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C1237保护电路
upc1237喇叭保护电路工作原理
![upc1237喇叭保护电路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049e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b.png)
upc1237喇叭保护电路工作原理UPC1237喇叭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UPC1237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喇叭保护的电路。
喇叭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到来自放大器的过电压、过电流等因素的损害。
UPC1237喇叭保护电路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检测到这些异常情况时,及时切断信号输出,从而保护喇叭不被损坏。
UPC1237喇叭保护电路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过电压保护、过温保护、失效检测和输出保护。
1.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电路用于检测喇叭输入端的电压是否超过了设定的阈值。
如果输入电压超过了设定的阈值,说明放大器输出信号异常,可能会对喇叭造成损害,此时过电压保护电路会立刻切断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以保护喇叭。
过电压保护电路通常由电压比较器、触发器和继电器等元件组成。
2.过温保护:过温保护电路用于检测放大器芯片的温度是否超过了设定的阈值。
当放大器芯片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过温保护电路会自动切断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以防止放大器和喇叭因过热而损坏。
过温保护电路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比较器和触发器等元件组成。
3.失效检测:失效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放大器芯片内部是否发生了故障或失效。
当发现放大器芯片内部出现故障时,失效检测电路会立刻切断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以保护喇叭。
失效检测电路通常由故障检测电路、比较器和触发器等元件组成。
4.输出保护:输出保护电路用于在检测到异常信号时,切断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以保护喇叭。
输出保护电路通常由继电器和触发器等元件组成。
总体来说,UPC1237喇叭保护电路通过不同的保护电路组合,实现了对喇叭的多重保护。
当喇叭输入信号异常时,UPC1237会迅速切断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从而防止喇叭受到过压、过温、失效等因素的损坏。
这样能够延长喇叭的使用寿命,并提高音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UPC1237喇叭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通过多重保护电路的组合,UPC1237能够在喇叭输入异常时及时切断放大器输出,有效地保护喇叭免受损坏。
UPC1237HA应用电路原理
![UPC1237HA应用电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a9470bc281e53a5902ff0a.png)
UPC1237HA应用电路原理
主要起保护作用,upc1237ha的保护集成块的保护原理介绍: 1脚为过流(过载)检测输入端, 2脚为直流检测(中点电压偏移检测), 3脚锁定、复位控制端, 4脚为关机检测(电源检测), 5脚为地, 6脚继电器驱动, 7脚开机静音控制(开机延时接通) 8脚电源;1脚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1伏以下,单该脚电压在1.9v以上时超载控制触发器翻转为保护状态,2脚正常时的电压为0v当任何一声道功率放大器出现异常,中点电位漂移偏离0v(超过+0.7v或<-0.23v)时直流检测输出电压控制触发器翻转到保护状态,3脚一般为接地,4脚关机检测输入,正常工作时电压在3v左右,关机时该脚电压稍有下降,控制触发器翻转,继电器驱动电路立即停止工作,继电器释放,避免音箱关机时受到冲击。
音箱保护电路
![音箱保护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042b6a25bd64783e09122b90.png)
