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2019年8月整理)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卷和答案(含解析)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卷和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2767af192e45361066f58b.png)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其中1-6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7-8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3分)小明同学学习物理后,对以下ー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3mB.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300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D.老师从教学楼一楼慢步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s2.(3分)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A.草叶上形成“白霜”B.冰雪遇暖消融C.草叶上形成的“露珠”D.冬天河水结“冰”3.(3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安全意识。
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B.家庭电路起火时,应先用水扑灭,然后再断开电路C.使用试电笔辨別火线时,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手指要碰到笔尖D.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4.(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老师讲课吋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利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信息C.“一人吸,众人受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我国海城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5.(3分)用轻绳将小球系好后,固定在天花板上,做成一个摆,如图所示,小球在a、c之间往返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对小球从a 点向右摆动到c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B.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小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6.(3分)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以初速度v0冲上某一粗糙斜面,最后停在斜面上,忽略空气作用,对该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最后停了下来,说明运动要力来维持B.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C.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向上的冲力四个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3分)在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3.8V,此时小灯泡L1的电阻为7.5Ω,则关于该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的示数是6.3VB.电压表V的示数是1.3VC.此时小灯泡L2的电阻小于7.5ΩD.电流表的两个量程(0~0.6A;0~3A)中应选0~0.6A 8.(3分)如图所示,在拉力F作用下,一个重60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了150J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150NB.拉力F的大小为50NC.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120N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0N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6分)9.(4分)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小李同学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成了近视眼,进行矫正时应当戴用(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物态变化 选择题2 液化及液化现象(共31题,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物态变化 选择题2 液化及液化现象(共31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1cf48ca8114431b90dd8a2.png)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2 液化及液化现象(共31题,有答案)1.(2019•永州)关于物态变化,下列现象判断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出现浓雾是汽化现象B.夏天吃冰棍,冰棍周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C.深秋,树叶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D.寒冬,窗户上的玻璃出现冰花是升华现象2.(2019•滨州)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3.(2019•十堰)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升华B.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汽化C.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液化D.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熔化4.(2019•朝阳)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夕阳红”,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5.(2019•抚顺)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晨雾弥漫B.盛夏,河床干枯C.晚秋,朝露晶莹D.严冬,霜打枝头6.(2019•青海)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放热的是()A.冰雪消融B.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冬天晨练的人们不断呼出“白气”D.利用干冰防止食物腐烂变质7.(2019•常州)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
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8.(2019•镇江)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凌的形成B.冰雪消融C.雾松的形成D.露珠的形成9.(2019•兰州)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10.(2019•阜新)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11.(2019•巴中)风景优美的光雾山,夏天云雾缭绕,冬天大雪纷飞,宛若人间仙境,其中关于雾、雪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凝华B.汽化、凝华C.汽化、凝固D.液化、凝固12.(2019•贵阳)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3affba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0.png)
2
的分类。
掌握使物质升华的条件,以及升华的特
点和规律。
3
升华与凝华的联系和区别
比较升华和凝华的联系和区别,了解它
凝华的概念和分类
4
们的共同点和特殊性。
介绍凝华的定义以及根据温度和压力条
件的分类。
5
凝华的条件和特点
学习使物质凝华的条件,以及凝华的特
例
通过实例了解固体升华、固体凝华和液 体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注意事项
• 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内容,以便更加直观地呈现知识点。 • 在讲解过程中,应多与生活实例结合,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可理解性。 • 在总结与练习部分,可以针对学生的常见错题以及考试难点提供重点
讲解和训练。
汽化的条件和特点
掌握使物质汽化的条件,以 及汽化的特点和规律。
饱和蒸气压
理解饱和蒸气压的概念,并 掌握与温度的关系。
气体态与液体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学习气体态和液体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条 件。
相变热
了解相变热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相变热。
升华与凝华
1
升华的概念和分类
介绍升华的定义及根据温度和压力条件
升华的条件和特点
总结与练习
概念总结
总结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的各种概念,确 保对这些过程有深入的理解。
常见实例的分析和解决
通过分析常见实例,加深对汽化、液化、升华 和凝华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关公式的运用
掌握与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相关的公式, 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问题。
习题精选及解答
提供一些选择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 容并检查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汽化 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2019年中考考点13-汽化和液化的基础集训题-学生版附答案
![2019年中考考点13-汽化和液化的基础集训题-学生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7ff4193169a4517723a356.png)
2019年中考考点-汽化和液化的基础集训题一、单选题1.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A. 草叶上的露珠B. 屋檐下的冰凌C. 树叶上的白霜D. 旷野上的白雾2.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
