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特别是近20年的时间里,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紧张的世界能源形势,对油气成藏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油气成藏条件(生、储、盖层等)的研究,无论从方法、手段和理论上,已基本上成熟和完善。
(2)sounds过程,sounds期次的研究,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对油气藏的构成展开历史分析,融合结构演化史、下陷史、热史及成岩史研究,积极开展了包覆体分析、同位素分析、油藏地化分析等大量研究,对油气成藏有了相当的重新认识。
(3)sounds动力学,即为油气运移与涌入研究,融合地压场、地温场和地应力场研发了大量实验演示和数值演示的定量化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4)油气系统分析,这就是一项新兴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把油气藏的各种地质要素(生、储、砌和Unlike岩层)和地质促进作用(油气生运共聚促进作用和glycol构成促进作用)列入统一的时空范围内综合考量,特别强调彼此间的布局关系,从而弄清楚油气原产规律。
下面分别以“三场”与油气的研究、成藏史研究、含油气系统研究、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以及盆地模拟技术等五个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1、地温场与地压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油气sounds机理的各种因素研究中,通过研究和古地温、热史、地层压力、地应力与油气构成的关系,阐明地温场、地压场与地应力场与油气原产的关系。
地压场就是指一定地质空间范围内地层压力及其原产特征,通常由正常压实拎、异常高压拎、异常低压拎共同组成。
地温场对油气原产的掌控促进作用主要彰显在地温场与烃源岩空间相匹配关系,热史与烃源岩进化之间的关系。
由于地温与地压的密切关系,有人把地温、地压系统在雕向上看作就是交错式温压系统,这种交错式温压系统以可以分成高压型和扰动型两种。
地温场、地压场与地应力场密切相关,对油气藏构成原产存有关键的掌控促进作用。
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
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油气成藏过程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既是石油地质理论的核心问题,又是有效解决油气勘探活动的关键问题。
自石油工业产生以来,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其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初始阶段,以沿背斜褶皱带分布油气藏的背斜学说或重力学说为代表,并提出了陆相成油理论;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本阶段是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同时建立了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第三阶段(80年代—至今),主要表现在通过先进的油气勘探技术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物理模拟技术进行系统的油气成藏的各项条件、机制和相互之间有机配置关系的研究,同时进行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定量和半定量研究。
但是由于油气藏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很多,研究难度大,致使油气成藏机理仍为石油地质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许多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目前仍停留在推理阶段,严重地影响了油气资源分布规律和预测油气藏的准确性,制约着许多盆地(或区带)的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
因此,需要从典型沉积盆地和典型区带的实际油气藏解剖分析出发,采用系统的、动态的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将典型油气藏解剖分析与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综合考虑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与保存过程,建立油气成藏定量模式。
油气藏成藏理论研究现状特别是近年的时间里,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紧张的世界能源形势,对油气成藏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油气成藏条件(生、储、盖层等)的研究,无论从方法、手段和理论上,已基本上成熟和完善。
(2)成藏过程,成藏期次的研究,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对油气藏的形成进行历史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史、沉降史、热史及成岩史研究,开展了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分析、油藏地化分析等大量研究,对油气成藏有了相当的认识。
油藏工程学的发展现状及认识
油藏工程学的发展现状及认识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热门话题。
油藏工程学作为石油工业的核心学科之一,涉及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油气藏的评价、油藏的采收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从油藏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油藏工程学的发展历程油藏工程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短短的几十年内经历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石油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当时的石油工业主要是以经验为主导,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技术手段。
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J.J. Arps等人提出了油藏物理学理论,为油藏工程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Hagoort等人提出了油藏动力学理论,为油藏工程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油藏工程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二、油藏工程学的现状目前,油藏工程学已成为石油工业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涉及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油气藏的评价、油藏的采收等多个环节。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藏工程学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油藏模拟技术的发展。
油藏模拟技术是油藏工程学中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油藏中的流体运移和物质交换过程,预测油藏的产量和储量等参数。
目前,油藏模拟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阶段,为油藏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 油藏评价技术的进步。
油藏评价是油藏工程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指通过对油气藏的地质、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确定油气藏的储量、产量、采收方式等参数。
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岩心分析技术等的不断进步,油藏评价的精度和可靠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3.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
随着传统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开始关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成藏动力学理论新进展
摘 要 : 岩透 镜 体 油 气藏 邻 近 烃 源 岩 . 有 优 越 的 成 藏条 件 , 其 成 藏 动 力 学机 理 远 比 构 造 油 气藏 复 杂 。从 砂 岩 透 砂 具 但 镜 体 的 内涵 与 储 油 机 理 入 手 . 结 成 藏 的 动 力 和 阻 力 。 只 有 成 藏 的 动 力 大 于 阻 力 时 . 气 才 能 突破 成 藏 门 限 临 界 总 油
砂 岩 透 镜体 油 气 藏 成 藏 动 力 学理 论 新 进 展
钟 俊 义 , 荣 华 漆 家 福 林 社 卿 熊 邱 , , , 超
( . 国 石 化河 南 油 田分 公 司 , 南 南 阳 43 3 ; . 国石 油 大 学 ( 京 ) 源 与信 息学 院) 1中 河 7122 中 北 资
同 。砂 岩透镜 体 圈闭 的形 成 主要受 沉 积相 和沉 积条
维普资讯
f ' 地 I 由
质
与
工
程
20 0 8年
第 3期
1 2 1砂 岩 透 镜 体 的 物 性 对 成 藏 作 用 影 响 ..