奇声AV-388D后级功放音箱喇叭保护电路图及原理详解奇声AV-388D后级功放电路及原理详解图3是奇声AV-388D后级功放的保护触发、驱动电路。
直流检出电路由D4~D7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再由Q15、Q14加以放大,推动施密特触发器工作。
无论左右声道出现正的或负的电压都可能使Qi5、Q14导通驱动后级释放继电器,使功放和音箱得到保护。
图奇声AV-388D后级功放电路(可另存至本地电脑放大观看)图中。
保护驱动电路是一个以Q13、Q12为核心的施密特触发器。
选择合适的R28、R27、R26的电阻值,保证Qi2基极起始状态为高电平,Q12饱和导通。
此时,Q12的射极电流流过R26时,在R26两端形成电压,使Q13发射极(即触发器的入端)无高控制电压时.Qi3处于截止状态,实现第一稳态.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态,功放进行正常的输出。
当检测电路或开机延时电路输出的高电平(此电平必须高于触发器的触发门电平)加到Ot3的基极时,Q13由截止翻转到导通状态,同时出现正反馈过程:UQl3b↑→IQl3b↑→IQl3c↑→UQl3c↓→LIQl2b↓→IQl2e↓→IR26↓→UR26↓→IQl3b↑。
Q13迅速地饱和导通,其集电极电压几乎O,使Q12由饱和导通变为截止,触发器的输出翻转为第三稳态,继电器释放,进入保护状态。
当触发器输入端的保护电压下降(如:开机延时保护结束或过载状态解除),达到关门电平时,Q13退出饱和,并引发另一次与第一稳态过程相反的正反馈。
Q12由截止再次变为饱和导通,电路又返回到第一稳态,继电器吸合,保护取消。
电路中R43为限流电阻,D3为继电器反电动势释放二极管,以防反电动势损坏Q12。
另外.由于继电器需要的吸合启动电流较大,该电路在电阻R43两端电路并联了电容C22。
继电器吸合启动前,电容被R43放电;Q12饱和导通瞬间,由于C22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启动电流绕过R43的阻碍,经C22直通,使继电器迅速吸合。
一款顶级功率型运放制作的耳放
![一款顶级功率型运放制作的耳放](https://img.taocdn.com/s3/m/77a7bdd6195f312b3169a5be.png)
一款顶级功率型运放制作的耳放小小的耳放,引无数高手竟折腰,耳坛上胆机、石机,胆+石机。
林林总总,铭器辈出。
可是一说起价钱,诚如许多前辈所言:一分银两,一分音质。
斯言固矣!然众少米者,岂不是要作壁上观?作为焊了多年土炮的在下,却总想一破这个“平价无好货”的定律!于是乎,在自己可怜的“发烧秘笈”箱中遍寻利器:甲:电子管机型:如果要赶时髦,当然是上胆机;可是电子管天生就是高电压小电流的娇小姐脾性,不用输出变压器吧,阻抗难以匹配,再说OTL由于输出耦合电容的存在,靓丽的音色总难登机入耳;用输出变压器吧,这输出牛的“牛脾气”却不是那么好降服:为了低频段的响应,电感要足够大,这样一来圈数增加,又带来分布电容,使得高音频段下降;为了能在少圈数下获得大电感以及线性好的磁滞曲线,铁芯材料可价值不菲,什么超薄冷轧、铍镆合金乃至非晶材料,为了减少漏感省掉层间绝缘纸你得使用进口的TIW三重绝缘线(难怪进口胆机有天价啊)。
在下曾有花费一个多月绕制一个初次级共分72段嵌绕的输出“牛”的经历。
功夫你可以下,可是好的铁芯材料以及线材呢?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啊,再加上原来价值仅为数米的胆管现在已经“升值”为数十、数百大米。
可见胆机破不了定律!乙:晶体管机型(含FET):绝大多数发烧铭器都是采用纯分立电路,在下也曾在其间蹉跎过许多时日,最后比较完善的是Desig了一款商品机:输出级采用了SANKEN(三垦)专门为HI-FI开发的一种内含热补偿电路的功率对管(SAP16P/N);此管刚一出来曾经被建伍卖断了两年,专用于W米级的功放,两年后SONY 才得以在其HI-END级功放中采用。
可是其整机电路复杂,不便初学者DIY;此外,从成本来看也不太能破定律。
丙:通用运放机型:现在的通用运放指标已经今非昔比,可达到了数百兆的单位增益带宽。
可是同样只能用于小电流放大,为了扩流还得加上晶体管或FET,这又带来了工作点调试,热稳定等分立机的固有问题,早年在发烧友制作的OCL中曾见其踪影,可是纵观各国的发烧铭器,几乎没有厂家将此结构用于成品机(请注意:在下说的是铭器哦),个中奥妙不言自明。
uPC1237扬声器保护电路图
![uPC1237扬声器保护电路图](https://img.taocdn.com/s3/m/d5e36c1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2.png)
uPC1237扬声器保护电路图uPC1237由单电源供电,工作电压范围为25v~60v,通常直接利用功放的正电源+Vcc作为电源。
继电器线圈电压为直流24v,因⑥脚继电器驱动端极限电流为80mA,在继电器得电吸合时,⑥脚电压约为0v,如果Vcc平均电压>24v,必须串入降压限流电阻R12,使继电器和集成电路都不致过流发热损坏,R12的阻值、功耗与Vcc平均电压的对应关系见表1。
发烧友可根据自己功放的vcc平均电压值查表1确定R12。
