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合集下载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感谢观看
4 第7章学龄初期
儿童心理的发 展(上)
5 第8章学龄初期
儿童心理的发 展(中)
第10章少年期学生 心理的发展
第9章学龄初期儿 童心理的发展(下)
第11章青年初期学 生心理的发展
1.1本章要点 1.2复习笔记 1.3课后习题详解
2.1本章要点 2.2复习笔记 2.3课后习题详解
3.1本章要点 3.2复习笔记 3.3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目录分析
第2章儿童心理学 发展简史
第1章儿童心理学 的对象、任务和方

第3章儿童心理发 展的基本规律
1
第4章乳儿期儿 童心理的发展
2
第5章婴儿期儿 童心理的发展
3
第6章学前期儿 童心理的发展
4.1本章要点 4.2复习笔记 4.3课后习题详解
5.1本章要点 5.2复习笔记 5.3课后习题详解
6.1本章要点 6.2复习笔记 6.3课后习题详解
7.1本章要点 7.2复习笔记 7.3课后习题详解
8.1本章要点 8.2复习笔记 8.3课后习题详解
9.1本章要点 9.2复习笔记 9.3课后习题详解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发展
第版
教材
儿童
习题
心理学
笔记
心理学
儿童 要点
方法

(NEW)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分为: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 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3.下列研究设计类型中,既能描述因变量的年龄差异,又能描述 年龄变化,还能对年龄、群组、测量时间等效应进行分离的是 ( )。[统考2012年研]
A.横断设计 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 D.双生子设计 【答案】C 【解析】纵向设计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 察、测量或实验;横向设计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 观察、测量或实验;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 起,克服了纵向设计的缺点,又保留了横向设计的长处,从而更好地研 究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
A.蒙台梭利 B.霍尔 C.斯宾塞 D.桑代克 【答案】B 【解析】霍尔的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 儿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征。C 项,席勒一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做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 的一种方式。
4.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 调( )。[统考2014年研]
6.对同一批被试分别在其55岁,65岁和75岁时测试了他们各方面 的能力,随年龄增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 )。[统考 2014年研]
A.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 B.感觉记忆能力 C.限时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 D.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 【答案】B 【解析】18~30岁是人的记忆的“黄金时期”,记忆的效率最高。35 岁以后,记忆逐步减退。减退的趋势,假定18~35岁时记忆的平均成绩 为100%(最高),那么35~60岁时记忆的平均成绩则为95%,60~85 岁时为80%~85%。A项和D项,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和对线段长度的 比较属于晶体智力,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都在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 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而感觉记忆与动作反应速度相比,感觉记忆的下 降速度更显著。

朱智贤 儿童心理

朱智贤 儿童心理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作者:林崇德文章来源:本站资料点击数:689 更新时间:1/16/2008朱智贤(1908—1991),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18年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

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师从于一批有名的学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

在大学期间,完成了《教育研究法》一书,这本书被指定为许多大学的教学参考用书。

大学毕业以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兼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主编《初等教育界》、《儿童导师》两种教育刊物。

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研究室任研究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

1938年应桂林江苏教育学院邀请,任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

1941年起先后应聘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教授。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并兼中业学院院长。

解放后,任中央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组长,后改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

80年代以来,他创办了《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全国唯一的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大词典》、《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等书。

他的主要著作有《小学课程研究》(1930年),《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1930年)、《小学行政新论》(1933年)、《教育研究法》(1935年)、《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1937年)、《儿童心理学》(1962年,1979年)、《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年)、《朱智贤心理学文集》(1990年)、《思维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著,1986年)、《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著,1988年)、《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1990年)。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朱智贤(1908—1991),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18年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

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师从于一批有名的学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

在大学期间,完成了《教育研究法》一书,这本书被指定为许多大学的教学参考用书。

大学毕业以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兼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主编《初等教育界》、《儿童导师》两种教育刊物。

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研究室任研究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

1938年应桂林江苏教育学院邀请,任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

1941年起先后应聘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教授。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并兼中业学院院长。

解放后,任中央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组长,后改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

80年代以来,他创办了《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全国唯一的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大词页 1 第典》、《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等书。

他的主要著作有《小学课程研究》(1930年),《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1930年)、《小学行政新论》(1933年)、《教育研究法》(1935年)、《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1937年)、《儿童心理学》(1962年,1979年)、《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年)、《朱智贤心理学文集》(1990年)、《思维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著,1986年)、《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著,1988年)、《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1990年)。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

