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国日本经济崛起模式对现在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论战后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论战后日本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引言:二战后的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十分萧条,工业几乎崩溃,农业生产也只有战前的一半。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曾经断言:“如果没有长期不断的,没有限制的外援,未来三十年内,日本将长期处于仅能维持生存的状态。
”但就是这样一个许多人都不看好的战败后的日本,却用三十年的时间,超越英法德苏,爬上了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位置。
战后的日本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如此迅速的成长不得不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不可否认,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由朝鲜战争和冷战时期的种种有利因素造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日本内部不断改革的结果。
从日本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吸取有利的经验,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正是我们如今需要做的事。
摘要: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一直是人们讨论和分析的热门话题,而究其原因,其中不仅仅有美国对其的大力扶植和在美国占领和军事庇佑下的稳定的国内局势和周边环境,同样也离不开日本对其自身准确的战略定位和在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
本文通过对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出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崛起中国发展启示一、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1.美国的大力扶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美国对其实行了长达7年的占领。
正是在这七年里,美国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和法制为主的政治改革和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并对日本长期持续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进行政体改革,使日本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在战后初期,日本农业萧条,甚至不能满足国民的基本温饱问题,美国对日本实施援助,提供大量的食物,以解决日本的饥荒问题。
同时也保障了日本国内的安全局势稳定,为日本战后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了遏制以中国、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美国将日本作为远东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转而大力扶植日本,主动提出缓和战争赔款,为日本发展生产,稳定国内经济局势提供了条件。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一、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1、二战后日本经济状况及其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事经济畸形发展,随着日本被击败,遭到美国的空袭,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于濒临崩溃的边缘:以东京为首,全日本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战争的轰炸破坏的40%的城市建筑,船舶的吨位从战前630万吨下降到135万吨,煤产量减少了一半。
此外,由于战败,日本对外贸易业几乎中断了,1947年出口下降为7%,进口下降为14%。
结果在国内农业等产业生产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严重的物资不足,进而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以1934~1936年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0,1947年就上升到了10910,提高了108倍。
1946年人均实际国民收入只是战前的55%,城市就业人口人均收入只是战前的31.2%。
在此起点上,1946-1955年的10年间日本一方面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另一方面将战时经济改组为平时经济。
恶化的经济从1947年开始好转,几经曲折逐步上升,农业生产开始恢复,粮食危机解除,工业生产恢复的同时恶性通货膨胀结束。
实际GNP增长了1.16倍,年均增长8.9%,工矿业增长4.5倍,年均增长18.2%,农业水产业生产年均增长6.3%,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提高1倍。
战后日本经济濒临崩溃,但是日本经济有战前积累的较好基础,同时有美国的扶持,以及朝鲜战争的刺激,加上政府较好的政策引导,使其在10年间就将经济恢复到了战前的最好水平。
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有效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来发展经济,同时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因为这样的机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会产生,而且政府正确的引导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日本经济的黄金时期日本经济企划厅1956年的白皮书有一句名言:“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标志着日本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但此时,日本GDP仅为美国1/15,第一产业比重仍较大,此后日本开始赶超欧美,在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由此走向了经济现代化。
日本经济的兴衰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研究——日本经济的兴衰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当中国从世界经济大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的时候,我们不禁想到三十年前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
当前中国的经济状态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有着很多的相似点。
本文将通过对日本经济成长和衰退的研究以及与中国经济的类比,反思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得到一些处理经济问题的启示。
一、日本经济的成长1.1日本经济崛起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撇开政治因素不谈,单从经济发展立场来考虑,按照罗斯托《经济成长的过程》中的界定,日本在十九世纪末的二十五年里就已经进入了经济的起飞阶段。
那些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
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经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成功的进入了经济成熟阶段。
经济中已经有效地吸收了当时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
