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综述
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识成产系统,技术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只是应用系统”4个良性循环的子系统所形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传播系统,已经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当中。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
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式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1. 网络信息资源含义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IR)概念的理解。
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中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侠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
这都是限于信息本的身。
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
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
简言之,网络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
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2.1存储数字化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
网络语言文献综述
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的教育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历史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脱离了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是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
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问世加快了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步伐。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网络文化也相继产生,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
最初的网络文化仅仅是社会上其它文化的传播载体。
时至今日,它已有了自己的发展特点,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网络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也由此应用而生,并且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简洁生动,在形式上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在内容上新词新意层出不穷、超越常规的语法形式,表达方式上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
它的诞生最初只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那些经得起考验的部分约定成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广为流传。
- 1 -现在的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数字型(520=我爱你)、翻译型(伊妹儿=e-mail)、字母型(BT=变态)、符号型((:-…=心碎)、新造型(见光死:比喻网恋一见面就完蛋)以及其他一些尚未明确分类的类型(OUT=老土、我用偶表示)。
网络语言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蔓延开来,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
2002年8月27日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邀请语言学家、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共同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探讨其正反两面的效应,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和引导。
本文将首先概述互联网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和使用情况,分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主要活动类型和特点。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如信息获取、社交互动、创新思维的激发等方面。
也将重点关注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成瘾、信息焦虑、社交障碍等问题。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帮助家庭、学校和社会更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健康、合理地使用互联网,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综述,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互联网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不乏许多积极的影响。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获取渠道,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发展。
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自主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平台,有助于他们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在这个平台上,青少年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增强自我认同感。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扩大社交圈,提高社交能力。
互联网还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方式,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压力,调节情绪。
网络游戏、音乐、电影等娱乐内容,可以让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减轻心理压力。
同时,这些娱乐内容也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互联网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通过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等活动,青少年可以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增强自主性和责任感。
他们也可以通过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过程综述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过程综述
一、研究现状
近来,在网络的发展下,网络文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中学生日益减少的读书时间和阅读数量,以及网络文学的传播力和深度,网络文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者们纷纷致力于研究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研究内容
研究中学生阅读网络文学的影响,一般包含四个方面:认知影响、生活实践影响、价值本位影响以及感情影响。
