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共26页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从前听人说:“读书就是与圣贤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总觉得有几分矫情。
但翻阅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时,笔者终于能明白这种愉快的、探索的、却又似朝圣般的阅读体验:时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时而与作者的观点相左而恨不得与其理论一番,却始终贯穿着对作者智慧的深深敬仰。
一、本书的内容概要说起卢梭和他的《社会契约论》,总绕不开“天赋人权”和“人生而自由平等”等字句,这是契约论的起点和基础。
卢梭尤其强调人的自由权利:“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放弃自己的义务……而且取消了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也就是取消了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性。
”1可见,在卢梭看来,自由是人的本质。
由此,卢梭阐述了自己的国家理论:设想人类曾经处于自然状态,即人人自由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遇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这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我所能运用的力量”。
2人们不得不“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3于是,普天之下就默认了一份公约,内容是“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益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不可分割的部分”。
4在卢梭看来,人们通过这份契约,用“以个人的力量为其界限的自然的自由”换取“被公意所约束着的社会的自由”,5而契约“以道德的与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
6他认为这才是合理的国家起源,而不是家庭起源理论或者暴力起源理论。
公意是契约论的一个核心概念。
卢梭通过公意和众意的比较来表述公意的含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页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4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5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页义:“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通用12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篇1《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秩序并非来源于自然。
社会秩序来源于共同的原始、朴素的约定。
当自然状态中,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就被迫改变生活方式。
人类不能产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集合并形成力量的总和来克服生存的阻力。
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
主权者是尽可能包括最多社会成员的、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
共同体中的约定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
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
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不可以转让,不可分割。
主权由共同利益所决定和约束,籍着法律而行动。
法律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意的行为。
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
然而本身并没有权力只是指导者。
他们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议,只有人民自己才有权设立法律。
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
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而非主权者本身。
政府中的执政者只是受委托来行使行政权力。
世上主要存在着三种政府形式:民主制,即由全体或大部分人民治理;贵族制,由少数人所治理;国君制,由一人治理。
结构单一的政府是最好的;实际上政府都是混合形式的,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其他形式。
没有一种政府适用于一切国家,但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必须与其人民的特点相适应。
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
公意是不可摧毁的,通过投票来表达。
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选举模式,例如:人民大会、保民官、独裁、监察官等。
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宗教,只要他们的教条一点都不违反公民的义务。
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
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
卢梭声称,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虽然他没有定义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但他建议由公民团体组成的代议机构作为立法者,通过讨论来产生公共意志。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表述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1
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如初——《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内容梗概:《社会契约论》由18世纪的法国天才让·雅克·卢梭所作, 其中的提出的精辟创新而又经典实用的理论观点超越了时代, 至今仍熠熠生辉。
它由四卷构成, 每一卷下面又分成若干章;每章抒发或论证一个小观点, 层层递进构成一卷的一个主题, 四卷主题也逐渐深入, 环环相扣形成一部书的理论体系。
第一卷共九章, 探讨了人类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以及如何这种社会约束合法化的问题;第二卷共十二章, 探讨了主权的特性及立法问题;第三卷共十八章, 探讨了政府的形式;第四卷共九章, 探讨了公意以及保障公意的各种制度最后做出结论。
第一卷是根本的理论核心是理论架构的前提所在, 第二卷是从理论向制度架构的过渡论证, 第三卷是重要的制度架构分析, 第四卷是对其中一些理论的补充论证以及总结。
读书心得:由于卢梭自小经历社会底层的各种苦难, 这使他形成了怜悯众生的自然情怀, 这种情怀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是自由和平等。
正是卢梭在政治领域对自由平等的不断思索和追寻, 最终超越了简单的自然自由而提出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如初, 这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观点。
“人生来自由,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是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论点。
在读完这部著作后, 我在法律与自由、政治制度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多启发, 尤其在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这一方面启发最大。
本篇读书笔记我选择其中的法律保障下的自由这一角度, 结合卢梭其他相关著作来阐述书中的观点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自然状态下的自由《社会契约论》系统全面的构建了一套社会体系, 这使我们对自由有了新的理解, 自由唯有在法律的保障之下才能真正实现。
法律并非是自由的藩篱, 反而正是自由的保护伞, 在法律的保障之下, 人们在文明社会中才能自由如初的生活。
在理解“文明社会下如何自由如初”之前, 我们首先要明白“如初的自由”是什么, 即我们原始自然状态下自由的原貌,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源自自然, 理性
无屠杀特权 剥削 压榨 战争状态继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奴隶出卖自己自然的自由 是无偿的
奴役权绝非来自于战争,而是一 种非法强制手段
社会契约论 ——读书报告
第一卷 第四章 奴隶制度
证明:奴隶制的荒谬
奴隶权存在非法 不公正
反对 格老休斯所说:“既然某个人能够放弃 自己的自由,为什么全部的人民就不能够放 弃自由,而变成某一君主的臣民?”