《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儿童心理学》读书心得1今天,我再次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

书中认为儿童入学的学习准备,除了生理准备,还有心理准备,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

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

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

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

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

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

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

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

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

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

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

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

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

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

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

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4章乳儿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客体永久性答:客体永久性是知觉常性的进一步发展,它指客体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这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

这个概念是由皮亚杰提出的。

实际上,这已进入了表象的范畴。

一般认为乳儿要到8~12个月时才有这种能力。

2.深度知觉答:深度知觉是对一个物体多深的认识,乳儿大约在两三个月时就有这种能力。

吉布森的视崖实验证明两个月大的乳儿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乳儿长大到能爬过视崖时,表现出明显的视崖恐惧。

研究表明三个月大的儿童能够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对知觉进行分类。

3.依恋答:依恋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这种关系被具体描述为乳儿和照看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渴望彼此接近,它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

依恋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

二、简答题1.新生儿具有什么样的无条件反射?它们有何作用?答:儿童刚刚降生以后,主要是依靠由皮下中枢实现的无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

新生儿具有的重要的无条件反射包括:(1)食物反射,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

(2)防御反射,儿童出生后的头几天就能对温度刺激或痛觉刺激产生泛化性的反应,刺激一处,全身反应。

(3)定向反射,儿童出生两周左右就能对强烈的刺激产生定向反射,如眼睛转向光源。

(4)巴宾斯基反射,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的时候,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

(5)抓握反射,物体接触手掌的时候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把物体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6)惊跳反射,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又叫摩罗反射。

(7)游泳反射,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像游泳一样的动作,这种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以后消失。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6章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语音意识答:语音意识是指个体对口语中声音结构的意识及运用,它的发展对随后拼写与阅读学习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我国研究者发现,拼音学习对幼儿汉语和英语语音意识都有促进作用。

2.积极词汇答:积极词汇的掌握有赖于两个条件:第一,对词义有正确的理解;第二,正确使用词。

有许多词,儿童能听懂,但不会使用,或不能正确地使用,这仍是消极的词。

为把消极词汇变为积极词汇,就要创造条件使儿童在各种场合使用词。

学前儿童的积极词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增长。

3.自传体记忆答:自传体记忆是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特殊事件的长期记忆。

研究者为考察4岁儿童的自传式回忆的表述特征,让4岁儿童在实验室面对陌生实验员和另三名儿童讲述自己过生日的经历。

结果表明,儿童在对过去事件作自传式回忆时,在事件回忆的逻辑顺序性方面,能够独立地按照事件发生顺序回忆的儿童占36.8%。

4.心理理论答:心理理论是指幼儿对于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和认知,这种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心理理论的经典实验范式是考察儿童对他人错误信念的理解。

例如,小明和小红两个孩子看到糖果被藏到一个盒子里面,然后小红离开房间。

小明看到糖果被移到另一个罐子里面。

当小红回到房间之后,小红认为糖果在哪里呢?研究表明,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成功从3岁到5岁有一个转折。

二、简答题1.评析游戏本身的性质和它在学前期儿童身心发展上的作用。

答: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和游戏本身的性质和它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上的作用分不开的。

(1)游戏是适合学前儿童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①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

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通过游戏,儿童理解和体验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跟儿童周围的生活条件密切联系的,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②游戏跟劳动不同,劳动要生产物质财富,而游戏并不生产什么;游戏跟学习不同,学习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社会义务,而游戏则不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6章学前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亲社会行为[人民大学2007研]答:亲社会行为是指准备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行动的行为,如助人、合作、分享等。

从很早开始,儿童就表现出多种亲社会行为;当儿童自愿帮助他人而不考虑任何外在奖励或没有个人动机时,则是一种利他主义,这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形式;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父母抚养方式、成人的榜样、大众传媒,儿童的移情能力、社会认知能力、道德判断水平等因素。

2.性别认同[南开大学2006研,中科院2005研]答:性别认同是指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完整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是性别同一性,二是性别恒常性。

①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理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知道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儿童在3岁左右就能达到性别的同一性。

②性别恒常性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解和认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性别的时间恒常性,也称性别的稳定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时间或年龄而发生变化;第二,性别的情境恒常性,也称性别的一致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服饰、发型及所从事的活动而发生变化;第三,性别的非动机性,指知道一个人的性别不会随其愿望而改变。

