢筋(HPB235,HPB300级钢筋)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HPB235,HPB3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小于2.5d,这里按照2.5d计算钢筋中心线的半径=2.5d/2+d/2=1.75d钢筋外边线的半径=2.5d/2+d=2.25d180°圆心角对应的钢筋中心线的圆弧长度=1.75dπ=5.498d 取5.5d,平直段取3d180°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3d+5.5d-2.25d=6.25dHPB235,HPB300级钢筋135°弯钩增加11.9d的推导:抗震箍筋需要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段长度10d,钢筋中心线的半径=2.5d/2+d/2=1.75d (圆钢)钢筋外边线的半径=2.5d/2+d=2.25d (圆钢)135°圆心角对应的钢筋中心线的圆弧长度=1.75dπ*135°/180°=4.123d (圆钢)135°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10d+4.123d-2.25d=11.873d取11.9d (圆钢)HPB235,HPB300级钢筋90°弯钩弯曲调整值的推导:钢筋中心线的半径=2.5d/2+d/2=1.75d (圆钢)钢筋外边线的半径=2.5d/2+d=2.25d (圆钢)90°圆心角对应的钢筋中心线的圆弧长度=1.75dπ*90°/180°=2.749d (圆钢)弯曲调整值=2.25d+2.25d-2.749d=1.751d取1.75d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135°弯钩增加的展开长=10d+7.07d-3.5d=13.57d取13.6d (螺纹钢)HPB235,HPB300级钢筋抗震箍筋下料长度公式推导如下:箍筋弯弧内直径是2.5d,箍筋钢筋中心线的半径2.5d/2+d/2=1.75d每个箍筋90°圆心角对应的钢筋中心线的圆弧弧长=1.75dπ*90°/180°=2.7489d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89d=8.2467d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钢筋中心线的圆弧弧长=1.75dπ*135°/180°=4.1234d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2*4.1234d=8.2468d钢筋外边线的半径=2.5d/2+d=2.25d沿梁宽平直段长度=2(b-2c-2*2.25d)=2(b-2c-4.5d )沿梁高平直段长度=2(h-2c-2*2.25d)=2(h-2c-4.5d)2个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2*10d=20d钢筋直径6mm时:矩形抗震箍筋下料长度=8.2467d+8.2468d+2(b-2c-4.5d)+2(h-2c-4.5d)+20d+30mm = 2b+2h-8c+ 18.4935d+30mm钢筋直径不小于8mm时:矩形抗震箍筋下料长度=8.2467d+8.2468d+2(b-2c-4.5d)+2(h-2c-4.5d)+20d=2 b+2h-8c+18.4935d这里18.4935d取为18.5d,并且把两个公式整合,则:HPB235级,HPB300级钢筋矩形箍筋下料公式=2b+2h-8c+2max(10d;75mm)-1.5d335MPa级(HRB335,HRBF335),400Mpa级(HRB400,HRBF400,RRB400)带肋钢筋,抗震箍筋下料长度公式的推导如下:箍筋弯弧内直径是5d,箍筋钢筋中心线的半径=5d/2+d/2=3d每个箍筋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3dπ*90°/180°=4.7124d 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4.7124d=14.137d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3dπ*135°/180°=7.0686d 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2*7.0686d=14.137d钢筋外边线的半径=5d/2+d=3.5d沿梁宽平直段长度=2(b-2c-2*3.5d)=2(b-2c-7d )沿梁高平直段长度=2(h-2c-2*3.5d)=2(h-2c-7d)2个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2*10d=20d钢筋直径6mm时:矩形抗震箍筋下料长度=14.137d+14.137d+2(b-2c-7d)+2(h-2c-7d)+20d+30mm = 2b+2h-8c+ 20.274d+30mm钢筋直径不小于8mm时:矩形抗震箍筋下料长度=14.137d+14.137d+2(b-2c-7d)+2(h-2c-7d)+20d=2 b+2h-8c+20.274d这里20.274d取为20.3d,并且把两个公式整合,则: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矩形箍筋下料公式=2b+2h-8c+2max(10d;75mm)+0.3d500Mpa级带肋钢筋(HRB500,HRBF500)抗震箍筋下料长度公式的推导如下:直径为28mm以下的5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计算?三个公式一次看懂!本文图文解析了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三个公式,分别对应:①直钢筋、②弯起钢筋、③箍筋,轻松看懂之后,对现场工作很有帮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许多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钢筋,比如纵筋、分布筋、拉结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筋、马凳筋等等,这些钢筋共同组成了结构构件的钢筋骨架,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

但是从钢筋厂家运进施工现场的钢筋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都是一根根长度相等的直线状态的钢筋捆在一起,比如有9米的,也有12米的,像下面这样:还有曾经比较常见的圆盘条,主要是光圆钢筋,现在已经不常用了。