反对 格老休斯把战争看作是所谓的蓄奴权的另一 个起源
个人
牺 牲 自 由 权 利
全部 人民
毫 无
生存
太平
表面 现象 是互 惠互 利
绝 非
个人
战争关系
而 是
国家
战争结束
任何一个条约,如果规定一方是绝 对权威,而另一方是绝对服从,本 身就是无效互相矛盾的。既然奴隶 的全部权利属于我,那么他还有什 么权利反抗我?我自己拥有反抗自 己的权利,这不是毫无意义的废话 么?
假 设
有屠杀特权
杀 取 戮 代 强制服从 (奴隶)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16世纪,资本主义时代开始,封建主义逐渐走向衰落。
17世纪,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先导,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随后英国在世界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化运动,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社会的面貌,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直至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一股时代的洪流。
在此背景下,法国启蒙运动应运而生,其中卢梭是著名的代表之一。
他的政治理论在推动历史前进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基础。
他所写的《社会契约论》直至今日仍然闪耀着光芒。
全书以阐明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及其解决为主旨分为四卷。
第一卷讲述了社会契约的形成。
人生来是自由和平等,处于自然状态下。
当自然状态中侵害人类的各种障碍在强度上超出了每个人为了维持自身利益所能使用的力量时,人们找到了一种结合形式,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
即形成了社会契约,从自然状态进入了社会状态。
人们放弃自然自由,共同遵守契约,实现平等。
第二卷讲述了主权及法律。
只有普遍意志才可以引导国家的力量,社会治理要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
主权只是共同意志的行使,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具有一定得界限。
法律是普遍意志的约定,当法律和自然关系在同样的问题上保持一致的步调时,一个国家的架构才能真正做到稳固持久。
第三卷讲述了政府及其形式。
政府制度的的建立不是契约,而是法律的制定和法律的执行。
因此行政职职权者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只是在旅行公民的义务。
政府的形式有君主制,民主制和贵族制。
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形式适合于所有的国家,因为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
第四卷讲述了社会管理。
普遍意志是不可以被摧毁的,用投票的方式来表达。
根据不同的社会现实,需要不同的管理制度。
如保民官,独裁官,监察官。
对着本书一些观点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可能比较粗浅。
论述如下。
关于契约与平等在第一卷结束的时候,卢梭说基本契约不会摧毁自然的平等,相反,它以一种道德的,合法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身体上的不平等,人们在力量和天赋上可以是不平等的,但是通过协议并根据权利,他们都是平等的。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一、《社会契约论》的创作背景:十八世纪大革命之前的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仍占有绝对地位,政治上的绝对专制统治,经济上沉重剥削,思想上竭力强化宗教神学对人民的思想统治,从而达到束缚和奴役人民的目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十八世纪中期,法国农民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与此同时,处在第三等级中的资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法国的逐步发展实力也有所增强,就如恩格斯所说:“在法国从十八世纪起,富有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就在形成”[1]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法国思想革命成为其政治革命的先导,率先举起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
卢梭作为法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者,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创作了《社会契约论》。
二、《社会契约论》主要内容:卢梭的巨著《社会契约论》,全书共四卷,四十八章,每卷论述的主题都不同。
虽然当时无人问津,但为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
第一卷在确立基本原理之上,着重研究的是契约论的内容第一卷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契约存在的必要性: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
[2]但国家需要一定的社会秩序来维持。
而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力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力,秩序并非来源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着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人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有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 [3]在他看来,这种结合的形式只能是这样一种契约:每一个人把他的全部的自然权利让渡给每一个人,从而形成一种普遍的意志,这种普遍意志就是公意。
公意既代表了每个社会成员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要,又能促进他们的公共利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以及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人物,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坚持社会契约,建立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反对专制与暴政的理性的资产阶级“王国”的先进主张。
