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是指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
该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对于促进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探讨其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和意义。
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首先,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这意味着要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弥补城乡教育差距,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规划纲要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水平。
这意味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规划纲要还强调要注重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加强教育对外开放,提高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水平。
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和意义不可忽视。
首先,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通过推动教育改革和加强教育质量监控,纲要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其次,规划纲要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通过关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纲要也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的进一步实现。
再次,规划纲要的出台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通过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我国的教育事业可以与国际接轨,借鉴先进经验,为推动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然而,纲要的实施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纲要要求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仍然存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均衡现象。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细节解读和分析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细节解读和分析(全文)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PPT课件
第十章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一、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新活动 3、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推进文化创新 1、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2、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三、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2、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率达72%,资源产出率提高15% 2、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建立“三位一体” 回收网络(回收站点、分检中心、集散市场)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3、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4、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1、加强污染减排和治理:城市污水处理率和 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85%和80% 2、防范环境风险 3、加强环境监督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 服务业
•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 性服务业
•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 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 体战略
•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 区战略
•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 城镇化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五、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1、构建生态保护安全屏障 2、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六、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1、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2、增强防洪能力 3、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
• 我国GDP总量跨越增长:1987年突破1万 亿元;2002年突破10万亿元(15年); 2006年突破20万亿元(4年);2008年突 破30万亿元(2年);2010年接近4030万 亿元(2年) • 人均GDP预期目标比2000年翻一番: 2000年人均GDP856美元;2010年人均 GDP4486美元。
城乡差距
• 收入、教育、 • 医疗、消费、 • 就业上的差距等。
•
中央党校潘云良教授1月11日在接受中国
• 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说,他们课题组15名
• 成员,满怀希望地奔赴全国16个省市进行 • 调查研究。
失望了,农村的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的 教育状况,并不像城市的教育那样成效显 著,更说不上繁荣, • 我们深深感到,目前‘普九’的成果是低 标准的,并且相当脆弱。”
•
•
在医疗卫生方面,有数据表明,农村人口 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 足全国总量的30%。农村每千人口,平均 拥有不到一张病床,而城市的平均数字, 约为3.5张;农村每千人口,只拥有一名 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则在5名以上;农村人 口医疗保险覆盖率只有9.58%,城市则为 42.09%。
•
虽然学习和生活条件不如城市孩子,但农 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同样迫切。 “中 国最落后的农村学校是什么样的?一间学 校只有一个代课老师呀。在现代的中国存 在这样的学校和这样的教育水平,你们城 市人能相信吗?”
•
广西容县杨梅镇四荖大榜村,位于贫瘠的 边远山区,祖辈以农为生,村里的年轻人 大都到广东打工谋生。在他们的大榜小学 里,总共四个班30多个学生却只有一个老 师,“孩子们大多时间都是坐在校内等着 老师来上课,但等到老师来了教不了几分 钟又到第二个班去了,一个老师就像车轮 一样转来转出。”
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及亮点
十二五”规划纲要亮点探讨——校关工委学习“十二五”规划讨论发言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月16日下午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未来五年中国发展路线的战略蓝图绘就。
校关工委近期多次组织学习,现将会上大家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首次明确居民收入增幅超GDP纲要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消费率上升。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纲要强调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具体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等。
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明显加大了发展服务业的力度。
十二五战略规划建议的思考与解读ppt课件
点; 第四,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11
.
四、发展方式转型的理念变革
基本问题: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第一,这个深刻体现利益关系的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
7
.
基本问题二:局,进入城市 化主导的时代?
现状:我国的城市化率已从1978年的19.4提高到去年 09年的46.6%。
预期:未来五年有可能达到53—55%左右,形成城市 化主导格局。
措施:第一,随着高速公路、城市间铁路等基础设施 的建设加快,西部的城市化、城市圈、城市群、城市 带发展很快,我国已进入一个城市发展的快速时代。
这个革命性影响至少有四个方面: 第一,技术革命。 第二,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劳动力成本、碳关
税) 第三个革命就是社会生活方式的革命。 第四,由此会引起一些制度性的变革。(碳交易制
度)
10
.
5、第五大趋势:由经济主导型政府向公 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基本问题一: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要不要改, 为什么要改?
降 (2)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我国有最
大的潜在市场
5
.
三、如何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 式转型的基本趋势?
1、第一大趋势: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基本问题:未来5年,我国应不应当向消费主导型发展方 式转变?
标准一:现阶段我们的消费是低了还是高了? 标准二:消费主导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在哪里? 标准三:有没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形成一个消费主导的发展
.
