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意义内容目标
学校校本课程改革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改革方案随着教育环境和需求的变化,校本课程改革正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校本课程,即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校本课程改革方案,包括背景与意义、目标与内容、方法与实施、困难与挑战等十二个方面。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特长,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
然而,传统课程设置的标准化和统一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潜力。
因此,推行校本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校本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的课程。
通过开放、多元、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目标与内容学校校本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课程内容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出发点,涵盖学科知识、实践技能和人文素养等方面。
学生可以选择心理学、哲学、创意设计等非传统学科,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此外,校本课程还应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合作。
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和交叉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局观和关联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方法与实施校本课程改革实施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
首先,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同时,教师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和专业指导,提升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水平。
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与社会资源合作,引入专业人士和企业家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四、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校本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在校本课程中,教师更多地充当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应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也需要调整对学习的态度和方式。
他们应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和个人学习计划的制定。
校本课程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应积极参与并主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新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改革纲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新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纲要进行详细探讨,包括其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带来的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和意义新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过去的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新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意在通过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和超越。
传统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新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通过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和创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新课程改革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思想、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结构与形式、课程内容与方法等方面。
1. 课程思想新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全人培养”。
即将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并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 课程目标与任务针对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一系列的课程目标和任务。
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等。
3. 课程结构与形式新课程改革纲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
在课程结构上,强调主体课程和拓展课程的结合,注重学习与实践的融合,提倡跨学科和综合性学习。
在课程形式上,鼓励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4. 课程内容与方法新课程改革纲要对各个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和实用性,注重跨学科综合和前沿技术应用。
对于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项目制教学等活动性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指向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指向的思考引言新课程改革是指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不足,通过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革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指向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意义、目标和实施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现代化。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传统课程由于过于注重知识灌输,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
而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
2.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的有机结合。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3. 推动教育现代化新课程改革通过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个性化学习环境,实现教育的智能化、个性化和全球化。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创新精神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使他们具备面对未知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让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德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诚信守法等方面,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包括教育理念的更新、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 更新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理念的更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的实践意义
课程改革的实践意义课程改革的实践意义一、引言近年来,教育领域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然而,课程改革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真正融入到学校和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所以课程改革的实践意义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课程改革的意义,并探讨课程改革的实践价值以及推动课程改革的策略,最后进行总结。
二、课程改革的意义1.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统的课程体系主要以知识传授为核心,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具备创造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3. 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信息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社会需求,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课程改革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积极主动地掌握与利用新的知识和技术。
4. 打破学科壁垒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学科为中心,学科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这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课程改革则强调跨学科教学,打破了学科壁垒,提供了多学科融合的学习机会,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思维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统的课程体系强调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而课程改革通过引入公民教育、环境教育等内容,使学生能够认识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解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价值1.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改革的实践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新的课程体系注重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课程改革将学科之间的界限打破,提供了学生综合发展的平台。
教育政策: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教育政策: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1. 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政策则起着指导和规范教育实践的作用。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推进教育改革,其中新课程改革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2. 新课程改革背景解释新课程改革出台的背景原因和相关目标。
提及全球化、技术进步对教育需求的变化、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等方面。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详细介绍新课程改革所涵盖的核心内容:学科调整、学习方法创新、评价方式变革等方面。
3.1 学科调整具体说明各学科调整带来的变化,如减少知识点数量、加强跨学科融合、突出实践与应用等。
3.2 学习方法创新解释引入新的学习方法带来的好处,如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
3.3 评价方式变革说明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方式与以往的区别,如注重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考核,树立多元评价体系等。
4.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意义阐述新课程改革对教育产生的积极意义。
包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
5.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影响具体讨论新课程改革对各方面教育环节的影响,如教师角色转变、教材编写与选择、教师培训与发展等方面。
6. 结论总结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强调其是适应时代需求,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并指出在实践中仍需解决一些挑战和障碍来推动新课程改革迈向成功。
以上是关于"教育政策: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的文档内容编写,该文档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它通过分析各个方面,向读者传达了新课程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性。
论课程改革的意义
