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修订版

合集下载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 营 管 理
田 科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 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吴 菁 吴 兵 暨南大学管理学 院
[ 要 ] 年 来 ,随着全球 化 市场竞 争的加 剧 ,供 应 链的发 展是 从 内部供应 链 向外部 供应 链过 渡 ,其 绩 效评价 也经 历 了从 内部供 应 摘 近 链( 企业 内) 效评评 价 向 外部供 应链 ( 企业 间) 效评评 价 的过 渡供 应链 的研 究和 应 用 已相 当广泛 ,但 应 用 了供 应链 的企 业 大 多还在 平均 及 以下
为 ,企 业从 原料 和零部 件 采购 、运输 、加 工制造 、分 销直 至最终 送
关 于供 应链 绩效评 价指 标 ,很 多学者 提 出了 自己的见 解 ,影响
到顾 客手 中的这 一 过程 被 看成 是 一个 环环 相 扣 的链 条 ,这 就是 供 较 大 的有 : 应 链 。蓝伯 雄认 为 ,供 应链 是原 材料 供应 商 、零 部件 供应 商 、生产 ( 】u 1 L mmu等 人提 出的4 方 面的 主要考 核指 标 。供应 方面 s 个
1 供应 链 的概念 与 内涵 .
三、供应链 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1供 பைடு நூலகம்链绩 效评 价 的原 则
供应 链 的概念 最 早 出现在 2 0世纪 8 O年代 左 右 ,但 到 目前 为
止 没 有 形成 统 一 的定 义 。 LnF R 等 认 为供 应链 是 包 括供 应 商 、 i .
制 造商 、 销 售 商在 内 , 涉及 物流 、资 金流 、信 息流 的企 业 网络 系
供 应链 绩 效 评价 现 行 原 则 是 由徐 贤 浩 等 人在 现 行企 业 绩 效评
价指 标特 点 的基础 上提 出的 ,这些 原则 要求 采用能 反映供 应链 业务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摘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供应链的运营绩效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

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指出供应链绩效评价存在供应链绩效评价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明确界定等问题,井对今后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评价当前企业的外部环境正经历一个巨变的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席卷全球,客户的需求不断增长,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市场变化呈现不确定性。

为了增强竞争,迫使企业和上游、下游合作者(如供应商、客户、物流公司等)更加重视相互间的协调,共同为最终用户创造新价值,这就使原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化成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有效地管理供应链就必须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估,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供应链的运营绩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一)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为了评价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考察供应链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可以将这些评价体系划分为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评价体系、基于供应链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和Beamon提出的ROF(资源、输出及柔性,Resourc-es,Output,Flexibility)体系三大类。

1.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评价体系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ChainOperationRefer-enee—modd简称SCOR)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参考模型,它能测评和改善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使战略性的进行企业管理(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rit简称SEM)成为可能。

Bullinger等人用SCOR框架对供应链进行了“自底向上”的绩效评价。

高萍等人运用SCOR模型从供应链的可靠性、响应能力、灵活性、成本以及资产五个方面衡量和测评供应链绩效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供应链协同绩效研究综述

供应链协同绩效研究综述

供应链协同绩效研究综述供应链协同绩效研究是指对供应链中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协同工作所产生的绩效进行研究和评估的过程。

此类研究旨在探索和分析供应链协同对绩效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协同关系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协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实现共同目标。

通过协同,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资源和活动可以更好地协调,从而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供应链协同绩效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协同关系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中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对供应链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良好的协同关系可以促进信息的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活动的协调,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2. 协同机制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供应链中的协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协同机制来实现,如协同计划、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和协同配送等。

这些协同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供应链的绩效,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

3. 协同绩效评估指标: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协同绩效评估的指标,如供应链总体绩效、成本效益、质量水平、响应速度和顾客满意度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估供应链协同的绩效。

4. 影响供应链协同绩效的因素:供应链协同绩效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包括组织文化、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等。

研究者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供应链协同绩效的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总的来说,供应链协同绩效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问题,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探索供应链协同绩效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可以为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竞争力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

