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
星型胶质细胞文档
![星型胶质细胞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26d715b852458fb770b56ca.png)
3.厡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和纯化(1)取新生1天内的wistar大鼠,全身浸入75%酒精中消毒4-5min;(2)在无菌操作台内采用无菌方法迅速取出大脑,置于一盛放无菌D-Hank’s液的玻璃培养皿中(置于冰上低温操作),洗掉大脑表面的血液; (3)然后将大脑放入另一盛放无菌D-Hank’s液的玻璃培养皿中,小心用软毛刷刷掉软脑膜;(4)剪取大脑皮层组织,放入另一盛放0.125%胰酶(2ml)的玻璃称量瓶里,用眼科剪将所取组织剪成小块,盖上盖子,放入培养箱内37℃下消化15min;(5)取出消化后的组织,加入2ml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终止胰酶消化,用巴士德吸管反复吹打组织至无肉眼可见组织块的浑悬状态,经直径70μm的钢质筛网过滤;(6)然后将细胞悬液在低温(4℃)离心机中离心(1000rpm,5分钟) 后去上清,细胞沉淀加入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7)计数后以1×106个/m1的细胞密度接种于0.lmg/ml多聚赖氨酸包被过的塑料培养瓶中;(8)放于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37℃,5%CO2,95%空气)。
第二天换液,以后每3天换一次液直至汇合;(9)细胞汇合后(约第6天)后在37℃恒温摇床振摇(150rpm)1小时,弃上清以纯化星形胶质细胞;(10)用D-Hank’s液涮洗细胞,后用含0.25%的胰酶的D-Hank’s液消化约5分钟后,加等量含血清培养基终止消化,吹悬细胞,以1:2传代种于新的塑料培养瓶;(11)两次传代后接种于铺有包被过盖玻片(0.lmg/ml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六孔板中(用于免疫组化),或直径为100mm培养皿(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或Western blot检测)。
4.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和复氧(OGD-R)培养同一代的原代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组进行OGD-R损伤模型的制备。
将实验分为3组:正常培养对照组,OGD-R组,OGD-R+C225干预组,正常培养对照组不作处理维持在正常氧、糖、血清的状态下培养,OGD-R 组细胞用无糖无血清DMEM培养基洗涤2次,然后加入无糖无血清DMEM培养基,放入缺氧培养箱(93%N2,5%CO2,2%O2 ,37℃)中培养2小时;C225干预实验在OGD处理前加入不同浓度的C225(2µg/ml,10µg/ml)预处理1小时,然后同样用无糖无血清DMEM 培养基洗涤2次,加入无糖无血清DMEM培养基并再次加入不同浓度的C225(同前)放入缺氧培养箱中同样缺氧培养2小时;然后将各组细胞取出,换上正常糖、血清的培养基(C225组再次加入C225)放入正常氧培养箱中进行复氧,根据各组复氧不同时间(3h,6h,12h,24h)后收取细胞进行相关检测。
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ae1843c43323968011c9221.png)
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作者:马超冯世庆班德翔刘洋高仕杰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
方法:于无菌条件下取新生1~2 d的SD大鼠脊髓组织,采用机械吹打及胰酶消化法制成细胞悬液,通过差速贴壁和恒温摇床震荡去除杂细胞,进行培养。
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传至第3代细胞纯度达95%以上。
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脊髓;细胞培养;大鼠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内数量众多的一大类细胞群体,约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的90%以上,而星形胶质细胞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调控神经元微环境、诱导神经细胞迁移、维持神经组织形态、提供神经营养因子及辅助完善突触联系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功能[1]。
体外培养是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功能及神经生物学和神经药物学的重要手段,但以往的取材以大脑皮质为主,脊髓相对较少[2-4]。
本研究参照国内外培养分离星形胶质细胞的方法,拟建立脊髓源性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体系。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新生1~2 d的SD大鼠,由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限。
1.1.2 主要设备及试剂 CO2 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200目滤网、DMEM/F12培养基(美国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美国Gibco公司),青霉素-链霉素双抗,EDTA-0.25%胰酶,D-Hank’s液(北京索莱宝公司),兔抗大鼠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多克隆抗体,TRITC标记羊抗兔免疫球蛋白(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2]。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及鉴定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及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dd11fe17a8114431b90dd82e.png)
RAT’ S CEREBRAI C0RTEX F AN Yu e , S HANGYa - z h e n
( H e b e i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t u d y a n d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di e c i n e , C h e n g d e
c e l l s o fr a t s a b o u t l 一 3 d a y s n e wb o n r we r e c u l t i v a t e d i n v i t r o . T h e i f b r o b l a s t c e l l s nd a n e u r o n s we r e r e mo v e d t h r o u g h d i f e r e n t i a l a d h e r e n t me t h o d a n dp a s s a g e . h e T a s t r o c y t e s we r ei d e n t i i f db e yd e t e c t i n ga s t r o c y t e s s p e c i i f c p mt e i n - g l i a l i f b r i l a r y
星形胶质细胞 的形 态且 生长旺盛 , 第3代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 5 %。 结论 : 本研究建立 的星形胶质 细胞体 外培 养方法操作简单 、 可靠 。
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分离及鉴定
![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分离及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f3ff7a9f7ec4afe05a1dfe4.png)
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分离及鉴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spraguedaley,SD)大鼠大脑皮层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培养分离,以获得纯化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为今后细胞移植治疗研究提供良好的种子细胞。