论课程改革的意义课程改革的意义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关注点逐渐转向了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意味着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调整,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课程改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调整教学内容,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考和合作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课程改革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传统的课程设置通常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素养的培养。
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交技能。
课程改革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旨在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合作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
其次,课程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下,许多学生往往感到学习的内容枯燥乏味,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而通过课程改革,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加入实践性的写作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此外,课程改革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鼓励他们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通过课程设计的变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课程改革可以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通过实验、观察和发现,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社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课程改革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幼儿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改革
幼儿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幼儿的成长特点和培养其综合素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具体任务、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可行的实施方案。
一、改革意义1. 适应时代需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幼儿成长环境和教育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课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幼儿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 培养综合素质新时代对幼儿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要求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
改革幼儿园课程,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革目标1. 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幼儿被动接受知识。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使幼儿能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
2.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新课程改革的另一个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具体任务1. 落实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当具体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确保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并贴近幼儿的实际需求。
只有科学制订课程标准,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2. 注重实践新课程改革的另一个具体任务是注重实践。
幼儿园课程改革要立足实践,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 强化师资培训幼儿园课程改革还需要具体任务是要强化师资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只有教师具备了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措施1. 制定实施方案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措施之一是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改革旨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本实施方案旨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立足国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人才;(2)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力和适应能力;(3)突出特色,推进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4)多元评价,建立科学、公平、全面的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
2.原则:(1)坚持立德树人,以德育为中心,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突出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3)注重实践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4)注重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兴趣特长,培养个性和多元化发展;(5)教育公平,保障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益。
三、课程改革内容与举措1. 课程设置与分类(1)课程设置:根据新时代需求,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和创新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和美术音乐等。
选修课程包括理科、文科、艺术类、体育类和实践类等。
创新课程包括创客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
(2)课程分类:根据学术性与实践性的要求,将课程划分为学术课程和实践课程。
学术课程以学科知识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实践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1)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探究、实验探究和项目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023年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23年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教育也需要相应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培养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我国决定在2023年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具体的改革目标和措施,以实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
二、改革目标1. 建立全面素质教育的体系,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2. 核心素养培养:进一步加强语文、数学、外语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跨学科能力培养:推动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艺术素养培养: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 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措施1. 课程内容调整:对现有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减少重复和冗余内容,增加与核心素养和跨学科能力培养相关的内容。
2. 课程开设改革:推动课程开设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鼓励学校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3. 教学方法创新: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4. 教育评价改革:优化评价体系,从单一的成绩评价转向全面素质评价。
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学科知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5.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研究和实践,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资源。
四、实施计划1. 2023年年初,各级教育部门将制定实施方案,并向各学校下发指导意见。
2. 各学校将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实施时间表和计划。
3. 学校将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具体制定和实施,包括课程调整、课程开设、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改革等。
4. 学校将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课程改革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可行的实施方案。
首先,深化课程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课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深化课程改革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强化学科知识的整合和交叉,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互通。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此外,还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针对深化课程改革的具体举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要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改革评价体系,从传统的考试评价向多元化、综合化的评价方式转变,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和支持,激发其教学的热情和创造力。
最后,要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学校和教师进行实践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总之,深化课程改革是当下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会实现,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小学课改课实施方案
小学课改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课程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小学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课程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程改革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3.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课程改革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改革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
2.注重跨学科整合。
在课程改革中,要更加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联系,提高学习的效果。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改革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改革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5.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改革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课程改革中,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
2.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课程改革中,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家校合作。
在课程改革中,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使家长更加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更好地支持学校的工作。
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