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建立,代替旧的主导部门,国民收入中有10%~20%稳定地用于投资。
经济成长所依靠的是对工业设备部门的投资,并由此带动了经济成长。
在这个阶段里,对外贸易对整个经济的作用加强,而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下降。
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即日本经济崛起的前夕,日本已经达到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此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的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的生产,社会对高额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普遍化。
越来越多的资源用来生产耐用消费品;技术工人和城市人口的比重都比前阶段有一定提高;用来供社会福利和保障之用的一部分资源逐渐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经济崛起的前夕,它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上了,因而为它之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2日本经济的崛起1.高速增长阶段日本从1955年开始进入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
1956~1973年日本保持了年均约10%的高速增长,这与日本池田内阁在1960年出台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着很大的关系。
大国的兴衰及对中国崛起的启示
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
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 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①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 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②西欧国
家普遍衰落。
4、20世纪60、70年代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如布雷 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原因:①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发展落 后于西欧与日本,在经济领域上对美国发起挑战,在 外交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②第三世界兴起,在国 际舞台上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第三次崛起原因:①战后实行民主改革,清除法西斯 主义,为经济的发展奠定政治基础。②充分利用美国 的援助(经济非军事化)。③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 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④发展外向型经济,积 极参与国际竞争。⑤两德统一,综合实力逐步提高。
(二)衰落 1、一战后初期衰落: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成为 被宰割的对象。 原因:①一战中严重削弱。②战败后面临宰割。 2、二战后初期的衰落:被四大国分区占领,国家分裂 原因:①二战中严重削弱。②战后被分区占领等。
4、法国
(二)衰落: 1、19世纪末,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产量由第二 降到了第四。 原因:(1)19世纪末经济发展缓慢原因:①农民贫 困,国内市场狭小。②普法战争中被割去阿尔萨斯与 洛林的矿藏,资源匮乏。③普法战争中50亿法郎的赔 款,资本家又把钱投向信贷领域,而且大多又投向国 外,工业发展的资本缺乏。④小企业大量存在以及农 业经营落后,科技创新缺乏。 2、两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诸大国中地位逐渐下降 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打击;美苏的压制。
6、德国
(一)崛起 1、第一次崛起:①1871年,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 打败了欧洲两大传统强国法国和奥地利,完成了国家 统一,成为欧洲的新兴强国。②19世纪末,德国工 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③一战前,组建了以它为核心 的三国同盟,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①国家实现了统一,有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在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了法国 50亿法郎的赔款以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经 济的起飞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③是后起的资本 主义强国,重视科技和教育等。
外国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美、日、德)
( 三) 改革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为中部崛起提供政策支 持 目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以直接税收优惠为主, 这种优 惠方式主要适用于东部建设周期短、利润高、风险低的产 业, 因此,我国应采用间接税收优惠为主, 直接税收优 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基础产业、能源交通产业等 实行间接税收优惠政策, 适当给与那些投资周期长、见 效慢、风险低的投资项目实行直接税收优惠政策, 以促 进发展中部的基础性产业,强化中部地区投资硬环境, 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
1990年日本开始以股价、地价暴跌为标志陷入“泡沫经 济”萧条,形成“平成危机”。经济增长从20世纪70年代的两 位数、80年代的5%~6%,跌到1990-2002年年均1.2%的增幅。 200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企业已从上世纪末的149家下降 到82家。为了抑制这种政治、经济、社会共同作用的经济衰 退,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一改80年代一致采取的谨慎财政政 策,连续推出“以发债和减税为基础”的财政经济对策。
四、是在积极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充分 重视小企业的发展。
大企业集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要增强 国际竞争力也需要培育跻身世界经济舞台的大企业集团。 但是,往往忽略了小企业的发展,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 也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建立健全 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在融资渠道等方 面对小企业提供帮助,鼓励小企业发展与大企业配套, 建立稳定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支持小企业发展专业化 生产,成为“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小 巨人。
7.医疗支出注重建立“防患于未然”的保障体系
在美国,虽然医疗方面的支出已经比较巨大,主要有医疗补助支 出,退伍军人医疗支出,公共部门卫生机构的研究教育支出等,但 仍有相当大部分用在了“老年医疗保健”上,美国的保健业十分庞 大,雇佣者1000万人左右,创造了13.5%的GDP。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姓名:赵文华学号:2009011427 班级:09广电(1)班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是作为战败国的一方生存在世界上,国土也吃了两颗美国投下的原子弹,表面上看日本陷入奔溃。