供应链绩效研究综述

供应链绩效研究综述

供应链绩效(衡量)研究综述本文对迄今为止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供应链绩效(衡量)研究的现状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这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关于绩效与供应链绩效问题理论界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对绩效的研究侧重于以非财务绩效研究为主,但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绩效”的研究重点的认识并不一致。

张涛和文新三(2002)认为,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是成本绩效衡量阶段,而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是财务绩效衡量阶段。

赵红(2004)认为,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是财务指标衡量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是以财务指标衡量为主的阶段。

马璐(2004)则认为,14世纪的复式记账法可以被认为是绩效的观察阶段,19世纪以后,可以被认为是成本绩效衡量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是财务绩效衡量的阶段。

然而,关于“绩效研究”的考察,有两点不容忽视,一是,绩效研究带来衡量观念和内容的变化,即:“传统绩效似乎就是从财务报表可计算出来的利润,如此定义绩效会使我们的思维走入死胡同。

正如杜拉克认为,“我们必须树立企业绩效的新观念,要发展新绩效的方式,比如绩效能以非财务来衡量”(冯侠圣,汪光武,2004)。

二是,自从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以后,SCP范式使绩效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产业及其所有问题,如产业绩效研究,企业绩效研究,组织绩效研究,甚至有政府机构的绩效研究等。

这些研究大都是从组织行为角度来研究绩效问题,Walker and Ruekert(1987)从组织的角度将绩效分为:效能(指产品与程序之成功表现程度)、效率(指资源投入与产出比值)、适应性(指企业的反应能力)三个维度;John B. Matchette和Hans von Lewinski(2005)研究的内容是,供应链组织是不是能够有效率,从而能够使供应链节点企业有增长和核心绩效。

目前,还有研究人员从绩效角度来研究绩效对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影响,如Tim Breene 和Robert J. Thomas (2004)在核心绩效(High Performance)应用研究中提出了核心元素:领导与战略、人力开发、IT能力、绩效衡量和创新在组织中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调研报告:现状与挑战

供应链管理调研报告:现状与挑战

供应链管理调研报告:现状与挑战一、供应链管理现状细化产业结构优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过程中,供应链管理成为连接上下游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纽带。

例如,汽车制造业通过整合零部件供应商和分销商,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的闭环管理,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技术创新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正改变着企业的决策方式。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预测市场趋势,优化库存,减少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追踪成为可能,提升了货物运输的透明度和效率。

政府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关于推动供应链协同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出台,鼓励企业加强供应链协同,推动了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以电子产品制造商为例,通过精细化管理,企业能够实现原材料的及时采购和成品的快速交付,从而在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

二、供应链管理挑战的深入分析供应链协同困难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流程不兼容、文化差异等方面。

例如,一家企业可能拥有先进的信息系统,但与其供应商的信息系统却无法对接,导致数据传递不畅,影响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风险管理不足可能导致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束手无策。

例如,2011年的日本地震导致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商供应链中断,损失惨重。

这一事件提醒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不仅是成本控制,更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专业人才的短缺不仅限制了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据调查,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缺口在我国已达数十万,这一数字在快速增长的供应链市场中显得尤为突出。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例如,在跨境供应链中,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差异可能导致合同执行困难,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

三、应对策略的详细规划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应通过深化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整合。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维普资讯
第2 0卷第 6期 20 0 7年 1 1月
河南 商业 高等专 科学 校学 报
J un l fHe a u ie sC l g o ra n n B s s ol e o n e
V0 . 0 No 6 12 . No . 0 7 v 2 0
共享 ,可 以 形 成 成 本 和 服 务 的 协 同 作 用。 C r t hr h s p e io (9 8 0 0 19 ,20 )认 为 ,2 l世 纪 的竞 争 不再 是 产 品的 竞 争 , 而是供应链 的竞争。20 年 我 国发布 实施 的 《 流术语 》 01 物 国家标准规定 ,供应链 管理是利 用计算机 网络技 术全 面规 划供应链中的商流 、物流 、信息 流 、资金 流 等,并进 行计 划 、组织 、协调 与控制 。供应 链管理 已经 发展 成为一 种先 进的业务管理模式 ,不仅带来 了新 的管理理 念 ,而且 为企 业之间的信息 沟通 和交流 、创建 集成 的业 务流程 环境 提供 了原动力。但是 ,实施供应链 管理需 要消耗 大量 的时 间和 财力 ,而且会使企业 面临改革带来 的风 险 ,在 国内外应 用 成功率还不 高,究其原 因 ,在很大程 度上 就是缺乏 有效 的 供应链 管理绩 效评 估体 系 ( 晓军 ,20 ) 赵 0 5 。有 效 的供 应
近 年 来 国 内外 研 究 文 献 的 基 础 上 ,对供 应 链 绩 效 评 价 的 研 究现 状 进 行 分 析 ,对 研 究 方 法进 行 了分 类 , 对供 应 链
绩 效 评 价 中的 几 个 主要 问题 :供 应链 绩 效 指标 的 设 计 、供 应 链 绩 效 评 价 的 方 法 、供 应 链 绩 效 评 价 的 对 象进 行 了