足 以饱 和烃 源岩 残余 , 围岩 的孔 喉半 径 远 远 小 于 且
维普资讯
石 20 0 8年 5月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第 2 2卷 第 3 期
P TR L UM E L G N E I E R NG E O E G O O Y A D NG N E I
油藏立体开发研究进展与现状
油藏立体开发研究进展与现状摘要:油藏立体开发在辽河油田和胜利油田虽然已经有所应用,但是油藏立体开发的油藏类型、目的、内涵等都有很大不同。
文章对各自的应用重点、研究程度等进行了介绍。
同时介绍了国外在立体开发重要基础——重力驱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
最后介绍了油藏立体开发前景、将来可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变质岩基岩潜山油藏在全球的分布情况,以及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油藏立体开发重力驱变质岩潜山关键技术1 油藏立体开发在中国方兴未艾立体开发,在城市规划等领域虽然早有提出和应用,但是在油气田开发中却少有研究。
辽河油田第一次明确提出油气田立体开发的概念、内涵,并应用于兴隆台变质岩潜山油藏和巨厚层稠油油藏开发实践[1]。
油藏立体开发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井网,合理选取开发方式和井型,利用重力势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经济、高效实现油气开采的新型开发模式。
既适用于巨厚或者大倾角砂岩油藏,更适用于高角度裂缝发育的碳酸盐岩油藏、火山岩油藏和变质岩油藏。
立体开发的渗流机理中既考虑水平方向上的注采压力差、粘滞力等水平作用力对流体渗流的影响,同时考虑重力、毛细管力等垂直作用力对流体渗流的影响。
在中国,油藏立体开发作为关键词最早是在2007年提出的,但是其概念、内涵和所应用的油藏类型在2013年之前一直比较模糊,甚至存在较大差异。
以立体开发应用的油藏类型,就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以王端平、关富佳、张金岗[2-4]研究、应用的复杂断块油藏。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断裂系统复杂、断块小、油层多、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造成开发单元分散,难以形成开发井网,布井难度大的特点,王端平提出通过层系、井网、钻采工艺的立体优化, 对平面上大小不等的块和纵向上渗透率差异大的层, 实现统筹兼顾, 一次调整到位, 从而达到经济有效开发的目的。
同时总结了层系、井网、钻井、采油4方面优化方向的转变:层系的立体优化由原来的分段划分向相似划分转变, 由逐步细分向一次细分到位转变井网的立体优化由断块内完善向跨断块完善转变;井网由仅考虑构造因素向考虑多因素各向异性影响转变, 由多期井网向一期井网转变;钻采工艺的立体优化由原来的水平井单一井型为主, 转变为多靶点定向井、跨块水平井、绕锥弧形井等复杂结构井,在采油工艺方面由原先的分层注水转为分采分注及同井采注, 由原先的作业换层转为智能换层。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摘要:对前人在油气成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主要在成藏基础理论、油气输导体系和异常压力与油气关系等3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这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且全面的调研,并提出了在各个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难点。
关键词: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油气成藏过程包括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既是石油地质理论的核心问题,又是有效解决油气勘探活动的关键问题。
许多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目前仍停留在推理阶段,严重地影响了油气资源分布规律和预测油气藏的准确性,制约着许多盆地(或区带)的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
因此,需要从典型沉积盆地和典型区带的实际油气藏解剖分析出发,采用系统的、动态的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将典型油气藏解剖分析与计算机技术、物理模拟技术模拟相结合,综合考虑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与保存过程,建立油气成藏定量模式。
1 成藏基础理论研究进展Dahlberg在Hubbert流体势理论的基础上,将流体势理论与石油勘探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出了LVZ法则;England等(1987)建立了独立二相、二维(侧向运移、垂向运移)、基于流体势和达西定律的渗流运移模型,研究油气二次运移和聚集。
同时国内也进行了二维三相(二相)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Hunt(1990)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统一研究,提出了“流体封存箱理论”;张义刚(1991)建立了封存箱内渗流成藏、对流成藏和封存箱外涌流成藏三种油气成藏模式。
含油气系统理论(成油系统)提出了研究油气藏形成时必不可少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以及合适的时空匹配,对指导油气勘探研究工作指出了新的思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等特征[1]。
其核心是“源”,对单源成藏效果较好,但对于多源多期成藏的叠合盆地应用效果不理想。
成藏动力学(系统)包括成藏动力学条件和动力学过程和结果,核心是研究油气等流体的运移和聚集的动力条件和过程。
油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69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油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促进我国油气逐渐进入高度成熟的勘测时期,并且也在逐渐开始了对岩性油气的探索。
现如今,岩性油气的探索在我国油气储层探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实现我国油气产量逐渐增加。
本文主要是从地球的物理、化学演变、层序地层学、计算机建模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油气储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
1 地球物理在油气储存研究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油气储存研究的过程中运用最多的就是测井技术。
根据一位专家的研究表明,在对储存层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拟化为导电模型,运用导电模型来对储存层进行分析,用电阻与电阻的长度的乘积与电阻横截面积的比值、空隙度所得的值来表示油气储存层的性质。
专业人员还用这些值来判断油气储存层的性质,并且能够计算油气储存层对物质的透过的能力,从而能够计算出油气储存层对物质透过的系数。
张小龙等对刚果盆地、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盆地等几个地方的油气储存沉积的环境、沉积的性质合成为岩石的过程进行分析与对比,从而得出了低孔低渗储存层应当采取何种测井类型,并且提供了一系列的措施。
李然等初次讨论如何应用测井测量油气存储层的敏感性,并且从测井技术得到的数据结果中去分析15个岩性,并且根据物体的性质的数据为实验的基础,对油气储存层的敏感性质和各项性质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提出一系列数据去证明使用测井资料来大量估测油气储存层的敏感性。
在研究地震储存层时,以地震得出的数据信息为研究对象,并且从测井的过程、试验井的过程、地质探测的过程、采取油气的过程以及最后的油气的实验分析等各种各样的数据来分析储存层分布的实际情况、岩石层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岩石层厚度变化的情况、油气的性质、所含液体的流动情况等一项涉及范围广泛,内容极其复杂的研究性实验。
