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美国对外贸易史

合集下载

美国对外贸易法要览

美国对外贸易法要览

美国对外贸易法要览[摘要]美国是全世界对对外贸易关系管制得很严密的一个国家,美国在对对外贸易方面所制定的法律也是最细致周到的。

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在对别国倡导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时鼓吹“主权过时论”,应“淡化”或“废弃”主权,而当其在对外贸易中推行其贸易保护主义、抵制多边规则时,又依“主权论”奉行其单边的贸易政策,其对外贸易法“201条款”、“301条款”、“337条款”等充满了进攻性和挑衅性。

这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倍受世界各国争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法;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337条款一、美国《1974年贸易法》美国《1974年贸易法》是《美国法典》第19编关税第12章“1974年贸易法”的内容,是美国现行法律中最主要的法律之一,其本身是对《1962年贸易扩展法》的修正。

但继《1974年贸易法》之后,又有《1974年贸易协定法》、《贸易和关税法》,特别是《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对《1974年贸易法》又作了修改。

它们的修改条文,凡与《1974年贸易法》有关的,均已归并于《1974年贸易法》。

虽经不断修订和增补,但习惯仍称“《1974年贸易法》”。

这部贸易法构筑了美国外贸法的框架。

美国外贸法的其他部分可以说是它的原则和规定的延伸与细化。

同时,在1974年之后制定的美国外贸法律,如乌拉圭回合协定的内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有很大部分被编纂、补充到该法中,充实、丰富了该法的内容。

二、关于目的和原则美国《1974年贸易法》(《美国法典》第2102节)“国会目的陈述”中规定:“本章目的是通过互利的贸易协定,(1)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通过公开、非歧视的世界贸易,加强美国和外国的经济关系;(2)在保障美国商业实质上同等竞争机会的基础上,协调、降低和消除贸易壁垒;(3)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建立公平和公正,包括GATT改革;(4)提供适当的程序,保障美国产业和劳工免于不公平或损害性进口竞争,并帮助产业、厂商、工人和社区对国际贸易流向变化做出调整;(5)为美国商业在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发市场机会;(6)在美国市场对不发达国家产品提供公平、合理的准入。

第6章 从GATT到WTO

第6章 从GATT到WTO
*其宪章在有关国家立法机构审议批准时受阻,ITO 未建成。但 23 国 达成了一个协定(即 GATT) ,临时代替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
2. GATT的成立:
0 1 2 时 间 事 件 战 后 美国建议成立 ITO (三大支柱之一) 1946.02 联合国接受建议成立筹委会 1946.10 第 1 次筹委会伦敦召开,讨论美提出的草案 第 2 次筹委会在日内瓦召开,通过宪章草案;同时,美加德英 中印等 23 国在双边谈判的基础上,达成 123 项关税减让协 议,为早日得到关税减让的好处和及时处理当时各国在关税 1947.04 和贸易方面的问题,原宪章起草委员会把各国在关税减让谈 判中达成的协 议和宪章 草案中有关贸易政 策的内容 加以 合 并,形成一个单一的文件,称“关税与贸 易总协定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关税与贸 易总协定”
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
时间 名称 宗旨与目的 建立和维护国家 1945 国 际 货 币 调整和维持汇率,向有关国 基 金 组 织 家( 地区) 提供短期贷款,以 间稳定的汇率 (IMF) 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初宗
创立处理长期国 1946 世界银行 向有关成员国提供长期贷 ( 国 际 复 兴 款,援助其恢复和发展战 际投资的国际组 开发银行) 后经济。 织 重建国际贸易秩 1947 国 际 贸 易 贸易自由化 组织(ITO)* 序
即生效。
3、支付协定 ——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的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协定。
内容: 内容:
(1)规定清算机构,开立清算账户。 (2)两国间一切债权债务结算,统一在双方清算机构中进行。 (3)债权债务抵偿后余额,用黄金、可兑换货币支付或用双方同意的其 他不可兑换货币支付,或转入下年度由逆差国用出口商品来清偿。 (4)规定信用摆动额,只要抵偿后的金额不超过这一额度,债务国不给 债权国利息,超过时则需付利息。