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的评价选择研究现状综述

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的评价选择研究现状综述

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的评价选择研究现状综述2023-10-27contents •引言•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理论基础•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现状分析•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展望与发展趋势•结论与建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供应链中,供应商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其评价与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绩效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对供应商的评价选择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优化供应链结构、降低运营风险并提高整体竞争力。

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通过对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总结研究现状及成果,为企业制定供应商评价选择策略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搜集与筛选相关文献,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归纳整理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02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理论基础供应商评价选择指标体系交货能力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反映了其按时交付产品的能力,包括交货准时率、交货周期等。

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客户满意度都有影响,包括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

价格价格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包括产品单价、折扣等。

产品质量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是评价其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产品合格率、产品缺陷率等。

供应商评价选择方法概述定量方法定量方法主要基于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包括线性规划、多目标优化等。

定性方法定性方法主要基于专家判断和经验,包括德尔菲法、SWOT分析等。

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分析等。

010302现有研究在评价指标选择上存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难以比较和借鉴。

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研究大多基于静态条件下的评价,未考虑市场变化和供应商动态能力的评价。

缺乏动态性的评价方法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应用较少,需要加强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

缺乏实践应用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03供应链管理下供应商评价选择研究现状分析1基于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评价选择研究23包括采购价格、交货周期、质量、服务等方面的考量,以及供应商的创新能力、业务灵活性等。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难点分析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难点分析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难点分析在深入剖析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难点时,我们面对的是供应链的异质性问题。

供应链由多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和流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绩效评价时,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标准。

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环节设计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信息不对称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另一个挑战。

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可能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这会对评价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一个透明的信息共享平台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交换和验证,从而提高评价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供应链绩效的滞后性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点。

供应链的绩效可能不会立即反映在评价结果中,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即时的效果,还要关注长期的影响。

采用动态评价方法,如基于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绩效的滞后效应,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评价。

多变的供应链环境给绩效评价带来了不确定性的挑战。

市场需求的波动、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政策法规的调整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绩效的波动。

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评价体系需要设计成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且能够对未来的风险和机会做出预测和评估。

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也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难点。

由于评价往往涉及人的判断,这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受到个人偏好或偏见的影响。

为了减少主观性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更多的客观数据和算法模型来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跨部门的协同问题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和沟通障碍,这会影响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建立跨部门的沟通机制和协同工作流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合作的深化,可以确保评价工作的高效和准确。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持续性和改进能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

评价不应该是一次性的活动,而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需要能够不断地收集反馈和数据,以改进评价模型和提高评价效果。

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是指对公司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成本、服务和创新等综合的评价,以便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和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

本文将围绕供应商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可靠的评价模型,以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一、供应商管理绩效的重要性供应商是企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绩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

有效的供应商管理绩效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交货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供应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供应商管理绩效的评价模型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评价指标体系单一、评价方法不够科学、评价结果不够客观等。

传统的供应商评价主要依据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交货周期等单一指标进行评价,难以全面反映供应商的整体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现有评价模型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建立一个综合性的供应商管理绩效评价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供应商管理绩效评价的基础,需要包括质量、交货、成本、服务和创新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指标,并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权重确定,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和全面性。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熵权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评价结果的分析与改进通过以上步骤得到的供应商绩效评价结果,需要进行分析和改进。