《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强调公众意志的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制度铺下了基石,对后来欧洲各国彻底废除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思想指导作用。
《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分别阐述了社会结构与社会契约、主权及其权力、政府及其运作方式、还有对几种社会组织的讨论。
第一卷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契约存在的必要性(“社会制度是一种神圣的权利,是所有其他权利的基础。
这并非自然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
”社会契约的本质即是公共的意志。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由卢梭的主张,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的方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每一个成员都把自身以及其他所有的权利交给整个社会,每一个成员不再强调他个人的权利,而强调所谓的主权体的权利,在个人彼此将自己奉献给其他人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获得了有别于自然状态下的更大的力量来保护自身的利益。
卢梭由“缔结的盟约”形成联合整体的理论方式抽象地阐述了“城邦”“共和国”“国家”“主权体”以及“人民”“公民”等概念,从理论逻辑的角度否定了奴役制度存在的不合理性,分析论述“第一占有者的权利”(“第一占有者对任何一块土地的权利的符合条件:一、土地尚无人居住;二、所占土地不超过生存所需;三、占有土地需要实实在在的劳作与耕耘”)相比“强者的权利”强调的尊重别人的非属于自己的东西,以及“第一占有者权利”与息息相关的生活、土地、劳动之间紧密的关系。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卢梭《社会契约论》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班级:2013 级1 班姓名:曾心怡学号:摘要:社会契约论(法文:Du Contrat Social又译《民约论》,或称政治权利原理)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
《社会契约论》第一次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社会契约论是17世纪和18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政治理论。
霍布斯、洛克和卢梭都是社会契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的社会契约思想在他们的著作中得到集中体现。
本文以这三本著作为基础,从契约的内容,订立契约的主体以及契约论带来的后果三方面比较三者的社会契约思想。
看完整本书印象最深的话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从而了解了以前所学的“天赋人权”的理念来源自哪里。
人类为了更加稳定和平和的生活反对集权和暴政,放弃自然社会中生而为人的权力和自由,而是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从而获得更有保障的自由。
社会契约论假定人类在国家之前是处于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原始的感情状态,人们通过悲悯心和自爱心约束着人类的行为,但是他并不认为自然状态是理智的。
尽管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而来的自由,但是在这种自然的状态下人们的财产和生命没有办法得到保证。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社会的契约,以确保每个结合者的各项权利得以得到国家的保障。
在在建立契约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舍弃掉自己的一部分自由去实现集体的利益,去换取成为这个社会的公民应该享有的稳定和安宁,从而维护自己作为公民的自由。
两个世纪以前的这本著作中,卢梭就完整的呈现了人类社会的理想的状态,没有暴政与集权,取而代之的却是民主。
全书几个核心的词汇:公民、主权者、执政者、法律和立法者。
正是这几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
本书不是对现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探讨,也不是历史哲学,更像是一种理想却又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
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
本书的内容概括大体如下:作者认为,国家成员的结合是国家成为一个整体。
而它的成员结合在一起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联系在一起的义务。
承担义务的人的自由的约定,是使他们承担义务的可靠的基础。
要明确这种义务的可靠的内容,就要阐明它的性质,指出它的用途和目的,并证明它是适合于人的,而且与自然法毫不抵触。
作者认为我们不许可以社会契约来违反自然法,不许可以个别的契约来为法人违法。
正是有了法律,自由才能存在,从而使公约具有力量。
社会契约是一种特殊的公约。
由于有了这个公约,每个人对其他人都承担了义务;反过来,所有的人也对每个人承担了义务,这就是成员们结合的直接目的。
公约之所以特殊,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无保留的,因此它是公正的,也不可能遭到滥用。
另一个原因是,它虽把参加公约的人结合在一起,但它不使他们受任何一个人的奴役;尽管它把他们唯一的意志作为法规加之于全体订约者,但它能使每一个个人同以往一样自由。
由此可见,全体成员的意志就是秩序,就是最高的法规。
这个普遍的和人格化的法规,作者称之为主权者。
因此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
而这个抽象的集体通过法律而行动。
而法律是公意对一个涉及共同利益的事物的庄严地公开的宣告。
从性质上来说,法律是不能针对个别的对象而订立的,但它却可以应用于个别对象。
立法权应该掌握在立法者手里,但他所立的法应该由另一个权威来执行。
该权威可以把法律订成个别的法令。
这个执行法律的权威的存在,其目的就是在用于执行法律,而且只能是执行法律。
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政府。
