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合集下载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2、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3、口式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4、鳍与鳍式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2)偶鳍:胸鳍、腹鳍鳍的结构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察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解剖鱼实验报告

解剖鱼实验报告

解剖鱼实验报告解剖鱼实验报告引言:鱼类是水生生物中最为广泛的一类,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行为特点一直以来都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鱼类的解剖结构,我们进行了一次解剖鱼的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观察结果以及对鱼类解剖结构的初步认识。

实验过程:我们选择了一条常见的鲤鱼作为实验对象。

首先,我们将鲤鱼置于实验台上,用剪刀将其腹部的鳞片剪开,然后小心地剖开鱼腹,暴露内脏器官。

接着,我们使用解剖刀和镊子,逐层剥离鱼肉,同时注意保护内脏器官的完整性。

在剥离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了每一层组织的特点和位置。

最后,我们将内脏器官取出并进行分析。

观察结果: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鱼类的一些重要器官和组织结构。

首先,我们发现了鱼的鳃,它们位于鱼的头部两侧,用于呼吸。

鳃由一系列细小的鳃弓构成,鳃弓上附着着许多细长的鳃丝,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气体交换系统。

其次,我们发现了鱼的心脏,它位于鱼的胸腔中央,由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通过心脏壁上的肌肉控制,使血液循环流动。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鱼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器官。

这些器官协同工作,将食物消化为养分,为鱼的生长提供能量。

对鱼类解剖结构的初步认识: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鱼类解剖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

首先,鱼类的鳃是其独特的呼吸器官,通过鳃弓和鳃丝的结构,实现了高效的气体交换。

鱼类的心脏则是其循环系统的核心,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保证了血液的流动和养分的输送。

此外,鱼类的消化系统也具有重要的功能,通过一系列器官的协同工作,将食物消化为养分,为鱼的生长提供能量。

结论:通过本次解剖鱼的实验,我们对鱼类的解剖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鱼类的鳃、心脏和消化系统是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鱼类的生理和生态特点,为保护和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附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鱼类体表的鳞片结构、鱼鳍的形态特点以及鱼类的神经系统等。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2、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3、口式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4、鳍与鳍式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2)偶鳍:胸鳍、腹鳍鳍的结构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5、侧线与鳞式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二)内部解剖与观察解剖步骤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鱼类学实验报告五

鱼类学实验报告五

实验五不同家鱼部分生物学形状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掌握鱼类鳞片上的年轮标志,认识性腺成熟分期的特征,了解食性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一)工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摄,药用天平,秤,直尺,分规,解剖镜,显微镜,载玻片,透明胶纸,目微尺,培养皿,吸管,4%福尔马林溶液。

(二)材料2龄以上,已达性成熟的新鲜鱼;已做好的鲢(或鳙)鳞片片子;年轮示范——鲢鳍条切片,镢(或鲈)鳃盖骨,鲇脊椎骨,沙塘鳢胸鳍辐鳍骨,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耳。

三、内容和方法(一)测定鲤的体长、体重。

然后在鲤的背鳍下方、侧线上方的左右体侧取6—10枚鳞片(不取再生鳞和侧线鳞)浸入淡氨水或温水中数分钟,用牙刷或软布轻轻擦去表皮及粘液,再放到清水冲洗,拭干后夹在两载玻片之间,用透明胶纸固定后即可用作观察年轮。

用剪刀在鲤肛门前方剪一小口后沿腹中线向前开腹壁肌肉,注意不要损坏内脏,剪至鳃盖下方为止,然后剪去左侧腹壁肌肉,观察性腺成熟度和肠的充塞度。

(二)性腺成熟度鉴别1. 根据性腺大小、·颜色、血管分布状况、卵细胞牲状等标准,目测性腺成熟度的分期等级。

I期:性腺呈透明细线状,紧败矛鳔下诱侧的体腔膜上,肉踉无法区别雌雄。

Ⅱ期:卵巢为扁带状,淡红色,表面有分枝状的细长血管,卵相互紧依,肉跟看不清卵粒,用放放大镜可见卵粒,精巢呈线状或细带状,半透明或不透明,血管不显著。

Ⅲ期:卵巢椭圆形,黄橙色,前部宽大,表表有血管分布,肉跟可见卵粒;邻粒开始沉积卵黄,精巢圆杆状,粉红色,压挤精巢或剪开精巢无精液流出。

Ⅳ期:卵巢增大,橘黄色,占据大部腹腔,卵巢膜具弹性,血管发达,卵粒大而饱满,充满卵黄。

到Ⅳ期末,肉眼可见卵核。

精巢呈乳白色,早期阶段无精液流出;晚期能挤出少量白色精液。

V期:卵粒流动;提起鱼钵;卵屈生殖孔滞出。

提起雄鱼或轻压腹部,糟液从生殖孔涌出。

Ⅵ期:当年生殖过的性腺,卵巢体积大大缩小,松软,表面充血,外观呈紫红色,残留少量卵精巢体积显著缩小,呈淡红色。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高二(10)谢颖瑜高二(8)罗永健1.实验目的:通过对鱼的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2.实验内容:对鱼进行解剖观察,掌握正确地解剖方法;通过解剖观察,了解鱼类的消化、呼吸、尿殖系统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3.试剂和仪器设备:鲤鱼,酒精,乙醚,乙酸乙酯,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镊子、解剖针等。