在对油气存储的早期时候都是利用地震的分析得出的数据和地震周围区域的地质分析数据为实验依据,并在对油气存储分布区域研究的时候采用地震地层学和程序学的研究方法。
油气成藏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体包裹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地质研究领域。测定流体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可以估计自生矿物包裹体的形 成时间, 进行油气注入时间和方向的推算; 对包裹 体烃类地球化学测试, 研究储层包裹体中烃类母质 特征及其成熟程度, 进而研究油气充注史和油源问 题。其中的许多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如 何使注入史分析真正定量化, 是努力的方向。
$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特别是近 %" 年的时间里,随着世界石油工业
的迅速发展和紧张的世界能源形势, 对油气成藏过 程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对油气成藏条件( 生、 储、 盖层等) 的研究, $) 无论从方法、 手段和理论上, 已基本上成熟和完善。 ( 成藏过程, 成藏期次的研究, 从动态过程的 %) 角度对油气藏的形成进行历史分析, 结合构造演化 史、 沉降史、 热史及成岩史研究, 开展了包裹体分 析、 同位素分析、 油藏地化分析等大量研究, 对油气 成藏有了相当的认识。 ( 成藏动力学, 即油气运移与聚集研究, 结合 2) 地压场、 地温场和地应力场开发了大量实验模拟和 数值模拟的定量化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油气系统分析, 这是一项新兴的石油地质 3) 综合研究 方 法 , 把油气藏的各种地质要素( 生、 储、
・ ・ ,/
=>?#? 0>@ABC>D9
96E /&&, F*G(,H ?*(I
盖和上覆岩层) 和地质作用( 油气生运聚作用和圈 闭形成作用)纳入统一的时空范围内综合考虑, 强 调彼此间的配置关系, 从而弄清油气分布规律。 下面分别以“ 三场” 与油气的研究、 成藏史研 究、 含油气系统研究、 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以及盆 地模拟技术等五个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油气成藏 机理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_郝芳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郝 芳1,2,邹华耀2,王敏芳1,杨旭升2(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石油系,湖北武汉430074;2.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摘 要:随着地质工作者刻划和认识地下地质体构成、结构的能力及研究和预测沉积盆地能量场(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及其演化能力的不断提高,以流体流动和油气运移为核心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①证实了油气的优势通道运移并初步揭示了优势运移通道的微观和宏观控制机制,从而使基于油气运移路径三维预测的油气藏定位预测成为可能;②证实了幕式快速成藏过程并初步揭示了幕式成藏的驱动机制、有利场所和地球化学识别标志,突破了油气成藏是一个缓慢渗流过程的传统模式;③深盆气勘探和成藏机理研究取得了进展,从而突破了背斜成藏的传统观念,使“向斜”(盆地凹陷区)成为一些盆地寻找大型天然气藏的重要场所。
沉积盆地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和保存条件、活动构造背景下油气晚期快速成藏过程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域。
关键词:油气成藏机理;优势通道运移;幕式快速成藏;深盆气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849(2002)04-0007-08 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是在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源岩生成的烃类在输导格架和能量场(包括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共同控制下的自然流动过程[1]。
由于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的改进、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模拟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引进和完善及断裂流体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2~9],地质工作者认识、刻划地质体和输导格架的能力大大提高[10]。
与此同时,由于沉积盆地温度场[11~13]、压力场[14~17]控制因素研究的进展及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正演和反演分析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地质工作者研究和认识沉积盆地能量场及其演化的能力明显提高。
在此基础上,沉积盆地流体的流动和油气的运移成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核心。
我国油气成藏理论的现状与发展——以盆地后期改造认识为例
我国油气成藏理论的现状与发展——以盆地后期改造认识为例摘要: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油田行业发展态势尤为迅猛,油气勘探技术也在飞速更新。
然而当前石油供需矛盾的增长,对油气勘探提出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要想使我国油气供给的稳定性不断提升,有必要推动我国油气勘探技术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强。
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资料查找,通过对我国油气成藏理论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研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对盆地后期改造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能够打牢基础,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油气成藏;盆地剥蚀;后期改造;现状与未来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oilfield industry is particularly rapid, and th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rapidly updated. However, the increas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oil supply and demand puts forward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China's oil and gas supply,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strengthening of Chin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ading and data search,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China's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theory, combined with relev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n the lat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sin, hoping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and provide help for future research work.Key word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Basin denudation; Post transform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1前言石油被视为工业血液,具有不可再生性。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综述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综述摘要: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是目前石油地质邻域的研究热点、难点。