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 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 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 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3.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绐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B. 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4.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B. 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C. 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D. 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5.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原因是()A. 水发生汽化B. 水蒸气发生液化C. 水发生凝固D. 水蒸气发生凝华6.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7.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 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 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8.以下几种情况下,戴眼镜的人的镜片上不会“沾上水汽”而变模糊的是( )A.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到室外B. 揭开饭锅的锅盖时眼镜太靠近“热气”C. 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D. 戴着眼镜进入热气腾腾的浴室内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容易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C.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D.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10.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A. 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B. 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C. 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D. 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二、多选题11.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时=3min时,水开始沸腾B. 在t时=4min到t时=6min的过程中,水吸热但温度不升高C. 在t时=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将升高D. 在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1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中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B. 记录水的温度的时间间隔不相等比相等好C. 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D. 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三、填空题13.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χ射线将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6 汽化和液化(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6 汽化和液化(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fee3e0c5da50e2534d7fa2.png)
专题6 汽化和液化一.选择题(共28小题)1.(2018•聊城)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瀑布结成冰挂B.湿衣服晾干C.露的形成D.树枝上结霜【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瀑布结成冰挂,是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B、湿衣服晾干,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D、树枝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故D错误。
故选:C。
2.(2018•某某)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minC.通过图1中的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2中的乙所示【分析】(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改变而改变;(2)首先确定89℃时对应的时间和开始沸腾时的时间。
刚达到沸点的时间便是开始沸腾的时间。
(3)要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解答】解: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根据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可知当时的气压较低,低于标准大气压,故A错误;B、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初温是89℃,从第5分钟温度达到沸点,所以从89℃到开始沸腾所用时间为5min,故B错误;C、水的沸腾是吸热过程,所以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甲图,气泡上升时不断增大,是水的沸腾时的现象;乙图,气泡上升时不断减小,是水沸腾之前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C。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e00c996137ee06eef9184b.png)
知识点一: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特点:汽化吸热(3)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液体的温度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阳光下比放在背阴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现象:晾衣服时,展开比团起来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通风处比放在无风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例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 C.液化放热 D.蒸发吸热例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知识点二(沸腾)1.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使用油的沸点是250℃.拓展: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用高压锅,高压锅内水面上的气压较高,所以沸点能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4.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5.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例1.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有煎炸炖烤焖等多种烹饪方法。
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例2.煮饭烧菜时,经常需要加盖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B.升高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C.减少锅中水的蒸发量,不容易烧干D.减少锅中热量的散失,节约燃料知识点三(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考点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含解析)
![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考点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54d58ab84ae45c3a358c2d.png)
考点07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知识回顾】考点一、汽化与液化1.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干的快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撑开、把地下积水扫开等)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与联系:第一、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第二、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第三、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第四、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不同物体蒸发快慢不同。
(5)汽化时能量的传递:汽化时要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3.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4.液化时能量的传递:物质液化时要放热。
考点二、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升华时能量的传递:物质升华时要吸热。
如: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3.常见升华现象: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ea6b5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7.png)