4.实验步骤:解剖方法:左手握鱼,右手持解剖剪,先在肛门前方剪一小的横切口,然后将解剖剪,然后将解剖剪钝头插入,沿腹中线向前方剪开直至鳃盖下方,然后直臀鳍前缘向左侧背方体壁剪上去,沿脊柱下方向前剪到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呈显内脏。

用剪从下颌中央向后剪至鳃孔下方,再沿鳃孔上方经眼下缘向前剪断口上缘骨骼,除去口咽腔侧壁,观察口咽腔。

5.观察●鱼鳔:白色气囊状,内部装有空气。

●肝胰脏:呈粉红色弥散状分布,从心腹腔横隔后起,覆盖及包埋于肠各部之间。

●胃肠:胃在食道之后,外观难辨,比食道略膨大,被肝胰脏包埋,其右侧有胆囊,直接通于肠。

在幽门处有分支,形成幽门盲囊。

●肾(中肾):位于体腔背侧正中线两侧,暗红色。

每一肾的前端为头肾。

●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组成。

静脉窦为心房和心室后侧的暗红色长囊,背侧为古。

维尔氏管,静脉窦前方呈暗红色薄囊状结构为心房;心房前方呈淡红色、倒圆锥形的肌肉囊即为心室;沿心室向前可见到一膨大的圆锥形白色球状结构,此即动脉球,而动脉球并不属于心脏结构,是动脉管之一部分。

●脾:呈深红色条状,位于肠与性腺之间。

●性腺:位于鱼鳔下方,充满淡黄色鱼卵。

●鱼鳃:红色,半圆形瓣状。

●排泄系统:两条输尿管在将近末端处合为一,膨大成膀胱,其后端稍细开口与尿殖窦。

●耳石:白色块状,形似小石子,坚硬且光滑。

与鱼类的平衡感有关。

▲。

动物学实验报告解剖鱼

动物学实验报告解剖鱼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鱼类的主要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等。

2. 掌握鱼类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解剖观察,比较不同鱼类器官系统的异同点,加深对鱼类生理结构特征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鲤鱼、鲢鱼2. 实验工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直尺、记录纸、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鱼类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在肛门前方剪一小口,然后沿腹中线向前剪开直至鳃盖下方。

- 将解剖剪钝头插入剪口,沿脊柱下方向前剪至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暴露内脏。

2. 观察消化系统- 消化管:观察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部位。

- 消化腺:观察肝脏、胰脏、胆囊等部位。

3. 观察呼吸系统- 鳃盖:观察鳃盖的结构和鳃丝。

- 鳃弓:观察鳃弓的数量和排列。

- 鳃丝:观察鳃丝的形态和分布。

4. 观察循环系统- 心脏: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血管:观察心脏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之间的血管连接。

5. 观察排泄系统- 肾脏:观察肾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输尿管:观察输尿管的走向和连接。

6. 观察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观察精巢、输精管、阴茎等部位。

- 雌性生殖系统:观察卵巢、输卵管、子宫等部位。

7. 比较不同鱼类器官系统的异同点- 观察鲤鱼和鲢鱼的器官系统,比较其异同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消化系统结构相似,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 鲤鱼和鲢鱼的消化管长度、消化腺大小存在差异。

2. 呼吸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呼吸系统结构相似,包括鳃盖、鳃弓、鳃丝。

- 鲤鱼和鲢鱼的鳃丝数量、鳃弓排列存在差异。

3. 循环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循环系统结构相似,包括心脏、血管。

- 鲤鱼和鲢鱼的心脏形状、血管走向存在差异。

4. 排泄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排泄系统结构相似,包括肾脏、输尿管。

- 鲤鱼和鲢鱼的肾脏大小、输尿管走向存在差异。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切丢弃; • 实验完成后按规定处理实验剩余物。
六 作业:画出鲤鱼内部解剖图(原位观察图或 各系统图)。 思考:鱼适合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延脑
视神经
大脑
中脑 间脑 三叉神经 外外展展神神经经 舌下神经
脊髓
脑下垂体 血侧线神经
大脑 中脑 小脑
按要求切开体壁,暴露出心脏与腹 腔内脏,观察内部构造;
• 原位观察:围心腔、横隔、鳔、肾脏、 生殖腺、肠道、肝胰脏、脾脏
•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鳔管入口)、肠、胆 囊;脾脏
• 鱼体量度:实习 (P74-76实验18)
标本演示:骨骼系统