研究表明,幼儿达到性别稳定性的平均年龄是4岁左右,达到性别一致性的年龄是5岁左右。

研究还表明,幼儿首先获得的是关于自己的性别恒常性,然后是关于其他同性别儿童的性别恒常性,最后是关于其他异性儿童的性别恒常性。

3.恋母情结[东北师大2005研]答:恋母情结原义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绪,后统指幼儿对异性父母的依恋、亲近,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复合情绪,也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相传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子因应验一个神谕,无意杀死生父,娶母为妻。

弗洛伊德借此论证儿童性心理的特征,认为儿童在性器期(3~5岁)男孩出现恋母妒父的情绪,潜意识中想取代父亲独占母亲的爱,但因父亲比自己更强大有力,故心理上常以父亲自居,极力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到了青春期,这种冲动还会出现,直到有了性爱对象才会获得解决。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7-11章)【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7-11章)【圣才出品】

第7章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的发展(上)一、简答题1.学龄初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什么?答:(1)学习活动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开始形成和分化,学习策略也在逐步形成和丰富。

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有些小学儿童在感知、思维、语言、情绪、社会性等方面表现出学习障碍。

(2)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随之获得发展。

小学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小学儿童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逐步发展,对概念的掌握逐步丰富、深刻和系统,各种推理能力以及思维的品质都在迅速发展。

(3)在新的社会生活中,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也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自我意识更加深刻,逐渐发展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

与此同时,随着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成分的逐渐减少,儿童对他人的认识也逐渐趋于客观和深刻,其社会性认知迅速发展。

随着儿童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和范围的扩大,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提高。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品德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

儿童逐步形成系统的道德认识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道德动机、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都在迅速发展。

2.简述学龄初期儿童学习的特点及其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答:(1)学龄初期儿童学习的特点从学龄初期开始,在学前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下,儿童逐渐以学习这一比较高级的活动形式作为主导的活动形式。

①狭义的学习和广义的学习儿童在学校里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狭义的学习,是和在生活中所进行的广义的学习不完全相同的。

儿童在学校里所进行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内容,根据儿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考虑科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把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加以选择、安排,并用合乎儿童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掌握人类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有益的知识经验。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章节题库(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圣才出品】

第1章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名词解释1.Sequential design[中科院2007研]答:Sequential design中文翻译为“序列研究设计”。

序列研究设计是一种在几个月或几年内对不同年龄群的被试反复进行研究的设计。

它是将纵向研究设计与横向研究设计交叠在一起构成的、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在于:①发扬了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同时发扬了横断研究设计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设计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

②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又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以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

③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研究的时间。

2.Cohort effect[中科院2007研]答:Cohort effect中文翻译为“同辈效应”。

同辈效应是指同龄人群体因生活在类似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历类似的历史事件而对群体成员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横断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常在横断研究中反映出的年龄差异因未能考虑不同同辈之间文化或历史因素的影响,就可能混淆年龄和同辈效应。

不同的同辈间与年龄有关的差异,部分是由他们在成长经历中的文化或历史的差异所导致,而不是由真正的发展变化引起的。

3.纵向研究[南京师大2003研]答:纵向研究是指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依据的研究方法。

它与“横断法”相对。

纵向追踪的时间可持续几个月、几年乃至几十年。

其优点是符合个体行为发展的本义,由同一对象所得资料,便于解释发展过程中行为改变的因果关系,也能较系统地掌握同一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难以进行大量研究,且不易查明或控制影响被试的各种条件,当被试的生活条件变化时,不易有效地进行前后比较等。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朱智贤《儿童心理学》朱智贤(1908—1991),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18年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

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师从于一批有名的学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

在大学期间,完成了《教育研究法》一书,这本书被指定为许多大学的教学参考用书。

大学毕业以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兼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主编《初等教育界》、《儿童导师》两种教育刊物。

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研究室任研究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

1938年应桂林江苏教育学院邀请,任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

1941年起先后应聘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教授。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并兼中业学院院长。

解放后,任中央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组长,后改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

80年代以来,他创办了《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全国唯一的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大词乳儿(1个月一岁)、婴儿(1岁一3岁)、学前儿童(3—6,7岁)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还阐述了不同发展阶段儿童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与规律,并结合儿童所具有的心理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第三部分由第七、第八、第九章组成。

此部分重点论述了学龄期(7,8岁一11,12岁)儿童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住意、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和个性(包括自我意识、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及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着,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朱智贤着,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心理学说明-内容提要-目录《儿童心理学》1993年修订版说明《儿童心理学》是1961年初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指定朱智贤教授编写的。