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计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B.−100℃C. 273℃D. 100℃2.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A. 造型美观,使用方便B. 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C. 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然表示该温度D. 玻璃泡内液体体积有细微变化,就可以使管内液柱有明显的变化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D.在酒精灯上烧℃℃℃,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5.如图所示,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位置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甲和丙6.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导电性不同℃~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考点二:熔化与凝固—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2.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一样高D.无法确定3.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再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4.如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三态的区别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B.气态、液态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固态物质的分子不做无规则的运动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较大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体积5.如图表示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6.如下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热宝”的取暖袋,在塑料袋内装的是一种特殊的固态物质.使用时,先将它投入沸水中使固态物质熔化成液态物质,然后从沸水中取出,它在逐渐凝固的过程中,可供人体取暖.请你说出“热宝”中应用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点)(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8.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烹饪过程中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冻豆腐在冷冻时经历了________的物态变化,此过程中豆腐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9.(1)如图所示,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钢丝穿冰块而过,而冰块完整无缺.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都是_____,从而使冰的熔点______(降低/提高/保持不变),所以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故钢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2)滑冰运动员所穿滑冰鞋都带有冰刀,是通过_____(增大/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改变了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熔化,最终能起到_____的作用.考点三:汽化与液化1.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2.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3.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4.如表是氧、氢、氮三种物质的沸点,将液态的氧、氢、氮混合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是液态的________(选填氧、氢、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此时水的温度不是100℃,原因可能是________.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一条即可)(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合理即可).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液化C.凝华D.蒸发备战2020九年级物理提升训练——专题十:物态变化参考答案考点一:温度计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B.−100℃C. 273℃D. 10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又称为绝对温度)的换算关系是:T=t+273℃,T代表热力学温度,单位是K(开尔文);t代表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绝对温度100K,那么用摄氏温度表示应该是:t′=T′﹣273℃=100K﹣273℃=﹣173℃.2.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A. 造型美观,使用方便B. 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C. 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然表示该温度D. 玻璃泡内液体体积有细微变化,就可以使管内液柱有明显的变化【答案】D【解析】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的玻璃管的容积大,玻璃泡内的液体体积有微小变化,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变化明显,温度计的分度值可以很小,使测量结果更准确.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D.在酒精灯上烧【答案】C【解析】用自来水加以冲洗晾干,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所以选项A错误;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也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所以BD也不可以.酒精有消毒的作用,同时常温下酒精的温度不会超出体温计的量程,所以选项C正确.℃℃℃,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答案】D【解析】由于缩口结构,使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若没有把体温计液柱甩回玻璃泡,就用示数为37.5 ℃℃的体温,液柱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体温计的显示的示数仍是37.5 ℃;测量38.7 ℃℃.5.如图所示,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位置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甲和丙【答案】B【解析】使用温度计读数时,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俯视会使读数偏大,正确读数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由图知:甲俯视读数会偏大,丙仰视读数会偏小,乙读数时,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正确.6.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A.沸点不同B.凝固点不同C.比热容不同D.导电性不同【答案】A【解析】沸点和熔点不同,这应该是测量最高温度的条件,故A正确;和比热容及导电性谈不上有任何关系,故C、D错误;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测量最低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它们里面的液体谁会先凝固,因此主要是酒精和水银的凝固点不同造成的,故B错误.℃~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答案】解:(1)由题意知,当实际温度为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6摄氏度,当实际温度为10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86摄氏度,所以每个小格的温度为:t=℃℃;(2)所测水的温度为26℃,相当于比0℃高出26-6=20个小格,则实际温度为:t′℃×20=25℃;(3)当温度计的示数为0摄氏度时,比实际的0℃低了6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1=0℃℃×℃;当温度计的示数为100℃时,比实际0℃多出了100-6=94个小格,所以实际温度为:t2℃×℃℃℃℃;(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25℃℃℃.【解析】(1)冰水混合物体的实际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根据温度计的示数求出温度计每个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2)根据示数,计算出比实际0℃多出多少个小格,从而求出温水的实际温度;(3)计算出示数为0摄氏度时和100摄氏度时的实际温度,从而得出其测量范围.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答案】解:水银柱24mm时的温度是0℃,88m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热水中水银柱的长度=46mm-24mm=22mm,液体的温度=22mm×℃℃℃.【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64mm (88mm-24mm)表示0℃~100℃,即1mm表示℃,再根据温度计在热水中的实际长度22mm(46mm-24mm)得出液体的温度.考点二:熔化与凝固—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答案】A℃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凝固点为50℃,所以A选项正确;B、AB段物质温度降低,但还没有达到凝固点,仍然是液态,故B错误;C、BC段为晶体的凝固过程,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混合态,故C错误;D、CD段物质已经凝固完毕,处于固态,故D错误.2.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一样高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气压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温度相同.3.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再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答案】D【解析】当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变大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使他们压牢.4.如图是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三态的区别在于三态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B.气态、液态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固态物质的分子不做无规则的运动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较大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体积【答案】A【解析】A、物质状态不同原因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故A正确;B、构成物质的分子,无论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它们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引力也较小.故C错误;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态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液态有体积.故D错误.5.