2、内部解剖与观察:
• 呼吸系统:鳃——鳃盖、鳃裂、鳃弓、鳃隔、 鳃耙、鳃片、鳃小片、鳃丝
• 脑:从眼眶下剪开,向后至颅骨末,去除顶盖、 颅侧骨,完全暴露:五部脑、嗅球、视叶
嗅叶间脑
嗅束
小脑瓣
迷走叶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面叶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二、 实验内容: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观察 2、鱼类外形、骨骼的观察、及分类(P74-
76) 2、鲫鱼大脑结构、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 2、活鲫鱼、鱼骨标本 3、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 实验步骤:
• 1、文昌鱼观察
• 整体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节光 栅,可见肌节(肌肉、肌隔)、背鳍、 尾鳍等、鳍条、背神经管、脑眼、脊索、 腹孔;(注意各结构特点与位置)
• 鳔:位置与鳔管走向、开口部位
• 生殖系统: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短细
• 排泄系统:肾脏(头肾)、输尿管、膀 胱(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腔

解剖鲫鱼实验报告

解剖鲫鱼实验报告

解剖鲫鱼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2. 通过解剖鲫鱼的实践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对生物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

活鲫鱼、解剖盘、解剖剪、镊子、解剖针、大头针、纱布等。

三、实验步骤。

1. 外部形态观察。

- 将鲫鱼置于解剖盘中,观察其整体形态。

鲫鱼身体呈梭形,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头部前端有口,两侧有眼,眼无眼睑。

鼻孔位于眼前方,一对。

鳃盖位于头部两侧,可保护鳃。

躯干部和尾部覆盖有鳞片,鳞片呈圆形,排列紧密,侧线贯穿躯干部和尾部的两侧,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

- 观察鲫鱼的鳍。

鲫鱼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

背鳍一个,位于躯干部的中轴线上;胸鳍一对,位于胸部两侧,呈扇形;腹鳍一对,位于腹部两侧;臀鳍一个,位于肛门后方;尾鳍呈叉形,在游泳时起主要的推进和控制方向的作用。

2. 内部结构解剖。

- 处死鲫鱼:用解剖针从鲫鱼的鳃盖后缘插入,破坏其延脑,使鲫鱼迅速死亡。

- 剪开体壁:将鲫鱼左侧向上置于解剖盘中,用剪刀从肛门向前沿腹中线剪至下颌,再沿鳃盖后缘剪至胸鳍基部,使体壁肌肉与骨骼分离。

用镊子提起体壁,用剪刀小心地将体壁与内部器官分离,并用大头针将体壁固定在解剖盘上。

- 观察内部器官。

- 消化系统:口张开后可见口腔内无牙齿,有咽喉齿,位于咽的底部。

食管较短,连接口腔和胃。

胃呈“U”形,壁厚,有弹性。

肠细长,盘曲在腹腔内,在肠与胃的交界处有肝脏和胆囊。

肝脏呈暗红色,较大,分左右两叶;胆囊呈绿色,位于肝脏的一叶内,胆汁通过胆管流入肠内。

- 呼吸系统:鳃位于鳃盖下方,每侧有4片鳃。

用镊子取下一片鳃,观察其结构,鳃由鳃弓、鳃丝和鳃耙组成。

鳃丝呈细丝状,密布毛细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鳃耙位于鳃弓内侧,呈细齿状,有过滤食物的作用。

- 循环系统:心脏位于体腔前部,鳃盖后下方。

心脏由一心房和一心室组成,心房呈暗红色,心室呈淡红色,心室壁厚于心房壁。

从心脏发出的血管有腹大动脉、入鳃动脉和出鳃动脉等,静脉系统有前主静脉、后主静脉等,这些血管共同构成了鲫鱼的血液循环系统。

鱼类学实验报告五

鱼类学实验报告五

实验五不同家鱼部分生物学形状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掌握鱼类鳞片上的年轮标志,认识性腺成熟分期的特征,了解食性的研究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工具(一)工具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尖头摄,药用天平,秤,直尺,分规,解剖镜,显微镜,载玻片,透明胶纸,目微尺,培养皿,吸管,4%福尔马林溶液。

(二)材料2龄以上,已达性成熟的新鲜鱼;已做好的鲢(或鳙)鳞片片子;年轮示范——鲢鳍条切片,镢(或鲈)鳃盖骨,鲇脊椎骨,沙塘鳢胸鳍辐鳍骨,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耳。