“十二五”战略规划思考与解读
1
.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20090200684 郑芳 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教学班)摘要中国刚刚送走了辉煌的“十一五”,正迎接刚刚到来的“十二五”规划。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包含了促进科学发展、将五年的发展与中国的长期发展相结合、扩大内需、提高自生动力、关注民生、深化改革开放、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诸多方面。
本文重点解读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面,讨论了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促进科学发展的可能性以及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科学发展解读1.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内容概括截止至2010年,中国“十一五”规划已接近尾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对于“十一五”规划的实现情况总结得出以下数据。
国民生产总之在2006-2010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5%;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民收入增长。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在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不可否认,在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对称、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一些弊端,“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针对了“十一五”规划中的不足,指定了相应的规划。
“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生产结构,促进科学发展;二、要将接下来五年的计划于长远的发展联系起来,将国内的经济情况与国际上的金融环境联系起来,巩固发展成果,应对可能的危机;三、扩大内需,提高自生动力,通过扩大需求带动产出,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四、关注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并把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动力;六、提出政策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将主要从促进科学发展这个方面来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
2.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任务之一——促进科学发展2.1我国的发展现状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无论是GDP还是国际贸易总额都已经名列前茅,但是仍绕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将在一段相当长时间内是发展中国家。
一二五规划内容分析
十二五规划主要内容分析—六合同风共创和谐家园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关键词】以人为本人类发展指数(HDI)替代人均GDP“应更加关注低收入、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口的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富民、惠民,实现…民富‟和…国强‟的有机统一。
”“十二五”计划编制、发展指标设计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胡鞍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和“十一五”规划相比,这次指标设计将突出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是以公共服务指标为主、经济指标为辅,反映了政府职能的重大变化和转型。
大大增加了非经济指标比重,如反映资源环境指标、基本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的指标。
其次是以约束性指标为主,预期性指标为辅,反映了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责任。
“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占总指标数比重的36.4%,而“十二五”中约束性指标数应争取占到总指标的50%以上,超过预期性指标数。
最后是主动与国际接轨。
规划指标不但是对国内人民的承诺,一定意义上也是国际承诺。
“十二五”发展指标中建议采用人类发展指标,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最重要标志,同时将减少国际贫困线贫困人口、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口预期寿命、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等部分“千年发展目标”纳入。
总体而言。
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应该更好体现以人为本。
相应的“十二五”指标体系也应进一步弱化经济增长指标,从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转变为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指标体系。
例如,以人类发展指数(HDI)替代人均GDP作为“十二五”规划核心指标。
十二五规划解读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会议通过“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
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
《十二五规划建议》总体框架解读
《十二五规划建议》总体框架解读商学院公维才“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作出了明确指示。
为了更好地理解《建议》内容,本人对其总体框架及其逻辑、重点、亮点作简要说明。
《建议》共分十二章、五十六节。
其内容可简单概括为: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五项要求、五大目标、十大举措、七项保证。
其中,主题与主线是发展的指南和规划的灵魂,五个坚持与十大举措是实现主题和主线的根本途径,五大目标与七大保证是规划实现的目的和保障。
一个主题:科学发展。
这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将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明确提出。
这说明党的发展思路一脉相承,也更适应时代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全局。
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一代领导集体在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明确其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而《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作为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既是对以往发展思想的继承,又是对新一代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新升华,其内容更加充实,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在相关评价体系、长效机制、具体政策等方面将发生重要调整和变化,会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约环保、民生改善、社会公正。
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是推动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十二五规划详解
• 作为一种战略上的认识,我国需要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是得到干部群众普遍认同的, 但是作为行动上的自觉选择,还没有在干 部群众、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形成风气。
• 《建议》要求在“十二五”时期以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确抓住了问题的关 键。
• 这是《建议》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对现实
的清醒判断和对未来的关键抉择,是党执 政理念的转变,是解决我国发展中深层次 矛盾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我们要有三个清醒认识!
•一、清醒认识国情; •二、清醒认识中国的发展现
状和发展方向; •三、清醒认识转变
“十二五” 规划解:构建创新型 国家呼之欲出
• 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人才强国战略必不可少。此次中共中央特别提到要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 力转化。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加强财税金融政策 支持,自是题中之议,中共中央在建议中亦有力挺。 在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 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 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为主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挑战,更是 机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坚定走构建创 新型国家之路,势将有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为 什 么 需 要 十 二 五 规 划 ?