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概念提出过程,类型划分,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研究现状。
主要从盆地动力学、流体输导系统、流体动力学、排烃动力学和油气充注历史分析五方面内容作了分别论述。
最后,就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的主要技术――盆地模拟技术,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字:成藏动力学系统流体输导系统液体动力学充注历史目前,随着勘探开发的逐渐深入,对油藏地质研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将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提上了工作日程,用以揭示油气藏形成机理,建立油气藏形成模式,由过去单一静态的定性研究方法转向整体、全面、综合、动态分析的系统性研究,建立定量化研究体制,着重机理性研究,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一套新的油气藏研究与预测方法。
一、概念的提出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即从有关成藏动力条件和油气藏成因的动态机制角度来探讨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它是从含油气系统发展而来,许多石油地质专家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特点及其类型划分1.特点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是从盆地发育的动力学背景、构造、沉积动态演化与油气的形成、运聚的动力学系统角度,研究油气成藏与分布规律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我国学者适时地提出了符合我国基本地质状况的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它弥补了含油气系统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更强调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动力学过程与机理。
2.类型划分李筱瑾[1]认为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控制的盆地构造-沉积旋回是划分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基础,根据动力学特征或封闭条件将成藏动力学系统可以划分为开放型、封闭型、半封闭型;根据压力特征,可分为超压成藏动力学系统、常压成藏动力学系统和低(负)压成藏动力学系统;根据油源特征,又可划分为自源成藏动力学系统、它源成藏动力学系统和混源成藏动力学系统。
赵靖舟[2]等将成藏动力系统依据压力系统、成藏性质、油气藏相态类型、运移方式、流体势、运移动力(或成藏动力)和沉积相等,总结出10多种划分方法。
油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现阶段关于油气储层的研究有很多,各种说法都不一,新技术也是层出不穷。
文章在总结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对油气储层研究进行了详细地阐释,并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计算机等四种研究技术在油气储层中的应用为例,分析探讨了油气储层未来的发展趋势。
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以便更好地推动油气储层的发展。
标签:油气储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层序地层;研究分析;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全世界资源紧缺现象的频频出现,对油气开采及存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我国目前而言,对其含油开采区域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含油区域的逐渐减少与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多,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加,使得探索油气储层的研究问题越来越突出。
如作为我国陆地上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之一岩性油气藏则面临着极其严峻的问题,对我国现实油气增储的可能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文章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计算机建模等技术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岩性油气藏转变研究方法起到一点借鉴意义。
1 地球物理在油气储层研究中的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在油气储层中的应用相比较而言是比较广泛的。
有研究学者指出,在进行地球物理技术研究应用中,主要是考虑储层中电阻率、孔隙度等因素的数值变化,依据储集层之间导电模型的理论分析,进而确定油气储层的孔隙结构参数,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掌握储集层物源、沉积环境、沉积相带及成岩的变化,对于油气储层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有学者将测井技术引入到油气储层研究中,希望可以利用测井方法及相关数据对油气储层的研究有所帮助,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测井技术中所提取的相关物质对油气储层的敏感性及参数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如在研究地震储层时就可以考虑利用综合测井技术对地质、采油等分析,从而得出油气储层的分布情况、岩土特征等信息。
在油气勘探的早期,主要是利用地震资料、露头地质资料及地震的相关理论知识对测量区域进行油气储层分析,其中地震技术在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等方面的应用主要有:碎屑岩储层的横向预测;特殊岩性的横向预测两种。
油气成藏输导体系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油气成藏输导体系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Ξ王大成1,李子甲2,滕兆宇3,张留柱4(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2.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3.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000;4.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000) 摘 要:关于油气藏输导体系的研究一直是油气藏地质专家的研究热点。
近年,油藏专家们对于输导体系理论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依然面临着从理论到技术应用上的各种挑战。