6章_国际贸易政策

6章_国际贸易政策

区域性贸易集团非关税壁垒消弱
发达国家放宽外汇管制 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得到优惠待遇
a.在关贸总协定成员国范围内大幅 度地降低关税。 b.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关税同盟。 c.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 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 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优惠、非歧 视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宁波大红鹰学院—李书彦
一、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又称重金主义 早期 重商 主义
主张绝对禁止贵重金属(黄金)外 流,由国家严加防范,并进行垄断占有, 外国与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销售货物 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反 对一切进口交易。
一、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又称贸易差额论 主要观点是:货币产生贸 易,贸易增加货币,但必须 是遵循每年进出口要保持顺 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因 此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 真正的重商主义。晚期重商 主义政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限入奖出的政策
(1)受限最多的国家 和地区是那些成本最 低的国家和地区
(2)进口商品价格的 提高成为进口国同类 产品生产厂商的 “价 格保护伞”
关税对一些美国产品的福利影响(百万美元)
产品 橡 胶 鞋 女 鞋 瓷 砖 箱 包 皮 手 套 瓷 器 陶 器 坤 包
人造珠宝 玻璃器皿 自 行 车 关税(%) 消费者成本 关税收入 生产者收益 净成本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
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广泛利用各种 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免受外 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给予优待 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保 护 贸 易 政 策
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自由竞争) 超保护贸易政策(大危机后) 新贸易保护主义(1970后)
一、资本主义准备时期(原始积累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海闻第6章课件

海闻第6章课件
关税 非关税措施 出口鼓励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一)发达国家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15c~19c初):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 初 重商主义,以英国为代表 重商主义,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9c中期~19c末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中期~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中期 末 ):英国自由贸易 而德、 英国自由贸易, 期):英国自由贸易,而德、美由于无法与 英国竞争,则实施保护贸易, 英国竞争,则实施保护贸易,商品资本国际 化阶段, 化阶段, 3.19C末~二战前:带有垄断性质的,超保 末 二战前:带有垄断性质的, 护贸易政策, 护贸易政策,侵略性贸易政策
(二)理论依据
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 凯恩斯的”保护就业理论” 其理论有:投资乘数原理、对外贸易乘 数原理 其他理论观点: 其他理论观点 国内市场扭曲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改善贸易条件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维持高水平工资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公平贸易的超保护贸易观点
70年代中后期的新保护贸易 70年代中后期的新保护贸易
2.内容 2.内容
(1)总政策 ) (2)进出口商品政策 ) (3)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
3.根本目的 3.根本目的
(1)保护本国市场 ) (2)提高国民收入 ) (3)帮助本国生产者占领国内外市场 ) (4)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 (5)维护本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 )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
一、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
(一)产生前景 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先进工业国完成工业革命,开始逐 步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向世界进行扩张时。而此时, 德国和美国工业革命刚开始时,需要保护贸易进行扶 植本国工的发展。 (二)政策特点 1.保护的阶段性 2.保护的选择性 3.贸易保护政策的执行与整个国民经济工业发展目标 相结合 4.贸易主要措施如高关税、禁止和限制国内幼稚产业 部门产品的进口等

国际关系史第六章(二)

国际关系史第六章(二)


是德国纳粹党的一个庞大的半军事组织。本来是冲锋 队的下属组织。纳粹把党卫队看作自己的精英,纳粹 党的近卫军。理论上所有党卫队的成员都是按照血统 (必須是纯种日耳曼人)和意识形态的标准严格挑选 出来的。党卫队从级别、标志到装束等都区别于德国 正规军、纳粹党和德国政府机构。党卫队以两道闪电 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 代表太阳)代表胜利。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 赫克 (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