认知方面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网络文学对学生的语言习得、认知能力、文化水平等的影响;生活实践方面的研究则着眼于对学生的人际交往、道德观念及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价值本位方面的研究则强调网络文学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及其他文艺体验的影响;而感情方面的研究则集中于研究网络文学对学生情绪及情感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从研究结果来看,网络文学对中学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网络文学可以改善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增强其文化认知水平;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也可以改变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性格,给他们带来许多情感体验,提升其社会能力。
四、研究局限
尽管网络文学对中学生有一定的益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现今的网络文学缺乏质量保证,有许多作品低俗、空洞,违背健康文化;其次,学生过分依赖网络文学,长期以来,让其忽视传统的文学创作,也是受到一定的影响。
五、研究趋势
未来一段时间,学者们仍将继续研究这一话题,试图深入探究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探索其所能提供的有效机制,以及加强其研究以确保网络文学文化的健康发展。
此外,学者们还要重视对传统阅读、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以防止学生丧失传统文学创作的能力。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成瘾现象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影响因素、表现特点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定义和特征青少年网络成瘾是指青少年对互联网过度依赖,无法自控地沉迷于网络世界中,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的一种心理问题。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过度:青少年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如学习、家庭和社交活动。
2. 行为失控:青少年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欲望,频繁出现无法自拔地上网行为,影响到日常生活。
3. 心理依赖:青少年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感,无法摆脱对网络的依赖,缺乏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4. 社交障碍: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导致青少年与现实社交活动的减少,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 个体因素:个体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自控能力等对网络成瘾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性格内向、自卑感强、缺乏自信的青少年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
2.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的行为等都会影响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态度和行为。
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中的网络文化、同伴影响、学校教育等也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社会对网络的普及和推崇也会加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方法: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特点、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我国网络青年“丧文化”的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
四、引导对策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丧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 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讲座等方式,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 心理问题,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避免受到“丧文化”的负面影响。
2、引导正确价值观
高校应该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会 实践等方式,让青年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避免受到“丧文化”消极价值观的影响。
2、行为影响
“丧文化”不仅会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还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 响。一些青年大学生可能会因为受到“丧文化”的影响而变得消极怠惰、缺乏进 取心,甚至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例如,一些学生会因为受到“丧文化”的 影响而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学业受到影响;一些学生会因为受到“丧文化”的 影响而产生消极的就业观念,导致就业困难。
总之,“丧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未来研究需 要进一步探讨“丧文化”的本质特征、传播规律和对年轻人心理、价值观的影响, 同时从不同学科领域综合研究“丧文化”现象,提出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对策,帮 助年轻人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当代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青年“丧文化”。这种文 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年轻人对于生活失去信心,感到疲惫和无助,追求一种消极、 懒散的生活态度。本次演示将探讨青年“丧文化”的背后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它 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
二、传播途径
1、网络社交平台
网络社交平台是“丧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抖音等平台上,经 常可以看到一些带有“丧文化”元素的文章、图片、视频等。这些内容通过分享、 转发等方式迅速传播,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
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间性成为了当代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文化间性理论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融合和影响的过程,强调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交织性。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学者们对文化间性现象展开了深入研究,为我们理解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文将对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该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文化间性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研究领域,主要由美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提出。