uPC1237⑦脚是电源接通延时端,由R7、c3参数确定开机静音时间,即通电后,待功放电路达到平衡稳定时,延时电路再让继电器触点接通扬声器。
这样可以彻底消除开机通电冲击噪声,增大c3或R7可延长开机静音时间。
uPC1237⑧脚是电源端,最高极限值为8v。
当Vcc不同时,R8的阻值相应不同,可查表1确定。
uPC1237④脚是交流断电检测端,用于功放关机静音。
当功放电源开关关断时,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立即消失,c2小容量电容经④脚内阻快速放电,④脚电压迅速下降,内部电路控制继电器动作,将功放输出端与扬声器断开,防止断电后过渡过程中功放输出端零电平在失去平衡时对扬声器的电流冲击(即关机冲击噪声)。
④脚最高极限电压为10v,当被监测的功放电源变压器次级绕组AC电压值不同时,分压限流电阻R6的取值相应不同,过大过小均会使扬声器保护电路不能正常工作,Ac交流电压与R6阻值对应关系见表2。
uPC1237②脚是功放输出端直流偏移检测端,功放输出端直流偏移电压过大,会使扬声器音圈中流过的直流电流过大,音圈动态范围变小,声音失真,同时音圈因过热很易损坏。
为保护扬声器,由②脚监测功放输出端直流电平,一旦功放输出端正或负偏移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时,uPC1237内部电路使继电器释放,将扬声器从功放输出端断开,达到保护扬声器的目的。
如图电路功放输出端正偏移阈值为1.24v,负偏移阚值为-1.04v。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0e2af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d.png)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扩音机是一种对声音信号进行放大的电子设备,其基本结构如图5-1所示,常分为前置放大器(简称前级)和功率放大器(简称后级)两大部分。
前置放大器通常由输人选择与均衡放大电路、等响音量控制电路、音调控制电路等组成,而功率放大器常由功率放大电路和扬声器保护电路组成。
扩音机工作时,输人选择电路主要对收音调谐器、录音座、CD唱机和Av辅助输入等信号源的信号进行选择切换控制,得出所需的信号输入,输入后的信号经均衡放大电路进行频率特性的校正和放大,使输入信号的频率特性变得较为平坦,同时使各种信号源输入的信号电平基本趋于一致,避免在转换不同的信号源时,声音响度出现较大的变化,影响使用效果。
均衡放大后的信号则由等响音量控制电路控制信号的强弱,从而调节音量的大小。
等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在音量较小时提升高、低频信号成分,以补偿人耳听觉的不足,在低响度时得到较丰满的声音信号。
而音调控制电路则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调节电路的频率特性,适当提升或衰减声音中的高、低频成分,以满足听音者的需求。
经前置放大器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被送人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重放出声音。
扩音机中为了保护扬声器免受电路冲击电流的干扰,或在电路出现故障时烧毁扬声器,常在功率放大器中加入扬声器保护电路。
在高保真的音响设备中,扩音机常有两种组合结构形式,一种是把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组合在一起,称作合并式扩音机,这种形式把“前置”和“功放”合并在一起,这时由于小信号电压放大的前置级和大信号电流放大的功率放大在电性能上不能互相兼顾,因而不能使扩音机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前、后级的电源馈电,电源变压器的电磁干扰,印制电路板的走线排列,共用地线的走向等方面总会存在一定的相互干扰,影响整机性能的提高。
另一形式是在设计制造上把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彻底分开,分别使用独立电源,单独的机壳,使前、后级之间互不干扰,形成前、后级分体式的结构,在使用时再把它们用信号传输线连接起来,这种分体式结构的扩音机可获得极高的性能指标。
关于upc1237保护电路
![关于upc1237保护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577fe21852ea551810a6877d.png)
关于µPC1237保护电路的疑问文/沙迦对于一块刚接触的集成电路,如果想要尽快了解它的工作参数和性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到该IC的公司网站去查询其相关PDF资料,根据PDF文档的介绍我们可以尽快掌握这个IC的性能。
我一直比较相信PDF上面的推荐电路,多次应用也从来没发生过问题,但这次对µPC1237却是碰到了例外。
事情起源在于我在淘宝购买的几套µPC1237的音响功放保护电路成品。
由于自己不会设计保护电路,所以就一直是买保护电路的成品板。