然而,如今事实并非如此,战后日本在短短几十年里经济迅速崛起,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由此可见,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日本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借鉴意义众所周知,日本在二战受了重创,其领土相比于中国纯粹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却在战后迅速崛起,堪称“经济奇迹”,尽管在2011年中国GDP排名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日本科学研发能力居世界第三,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第四大出口国与第四大进口国。
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四万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这些是中国无法与其相比较的,由此可以看出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是重大的。
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1953―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7%,法国为4.2%,美国为4%,英国为2.5%。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1950年只有1.5%,1980年猛增为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
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方更是认为是20世纪的“奇迹”。
(一)战后,日本为医治战争的创伤,把战时工业改组为平时工业,大体上花了10年时间。
一般认为,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复兴期”。
1、为了使日本经济摆脱瘫痪状态,日本政府成立了经济安定本部,负责制订和实施有关经济政策。
当时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是能源不足。
因为缺煤,高炉陆续熄火,全国有一半列车停驶,恢复生产急需的原材料运输出现障碍,工业生产日趋萎缩。
浅析日本经济新闻数字化发展模式及对我国借鉴意义
浅析传统报刊的数字化发展——以《日本经济新闻》为例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数字化信息革命浪潮席卷世界各行各业,新闻传媒业更不例外。
传统报业正在酝酿着一场深刻变局,逐渐显现出平面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数字报业成为传统报业二次崛起的一种必然选择.是推动其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
在众多媒体中,《日本经济新闻》作为世界三大财经报纸之一,在十数年的发展下逐渐成为数字报业发展中的翘楚。
本文将以《日本经济新闻》为例,研究报业数字化发展的成功模式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字报业寒冬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已进行了近百年。
有些人曾经断言。
新媒体无法完全取代旧媒体,新媒体与报纸之间是一种竞争与共存的关系,但新媒体媒体很难完全取代传统报业。
然而,在数字化进一步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持续加深。
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媒体无论是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互动性、信息发布的效率、信息接收与阅读的便捷性、信息传播及接收的成本等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明显地超越了纸质的报纸媒介。
彭博新闻社首席内容官诺曼·珀尔斯坦认为,在20年之内,大部分美国报纸会放弃印刷出版。
数字化发展对报业的生存环境形成全面的、直接的和猛烈的冲击,报业将面临越来越巨大的生存挑战。
在传统报业时代,报纸是报业唯一的生存形态。
围绕报纸生产和销售,报业在印刷、广告、发行等价值链上全力以赴。
但是,在数字化报业阶段,报纸没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根据杨晓白编译的《报业2007:美国报业生存现状报告》,近几年美国报业在发行量、读者数量和广告经营额三个指标上全面下滑,呈衰落之态。
英国报纸的发行量也不容乐观,从l990年以来,人口只有5700万的英国,报纸读者就减少了500多万。
我国报业的发展现状同样不容乐观。
2005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一个拐点,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认为:“中国报业经历2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目前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
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业者,他们基本上属于低收入人群。
说明安倍政府的就业政策,仅仅属于摊薄了就业的大饼,增加的主要是低收入就业。
而这些人缺乏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就业与生活并不安定,致使日本国民整体生活水平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安倍经济学”实施已近4年,大企业利润增高,但日本企家庭的消费支出没有增加,拖累了内需的扩大。
同时,在量化宽松的刺激下,物价的上涨,使一部分民众感到生活开支的提升与压力的增大。
然而,“安倍经济学”第二支箭的成果不仅不稳定,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后果。
2013年日本政府债务已经突破1000万。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以稳定的经济增长和高度的科技创新而闻名于世。
作为亚洲经济体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日本在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种成功可以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借鉴。
在日本的成功背后,有很多值得中国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高度的自我要求和持续不断的改进。
日本企业对于自身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以“客户至上、不断改进”的原则为导向。
这种自我要求可以使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高度的创新精神。
日本企业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在高速市场环境中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这种创新态度可以激励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保持领先地位。
第三,注重人才培养。
日本的企业文化中注重人才培养的观念深深融入其中。
企业不仅会对于员工进行工作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还会向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导,使员工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作为。
这种注重人才培养的方式同样适用于中国。
第四,没有将眼光局限在国内市场,而是面向全球。
日本的企业大多在全球市场拥有竞争力。
他们能够迎合全球市场需求,适应各个国家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将自身的产品推向世界。
这为企业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提高。
日本的企业间存在激烈竞争,这种竞争鼓励企业互相借鉴和学习,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提高。
这种合作和竞争的方式使得日本的产业链更为先进。