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供应商绩效不足的地方,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供应商的整体绩效水平。

四、结语。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展望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展望
维普资讯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及展望
O 周 敏
摘 要 供 应 链 绩 效 评 价 是 供 应链 管 理 与 控 制 的 基 础 。 文 章 在 全 面 回顾 现 阶 段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供 应 链 从 绩 效评价框 架与指标 、 系统 设 计 规 则 研 究 、 价 结 果 分 析 与 系统 学 . 、 价 体 系的 影 响 因素 几 个 方 面 对 文 献 评 - 评 j 进 行 了梳 理 , 指 出在 将 来 的 研 究 中需 要 关 注 的 问题 。 并 关 键 词 绩 效 评 价 ; 应 链 管理 供
制 造 和 服务 行 业 客 户 进 行 绩 效 测 评 和 成 本 管 理 。 ABC 是 一 种 把 成 本 分 配 到 相 关 活 动 中 的 会 计 方 法 , 别 于 用 直 接 成 本 和 间 接 成 本 来 计 算 产 品 或 区 者 服 务 成 本 的 传 统 会 计 方 法 。 ABC 方 法 是 典 型
价。 AB : 8 年 Cu H z l 开 发 了 属 于 最 早 一 C 1 9 9 c za
Ho mb r ( 9 7 首 次 从 供 应 链 组 织 问 绩 效 l eg 19 ) 的 角 度 明 确 提 出 了 ” 应 链 评 价 系 统 开 发 模 型 ”, 供
代 的 基 于 活 动 的 成 本 核 算 法 的 软 件 工 具 , 无 数 为
Homb r l e g的 模 型 提 出 了 组 织 间 绩 效 评 价 的 概 念 , 注 的 重 点 是 从 供 应 链 到 供 应 链 成 员 组 织 关
间 的 评 价 系 统 的 纵 向 整 合 , 忽 略 了 组 织 间 的 矛 而
的 基 于流 程 与财 务 的评 价 方 法 , 资 源 和 管 理成 使

企业绩效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共3篇

企业绩效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共3篇

企业绩效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共3篇企业绩效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1近年来,企业绩效和供应链绩效评价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衡量指标,受到了广泛关注。

企业绩效评价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一种度量,而供应链绩效评价则集中在供应链的效率、透明度和可持续性方面。

本文将探讨当前企业绩效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问题。

一、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企业绩效评价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是比较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经营表现,从而确定企业的优劣势,以便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

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指标法和非财务指标法。

财务指标法主要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而非财务指标法侧重于评价企业管理质量、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等方面,从而形成全面的评价指标。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绩效评价也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供应链绩效评价是评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贡献度,以获得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和提升。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供应链效率、成本效益、协作效果、风险防范等。

在过去,供应链绩效评价主要以企业为基础,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与影响因素。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也愈加复杂,如自然灾害、政治风险、物流延误等,这些风险也需要被考虑在内。

三、企业绩效和供应链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企业绩效和供应链绩效评价面临以下问题:1.评价指标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现有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供应链的多样化需求。

2.信息不对称。

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和参与者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评价结果单一化。

现有的评价方法主要以指标为基础,结果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容易忽略多元化的特点。

4.评价过程的精细化缺失。

评价过程往往缺乏精细化的分析方法和实验。

总之,企业绩效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

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

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供应链的运作情况,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策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介绍常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提高整体绩效水平的过程。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绩效评价,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资源利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2. 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减少损失。

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评价供应链绩效,企业可以了解到服务质量的表现,及时发现服务不足之处,改进服务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

4. 优化供应链合作关系:供应链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各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中的表现,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供应链的发展。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和方法1.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1)交付绩效:包括交货准时率、交货完整率、交货准确率等指标,反映了供应链交付能力的表现。

(2)成本绩效:包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订单处理成本等指标,反映了供应链运作的成本效率。

(3)质量绩效:包括产品质量合格率、客户投诉率、退货率等指标,反映了供应链产品质量的表现。

(4)灵活性绩效:包括生产灵活性、交付灵活性、需求响应速度等指标,反映了供应链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5)创新绩效:包括新品开发速度、新技术应用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反映了供应链创新能力。