[方法]出生48hSD大鼠取大脑皮层进行混合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原代培养第9~10d时采用水平振荡、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纯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继续用定向培养基传代培养。
相差显微镜观察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进行细胞鉴定。
[结果]混合胶质细胞原代培养第9~10d时出现明显的细胞分层,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散布于单层的星形胶质细胞表面,胞体呈椭圆形或圆形,具有典型的双极突起,少数呈三极突起。
经振荡分离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纯度达95%,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lig2反应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反应阴性。
[结论]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原代培养中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能够维持在未成熟阶段,细胞分层后通过振荡法及差速贴壁法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关键词】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细胞培养;脱髓鞘化;脊髓损伤Keyrds:ligdendrytepreursrell;ellulture;deyelinatin;spinalrdinjury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以造成患者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
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办法治疗脊髓损伤。
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对于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脊髓损伤不仅导致神经元丢失,同时还造成大量少突胶质细胞的死亡,从而引起残留神经轴突的脱髓鞘改变,进一步影响了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近来不少研究显示通过髓鞘形成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有利于脱髓鞘轴突的再髓鞘化,促进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恢复[1,2]。
研究表明,少突胶质细胞不仅形成髓鞘包绕轴突,同时它还起着为其他神经细胞提供营养因子、促进轴突生长等作用[3]。
此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是处于分化早期阶段的未成熟细胞,既能够定向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增殖与迁移能力[4],更加适合于细胞移植治疗。
离体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与鉴定
![离体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08375fde376baf1ffd4fade7.png)
离体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与鉴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培育与传代及纯化方式,鉴定其培育纯度。
方式分离、培育新生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用换液时暴露结合旋转法加以纯化,酶消化法传代后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并染核计数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
结果星形胶质细胞贴壁快,多在12 h内,3 d后数量显著增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NF200抗体染色为阴性,提示培育盖片中不含神经元;GFAP阳性染色细胞高达%。
结论换液时短暂暴露结合恒温旋转法可纯化取得高纯度的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化方式。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微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strocyte of spinal cord in vitro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isolation, culture, and purification of astrocyte derived from spinal cord of neonate rats, and identified by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 Methods Astrocyte derived from spinal cord of neonate rat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purified by exposed a short time when exchanging medium and rotation. Passage through enzymedigestion and identified by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 to count the purity coefficient of astrocyte. Results Astrocytes adhered after plated 12 h, the numbe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3 d.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 showed: there were no neuron on culture covers because the stain of NF200 was negative, while the positive rate of GFAP stain was up to %. Conclusion High purified astrocytes could be got by exposed a short time when exchanging medium and rotation, so it is a simple and high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astrocyte.Keywords: astrocyte; neurofilament;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最近几年,神经胶质细胞(astrocyte,AST)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它不仅具有支持、分隔、营养和爱惜神经元的作用,而且参与了脑的高级功能活动,并在突触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2-3]。
白藜芦醇对培养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谷氨酸代谢的影响
![白藜芦醇对培养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谷氨酸代谢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59c9bf9770bf78a652954be.png)
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化学名为3,5,4,三羟基-反-均二苯乙烯,分子量为228.25。
在多种植物中发现,如葡萄、浆果和花生。
近年来的研究焦点都集中在其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炎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等。
而对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代谢功能方面研究较少。
谷氨酸(盐)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累积会导致神经变性紊乱。
星形胶质细胞是脑负责谷氨酸(盐)转运的主要胶质细胞,通过谷氨酸依赖性的转运体(GLAST 和GLT-1)调节其细胞外水平。
星形胶质细胞具有特异酶即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 )能催化谷氨酸(盐)的酰胺化反应形成谷氨酰胺,后者对神经元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也可以合成维持谷胱苷肽,维持脑的抗氧化功能。