通过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中国可以在自己的发展中快速实现现代化,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面对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政府需要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加强企业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与此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对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促进人才流动和有序的市场竞争,使得中国的产业链更为系统完整,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总之,在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旅程中,日本的成功可以为中国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有哪些启示中国的经济离不开世界,关注世界经济问题可以使我们从解读出中国经济未来可能的机遇与挑战。
并且中国现在加入了WTO,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完全要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全球国有经济布局和调整对我国的启示:(一)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必须由国有经济来实现的观念。
其次,国有企业变换定位,降低规模,是一种大势所趋。
国有经济有利于宏观调控的观念要转变。
最后,要适当转变国有经济存在于自然垄断或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业的观念。
(二)营造客观、公正、公平的经营环境国有经济实践表明,凡是经营良好的国有企业都存在于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中。
国外国有经济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解决国企特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公司治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影响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一方面,先进的公司治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使得国有经济比例较高的国家取得了不错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国有企业治理模式落后和管理混乱等也导致了种种问题。
我国还需借鉴国外的处理经济问题的做法有:1要把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纳入法制的轨道。
2加大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3加大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建设。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不得不提到经济法,经济法不是个别国家的偶然现象,而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现代经济法,不能不提到日本。
在日本经济法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比较法的运用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日本适应本国需要,借鉴、移植欧美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颇有研究的价值。
中日文化传统相似,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亦有某些共性,对日本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应用比较法发展本国经济法的历程作些探讨,必将使我们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日本借助比较法建立、发展经济法的实践(一)体制:日本经济法现象的基础1.对市场经济模式的选择在日本,同时强调“有条不紊的秩序”和“政府的干预。
”2.从民商法向经济法的演进受法国和德国法律传统的影响,日本也先后制定了自己的民商法。
大国崛起之德国和日本对中国的启示
大国崛起之德国和日本对中国的启示德国篇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对外的战争(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
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
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
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
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
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
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
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
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
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日本篇150多年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
大国崛起读后感800字精选
大国崛起读后感800字1由国内数位知名教授共同撰写的?大国崛起?图书,全书共40多万字,在尊重历史事实的根底上以历史故事的形式,描述了自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竞相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历程。
站在整个世界文明的高度,以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深入分析了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浓缩了世界大国崛起道路历史经验教训,着力寻找中国和平开展的未来战略,对今天正在飞速开展的中国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面积和人口看来是小国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航海探险殖民掠夺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最先建立资本市场和信用体系的荷兰,以兴旺的商业贸易创造了富甲全球的历史;法国以其独特思想文化影响力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独领风骚,始终跻身于强国行列;英国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率先走上现代工业化道路,称雄世界达两个世纪之久;德国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实现国家统一,短时期内跃升为实力雄厚的强国;曾闭关锁国的日本重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一跃成为当时东方唯一世界性大国;俄罗斯改革图强,特别是前苏联以全新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国力到达顶峰;美国地理位置优越,通过迅速吸收欧洲科技文化成果,凭借一套较完备成熟的民主法制体系和深入人心的创新精神,在短短两百年间成为超级大国。
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讲述,意味深长的大国兴衰历程回望,理性和激情相互激荡,历史和现实两相比照,回忆与前瞻交相映衬,九个大国不同时期的独特开展轨迹跃然纸上,对大国崛起历程进行了深刻辨析,独辟蹊径而令人耳目一新。
通过本书学习,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世界强国的开展历程,感悟到大国兴亡盛衰相通的规律性趋势。