国际形势
1.错综复杂 • 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两三年将在低位徘徊 • 国际贸易和就业有起色,但并不乐观 • 全球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在加剧 • 全球产业机构重新组合尚需时日 • 全球性的问题(环境气候等)在不断加剧 2.和平发展的主流没有改变,有利于我们购买技术, 吸引高端人才,加快我们的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及主要内容精简
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一、基本信息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二、规划进展综述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
前期研究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
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
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
解读我国“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制定过程“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制定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全党认识、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②起草工作开始前在全党征求意见③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④五中全会进行了认真审议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制定的,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30年的收官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站在更高起点向第三个30年迈进、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初始期,是第三个30年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意义上说,“十二五”规划是第三个30年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具有起好步、打基础的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一)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省略模糊页)2. 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重大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多经济社会发展挑战: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活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省略模糊页)3.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人均GDP显著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货物进出口额快速增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1. 基本判断: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上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2. 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口结构变化加速,劳动供给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老龄化来势迅猛;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农民工市民化迫切性大大增强,几千年农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结构将彻底改变;产业、技术、人才继续向少数条件好的区域集中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地区的内需主导型经济区将初具规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对居住、健康、文化教育、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汽车社会到来;产能过剩显现、资源环境约束收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加重;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不够公平的收入分配等,带来社会矛盾增多,社会事件频发,社会风险增大;以调整利益格局为特征的深化改革,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的难度明显加大。
中国十二五规划分析解读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目录: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3)【“十二五”规划概要】 (3)【“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3)【“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4)【“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5)【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7)【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7)各部委“十二五”规划动向 (8)【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8)【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9)【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9)【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10)【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10)【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1)【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1)【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2)【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3)各产业“十二五”规划点评 (13)【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3)【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4)【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6)【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7)【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9)【“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20)【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1)【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1)【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2)【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4)主要省市“十二五”规划进程 (25)【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5)【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6)【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十二五”规划成浙江省政治协商重点】 (27)【海南省:将跨海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 (27)【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 (28)【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九大关注重点】 (28)【西藏“十二五”规划:立足实际超前谋划】 (30)【香港自请纳入“十二五”规划】 (31)【“十二五”规划聚焦10大城市群】 (31)“十二五”规划展望 (31)【中国“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 (31)【“十二五”规划中国民生展望】 (32)【“十二五”规划中国经济展望】 (33)【“十二五”规划中国社会发展展望】 (35)【“十二五”规划中国企业发展展望】 (37)【“十二五”规划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39)【“十二五”规划长三角发展展望】 (39)各方观点荟萃 (41)【吴敬琏:对“十二五”规划的四个意见】 (41)【杨万东: “十二五”规划关注低碳经济】 (42)【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十二五”规划应突出三个功能】 (43)【中央党校教授:“十二五”规划应重点解决富民问题】 (45)【港报:中国编制“十二五”规划须重视三方面】 (46)【罗奇:中国“十二五”规划三大建议】 (46)【两会委员:将海西列入“十二五”规划区域发展重点地区】 (46)华经纵横“十二五”规划课题观点 (47)【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启动】 (47)【“十二五”规划重点在于解决三大问题】 (47)【“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是主要方向之一】 (48)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十二五”规划概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八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 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 体人民。
28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23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 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 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广泛 开展国际合作。
——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 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 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各类资源保障程度。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强水 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保护和合理开发。
30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 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 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 福利和慈善事业。
31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 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 争能力。要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推进农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11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 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 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 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 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 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 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 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 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 米。
“十二五”规划解读
“十二五”规划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历时两年半,是一个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编制的五年规划,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体现全国人民共识的五年规划,是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为基本依据,是“建议”的具体化和展开。
它的基本定位是: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按照上述定位,《纲要》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现在,如何评价“十二五”规划《纲要》呢?它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蓝图和行动路线呢?我们如何分析和认识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有哪些重大的发展趋势?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它有哪些继承之处,又有哪些创新之处?与“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相比,有哪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创举?如何体现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有哪些突出的亮点?从总体布局、主要特征、创新之处等角度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一简要评价。
最后还将《纲要》与1月25日刚刚发表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国情咨文作一比较,中国远比美国在决策机制上更加制度化,更加科学化,更加民主化,充分显示了中国独有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国际竞争优势。
可以说,《纲要》是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划,因发展而支撑和强化了社会主义因素,因社会主义因素而获得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发展。
无论是从历史比较看,还是从国际比较看,它所体现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越来越明显,旨在“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凸显,这正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
一、要点二、特点(一)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继承中创新,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始终贯穿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2.加强社会建设, 2.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就业是 民生之本 提高基层 医疗卫生水平
