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抗生素过敏试验法及处理(精选)
给药技术—药物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基础护理课件)

痒感
过敏性休克
4、注意事项
操作前询问“三史”,使用后停药超过3天或使 用时更改批号的,需重新做过敏试验
配制时方法准确 皮试后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试验结果阴性以
蓝色或蓝黑色(-)表示,阳性以红色(+)表示 ,并在体温单、医嘱单、门诊卡、病历卡、注射 卡及床头卡等注明 现配现用 如结果有怀疑,需做对照试验
加0.9%氯化 钠溶液 3.5ml
0.9ml
0.9ml
药物浓度
25万U/ml 2.5万U /ml
2500U/ml
要求 充分 溶解 混匀
混匀
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临床表现和处理
• 链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大致相同 过敏反应的处理同青霉素过敏试验,结合钙剂治疗效果更好 • 长期、大剂量使用链霉素,还可以引起毒性反应。
二、头孢菌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试液配制方法(500μg/ml)
步骤
先锋霉素ⅴ加0.9Fra bibliotek氯化 钠溶液溶解药 液
0.5g/支
2ml
1次稀释 取上液0.2ml 0.8ml
药物浓度 250mg/ml 50mg/ml
要求
充分溶 解 混匀
2次稀释 取上液0.1ml 0.9ml
5mg/ml
混匀
3次稀释 取上液0.1ml 0.9ml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 亚历山大.弗莱明 • (1881~1955年)
二战宣传画 感谢青霉素,伤兵可以安然回家
(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
青霉素
机体
全抗原
Ig E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组织胺
缓激肽
5-羟色胺
皮试

(三)皮肤试验方法与结果观察
• 同青霉素皮肤试验
• 皮试液用量
成人0.1 mL 小儿注射0.02~0.03 mL
三、造影剂过敏试验办法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主要经肾排泄的造影剂,包括:
离子型造影剂(如复方泛影葡胺) 非离子型造影剂(如碘海醇等) 油脂类造影剂(如碘化油) 磁共振成像的顺磁性造影剂(如钆类螯合物)等
(一)各类药物
1. 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
如:氨曲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钠、头霉素类等 2.头孢菌素类加酶抑制剂 舒巴坦钠
1. 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如:氨曲 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霉素类等) (1) 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 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过敏反应史者禁用, 对选用品种过敏者禁用。 (2) 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或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 过敏史者,使用该类药物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进 行,除说明书要求外,过敏性试验不列为常规。 (3) 有青霉素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必须使用时, 应用选用药品进行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用 药过程中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
3、抗蛇毒血清(蝮蛇:6 000 U;五步蛇:2 000 U;
银环蛇:10 000 U;眼镜蛇:1 000 U)
取本品0.1 mL,加氯化钠溶液1.9 mL,混匀 后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1 mL。 • 结果观察: 观察20~30 min。可疑阳性者,预先注射扑尔 敏10 mg(儿童酌减),15 min后再注射本品。阴 性者缓慢静注。阳性者应权衡利弊,对严重毒蛇 咬伤中毒、有生命危险者,可作脱敏注射法。
五、其他药物
3、注射用黄芪多糖(临购)(250 mg/瓶)
以生理盐水将注射用黄芪多糖溶解,配制成浓 度为0.05%的皮试液,皮试液应于室温下放臵且 不能超过8小时。抽取皮试液约0.2 mL,在前臂屈 侧皮内注射0.1 mL。20分钟后观察结果。皮试反 应阴性者方可使用。
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指引

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指引护理部:为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本部门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归纳如下,请护士操作时参考。
青霉素及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前必须做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
更换不同批号药物或停药三天以上时,必须重新做皮试。
青霉素类药物可用青霉素G钠皮试液进行皮试,也可用青霉素类原药稀释至0.25mg/ml(或按说明书规定浓度)做皮试。
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皮试阳性或使用青霉素类曾发生过敏的病人慎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该类患者如必须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应在使用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原液作皮试,因为已证实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 内酰胺类抗生素之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青霉素过敏试验皮试液的配制及皮试方法】一、皮试液的配制1、含80万u青霉素瓶内注入4ml生理盐水,稀释为每毫升含20万u(A液)。
2、取0.1ml A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毫升含2万u(B液)。
3、取0.1ml B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毫升含2000u(C液)。
4、取0.25ml C液加生理盐水至1ml,每毫升含500u(皮试液)。
二、试验方法皮试方法及观察结果皮内试验:消毒前臂屈侧关节上2寸处皮肤,抽取皮试液约0.1ml作皮内注射(小儿注0.02~0.03ml),20分钟后,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对于可疑阳性反应者,应在另一前臂用氯化钠注射液做对照试验。
【头孢菌素过敏试验皮试液的配制及皮试方法】一、皮试液的配制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浓度一般为0.5mg/ml (或按说明书规定浓度)。
由于药品规格不同,配制步骤不同,具体方法参考下表。
规格皮试液配制方法 0.25g/瓶①取0.25g 溶解于5ml 生理盐水 ②取A 液 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③取B 液 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A 液) (B 液)(皮试液)0.5g/瓶 ①取0.5g 溶解于10ml 生理盐水 ②取A 液 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③取B 液 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A 液)(B 液)(皮试液)1g/瓶 ①取1g 溶解于4ml 生理盐水 ②取A 液 0.2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③取B 液 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④取C 液 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A 液)(B 液)(C 液)(皮试液)1.5g/瓶①取1.5g 溶解于6ml 生理盐水 ②取A 液 0.2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③取B 液 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④取C 液 0.1ml ,加生理盐水至1ml (A 液)(B 液)(C 液)(皮试液) 二、试验方法取皮试液0.05~0.1ml (含0.025~0.05mg ),皮内注射,观察方法和标准与青霉素过敏试验法相同。
微生物学检验(第3版)药物敏感试验