因此,就要通过钢筋工把进场的直线状态的钢筋加工成我们所需要的样子,也就是配筋图要求的样子。

这时候就必然出现钢筋的弯曲、搭接、焊接、切断。

而这种成型钢筋,到底需要多少进场钢筋才能加工出来,也就是确定成型钢筋在直线状态下需要多少长度,这样才能对进场钢筋进行准确切割。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

这个工作就叫做钢筋下料。

而在钢筋下料中,对钢筋长度影响最为复杂的就是钢筋的弯曲。

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变形性能的建筑材料,钢筋弯曲的特点是在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如下图所示),所以我们只要把握住中心线尺寸,就可以得到钢筋的下料长度。

搞清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准确的进行下料长度计算了。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主要有三个公式,分别对应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下面我们一一介绍一下:一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上述公式中,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都可以通过结构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101图集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弯钩增加长度需要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按照16G101图集的规定进行计算。

首先确定弯弧内直径D和弯钩平直段长度(钢筋直径为d)。

对于光圆钢筋,末端为混凝土保护层,内径D一般取2.5d,弯钩平直段取3d,如下图所示(180度半圆弯钩):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其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 钢筋弯曲角度30° 45° 60° 90° 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 钢筋直径(mm)≤6 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40 6d 5.5d 5d 4.5d 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三个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三个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三个公式本文图文解析了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三个公式,分别对应:①直钢筋、②弯起钢筋、③箍筋,轻松看懂之后,对现场工作很有帮助!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有许多形状不同、功能不同的钢筋,比如纵筋、分布筋、拉结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筋、马凳筋等等,这些钢筋共同组成了结构构件的钢筋骨架,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

但是从钢筋厂家运进施工现场的钢筋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都是一根根长度相等的直线状态的钢筋捆在一起,比如有9米的,也有12米的,像下面这样:还有曾经比较常见的圆盘条,主要是光圆钢筋,现在已经不常用了。

因此,就要通过钢筋工把进场的直线状态的钢筋加工成我们所需要的样子,也就是配筋图要求的样子。

这时候就必然出现钢筋的弯曲、搭接、焊接、切断。

而这种成型钢筋,到底需要多少进场钢筋才能加工出来,也就是确定成型钢筋在直线状态下需要多少长度,这样才能对进场钢筋进行准确切割。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

这个工作就叫做钢筋下料。

而在钢筋下料中,对钢筋长度影响最为复杂的就是钢筋的弯曲。

作为一种具备良好变形性能的建筑材料,钢筋弯曲的特点是在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如下图所示),所以我们只要把握住中心线尺寸,就可以得到钢筋的下料长度。

搞清了这个问题,就可以准确的进行下料长度计算了。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主要有三个公式,分别对应直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下面我们一一介绍一下:一直钢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上述公式中,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都可以通过结构施工图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101图集得到准确的数据,而弯钩增加长度需要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弯曲处内皮缩短,外包尺寸伸长,而中心线尺寸不变”按照16G101图集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首先确定弯弧内直径D和弯钩平直段长度(钢筋直径为d)。

对于光圆钢筋,末端为混凝土保护层,内径D一般取2.5d,弯钩平直段取3d,如下图所示(180度半圆弯钩):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其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布置方式以及钢筋的叠放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情况下的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1.单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直线段长度是指两个弯折点之间的距离,弯钩长度是根据钢筋直径和规范要求确定的,在一般情况下为6倍直径。

钢筋叠放长度是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确定的,通常为叠放钢筋长度的一半。

弯曲余量是为了方便施工留出的长度,通常为40倍钢筋直径。

2.多筋直线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直线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多筋直线段的计算方式与单筋直线段相同,只是直线段长度需要分别计算。

3.钢筋弯曲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弯曲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弯曲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弯曲的长度,一般通过施工图纸中的标示来确定。

4.钢筋搭接段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下料长度=搭接段长度+弯钩长度+钢筋叠放长度-弯曲余量
钢筋搭接段长度是指钢筋在构造中的搭接长度,根据构造形式和规范要求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施工图纸中的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还应考虑钢筋的浪费和延伸长度等因素,以确保钢筋的安装质量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一个经验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在进行计算时,应充分考虑材料的损耗和施工的可操作性,并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弯钩的计算方法和钢筋下料
2011-05-29 16:37
钢筋的弯勾计算主要看钢筋弯勾的弯折角度以及构件的抗震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下图所示:
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
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
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03G101-1中P35页有规定: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几何形状和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等条件进行计算。

1、提到钢筋下料计算,一般都会涉及“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这两个概念。

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或教科书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弯曲调整值”在现成的文献内查不到。

2、各相关文献上的“弯曲调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弯曲直径=2.5d演绎得到的。