什么是政府?作者认为政府就是属民与主权者之间建立的一个中间体,它的目的是使这两者互相适应,并负责法律的执行和保障公民与政治的自由。
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应表达组建它的公意,但就政府本身来说,他也有自己的意志。
社会契约论 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摘要: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发展壮大,卢梭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社会契约论》也应运而生,本书为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同样地卢梭并没有超出他自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他的书中有一些空想的和反科学的观点。
但是《社会契约论》中的一些正确的观点也可以作为我国国家建设的理论指导,通过读这本经典著作,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收获、启示,这本书是很值得推荐的。
【Abstract】:In eighteenth Century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growth, Rousseau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his" social contract theory" also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book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French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provides theoretical program, as Rousseau did not extend beyond his age and class limitations, in his book there are some utopian and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But the" social contract theory" in the number of correct views can also be used as our national construction theoretical guidance, by reading this book, we can get a lot of harvest, inspiration, this book is very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关键词:社会契约论读后感收获启示【Key words】:Social contract theory Impression after reading HarvestEnlightenment正文一、本书的概况(一)书名:社会契约论(二)著者:让·雅克·卢梭(三)译者:杨国政(四)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五)页数:205页二、本书的内容概要(一)本书的主要观点《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杰作,主要表述的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对于理解社会的本质、政治权力的来源以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等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社会契约论》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卢梭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他开篇就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人类是如何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自由和平等,但这种自由和平等是脆弱的,缺乏保障。
为了获得更稳定的生活和更好的保障,人们自愿放弃一部分自然权利,通过订立契约组成社会和国家。
卢梭强调,社会契约的本质是“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里的“公意”是社会契约的关键概念。
公意并非是所有人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全体公民基于共同利益所形成的意志。
公意代表着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正义,是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基础。
当个人的意志与公意相一致时,个人就是自由的;反之,当个人的意志违背公意时,就应当受到约束。
在论述主权在民的思想时,卢梭认为国家的主权应当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只是人民的受托者,其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
如果政府违背了人民的意愿,人民有权推翻它。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民主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它提醒我们,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制约,以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然而,在实践中如何实现公意和主权在民并非易事。
卢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首先,如何准确地确定公意就是一个难题。
人们的利益和观点各不相同,要形成一个代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公意并非易事。
其次,即使确定了公意,如何在政治实践中贯彻执行也是一个挑战。
政府和官员可能会出于自身的利益而偏离公意,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此外,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例如,有人认为他的理论过于理想化,忽略了人类的自私和贪婪等本性。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更关注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公共利益,这使得公意的形成和实现变得更加困难。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一书名:社会契约论二作者:让·雅克·卢梭(1712-1778)三出版社:2002年/北京/商务印书馆(据巴黎奥比埃出版社版译)四页数:191五全书提要《社会契约论》又称《政治权利的原理》,于1762年在法国出版,是卢梭思想最深刻、最成熟的著作,为法美的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虽然这本书在出版时无人问津,但日后却列入十八世纪最伟大作品之列。