霍尔认为,文化并非封闭的、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通过各种交流和互动形成的复杂网络。
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会引发文化价值观念、符号和意义的交叉与重构,从而形成新的文化现象。
他认为,文化间性是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对于解释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融合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间性理论的框架下,许多学者对文化的流动、复杂性和多元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美国学者霍米·巴巴(Hommi Bhabha)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认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A与B的交集”,而是在交融中生成了新的文化形态和认知框架。
巴巴指出,文化间性不仅仅是两种文化的对话,更是一种混杂和重构的过程。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文化符号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符号学”理论,强调了文化符号的多元解读和演绎性。
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们理解文化间性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和变迁。
在文化间性理论的基础上,学者们还对文化冲突、认同、权力和话语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对于文化冲突,学者们提出了“文化沟通”的概念,强调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对于文化认同,学者们提出了“多元认同”的概念,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认同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塑造。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行为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网络行为研究,作为探究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社会影响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多个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系统梳理网络行为研究的现状,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网络行为研究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网络行为的内涵和外延。
接着,从网络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展开综述,重点分析当前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网络行为研究在不同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在综述过程中,本文将注重文献的质量和代表性,力求全面反映网络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异同点,本文试图揭示网络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本文将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价和展望,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网络行为研究的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推动网络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网络行为研究作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
这些学科的理论为网络行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行为背后的动机、过程和影响。
心理学理论在网络行为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认知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个体如何处理、存储和回忆网络信息的框架。
社会心理学则帮助我们理解网络行为中的社会影响,如群体压力、从众行为等。
动机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个体为何选择某种网络行为,如寻求信息、娱乐或社交等。
社会学理论同样对网络行为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报告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网络文学在中学生中普遍流行,并对其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方面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文化素养、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消极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网络文学导致学习压力增加、身心健康问题等。
本研究建议家长和教育机构关注学生对网络文学的使用,提供适当的指导和限制,以保证其正常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中学生,影响,阅读兴趣,语言表达能力第一章:引言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深受中学生的喜爱。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手机设备的广泛应用,中学生更加容易接触和获取网络文学。
然而,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为家长和教育机构提供有关网络文学的教育指导。
第二章:文献综述2.1 网络文学的定义和特点网络文学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作、传播和阅读的文学作品。
相比于传统文学形式,网络文学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更加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2.2 中学生对网络文学的使用状况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发现中学生对网络文学的使用普遍存在。
他们喜欢在课余时间阅读网络小说、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和与其他读者交流见解。
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学生消遣时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2.3.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网络文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阅读网络小说,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丰富了他们的阅读体验。
2.3.2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网络文学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包括历史、文化、科学、哲学等。
通过阅读网络文学,中学生可以扩大对各种知识领域的了解,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2.3.3 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文学注重情节的设定、人物的刻画和语言的表达,通过学习网络文学,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并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近年来国内网络文化研究综述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3 02 期