保护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功放开机时产生延迟,将功放输出通过继电器延迟5~10秒后与音箱接通以防止功放电路在电源接通瞬间产生的电压冲击音箱中的扬声器。
在功放工作的过程中,保护电路时刻监测功放输出中的直流漂移电压,当功放由于故障输出的直流漂移电压大于保护电路设定阈值时,保护电路能迅速释放继电器,断开功放电路与音箱的通路,保护音箱不被烧毁。
因此,保护电路可以看做是音箱的保护神。
功放保护电路买来后,我习惯按照保护板推荐的供电电压给保护电路通电测试,看看工作是否正常。
因为保护板自身故障导致音箱扬声器烧毁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测试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通电后测试继电器延迟吸合时间,基本上在5~10秒都可以接受;第二,模拟功放故障,产生不同的直流电压(如:1.5V、4.0V、9V)看保护电路能否检测到直流成分并控制继电器立即释放。
经过这样的测试确认该保护电路正常工作后,我才会放心地将它和功放板连在一起。
像往常一样,该µPC1237保护电路成品板是完全按照官方PDF文档上的一个典型电路进行设计的(见图1)。
我根据板子电压要求给它通了18V的交流电(理论工作电压可以在18V~38V交流电),5秒后,继电器吸合,然后我用1.5V的电池搭在板子的扬声器输入口上模拟直流漂移电压,1秒、2秒……没反应,难道电池没电了?于是换了一个自己感觉电压充足的锂电池(4.0V),1秒、2秒……还是没反应。
PS690U系列保护测控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V1.3
![PS690U系列保护测控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V1.3](https://img.taocdn.com/s3/m/848c96d733d4b14e8524680c.png)
2009-12-24
2009-12-11 2009-7-27 2008-4-2 修改日期
* 技术支持
电话:(025)83537262
传真:(025)83537201
* 本说明书可能会被修改,请注意核对实际产品与说明书的版本是否相符
* 2010 年 8 月 第 1 版 第 1 次印刷
功放电路图
![功放电路图](https://img.taocdn.com/s3/m/10b010e2998fcc22bcd10d9f.png)
功放维修图解目前流行的功率放大器除采用集成电路功放外几乎都是用分立元件构成的OCL电路。
基本电路由差动输入级、电压放大级、电流放大级(推动级)、功率输出级和保护电路组成。
附图A是结构框、图B是实用电路例图,有结构简单的基本电路形式,也有增加了辅助电路和补偿电路的复杂电路形式。
本文把常见的OCL电路分解成几块,从电路的简单原理,常见的电路构成,检查时电路的识别,维修的基本方法逐个进行介绍。
认识了局部电路拼出整个电路图时功放的维修就相对容易多了。
C是电压分布图。
电压测量是功放检修中基本方法,电压分布是以输入端到输出端为0V中轴线,越向上红色越深表示正电压越高,越向下蓝色越深表示负电压越低。
图B这种全对称电路电压也正负对称,是检修测量的主要依据。
一、差动输入级图1是最基本的差动(差分)输入级电路,它由两个完全对称的单管放大器组合而成,两个管的基极分别是正负输入端。
一个输入端作为信号输入用,另一个输入端为反向输入末端负反馈用。
因其能有效地抑制输出端的零点漂移而成为OCL电路的输入门户。
输入级有单差动和双差动之别,单差动电路简洁,双差动对称性好。
从前级送来的信号通过一个电容和电阻所连接的三极管就是差动输入级,相邻的同型号管子就是差动的另一半。
输入端接的是一个管的基极则是单差动,如接着两个管的基极,就是双差动。
为克服电源波动对电路的影响,图2在差动放大器的发射极增加了恒流源。
有的在集电极增加了镜流源如图3,保证了差动两管静态电流的一致性。
图4是既有恒流源又有镜流源的高挡机采用的差动输入电路。
图5、6、7 是常见的三种恒流源电路,尤其是图6这种利用二极管箝位方式用的最多,两个二极管将三极管基极稳定在1.4V左右,在电源电压波动时,差动级的静态电流保持不变,提高了放大器的稳定性。
图8、9镜流源中两个三极管基极相连,发射极电阻相同,流过两管的电流一样,像照镜子一样确保差动两个管的静态电流一致性。
这两部分电路的识别方法是差动管两发射极电阻归到一点后所连接的三极管就是恒流源,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基极上接有二极管或稳压管。
1237喇叭保护
![1237喇叭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e0273b32ee06eff9aef807e3.png)
端午节做个简单的~~~贵贵保护收到长贵兄CG50PCB套,一致没时间做。
今天端午节休息,中午牺牲午休,加工个简单的吧,先来贵兄的喇叭保护。
焊接完备,用一个输出AC12V的变压器通电,4秒后继电器吸合。