抗生素的种类 一.目的:
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按其来源分为:①由链霉菌属发酵滤液提 取获得,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核糖霉素、巴龙霉素、新霉素;②由小单 胞菌属发酵滤液中提取,有庆大霉素、福 提霉素;③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有阿米卡 星、奈替米星、地贝卡星等。
抗生素的种类 一.目的:
五、喹诺酮类抗生素 第一代为窄谱抗生素,有新恶酸、奈啶 酸和恶喹酸。 第二代为广谱类抗生素,抗菌强度依次 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 星、氟咯沙星、培氟沙星、诺氟 沙星。 第三代为超广谱类抗生素,有司帕沙星、 妥舒沙星、左氟沙星等。
纸片的名称,然后用棉试子蘸取菌液,在试管内
壁轻挤去多余菌液后均匀涂布于整个平板表面3次, 每次旋转平板60度,最后沿平板内缘涂一周。放 置约5分钟后用镊子分别挟取所选择的药敏纸片贴 上。室温放置10分钟左右,恒温箱培养24h。
验操实作
• (4)、MH平板涂布均匀,放置5分钟再贴纸 片,纸片放置应该迅速准确,不得在平板 上拖动纸片,纸片间的距离和位置要均匀。 离平板边缘不小于15mm,两纸片间距离不 小于24mm。
实验原理 1.原理:
实验操作(接种与培养)
• (1)、取待测菌平板,观察菌落形态,涂片镜检, 革兰阴性杆菌做氧化酶试验,革兰阳性球菌做触 决定选择何组、何种药敏纸片。
酶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该菌株作出初步判断,
药敏试验选择纸片
• 触酶阳性的G+球菌:青、苯唑、克林、庆大、环
丙沙星、万古、红霉素、头孢唑林 庆大、环丙沙星、万古
(一)苛养菌药敏试验抗生素的选用
A组一级试验并常规报告的抗微生物药 , 如肺炎链球菌用红霉素和青霉素。 B组一级试验有选择报告的抗微生物药 , 如肺炎链球菌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 。 C组补充试验有选择报告的抗微生物药, 如肺炎链球菌用头孢呋辛 。
药物过敏试验法-1-2