中国有着五千年深厚历史和包容其他文化的深厚根底,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先要融入整个世界,强国之路,必须保持软硬的综合平衡,哪一个要素都不能偏废,对中国而言,国家兴盛指日可待。
二战后日本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昔日的敌人,今朝的对手摘要作为我国昔日的敌人,日本在二战后发展迅速,令世界震惊。
在如今这个关键的发展转型时期,日本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二战后的日本由于及时制定发展方针、政企分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重视教育和积极引进并研发高新科技而取得了重大发展,却也因主权不独立而深受《广场协议》的沉重打击。
对于日本的发展经验,我国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战后日本发展中国启示引言资源匮乏、经济萧条,这是二战刚结束时的日本面临的艰难局面。
经过长年的战争,日本国内甚至出现饥荒,以至于大肆捕杀鲸鱼充饥,引来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一片谴责。
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辛的局势下,只经过了42年的发展,到了1987年就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尽管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有不少短板与弱项。
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昔日敌人的发展有着独到之处。
今日的中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尽管今天的日本在慢慢衰退,但仍然是我国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强劲对手。
取彼之长,补己之短,中国有必要从日本的发展中学到一些有用的启示。
正文一、继续保持主权独立1985年9月,在美国的策划下,美、日、英、法、西德等5个发达工业国家的财政部长及五国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协议。
协议生效后,日方拥有的美元资产大缩水,而升值的日元过剩金融资本海外盲目扩张,接着房地产、股市泡沫严重,最终泡沫破裂,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日本之所以同意《广场协议》,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政府的盲目,另一方面则是迫于美国的压力,毕竟美国还在日本有着驻军。
近期,人民币升值也是一大热门话题。
人民币升值确实有着不少好处,诸如: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内资本到海外投资,引进技术;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3.人民币升值使进口原材料的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三来一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等。
日本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借鉴
日本经济模式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借鉴第一章:日本经济模式的概述日本经济模式是指战后日本经济所采用的一种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企业的规模经济和紧密合作,以及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日本经济模式不但在日本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一度被认为是其他亚洲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发展的借鉴之一。
然而,由于日本经济在1980年代晚期爆发的泡沫经济危机和1990年代中期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日本经济模式走向了瓶颈。
第二章:日本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优劣势2.1政府的干预和支持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支持。
这种干预和支持的结果是,日本政府成功地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包括钢铁、化学、电子和汽车等行业。
2.2企业的规模经济和紧密合作日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规模经济”和“紧密合作”的策略。
企业通过规模扩大和资源整合来提高效率,并通过各种合作方式来实现产业链的优化。
这种模式的结果是日本重工业的高度发展和制造业的强大。
2.3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日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并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这种关系建立在双方的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使得企业更加稳定和创新。
同时,企业也通过本土化和社会责任的承担来获得政府和消费者的支持。
2.4优势和劣势日本经济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企业的规模经济和紧密合作以及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高生产率和效率,有效地攻克技术难关。
然而,这种模式的劣势在于内部创新和激励不足、固化的公司结构和管理、国内市场的垄断问题等。
这些问题一度成为阻碍日本经济发展的难点,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第三章:日本经济模式的对中国经济的借鉴3.1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对于中国而言,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应用文-美国、德国、日本经济模式比较研究与择优借鉴
美国、德国、日本经济模式比较研究与择优借鉴'\xa0\xa0\xa0【内容提要】模式是世界经齐学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公司治理模式又是当今学术界的问题。
经济模式是以经济为核心,基于一定的条件和传统而形成的经济运行的相对定式。
本文对经济模式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种经济模式的不同特点,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对这三大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这对建立中国式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企业行为理性化。
\xa0\xa0\xa0\xa0\xa0【关\xa0键\xa0词】经济模式/三大模式特点/企业理性化\xa0\xa0\xa0\xa0\xa0\xa0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并在国际经济领域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占据显赫的竞争地位,其发展方法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措致处于竞争弱势各个不同的主体,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
如战后,日本、德国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对于日本、德国模式的重视。
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学习日本模式并取得成功,并统称为东亚模式。
欧洲的一些国家因为崇尚德国模式而纷纷要求加入欧洲经济联合矩阵。
20世纪90年代,美国取得“新经济”创记录的繁荣,美国模式再度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美国高科技企业进入调整,股票市值大幅度缩水,又出现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造假事件的冲击,一些人开始怀疑,甚至指责美国模式的弊端。