近年来 国 内网络 文化研 究综述
王 洪 涛
( 中共浙 江省委 党校硕 士研 究生 杭 州 3 12 ) 1 1 1
内容提 要 : 为 网络 时代 人 类文化 演进 的新 形 态 , 作 网络 文化 是科技 与文 化 交互作 用 的产 物 。 网络 文
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本文梳理 了网络文化的主要研 究视 角, 分析 了学界近年来对 网络文化影响的辩 证思考, 以及建设中国特 色网络文化的重要意义与现 实路径。 关键词: 网络文化 研 究视角 影响 中国特色
从 2 世纪 9 0 0年代开始 ,国际互 联 网在世 界 范围内呈现迅速发展之 势 ,并 对世界各 国的 政治 、 经济 、 文化 等领域都产生 了广泛而深远 的
生 了激化 。
点削弱 了人的主体性 ;网络文化所 带来 的虚拟
与现实之间 的差异 ,制约 了人 的主体性 的发挥
I 9 ]
。
() 2 人性的弱点与 网络文化无政府状 态的恶 下 影响 :1 ( )促 进 了人 的主体性 与创造性 的发 性循环 。网络是 自由、 等 、 平 共享 的在线实践空 展 。 扬扬认为 , 詹 网络文化是 对人 的主体性 的改 间 , 是人们理 想的“ 自由王 国” 而人却是天使与 。
研 究综述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3 02 期
工具 已不仅仅是与人类分离 的客体 ,而是成为
一
等、 享、 共 民主 的参与观 念逐渐 深入人 心 , 传统
发展。
种更加积极 的力 量。文化将越来越是科 技与 社 会组织体 制将 日益朝着网络化 、扁平化方 向 网络文化 的消极 影响主要体现在 :1技术 () 异化对人的主体 性的消解 。 詹扬扬认 为 , 人通过
《关于“网络互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
关于“网络互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网络互动提高了人们交流的密度和频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热门舆论活动涉及公平和正义等关键社会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网络互动的传播方式、驱动力和社会价值,梳理网络互动的传播规律,服务于社会治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针对网络互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针对网络互动的研究较早,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Li和Wei (2017)认为网络互动在报纸上产生舆论、巩固社会共识、动员社会治理和倡导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圈层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的技术形态,是现代社会文化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交网络、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它的影响力正在增加。
Zhou和Fang(2013)认为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其变迁的核心是信息处理技术带来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方式的变化。
基于用户关系节点的网络互动互动底层传播模式是网络互动的焦点,也是个人参与社交资源游戏的中介。
互动底层传播模式拓展了构建公共议题、产生舆论的时间和空间。
一些学者敏锐地观察了网络互动的传播生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相关结果为该主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
Ke(2007)认为网络互动作为个人控制的实时直播媒体,可以随时干预信息生产和传播系统,这不仅解决了相关人的传统理论,也改变了舆论监督的框架。
它不仅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频率,也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方式。
当然,网络互动用户已经形成了一个基于关系的移动三维社交网络,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大众媒体的传播模式。
Shire和其他人(2018)认为沟通共享机制提高了沟通节点之间的关系粘性,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讨论、问题和其他词语激活了沟通节点之间的紧张关系。
价值同步是价值差异的产物,共同构成了社会交往的动力。
网络互动嵌入了社会传播系统,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方式,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严重影响。
Shin和其他人(2014)认为网络亚文化带层作为一个“新部落”,在流场、纯社会互动和共同情感三个方面表现出显著特征。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中 图分 类 号 :G14 1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49 2 1 )409 -3 6250 (00 0 - 80 0
网络文 化产业 ,作 为一个新兴 的文化产业 ,在 我国发展迅 猛 。 自从 19 9 4年互联 网正式 登 录我国以来 , 经过 十多年 的快速发展 ,网络用户数 量 已经跃 居世界第 一 。在 我 国,关 于网络文化产 业 的研究 日益受到人 们 的关 注 .越来 越多 的学 者加人到促 进 网络文 化产业发 展研究 的队伍 中,从 中 国期 刊网上关于 网络文化产 业 的 20 00多条检索 结果可 以看 出 .关 于网络文化产 业方 面 的研 究成 果也 日益 丰硕 。本 文就 近年来 有关 网 络文化产业 的研究 综述如下 。
一
、
网络 文化 产 业概 ຫໍສະໝຸດ 1 网络文 化产业 的含义 . 网络与文 化的结合诞生 出一个具 有 巨大发 展潜力 的朝 阳产业 .即网络文 化产业 。网络文 化产业是先进
科技与 文化高 度融合 的产业 .它带来 了崭新 的经济 形 态 和文 化形 态。对 于其 定 义 。国 内学 者有 不 同的说 法 .但 目前 比较 流行的观点是 :“ 网络 文化产业 (It t u ueId s y , ne l r n ut ) 一般是指从 事互联 网文化产品 me C t r 生 产和提供互 联 网文化服务 的经营性产业 .即通 过互联 网从事物质 文化产 品的生产 、流通 和 以文化为 内涵 的各 种服务 活动或部 门的集合 ” 简而言之 .网络 文化就是 网络 、文化 、网络技术 三者相 结合而形成 的一种特殊 文化产业 2 .网络文 化产业 的特点 网络文化 产业是 以高速 宽带和移 动 网络 等信息技 术为依 托而发展形成 的新型产 业 .所 以有其 自身 的一 些特点 。 ( ) 巨大的包容性 。网络文 化产业 以开放 的胸 怀 消化 吸收着 各种 形态 的 文化 。不论 是 不 同 民族 .还 1 是不 同地域 的文化 ,只要经过 网络加工 ,都变成 了网络文化 产业 中的一部分 。它不断扩 大 自己的阵地 。并 推动其 他文 化产业发展 .最终利用 最先进 的传播手 段超越其 他文化产业 ( ) 内容 的多样性 。网络 文化 产 业是 一 种传 统 文 化 信 息化 、数 字化 的 文化 产 业 ,其 具 体 内容 分为 : 2 信息技术 产业 ,包括所有 的数字化终 端设备 ;信息技 术服务 产业 ,包括远 程 医疗 、教育 以及电子商务 ;另 外还有通信业、信息内容业 ( )虚 拟性 与现实性 。网络的虚 拟性 主要 是指 文化 传 播形 式 、工具 的虚拟 性 .以及 人 与人 之间无 需 3 面对面 的交 流 :而它又是 以传统 文化 、现实文化 为依据 的 .因而又具 有现实性 ( )数字 化与技术 化。网络文 化 首先是 网络技 术 的产 物 .因此 也具 有 鲜 明的技 术 特征 。网络 文化 产 4 业 中信息储存 和传递 的数 字化 .是 信息 时代 的重要 标志 3 .网络文 化产业 的价 值分析 网络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价值是许多学者都很肯定的。 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网
网络社群及其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网络社群及其治理理论研究综述网络社群是指一个由一群共同愿景和兴趣相似的人们组成的虚拟社区,其成员通过公共平台互动、协作、分享和交流信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社群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社交媒体这一领域,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这些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在网络社群中的互动和分享。