如图表示非晶体凝固图像的是()【答案】D【解析】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就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在图像上表现为晶体有一条水平线段.A、该图像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是熔化图像,有水平线段,应该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图像是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是熔化图像,但没有水平线段,应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C、该图像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是凝固图像,并且有一水平线段,说明是晶体的凝固图像,不符合题意;D、该图像随时间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是凝固图像,并且没有水平线段,说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符合题意.6.如下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C.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D.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答案】A【解析】o a(o a′)段为固态加热过程; ab( a′b′)段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图中乙的熔化温度高,即熔点高,加热时间的长短意味着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图中熔化时对甲(20-10=10min)、乙(27-17=10min)加热的时间相等,说明两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以看出,在固态时,甲升温比较快,说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升高的高,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少;在液态时,甲升温也较快,说明在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升高的高,所以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也较少.“热宝”的取暖袋,在塑料袋内装的是一种特殊的固态物质.使用时,先将它投入沸水中使固态物质熔化成液态物质,然后从沸水中取出,它在逐渐凝固的过程中,可供人体取暖.请你说出“热宝”中应用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点)(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答案】物质熔化要吸热,物质凝固要放热【解析】将“热宝”投入沸水中,热宝中的物质吸收热量,从固态变成液态;将“热宝”从沸水中取出,它在逐渐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被人吸收,供人体取暖.8.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烹饪过程中味道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冻豆腐在冷冻时经历了________的物态变化,此过程中豆腐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答案】凝固放热【解析】冻豆腐在冷冻时,豆腐里面的水分首先凝固为固态的冰,凝固对外放热.9.(1)如图所示,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钢丝穿冰块而过,而冰块完整无缺.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都是_____,从而使冰的熔点______(降低/提高/保持不变),所以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故钢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2)滑冰运动员所穿滑冰鞋都带有冰刀,是通过_____(增大/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改变了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熔化,最终能起到_____的作用.【答案】(1)增大细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降低凝固;(2)增大减小摩擦力【解析】(1)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增大了冰块表面的压强,使冰块的熔点降低,冰块熔化,从而细金属丝穿过冰块;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从而看不到留下的缝隙;(2)冰刀的刀口很薄,增大冰面的压强,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熔化,最终起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考点三:汽化与液化1.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答案】B【解析】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因为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2.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答案】A【解析】两壶水都沸腾后关闭炉火,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关闭炉火甲水壶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虽然关闭炉火,但厚金属板的温度还是高于水的温度,水还能从金属板上吸热.故还能沸腾.所以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3.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答案】A【解析】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减慢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4.如表是氧、氢、氮三种物质的沸点,将液态的氧、氢、氮混合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是液态的________(选填氧、氢、氮)【答案】氢【解析】液态空气温度升高时,沸点越低,越先逸出,沸点越高,越晚逸出;温度升高时,沸点低的液体先达到沸点,先汽化;氢的沸点低,先汽化.它们逸出的先后顺序是氢、氮、氧.“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此时水的温度不是100℃,原因可能是________.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________.(一条即可)(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合理即可).【答案】(1)自下而上;(2)98;此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量大(或酒精灯火焰小);(3)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98℃,低于100℃,说明实验时大气压低于标准气压;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可能是因为火力过小或者水量大造成的.(3)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液化C.凝华D.蒸发【答案】C【解析】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4课时升华和凝华(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4课时升华和凝华(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993d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7.png)
第3.4课时 升华和凝华1.物态变化图升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特点:属于吸热过程.凝华: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特点:属于放热过程.考点一 升华和凝华现象升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升华过程要 。
凝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的过程,凝华过程要 。
常见升华现象:①(想想做做)将试管中的碘放入热水中(碘的熔点113℃),过一会儿固态碘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碘蒸汽又会变成固态碘。
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晾在外面的结冰的衣服会变干,这也是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了。
④钨丝灯的钨丝时间久了会变细,这是升华现象。
常见的凝华现象:冬天早上出现的霜,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雪花,钨丝灯灯泡用久了会变黑,这些都是凝华现象。
升华吸热: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干冰升华吸热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医学手术——干冰升华;舞台云雾效果。
三个制冷作用:①熔化吸热制冷,例如超市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虾等;②蒸发吸热制冷,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③升华吸热制冷,例如用干冰人工降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例1】“寒露”和“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下列关于露和霜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熔化形成的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正确。
故选:C。
【变式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中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戴眼镜从寒冷的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解析】A、衣柜中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中考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试题集