第十三章药物过敏试验法为了合理使用药物,充分发挥药效,防止过敏反应,在使用高致敏性的药物前,除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外,还须做药物过敏试验。
在做过敏试验的过程中,要求准确配制药液,严格掌握操作方法,认真观察反应,正确判断结果,并事前做好急救的准备和熟知的急救措施第一节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青霉素是目前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的特点✶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接触该药后,任何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注射、口服、外用等)、剂量和制剂(钾盐、钠盐、长效、半合成青霉素等)均可发生过敏反应。
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约3 %~6 %,多发生于多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偶见初次用药的患者。
✶使用药物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方可用药。
曾用过青霉素,停药3d后再用药者,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如已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不宜再做过敏试验。
试验结果为阳性者为禁用青霉素,并应在医嘱单、病历卡、体温单、床头卡、注射卡、门诊卡上醒目的标明“青霉素阳性”,同时告知本人及其家属过敏反应的原因✶青霉素过敏反应系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其制剂中所含高分子聚合物(6-氨基青霉烷酸)、其降解产物(如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等)以及某些霉菌(青霉菌)均可成为半抗原物质人体蛋白质全抗原多糖多肽T 淋巴细胞致敏B 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B 淋巴细胞转变成浆母细胞和浆细胞抗体Ig E皮肤微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黏附机体对抗原处于致敏状态致敏人体抗原Ig E结合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组织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效应器官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过敏反应多发生在曾用过青霉素或接触过青霉素者,也有首次用药即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青霉素高分子聚合体性质稳定,经煮沸灭菌处理后也不易破坏,注射过青霉素的注射器是致敏来源青霉素降解产物可经空气吸入而致敏皮肤丝状菌以及空气中的某些霉菌可能产生青霉素样物质✶半合成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等)与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同样要做皮肤过敏试验青霉素皮内试验液✶皮内试验药液200u/1ml ✶注入剂量20u/0.1ml皮内试验液配制方法80万u青霉素+生理盐水4ml,稀释后含青霉素20万u /1ml✶取0.1ml+生理盐水至1ml,含青霉素2万u/ 1ml ✶取0.1ml+生理盐水至1ml,含青霉素2000u /1ml ✶取0.1ml+生理盐水至1ml,含青霉素200u/1ml 配成肤试验溶液✶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匀皮内试验方法✶注射盘、皮内试验液✶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前臂内侧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个皮丘,20分钟后看结果皮肤试验结果的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伴有头晕、心慌、恶心,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反应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约为5~10万/1万✶特点呈闪电样发生,可发生于用药后5分钟,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多发生于初次注射时,也可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循环衰竭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它过敏反应因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所引起表现为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因脑组织缺氧所致表现为头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血清病型反应✶用药后7~14天发生✶表现发热、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严重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呼吸道过敏反应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过敏性休克处理原则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过敏性休克处理✶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保暖、吸氧,就地抢救✶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剂量酌减。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 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六)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 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该药标记、告知家属→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后观20~30 min(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立即停用此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完整版)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过敏体质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可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除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外,还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意外的发生。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一)过敏试验法1、试验液的配制(1)80万u青霉素瓶内注入4ml生理盐水,稀释为每毫升含青霉素G 20万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2万u。
(3)取上液0。
1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2000u 。
(4)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500u。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匀。
2、试验方法皮内注射青霉素试验液0。
1ml(含青霉素50u),20分钟后观察结果并记录。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如试验结果为阳性,则禁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医嘱单、病历卡、床头卡、注射卡、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夹首页上醒目地标明“青霉素阳性”,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二)过敏反应的护理1、过敏反应的预防(1)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停用三天后再用此药时,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
(3)做过敏试验和用药前,应避免空腹.做过敏试验和用药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
首次注射青霉素者需观察30分钟。
(4)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后除引起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5)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2、过敏性休克的处理(1)立即停药,使患者就地平卧,解开衣领、胸罩,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立即皮下注射0。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方法:
菌液制备:生理盐水校正测试菌和质控菌至 0.5麦氏比浊标准,再用MH肉汤稀释到 107CFU/ml;
加菌液:用微量加样器取0.1ml稀释菌液由低 到高加于各排试管中,其最终的接种量为 5×105 CFU/ml。测试菌排、测试菌生长对照 管加测试菌液;质控菌排、质控菌生长对照 管加质控菌液。
实验内容
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检测 方法介绍。
纸片扩散法。 肉汤稀释法。
一、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 检测方法介绍
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test) 稀释法(dilution test) E试验法(E test)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特殊耐药菌及耐药酶的表型检测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测 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等
二、纸片扩散法(K-B法)
原理:
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 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 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 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抗菌药物
青霉素 苯唑西林 万古霉素 庆大霉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磺胺药
纸片含药量
10U 1μg 30μg 10μg 15μg 2μg 1.25/23.75μg
耐药 ≤28 ≤10 — ≤12 ≤13 ≤14 ≤10
抑菌圈直径(mm)
中介
敏感
—
≥29
11~12
≥13
—
≥15
13~14
≥15
14~22
≥23
涂布接种:无菌棉拭蘸取菌液,在试管壁旋转挤去多 余菌液后在MH琼脂表面均匀涂布接种3次,每次旋转 平板60º,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1周;
皮试法