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经济发展模式优劣之争。
\xa0\xa0经济模式作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予以重视并加强研究。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以来,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确立适宜的发展道路和运行方式。
有必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利用后发优势,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中成功的运作方式。
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新的发展模式。
\xa0\xa0一、经济模式概念辨析及层面确定\xa0\xa0孔夫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使我们的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正名”,即对于文章所探讨的概念的本质特点、范围和层面,进行明确的阐述和规范。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堪称各个国家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模版。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表现出持续的高涨,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恢复了战前的经济水平,所以一度被西方国家认为是“经济奇迹”。
但是,从8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就开始出现大滑坡,并且又如之前经济持续增长一样表现出持续的不景气。
在短短的时间内日本经济将成功与失败两方面先后展现,为我们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方面资料,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5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60、7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
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一)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
日本政府主要通过政府引导、政府保护企业、政府政策调配等途径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二)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而后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所以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
(三)日本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
员工对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小国让欧洲人开始认识世界,他们凭借海样迅速成为了世界强国,开始在世界疯狂的掠夺财富,当时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
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财富,当时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等还要早几十年,而大明王朝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宣扬天威,因而走上了闭关自守的道路。
荷兰这个国家好像除了商业利润对政治毫无兴趣,他们注重资本和商业超过一切,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成为17世界的强国。
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
英国的崛起说明了国家的兴盛需要科技与文化的支持,法国和德国的崛起和失利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成为强国。
作为亚洲唯一跻身列强的国家,作为亚洲唯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崛起和其它国家是不同的,它不像西班牙的勇猛冒险,不像英国式的工业革命,而是靠的学习和变革。
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
美国的崛起则告诉我们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历史上的大国,而在最近的几百年被其它国家所赶超,中国要想重新回到大国强国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顾五百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
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法日经济崛起模式对
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但综合各种因素衡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没有改变。
中国实现到21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任重道远。
关键词:发展模式经济创新科学发展
一法国经济发展的崛起
由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这个与工业革命共同称为“双元革命”的法国大革命,它是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使法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推翻了君主专政,传播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大革命急剧改变了法国的国内政治结构,并形成了由革命意识形态塑造的现代民主政治理念,最终变更了整个国际政治。
而所有这些变革的起点是“人民主权”观念,在《人权宣言》中,提出人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这在当时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对欧洲人民反封建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给欧洲封建制度以沉重打击,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开始了对欧洲大陆的征战,一场场捷战极大的鼓舞了法兰西民族的自信心,拿破仑也使整个欧洲诚服在他的脚下,这是法国大革命命的延续,见证了法兰西民族的崛起,称霸欧洲,走向世界。
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盟创始国及重要成员、北约成员(但不参加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自1958年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历届政府基本沿袭戴高乐制定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维护民族独立。
欧盟是法外交的立足之本。
法致力于推动欧洲建设,将欧盟建设成真正独立一极,发挥法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多极化,发展、加强欧亚等区域间合作;在大国间左右逢缘,争取有利地位;保持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关系,推动发达国家增加对非援助;积极参与中东和平进程及有关热点事务;加强同亚洲、拉美的政治、经济关系。
法国经济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
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
世界第三位。
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
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减少的趋势。
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