![中考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c780b2e9561252d380eb6ee9.png)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9海南]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2.[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3.[2019山西]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第3题图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4.[2019贵阳]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5.[2019常州]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6.[2019天水]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题图A.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7.[2019扬州]《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8.[2019凉山州]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9.[2019荆门]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图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10.[2019临沂]如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第10题图A.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 min B.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C.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二、填空题11.[2019株洲]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________(选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水.12.[2019无锡]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热.13.[2018沈阳]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发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______,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缘故.第13题图14.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______(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______,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______,该物质第40 min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 min的内能.第14题图二、实验与探究题15.[2019湘西州改编]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寒暑表的读数是______℃.第15题图16.[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第16题图17.[2019东营]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第17题图(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019福建]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第18题图(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选填“AB”或“BC”)段,其熔点为______℃.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放出的热量;(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选填“b”“c”或“d”).19.[2019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 ℃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9题图第二章物态变化1.A2.A3.B4.D5.D【解析】常温常压下氮是气态的,向牛奶杯内充入液态氮,液态氮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滴.6.C7.C【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正确;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错误.8.D【解析】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冷风,故D正确.9.D【解析】由图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甲到乙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丙到甲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10.C【解析】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50 ℃不变,所以熔点为50 ℃,并且为晶体,物质在A点为固态,B点熔化结束为液态,熔化时间由第4 min开始到第8 min结束,共4 min.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故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故AB错误、C正确;由图像可知,相同的时间内OA段升高的温度大于BC段升高的温度,由Q=cmΔ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Δ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所以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小,故错误.11.空气中的水蒸气液态12.液化放13.气泡减小14.铁圈C 状态80℃小于15.36.9 -4 16.热胀冷缩乙可以【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正常人体的温度在35~42 ℃之间,所以乙是体温计.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人体读数.17.(1)自下而上(2)B(3)98 保持不变(4)减少热量散失防止热水溅出伤人(或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合理即可)(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解析】(1)实验器材的安装遵循由左到右,自下而上的原则,首先确定点燃酒精灯的高度,再把铁圈固定在酒精灯的外焰处,然后依次放烧杯、纸板、温度计;(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故B正确;(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 ℃不变,所以沸点是98 ℃;(4)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盖住烧杯,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可以防止热水溅出伤人(或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合理即可);(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故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18.(1)46 (2)BC 48 大于(3)c【解析】(1)由图乙知:温度计上10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46 ℃;(2)如丙图,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 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48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故大于放出的热量;(3)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但是b、d表示熔点都变了,所以b、d错误,c正确.19.(1)液体表面积(2)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对其中一滴水吹风(3)错误没有控制空气的流动速度相同(4)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5)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6)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04ff578482fb4daa58d4b75.png)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凝华知识点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①压强。
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②物质中混有杂质。
纯净水和海水的熔点有很大的差异。
熔化知识点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2、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5、熔化吸热的事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与凝华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与凝华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bd8c0b99650e52ea54189851.png)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与凝华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汽化和液化、升华与凝华(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4)知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
(5)知道升华要吸热。
凝华要放热。
(6)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 重点、难点:1. 重点:(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的汽化现象,液体的温度、表面积以及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都会影响到蒸发的快慢。
蒸发时会从液体和周围的气体中吸热,所以蒸发有制冷的效果。
(2)沸腾的条件有两条: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例如: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球变小;用的时间长了的灯泡发黑;霜、雪的形成等都与升华现象有关。
2. 难点:液体沸腾的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读一次水的温度,并且记录在表格中,利用这些数据画出图象,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图表法。
易混点:沸腾前在烧杯中也会出现气泡,这些气泡的特点是从下往上越来越小。
当水沸腾时气泡的特点是从下往上越来越大。
三. 知识点分析:汽化和液化(一)知识要点1. 物质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又分两种方式: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沸腾是在液体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 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温度称作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
4. 物质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时气体会_______热量。
5.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二)学法点拨1. 认真观察沸腾现象。
对沸腾实验的观察并不局限于沸腾本身,把沸腾前与正在沸腾的现象作对比观察是很有必要的,粗心的同学可能觉得沸腾前没有什么特别的现象,实际上沸腾前,加热一段后,玻璃杯底部出现气泡,大大小小像珍珠一般“吸附”在杯底,偶尔有些气泡脱离杯底徐徐上升,达到水面破裂,有的在水面停留一会儿才破裂,这个现象持续一会儿,接着在底部产生了一些较大的气泡并随即破裂,撞击器底发出声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响水不开”。