1962年初版,1979年再版。

这是我国第一部贯彻马克思主义观点、吸收国内外科学成就、联系我国实际、能够体现我国当前学术水平的综合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曾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对培养我国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此书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80年代末,朱智贤教授根据各地教学的需求和适应国内外儿童心理学进展的需要,决定第二次修订《儿童心理学》。

此时,他正领导和主持着跨“六五”“七五”规划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由于全国二百余位心理学家的艰苦研究,朱老已收集了大量的国内的第一手资料。

因朱老年事已高,所以命我协助他制订修改方案,并请我所讲师李虹做具体工作。

不幸的是这位杰出的心理学大师和教育家于1991年3月5日离我们而去。

朱智贤教授的逝世,是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一位卓着的学者和导师。

朱老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包括修订他的传世着作《儿童心理学》。

为了努力完成朱老未竟的事业,为了使他的学术思想更好地在读者中间传播,作为他的忠诚的及门弟子,我不顾自己学识的谫陋,担起了这个扛鼎式的严峻任务,按照朱老生前的要求,我从1991年暑假开始修订起他的《儿童心理学》。

在修订过程中,我注意突出朱老的学术思想。

其一,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并以这四个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赛如一条主线,贯穿于全书的始终。

其二,以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为叙述体系;每一个年龄阶段,又从一般特征、神经系统(或生理特征)发展、动作或活动发展、言语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来展开,构成全书的框架。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儿童心理学》读后感1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过教育类的著作。

在校长的推举下,我选择了一本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阅读。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意识到,了解儿童心理进展状况,掌控儿童的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多么重要。

我多年从事的是低班级的音乐教学,所以我对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进展非常感爱好,我便重点学习了这一章节。

在课堂上,低班级的同学的留意力是最难掌控的。

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学龄初期这些孩子的留意力进展的特点,即:无意留意已经有很好的进展,有意留意还在逐步形成中。

详细来说就是: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留意正在开始进展,而无意留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留意正在逐步进展,而详细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留意上,仍旧起着重大的.作用。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就该分别好好讨论如何利用有意留意和无意留意这两个方面来提高学习质量,进展儿童智力。

首先,如何利用儿童的无意留意:1、应当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爱好。

2、应当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

3、应当利用儿童的心情立场。

4、要积极防止可以分散儿童留意的因素。

另外,大力培育儿童的有意留意是须要的:1、进展儿童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在进展儿童有意留意上具有重大意义。

2、把有意留意进展为“有意后留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留意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小孩子的有意留意的时间特别有限,当他们的有意留意的时间过了的时候就需要要运用直观性强的,有图案的有趣味语言的教材,或者是其他方法来引起儿童的无意留意调整同学的学习心情。

有意留意和无意留意在教学过程中的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留意需要有节奏地交替进行。

抓住同学的有意留意来学习困难的课业或者讲解教材的主要部分,在同学焦灼的努力学习之后再用同学的无意留意完成轻松的环节,这以后还会胜利地引起同学的有意留意。

但是,假如过分偏向哪种留意力就会给教学效果打折扣。

假如过分亲睐无意留意,一味地为同学的爱好,为课堂的喧闹,为活动而活动,为满意同学成就感而过分降低学习难度,那么同学的技能确定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可能会阻碍同学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的进展。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1关于教育的三个常规问题,我想教师重在思考怎么教的问题。

因为,教什么的问题有课程纲要和教材的明示,为什么教的问题那是职业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怎么教的问题,才是职业化、专业化的根本所在。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是教育研究和行动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

其中,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不让孩子错过教育良机,又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命题。

边玉芳等人编着的儿童心理学中,列举了许多中外今昔的经典实验,从实践到应用分析,我感受到教育契机十分重要,许多例证都指出了一个大略的时段(年龄段),显得有些宏观,谈到的启示和建议也较抽象。

者能够提醒读者,启发思考,引发相关联想,从而指导和影响实际。

那么,陷于日常琐碎事务中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否达到要求,积极抓住契机给予适当的反应施教,很耐人琢磨。

首先,教育肯定存在教育契机的问题,其中不乏实例,教师也都认可,不必赘述。

其次,教育契机是否要激发创造,自然是应该的。

只是,教师积极自主地引发教育良机是上策。

这是责任所在。

该如何创造教育契机呢?如果能够把创造契机和实施教育并行同时完成,肯定是上上策。

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有意无痕地创造,然后在水到渠成时引导学生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