三、内容和方法(一)测定鲤的体长、体重。

然后在鲤的背鳍下方、侧线上方的左右体侧取6—10枚鳞片(不取再生鳞和侧线鳞)浸入淡氨水或温水中数分钟,用牙刷或软布轻轻擦去表皮及粘液,再放到清水冲洗,拭干后夹在两载玻片之间,用透明胶纸固定后即可用作观察年轮。

用剪刀在鲤肛门前方剪一小口后沿腹中线向前开腹壁肌肉,注意不要损坏内脏,剪至鳃盖下方为止,然后剪去左侧腹壁肌肉,观察性腺成熟度和肠的充塞度。

(二)性腺成熟度鉴别1. 根据性腺大小、·颜色、血管分布状况、卵细胞牲状等标准,目测性腺成熟度的分期等级。

I期:性腺呈透明细线状,紧败矛鳔下诱侧的体腔膜上,肉踉无法区别雌雄。

Ⅱ期:卵巢为扁带状,淡红色,表面有分枝状的细长血管,卵相互紧依,肉跟看不清卵粒,用放放大镜可见卵粒,精巢呈线状或细带状,半透明或不透明,血管不显著。

Ⅲ期:卵巢椭圆形,黄橙色,前部宽大,表表有血管分布,肉跟可见卵粒;邻粒开始沉积卵黄,精巢圆杆状,粉红色,压挤精巢或剪开精巢无精液流出。

Ⅳ期:卵巢增大,橘黄色,占据大部腹腔,卵巢膜具弹性,血管发达,卵粒大而饱满,充满卵黄。

到Ⅳ期末,肉眼可见卵核。

精巢呈乳白色,早期阶段无精液流出;晚期能挤出少量白色精液。

V期:卵粒流动;提起鱼钵;卵屈生殖孔滞出。

提起雄鱼或轻压腹部,糟液从生殖孔涌出。

Ⅵ期:当年生殖过的性腺,卵巢体积大大缩小,松软,表面充血,外观呈紫红色,残留少量卵精巢体积显著缩小,呈淡红色。

解剖鱼实训报告

解剖鱼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在生物学领域中,鱼类作为研究动物解剖学的重要模型,其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对理解脊椎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解剖鱼类,加深对鱼类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认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训目的1. 了解鱼类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

2. 掌握鱼类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观察、分析、记录和总结的能力。

4. 提高对鱼类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以鲫鱼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剖部位包括头部、躯干部、尾部、内脏器官等。

四、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 采集新鲜的鲫鱼样本,确保样本新鲜。

- 准备解剖工具,如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放大镜等。

2. 头部解剖- 从鱼头后部用解剖剪剪开,逐步分离头部肌肉和皮肤。

- 观察头部骨骼结构,包括鳃盖骨、颅骨等。

- 解剖鱼鳃,观察鳃丝和鳃弓。

3. 躯干部解剖- 沿脊椎中线剪开躯干部,分离肌肉和皮肤。

- 观察脊椎、肋骨和内脏器官的位置关系。

- 解剖肠道,观察肠道形态和消化系统。

4. 尾部解剖- 剪开尾部肌肉,观察尾鳍和尾椎骨的结构。

- 解剖生殖系统,观察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差异。

5. 内脏器官解剖- 解剖心脏、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

- 观察内脏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6. 总结记录- 对解剖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观察到的结构、功能及其特点。

- 分析鱼类解剖结构的特点和生理功能。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头部解剖- 鱼类的头部骨骼较为简单,主要由鳃盖骨和颅骨组成。

- 鱼鳃是鱼类呼吸的主要器官,鳃丝富含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2. 躯干部解剖- 鱼类的躯干部肌肉发达,有利于游泳。

- 脊椎、肋骨和内脏器官的位置关系有助于维持鱼类的平衡和运动。

3. 尾部解剖- 尾鳍是鱼类游泳的主要器官,尾椎骨与尾鳍相连,有助于产生推力。

4. 内脏器官解剖- 心脏、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具有相应的生理功能,如血液循环、代谢和排泄等。

六、实训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鱼类解剖结构的特点和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心得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心得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心得实验目的本次鱼类解剖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鱼类的解剖结构,掌握鱼类内部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并进一步学习鱼类的生态和种群分布规律。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选择了一条普通的鲤鱼进行解剖。

解剖前,我们对鱼类的外部特征进行了观察,并用标尺测量了其全长和体重等数据。

接着,我们将鱼放入解剖盘中,使用解剖刀和解剖剪逐层剖开鱼体,进行解剖实验。

实验结果通过对鱼类的解剖实验,我们依次观察了鱼类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并对每个器官的位置和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首先,我们注意到鱼类的外部是由鳞片覆盖的。