本文主要通过白藜芦醇影响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及谷氨酸代谢功能,而对其神经保护作用进行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白藜芦醇(德宝生化,HPLC>98%),GFAP 抗体(CHEMICON ),免疫组化试剂盒与DAB 显色试剂盒(中杉金桥),高糖DMEM (GIBCO),胎牛血清(GIBCO ),总GSH 检测试剂盒作者单位:350001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医学院检验科通讯作者:曹颖平白藜芦醇对培养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谷氨酸代谢的影响郑小华曹颖平侯娟王梅华郑培烝【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对培养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谷氨酸代谢功能的影响。
方法原代提取并纯化培养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
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 )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通过同位素掺入法和ELISA 法检测谷氨酸代谢指标:谷氨酸摄取量、总谷胱苷肽(GSH )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 )含量与活性。
结果Res 抑制细胞增殖并随着浓度升高和培养时间延长而抑制增强。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建立及鉴定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建立及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ff4a3f0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9.png)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建立及鉴定范悦;颜勇;商亚珍【摘要】目的:纯化和鉴定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方法:取1~3天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差速贴壁和传代去除成纤维细胞和神经元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且生长旺盛,第3代95%以上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GFAP 表达阳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期刊名称】《神经药理学报》【年(卷),期】2011(001)006【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免疫组织化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作者】范悦;颜勇;商亚珍【作者单位】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德,067000,中国;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德,067000,中国;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德,067000,中国【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2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有三大类: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其中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最多,几乎承担着胶质细胞所有的功能。
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与作用,以此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星形胶质细胞直接参与了神经元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以及病理生理过程[1-2]。
星形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吞噬细胞,在致炎因素作用下被激活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其既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也能分泌细胞毒因子、炎症因子、补体蛋白损害神经元[3]。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实验室内可行的,细胞纯度较高的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研究提供条件。
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星型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Long Evans大鼠视皮层星型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3243e79f242336c1eb95e13.png)
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内数量众多的一大类细胞群体,约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细胞总数的90%,星型胶质细胞(astrocyte)是其中主要的组成成分。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仅起辅助作用,是支持神经元的骨架,为神经元提供营养以及清除突触间隙中过多的离子和(或)神经递质。
胶质细胞英文名Glia来自希腊语Glu,意为胶质。
自1997年Pfrieger和Barres[1]发现胶质细胞能促进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后,对胶质细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现已发现星型胶质细胞不仅参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2-4],而且具有神经营养和神经生长抑制作用[5-6]。
此外,星型胶质细胞在脑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再生过程中均发挥着作用[7-8]。
本实验通过大鼠视皮质星型胶质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进行鉴定,以期建立星型胶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体外研究星型胶质细胞的功能和机制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动物动物采用出生1d的清洁级Long Evans(LE)新生鼠,雌雄不限,体质量3~5g,购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动检证字SCXK(渝)20020003。
1.1.2主要试剂DMEM/F12培养液(Gibco,USA);胰蛋白酶(Sig-ma,USA);胎牛血清(Gibco,USA);D-Hanks(天津百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小鼠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克隆抗体(Sigma,USA);小鼠抗硫酸软骨素(CS-56)单克隆抗体(Abcam,UK);FITC标记的兔抗小鼠IgG(Sigma,USA)。
1.2方法1.2.1视皮层星型胶质细胞的培养新生LE大鼠经75%乙醇消毒5min后迅速断头处死,沿矢状线剪开,剥除头皮及颅骨,用解剖镊将大脑及小脑完整取出,置入一盛有4℃无菌解剖液的培养皿中,体视显微镜下剥离软脑膜。
SD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改良
![SD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42219f0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9.png)
SD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改良王雪莹;黄绍平;陈小聪;姜永生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038)009
【摘要】方法后,可以更为简便得到纯度很高的星形胶质细胞.