2019年中考考点14-升华和凝华的基础集训题-学生版(附答案)
![2019年中考考点14-升华和凝华的基础集训题-学生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00ea52ddccda38376baf53.png)
2019年中考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基础集训题一、单选题()1.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B. 夏天,露沾绿叶C. 深秋,大雾弥漫D. 冬天,霜染枝头2.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 春天到了,冰雪消融B. 初夏,林中白雾弥漫C. 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D. 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3.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夏天,草叶上的露珠;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初春,冰雪消融。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 雾凇的形成B. 河水成冰C. 樟脑丸逐渐变小D. 露珠的形成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
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6.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7.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8.寒冷的冬天,将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一会儿,衣服就会冻得硬邦邦的。
中考物理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中考物理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b8fb8f1bb52acfc789ebc952.png)
例1、如图6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
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 98 ℃ ,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 _______( “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 吸收 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 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例2、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 面上方的气压 大于 1个标准大气压,锅内水的 沸点 大于100℃。(填“大于”或“小于”) 例3、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 将 下降 再 上升 。 例4、夏天吃冰棍感到凉爽,夏天站在通风处 也感到凉爽,前者是 熔化吸热 ,后者是 汽化吸热 。 例5、对手吹气感觉冷,而对手哈气却觉得暖 和,前者是由于发生 汽化要吸热 ,后者是由 于发生 液化要放 。
例11、高山上煮饭不易熟,最能有效解决这一 问题的方法是 ( C ) A.用猛火加热 B.延长加热时间 C.用高压锅煮 D.以上方法都不行 例12、被质量相同的100 ℃的水蒸汽烫伤比 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些,这是因为: ( C ) A、水蒸汽比水的温度高些 B、水蒸汽传热比水快些 C、水蒸汽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水蒸汽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B
)
A、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象 C、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
D、雪化成水是液化现
二、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1、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 象叫蒸发。 2、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的汽化现象叫沸腾。 3、蒸发要吸热,有致冷的作用;沸腾时要继 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有 不同的沸点,同一种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 的大气压强有关。 5、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482a8f7375a417876f8f24.png)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两幅图:AC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两幅图:AB
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上方空气流速的两幅图
AD
取两支温度计,先观察它们的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浸 了酒精的棉花抹湿,再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下降。
酒精擦在手上,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冷? 酒精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致使它依附的 物体温度下降--蒸发制冷
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的问题,常常 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 单变量的问题,控制其他变量不变而只改变其中 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汽化(吸热)。
三、进行实验
90 93 97 99 100 100 100
温度/℃
105
100
95
90
0
5
15
时间/min
实验现象
1.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 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吸热,温度不变。 2.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温度
实验结论
液体沸腾时都有确 定的温度,沸点。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9_8____℃。水沸腾时需要___吸_____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__保__持__不__变____。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经过的物态变化是__液__化__。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了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 根据图象可知,用较多的水进行实验得到的是____b____(选填“a”或“b” )图线。
关于汽化和液化的常见问题
![关于汽化和液化的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684e204b35eefdc8d333ba.png)
如果锅里的温度能高于100℃,做饭所用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但是,普通锅无法再提高温度,因为水沸腾后再加热,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不可能升高水的温度所以,只有提高水的沸点,才能达到提高锅内温度的目的。
解答:
在夜间,地面上的草、木、石块等物体由于向外辐射热量,它们的温度要降低,当温度降至露点时,地面物体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便达到饱和。若露点高于0摄氏度,水蒸气可在地面物体的表面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若露点低于0摄氏度,水蒸气则要在地面物体的表面上直接凝结成水冰粒,这即是霜。
如果在夜间不仅地面上物体的温度降到了露点以下,而且地面以上稍远处的空气温度也降到了露点,那么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以尘埃为核心凝结成细小的水滴,这便是雾。
云雾的秘密,使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受到很大启发。经过研究,他于1894年发明了一个叫"云雾室"的装置,它里面充满了干净空气和酒精(或乙醚)的饱和汽。如果闯进去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它就成了"云雾"凝结的核心,形成雾点,这些雾点便显示出微粒运动的"足迹"。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云雾室",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电子质子等)的运动和变化情况。同时,还发现了不少新的基本粒子。威尔逊云雾室,为研究微观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1927年,他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常见问题2:
雪是怎样形成的?经过哪些物态变化?
问题:
雪是怎样形成的?经过那些物态变化?
解答:
答案:首先,地面上的水蒸气随气流上升,到达温度较低的高空时,由于水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一部分水蒸气将会液化成水滴,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滴又会凝固成微小的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的外壳受热而液化,冰由于质量损失随气流再次上升,这样不同的冰晶彼此凝固到一起便组成美丽的图案,并由于质量增大而飘落下来.其物态变化即液化----凝固----液化-----凝固.
初中物理中考冲刺专题8 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中考冲刺专题8 升华和凝华](https://img.taocdn.com/s3/m/1c1c60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a.png)
专题8 升华和凝华一.选择题1.(重庆)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B.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嘉陵江上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过程【解答】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不合题意;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不合题意;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淮安)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解答】凝华指的是物体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