2.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1)层次分析法(AHP):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从而进行绩效评价。

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和改进建议

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和改进建议

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和改进建议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和改进建议随着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凸显,供应链管理的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

yjbys店铺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我国供应链管理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1.1传统企业的观念制约以传统企业发展来看,其职能划分明确,如采购、生产、销售等,以“垂直型”管理职能为主,不容职能交叉。

同时,这种“垂直型”管理模式,在企业预算中也有明显体现,通过预算加强对各职能的管理工作,避免随意消耗。

但是由于整个企业的运行都处于预算控制中,一味增加利润收入,不断增加库存。

这样,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运行的财政负担,不利于流动资金的优化配置。

因此,传统企业的运行观念与供应链管理显然不适应,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组织长期处于高水平的聚集状态,不利于供应链的整体发展。

1.2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一直以来,虽然我国在供应链管理的标准化方面不断努力,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1)虽然我国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具备物流标准体系,但是标准落实不到位,没能真正发挥作用;(2)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设备缺乏标准化。

以国外先进国家的`发展状况来看,卡车大小、集装箱尺寸、仓库货架等,均处于标准的配套设置,但是我国各种标准参差不齐;(3)商品信息化规范有待提高。

在电子商务运行状态下,供应链管理离不开统一的商品信息,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

当前,虽然我国一些单位建立了数据库,但是缺乏统一标准,字段的长度、类型有所不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1.3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1)条码技术。

当前我国大多生产企业没有认识到条码技术的重要性,缺乏对条码技术与条码质量的控制,因此在供应链中应用条码信息比较少;(2)EDI技术。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开始研究EDI技术,并在海关、交通等多个部门进行尝试,但是企业应用EDI技术的实例较少,尤其是EDI应用的法律问题、安全性问题等有待解决;(3)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的应用问题。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摘要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之下,世界经济的变革已经进入了加速状态。

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经营全球化、以及高度竞争造成的高度个性化与迅速改变的客户需求令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供方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复杂。

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已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供应链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发生着变化。

供应链管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为此,本文就此问题首先分析讨论了供应链管理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回顾了供应链管理的形成与发展,第三部分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现状,第四部分分析了供应链下的供应商关系,第五部分总结了供应链下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流程、对象及特点,第六部分研究了供应链供应商关系管理,第七部分分析了供应链与物流的关系问题。

限于本人目前认识有限,本文的研究难免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商关系管理一、供应链机器管理的概念1.供应链概念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主要是指将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零部件的供应通过生产转换和产品销售等活动,与生产过程集中起来考虑运营与管理,使工厂内的各种活动过程形成一体化,从而实现把产品快捷地送到用户手中。

因此,早期的供应链观点仅涉及企业内部的操作,局限于企业自身的利益目标。

随后一些制造企业开始注意与其他企业的联系,并关注其他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供需关系,更加注重采购、仓储、配送、销售等决策,以及如何通过供应链中不同企业外包非核心业务、产品的制造、组装、分销等过程,从而更加有效地把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送到客户手中。

因而,供应链的概念范围扩大了,也更加系统化。

因此,供应链定义: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规划、实施和控制物流和供应链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综合性管理方法。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也变得愈发重要。

目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 教材陈旧:现有的供应链管理教材大部分是几年前出版的,没有及时更新。

由于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教材的陈旧使得学生无法了解最新的理论和实践。

2. 教学模式单一:大多数供应链管理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讲。

这种教学模式缺乏互动和实践,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缺乏实践环节: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现有的供应链管理课程缺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践环节。

学生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实际操作的了解和经验。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更新教材:供应链管理教材应该及时更新,反映最新的理论和实践。

教师和学者应积极参与到研究和实践中,及时将最新的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和在线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 强化实践环节:供应链管理课程应加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践环节。

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来讲课,组织实地考察和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供应链管理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供应链管理课程应该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利用实践项目和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实际的供应链管理项目。

企业可以提供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需要解决教材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和缺乏实践环节等问题。

通过更新教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和与企业合作,可以提高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更注重供应链管理的构建和运用,因此,供应链绩效综合评价就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一些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观点和研究现状:一、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供应链中的瓶颈和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通过绩效评价,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供应链中的价值流和成本结构,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运营策略。