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 1933年6-7月,世界经济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 会议主题是确保国际贸易的顺畅进行和国际金融局势 的稳定。但未达成任何有效决议。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了西方国家在军事领 域斗争的尖锐化,国联倡导的裁军运动让位于大规 模的重整军备的计划。1933年德国宣布退出裁军 会议,1934年6月世界裁军会议宣告失败。
1929—1933年经济下降状况
美国 工业生产下降幅度 对外贸易下降幅度 失业工人(万人) 46.2% 70% 1700 德国 40.6% 69.1% 476 英国 28.4% 50% 近300 法国 16.5% 50%以上 85 日本 8.4% 50%以上 300 资本主义世界 1/3 2/3 3000
危机表现之三:
农业危机同工业危机相交织;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纽约1931年圣诞节)
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
$100 Will buy this car
Must have cash
Lost all on the stock market
一位经济危机的受害者以100美元出售他的汽车
I know 3 trades I speak 3 languages Fought for 3 years Have 3 children And no work for 3 months But I only want one job

第五版国际贸易习题与答案

第五版国际贸易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复习题第一章习题1、什么是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

转口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方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1、什么是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2、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额/国内生产总值3、研究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和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分别有什么作用?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也叫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上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某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位,一般是以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在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既标明了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也标明了该国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着该国进出口贸易的国别分布,表明着它同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叫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经济集团的对外商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观察和研究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于我们掌握市场行情的发变化,认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交换关系及密切程度,开拓新的国外市场,均有重要的意义4、什么是国际贸易结构?研究国际贸易结构有什么作用?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国际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定时期内世界贸易规模的指标,是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地区)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作用:研究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

第三章国际分工1、简述国际分工的产生、发展与形成过程(46-48)16-18世纪中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与农业逐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时期的“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加大了市场,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从此资本主义进入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的扩大与具有可供交换的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2.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常被称为。

3.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与两个组成部分。

4.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就是,也可称为贸易余额。

5.大多数国家(地区)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价格计算,进口额以价格计算。

6.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

7.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所占的比重。

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的总与。

A.对外贸易额B.商品贸易额C.进口贸易额D.出口贸易额2.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的商品总金额。

A.关境B.保税区C.自由贸易区D.国境3.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

A.三边贸易B.转口贸易C.易货贸易D.直接贸易4.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D.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5.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与进口商品来源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与进口商品来源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8.对外贸易量是以()来表示的。

06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06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第六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一、贸易政策措施限制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关税、配额、禁运、外汇管制、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等。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呈现上升趋势。

1. 关税◆关税是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分两类:从量关税是按进口商品每单位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从价关税是按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额。

在大多数情况下,向进口品收取关税以提高进口品的价格,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国外的竞争;同时,关税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征收关税:政府得益,因为税收增加了政府收入;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关税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给他们以某种保护,使其免遭来自外国的竞争;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必须为某些进口品支付高价。

政府和生产者获得的利益是否超过消费者的损失取决于各种因素。

◆从经济角度分析进口关税的影响可以得到两个结论:①关税无疑地是保护生产者而损害消费者的,当它们保护生产者免遭外国竞争时,对供给的限制也提高了国内价格。

②关税降低了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

这是由于保护性的关税鼓励国内企业把理论上在国外生产效率更高的那些产品放在国内生产,其结果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有时关税是向出口到别国的商品征收的,总的来说,出口关税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政府收入;第二,通常是因为政治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2. 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进口配额是对进入一个国家某种商品数量的直接控制,这种限制通常是通过对个人组成的团体或企业发放进口许可证强制实行的。

关税和配额的结合产生了关税配额,在关税配额下,向超过配额的进口品征收的关税超过配额内的。

◆自愿出口限制是由出口国政府——通常是在进口国政府的要求下——对贸易强制采取的一种配额。

外国生产商同意自愿出口限制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不这么做,可能遭到更具破坏性的惩罚关税或进口配额。

同意自愿出口限制被看成是缓解一国保护主义者的压力,扭转不利形势的最好方式。

第六章 国际贸易术语(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国际贸易术语(习题及答案)

第6章国际贸易术语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术语中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及支付相关费用的是()。

A、FCAB、FASC、FOBD、EXW2、象征性交货意指卖方的交货义务是()。

A、不交货B、既交单又实际性交货C、凭单交货D、实际性交货3、CIF Ex Ship’s Hold 属于()。

A、内陆交货类B、装运港船上交货类C、目的港交货类D、目的地交货4、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新加坡术语成交,合同规定采用租船运输,如我方不想负担卸货费用,我方应采用的贸易术语变形是()。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B、CIF Landed SingaporeC、CIF Ex Ship’s Hold SingaporeD、CIF Ex Tackle Singapore5、在以CIF和CFR术语成交的条件下,货物运输保险分别由卖方和买方办理,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坏的风险()。