《社会契约论》之前,早在1750年,卢梭便因为《论科学与艺术》一文声名鹊起,成了巴黎的宠儿。
但巴黎的美好生活并不能使卢梭步入伟大之列,而且卢梭本人更喜欢乡下的生活。
1754年,卢梭在蒙莫朗森林附近终于邂逅了自己的隐庐,在此,思想的汪洋一旦打开便不可收拾:《新爱洛依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在六年里相继问世。
《爱弥儿》的出版可以说是卢梭生活的转折点,此后,他成了思想界的叛逆,与众多思想家反目成仇,这些人包括伏尔泰、狄德罗、休谟。
1778年,穷困潦倒的卢梭在阿蒙农维拉去世。
晚年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巴黎剧院不断上演卢梭的戏剧,曾经的叛逆者成了圣人。
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决定为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热月政变后,卢梭被安葬在巴黎先贤祠。
巧合的是,伏尔泰灵位就在他旁边。
六读书感想《社会契约论》共四卷四十八章,由于种种原因,我只读了前两卷共二十一章。
第一卷九章,主要阐述人的自由和社会公约,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项权利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第二卷十二章,主要论述了人民主权论,认为公益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因此主权作为公意的使用,永远不能转让,主权也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卷第一章开头处卢梭写到: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人既然生来是自由的,又怎么会在枷锁之中?谁给的枷锁,什么样的枷锁?既然已经成了一切的主人,怎么又成了奴隶?这句话反映的是什么?这种变化如何形成卢梭本人也不清楚。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再次,从主题深度来看,《社会契约论》探讨了政治权力合法性、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以及性别平等等多个层面的问题。这些探讨不仅使我对政治哲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女性主义视角的思考。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性别平等问题,确保政治权力能够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通过论述人类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转变,揭示了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和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社会组织和国家构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其次,卢梭强调了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意志。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治权力应该体现人民的意志。当政府违背人民的意愿时,人民有权利反抗,甚至推翻政府。这一观点为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也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再次,卢梭在书中探讨了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他认为,国家机器应该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相互制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这一观点对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社会契约论》,让我们看到了这部经典作品中的一些不足,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线索。这种视角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意识到性别平等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需要在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女性的权益。
第三篇范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主题与个人感受
社会学名著《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学名著《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
作为一本社会学名著,《社会契约论》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组织方式有着深刻的探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社会契约的概念以及对社会正义的思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篇报告将就《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观点和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展开阐述。
1. 社会契约论的核心观点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主张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契约。
他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而平等的,通过签订社会契约来建立政治社会,并符合人们的共同利益。
个体在社会契约中,放弃一部分个人自由,以换取共同安全和利益的保障。
这种社会契约使得政治组织得以建立,并为社会契约中的成员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2. 社会契约的合法性和正义性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合法的,因为它是在人们自主意志的基础上达成的。