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摘要:1.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2.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原则3.课程体系的构建4.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5.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正文:【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我国政府决定实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
这一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原则】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形成充满活力、富有弹性的课程实施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课程改革的原则包括: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素养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坚持课程综合,提高课程实施效益;坚持与时俱进,促进课程持续发展。
【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课程门类和课程内容的设置。
课程门类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课程内容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体现课程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特色。
【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文件。
课程标准的制定要遵循国家课程方案,结合地方实际,注重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课程标准的实施要通过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等方式,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为了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组织协调、提供经费支持、加强师资培训和开展评估监测等。
同时,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论课程改革的意义
×Û ºÏ ʵ ¼ù
µØ ·½ Óë ѧУ ±à ÖÆ µÄ ¿Î ³Ì
22
现行课程 (9 门)
1-2年级 (5-6 门)
思想品德 社会 自然 语文 数学
品德与生活
语文 数学
体育
体育
音乐 美术 劳动
艺术
音乐 美术
1-6年级 新课程
3-6年级 (8 -9门)
品德与社会
科学 语文 数学
体育
音乐
艺术
们真正的家。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大整合; 直接经验:储备金; 间接经验:纸币
——基础知识(技能)与前沿性知识、拓展性知 识的结合。 基础知识(技能):着眼于终身学习与发展 前沿性知识(拓展):着眼于现代社会与科
技发展
25
新课程内容的特点:
基础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
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 主干内容;
Àú Ê·Óë Éç »á
¿Î Æ·µÂ Óë Éú »î
³Ì
Æ¿
ÃÅ
£¨»ò Ñ¡ Ôñ £º Àú Ê·¡¢ µØ Àí £©
§Ñ
¿Æ ѧ £¨»ò Ñ¡ Ôñ £º Éú Îï ¡¢ Îï Àí ¡¢ »¯ ѧ£©
ïÓ
ÄÎ
Hale Waihona Puke ýʧÑÀàÍâ Óï
Íâ Óï
åÌ
ýÓ
ÒÕ Êõ £¨»ò Ñ¡ Ôñ :Òô ÀÖ ¡¢ ÃÀ Êõ £©
质量提升:客体性→主体性
(品质)
主动性 独立性 创造性
29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五: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 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1-3章要点总结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1-3章要点总结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的1-3章主要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具体内容。
以下是这几章的要点总结:
第1章: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 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2. 面临的新挑战和要求:知识爆炸、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全球化、生态文明等。
3. 开展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推动教育公平。
4.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第2章: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1. 教育为人才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
2. 以终身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
3. 依法规范、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体制。
4.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差异化教育。
5.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6. 教师专业化和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第3章: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 健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 优化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3. 推动主体功能培育。
4. 深化教与学改革。
5.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这些章节主要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以及改革实施中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
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
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原创版)目录1.引言:介绍中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2.改革的目标和原则3.改革的具体内容4.改革的实施和成效5.总结:对改革的总体评价和展望正文【引言】在我国,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改革对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义务教育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对我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纲要进行分析和介绍。
【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我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此,改革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坚持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兼顾学科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3.坚持课程内容的现代性,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4.坚持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改革的具体内容】根据改革纲要,我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构建从小学至初中的九年一贯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学科课程:对学科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学科知识质量,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4.课程实施: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改革的实施和成效】自改革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各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了从小学至初中的九年一贯课程体系;2.学科知识质量得到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3.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4.课程实施方式得到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总结】我国义务教育基本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
课程改革研究课题
课程改革研究课题引言课程改革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其涉及的领域广泛且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研究其核心内容与挑战,并就如何有效进行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找到推动教育系统进步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课程改革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课程改革则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致力于打破传统框架,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国内外课程改革现状国内外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加,各国在内容、方法和评估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例如,芬兰教育模式堪称经典,教师具有高度专业性和自主权。
而中国教育则倾向于应试教育,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付能力。
因此,国内外在课程改革的思路和重点存在一定差异,但共同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应包括知识更新、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和评估方式创新。
知识更新是因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将传统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程结构的调整则应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方法的改进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评估方式的创新则是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能力,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简单呈现。
四、课程改革的挑战课程改革的过程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培训不完善和家庭环境差异等问题。
资源不均衡会造成教育质量的差异,一些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教育差距。
教师培训不完善则会影响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具备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此外,家庭环境的差异也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影响,这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五、有效进行课程改革的建议为了有效进行课程改革,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弥补地区差距,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本质意义和使命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也不断进行着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综合性人才。
本文将分别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个维度,探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这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分强调学生的认知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
新课程的改革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来实现:1. 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的,新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发现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2. 多元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不仅仅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3. 多元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新课程改革要求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通过改革,学生将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为未来的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除了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现代社会,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之一,而培养创新人才则是教育的责任。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1. 强化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则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2024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2篇)