所以,教育契机的出现,看似偶然,也是必然的。

这样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顺应并接纳对方的终极的或阶段性的状态。

如果要向下猛药,那有风险,要慎之又慎。

我认为,“塑造”如此,“矫正”亦如此。

例如矫枉过正的策略,最好作为创造契机的策略,而不好作为矫正的办法。

因为,给教育对象一个心理上的舒缓的过渡阶段,是以人为本,否则容易出现逆反的现象。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圣才出品】

第3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答:(1)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①承认遗传是先天的,但并不是神秘的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

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②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夸大遗传的作用一方面,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

例如,一个生来全色盲的孩子,无法辨别颜色,无法成为画家。

而且,由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另一方面,也绝不夸大遗传这个条件。

因为它只能提供儿童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绝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

如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狼孩”、“猪孩”等,就是很好的例子。

(2)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决定作用①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例如,儿童虽然同样生来就有健全的头脑和眼睛,但有的孩子能读书识字,有的是文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②社会生产方式是环境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儿童的环境条件或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这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

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心理发展有巨大作用。

生产力发展不但影响国民经济生活,而且影响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社会生活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常常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来实现的。

③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包括教材、设备等),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儿童心理施行的有系统的影响。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名词解释1.个体发展答: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个体发展的研究内容包括: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具有心理;个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的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个体心理按照什么规律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教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2.种系发展答: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的。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

人类发展史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聚合交叉研究答:聚合交叉研究是一种在纵向研究中分段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

聚合交叉研究吸收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优点在于:发扬纵向研究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发扬横断研究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同时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二、简答题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即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

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2)儿童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即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学科。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圣才出品】

第1章儿童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名词解释1.个体发展答: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个体发展的研究内容包括: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具有心理;个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的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个体心理按照什么规律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教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2.种系发展答: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的。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

人类发展史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聚合交叉研究答:聚合交叉研究是一种在纵向研究中分段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类型。

聚合交叉研究吸收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优点在于:发扬纵向研究系统、详尽的特点,使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易于掌握;发扬横断研究较大面积测定的优势,加强统计处理,克服纵向研究样本少、有时间限制等问题;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段,同时通过追踪的纵向研究,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二、简答题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儿童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即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

儿童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进行专门的研究,同时,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也能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2)儿童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即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学科。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少年期学生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课后习题(少年期学生心理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10章少年期学生心理的发展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少年危机?答:少年期是指12岁到14、15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少年期是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从少年期开始,个体逐渐步入青春期。

(1)青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少年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2)少年期的个体面临着学习活动的变化、集体生活的变化、生理方面的变化,少年所具有的这些新特点,说明少年期是一个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

一方面,少年的身心发展已经具有很多成熟期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很多儿童期的特点。

他们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是他们看问题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刻。

处于少年期的个体开始能够比较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自我监督的能力还很不高。

他们能够理解和参与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但是还不能像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那样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他们似乎懂事,但是又不很懂事。

他们精力旺盛,能够参加更多的劳动,但还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社会劳动力。

他们一方面希望自己是个“大人”,以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却又留恋儿童时代,行动上常常流露出一些稚气。

(4)针对少年期的这些特点,父母和教师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来关心和教育他们。

一方面,不要把少年当做“小孩子”来看待,要鼓励少年的独立倾向,要适当地尊重他们的意见;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少年当做成熟的青年来看待,要给予必要而正确的指导监督,既要采取措施来充分发展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同时要积极而恰当地克服他们的幼稚性、冲动性和依赖性。

2.如何在初中的教育中提高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答:儿童进入初中以后,教学活动向他们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他们的抽象思维有更大的发展,要求他们能更独立地、批判地支配自己的思维活动。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第5版)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男童和女童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

[统考2014年研]A.语文测试成绩B.数学测试成绩C.工作记忆容量D.游戏模式【答案】D【解析】儿童的性别偏爱最早表现在对玩具的选择上。

大约l4~22个月的男孩就偏爱小汽车之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玩娃娃和毛绒玩具。

l8~24个月的婴儿即使在没有其他玩具的情况下,也通常拒绝玩异性孩子的玩具。

进入幼儿园后,儿童一般都喜欢从事与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

因此,学前期男童与女童的最大差异是游戏模式上出现了性别差异,此差异大于其他三方面。

2.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的喜爱,而盈盈也认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