社会契约是平等的,因为每个签约者都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社会契约是合理的,因为它保护了每个成员的生存权、财产权和自由权。
同时,社会契约也要求公正的分配社会资源,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 社会契约与现实社会的启示《社会契约论》对于现实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社会契约理论提醒我们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合法性,从而反对专制和暴力统治的存在。
其次,社会契约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社会规范与公共利益关系的思路。
以这种思路为基础,我们可以更好地构建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制度和法律。
此外,社会契约也提供了对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改良,以期望建立更人性化和公正的社会。
通过阅读《社会契约论》,我不仅深入了解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也对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社会契约论提供了一种思考社会问题的理论工具,使我深思自己作为一个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不断探索和应用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社会契约论》作为一部社会学名著,对于社会的理解与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小组成员:通过学习《社会契约论》,我们小组对权力的产生、运作及其与民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看法:《社会契约论》的宿命在于帮助人类更好地实现自由,而其途径便是民主。
与托克维尔不同,卢梭认为自由是一个人真实本性的充分体现,最理想的自由状态就是“个人不约束他人,也不被他人约束”的纯粹自由。
然而当自然状态中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承受的地步时,人们被迫改变生活方式,由个体走向集体,通过集体的力量克服生存的阻力。
这样纯粹的天然自由便被集体否定,人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建立在秩序和契约上的自由。
对于契约上的自由,用卢梭的话说,就是人们企图“寻找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的力量来卫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联合的个人又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任何社会都基于一种特定的秩序,而秩序源于社会契约,契约的目的在于形成公共意志,执行公共意志的工具便是权力。
权力为履行公共意志的需要而产生,又作用于产生公共意志的大众,所以如何产生执行权力的权威便显得尤为重要。
卢梭认为“人类社会任何合理的权威都应该建立于人民之间的约定”,人类个体通过社会契约形成一个权威——政府,个体把自身必需的自由与权力让渡给这个权威,以便于其管理社会,而通过契约形成的政府必需保证缔结契约各方的利益。
但是权力是被人掌握的,必然要沾染人类的特征。
欲望是人性共享的一种特征,他根源于兽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个体,注定无法摆脱人性的劣根。
越是民主的社会,人们越平等,所得的利益也就越平均,权力也越失去实际利益而成为一种义务,所以掌权者面临一个艰难的而又显而易见的抉择,大部分的掌权者把权力变成了阻碍民主的栅栏,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抉择,权力需要制衡与监督。
既然真正的民主是理想化的状态,它需要人们有高度的觉悟和行动能力,这又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只能不断地完善权力制衡的制度,以权力强迫人趋向民主,卢梭论证了人们“被迫自由”的合理性和以权制权的可行性。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的历史发展
卢梭:他在社会契约论中主张「主权在民」,也 就是寄存於公共意志之中。国家所有人民的不变 的意志就是公共意志,由於这种意志,他们才是 公民和自由的。国家是一个公共的法人,主权在 民,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所以公共意志 总是对的,它是为全体福利的,是一切法律与公 道正义的来源,所以人民可以革命。总之,他所 主张的契约论,是一种民主极权主义 。政府分类Fra bibliotek
民主制:行政官人数多于普通公民人数。卢梭认为民 主制政府最容易发生内战和动乱。多数统治少数,是 违反自然秩序的。真正的民主制从来不曾有,也永远 不会有 贵族制:普通公民人数多于行政官。卢梭认为,贵族 制是人类早期社会的家长统治逐渐演化而来,只有选 举贵族制是最好的。 国君制:一个人担任行政官,官吏从此处获得权力。 自身不易发生相互抵消作用力,但行政易发生损害。 “一般说来,民主政府就适用于小国,贵族政府就适 宜于中等国家,而君主政府则适宜于大国。“但是, ⑩”强有力的极限与软弱的极限同样都出现在单一的 政府之下,反之,混合的形式则产生适中的力量。”
二、
社会契约论一书主要强调了社会权利,社会契约和政府机构的运作形 式。卢梭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 间的契约关系”,政府的权力来自于被统治者的认可。 他认为政府的权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人民和政府之间需 要一个契约。通过这个契约,人民更好的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力,政府 更好的管理人民。秩序并非来源于自然,而是存在于一系列约定之中。 当人类遇到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往往陷入困惑之中,此时就 需要我们共同协作,完成一个契约。而每个人都应当毫无保留的,同 等的,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权力转让给集体,集体帮我们行使权力, 它代表了我们每一个个人。 这本书中从头至尾贯穿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强调自由平等, 理性的认识世界,反对压迫,反对专制,暴政。他主张民主共和,反 对封建专制。他使人类开始由愚昧无知走向理性智慧,他对西方社会 制度,政治思想的批判,为资产阶级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