【总页数】4页(P1107-1110)
【作者】王雪莹;黄绍平;陈小聪;姜永生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西安,710004;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西安,7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单只小鼠来源的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 [J], 姬文力;任安经;谢志芳;章卫平
2.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鉴定及氧糖剥夺模型的建立 [J], 魏爱宣;李昕华;闫世军;何金婷;莽靖;邢影;邵延坤;徐忠信
3.体外SD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及酒精的损伤作用研究 [J], 于海艳;黄巨恩;吴世芬;李校堃
4.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 [J], 汤婷婷;官志忠;禹文峰
5.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改良 [J], 袁彬;袁宇;李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
![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88fb4e55ef7ba0d4a733b23.png)
t n,a d t e d c d f r b a t t i e e t t c me t l e e t c t n co l el i  ̄ i l h k r i o n n r u e b o lss h e i ld f r n i at h n ,oid n r y e a d mirgi c lsw t o t a e .M - l l a a g o s l a h as
1AN u —y V Yn un,HUANG an,WANG n — xan Y Ze g i
( a hnMei l o ee T in S adn , 70 0 T i a dc l g , aa , hn og 2 10 ) s aC l
A src: b ci : ooti p r e s oye f T b n ui dat ct o mbM cr x o r r x e m ns e v a f i r sr ac ef f h e i .Me o s T eno t d : h e- h
质细胞。
用差速贴 壁和恒 温振荡方 法可获得 高纯度 皮质 源性 星形胶
关键 词 : 星形胶 质细胞 ; 纯化 ; 胶质 纤维酸性蛋 白 中图分 类号 :3 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47 1 (0 7 0 -340 R9 A 10 -15 20 )5 3 - 0 4
The p i c ton a ulur fa t o yts f o c r br lc r e fr s urf a i nd c t e o sr c e r m e e a o t x o at i
胶质细胞 。结果 大鼠脑皮质细胞接种后 2 4h全部贴壁 , 分细胞 已伸 出突起 ; 5d时细胞增殖最 明显, 部 3~ 细胞数
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严选优质)
![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严选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d83aa2a43169a4517723a3f0.png)
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原代培养南京军区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许丽丽2012年10月一、试剂1)Poly-L-lysine(Sigma,P2636)2)DMEM(Invitrogen,11995-065)3)FBS(Invitroge,10099-141)4)Neurobasal(Invitrogen, 21103-049)5)B27(Invitrogen ,17504-044)6)GlutaMAX (Invitrogen ,35050-061)7)HBSS, no Calcium, no Magnesium(Invitrogen, 14170-112)8)0.25% Trypsin-EDTA (Invitrogen, 25200-056)9)DPBS(HyClone,SH30028.01B)10)dd H2O11)10%水合氯醛12)75%酒精二、器械1)手术器械:组织剪x2、组织镊x1、直弯镊各x1、眼科剪x2、眼科镊直、弯各x2、显微镊x2(金钟,WA3050)、显微剪x12)200 ml小烧杯(盛放胎鼠)3)200目不锈钢筛4)细胞计数器(求精)5)50ml离心管(Corning,430828)、15ml离心管(Corning,430790)6)6孔板(Corning,3516)或24孔板(Corning,3524)96孔板(cosrer,3599)7)直径为60mm的培养皿(LabServ,310109010)8)3ml移液管(Biologix, 30-0138A1)9)过滤器(Millex-GP, SLGP033RB)10)注射器:50ml、5ml各 111)Pipette and pipette tips12)冰袋、手套、棉球、棉签Day 11、消毒1.1 将解剖器械、枪头高温高压消毒15分钟,消毒结束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待第二天使用。
1.2 打开操作台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
2、包被培养板2.1 戴手套,用酒精棉球擦拭操作台、移液枪,点燃酒精灯。
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
![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77ef26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f.png)
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汤婷婷;官志忠;禹文峰【摘要】目的:建立原代培养的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系.方法:取新生24 ~48 h的SD大鼠,无菌操作取出大脑皮层,剪碎后用胰酶消化、机械吹打制成分散细胞悬液,网筛过滤,将细胞悬液接种培养7~9d;置于摇床(37℃、250 r/min 振摇6h),弃掉含脱离细胞的细胞悬液,去除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细胞传代,进行GFAP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和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鉴定星形胶质细胞比例在95%以上.结论:采用该培养方法能够成功的建立原代SD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系,为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及其相关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模型.【期刊名称】《贵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9)002【总页数】4页(P158-161)【关键词】大鼠,Sprague-Dawley;星形胶质细胞;大脑皮层;细胞培养,原代;模型,细胞【作者】汤婷婷;官志忠;禹文峰【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4;贵阳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4-33;R749.1在神经系统所包含的细胞中,胶质细胞数量众多,约占中枢神经系统(CNS)细胞总数的90 %,其中又以星形胶质细胞(AS)所占比例最多。