[统考2014年研]A.同步现象B.再社会化C.相互社会化D.远端——近端发展【答案】B【解析】再社会化是指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

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3.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

[统考2014年研]A.蒙台梭利B.霍尔C.斯宾塞D.桑代克【答案】B【解析】霍尔的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特征。

C项,席勒一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做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4.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

[统考2014年研]A.社会起因B.个体起因C.婴儿期的发展D.青少年期的发展【答案】A【解析】维果茨基更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资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他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

5.自我同一性的确定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1908—1991),字伯愚,江苏省赣榆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18年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

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师从于一批有名的学者,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

在大学期间,完成了《教育研究法》一书,这本书被指定为许多大学的教学参考用书。

大学毕业以后,任厦门集美师范研究部主任兼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师,主编《初等教育界》、《儿童导师》两种教育刊物。

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教育研究室任研究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回祖国。

1938年应桂林江苏教育学院邀请,任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

1941年起先后应聘任四川教育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等校的教授。

1947年夏,在香港达德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并兼中业学院院长。

解放后,任中央出版总署编审局副处长兼教育组组长,后改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1951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编委。

80年代以来,他创办了《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一全国唯一的儿童心理、教育心理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大词
典》、《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等书。

他的主要著作有《小学课程研究》(1930年),《小学学生出席与缺席问题》(1930年)、《小学行政新论》(1933年)、《教育研究法》(1935年)、《小学研究工作实施法》(1937年)、《儿童心理学》(1962年,1979年)、《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1982年)、《朱智贤心理学文集》(1990年)、《思维发展心理学》(与林崇德合著,1986年)、《儿童心理学史》(与林崇德合著,1988年)、《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1990年)。

《儿童心理学》(196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分上下两册出版,是作为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育学专业儿童心理学课用的教科书。

1979年修订后再版。

全书共479页,36.9万字。

此书1987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儿童心理学》这部著作是朱智贤教授在60年代为解决教学急需而编写的一部专业性教材。

此书首次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全书共有11章组成。

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由第一,第二,第三章组成。

此部分主要解决了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在回顾中外儿童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批判地吸收了前人儿童心理发展观中合理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第二部分由第四、第五、第六章组成,此部分分别论述了新生儿(0一1个月)、
乳儿(1个月一岁)、婴儿(1岁一3岁)、学前儿童(3—6,7岁)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还阐述了不同发展阶段儿童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与规律,并结合儿童所具有的心理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第三部分由第七、第八、第九章组成。

此部分重点论述了学龄期(7,8岁一11,12岁)儿童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住意、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和个性(包括自我意识、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及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第四部分由第十章组成,重点讨论了少年期(13,14岁一15,16岁)儿童心理特点和规律。

第五部分由第十一章组成,阐述了青年初期(16、17岁一17、18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本书按儿童心理发展阶段顺序来安排章节的。

无论1962年版还是1979年的修订版,都力求反映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初步地使人们了解了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的种种心理特点和规律。

《儿童心理学》一书紧紧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并以此来阐述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环境,教育决定的?这是一个在心理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朱智贤教授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1)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和奥国心理学家彪勒夫妇提
出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乃是儿童内部素质向着自己的目的有节奏的运动过程,外界环境在这里只起促进或迟缓这个过程的作用,而不能改变这个过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2)对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的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可以任意加以改变的教育万能沦的观点;(3)对美国心理学家吴德沃斯提出的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的乘积的调和论的观点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指出了他们各自观点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但不能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遗传素质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

环境和教育则规定了儿童心理发展,其中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环境和教育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发展。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儿童在不断的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依据此观点,作者阐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例如他指出乳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在成人的影响下,不断产生的掌握随意动作,跟成人进行交往,并且获得对简单事物的初步认识的需要跟机体和心理发展水平
极低的状态之间的矛盾。

再比如,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儿童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新需要跟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作者认为游戏活动是解决学前期儿童心理矛盾主要活动形式。

回顾儿童心理学发展历史,有关发展动力的提法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有:(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的罗素;(2)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维也纳学派的彪勒夫妇,(3)只讲内因外因不讲发展,如格式塔学派,(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6)既讲内因,外因又讲发展的,如皮亚杰。

朱智贤教授不仅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发展观,而且提出了心理发展中内外因的具体内容,并且初步解决了需要理论,个性意识倾向性理论,心理结构(原有水平)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儿童学习积极性,能力发展,品德发展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因此他提出的理论因为具有一定的开拓性而受到了国内大多数心理学界同行的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