现从近年输导体系研究概况出发,总结近年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认为优势运移通道的有效性验证研究、断层封闭性的定量研究、复合型输导体系输导因素的时空配置关系研究等方面是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油气藏;输导体系;优势运移通道;断层封闭性 中图分类号:TE 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0)21—0127—02 油气成藏体系是地表以下含油气的自然系统,它包括了形成油气藏的一切必要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有效配置结构,其中的元素是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1]。
近年,关于油气藏输导体系的研究一直是油气藏地质专家的研究热点。
不论是在划分油藏的输导类型方面研究还是在输导体系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目前地质工作者们依然面临有关输导体系研究的各种挑战。
现就有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论述。
1 近年输导体系理论研究概况陆相含油气盆地中,有效烃源岩是成藏的物质基础,油藏的空间展布形态是成藏要素和成藏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匹配的结果,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是连接源岩和圈闭的“桥梁”,它决定着油气运移的路径和方向,并将成藏要素和成藏作用有机地统一成一个整体,控制着油气成藏。
几年来,许多学者针对输导体系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97年,谢泰俊等在研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时,根据不同类型通道在运移中的作用和具体地质情况,划分了4类运移通道体系:以断裂带为主的运移通道体系、与古构造脊相关的运移通道体系、与活动热流体底辟作用相关的通道体系及与不整合有关的运移通道体系[2]。
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机理的研究分析
关键 词 砂 岩透镜 体 成藏动力
成藏阻力 含 油性
主控 因素
砂岩透镜 体油气藏为岩性油气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指四 _被 『 吉 I = 低( ) 非 渗透 岩层所包围的各种透镜状 、条带状或不规则状渗透性 储集岩层中的油气藏 ,最常见的是泥岩层 中的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 对透镜 体油藏 的成藏 机理认识也还存在 很大分 歧 ,一直为石油地质
领域 的一个热 点和难 点。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在透镜体油藏成藏地 质条件 、 力 、 力及含油气性 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分析 ,取得创 动 阻
造性进 展。
运移说 ,随深度 的增 加地温不断升高 ,烃源岩中干酪根不断热解 和 裂解生烃 ,当烃不断 增 慢 慢与临近干酪根连成一体形成网络 ,同 U 时产物增容 引起孔 隙中的流体体积不断增加时 ,流体不断膨胀形 成 源岩内部压力 ,即为膨胀压 力。这种膨胀压力使泥岩内压力增 J, J u 随生烃量满足毛管残 留饱和临界值后 ,膨胀力促使f气出源岩向外 由 排 出。出于砂岩透镜体 一般 被烃源岩包裹 ,直接接触烃源岩 ,因此
图1 砂泥岩界面( 油水界面) 因毛细管力开始 出现油水 交替
22 差异 突破立提 出 :由于 泥岩欠压实 、生烃等 产生 的地层异常高压是 源岩克服毛管阻 力产生排烃 的主要动 力。王捷等 认为差 异突破 压力
是岩性圈 闭成藏的主要作用 力 , 认为包 围透镜体 的泥岩 处于欠压 实 状态 ,烃源岩具有较强的排液能力 。出于泥岩相对砂岩突破压 力差 别大 ,所以 ,压实流体始终存在向透镜体 内的排液能 力。在相 同压 力状态下 ,出于岩石的亲水性 ,水进入相邻泥岩比油更容 易,所 以 水不 断被排出 ,而石油滞留在砂岩孔隙中形成油藏 。杜春国等通过 分析 东营凹陷透镜 体油藏成因和成藏模式得出 :透镜体油藏的普遍 为超 压 .认为出毛管压力和异常地层压力是 源岩内透镜体成藏的动 力 ,而异常地层压 力则为源岩外砂体成藏的主 动力 ,出超压引起的 徽裂缝和微断层是 油气运移的通道 。
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 要 隐 蔽 油 气藏 可 以按 其 判 别 难 度 、 隐蔽 方 式 、 气 富 集 动 力 学机 制 等 进行 分 类 。 油 按 动力 学 成 因可 基 本 分 为 五 类 : 力 顺 优 势 通 道 输 导 油 气 聚 集 成 藏 、 细 管 力 引入 油 浮 毛 气 聚 集 成 藏 、 盆 气体 体 积膨 胀 推 排 油 气聚 集 成 藏 、 子 吸 附 油 气聚 集 成 藏 、 子 结 合 深 分 分 力 聚 集 甲烷 水 合 物 气 藏 。 盆 地 类 型 、 造 背 景 、 积 环 境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同地 区 、 受 构 沉 不 不
维普资讯
『 婚 奇 等 :隐蔽 油气 戒 成 藏 机 研 究 现 状 及 展 望 龙
5 7
对 应 圈闭称 为 sbl t p u t a 。 er
行过探讨_ ( 1 。这些分类方法主要是以传统 4 表 ) _ 的隐蔽油气藏的定义为基础 , 把地层圈闭油气藏作
定其位置的隐蔽圈闭 (u t a ) sb er 。 lt p 随着世界 油气藏勘探 开发 的不断 发展 , 发现许 多
新类 型 的油气 藏不 仅用 常规 的勘探 技术 和方 法难 于
寻找 , 而且用传统的勘探理论难于解释 , 比如深盆气 藏、 露头油藏 、 煤层吸附气藏和甲烷水合物气藏等。 因 此, 了更深入地识别隐蔽油气藏 , 为 庞雄奇等 近年 将隐蔽油气藏定义为 : 在现有理论和技术条件下, 从 物探 和测井等资料上不能直接发现或识别出来的油 气藏概称为隐蔽油气藏, 英文表述为 sb e ee o , ut sr i lr v r
油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今油气储层研究方法比较多,关于没气储层研究技也层出不穷,众多的研究方法之中,油气储屡的研究进展是值得深入研究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四大研究技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及计算机技术等)在油气储层中的应用,并分析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杨小三作者单位:山东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山东嘉祥,272400 刊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15) 分类号: P3 关键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晨序地层。
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现状
验, 利用流 体在流动过程 中可 留下 相应的显微组构 , 如微裂隙 、 包裹体 群, 反演 流体 的运移路径… 郝芳等(0 5根据油气二次运移 的动力主要 ; 20) 是浮力和水 动力,发展 了射线追踪技术进行运移路线 的全三维预测 。 生物降解等作 用对 由生物标志化合物 表征的原油成熟度影 响较大 , 所 选择用来确定油气运移方 向的生物标志物必须适用于较宽 的成熟度范
疏 导 体 系 ” 面进 展很 大 。 方
资料分析和统计数据表 明,油气成藏模式概 念在我 国的研究和应 用是从 2 0 00年开始进入高潮期 的, 目前仍处 于方 兴未艾 的状态 。迄今 为止 , 所建立的成藏模式 已经涵盖了我国各时代 的盆地和油气藏。以上 列举的各种成藏模式无疑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都是很有价值的。 但是
个最重要的方 面。④松辽盆地 、 渤海湾盆地 以及世界其他陆相盆地大 、 中 型 或 特 大 型 油 气 田的 发 现 , 明 了陆 相 油 气 成 藏 机 理 。 第 三 阶 段 (0 证 2 世纪 8 O年代初至现在) ,国 内外很多学者运用先进 的油气勘探技术和 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 、 物理模拟技术系统研究 了油气成藏 的各项条件 、
1 前言 .