然而,随着社群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社群的治理难题也不断加剧。
网络社群治理理论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群治理体系的建立网络社群涉及多样性的文化、价值观和语言,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治理体系。
政府、社区组织或平台管理员通过公共规则和制度来维护秩序和安全。
社群治理体系应该是基于参与性民主原则、多元文化理解、社会责任感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的。
同时,要鼓励平台用户积极参与社群治理,维护平台的良好秩序。
2. 社群治理策略的制定网络社群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如涉及版权争议、虚假信息、诈骗和隐私泄露等问题。
因此,社群治理策略的制定是必要的。
该策略应该包括明确的目标、策略、程序和监管机制,以帮助平台管理员和社区成员合作,并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
3. 公共参与与社区参与公共参与是一个积极和平等的过程,允许社群成员参与共同决策和治理过程。
它有助于促进社群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高社群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然而,公共参与并不是万能的,因此社区参与也是必要的。
社区参与指的是社区成员自愿参与社群治理,以确保社群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方向。
4. 参与创新和改进社群治理参与式治理和创新可以提高治理效率和社会合作。
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技术也可以为社群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社群治理方面,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快速收集、分析和处理社区成员的反馈信息,从而帮助平台管理员了解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网络社群治理涉及多方主体,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治理策略、公共参与机制以及罗技架构等方面。
未来的社群治理必须吸纳庞大的治理经验,并以透明公开、多元、多级治理机制实现社群的长期健康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一
的和谐发 展 以及人 的 自然生态 与网络文化 的和谐发展 等方
面 。【 】
、
然而 ,网络文化也是把 “ 双刃剑 ” ,网络文 化给人类 生 产和 生活带来便利 的同时, 也潜藏着危机。曾长秋 、 徐龙福 、 邓永发等学者从意识形态 、文化安全、思想政治教育 和语 言 文字 的层面分 析了网络文化发展 中存在的 “ 西化 ”“ 淡化 ” “ 化 ”等 问题 ,研究 了网络文化发展 中面 临的渗透性 、变 俗 异性 、侵害性安全威胁 。王艳霞 ,王梅 (0 0 2 0 )撰文指 出, 随着因特 网的发展 , 网络文化 与我 国传统 的民族文化 的矛盾 和冲突也加剧 。 首先 ,网络文化使英语文化 与中文文化产生 冲突;其次,网络文化 使外国文化 与本 国文化发 生竞争 ;再 者,网络文化给一些污秽信息、盗版信息 、虚假信息 、失真 信 息、过时信息和错误信息开通 了渠道 , 从而加重 了意识形 态方 面的社会 问题 ,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徐龙 】 福 (00 2 1 )在 《 社会信息化发展的 网络文化安全》一文中指 出, 网络文化为西方发达 国家推行文化霸权和文化殖 民提供 了途径 ;网络文化 的开放程度 高、信息容量大、传播速 度快 等特 点对我 国传统文化产 生挤压 , 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 同;网络 中网络犯罪活动 、侵犯知识产权、侵 害和扩散个人 隐私 的现象禁而不止 , 我国 已经成为世界上网络频 繁遭 受黑 客攻击和 网络病毒感染 的主要受害 国之一 。【 】 同时 ,也有学者对 网络 “ 恶搞 ” 、网络文化 中的伦理 问 题 、网络文化与精神文 明建设 、网络 文化对 民族传统文化 的 冲 击和影响, 网络文化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关系等 内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逐渐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崭露头角。
这种文化形态既体现了青年群体的创新精神,也反映了他们在网络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追求。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发展。
本文将综述国内学者在网络青年亚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定义、特征、形成机制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网络青年亚文化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脉络。
本文将分析当前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不足之处,如研究方法的单一性、理论框架的局限性等。
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不仅限制了我们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深入理解,也阻碍了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来全面揭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我们也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实践工作更好地应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期待能够推动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走向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新阶段。
二、网络青年亚文化概述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在网络环境下,由青年群体创造、传播并共享的,具有鲜明个性、反叛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形态。
它既是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表达,也是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理解和反思。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
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和匿名性为青年群体提供了表达自我、追求个性的平台。
他们通过创建独特的网络语言、符号、表情包等方式,构建了一个个独特的文化圈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网络青年亚文化。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性,网络青年亚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不断挑战和突破传统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二是反叛性,网络青年亚文化往往带有一定的反叛色彩,对主流文化和传统观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三是个性化,网络青年亚文化强调个性和自我表达,追求与众不同,反对被束缚和同质化;四是互动性,网络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和分享主要依赖于网络社交平台,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共享性。