这些鳞片有着不同的形状和排列方式,既保护了鱼的内部结构,又减小了水流的阻力。

然后,我们注视到鱼类的鳃盖上有一对鳃盖盖,在解剖过程中,我们将其打开,发现了鱼类的鳃弓及鳃弓间隙,这是鱼类进行气体交换和呼吸的重要部位。

接下来,我们继续剖开鱼体,发现了鱼类的消化系统。

鱼的嘴巴上有一张鳃盖,内部有一张舌头和一对颚,可以帮助鱼类进行摄食。

然后,食物会经过食道、胃和肠道等消化器官,进行消化和吸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发现了位于鱼体背部的胆囊,它起到储存胆汁的作用,有助于消化和吸收脂肪。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鱼类的循环系统和呼吸器官。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位于鱼体腹部的心脏,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起到了泵血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与心脏密切相关的血管系统,包括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它们将氧和养分输送到鱼体各个组织及器官,也将代谢废物带走。

最后,我们还探索了鱼类的生殖系统,发现了位于腹腔内的卵巢和精巢。

我们了解到,鱼类是卵生动物,通过此次实验对其生殖特征的了解也使我们对鱼类的繁衍和繁殖习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鱼类解剖实验,我对鱼类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鱼类的生态和种群分布规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实验中,我们需要细心观察,用心操作,以确保解剖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我们还加深了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能更好地巩固和应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

鱼解剖实验报告数据

鱼解剖实验报告数据

鱼解剖实验报告数据引言解剖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解剖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器官的功能。

本次实验是对鱼进行解剖,通过观察和记录鱼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次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和结果。

实验目的1. 了解鱼的内部结构组成;2. 掌握鱼解剖常用的工具和方法;3. 研究鱼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

实验方法1. 实验使用的鱼种为常见的鲤鱼。

鱼的大小适中,易于解剖和观察。

2. 实验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解剖刀、镊子、剪刀等工具,并消毒清洁实验台面。

3. 对鱼进行解剖前,先检查鱼的外部环境和状态,确保鱼的健康状况良好。

4. 开始解剖前,先测量鱼的标准体长、体重等外部指标,并记录下来。

5. 通过操作解剖刀,小心地将鱼的腹部切开,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6. 内脏解剖时,使用镊子和剪刀分别取出鱼的脏器,注意观察和记录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7. 测量和记录鱼的内部器官的大小和比例。

实验结果1. 鱼的标准体长为10cm,体重为50g。

2. 外部观察:鱼的身体由头部、躯干和尾部组成。

头部有鱼眼和嘴巴,嘴巴内有牙齿。

躯干部分有鳞片覆盖,尾部有鱼鳍。

3. 解剖结果:- 内脏部分:鱼的消化系统主要由食管、胃、肠等组成;呼吸系统由鱼鳃和鳃盖组成;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和膀胱组成。

- 器官形态:食管呈长管状,胃呈扁平椭圆形,肠子呈螺旋状;鱼鳃成树枝状,鳃盖呈鳃盖状;心脏位于胸部,呈豌豆状;肾脏贴近脊椎骨,呈肾薯状;膀胱位于腹部,呈圆球状。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解剖了鱼的内部结构,观察和记录了鱼的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从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鱼类的内外部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功能。

头部用于进食和感知外界环境,躯干部分负责消化、呼吸和循环等功能,尾部用于运动和平衡。

2. 不同的器官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这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鱼鳃的分枝可以增加表面积,提高氧气的吸收效率。

鱼类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鱼类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鱼类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鱼类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鱼类的形态观察,了解鱼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提高对鱼类形态多样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具有一系列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如流线型身体、鳞片覆盖、侧线系统等。

这些特点使鱼类能够在水中快速游动、灵活转身、感知水流和水压等。

通过对不同鱼类的形态观察,可以了解这些特点在不同鱼类中的具体表现及其适应意义。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收集不同种类的鱼类标本或图片,准备放大镜、解剖镜等观察工具。

2.标本观察:对收集到的鱼类标本或图片进行仔细观察,记录其外部形态特征,如体型、体色、鳞片大小及排列、鳍的类型及位置等。

3.解剖观察:选取部分鱼类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其内部形态特征,如骨骼结构、肌肉分布、鳃的结构等。

4.数据分析:整理观察到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鱼类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5.实验总结:根据观察到的形态特征及其适应意义,对不同鱼类的形态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四、实验结果1.外部形态特征:(1)体型:鱼类体型多样,有流线型、平扁型、棍棒型等。