成 了 油 气运 移 的有 效 输 导 系 统 。
油气成藏过程包括油气 的生成 、 运移 、 聚集 以及保存 多个环节 。油 气藏形成理论 是石 油地质学 的核心 ,这些理论是伴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
的 勘 探 和 开 发 而提 出并 不 断 完 善 的 。
油气输 导体 系的研究方法 主要侧重 于油气运移 的研究 。如利用放
科技信息
高校 理科 研 究
油 号成 藏模 式 研 究 坝 状
油气成藏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气成藏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刘新月;赵德力;郑斌;余培湘;张仲培;晏银华【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01(015)003【摘要】本文从石油地质学中极为重要的油气成藏研究入手,分析了油气成藏研究历史,划分了3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初)以油气藏背斜说或重力说为代表.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为以Tisso有机生油理论、油气二次运移聚集原理及我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为代表.第三阶段(80年代-现在)以油藏描述、盆地模拟、储层地球化学、含油气系统和成藏动力学系统为代表.从地温场与地压场、成藏史、含油气系统、成藏动力学系统和盆地模拟等5个方面讨论了油气成藏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总页数】5页(P10-14)【作者】刘新月;赵德力;郑斌;余培湘;张仲培;晏银华【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北京,昌平,102200;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石油大学,北京,昌平,102200;河南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相关文献】1.西斜坡地区油溶释放气成藏条件及特征分析 [J], 王言英;李永军2.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m)油、气成藏和潜力分析 [J], 滕吉文;马学英;董兴朋;杨辉;宋鹏汉3.页岩气成藏过程的阶段划分——以四川盆地宁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过程为例 [J], 吴建发;吴娟;刘文平;周政;罗超;吴伟;李小佳;邓宾4.页岩气成藏过程的阶段划分——以四川盆地宁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过程为例 [J], 吴建发;吴娟;刘文平;周政;罗超;吴伟;李小佳;邓宾5.富油凹陷洼槽区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以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为例 [J], 赵贤正;蒋有录;金凤鸣;刘华;杨德相;王鑫;赵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分析
油气成藏机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分析
丁远健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8(025)011
【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工业领域发展越来越快,油气成藏机理作为这一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直深受地质学家的关注.而随着石油勘探研究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油藏被开采,尤其是以砂岩透镜体为首的油藏被不断发现,同时,国内外等相关学者也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成藏机制.