AS不仅具有支持、营养及协助CNS神经元代谢等作用,还参与CNS内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是CNS功能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并对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起着重要作用[1-2]。
本实验在Mc Carthy[3]细胞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在体外建立可靠的原代AS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AS在CNS中的生理和病理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1.1 材料新生24~48 h SD(Sprague-Dawley)大鼠由贵阳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
![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89246ed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3.png)
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方法与鉴定(Culture and Indentification of Astrocytes)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内数量众多的一大类细胞群体,约占中枢神经系统(CNS)细胞总数的90%,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 AS)是其中主要的组成成分。
自1846年Rudolt Virchow发现神经胶质细胞以来,传统研究一直认为星形胶质细胞只对神经元起营养支持作用,而对神经信号的传递和处理不起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上述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A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及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神经系统发育、突触传递、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及新陈代谢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正常生理活动,以及神经疾病的病理机制。
此外,它还具有摄取、灭活和供给神经递质,抗氧化、营养修复以及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和帮助学习记忆等多种功能。
目前对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离体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观察获得的,然而既往文献报道的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与在体脑内的星形胶质细胞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上通常为扁平多角,核周体丰富,仅有少量枝状突起,而在体的星形胶质细胞则一般表现为胞体较小,突起多而细长;培养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常过度增殖分裂直至细胞铺满支持物,且随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间的异质性逐渐消失,而成年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稳定,不同部位星形胶质细胞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由于在体内星形胶质细胞与其它神经细胞混杂存在,因此需要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纯化,才能深入了解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在限定细胞种植密度(低密度接种),限制培养基成分及其更换次数的培养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阶段性的体外发育过程。
本文参照国内外培养分离胶质细胞的方法,根据多年的实验研究,改进了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后续实验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研究提供了的基本的实验模型。
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新生1~3 d 的SD 乳鼠1~2 只(昆明医学院动物所提供) ,雌雄不限。
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不同体外培养方法的比较
![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不同体外培养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eb101fd7c1cfad6195fa760.png)
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不同体外培养方法的比较【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离体培养;,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bystin[摘要]目的: 比较离体纯化和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不同方法,旨在获得高纯度的星形胶质细胞,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用原代培养、传代纯化和一次或两次振荡纯化的方法培养星形胶质细胞。
结果: 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不高;经传代纯化培养后纯度达到99%以上,bystin表达量较少,且能经短时间模拟缺血诱导活性明显增高;经振荡纯化后bystin表达量明显增多,GFAP免疫荧光变亮,能耐受长时间模拟缺血,提示经振荡后星形胶质细胞已经处于“活化”阶段。
结论: 经过传代Na3VO4, NaF是磷酸酶抑制剂,如果你作的蛋白是磷酸酶建议不要加。
Aprotinin, leupeptin, pepstatin是蛋白酶抑制剂比较昂贵,如果没条件,只加PMSF也可以,但必须严格操作,防止蛋白降解。
提取的蛋白放-70保存。