流线型身体有利于减少水阻,提高游动速度;平扁型身体有利于在底层水域活动;棍棒型身体有利于在洞穴或缝隙中穿梭。

(2)体色:鱼类体色多种多样,有单色、斑纹、迷彩等。

体色与鱼类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如生活在珊瑚礁区的鱼类往往具有鲜艳的色彩以吸引异性或迷惑天敌;生活在底层水域的鱼类多为褐色或黑色以融入环境。

(3)鳞片大小及排列:鱼类鳞片大小及排列方式多种多样,有圆形、椭圆形、菱形等。

鳞片能够保护鱼体、减少摩擦,不同类型的鳞片有利于鱼类在不同水域环境活动。

(4)鳍的类型及位置:鱼类鳍的类型有背鳍、腹鳍、臀鳍、胸鳍等,位置因种类而异。

鳍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平衡和推进游泳。

不同类型的鳍在不同水域环境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2.内部形态特征:(1)骨骼结构:鱼类骨骼主要由软骨和硬骨组成。

解剖活鱼实验报告

解剖活鱼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学习鱼类解剖的基本方法。

2. 了解鱼类内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实验材料:1. 活鱼(如鲫鱼)1条。

2. 解剖盘1个。

3. 解剖剪1把。

4. 解剖镊子1把。

5. 解剖针1根。

6. 麝香草酚1瓶。

7. 纱布或解剖巾。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活鱼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鱼鳃盖,观察鳃的呼吸运动。

- 用解剖针轻轻挑开鳃盖,观察鳃丝的颜色和形态。

2. 观察鱼体外部结构:- 观察鱼体表颜色、鳞片、鳍条、鳔、鳃盖、口、眼等外部结构。

- 记录观察结果。

3. 解剖鱼体:- 用解剖剪从腹部正中线剪开,注意不要伤及内脏器官。

- 撕开腹壁,暴露内脏器官。

- 用解剖镊子取出内脏器官,依次为:鳔、肝脏、肠、胃、心脏、鳃、肾脏等。

4. 观察内脏器官:- 鳔:观察鳔的大小、形状,了解其功能。

- 肝脏:观察肝脏的颜色、形状,了解其功能。

- 肠:观察肠的长度、颜色,了解其功能。

- 胃:观察胃的大小、形状,了解其功能。

- 心脏: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了解其功能。

- 鳃:观察鳃的颜色、形态,了解其功能。

- 肾脏:观察肾脏的位置、形状,了解其功能。

5. 处理内脏器官:- 将内脏器官用麝香草酚溶液浸泡消毒。

- 将消毒后的内脏器官放在解剖巾上,进行详细观察。

6. 总结与记录:- 将观察到的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功能等信息进行总结。

- 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1. 鱼体外部结构:- 鱼体表呈银白色,有细小的鳞片。

- 鳍条完整,背鳍、腹鳍、臀鳍、胸鳍和尾鳍均明显。

- 鳔呈囊状,位于鱼体腹部。

- 鳃盖覆盖着鳃丝,颜色鲜红。

2. 内脏器官:- 鳔:囊状,位于鱼体腹部,具有调节浮力的功能。

- 肝脏:棕红色,位于鱼体左侧,具有代谢和解毒功能。

- 肠:细长,位于鱼体内部,具有消化吸收功能。

- 胃:位于鱼体腹部,具有储存和消化食物的功能。

- 心脏:位于鱼体背部,呈红色,具有泵血功能。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尊敬的老师:
我在实验室完成了鱼的解剖实验,并写下这篇报告。

实验目的:掌握鱼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实验材料:
1.小型鲤鱼
2.解剖刀
3.显微镜
结果:
鱼的身体结构分为头、体干和尾三部分。

头部包括口、鳃、眼和嗅觉器官等。

鲤鱼头部的鳃有4对,用解剖刀切开后能看见红色的鳃。

鱼的眼睛位于头的两侧,向前方移动可以观察到眼球和虹膜等组织。

鱼的嗅觉器官位于头部,具有感知味道和浓度的能力。

体干包括被鳞片和肌肉组成的身体部分。

鱼的鳞片覆盖在肌肉表面,提供保护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肌肉组织主要分为白肌和红肌。

白肌质地坚实,主要用于瞬间爆发力;红肌质地较软,能持续供能。

经显微镜观察,白肌细胞较大,红肌细胞较小且
较丰富。

尾巴部分包括鳍和尾柄。

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

不同的鳍有其对于游泳的协调作用。

尾柄主要由脊椎和肌肉组成,协调体干和鳍的运动,使鱼能灵活游动。

讨论:
在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鱼的结构体现了它的适应生存的优势。

鳞片能提供保护,肌肉组织分布合理,能轻松游动并适应于不同环境。

此外,对鱼的进一步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鱼类的生态特征,促进发展渔业和保护水生动物等方面。