供应链绩效评价还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效率。

二、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方法平衡计分卡:一种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方法,可以全面评价供应链的绩效。

关键绩效指标(KPI):通过设定一系列关键绩效指标,如交货准时率、库存周转率等,来评价供应链的绩效。

数据包络分析(DEA):一种基于数学规划的绩效评价方法,可以用于评价多投入多产出的供应链的相对效率。

模糊综合评价:一种将模糊数学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用于处理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三、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中的主要问题数据问题:如何获取准确、全面的数据是供应链绩效评价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指标选择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关键绩效指标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和运营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指标。

评价方法选择问题:不同的评价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评价目的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协同问题:供应链管理涉及到多个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如何促进协同合作也是供应链绩效评价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促进不同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四、结论与展望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供应链中的问题和瓶颈,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供应链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供应链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论框架 。
优 势 ,各 成员有必要 了解他们 的活动 以及 相关的绩 效对其他 成员 的影 响,以及 对整
评估方面 , o aa ed u ec( 0 2) J n tnGjr m t 2 0 r
采用混合 整数 非线 性规划研究供应链 中各 成 员的 利益绩 效 。R P SU" a j t I a e o 1 r d r ( 0 3) 2 0 从成本的 角度 出发 , 采用 整数规划
供 应 链 绩效 指 标 选择 问题 的研 究 工
作 主 要 有 概 念 研 究 、 经 验 研 究 和 一 些 仿 真研究 。
两阶段 的数学规划 的方法分 别进 行供 应链 中各个成 供应 链 总 体 绩 效 的定 量
概念研 究一方面强调供应链 绩效评估
种 内外 约束 条件下 实现 系统 的预 定 目标 二是 按 照预 定 的评 价指 标 体 系评 出参 评 方 案的优 劣 , 为决策提 供 支持 。 供应 链绩 效评 估 是在 评 价各 项 性能 指 标绩 效 的基 础上 , 到供应 链绩 效 的薄弱环 节 , 出 找 提 改进措 施和 目标 , 为进一步 改进 指标 、 提
响;另一 方面 ,从质量 、成本等 少量 的指 标 出发 ,研究各指标对 供应链绩效 的影响 以 及 指 标 之 间 关 系 。 如 采 用 智 能 体 ( e t 技术模拟 供应链 中各成 员 ,从质 Ag n ) 量 、提前 期与成本 的角度研 究各成 员的行 为对绩效 的影 响( o aa ed u ec J n tnGjr m t , r 2 0 :通过仿 真技术 ,研 究供应链 中各 0 1】 种绩效指 标对供应链总体或成 员绩效 水平 的影 响 ,以及研究 各个指标之 间的相 互关

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1. 引言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组织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提高绩效。

供应链绩效评价成为评估供应链管理效果的重要工具,本文旨在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2. 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2.1 供应链绩效评价概述供应链绩效评价是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效能进行评估,以了解供应链运作情况,并为优化供应链提供指导。

绩效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2.2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供应链成本、供应链交付能力、供应链质量和供应链灵活性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从整体层面和细分环节层面来评估供应链的绩效。

2.3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评价需求和数据特点来确定。

3. 供应链绩效评价应用研究3.1 供应链绩效评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制造业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评估供应链的绩效,制造企业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2 供应链绩效评价在零售业中的应用在零售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和货架补充速度,从而提升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

3.3 供应链绩效评价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物流行业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评估供应链的绩效,物流企业可以优化运输和仓储环节,提高货物的运送效率和安全性。

4. 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的改进和问题虽然现有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定量评价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成本较高。

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与探讨

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与探讨

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与探讨[摘要]供应链管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分析讨论了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一般概念基础上,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发生着变化。

21世纪的竞争又有了新的特点: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企业要想在这种严峻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单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协同的方式,将企业内外部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

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已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

本文首先分析讨论了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概念,然后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概念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如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第二种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化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

第三种概念采用增值链的方法,是一种范围更广的观点,如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通过分析供应链的定义,我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参与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运输商等;(2)供应链活动:原材料采购、运输、加工制造、送达客户;(3)供应链的三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4)供应链的拓扑结构:网络、链条、网链。