血清病型反应
▪ 用药后7~14天发生 ▪ 表现 发热、皮肤发痒、荨麻疹、
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严重可发 生血管神经性水肿
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 皮肤过敏反应 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
性皮炎 ▪ 呼吸道过敏反应
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 ▪ 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 症状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 呼吸道阻塞症状 ▪ 循环衰竭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其它过敏反应
因由于喉周头荨围水麻血肿管疹、扩 支肺表哮张血表汗细因致表及识导量现、弱脑现四丧水喘气现面 头胸致不为紫、组为肢失肿与管为色晕闷恶 呕有足绀血织麻、腹 腹所 呼痉苍眼效、压缺木抽、心 吐痛 泻白花引 吸挛循下氧、搐气、、起 困,环降所意或促冷面脉、、 难烦大躁小不便安失发禁热等
青霉素皮内试验液
▪ 皮内试验药液 200u/1ml ▪ 注入剂量 20u/0.1ml
皮内试验方法
▪ 注射盘、皮内试验液以、抢救盒、氧气等 ▪ 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 ▪ 前臂内侧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液0.1ml,使
局部形成一个皮丘,20分钟后看结果
皮肤试验结果的判断
▪ 阴性(-)
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 自觉症状
氨苄西林(Amp)
▪ 氨苄西林0.5g+2ml生理盐水 氨苄西林0.5mg/m1
▪ 取0.1ml+生理盐水至lml,先锋霉素25mg /ml ▪ 取0.1ml+生理盐水至lml,先锋霉素2.5mg/ m1 ▪ 取0.2ml+生理盐水至1ml,先锋霉素0.5mg /m1
皮内试验液的配制
▪ 先锋霉素0.5g+2ml生理盐水,先锋霉素50mg/1m1 ▪ 取0.2ml+生理盐水至lml,先锋霉素50mg /ml ▪ 取0.1ml+生理盐水至lml,先锋霉素5mg/ ml ▪ 取0.1ml+生理盐水至1ml,先锋霉素500ug /ml
常用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法

常用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法药品名称皮试液配制及皮试方法结果观察青霉素皮试液浓度:500U/ml如青霉素1瓶为80万U,注入4ml生理盐水,则1ml含20万U。
①取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含2万U;②取0.1 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含2000 U;③取0.25 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含500 U;皮内试验:用75%酒精消毒一侧前臂曲面腕关节上6cm处皮肤,抽取皮试液0.1ml,做皮内试验,使成直径0.5cm的皮丘,拔针后勿按揉;注射后20min观察结果。
1、阳性反应:局部皮丘隆起,红晕变硬,有红肿,肿块直径超过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2、阴性反应: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头孢菌素类皮试液浓度:500u g/ml皮试液配制方法(一)①取头孢菌素0.5g,加生理盐水10ml溶解(如药品含量1g,加生理盐水20ml),则1ml含50mg;②取0.1ml,加生理盐水至10ml,则1ml含0.5mg(即500ug/ml)皮试液配制方法(二)①药品含量0.5g+2ml溶媒//药品含量1g+4ml溶媒→A液(250mg/ml)②吸取A液0.2ml+0.8ml溶媒→B液(50mg/ml)观察方法和标准与青霉素相同③推掉0.9ml,余0.1ml+0.9ml溶媒→C液(5mg/ml)④推掉0.9ml,余0.1ml+0.9ml溶媒→D液(500ug/ml)皮试方法:每次用0.05-0.1ml,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
破伤风抗毒素以NS稀释10倍(0.1ml加0.9mlNS),取皮试液0.05ml在前臂作皮内试验。
观察30分钟,如注射部位出现皮丘增大超过1cm、红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有痒感者,为阳性反应。
如皮试为阳性,应采用脱敏注射。
如有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则为强阳性反应,应避免使用。
脱敏疗法:第1次取抗毒素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0.9ml肌注;第2次取抗毒素0.2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0.8ml肌注;第3次取抗毒素0.3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0.7ml肌注;第4次取抗毒素余量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ml肌注。
抗生素过敏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应对抗生素过敏反应

抗生素过敏的识别与处理如何应对抗生素过敏反应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然而,有些人对抗生素过敏,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或严重的过敏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抗生素过敏的识别与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应对抗生素过敏反应。
一、抗生素过敏的识别方法1. 注意过敏症状:抗生素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皮疹、红肿、瘙痒、荨麻疹等轻度皮肤反应。
也有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喉咙痛、呕吐、心悸等。
如果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应考虑抗生素过敏的可能性。
2. 了解就诊记录:如果曾经因为使用抗生素而出现过过敏反应,就诊记录中可能有相关信息。
在接受治疗之前,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这也是为了避免再次使用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
3. 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皮肤过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过敏反应的方法。
通过在皮肤上进行小剂量的抗生素物质测试,观察是否出现皮肤变化,如红肿、瘙痒等。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并在医疗机构进行。
二、抗生素过敏的处理方法1. 停止使用抗生素:一旦发现出现抗生素过敏的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向医生咨询。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处理。
2.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急救时,告诉医生你对抗生素过敏,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急救药物和措施。
3. 替代治疗方案:如果患者被确认对某种抗生素过敏,医生会选择其他安全的抗生素来替代治疗。
在使用替代药物时,患者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咨询医生关于替代药物的用法和剂量。
三、应对抗生素过敏反应的方法1. 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该明确了解自己是否对某些抗生素过敏,并告知医生。
避免自行使用其他人的药物,以免出现不适反应。
2. 寻求医生建议:如果需要使用抗生素,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有效、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用药。
3. 重视过敏测试结果:如果之前进行过皮肤过敏试验并获得了过敏结果,应该牢记这些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