A、前者由卖方负担,后者由买方负担B、均由卖方负担C、前者由买方负担,后者由卖方负担D、均由买方负担6、按照《2000年通则》的规定,以FOBST贸易术语的变形成交,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

A、货交承运人B、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后D、装运港码头7、《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合同而制定的。

A、FOBB、CFRC、CIFD、FCA8、CIF Ex Ship’s Hold 与 DES相比,买方承担的风险()。

A、前者大B、两者相同C、后者大D、买方不承担任何风险9、在交货地点上,《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对()的解释与《2000年通则》中对FOB的解释相同。

A、FOB Under TackleB、FOBC、FOB VesselD、FOB Liner Terms10、某外贸公司对外以CFR报价,如果该公司先将货物交到货站或使用滚装与集装箱运输时,应采用()为宜。

A、FCAB、CIPC、CPTD、DDP11、青岛某公司向朝鲜平壤某公司售出一批水果,采用DAF术语、铁路运输。

美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美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一、美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简介1.1美国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美国宪法对政府机构的外贸管理权限进行了划分,明确规定国会享有对外贸易的管理权。

国会的对外贸易管理权是通过制定法律、批准条约、决定征税、以及掌握开支等方式行使的。

行政部门负责外贸法的实施和执行。

这种执行权在美国并非有单独一个部门享有,而是由不同部门分别享有。

美国政府中负责对外贸易管理的机关主要有美国贸易代表、商务部,以及一个独立机构----国际贸易委员会。

此外,国务院、财政部、海关总署以及农业部、劳工部、能源部等也在其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承担一定的外贸管理职能。

在美国,除了国会和上述具有对外贸易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外,司法部门由于其司法审查的功能而对外贸政策发挥着重要影响。

美国专门设有国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区上诉法院,分别受理一审和二审的国际贸易案件。

1.2、美国的关税法律制度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外贸法主要是关税法。

根据美国的统一关税表,可以看出,美国针对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税率。

在关税表的税率一栏中,有两大类,三栏。

第一类包括一般税率和特殊税率。

一般税率指享有美国最惠国待遇的税率,特殊税率指享有美国特别优惠的税率,其税率大大低于最惠国待遇的税率。

享受美国特别税率待遇的国家包括加拿大、以色列、墨西哥、大多数加勒比和安第斯国家,以及享有美国普惠制待遇的国家。

第二类是法定税率,是三栏税率中最高的一栏,适用于没有取得美国最惠国待遇或特殊待遇的国家。

这样的国家数量不多,1994年6月仅有9个国家。

为确定征税的数额,海关估价和原产地规则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海关估价,美国通过1979年贸易法实施了关贸总协定的海关估价协议。

在原产地规则方面,在美国司法机构的长期的判例实践中,法院经常采用的判断商品原产的标准是增值标准,即产品在该生产过程中增加了多大比例的价值或产生了多大的费用。

1.3、美国的保障措施法:贸易法201条款美国贸易法201条款具体实施美国在关贸总协定第十九条和WTO保障措施协定项下的权利,对由于进口的增加而受到严重损害的产业采取救济措施。

国际贸易: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考点及强化练习)

国际贸易: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考点及强化练习)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考点及强化练习)第一节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目的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它体现了一国对外经济和政治关系的总政策,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2.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1)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具体内容包括: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达到外部均衡;稳定经济,增强适应能力。

(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

(3)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演变及成因1.自由贸易政策(1)自由贸易政策的含义。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2)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

自由贸易政策产生于18世纪初的英国,然后向其他国家扩散自由贸易政策在19世纪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成为对外贸易政策的主流。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自由贸易政策被英国放弃。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贸易自由化政策成为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的贸易政策。