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 公益性 一手抓经营性 经营性文化产业 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改造提升制造业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 运输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发展海洋经济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完善城市布局 加强城镇化管理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十二五”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深刻理解“十二五” 深刻理解“十二五”规划的 指导思想、主题、 指导思想、主题、主线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十二五”时期的五大宏伟目标 十二五” 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就业将会更容易 十二五”
2.主题 2.主题
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十七大报告
科学发展
3.主线 3.主线
中心任务 和核心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第四章
“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 2.结构调整目标 2.结构调整目标 3.人民生活目标 3.人民生活目标 4.社会建设目标 4.社会建设目标 5.改革开放目标 5.改革开放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贯穿规划纲要张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发展目标,以及重点任务,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尤其是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力求做到长短结合,既衔接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也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纲要中尽量体现扩大内需的导向,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长期的方针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涉及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九个方面。
“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
”“十二五”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徐宪平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
这“两个同步”的导向提出以后,已经产生了重要的效应。
徐宪平举例说,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仅一个省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最终结果是有三个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目前,“十二五”地方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有5个省,提出“完全同步”有19个省,提出“基本同步”的有5个省市。
“从‘十一五’的1个,到‘十二五’的29个,相信执行的效果会更好。
”“十二五”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年均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提出5年年均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要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
为提高住房保障的水平,未来5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其中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3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对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实行廉租房制度。
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乡社保全覆盖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今后的五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要全覆盖,其中今年要达到40%。
要建立健全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要新增1亿人,并且养老金还要逐步增长。
另外,还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实现城镇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他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提出要让全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要新增6000万人,在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要提高到70%以上。
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对于今年的物价趋势,张平表示,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张平说,政府将从五方面采取措施稳定物价。
第一,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
第二,要搞好储备吞吐的调控。
第三,做好流通环节的工作,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第四,要加强市场的监管。
对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现象,要坚决依法进行打击和治理。
第五,要控制好流动性。
合理地控制信贷的规模,创造稳定价格的货币条件。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十项重点工作中,把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列为第一条,这也是多年来所没有的。
所以,从宏观调控目标到我们的经济政策都要围绕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来确定、来展开。
”张平说。
节能减排责任将分解到企业“为了完成‘十一五’的目标,有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是拉闸限电,这不是我们的初衷,这样的一些做法也是不妥当的,我也如实地向社会、向记者朋友做出检讨。
”张平坦言,由于节能减排指标第一次作为五年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出现,所以还缺乏经验。
“发改委作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主管部门,我们工作上确实还有失误的地方,在工作的指导上也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
对于拉闸限电,我们发现以后,也及时地做出了安排,制止这样的情况。
”张平说,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在“十二五”期间,对能源消耗的强度、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的排放,要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对于约束性的指标,我们要分解责任,就是要把节能减排的责任分解到各个地区,分解到有关的企业,这是一个硬约束、硬要求。
张平说,“经过艰苦的努力,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实现‘十二五’确定的目标,而且也能够避免拉闸限电这样的现象。
”“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六大特点张平说,“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期望在今后五年的发展进程中解决好这些问题。
这也就构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主题主线确定政策导向、设置规划目标、明确战略重点。
二是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做好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为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是努力体现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导向,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在收入分配、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
五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六是在体现规划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十一五”的发展使我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朱之鑫说,这五年,我们大事办得漂亮成功,难事办得稳妥扎实,急事办得及时有效,喜事办得喜庆振奋。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年均增长11.2%,去年实现397983亿元,人均超过4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6倍。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五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5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增强,特别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关内容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措施最具体。
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9个方面。
城乡居民无论是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农村还是城市,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特别是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继续坚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两个同步”的导向。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今后五年要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要新增1亿人。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6000万人以上,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要提高到70%以上。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十二五”时期将建设3600万套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使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左右。
规划中还部署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提出了具体政策和措施安排。
上述方面不仅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会发挥积极作用,对扩大消费、增强经济内生动力也将带来积极影响。
规划编制在中央领导下动员了各方力量集中了各方智慧张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依据,编制工作始终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进行,各个部门广泛参与,集中了社会各界、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海外侨胞的智慧。
徐宪平说,规划编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中央建议制定阶段、纲要(草案)编制阶段。
特别是去年底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在全社会发起了“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收到的6万多份意见建议,已尽可能吸纳到纲要(草案)中。
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张平说,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取得了初步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列为今年重点工作的第一条,宏观调控政策都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进行。
他说,从客观条件上来看,我国大多数工业品供大于求,重要商品、生产资料总体供给充裕,粮食库存达年消费量的40%,远高于国际通行的安全标准,小麦库存接近一年的产量,为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他指出,国家将采取五方面措施稳定物价: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千方百计夺取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第二,加强市场调控,搞好粮、油、肉、糖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吞吐调节;第三,加强流通设施建设,降低流通成本;第四,加强市场监管,对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坚决依法进行打击;第五,加强流动性管理,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
同时还要完善对困难群众的补贴制度。
勾勒区域经济发展蓝图在回答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提问时,张平表示,“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港澳台单独列为一篇,是适应港澳各界人士的愿望和港澳特区政府建议作出的安排。
关于广东的发展和金融改革,朱之鑫说,将充分发挥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行优势和临近港澳的地缘优势,通过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关于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张平表示,国务院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对于发挥成渝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西部大开发培育新的增长极,探索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徐宪平说,“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支持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增强金融中心在全球的影响力。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张平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
“十二五”时期,中国将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对经济增长指标提出了7%的预期目标,没有做出强制性安排。
预期性目标主要体现的是国家的政策导向,是要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互相攀比增长速度,这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