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最高,可以经模拟缺血诱导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因此能更好地反映其在脑中的功能,是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脑中的功能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较好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 离体培养;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bystinT o establish a cultural method of astrocytes by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ways of isolation astrocytes from mouse cerebralDU Fang,WU Xiao-mei,ZHU Li(Institute of Nautical Medicine,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 226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Comparing different ways of isolation and purify astrocytes from mouse cerebral tissue to establish an optimal culture method of astrocytes for future study of their functions in the brain. Methods: To acquire purified astrocytes by four usually used cultural methods: primary culture,subculture for three times,shanken overnight once or twice. Results: The purity of primary culture was the lowest,with the method of being subcultured for three times the purest,appear>99% pure. The expression of bys- tin was low and cell ability could be enhanced by short-timed simulated ischemia with the subcultural meth-od. Astrocytes purified by being shanken overnight once or twice highly expressed bystin,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with anti-mouse GFAP was brighter and could endure simulated ischemia for longer time,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astrocytes might have been activated by shaking. Conclusion: With the subcultural method we can acquire the purest astrocytes in vitro,which can be induced to reactive astrocytes by simula-ted ischemia,and can best reflect their functions in the brain. It′s an optimal method to acquire the astro-cytes for future study of their functions in vivo and reactive astrocytes.[Key words]astrocyte; in vitro; reactive astrocyte; bysti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胶质细胞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多种作用,组成血脑脊液屏障,营养和支持神经元,与神经元突触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1]。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https://img.taocdn.com/s3/m/6e6c34ce4028915f804dc266.png)
【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CM)对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分化的影响。
行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后收集ACM,将新生大鼠海马NSCs单克隆培养后行nestin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诱导分化5d后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半乳糖脑苷脂(GALC)免疫细胞荧光染色;将单克隆培养的NS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单纯NSCs培养液,实验组根据NSCs培养液与ACM比的不同分3组:A组(2:1),B组(1:1),C组(1:2)。
各组培养1周,采用NSE免疫细胞荧光检测方法标记神经元并计数和统计学分析。
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标记阳性率为96.5%;单克隆培养的海马NSCs呈nestin阳性,诱导后呈NSE、GFAP和GALC阳性表达。
ACM培养的海马NSCs各组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0.01),其中A组的比例最高。
ACM可以促进新生大鼠海马NSCs向神经元分化。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神经干细胞;海马;新生大鼠 Q189A【】1006-2947(2009)03-0265-04解剖科学进展ProgressofAnatomicalSciences2009,15(3):265 ̄268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王立芹,赵久红,唐源远,季丽莉,王振宇1,21111*(1.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2.山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山东聊城252000)Astrocyte-conditionedMediumPromotestheDifferentiationofNeuralStemCellsfromHippocampusofNeonateRatsWANGLi-qin,ZHAOJiu-hong,TANGYuan-yuan,JILi-li,WANGZhen-yu1,21111*(1.DepartmentofHumanAnatomy,CollegeofBasicMedicine,ChinaMedicalUniversity,LiaoningShenyang110001;2.DepartmentofHumanAnatomy,Liaoche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ShandongLiaocheng25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Keywords】Tostudytheinfluenceofastrocyte-conditionedmedium(ACM)onthedifferentiationofneuralstemcells(NSCs)invitro.Astrocytesfromthecerebralcortexofneonateratswereculturedandpurified,andACMwascollected.NSCsfromhippocampusofneonateratswereobtained,immunofluorescencestainwasusedtoshownestin-,neuronspecificenolase(NSE)-,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andgalactocerebroside(GALC)-positivecells.MonocloneculturedNSCs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NSCsmedium)andexperimentalgroups(withdifferentproportionsofNSCsmediumandACM:Agroup1:2,Bgroup1:1,Cgroup2:1).ThepercentageofNSEpositivecellswascountedandthedatawasanalyzedinstatistics.ThepercentageofGFAPpositivecellswas96.5%inpurifiedastrocytes,theculturedNSCsshowednestinpositive,NSE,GFAPandGALCpositive.ThepercentageofNSEpositivecellsdifferentiatedfromNSCswasmuchhigherinexperimentalgroupsthanincontrolgroup(<0.01),withthehighestpercentageinAgroup.ACMcanpromotethedifferentiationofNSCsintoneuronsinhippocampusofneonaterats.astrocyte-conditionedmedium;neuralstemcells;hippocampus;neonaterats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向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是神经系统发育和再生的种子来源。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https://img.taocdn.com/s3/m/f8f455139e3143323868936f.png)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南京军区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许丽丽2012-12-01、试剂1) Poly-L-lysine(Sigma,P263)62) DMEM (Invitrogen,11995-065)3) FBS( Invitroge,10099-141)4) HBSS, no Calcium, no Magnesiu(m Invitrogen, 14170-112)5) 0.25% Trypsin-EDTA (Invitrogen, 25200-056)6) DPBS(HyClone,SH30028.01B)7) dd H2O8) 75%酒精、器械1) 手术器械:眼科剪x2、眼科镊直、弯各x2、显微镊x2 (金钟,WA3050)、显微剪x12) 100 ml 小烧杯3) 200目不锈钢筛4) 细胞计数器(求精)5) 50ml离心管(Corning, 430828、15ml离心管(Corning, 4307906) 25ml 培养瓶( Corning,430639)或75ml 培养瓶( Corning,430641)7) 100ml玻璃瓶(蜀牛)8) 直径为60mm 的培养皿(LabServ,31010901)09) 3ml 移液管( Biologix, 30-0138A1)10) 过滤器( Millex-GP, SLGP033RB)11) 注射器:50ml、5ml 各112) Pipette and pipette tips13) 冰袋、手套、口罩Day 11、消毒1.1 将解剖器械、枪头高温高压消毒15 分钟,消毒结束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待第二天使用1.2 打开操作台紫外线灯消毒30 分钟。
2、包被培养板2.1 戴手套,用酒精棉球擦拭操作台、移液枪,点燃酒精灯。
2.2取PLL,用DPBS将其稀释至100旧/ml。
2.3以PLL包被培养瓶,量以覆盖培养瓶底面为宜。
25ml培养瓶:3ml; 75ml培养瓶:8ml。
星形胶质细胞传代步骤
![星形胶质细胞传代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16366a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8.png)
星形胶质细胞传代步骤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神经胶质细胞,主要功
能包括提供支持和保护神经元、调节外界环境、参与神经元的代谢等。
传代是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操作,用于维持细胞系的稳定和扩增。
以下是星形胶质细胞传代的一般步骤:
1. 收集细胞,首先需要将原始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物收集起来,可以通过细胞培养皿中的离心或者洗涤的方式将细胞收集到一起。
2. 细胞计数,使用显微镜或自动细胞计数仪器对收集到的细胞
进行计数,以确定细胞的数量。
3. 离心沉积,将细胞培养物进行离心,以沉淀细胞并去除培养
液中的废旧培养基和代谢产物。
4. 细胞重悬,将离心沉积后的细胞用新的培养基重悬,使细胞
得到充分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5. 稀释传代,根据需要,将细胞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然后
接种到新的培养皿中,使细胞得到更多的生长空间。
6. 细胞培养,将接种好的细胞培养在恰当的培养条件下,包括
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培养基成分,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7. 细胞观察,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细胞的形态
和生长情况,确保细胞处于良好的状态。
8. 重复传代,根据需要,可以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传代,以
扩增细胞数量或者维持细胞系的稳定。
总的来说,星形胶质细胞的传代步骤包括细胞收集、计数、离
心沉积、重悬、稀释传代、培养和观察等环节。
在进行传代操作时,需要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和操作技术,以确保细胞的健康生长和稳定
传代。
星形胶质细胞传代步骤
![星形胶质细胞传代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be945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9.png)
星形胶质细胞传代步骤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胶质细胞类型之一,扮演着维持神经元生存和功能的重要角色。
传代是指将细胞从一代转移到下一代的过程,是细胞培养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下面将以星形胶质细胞传代步骤为题,为大家详细介绍。
将培养皿中的星形胶质细胞与培养基一同放入离心管中,并离心10分钟,以去除培养皿中的细胞碎片和废弃物。
然后,将上清液吸除,用预热的无酶胰酶溶液对细胞进行消化。
胰酶溶液浓度应适当,以避免对细胞的损伤。