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作者:张燕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38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网络流行语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当前对网络流行语研究的几大热点问题,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若干研究建议。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模因理论一、引言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才催生了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语言现象并发表相关研究的论文,本文试图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回顾与评价,并对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二、网络流行语的国外研究目前来看,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的研究上,关注焦点放在聊天室、网络社区、电子邮件中的网络语言问题,试图探讨网络语言的语言要素变异、网络语言与网络符号的生成原因、网络语言和文化以及社会的关系等等,而对于网路流行语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三、网络流行语的国内研究自1994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我国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至今,互联网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史,网络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并且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网络流行语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研究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
2000年,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一文首先提出网络语言学的概念,对网络语言的特点和类型以及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和学科性质作了精辟论述。
(一)网络流行语的界定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而言,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问题基于不同的学科范畴,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有较大不同。
从语言学范畴来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独特的“蒲公英”式传播模式,传播者具有年轻化和草根化特点,以及传播内容上的青年群体的亚文化传播特点。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传播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信息传播、媒体效应、公共关系、传播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学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对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研究现状1. 传播学理论研究在传播学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对于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接受、解码等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
传播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模型向新兴模型的转变,从最初的传播模式到现在的互动传播模式,不断拓展了研究的视野。
例如,符号互动论、媒介依赖理论、认知加工理论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媒体效应研究媒体效应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揭示了媒体对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的影响机制。
媒体效应研究涉及到媒体暴力、媒体素养、媒体素养等多个方面,对于媒体的角色和责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3. 新媒体传播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传播成为传播学研究的新热点。
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也为传播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传播研究涉及到网络舆情、数字营销、网络社交等多个方面,对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4. 跨文化传播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传播成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者们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现象和规律,探讨跨文化传播中的挑战和机遇。
跨文化传播研究涉及到文化认同、文化冲突、文化交融等多个方面,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趋势1. 多方法论研究未来传播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多方法论研究。
传播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需要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多元化的研究框架。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传播现象和规律,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何妨吟啸且徐行--2019年网络文学评论研究综述
网络文学研究69何妨吟啸且徐行■2019年网络文学评论研究综述唐伟内容提要:随着社会主义文学体制对网络文学的不断加持,网络文学正日益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文学评论研究在探索中前行,在场感和学理性稳中有进。
2019年,网络文学评论研究的理论方法日趋自觉,文本解读渐成型格,思潮现象剖析和创作趋势把握,愈发进入有序的学理轨道,海外传播研究成为本年度网络文学外部研究新的热点。
关键词:网络文学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学方法自觉海外传播2019年,网络文学评论研究“内外兼修”,“多管齐下”,依据新的创作现象和趋势,评论研究在理论探寻中建构方法,在经典建构中继续向前探寻新的可能性。
这一年,我们看到,网络文学评论研究的理论方法日趋自觉,文本解读渐成型格,思潮现象剖析和创作趋势把握,愈发进入有序的学理轨道。
从文本形式、审美形态到情节模式、话语样态等,网络文学内部研究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网络文学的现实题材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成为年度一大亮点。
而网络文学的政策背景、产业环境、文化土壤等外部研究亦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水涨船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外传播研究成为2019年网络文学外部研究新的热点。
方法自觉与价值共识网络文学发展趋势研判日渐清晰,价值导向有了明确共识。
何弘的《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网络文学》一文认为,中国网络文学20年的繁荣发展是广大网络作家转变观念、创新开拓的结果。
新时代,中国网络文学必须改变以往良莠不齐的自然生长状态,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发展,做到高质量发展。
网络文学要想高质量发展,应该守正创新。
马季在《网络文学的时代选择与旨归》一文中表示,网络文学以类型化为主要创作形态,类型繁多且不断推陈出新。