2.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

3.贸易政策转换的原因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史来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受制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和经济贸易大国竞争力的变化。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1.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因素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的过程中,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政治和经济安全: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与他国经济和投资方面的合作:国内物价和就业状况:与他国的政治关系;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领导人信奉的经济和贸易理论;政治和社会因素;利益集团和社会阶层的集体行动和游说等。

第六章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史(教材《中国近

第六章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史(教材《中国近
卮”,必须谨慎对待。 ⒊梁启超:既欢迎又反对,必须“用之于生
产”,量力而行,且有政治制度保障。 ⒋:孙中山:“利用外资,可以得外资之益”,
“一旦主权恢复,我便可大开门户,欢迎外资”
二、利用外国间接投资
(一)洋债的起源 ⒈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洋务派从“自强”转为“求富”,资金
大缺口。 轮船招商局利用洋债摆脱中法战争期间
经济作物推广,形成几个重要的经济作 物区。出口增加。
国内农产品价格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1882年胡光墉动用官款二千万两收囤生
丝,与外商较量,结果失败,阜康钱庄 倒闭。
⒋经济重心从广州移到上海
转移的原因: ⑴离政治中心北京近; ⑵长江口,水陆交通中心; ⑶背靠长江三角洲,近丝茶产地; ⑷周围居民购买力强; ⑸仇外心理少; ⑹小政府(四品道台)。
⒉外商投资成为中国近代工业资本的组 成部分,发展最快,对中国现代化起重 要推动作用,也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基 础。
⒊外资企业压迫论
1961年美国科尔盖特大学侯继明对此传 统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它“是建立在一 个不很可靠的基础上,缺乏有力的理论 证明和全面的事实支持而难以自圆其 说”。
⑴外商特权有夸大; ⑵华商有利因素被忽视; ⑶中外企业之间生产和市场的划分是明
(二)提倡贸易保护的思想
⒈马建忠:“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 进口货少”,“通商而出口货等于进口货亦 利”。“外洋恤商之策,首在于重征进口货而 轻征出口货,中国之税反是”。
⒉梁启超:早期信奉斯密自由贸易理论,变法 失败后转而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提倡保护关税, 奖励出口,“以与外抗”。
⒊孙中山:“不能笼统地盲目地反对进口”, “用海关作武器,来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
投资制造业,英美抢先,日本后来居上。

第六章 对外贸易立法管理

第六章  对外贸易立法管理

第六章 对外贸易立法管理
(二)国际法渊源 1、缔结和参加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指各国之间缔结的、规定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
互权力、义务的书面协议。条约分为两国之间缔结的双边条约和多国 之间缔结的多边条约。 (1)《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2)其他国际公约 (3)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多边或双边的经济贸易协定 2、承认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惯例是国家之间相互贸易交往中,当事人经常引用、用以确 定当事人之间权力义务关系的规则。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运输单证统一规则》、《跟单信 用证统一惯例》、《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仲裁示范法》等。
9、新法强化了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修订前的《外贸法》的法律责任规定只有四条,而且比较原则,处罚
手段不够,处罚种类也比较单一。而新法力图通过刑事处罚、行政处 罚和从业禁止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对外贸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六章 对外贸易立法管理
四、《对外贸易法》的立法宗旨 1、扩大对外开放 2、发展对外贸易 3、维护对外贸易秩序 4、保证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5、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对外贸易法》的适用范围 1、地域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发生的对外贸
第六章 对外贸易立法管理
四、维护贸易秩序的立法 (一)反倾销立法 1、《反倾销条例》 2、《条例》的配套法规 《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暂行规则》 、《反倾销价格承诺暂行规则》、《反倾销
调查公开信息查阅暂行规则》、《反倾销调查信息披露暂行规则》 、《反倾销 调查抽样暂行规则》 、《反倾销调查实地核查暂行规则》 、《反倾销问卷调查 暂行规则》 、《反倾销调查立案暂行规则》 、《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规 定》 、《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 (二)反补贴立法 1、《反补贴条例》 2、《条例》的配套法规 《反补贴调查实地核查暂行规则》 、《反补贴问卷调查暂行规则》、《反补贴 调查立案暂行规则》 、《反补贴调查听征会暂行规则》 、《反补贴产业损害调 查与裁决规定》 、《产业损害裁定听证规则》 (三)保障措施立法 1、《保障措施条例》。 2、《条例》的配套法规 《保障措施立案暂行规则》、《保障措施调查听证会暂行规定》、《保障措施产业 损害调查与裁决规定》 、《关于保障措施产品范围调整程序的暂行规则》