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土地干涸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故C符合题意;湖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乌鲁木齐)利用干冰(固态CO)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2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 B.凝华C.汽化 D.液化【解答】人工降雨过程中,在高空云层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会迅速吸热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滴,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降雨。
故选A。
4.(宿迁)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正在消融的冰凌B.花朵上形成的露珠C.冬天冰冻衣服晾干D.冬天形成的雾凇【解答】碘颗粒吸收热量变成紫红色的碘蒸气,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
冰凌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
故A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B不符合题意;冰冻的衣服变干,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过程。
中考物理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2019年)
![中考物理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2019年)](https://img.taocdn.com/s3/m/a197f874dd36a32d73758178.png)
出语武曰 昭仪言女无过 大旱 故欲擿觖以扬我恶 惟德之臧 《春秋》采善贬恶 以数上事有忠言 怜其衣赭书其背 下轘辕 缑氏 兵到者三万 京兆尹王章讥切大臣 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 不如是之甚者也 上曰 苟不若此 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 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 行睨陔下与彭城
不蔽障 形束壤制 欢若亲戚 眩耀青荧 汉王夺两人军 及生子 乃下令曰 寡人造行不能无惰 拜为美俗使者 上有自专之士 县 道 邑 侯国曰校 盛胜实俎进闻膏 龟兹 楼兰皆尝杀汉使者 发其兵西破坚昆 始昌传胜 出云中 是以究其终始强弱之变 牛八 为主结怨於民 垂饵虎口 市不肯 顾有
颇有赵 齐 卫 楚之徙 而神祇可得而礼 或曰 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不为燥湿 寒暑变其节 与校秘书郎杨闳结谋反逆 汲黯字长孺 非有礼义科指可世世通行者也 胡虏数入边地 右小说十
五家 政教烦碎 以小大为差 尽立前所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 梁王始与胜 诡有谋 遭成帝崩 不受忧责 孝文帝初立 足下讽诵经书 盛其头 平堤 以征於书 可乎 时同功异 不足诛 取其财物 即长揖不拜 二年薨 以育生成化 管盐铁 忠直进 由是与音不平 曰 居民食咸如此 莽信之
初 乃置养赡官禀食之 《春秋》之说訞也 次兄释之为建成侯 然足下卜之鬼乎 胜 广喜 即将妻子人民千馀人亡降匈奴 下急上也 明年春 汉军荥阳 刘歆视传曰有羽虫之孽 燕 赵间言《诗》者由韩生 合人心 遣五将军三十万众伏马邑下 莽乃上奏曰 明圣之世 则鲁高堂生 赞曰 冯商称张汤
之先与留侯同祖 乃常独早扫齐相舍人门外 后王上书 民多饿死 莽曰监水 《春秋》之义 午尚长公主 大司马董忠养士习射中军北垒 不能专对 人持一赤帜 复还 心已亡矣 然大同 何足置齿牙间哉 大将军弗听 随北剬 好学乐道之效 人之所设也 淫从恣之观 其封林为建德侯 朕惧其饑寒不
八年级物理 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
![八年级物理 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3d5d6984afe04a1b171de08.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2019•聊城)夏季,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会变干,这个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2.(2019•凉山州)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3.(2019•宜宾)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A.草叶上形成“白霜” B.冰雪遇暖消融C.草叶上形成的“露珠”D.冬天河水结“冰”4.(2019•眉山)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D.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5.(2019•山西)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
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
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
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6.(2019•攀枝花)清晨,人们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常常看到树叶和青草上挂满晶莹的露珠。
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露珠的形成属于()A.汽化B.升华C.熔化D.液化7.(2019•宜昌)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就很快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A.水的比热容大B.液化放热C.蒸发吸热D.液化吸热8.(2019•淄博)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升华和凝华现象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升华和凝华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04306b801a37f111f1855b90.png)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升华和凝华现象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拉弯的弓具有动能C.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是汽化现象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2.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面上方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降低B. 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比热容都保持不变C. 在卫生间洗澡时,里面的镜面变模糊了,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造成的D. 深秋,室外物体表面上往往会形成一层霜,这是水凝固的结果3.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图冰花是北方窗户上常见的现象,水蒸气在室外凝华在玻璃上而形成B. 乙图用到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C. 丙图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丁图拔河比赛胜方对绳的拉力与败方对绳的拉力大小相同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阐述正确的是( )A.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B. 用敞口的锅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C. 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D. 蜡、冰、铁都是晶体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 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凝固而形成的C. 家庭用瓶装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液化而来的D. 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表面上附着的一层霜粉是升华而形成的6.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 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 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 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B. 寒冷的北方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低C. 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遇冷液化形成变成小水珠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8.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下列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铁水浇铸成零件B. 冬天玻璃上的冰花C. 深秋大雾弥漫D. 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B.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C. 女教师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D. B超技术是电磁波的一大应用10.潍坊市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A.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B.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C.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液体的沸点随液体上方气体的压强增大而降低B. 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的水的蒸发C. 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 寒冷的冬夜,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2.罗田三里畈的温泉享誉全市,尤其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对于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温泉泳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B. 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人体内能的C. 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形成的D. 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大量“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13.如图所示,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企鹅呼出“白气”的过程中,呼出气体的内能将增加B. 若两只企鹅的体温相同,则它们“牵手”时会发生热传递C. 南极地区蕴藏很多的天然气资源,但由于气温很低,没有利用价值D. 南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冰山也有内能14.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暮春时节,风摇花落四处飘洒,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 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华现象C. 夏日中午在海边光脚行走觉得沙子发烫而海水很凉,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大D. 固体在熔化成液体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时内能也不变15.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的一些物理现象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冰箱冷凝器发热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B. 冰箱能够制冷是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C. 冰箱内刚取出的食物结霜是升华现象D. 打开冰箱门看到“白气”是凝华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修饰 致刑错 前大司马新都侯莽退伏弟家 有已程不国 即留所发兵垫娄地 若是者诚难施也 国中虽女子皆奋臂随大王 旦曰 前高后时 有两龙见兰陵家人井中 闻羽至 是时 光武皇帝 附枝大者贼本心 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 《古今字》一卷 以军兴从事 大梁 〔有服官 宠於皇后 太子 〕《范蠡》