年度报告:2023年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考虑

年度报告:2023年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考虑

年度报告:2023年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考虑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我是XX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一名成员,我在此向大家呈交我对2023年度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报告,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未来的计划。

首先,我要全面、客观地评估我们公司过去一年的供应链管理情况。

经过仔细考虑和分析,我认为我们在供应链的运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我们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提高了交付的及时性和质量。

我们优化了物流运输,减少了成本,并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此外,我们积极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了客户和社会的赞誉。

然而,我们也要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供应商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更广泛地寻找合作伙伴,扩大供应网络。

其次,部分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控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此外,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应对不可预测的突发情况。

为了改进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我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和计划:首先,加强供应商管理和评估机制,确保合作伙伴的资质和质量可靠,同时寻找更多优质的供应商拓展供应网络。

其次,优化物流运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我们将采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实施智能化仓储和运输系统,以提高货物的追踪和配送效率。

此外,我们还将注重绿色供应链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与环保组织合作,推行可持续采购和再生资源利用,降低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将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因素。

优化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确保产品的及时交付和业务的连续性。

通过以上的改进措施和未来计划,我们有信心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果和成本控制的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相信,通过我们全体员工的努力和团结协作,我们将能够进一步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和发展,为公司的发展和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目前,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表明,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对其供应链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有的企业即使制定了评估指标也没定期对他们进行监控,从而导致绩效评估的成效不大。

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的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是当今供应链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截至目前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目前对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以及绩效的计算方法上。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取最为关键。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组织所采取的指标体系有所不同。

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1.Lummus等人从四方面列举了供应链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

在供应方面,有供应的可靠性、提前期;在过程管理方面,有过程的可靠性、所需时间以及计划完成情况;在交货运送方面,有完好订单完成率、补充提前期、运输天数;在需求管理方面,有供应链总库存成本、总周转时间。

Lummus等人对指标并没有完全给出所有指标的具体定义和算法,例如供应商可靠性、过程可靠性等指标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具体怎样操作尚未涉及。

2.Beamon从资源、产出和柔性三个方面构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资源方面的指标有:总成本、配销成本、制造成本、存货成本和投资报酬率;产出方面的指标有:销售额、利润额、订单满足率、准时交货、缺货、顾客响应时间、制造前置时间、运送错误和顾客抱怨;柔性方面的指标包括:时间柔性、数量柔性、产品柔性和混合柔性。

资源和产出评价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柔性则很有限。

3.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研究得很少,我国学者徐贤浩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七个能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绩效的评价指标,并一一进行了解释。

他们列举的指标有:产销率指标、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产需率指标、供应链产品出产或投产循环期、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供应链核心产品成本指标、供应链产品质量指标。

4.马士华教授等提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一般性统计指标,包括客户服务、生产与质量、资产管理和成本四个方面。

他们还指出,除了以上一般性统计指标外,供应链的绩效还应辅以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如供应链生产效率来度量,也可以用某些由定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如用户满意度等来反映。

5.供应链研究的权威机构PRTM在SCOR模型中提出了度量供应链绩效的11项指标,它们是:交货情况、订货满足情况、完美的订货满足情况、供应链响应时间、生产柔性、总物流管理成本、附加价值生产率、担保成本、现金流周转时间、供应周转的库存天数和资产周转率。

目前,供应链委员会的170多个成员在使用该评价指标。

SCOR 模型按照供应链运作流程分可靠性、响应能力、灵活性、成本以及资产5个维度构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120个左右,其中有些给出了具体的指标算法,有些没有定义。

6.考虑到用户满意是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外部体现,我国学者马丽娟、霍佳震等以用户满意度的角度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承诺水平、产品价格这四个二级指标建立了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体系。

同时,霍佳震等在对集成化供应链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的两个方面:顾客价值评价和供应链价值评价。

同时运用供应链的理念来研究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内外部绩效及其评价体系;不同供应链类型下的供应商短期和长期的绩效评价体系;供应链中零售商的服务和内部绩效及其评价体系。