二德国经济发展的崛起
德国的崛起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当时的德国刚刚完成统一。
名相“卑斯麦”在欧洲大陆上用武力来震撼法国、奥匈帝国这些老牌欧洲强国,又通过和英国和俄国联姻来争取外援。
国内由于战争胜利和民族统一,使民族情绪高涨(类似我们刚刚结束朝鲜战争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人人都对国家充满希望,同时又通过铁的手腕来解决国内共产党和社民党的问题,开始推行一系列的劳动改革(如幼儿园、8小时工作、社会福利保险等)来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
这些都为把德国带入了国力发展的高速公路。
德国很多一线的大企业,在这个时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现在国际知名的西门子、博世、宝马、梅塞德斯等都是这个时期建立。
德国的发展不同于当时的英国和荷兰有些和现在的中国相似,全部靠实业来扩展海外市场。
同时德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是一个比较爱节省和储蓄的国家,高出口、高储蓄率使德国很快崛起。
但是一味的出口过多依赖海外市场和海外资源被英法占据,这也是后来矛盾的焦点和一战的根本原因。
联邦德国经济之所以能迅速复兴,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决定的,主要有:第一,战前德国是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联邦德国又集中了战前德国70%的设备能力和62.4%的工业产值,从而为恢复和发展工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第二,适时地进行了经济改革,建立了一个比较符合国情并行之有效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并注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同时社会民主党政府正式实行“新东方政策”使联邦德国在东西方关系中取得了主动权与发言权,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上可以直接同苏联、东欧打交道,而不必再仰仗美国。
新东方政策使联邦德国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转化为有力的政治态势,使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联邦德国终于以一个经济—政治大国的形象崛起于欧洲大陆。
三日本经济发展的崛起
战后初期的日本几乎进入“石器时代”,民生凋敝,物资极度匮乏。
但在二十年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靠的就是“技术
立国”这四个字。
日本政府注意到,要使国家经济迅速恢复,跻身强国之列,必须集中全国的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派有泽广巳在主持“日本复兴计划”过程中,推行“倾斜生产方式”,不计收益得失,将有限的物质资源集中投入在煤炭、钢铁、电力、化工四大重工行业,严格限制轻工业发展,部分轻工业由于无法从内循环的重工业体系获得资源而被迫停产。
日本的“产经联”是其技术的精华,事实上,日本的工业发展模式几乎就是产经联的运作模式。
产经联的运作核心包括三块:一块是三菱重工、住友化学、三井物产等大财团,主要生产和提供各门类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
在美国的大力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很快完成了战后经济恢复,为了使经济进入战后发展的快车道,日本政府适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看准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内资源贫乏的实际,选择了以“重、化学工作”为中心的加工贸易型的面向国际的发展战略。
力争在钢铁、造船、电力、石油化学、汽车制造、重型电机、合成纤维等方面全面突破。
并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国内企业,保护大型企业,鼓励发展托拉斯企业。
1964年6月,三菱系统三大重工业企业合并成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就是成功的典型。
从60年代开始,日本实行贸易资本的自由化政策,积极加入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体系。
同时日本充分利用科技革命的成果。
日本赶上了机遇,更抓住了机遇,在确立外向型经济妥展战略的同时,制定了“科技立国长远发展战略”,注意吸取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选择以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合成材料技术的开发,为振兴日本工业的突破口,引进国际尖端技术,进行消化后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四德法日经济崛起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在启蒙运动下,法国爆发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人具有武士道精神,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明治维新期间更是在太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的带领下,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民族精神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我国必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地位,树立社会主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竞争力。
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阻碍了社会发展,不容历史所原谅。
当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长跪忏悔,我们看到了德国人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决心,我们也相信他们必将实现和平发展。
跪下来的勃兰特,站起来的是整个德国。
因此,我国必须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泛开展对外竞争与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
我国要坚持求同存异,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展示我国负责大国形象,绝对要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
日本十分重视这方面发展,积极向外国学习。
不论是涩泽荣一前往欧洲参加万国博览会,回国宣传新思想,还是日本1871年派使团出使欧美各国,都为明治维新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重视发展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普及义务教育,派遣留学生,加快了向西方学习的步伐,缩短了与西方经济的差距。
在当今,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结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经济平稳运行,必须坚持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当前,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我国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技研发,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美]•埃冈•纽伯格威廉达菲•比较经济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亻几建涛•经济增长模式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郑秉文•公司治理:美国模式之谜[N]•经济观察报,2002-08-12 •
[4]:[英]摩根•威策尔•管理的历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