现如今的纵向钢筋弯曲成型的弯曲直径也不仅仅限于2.5d,已经有12d,16d等各种不同弯曲直径的要求,现有文献上很少考虑这种变化了的要求。

3、钢筋在弯曲成型时,外侧表面纤维受拉伸长,内侧表面纤维受压缩短,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保持不变。

4、电脑的应用和AutoCAD业已在业界普及,专业计算器的编程计算功能也日益强大。

鉴于上述几点因素,我们认为依据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绘制一些简单的计算辅助图形,直接进行基于中心线长度的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有效指导钢筋下料。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
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
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
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
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
8.5d-2.25d=6.25d
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
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 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7d+10.21d-7d=11.21d
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
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
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
15d-9d+13.35d-9d=10.35d
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我们指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上世纪60年代的学者为“做学问”而人为制造出来的不能自圆其说的“数据”’,而且大多数编著者都将其未作解析就“笑纳”到自己的书稿之中,所以,许多在施工一线的朋友觉得“不好用”,后面的表格就是依据某经典教科书给出的数据编制而成的,对于箍筋还是可用的,对于纵向钢筋就不合适,且对于非“特殊”角度,也未给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现在建筑师万花齐放,角度是按照地形需要结合建筑美学确定,往往不是“特殊”角度,也就查不到某个具体“非特殊”角度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的数据,所以已经是摒弃“‘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这些“人造”概念的时候了,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对中心线长度进行几何计算,是钢筋下料计算的正确途径。

即使不会AutoCAD,对照施工图,运用初等几何知识,徒手画个草图,借助计算器计算也是很容易完成的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
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
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
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
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
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
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
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
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
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 (4)
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
=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
=16.5d+2b+2h-8×1.25d+20d
=2b+2h-8c+26.5d (5)
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
(2)+(3)+8.25d+2×(11.873d+2.25d)
=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
=2b+2h-8c+26.496d
=2b+2h-8c+26.5d (5)
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
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箍筋直径d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求:多肢箍各箍的宽度和总长度。

解:首先,设纵向钢筋间距为l纵,依据各纵向钢筋间距分匀的要求,有:
l纵=(b-2c-d纵外×n纵)/(n纵-1) (6)
式中:n纵——取梁底或梁顶单排钢筋数量,取较多者。

其次,求外箍下料长度L外箍和外箍内宽度尺寸:
L外箍=2(b+h-4c)+26.5d箍 (7)
外箍筋的内宽度尺寸=b-2c (8)
注:2肢、4肢、6肢、n肢(n≥2)外箍筋的内宽度尺寸均相同。

第三,求4肢内箍下料长度和内箍内宽度:
L4肢内箍=2(b+h-4c)+26.5d箍-4(d纵外+l纵) (9)
4肢内箍筋的内宽度=b-2c-2(d纵外+l纵) (10)
第四,求6肢中箍下料长度和中箍内宽度:
L6肢中箍=2×(b+h-4c)+26.5d箍-4(d纵外+l纵) (11)
6肢中箍内宽度=b-2c-2(d纵外+l纵) (12)
第五,求6肢内箍下料长度和内箍内宽度:
L6肢内箍=2(b+h-4c)+26.5d箍-8(d纵外+l纵) (13)
6肢内箍内宽度=b-2c-4(d纵外+l纵) (14)
例题:已知梁截面宽度为b=400 mm,梁截面高度为h=700 mm,箍筋肢数为n箍 =4,箍筋直径d箍=10mm,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max(6,7)=7,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27mm,梁保护层为c=25mm。

求:4肢箍各箍的宽度和总长度。

解(1):2个等宽独立箍互套配箍方案
l纵=(b-2c-d纵外×n纵)/(n纵-1)
= (400-2×25-27×7)/(7-1)
=26.833mm
求外箍下料长度L外箍
L外箍=2(b+h-4c)+26.5d箍
=2(400+700-100)+265
=2650mm
独立箍下料长度L独箍
L独箍=2650- 2×2(d纵外+ l纵)
=2650-4×(27+26.833)
=2650-4×53.833
=2650-453.833
=2435 mm
独立箍内宽
=5×27+4×26.833=135+107.332=242.332=243mm
独立箍内高=h-2c=700-2×50=650mm
解(2):外大箍内小箍配箍方案
L外箍=2650mm
外箍内宽=b-2c=400-2×50=350mm
外箍内高=h-2c=700-2×50=650mm
L内箍=2650 -2×2×2(d纵外+ l纵)
=2650-8(27+ 26.833)
=2650-8×53.833=2650-484.497
=2165.503mm取2166mm
内箍内宽=3×27+2×26.833=81+53.666=134.666=135mm
外箍内高=内箍内高=65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