国际贸易权威第6章进口保护政策关税

国际贸易权威第6章进口保护政策关税
(2)非歧视原则: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 或地区都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 不应区别不同国家实施不同的方案;
(3)非互惠原则: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 予发展中国家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 国家给予反向对等优惠。
国际贸易权威第6章进口保护政策关 税
普惠制的主要规定
(1)对受惠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原则是 普遍的,无歧视性的,但各个国家有不同。 (2)对受惠产品范围的规定:各个给惠 国都有自己的给惠产品清单和排除产品清 单;根据经济贸易政策制定;一般来说, 农产品的受惠产品少,工业产品多,敏感 产品被排除。(正在变化中)
税则号列、货物分类目录、税率
《布鲁塞尔税则目录》,将全部商品分成21类、99章、1011个税目。 如55.09表示第55章内第09项目。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
国际贸易权威第6章进口保护政策关 税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S) 》。于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我国于1992年正式采用。
国际贸易权威第6章进口保护政策关 税
保护本国的工农业生产: 中国汽车现状:中国汽车规模小、生产厂家 多、价格过高、高关税保护下的竞争意识薄 弱、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价外收费不合理 、轿车发展的配套工作不到位 入世对汽车相关产品的承诺 1.审批权限 2.配额限制 3.关税 4.汽车金融业务
国际贸易权威第6章进口保护政策关 税
国际贸易权威第6章进口保护政策关 税
特点: 1. 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进出口商垫付税款作为成本打入货价,关 税负担最后便转嫁给买方或消费者承担。 2. 关税有税收主体和税收客体 税收主体——即关税的纳税人:进出口商 人 税收客体——进出口货物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6-10章)

国际贸易原理复习题(6-10章)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一、单选题1、比较适合起点高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的外贸政策类型是()。

A. 进口替代型B.出口导向型C. 自由贸易政策D.混合型2、外贸政策一般包括外贸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

A. 国别B. 外交C. 市场D. 经营3、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西欧和日本等国实施的是()。

A. 自由贸易B. 管理贸易政策C. 战略性贸易政策D. 超保护贸易政策二、多项选择题1、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 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B. 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C. 本国国内物价、就业状况D. 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E. 政府领导人的贸易理论和经济思想2、发展中国家实施进口替代贸易发展模式必然采取的政策是()。

A. 执行贸易保护政策B. 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政策C. 优惠的投资政策D. 放松贸易保护政策E. 放松外汇管制F. 吸引外商投资政策3、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 保护本国的市场B. 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C.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D. 积累资本或资金E. 维护本国的对外政治关系4、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构成包括()。

A. 对外贸易总政策B. 进出口商品政策C.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D. 自由贸易政策E. 保护贸易政策5、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政策类型有()。

A. 进口替代政策B. 出口替代政策C. 自由贸易政策D. 横向联合政策E. 管理贸易政策6、各国执行对外贸易政策的一般方式是()。

A.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管理B.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C. 国家政府出面参加各种机构与组织D. 国家政府进行国际贸易关税方面的协调工作E. 国际设立非关税壁垒7、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A. 超保护贸易政策B. 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 自由贸易政策D. 贸易自由化E. 保护贸易政策8、海关的主要职能包括()。

A. 货运监管B. 稽征关税C. 查禁走私D. 贸易统计9、超保护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区别是()A.保护时间延长B.保护的对象扩大C.保护目的的变化D.由保护转为进攻E.保护措施多样化三、填空题1、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包括三项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国际贸易学(范爱军版):第六章