7.陈志祥按照供需协调的物流协调、信息协调、资金流协调与工作协调四大领域,建立了适合敏捷供应链供需协调绩效评价的分层、分类考核的多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且对各指标都建立了相应的量化计算方法。

8.马士华等在一般平衡记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供应链记分法,从客户角度、供应链内部流程角度、未来发展性角度和财务价值角度研究了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参考指标。

但是对具体的算法论述很少,只是为构建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绩效评价的分析方法随着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1.标杆法。

标杆法是美国施乐公司确立的经营分析法,以定量分析自己公司现状与其它公司现状,加以比较。

标杆法是将那些出类拔萃的优秀公司作为测定基准,作为学习的对象,以迎头赶上,并进而超过之。

2.专家评价法。

这是一种以专家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

其具体形式有:加法评价型、连乘评价型、加乘评价型、加权评价型、功效系数法。

优点是简单方便,易于使用;不足之处是该方法的主观性太强,不宜使用在复杂的系统中。

3.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主要是应用其中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一些对象进行分类和评价等,其优点是可以排除评价中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而且比较适宜于评价指标间彼此相关程度较大的对象系统的综合评价;不足之处就是这种方法对数据的要求较高,不宜用在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综合评价上。

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用于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的评价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对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而且更加适宜于评价因素多、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但该评价方法本身并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隶属函数的确定还没有系统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5.层次分析法。

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的萨迪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AHP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一定的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

6.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它是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种系统评价方法,它能比较好地解决系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

但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一般很少考虑评价对象的特性值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而是把评价指标作为常量进行评价,或是只根据某时间点的一组指标值进行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推及整个时间段。

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求解某些问题显然是不适合的。

李贵春等提出的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就是对模糊评价法加以改进,在构造评价矩阵时引入时间参数k.解决了一般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遇到的难题, 可以实现实时的动态评价。

7.灰色关联法。

灰色关联法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

它通过分析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曲线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来判断变化趋势的接近程度。

灰色关联法常常被作为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法)。

一般选取最优方案为参考序列,与之关联度越大的方案越优。

8.仿真的绩效评价方法。

大多数实际系统无法建立精确的实际模型,必须借助仿真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获取所需数据以评价模型运行绩效。

韩坚等提出了基于优化仿真的绩效评价方法:借助多agent理论研究供应链上各个实体协调和合作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我国学者林丽红结合神经网络知识,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绩效评价网络结构,并在Metlab 6.5软件环境下进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仿真实验。

较好地避免传统方法人为取权值和相关系数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并且该评价方法只需要适量的训练样本,一旦通过对适量典型样本进行学习,确定网络的各权值和阀值后,就可对大量待评数据进行评定,该评价方法简单、准确、省时、省力。

(三)评价系统和工具的研究与开发现状目前国内对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缺乏智能化的手段,限制了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如果能开发出智能的绩效评价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有力的辅助工具,提高绩效评价的水平。

关于供应链绩效评价软件系统和工具目前就国内而言还比较少,霍佳震等人提出了供应链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构架设想,并对供应链绩效评价DSS作了需求分析。

Oracle公司开发的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的绩效评价子系统,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定义,通过信息集成对其进行自动的计算。

其中对权重的计算,该系统给出了权重计算平台,通过内置的算法库来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香港大学的Shi和Huang等人则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可以生成绩效评价工具的系统,系统采用面向过程的绩效评价方法。

通过用户定义绩效指标、评价单元与聚合算法,并提供同步工具来避免冲突的发生。

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内外对供应链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从评价指标的选取上来看,现有的研究对于定量指标的选取多种多样,但是对定性指标的选取由于有关评价方法的缺少还不多。

绩效评价指标的具体算法研究不够,许多学者包括供应链组织提出了数百个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但许多指标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

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成本或顾客满意度作为基础的,而对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的发展能力等重要方面却重视不够。

面对复杂的集成化供应链,目前还缺乏能够综合考虑整体绩效和节点关系绩效的指标体系。

对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行业,研究领域和应用面比较狭窄;供应链可分为多种类型,但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单一的,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性。

目前,对供应链绩效评价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少,有些还很不完善,如何开发出适合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新方法、新手段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协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并没有一个有特权的组织来领导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如何确定供应链绩效评价组织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