从审美上讲,网络文学反映了新生代作家群体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从文化脉承上看,70百家评论2020年第5期|总第48期网络文学与传统的通俗文学有着极深的渊源。
在党的政策引领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具体推动下,网络文学生态呈现多元健康发展,现实题材创作成为中国网络文学“主流化”的旗帜和风向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近年来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综述向英明(中南大学图书馆 长沙 410083)摘 要 对近年来学术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网络文化,从概念的界定、特点、价值、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负面效应、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文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回顾。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文化 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网络文化成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
这些关注构成了学术界关于文化研究的一大亮点。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网络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学术界人士参与讨论这个问题。
1 关于网络文化的概念界定网络文化 是什么?这是人们在研究网络文化的时候碰到的第一问题。
厘清网络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
专家们普遍认为,网络文化的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应该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仍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关于 文化 的界定,学术界至今存在争议;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发展速度迅猛,人们还来不及对网络文化做出更深入地思考。
即使如此,许多学者仍从自身对网络文化的理解,以不同的视角对网络文化的概念作了界定。
李仁武副教授在 试论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文中提出,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 第四媒体 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同人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1 臧学英在 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 一文中对网络文化作了这样的界定;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
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
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2 万俊人则认为,网络文化是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
3 翁寒松在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 一文中关于网络文化的概念界定是:数字化生存已日益成为我们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发生某些 变异 ,自然要大量地体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特征,因而形成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网络文化,广义地说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
4 郭良把网络文化界定为 由于电脑网络的应用和普及而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及其形成的观念和行为上的特征 。
5 而李贤民教授和匡文波博士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
以上几种界定,不仅文字表述上有差异,而且在实质内容上也存在差异,反映了大部分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
关于网络文化的内涵界定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6-72 关于网络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哪些特点?对此,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匡文波博士认为,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合而生成的新型文化,网络文化是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表现在:(1)网络文化是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2)网络文化是高时效性文化;(3)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4)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5)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
8傅治平教授对网络时代的文化范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给文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界面,将使文化范式发生剧烈的改变,这种新的文化范式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
现实文化是指人类一切习惯、352004年第1期(No.1.2004) 图书馆(Library)知识和技能的积淀;虚拟文化是一种数字化的构成,即通过数字对世界进行的多种排列组合。
网络文化范式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克服了主、客观的分离,让现实文化和虚拟文化相兼容。
二是文化信息全球一体化与文化本体个体化的统一。
互联网对文化的最大贡献,是将全球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文化信息 一网打尽 实现文化信息的全球一体化。
文化信息一体化的结果,不是将所有文化样式铸成一个模式,而是最大限度保持了各种文化的个性特征,使文化的个性更加鲜明。
三是开放中的平等与共享。
网络文化是一种高度开放的文化,网络上每一种文化产品都具有 世界性 与 全民性 。
不论贫富贵贱,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尽情享受。
互联网上的文化产品的供应没有配额,不受 数量 的限制,也不受供应时间的限制。
四是文化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
未来的知识生产模式,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互动中共同创造知识。
一个人在网络进行交流和探讨时,他提供意见时是在进行知识生产,而在倾听反馈时,就是在进行知识消费。
五是推动人类回归的载体。
网络的发展表现为人类的创新智慧,而在网络发生的各种文化样式,则是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生存方式的探索和追求。
在这个过程中,人充分发挥着主观能动性,一面在现实世界自由地创造着新的物质财富,一面在虚拟的世界自由地创造新的精神财富,并使二者得到和谐统一,使得人性在回归过程中得到新的升华。
六是文化社区的新构筑。
互联网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不是单一文化的内部交流与传播,而是外在的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把天南地北的人链接起来,由此形成网上文化集合体,即新的 文化社区 。
93 关于网络文化的价值关于网络文化的价值,大多数学者都予以肯定,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具体的阐述。