【总页数】2页(P331-332)
【作者】丁远健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七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r在石大顺利召开 [J], 余一欣
2.我国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研究迈上新台阶——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J], 汤良杰;庞雄奇;吕修祥;姜振学;向才富
3.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庞雄奇;陈冬霞;张俊
4.论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油气自封闭作用与分子间作用力 [J], 贾承造;庞雄奇;宋岩
5.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陈冬霞;庞雄奇;姜振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 着石油 勘探 过 程 的不 断 深 入,越 来 越 多 的砂 岩透镜 体油藏 不 断 被发 现 ,而 且 日 益 受 到 重视 。透 镜状岩 性油 气 藏 系 指 形 成 于 四 周 被 低(非)渗 透 岩 层所包 围的各 种透 镜 状、条 带 状或 不 规 则 状 渗 透性 储集岩层中的油气 藏[1]。该类 油气藏主 要特征可 以归纳 为以下 几点:
曾 溅辉[21]在 研 究 东 营 凹 陷 岩 性 油 气 藏 成 藏 机 制时认 为,在异 常高压 的地层 压力下 ,油气由 生油岩 向所夹 持的砂 岩透镜体 直接 运移成藏 。 1 .2 .4 烃 浓度梯 度差
Stainforth[22] 认为 ,油 气 自 致密 源 岩 向高 孔 渗的 砂岩中 排运时 ,除了二 者之间 的毛管 压力之 外,源岩 内部因 油气不 断生成而 形成 的烃浓度 梯度也 是油气 向砂体中运移的主要动 力,即著名 的“有机网络扩 散排烃学说” 。Palciauskas[23]研究石油初次运移机 制时认 为烃类 扩散是油 气初 次运移的 动力之 一。王 志欣[24]分析了毛管压力的 作用机理 和国内外学者 的研究 成 果 认为 除 毛 管 压 力 外,透 镜砂 岩 体的 成 藏 还受其它力的作用,包括烃类扩散和 烃源岩层内 的异 常高压以及由于突发构造运动造成的压力突然上升。 1 .2 .5 等 效排烃 压力
1 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
关 于油 气 生 烃机 理 国内 外 学 者作 了 大量 研 究, 岩 性油气 藏与一 般的构 造油气 藏中油气 的的生 烃机 理 相似,这 里不 再 赘 述。 对于 透 镜 体 岩 性 油气 藏 的 成 藏机理 ,在于其 油气的 初次运 移机制 的特殊 性,也 即 烃源岩 中生成 的 油气 ,如何 排 驱 临 近 的 储集 岩 孔 隙 中束缚 水,当烃 源 岩 中 的烃 浓 度 达 到 什 么临 界 值 时 ,才有储 集体中 的油气 聚集,以什么相 态进行 初次 的 运移;储 集体自 身 要 达 到什 么 条 件 才 能 允许 烃 类 的 聚集;油 气排驱 的动力 和阻力 是什么 ;初次运 移的 方 向等方 面的问 题。 1 .1 初次 运移相态 和源 岩中的烃 浓度临 界值
摘 要:随 着石油 勘探研 究的不 断深入 ,砂岩透 镜体油 藏日益 受到重 视。国 内外学 者提出了 多种成 藏 机制,包 括未知 重力运 动机制 作用下 ,少数流 体分 子的 个别 特 性 控制 透 镜状 砂 岩 油藏 聚 集;毛细 管 力作用 下油气替 换透 镜体中的 孔隙水 ;烃浓 度差是 油气向砂 体运移 的主要 动力;流体压力 差使油 气 首先沿 着裂隙向 砂岩 透镜体中 运移、聚集而 成藏;差 异突破 作用使 砂岩透 镜体成 藏等。成 藏动力 学 、成藏模 式及主 控因素 、定量研 究、物 理模拟 实验、数 值模拟 及分布 预测等 将是今 后发展的 方向。 关 键 词:透镜 体;成 藏条件;成藏动 力;主控 因素 中图分类号:P618 .130 .1 文献标识码:A
(1) 砂岩透镜体被页岩分开,页岩作为油气的 有效封 闭层。
(2) 油气藏完全受砂岩体分布的控制、圈闭或 被烃类 或完全 充满或底 部有 底水。
(3) 潜伏的含油气砂体通常成组出现,组成单 独的油 气聚集 带,其形 态、规 模和走向 取决于 沉积的 古地理 环境[2] 。
(4) 相变形成的 断续条带 状砂体或 透镜状砂 体,因周 围为泥 岩 所割 ,砂体 彼 此 之 间 不 连通 ,每一 个砂体 可以单 独成一个 油储 。
图 1 砂—泥岩界面(油水界面)因毛细管力 开 始出现 油水交 替[1 5]
Fig.1 The alternation betw een the oiland gas at the inter-
[15]
face of the oil and gas by capillary pressure
庞 雄奇等[16 ] 在进行 成藏动力 学分类 时认为 :高 孔渗的 孤立岩 体处 于 有 效 烃源 岩 包 围 之 下时 ,自 内 向外的毛细管力能够引导油气聚集成藏(图 2)。孤 立岩体 可以是 生物礁 、三角洲 前缘砂 坝,也可 以是深 水浊积 扇。
关 于初 次 运移 的 相 态,国内 外 学 者提 出 众多 的
收稿日期:2002-01-18;修回日期:2002-06-10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砂岩透镜体成藏门限及其控油气作用”(编号:40172057);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济阳坳陷复杂隐 蔽
油气藏地质评价和勘探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1BA605A09)资助 . 作者简介:陈冬霞(1974-),女,四川隆昌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研究 .
