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型构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型构建研究
摘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以依靠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实现。本文结合技术创新以及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阐述并界定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内涵,说明企业开展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必要,提出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型,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作互动的协同创新平台。
关键词:政产学研;技术创新;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009-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日益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显得日益必要。企业比其他创新主体能够集结更多的资源,不仅仅在政策支持上优先,在资源、市场的获取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企业凭借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等方式推动了自身发展,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技术创新一再得到认同与支持。但是,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开展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限制,技术创新得不到长足的发展,需要借助其他资源、组织进行协同创新,扬长避短。若想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获取经这个优势,就需要不断丰富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不同的要素,与技术创新主体或组织共同、相互作用达到协同创新的效果。由于企业能够获得政府的强大支
持,可以走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道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1 研究述评
创新是信息、知识时代应用广泛的概念,自从熊彼特提出广义的创新概念,包括多种创新形式,如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等[1]。发展至今,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开展对创新的研究,特别是针技术创新研究,这对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1.1 技术创新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walt rostow 提出将“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并确认“技术创新”在“创新”中的主导地位[2]。范·杜因划分了技术创新过程,即不面向社会需求的基础科学、面向社会需求的科学发现、发明、开发、创新和扩散,其中技术创新的成功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的扩散,即技术创新的成功应用[3]。另外,弗里曼也认为技术创新只有实现首次应用,才体现了其在经济学上的意义。
我国专家学者傅家骥从企业的角度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认为是企业家抓住市场信息的潜在赢利机会,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从而重新组织要素,建立高效能、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经营系统,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或建立新组织的综合过程[4]。许庆瑞认为技术变革过程包括技术发明、创新和扩散,技术创新是发明后技术的第一次成功商业应用[5]。柳御林指出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扩散[6]。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及过程均做出了阐述与解释,但技术创新的成功应用与技术创新组织分
不开,从组织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模式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
1.2 协同创新 1965年,anosoff在研究企业发展的多元化问题时提出协同问题[7]。协同主要是指组织内及组织间的协同。协同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将协同理论、协同思想引入技术创新中,逐渐形成协同创新的认识。彭纪生提出“技术协同创新”概念,解释了技术协同创新的内涵,分析协同创新特征,运用数学与经济学知识进行论证,但未深入探索企业微观层次技术创新要素的协同机制[8]。吴林海提出技术协同创新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定义,宏观则指国家创新体系,微观则是指技术创新的各环节,资源与主体等的整合协同[9]。陈劲研究了市场与技术协同创新管理,分析构建了可行的技术与市场协同创新管理架构[10]。针对协同创新的研究欲来越多,但是针对具体类型的企业结合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研究却较少。协同创新作为有效提高企业绩效的技术创新形式,受到理论界、实业界的重视,特别受国家政策扶持、具备技术创新资源的企业,更需要注重协同创新,结合产学研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2 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内涵界定
2.1 政产学研内涵界定政产学研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四个方面。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需要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与氛围,政府不仅需要给予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更需要给予人才、激励、监管
等方面的政策支撑,加强宏观调控,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配置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和秩序。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企业清楚自身发展需求,以及洞悉市场需求,是各类技术创新活动的发起者以及受益者。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整合各类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资金、人才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目标,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是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关键。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具有新的理论、思想,具备高技术人才,是掌握高新技术的关键所在。在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模式下,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紧密结合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政产学研旨在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有效合作、协调、互动等方式,整合资源与优势,建立起以企业为主导、以政府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研的合作创新模式。
2.2 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界定协同创新特征包括:高效率,通过优化配置资源,提高效率;信息共享,技术创新主体间通过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组成的技术创新平台实现知识、信息共享;持续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主体间的写作、互动,推动、实现持续性创新。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强调的不同层面的技术创新主体协作、创新以整合各要素,充分配置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协同创新实现的受益者不仅仅是作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企业,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受益者。
2.3 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企业虽然具备大量的资源、要素,但依然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但是想要实现协
同创新、全面创新,需要注重以下方面:①国家政策的支撑扶持。国家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势必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②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使得技术创新受到重视,企业萌发技术创新意识,但需要整合技术创新要素,将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要素有效整合,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率。③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的独立创新远不如合作创新更为高效,外部资源的充分利用、优化配置,可以弥补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不足,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能够满足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需求,弥补自身在技术创新上的缺陷,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加强信息、知识的交叉共享,获得竞争优势。通过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要素,迅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还能与外部主体一同吸收知识,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协同创新是技术创新平台,整合了人才、资金、技术与信息各种资源、要素,是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平台,可使得技术创新主体降低风险、减低成本、提高效率。
3 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模型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型是一种以企业为核心,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供应商、中介机构等技术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实现技术创新的协同创新体系。以企业为核心,不仅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同时根据市场需要、技术进步等需求向其他创新主体发出信息,各创新主体在各种需求的引领下,围绕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