2024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需要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024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将全面推进学科整合、探究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以____字范文的形式,深入探讨2024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正文】一、总体目标2024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强化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培养他们跨学科思维和合作精神;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考能力,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主要内容2024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整合、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
1. 学科整合学科整合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突破传统学科的束缚,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跨学科的学习任务,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问题的综合性;(2) 引入研究性学习和设计思维,通过跨学科的项目或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3) 加强学科之间的教师交流和合作,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提高学科整合的质量。
2.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方法,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3) 通过实践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和发现知识的过程。
3. 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课程改革
教师课程改革教师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教师面临着新的教学挑战,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教师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方法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
一、背景分析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教师课程改革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意义与目标教师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改革,可以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和现实社会的发展。
同时,通过教师课程改革,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目标确定教师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四、改革方法教师课程改革的方法主要包括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和评价方式创新。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改变评价方式,从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转变为综合素质评价方式。
五、挑战与困难教师课程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时间和精力,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是教育体制的转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资源投入,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协助。
六、解决方案为推进教师课程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加强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改革方案。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教师课程改革研究的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和实践。
七、改革成果教师课程改革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得到激发,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也将得到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的意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组织在巴西里约热卢举行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各国首脑出席会议并签署了大会宣言和行动纲领。
本次大会最大的成就就是认同了瑞典首相提出的处理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关系的基本法则:可持续发展。
如今,它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
与之相辅相成的还有这样的共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用这些全新的理念审视教育,结论之一就是基础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而重新构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借鉴国外基础课程改革的合理做法,基于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基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从根本上讲,新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落实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1)教育思想的一次巨大突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要使高中教育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基础教育应该面向大众服务,而不再以服务“精英教育”为导向。
从我国地具体国情出发,正视人口现状,通过合理的高中教育,培养适合我们发展现状的初、中级人才,走向人力大国,变人口负担为人力优势,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整个教育体系的迫切要求。
从我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的现实考虑,在普通高中教育尚未普及的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对提升全民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依然是重中之重,普通高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
这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
(2)普通高中教育的使命:更好地促进高中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从宏观上要求普通高中教育关注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
新课程改革在如何激发每位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引导高中生形成自主思考、规划人生的发展以及培养高中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以及批判意识等方面作了突破性的探索与贡献。
实际上,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于关注针对考试的知识教育,对现实的人生发展问题关注不够,对高中生最基本的“学力”发展关注不够。
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一直局限在为高考服务的片面状态。
使本应面向大众的普通高中教育逐步演变为服务少数人群的精英教育,课程体系只为高考服务。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普通高中教育面向大众,促进高中生的可持续发展。
(3)教育观念的更新: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注人的发展,始终是教育的核心,而究竟哪些素养是人成长中的关键因素,一直是教育界着力探讨的一个热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
这个所谓的新人,就是以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
正是这两样能力使他不论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还是作为一个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有可能承担起各种不同的责任、胜任不同的角色。
(4)国家标准与发展性评价:减负成为可能。
高考一试定终身令多少人梦断青春,曾几何时“黑色的七月”(现在是六月)演绎多少人间悲欢。
单一的选材机制阻塞了多数人的成才之路。
如何认识人的成功、成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方法以及对成才的定义与理解是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选材的方式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与制约把高中教育引入题海战术的五底深渊。
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给予人才发展的多纬度评价,使得人的发展走向合理健康。
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哪些容?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大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
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
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⑤.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⑥.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容1.新的课程观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
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容的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
2.新的学生观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
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
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3.新的发展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发展”的涵义: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生为本”的涵义: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
4.新的知识观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
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
知识有多种: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规知识与本土知识。
5.新的学习观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
学习不是简单复制和印入信息,而是主动解释信息,建构知识的意义。
教学不是产品的传递,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学习者的学习是第二次创造,自主理解就是创造。
知识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构起来的。
知识来源于生活情境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或生活中的“对应物”。
学习的结果不仅在于知,而且在于信,在于课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统一。
6.新的教学观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A、整合教学;B、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C、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结论和过程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D、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7.新的教师观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A学习者,B研究者,C组织者(学习)D引导者(学习),E催化者(学生),F促进者(学生),G实践者(反思性),H开发者(课程)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A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C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的转变;D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E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F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G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