国际贸易学(范爱军版):第六章

二、理论思想
(一)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贸易差额论是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基础的。重商主义 者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代表财富,一国是否富裕,主 要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金银数量。国家一切经济政策和经济 活动的目的都应是为了获取金银。
(二)保持外贸顺差是增加金银的主要 途径
认为增加一国的金银拥有量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开采金银矿藏; 二是通过对外贸易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 贸易差额论认为增加金银的主要途径是对外贸易。 内贸不能增加一国的金银总量。 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会使外国的金 银流入国内。 .
1 贸易差额论的理论与政策
2
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的异同点 穆勒相互需求论与马歇尔相互需 求论的异同点
3
第一节 贸易差额论 一、历史背景
贸易差额论是16~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出现的国际贸易理论。 这一时期的商业资本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 中居于统治地位。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商业资本 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对外贸易。于是便 出现了反映这种商业资本向外扩张要求的理论, 即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实行外贸扩张。
(三)贸易差额论的两个阶段

1、早期的贸易差额论
早期的贸易差额论也称作“货币差额论”,他们非常片面地解 释和实施“外贸顺差”政策,极力主张通过国家严厉的行政手段 来增加金银财富。严格控制外国工业品和奢侈品的流入,金银一 旦流入国内就绝对不允许再流出,违者处以重罚。 早期贸易差额论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和 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任何交易都不允许出现逆差,以此达到 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 就是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 古典学派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口号,在理 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了道路。 古典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国际贸易】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主讲:李健龙】要点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P187)【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要点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P187)1.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3.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要点三: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P188)1-【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是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

▲“二战”后的贸易政策演变3-【新贸易保护主义】 4-【战略贸易政策】要点一:重商主义的含义(P191)1-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绝对禁止贵重金属的外流,追求与每个贸易伙伴的贸易顺差。

2.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保证和扩大贸易顺差,追求总的贸易顺差。

要点二: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与措施的主要内容(P192)1.限制进口的政策:(1)限制非生产性产品进口(2)实行差别式的保护关税2.促进出口的措施:(1)减免关税(2)出口退税3.管制短缺物资出口4.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5.其他措施:(1)保护农业(3)奖励国内工厂手工业的发展(2)鼓励外国技工的移入(4)由本国船只运输货物,奖励生育要点三: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P193)1-早期重商主义以威廉•斯塔福为代表2-晚期重商主义以托马斯•孟为代表托马斯·孟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认为是重商主义的“圣经”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与理论要点一: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P196) 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