有学者撰文提出,网络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媒体革命,它突破了任何组织、民族和国家的限制,成为一种多元性世界广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文化参与机会。
10陈依元、徐定宝教授则对网络文化的价值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整理分类。
认为,网络文化价值表现在:一是它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转型与跃升。
网络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划时代成果,也是由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向信息网络文化,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革命性发展。
二是它使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网络文化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一维向多维、由平面向立体、由线性向非线性、由收敛型向发散性转变,变革了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及信息观、时空观、等级观和实体,并产生了新的认知模式。
三是网络文化扮演了时空超越者与压缩者的角色。
互联网把距离和时空缩小到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实践活动特别是交往活动的效率。
四是网络文化的信息化和开放化使人们更新了科研方式,推动了科技文化、教育文化的加速发展。
五是网络文化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文化综合体的典型形态,正形成庞大的、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体现了信息力、文化力、经济力的完美结合,生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力 经济文化力,使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有力推进了人类社会性的发展。
六是网络文化还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文化载体。
光纤通讯使文化产品以光速在全球同步传播,成为第四媒体,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社会文明的构建、发展。
七是网络文化由于其双向互动性和双向交往性,给人类多国别、多民族、多领域、多形态的文化交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便人类交往水平得以跃升,交往的内涵得以丰富。
114 关于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及对青少年的影响大多数学者在肯定网络文化的价值的同时,也特别关注网络文化的消极方面。
人们普遍认为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文化是对恒常文化价值的涣散力量。
网络文化在打破文化垄断,唤起人们参与的同时,又客观上导致文化变异更迭过快。
(2)网络文化形成对弱势文化的侵略。
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来90%的信息是英文信息,西方文化正借助这一语言优势,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
(3)网络文化的无序化、无控制、 无政府 、 自由化 的倾向导致大量的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
12受网络文化影响者,首当其冲是青少年。
这首先是因为,在中国,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再者,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易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汪盛科、张芝萍撰文认为,当互联网成为青少年接触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时,他们就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们的思想观念正受到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
表现在世界观方面,技术主义的倾向愈加浓厚。
网络文化自身体现的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在不时地动摇着人的绝对自由,习惯于在无目的的生活状态中游戏人生;在价值观方面和道德观方面,表现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36图书馆(Library) 2004年第1期(No.1.2004)导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模糊化,实现价值手段虚拟化和道德行为方式上漠视权威,无视中心,忽视规则。
135 关于网络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网络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学者们关注的又一个焦点。
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二是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类型,网络文化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数字文化。
对于电脑来说,任何信息只有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它才能识别和处理。
民族传统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
14 李贤民教授认为,网络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全球绝对统一的文化,超民族的网络文化是不存在的。
越是具有民族国家内涵的网络文化才是真正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的要领与传统文化具体形态的转型并不矛盾,任何具体的特殊的传统文化只要能够使自己数字化就可以转型为网络文化。
而使自己数字化,应该是任何传统文化自身为了适应发展的社会所具有的意向性。
15 鲍宗豪教授认为,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来说,现在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转变传统文化的问题,而是如何转变的问题。
网络文化应该是扬弃传统文化的产物。
16学者们更多地关注是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
有学者认为,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络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矛盾和冲突会迅速扩大。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直接面临着以下严峻挑战。
一是英语文化势力的渗透和挑战。
语言、文字是一种民族存在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
互联网源于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都来自美国。
互联网络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以至使网络文化逐渐形成一种英语文化势力。
目前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已借助新型传播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新的文化霸权。
二是各国、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竞争。
因特网上文化的真正竞争是各国、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竞争。
因特网上西方历史文化站点的迅速增加已经挑起了一场严峻的文化之争。
在西方思想文化界, 西方中心论 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学者的许多研究结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思想文化界。
三是因特网上的信息垃圾和文化输出,意识形态的颠覆等问题也日益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