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名词解释题
1.政府经济
2.政府经济学
3.市场失灵
4.信息的不对称性
5.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6.经济发展
7.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8.公共物品
9.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10.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
11.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12.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
13.纯公共物品
14.准公共物品
15.公共物品的效率标准
16.公共物品的公平标准
17.外部效应
18.正外部效应
19.负外部效应
20.消费的正外部效应
21.消费的负外部效应
22.公共选择
23.多数裁定原则
24.单峰偏好
25.利益集团
26.政府支出的绩效
27.“成本-收益”分析法
28.公共投资
29.行政管理支出
30.社会保障制度
31.社会救济
32.政府收入
33.政府收入规模
34.政府收入效应
35.政府收入的收入效应
36.税收制度37.课税对象
38.流转税
39.中央税
40.地方税
41.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42.直接税
43.间接税
44.价内税
45.价外税
46.力役税
47.个人所得税
48.契税
49.耕地占用税
50.土地增值税
51.城镇土地使用税
52.印花税
53.国有资产收益
54.公共设施使用费
55.公共定价
56.行政规费
57.罚没收入
58.政府债务收入
59.公债规模
60.公债风险
61.政府预算
62.单式预算
63.政府决算
64.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65.财政政策
66.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67.货币政策
68.国际税收协定
69.国际重复征税
70.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71.税收饶让
72.政府外债风险规避
五、简答题
1.简述政府对市场垄断治理的途径。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3.简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4.简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5.简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6.简述现阶段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7.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
8.简述阿罗不可能定律。
9.简述特殊利益集团影响公共选择的主要途径。
10.简述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
11.简述政府采购的特点
12.简述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主要区别。
13.简述基础设施的特点及公共投资的必要性。
14.简述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5.简述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
16.简述政府收入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要作用。
17.简述政府组织收入的原则。
18.简述所得税的优点。
19.简述所得税的缺点。
20.简述财产税的特点。
21.简述资源税的特点。
22.简述消费税的特点。
23.简述消费税的作用。
24.简述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
25.简述影响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
26.简述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
27.简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含义。
2&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优越性。
29.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差异。
30.简述课税权重叠的情况。
31.简述政府外债的主要功能。
六、论述题(考试无论述题,仅作为兴趣阅读参考)
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2.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3.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未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
4.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科斯定理的局限性。
5.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6.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
7.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8.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现阶段我国政府支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9.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0.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我国公共收费的管理。
11.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
12.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债市场的功能。
13.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四、名词解释题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6.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
7.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公共物品,是指和私人物品相对应,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生产、供给,而主要由政府等公共组织来提供,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9.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不能排除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享受公共服务。
10.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同时享受。
11.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作为一个整体,向所在辖区的居民和企业服务,其效用不能分割为单个居民或企业的效用。
12.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是指对具体消费者而言,公共物品服务是由辖区内全体居民整体消费,其效用不能分割,不能量化到每一个消费者,一旦某类公共物品被提供,单个消费者只能接受该公共物品服务,而不能选择,具有消费上的强制性。
13.纯公共物品是指完全具备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性质的商品和劳务。
14.准公共物品也称之为混合物品,是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之间的商品和劳务。
15.公共物品的效率标准,是指供给方式要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努力做到在投入一定时,能够为居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公共物品服务,不仅提高政府所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16,公共物品的公平标准,是指公共物品的供给有利于为社会成员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缩小人们在收入等方面的差距。
17.外部效应也称之为外部性、外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别的企业或个人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反映。
18.正外部效应,也称外部经济性,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好处,即收益,但这种收益并未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中,本企业或个人没有得到回报。
19.负外部效应,也称负外部性或者外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损害,即成本,但这种成本并未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中,该企业或个人没有对受损害者给予赔偿。
20.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是指个人在消费活动中给其他人带来了好处、收益,而这种好处、收益本人一般不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报酬,即未体现在消费价格中。
21.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是指个人在消费活动中给其他人带来了损害、成本,但对他人的这种损害、成本并未给予补偿,即未体现在其消费价格中。
22.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
23.多数裁定原则,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24.单峰偏好是指在可选择的方案中,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如偏离这一点,无论方向如何,其效用都是下降的。
25.利益集团,是指那些由于特定利益而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特别是意见表达功能的社会群体。
26.政府支出的绩效,是指各项政府支出所发生的”成本”与所得”收益”的对比关系。
27.“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对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
28.公共投资,指的是政府部门等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以获取经济收益或者社会收益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