消化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取决于细胞的生长状态。
消化结束后,加入等体积的培养基,轻轻振荡培养皿,以使细胞均匀分散。
接下来,将细胞悬液通过细胞过滤器过滤,以去除细胞团块和残留的细胞碎片。
过滤后的细胞悬液可用于传代或进行其他实验。
为了进行传代,取适量的细胞悬液,加入新的培养皿中。
培养皿的涂层应使用聚-L-赖氨酸或明胶等适合星形胶质细胞附着的材料。
然后,加入预热的培养基,使细胞完全覆盖。
培养皿应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在细胞传代过程中,要定期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形态变化。
如果细胞密度过高,可以进行细胞分割,将细胞悬液重新分装到新的培养皿中。
此外,还需定期更换培养基,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细胞生长所需的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星形胶质细胞的传代次数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细胞老化和突变。
当细胞达到一定传代次数后,可以进行冻存保存,以备后续使用。
星形胶质细胞的传代步骤包括细胞消化、过滤、接种和观察。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合适的培养条件,可以保持细胞的健康和生长,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更好地了解星形胶质细胞的传代过程,并对细胞培养技术有所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
、试剂
Poly-L-lysine (Sigma,P2636)
DMEM (Invitrogen,11995-065)
二、器械
手术器械:眼科剪x2、眼科镊直、弯各x2、显微镊x2 (金钟,WA3050)、显微剪
x1
3ml 移液管( Biologix, 30-0138A1)
南京军区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 许丽丽 2012-12-01
1) 2) 3) FBS (Invitroge,10099-141)
4) HBSS, no Calcium, no Magnesium (Invitrogen, 14170-112)
5) 0.25% Trypsin-EDTA ( Invitrogen, 25200-056)
6) DPBS (HyClone ,SH30028.01B )
7) dd H 2O
8) 75%酒精
1) 2) 100 ml 小烧杯
3) 200 目不锈钢筛
4) 细胞计数器(求精)
5) 50ml 离心管( Corning , 430828)、 15ml 离心管( Corning , 430790)
6) 25ml 培养瓶( Corning , 430639)或 75ml 培养瓶( Corning , 430641)
7) 100ml 玻璃瓶(蜀牛)
8) 直径为 60mm 的培养皿 LabServ,310109010)
9)
10) 过滤器( Millex-GP, SLGP033R)B
11) 注射器:50ml、5ml 各1
12) Pipette and pipette tips
13) 冰袋、手套、口罩
Day 1
1、消毒
1.1 将解剖器械、枪头高温高压消毒15 分钟,消毒结束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待第二天使用。
1.2 打开操作台紫外线灯消毒30 分钟。
2、包被培养板
2.1 戴手套,用酒精棉球擦拭操作台、移液枪,点燃酒精灯。
2.2取PLL用DPBS将其稀释至100 pg/ml 。
2.3以PLL包被培养瓶,量以覆盖培养瓶底面为宜。
25ml培养瓶:3ml ;75ml培养瓶: 8m l 。
过夜。
3、配置培养基、消化酶
3.1 DMEM with 10% FBS
FBS:DMEM=1:10
取FBS8ml、DMEM 80ml加入100ml高温高压过的玻璃瓶中。
3.2 0.125%胰酶
取0.25%Trypsin-EDTA用DPBS稀释 2 倍。
将配置好的培养基、消化酶放入4°冰箱中,待第二天使用。
4、消毒
操作台使用完毕后清理垃圾,用酒精棉球擦拭操作台、移液枪,关闭酒精灯,打开紫外线灯消毒30 分钟。
Day 2
1、消毒
打开操作台紫外线灯消毒30 分钟。
2、洗板
用ddH20洗涤3 x 5 min,放入培养箱中晾干。
3、解剖新生鼠(所有操作在冰袋上进行)
3.1 将出生24小时之内的新生鼠在100ml 烧杯中用75%酒精浸泡5min。
3.2 戴手套,用酒精棉球擦拭操作台、移液枪,点燃酒精灯。
3.3取2个培养皿,内乘HBSS放置在冰袋上。
3.4 剪去新生鼠的头,将头放入一个培养皿中。
3.5 用眼科剪把新生鼠头骨剪开,取出脑组织,将脑组织放入另一乘HBSS的培养皿中(将
所有的新生鼠都同样处
理)。
3.6 用两支显微镊分离脑膜,尽可能的去掉所有的血管和血管膜,将分离好的脑组织放入
另一新的内乘HBSS的培养皿
中。
3.7 将分离好的脑膜用显微剪剪碎脑组织,约1mm3。
4、接种细胞
4.1用移液管将剪碎的脑组织移入两个15 ml离心管中。
4.2每支离心管加入3 ml 0.125%胰酶,摇匀,37C消化15分钟(为增加接触面积消化更充
分可将离心管平放,也可以用60 mm 培养皿消化。
)
4.3 消化期间整理操作
台。
4.4消化15min后,用移液管除去胰酶,每支离心管加入2 ml 10% FBS/DMEM终止消化。
4.5吹打:用1 ml枪头,吹打40次,静止2分钟,将上面液体移入一新的15ml离心管中。
F面沉淀的细胞团块不要丢弃,加入1-1.5ml10% FBS/DMEM吹打20次,重复上面的步骤。
一共这样分次吹打3次。
3次之后如果还有团块在下面,果断丢弃。
( 吹打时候要注意,切 忌过快,要缓慢吹打。
吸入时候要很缓慢,吹出的时候可以略快,但是也要缓慢。
)
弃上清,沉淀的细胞加10% FBS/DMEM3ml 重悬,轻柔吹打100次(具体吹打次数据细 胞计数时看到的情况而定,若看到大量细胞团,应加大吹打次数)。
4.10用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浓度 =(4个大格细胞总数/4) X 41Z0il 4.11调浓度,接种。
接种后摇晃培养板摇匀细胞(注意不要圈圈摇晃,圈圈摇晃会导致神经
元都集中到培养板的孔中间,导致浓度不均,生长不均匀。
要左右平行翻转角度,然后前后 平行翻转角度)。
具体细胞接种数值:
5、消毒
实验结束后清理垃圾,清洗器械,用酒精棉球擦拭操作台、移液枪,关闭酒精灯,打开紫外 线灯消毒30分钟。
6、换液
细胞种植成功后24小时全量换液,以后每天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每 3天半量换液。
注意:换 液前要将10%FBS/DMEM 放入 37C 细胞培养箱中预热半小时。
7、传代
7.1待细胞长到第10天或看到细胞细胞爬满培养瓶的 90%左右时,在37C 恒温摇床200g/min 震荡 12-14 小时,全量换液。
4.6 过筛网至60 mm 培养皿中。
4.7 将培养皿中液体移入2支15 ml 离心管中。
4.8 离心:800g/min,5min 。
4.9
7.2震荡过后,弃培养基,DPBS洗涤2-3次,加入适量0.25%夷酶,37E消化1-3min (以镜下看到细胞突触回缩为最佳)。
7.3加入2ml 培养基中和胰酶,用移液管轻轻吹打细胞壁,使贴壁细胞脱落。
7.4将培养基移入15ml离心管中,200g/min离心5min,弃上清。
7.5加入新的培养基,吹打100次,使细胞散开。
7.6将细胞移入培养皿中,孵箱培养10-15min 后,将皿中培养液移至新的培养瓶中(不用包被)。
7.7每天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每3天半量换液,待细胞爬满培养瓶的90%左右,可继续传代或
消化后将细胞接种在爬片中,进行下一步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