致谢:
感谢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实验室的配合。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简介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鱼的解剖,了解鱼的内部结构和主要器官,并探索鱼类的适应性和生态角色。

方法
1. 实验材料:
- 鱼(选择一种常见的鱼类,如鲤鱼或草鱼)
- 解剖工具(镊子、剪刀、手术刀等)
2. 实验步骤:
- 将鱼放置在解剖板上,用镊子固定住。

- 使用剪刀慢慢剪开鱼的腹部,从肛门一直剪到嘴部。

- 慢慢撕开腹腔,观察内脏器官的位置和结构。

- 标注主要器官,如肝脏、心脏、肺、胃等。

- 仔细观察鱼的骨骼结构,特别注意脊椎骨和鳞片。

- 总结观察结果并拍摄照片。

结果
通过解剖观察,我们发现鱼的身体结构由外鳞片、内骨骼和内脏器官组成。

其中,肝脏起着消化和代谢的重要作用,心脏和鳃负责循环和呼吸,肺则用于气体交换。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脊椎骨的灵活性和鳞片的防护功能。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鱼类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鱼类的适应性和生态角色与其身体结构密切相关,其中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使鱼类能够在水中生活并适应各种环境。

参考文献
无。

实验五 鱼的外形与内部解剖观察

实验五 鱼的外形与内部解剖观察

生殖器官:雌雄异体,雌雄生殖腺同为一对大形的
囊,其位置在肾脏的腹侧。睾丸为白色的腺体,卵 巢带黄色,从左右生殖腺各发出一条输出管,后端 向后,开口于尿殖窦由尿殖孔逸出体外。
手拿鱼使鱼背朝上,用锐利的剪刀由后向 前将头盖骨剥除,即可见充满脂肪组织的 脑颅腔,小心地用水冲洗,用剪刀将侧壁 和其它妨碍看到脑的一些骨骼除净
实验五 鱼的外形与内部解剖观察
普通动物学实验 2011-11-3
一、实验目的
• 通过鲫鱼内脏器官的解剖观察,了解 硬骨鱼的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 征。
• 学习鱼类解剖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鲫鱼的外形观察 2、内部解剖与观察
包括: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泄殖系统、神经系统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
2.脊柱——分为躯椎及尾椎 3.肢带与鳍骨——肩带、腰带。鳍担骨为支
持鳍基部的辐鳍骨,外接皮肤鳍条。
(三)消化系统
将新鲜鲫鱼置解剖盘,使其腹部向上,用剪刀在肛 门前l厘米左右处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将剪 刀插入切口,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
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 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 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六)泄殖系统
肾脏:位于体腔背部正中线的左右两侧,为 极长之深红色腺体,肾脏的前端有一伸至心 脏背方的一块较大的腺体,称为头肾,是 拟淋巴腺,不属于泌尿器官。
每侧肾脏各通出一条输尿管往后,左右相合 进入扁平椭圆形膀胱,膀胱开口于尿殖窦, 其后经尿道殖孔到体外,尿殖孔之开口位 于肛门之后。
包括1对肾脏,1对输尿管和1个膀胱。
1、实验材料:活鲫鱼,鲫鱼的整体骨骼标本。 2、工具:解剖盘、剪刀、镊子、注射器、解

解剖鱼的实验报告

解剖鱼的实验报告

解剖鱼的实验报告解剖鱼的实验报告引言:在生物学学科中,解剖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践活动。

通过解剖动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为我们对生物体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鱼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鱼类,我们将深入探索其身体结构以及适应水生环境的特殊器官。

一、鱼类的外部结构首先,我们观察到鱼类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形态使其能够在水中迅速游动。

鱼类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这些鳞片既可以保护鱼体免受外界伤害,又能减少水的阻力,提高游泳效率。

此外,鱼类的头部具有眼睛、鼻孔和口腔等器官,这些器官使其能够感知和获取食物。

二、鱼类的内部结构1. 鱼类的骨骼系统我们首先对鱼类的骨骼系统进行了解剖。

鱼类的骨骼主要由脊椎骨组成,脊椎骨连接着鱼类的头部、躯干和尾部。

鱼类的骨骼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这使得它们能够在水中灵活运动。

2. 鱼类的消化系统接下来,我们对鱼类的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

鱼类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组成。

鱼类通过口腔摄取食物,食物经过食道进入胃中进行消化,然后通过肠道吸收养分,最后排出未消化的废物。

3. 鱼类的呼吸系统鱼类的呼吸系统与陆生动物有所不同。

它们通过鳃呼吸来获取氧气。

我们仔细观察了鱼类的鳃,发现它们像一片片细小的叶片,这些叶片上有许多微小的血管,通过这些血管,鱼类可以将水中的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 鱼类的循环系统鱼类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