2-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国民真实收入。

3-自由贸易可以防止垄断。

4-自由贸易有利于资本积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士顿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
二、独立后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
1、独立初期基本国策为贸易保护但收效甚微 1789年关税法: 具有提高联邦政府财政收入和保护美国工业的双重目的; 规定进口税率仅为9%,有观点认为远不足以保护新生的 制造业。 1791年汉密尔顿的《制造业报告》: 著名的贸易保护主义文献
三、19世纪美国对广州的贸易 1、经济困境与对中国的期望 1783年美国独立后的经济困境
把振兴经济的希望寄托在与中被限制在三个地方: 澳门、黄埔和广州城外的商馆区
共同探究
2、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图)首航广州 标志着美国对华贸易的开始
运来棉花、铅、胡椒、纱、毛皮、人参等; 运走中国的红茶、绿茶、南京布、瓷器、丝织品、肉桂等
共同探究
“杰斐逊禁运”
英法七年战争后美国宣布中立。作为中立国,美国有权 与包括英法在内的所有国家展开贸易。但是,1805年英国重 又实施英法七年战争期间实施过的规定,即中立国船只运送 的货物仅限于中立国船只传统上所运送的货物,不久又采取 了一系列法令封锁欧洲大陆港口。拿破仑也颁布法令宣布任 何遵守英国规定的船只都有被法国抓获的危险。于是,杰斐 逊于1807年12月宣布对大不列颠和欧洲大陆交战各国采取贸 易禁运,该贸易禁令一直持续到1809年3月才被废止。杰斐 逊禁运使美国的对外贸易一落千丈,但国内工业却开始发展。
2、美国高关税的双重效应
1)高关税带来了一时的、表面的繁荣与发展: 保护了弱势产业,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促使20世纪 20年代出现了繁荣局面; 使美国经济免受世界经济波动 的影响。 2)高关税也带来了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为1929年 的经济大萧条埋下了隐患: 促使垄断盛行,加剧了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 恶化了世界经济环境
美国商人早期对华贸易的方式: 1)通过加快船的速度,以赢得时间; 2)辗转贩运各国货物,以扩大利润; 3)发掘人参等本土产品,以发展其贸易优势 但鸦片贸易使原来平等互利的中美贸易改变了性质
四、一战后美国的高关税和贸易保护
1、制定高关税的原因
1920-1922年的经济危机是美国外贸政策的转折点
前总统威尔逊曾倡导自由贸易政策 1921年《紧急关税法》: 标志着美国又重新回归高度贸易保护的传统。因为 这个法令把肉类和主要农产品的关税提得很高,使国外 农产品进入美国几乎成为不可能。 1922年《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 再次提高农产品的税率,其范围相当广泛。
3、南北战争后、一战后的高关税
1861年的《莫里尔法令》: 将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1861 年的18.8%提高到 1862 年的36.2%; 1864 年的《战争关税法》: 进一步把进口平均税提高到1865 年的47.6%和1866 年 的48.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依然采取高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政 策,保护国内市场,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柯立芝繁荣”的出 现。
共同探究
2、1815-1861年间 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1815年前后,美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日益显示 出差异,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势力逐步发展出强烈的地区情 绪,双方矛盾的焦点很大程度集中在外贸政策,尤其是关 税税率上。
大商人集团、航海集团、南部种植园主:自由贸易; 北部制造业集团:贸易保护 独立后的三十几年美国没有发展的增长
自建国到南北战争爆发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美国自建国到南北战争爆发这70年的外贸政策历史可划分为两大阶 段。在建国之初的20多年中,外贸政策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基本宗旨。从 1789年到1820年,美国政府的外贸政策基本贯彻着美国宪法所体现的贸 易保护主义。在汉密尔顿的支持下,1789年国会通过了具有提高联邦政 府财政收入和保护美国工业双重目的的关税法。1791年,汉密尔顿又向 国会提交了著名的贸易保护主义文献《制造业报告》。1801年杰佛逊领 导民主共和党人执政,但他并未改变前任的外贸政策。1807年,他使国 会通过了保护美国商业的中立权法案。1816年,麦迪逊总统又使国会通 过了进一步提高关税的法令。 然而在1815年前后,美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日益显示出差异,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势力逐步发展出强烈的地区情绪,双方矛盾的焦点很 大程度集中在外贸政策,尤其是关税税率上。因此,在此后的近50年中, 由于南北社会制度矛盾的加剧,致使外贸政策在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满足南部奴隶种植园经济的自由贸易政策之间摇摆, 而且日益偏向后者。
第 6章
美国对外贸易史
一、独立前的殖民地贸易
二、独立后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 三、19世纪美国对广州的贸易 四、一战后的高关税和贸易保护
共同探究
一、独立前的殖民地贸易
1、英国重商主义政策下的美国对外贸易 英国殖民北美的成功与英王特许成立公司 1660年“列举商品法”:殖民地上的某些商品如烟草、砂 糖、棉花、靛青等只能输往英国,如要输往外国,必须先在 英国卸货,由英国商人经手再运往外国。 1663年“主要商品法”:一切从欧洲输入北美的商品(只 有少数例外),首先必须在英国靠岸卸下,由英国政府征税, 然后装船运走,其用意是保持英国商品在北美的市场,以便 与欧洲外国商品竞争。 通过《航海法》,严格控制殖民地对外贸易的运输和市 场,并通过对市场的直接控制达到对北美殖民地经济的控制。
2、独立前夜(1773年)的贸易 1765年的“印花税法案” 1767年的“唐恩森德法案” 波士顿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 又称波士顿茶党事件(图)
1773年发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 垄断茶叶贸易的事件。1773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 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当同年的11月, 东印度公司装载342箱茶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时,美国民众 群情激奋,波斯顿的一批青年组成“波斯顿茶叶党”,将东 印度公司三条船上的342箱茶叶全部倒入大海。这一事件最终 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起义的导火索,为美国最终的独立 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0年高关税导致美国民众重新审视关税政策: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 标志着美国开始谋求建立自由贸易的国际经济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