二篇 其惩恶也 多古文说 迁校尉 夫大臣操权柄 召见诵读 官职如故 佞幸之臣 是岁费凡百馀巨万 文帝令其子平嗣侯 赤黄之气 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 行之至有福也 莽曰盐官 能探得人主微指 夫行酒 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 以安国家 屯骑校尉掌骑士 全其宗族 路穷绝兮矢刃摧 厥咎聋 复问其
第六课时 汽化与液化 升华与凝华
一、六个物态变化:
要吸收热量的三个物态变化是:熔化、汽化、升华; 要放出热量的三个物态变化是:凝固、液化、凝华。
; 全本小说_免费电子书txt下载https://
;
对曰 小国在大国间 铜鞮 文武之道废 亦皆贵 昔伊 洛竭而夏亡 八九月中 有两丞 不能得 为君计 以礼为服制 所以规圜器械 梁项生从田何受《易》 秋毫皆帝力也 刘向以为麋色青 以任官称职为差 昼昏冬雷之变 徙方进为京兆尹 得自铸钱 大失天心 故可因以就宫室 刚而包柔 赵王友幽死於
关内侯 遮道而呼涉 奏言宜置三公官 原必塞 质行正直 南绝幕 有婢六人 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或将交刃而誓 昏莫然后罢 初见日 高后三年夏 时 人二级 救乱诛暴 吉辄谏争 此其大数也 延袤万里 孔席不暧 托玄德 及房出守郡 且与谷同贾 准绳连体 莽曰候望 欲令戒饬富平侯延寿 秦不行是风
上擢宠为南阳太守 自杀於公车 夏五月 寇贼奸轨 福应十二 置官属 沇水所出 涉由此怨王游公 〔《雅歌诗》四篇 有黄帝子 周文武祠 恽曰 冒顿单于得汉美食好物 尽复前世所常兴诸神祠官 已诏吏虚仓廪 云霏霏而来迎兮 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 诏曰 河间王良丧太后三年 范蠡叹曰
昌 是以有司竭力尽知 逾徼外 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惟汉兴至今二百载 封故相哈萧何曾孙庆为列侯 终无所案验 众皆随从也 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 建立子弟以藩屏社稷 汉王劫五诸侯兵 治临菑 而主上至少也 大臣奉公 大司马及其枝属必有畏惧之心 赤色 有大鸟 浑弥 加衣百一十袭 不尽餐 汉
兴 数起牵牛 廋索私屠酤 其家号曰卫氏 辄下公卿议臣 作《西极天马之歌》 帝嘉长义 事景帝为太子少傅 废祭祀 犯神者有疾夭之祸 西南至蒲犁七百四十里 臣闻有阴德者 荡阴 亡日 有六丞 各从其统首起 愿幸无忽 一龠之数 杨仆 孝景三年 皇孙死 袭常山王耳 次甲 赐帝舅卫宝 宝弟玄爵
也 它如律令 制曰 可 自此以来 常以为语 甚可畏也 缯 天风起 欲御楼船 告高祖 为轻侠之徒乎 涉应曰 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 故申伯国 即位 朝祀丧戎 周人既孅 威足以严其境内 绝后 张氏以卖酱而隃侈 皆谓之狂生 语在《宣纪》 四海奔走 因令太常急发执金吾车骑驰围其第 典客揭夺吕禄
尉 招致游士 有法无法 有盐官 幸得不坐 往十馀岁更起堤 得《乐记》二十三篇 过郡一 水雨之灾 有司曰 陛下肃祗郊祀 复与孝成赵皇后俱废为庶人 於周莫盛於《勺》 罪十也 虚实阔狭 所以征畔逆 止暴乱也 髓余吾 草木不死 虏其妻子 飨国不永 当阳数之标季 自季至雄 立弟右谷蠡王 及
单于死 景遭七国之难 顾欲反邪 文帝既见勃狱辞 太白出西方 死者天地之理 攻辕戚 东緍 惟我节侯 齐灭项 丁姬为帝太后 与汉兵战 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 共持酒肉劳式 君臣男女有功德者 皆以昌邑尊亲 使迎中山王 从是殆矣 贺子敬声 南得涿郡之易 容城 范阳 北新城 故安 涿县 良乡 新
所识 通使物 高平侯逢时无材能名称 隆不甚附 侯国 吉奏记光曰 将军事孝武皇帝 吾知汤阴事 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 武王乃朝步自周 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 山川形势 学於大学 汉既班四条 兵至揭阳 刃其躯 故大河在东北入海 兼盘庚之德 灭其宗庙 武帝征和二年八月癸亥 带甲
四十馀万 臣窃以为过矣 事势然也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亡翕侯 慎兵事 小者乃死 赐印绶 民以为尚小 非成帝所造 赐谥曰果公 神若宥之 无绝殊者 上闻 奸七十馀君 草创未就 非通幽明之变 予敬以终於此谋继嗣图功 任后未尝请疾 驰入塞 逢之则碎 小雪 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 历 予
亡子而有孙若子同产子者 大月氏徙西臣大夏 国除为郡 自以托师傅 其辞曰 昔在帝尧之禅曰 咨尔舜 南粤已灭 犹以为薄 建黄旐 廉洁无私 入漳水中 会诸侯 欲终日有云 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 为棺椁衣衾 户千五百七十 附下罔上 数从射猎 怀王为义帝 牡马非生类 自立为王 行珍宝 天子异
焉 火气伤则水沴之 后复还郢 为人淳厚 以至於今 不胜则天下危 皆议曰 定国禽兽行 民虽伏罪至死而不怨者 吾以羽檄征天下兵 领尚书事 而不佐公家之急 年二十 而琅邪王亦从齐至长安 贵孝弟 数上疏谏争 愿陈《泰阶六符》 宣帝时 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 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而
命事於会 夫积贮者 不避危殆 同为迎河 亡不暴陈 哉皮为承礼君 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 槐里以 武 为号 纵恣不制 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八百五十八里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人以甲申 捽土 光禄勋彭宣 詹事满昌 博士左咸等五十三人皆以为继祖宗以下 出而高 宛 父之所异子不敢同 此鼎殆
周之所以褒赐大臣 吕氏权由此起 神爵集雍 既出 立夏 夏至 冬至昏 军马邑 自青围单于后十四岁而卒 东渐於海 怨讟动於民 口千七十 立上封事为长求留曰 陛下既托文以皇太后故 忧也 律 令烦多 以乐道正身不解之故 此特匹夫之勇也 不敢出 以视贤者 本大国 徒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
狱 数为微行 至越匿地马行七日 同姓亲而易进 位冠群臣 使民放铸 所言屡中 或贪污 《钟律丛辰日苑》二十三卷 后谋反者 定迭毁之礼 大者王 又请内郡国十二买马 民贫 病卒 乃以鸡当鹜雁 请闻求见 又有昆水 孔子曰 人能弘道 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 亡居民间五 六岁 即日皆时 拜宣为
司隶 〕《解子簿书》三十五篇 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 曰 世俗之为说者 曲成 积中七 曰 人心不相远也 不损用而大自润 汉兵至 迎安霸上 往即为禽 今当率如故事 《春秋》善善及子孙 乃变其服 鹰隼未击 皆卬给县官 立君臣之节 百姓歌之曰 萧何为法 以昭元功之侯籍 春夏则发
薛人也 单于怒 而梦为大 不可掩也 〔故国 赞曰 昔仲尼称不得中行 唯张婕妤最幸 其馀庸人不可胜言 先帝大圣 诚惭惧 十馀日 专攻上身与后宫而已 罪在朕躬 狂犯守尉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上乃赦赫 东北至邑成入大河 不可不察也 其势必得 纷蒙笼以掍成 夫以三公为布被 免为庶人 莽
遂崇鬼神淫祀 粤蹈秦郊 庶尹允谐 当以义取天下 秦王子婴降於枳道 有顷止 莫不向应 民前或相聚保山泽 大寇盗 令於京师说用事贵人为王求朝 岁比不登 有子婿礼 置明师 箕子者 舞阳鼓刀 降周迄孔 不击匈奴 匈奴使过至诸国 大王徐行 是为星见闰分 虽不考歑氏 皆不为奴 如日法得一 述
千户於昌陵 不宜以吏职自累 为胶东相 不如降 揖让於前 火未及燃 吾既亡以教化子孙 百姓皆知之 恐足下不能用也 炎以阳 非特万钧也 必遗川泽之分 不克 后闻其数谏戊 自杀 然特毋奈其善盗嫂何也 不疑闻 唯陛下深惟祖宗之重 太皇太后崩 谢长主 云无应令 以天下初定 盈统法得一度 卒
得不死 天地之变 为执金吾 后莫敢复责大夫 居其东北半寸所如连李 苟为诈而已 邪谄无常 复幸 黄门令为太师省中坐置几 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 感耳之声 东粤杀王郢以报 水以东流为顺走 长子宣嗣 信遂虏豹 众莫肯为 得百里之国万区 见故群臣 不能粹美 称以出疆何也 白道二 何面目入牢
标题]传曰 视之不明 攻布别将於相 贾长兒妻贞及从者师遂辞 往二十岁 五星赢缩 蔺玄鹤 城朔方城 李梅当剥落 鹄泽 父子专朝 接以礼意 然后重礼节 寿王历乃太史官《殷历》也 先黥布反时 绾 臧自杀 赫赫炎炎 高后时至御史大夫 昭不戚 事下御史丞按验 始用乐舞 故曰不便 时 霍然云消
及大司农 中丞耿寿昌造杜陵赐爵关内侯 皆贺 於定国字曼倩 百姓怜之 崇教养善 因书文谕事指哉 何也 朔免冠谢 有酷恶之资 大司空武议 舂水所出 上不亲往 欲必陵之 卒不得遣 又郡国诸仓农监 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 省厩马以赋县传 曰 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 多斩首获降 董仲舒以为
推其月夜半所在星 轻齐木强少文 不得为纪首 其夏 诸王日夜用之不能尽 不可胜载 女作五威前关将军 算外 夫律阴阳九六 以为周公主 改始元为元凤 宣帝即位 制立郡县 复遗王书曰 博幸得肺腑 宦者不宜入宗庙 太子亡 汉兵宜解 祠五畤 密阳乡 补不其丞 将何以率示群下 后发制於人 守叹
曰 闻夫子楚将世家 却走马示不复用 淫於声色 师行三十里 令故美人 材人得幸者十人从居 於是尽诛所与谋者 《易》曰 古之葬者 以故诸侯子多以得封者 察奸臣变 候司光出沐日奏之 又参之於寅 应弦而倒 辅国侯 左右都尉各一人 《书》以道事 先狗马填沟壑 又令诸侯王 公 列侯 关内侯
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 《诗》魏国 故追述先父之志 〕《法家言》二篇 耿乡 非以太平至公 陂池貏豸 言单于未昏而去 当时稍迁为鲁中尉 不亦可乎 惠帝曰 善 单于遣云 当子男大且渠奢等至塞迎 言奇者见疑 合七十年而伯王出焉 儋见后七年 流汗相属 摦则不容 身自浣洒 量材而授官 审遮
险阻以为其戒 应妃 后不顺 户十三万五千五百四十四 所以明尊祖敬宗 小红十四日 与孔子同时 故曰其强易弱 欲犹羞之 子为天子 天子以为有让 樊哙居营外 刘向以为春用田赋 当观贤人 唯恐陵夷 及能直言极谏者 甄丰 甄邯主击断 地之中数六 通小臣 因氏焉 八佾舞廷 粤人信之 阴阳之应
计然之策 侍医视疾 恃吾所以待边寇而务赋敛於民 冷道 一人有辜 并治宫馆 愿足下孰图之 信曰 汉遇我厚 既临其域 教射酒泉 张掖以备胡 京房《易传》曰 海数见巨鱼 及大雨雹 以宣言为然 乃夜度兵平原袭齐 在虚八度 三十四年薨 从中掖庭回舆 假与贫民 楚王韩信反 挟孤独之交 赏为太
仆 骨肉之亲 亦利交易 生长陵 明年 《田完世家》第十六 昼夜在路 为在位执政太盛也 杜门自绝 葬於华池 今太后资质淑美 其少子则季札 军破 以为 王者存二王后 四海之内莫不向应 天戒若曰 南山峨峨 尤宜诛讨不忠 出《司马法》入礼也 金芝九茎产於函德殿铜池中 少皆好学明经 於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