鱼类的心脏分为两房一室,血液经过心脏的泵动进入鳃,通过鳃的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体内各个器官,完成氧气和养分的供应。

5. 鱼类的泌尿系统鱼类的泌尿系统由肾脏和尿管组成。

肾脏是鱼类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

通过尿管,鱼类将废物排出体外,同时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结论:通过本次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鱼类的身体结构和器官功能。

鱼类的外部结构使其适应水生环境,流线型的身体和鳞片减少了水的阻力,便于游动。

《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报告

《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报告


《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报告
报告人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1、知道鲫鱼的外形特点,知道其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2、知道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其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3、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技能。

实验步骤:
1、*
2、外形观察:
(1)鲫鱼的身体分为个部分背部颜色(深 / 浅)腹部颜色(深 / 浅)。

(2)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数一数:鲫鱼共有种鳍,名称是什么,其中有种鳍的数目是偶数,叫做偶鳍;有种鳍的数目只有一个,叫奇鳍。

(4)观察鲫鱼的侧线,看看侧线是由什么构成的
(5)用解剖针插入鲫鱼的鼻孔,它的鼻孔是(通 / 不通)的
(6)鲫鱼的呼吸:将蓝墨水滴在鲫鱼口的旁边,蓝墨水从进入,从流出。

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同时张合)。

'
2、鲫鱼的解剖
(1)解剖步骤:
(2)内部器官观察:
1、观察鲫鱼心脏的位置及跳动。

2、观察鲫鱼的鳔:鳔是色,由前后个状的结构组成,里面充满。

具有控制的作用。

{
3、找到鲫鱼的肾脏和胆囊。

肾脏是形的,胆囊是色的。

4、你观察的是(雌 / 雄)鱼因为它具有(卵巢 / 精巢)。

5、将鲫鱼的鳃取下,数一数鲫鱼一侧有片鳃,呈色,
是鲫鱼的器官。

将鳃放入水中,鳃丝(是 / 否)展开这样可以增大
有利于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丢弃; • 实验完成后按规定处理实验剩余物。
六 作业:画出鲤鱼内部解剖图(原位观察图或 各系统图)。 思考:鱼适合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 鳔:位置与鳔管走向、开口部位
• 生殖系统: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短细
• 排泄系统:肾脏(头肾)、输尿管、膀 胱(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腔
• 循环系统:心脏——心室、心房、静脉窦、动脉球
探索性观察
剪开口腔观察各部内容
• 舌、咽骨、咽齿、角质垫
五 注意事项
• 操作要规范,观察要仔细; • 尽量原位观察,保持器官的完整性,不随意剪
• 鱼体量度:实习 (P74-76实验18)
标本演示:骨骼系统

2、内部解剖与观察:
• 呼吸系统:鳃——鳃盖、鳃裂、鳃弓、鳃隔、 鳃耙、鳃片、鳃小片、鳃丝
• 脑:从眼眶下剪开,向后至颅骨末,去除顶盖、 颅侧骨,完全暴露:五部脑、嗅球、视叶
嗅叶间脑
嗅束
小脑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迷走叶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面叶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二、 实验内容: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观察 2、鱼类外形、骨骼的观察、及分类(P74-
76) 2、鲫鱼大脑结构、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 2、活鲫鱼、鱼骨标本 3、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 实验步骤:
• 1、文昌鱼观察
• 整体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节光 栅,可见肌节(肌肉、肌隔)、背鳍、 尾鳍等、鳍条、背神经管、脑眼、脊索、 腹孔;(注意各结构特点与位置)
延脑
视神经
大脑
中脑 间脑 三叉神经 外外展展神神经经 舌下神经
脊髓
脑下垂体 血管囊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听神经 迷走神经
侧线神经
大脑 中脑 小脑
按要求切开体壁,暴露出心脏与腹 腔内脏,观察内部构造;
• 原位观察:围心腔、横隔、鳔、肾脏、 生殖腺、肠道、肝胰脏、脾脏
•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鳔管入口)、肠、胆 囊;脾脏
• 腹面:口、触须、前庭、缘膜、轮器、 咽、鳃棒、消化管、肝盲囊、回结肠、 生殖腺;
• 过咽切片:皮肤、 表皮、真皮、神 经管、管腔、脊 索、脊索鞘、鳃 棒、咽上沟、内 柱、围鳃腔横肌、 肝盲囊、生殖腺、 精子、卵子、腹 褶;
2、鲫鱼
1、外形观察:体型、体部区分、鳍型与尾型、 眼、鳃盖、鳃孔、鼻孔、口位、侧线、鳞片、 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肛门、 泄殖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