图 2 毛管压力作用下透镜状砂体油气成藏模式[16] Fig.2 Petroleum accum ulation m odel of lenticular sandy body by capillary pressure[16]
注:D 为大孔隙喉道半径,d 为小孔隙喉道半径,→油气排驱方向
第 6 期 陈冬霞等: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孤立砂 体的孔 喉半 径,二 者 之 间存 在 的 毛 管 压力 差 使油气自外向内运移。Mackenzie 等(1987,1988)在 研究北 海南维 金(V iking),地堑 页 岩烃 源岩 时,也提 出毛管 压力差 促使油 气间歇 式由泥岩 向邻近 的砂岩 排驱[14]的成藏 机理。
张云峰等(2000)通过对油气运 移的受力状态 进行分 析,提 出源内 砂 岩 透 镜 体以 孔 隙 作 为 运移 通 道,在 接触带 内的大、小孔隙 之间存在 着毛细 管力的 差异。 在毛细 管力 的 作 用 下,油气 首 先 从 较 大孔 隙 进入砂 岩透镜 体中,因 油 气 的 进入 占 据 了 砂 岩透 镜 体中的 孔隙空 间,使其 中的孔 隙水被 替换出 来,并从 较小孔隙进入到泥 岩中。随着 上述过程 的继续进 行,油 气不断 进入砂岩 透镜体 中,砂岩 透镜体 中的孔 隙水不 断被替 换出,直 到 砂 岩 透镜 体 被 油 气 饱和 为 止(图 1)。
陈 荷立等(1987)提 出,生油 岩 中烃 类 的 排 出是 在泥岩与相邻疏导层的过剩压差 造成的[18]。姜培 海[19]提出,在封闭和超压条件下,地 层压力差是油 气运移的主要动力。王捷[20] 从砂岩 透镜体成藏动 力学出 发,认为 砂岩透 镜体成 藏的关 键是:① 包围透 镜体的 生油岩 处于欠压 实状 态,具有 强的排 液能力 ; ②生油粘土 岩相对透镜体砂岩 的突破压 力差别较 大,压实 流体始 终存在 向透镜 体内排 驱的能 力;③石 油相对 水从砂 岩内 向 泥 岩排 驱 ,突 破 压 力 需 要 的更 大一些 ,水进入 相 邻 粘 土 岩较 油 更 容 易。 所 以 处于 封存箱 体系中 砂岩 透 镜 体内 部 的 自 由 水,在 排 驱与 反排驱 过程的 含油 气 流 体中 ,不断 被 滞 留 在 透 镜体 周围的 生油岩 中,以致 形成透 镜体油 藏。
王 宁等[25] 对成 藏阻 力作了 初步 探讨 ,提出 了等 效排烃 压力和 成藏指数 的概 念。油气 在异常 高压作 用下具 有进入 岩性 圈 闭 储集 层 的 能 力,但 不 一 定能 形成岩性油气藏。将压汞 实验中进汞 50%时所对 应的排 驱压力 定义 为 等 效排 烃 压 力,用 于 定 量 评价 油气进 入岩性 圈闭所受 到的 阻力。只 有在泥 岩内部 流体压 力大于 等效 排 烃 压力 的 条 件 下,油 气 才 能进 入岩性 圈闭成 藏。等效 排烃 压力的大 小与储 集层物 性有关 ,主要与 储 集 层 的 孔隙 度 和 渗 透 率 相关 。岩
世 界上已 查明了许 多油 藏为透镜 体状。 其形成 地质年 代可从 古生代石 炭纪 至新生代 第三纪 的始新 统。透 镜状岩 性油气藏 广泛 分布在世 界的许 多含油 气盆地中[3],包括加拿 大西部含油 气盆地、美国蒙
大 拿 州的 克 勒 滋—布 耳 山含 油 气盆 地 、粉 河 含油 气 盆 地、西内 含油气 盆 地 、二 叠 含 油 气 盆地 、密执 安 含 油 气盆地 、伊利诺 斯含油 气盆地 、墨西哥 湾含油 气盆 地 、委瑞内 拉马马 拉开波 含油气 盆地、俄 罗斯伏 尔加 — 乌拉 尔 含油 气 盆地 、中 里 海、南 里海 含 油气 盆 地、 中 国东西 部大量 含油气 盆地等 多个盆地 。
第 17 卷第 6 期 2002 年 12 月
地球 科学进 展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Vo l.17 No.6 De c.,2002
文章编 号:1001 -8166(2002)06-0871-06
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陈冬霞,庞 雄奇,姜振学
(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 昌平 102200)
873
1 .2 .3 差 异突破 作用(异常高 压) 关于 压 实 作 用 对 油 气 排 驱 的 影 响,Meissner
(1978)、Hunt(1979)、Du Rouchet(1981)都 提出了 压实 作 用 是 油 气 排 驱 的 必 要 驱 动 力 的 观 点[14]; Mom per(1980)认为从有机物质中生成的油气,被非 渗透盖 层封闭 ,温 度升高 ,产 生 异 常 压 力,各 种 裂缝 和纹层 增多,油 气沿裂 缝或纹 层排驱 运移[17] 。
俄罗斯 АрвеА.Г.等在《论粘土岩中砂岩透镜体的 含油机制》一文中,以西西 伯利 亚普 里鄂 毕油田 及普 里 拉兹罗姆油田不 渗透 泥—粉砂 岩内 楔状 砂岩 透镜 体 为 例,认为当砂岩体含油饱和度超过 50%,原来充填在孔 隙中的地下水,尽 管周围 泥质 岩渗 滤 性很 弱,还是 大 部 分外移,这种现象很难用传统的达 西定律加以说 明。从 新的原则——— 地下水缓流动力学观点出发,分析了 岩石 颗粒与流体界面 之间 在不同 温压 条件 下的 复杂作 用 关 系,在实验的 基础上,提出 了在与 线流、紊流不 同的第三 种未知重力运动机制作用下,少数流体 分子的个别 特性 控制透镜状砂岩油藏聚集状况的新假说[11]。 1 .2 .2 毛 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