用3V电池做正反中点试验,继电器立即释放,OK,一前正常!附件2009-5-28 17:31贵贵保护 .JPG(78.07 KB)2009-5-28 17:33贵贵保护1.jpg(60.84 KB)2009-5-28 17:33贵贵保护2.JPG(71.76 KB)2009-5-28 17:33贵贵保护3.JPG(60.01 KB)2009-5-28 17:33贵贵保护4.JPG(65.92 KB)2009-5-28 17:33贵贵保护5.jpg(62.53 KB)2009-5-28 17:36贵贵保护2.JPG(71.76 KB)求助:uPC1237保护板烧电容,低级错误已解决,现附上PCB紧急求助:最近正在DIY一套TDA7294分板功放(相关介绍已经发过帖子),因为刚刚制作完毕,还没有装入机箱,只是在地板上先将所有线路接好后试听,大约有一周左右,所有线路一直工作良好,因为电源有300W的环牛+4*10000uF+LM317/337的强劲支持,回放时也没有感到任何吃力。
但就在昨晚,准备最后一次试听后,准备装入机箱时,刚一接入电源,保护板的一颗电容就开锅了,温度超高,蒸汽直射“天空”。
保护板的线路基本是按照uPC1237的官方PDF文件中的线路设计的,电阻阻值按附表中的数据查得,并且一直工作正常,可起到保护功能。
唯一有所更改的地方是:根据看过的相关帖子介绍,在两声道通过56k电阻接入后连接的330uF的电容上并了一只0.1uF的CBB电容,防止在播放持续高音时发生假保护;为保证工作稳定(因为电源板到保护板的线有点长),在保护板上还加装了一只1000uF和0.1uF 的两只储能滤波电容,防止杂波进出保护板(尤其是继电器动作时)。
1263保护原理及常见故障汇总
![1263保护原理及常见故障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2a9443eeefdc8d376ee3292.png)
来自过流保护电路
隔离二 极管
12V过压 离二 极管
24V过压取样
5V过压取样
接取样电阻
隔离二极管
运放
接取样电阻
去ZD2阴极
背光保护 • 核心元件为U103,Q1/Q107,当电路动作 时U103(1脚或7脚)输出高电平,Q107或 Q1导通,将U102的9脚对地短路,执行保 护,U102无驱动脉冲输出 。 软启动异常保护:比较器U103A的同相输 入端3脚为5V分压得到的1.8V左右的基准电 压,反相输入端2脚接U102软启动脚4.当软 件启动脚电压低于1.8V时,U103A的输出 脚1输出高电平使Q107导通执行保护。
的2-3脚之间呈低阻状态,Q22导通,Q24(单 向可控硅导)通执行保护。 过压保护:原理和过热保护一样。当某路电压 过高时,该路取样电阻分压后得到的电压将超 过2.5V,经隔离二极管送到U8的G极,使得该 脚电压达到2.5V,使保护电路启动。 过流保护:以24V过流保护为例。在24V的供 电电路中串联一只10MM的取样电阻(錳铜 线),电阻两端分别接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 和反向输入端,当电路过流时,电阻上的压降 变大,运放输出电压升高,经隔离二极管送到 5.1V稳压管ZD2的阴极,当运放输出电压超过 5.1V时,二极管击穿,经隔离二极管D12送到 Q24的G极实现保护。
Q201 Q202
开待机电路原理 • 核心电路是P ON/OFF为高电平时Q7导通--Q21 导通,Q21 C极有5V电压。该电压分别送到PFC 开机电路---光耦PC1,使Q18 导通,PFC驱动IC U1得到工作电压启动工作;送到保护电路光耦 PC2,准备当电路异常时启动保护电路;送到保 护供电开关电路,使Q17导通,让20V 电压为过流保 电路IC U2供电,同时这个电压还是24V 开关场效 应管Q2的驱动电压,保证24VDC正常输出。 24VDC 电压又作为12V 开关场效应管Q19的驱动 电压,保证12VDC正常输出。
uPC1237保护电路
![uPC1237保护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9a9e9b7276eeaeaad0f33001.png)
还是补上来吧,uPC1237是一款经典的喇叭保护IC,具有很宽的工作电压范围(25~60V),具备开机延迟、功放输出端直流漂移检测、即时关机功能。
上图中,J2从功放变压器一绕组中取出交流,整流滤波后供给8脚,为IC提供工作电源;7脚为延时检测,通过R5、C4提供延时,延时后6脚控制常开继电器闭合,喇叭开始工作,避免了开机冲击;J1、J3接功放左右声道输出,2脚为功放输出中点直流漂移检测,当检测到有直流输出时(一般为零点几伏),切断继电器,保护喇叭;4脚为关机检测,因为4脚是从功放变压器取电,且滤波电容较小,当关闭功放电源时,马上能检测到电压跌落,继而切断继电器,此时功放因为有大容量滤波电容存在不会马上停止工作,而喇叭已被切断,从而避免了关机冲击。
音频功放保护电路分析与维修在音频放大器中一般都设有功能完善的保护电路,可以在功放输出管过载、输出端电位偏移时进行可靠的保护,还可以在开机时延迟接通扬声器,避免开机损坏扬声器和开机“嘭”声,关机时瞬时断开扬声器,可避免关机时的冲击。
一、分离元件保护电路图1所示是湖山BK2X100JMKⅡ-95型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功放保护电路。
放大器刚接通电源时,+56V 电压通过R143对C116充电,约延迟4s,C116上电压充到9.5V左右时,稳压管V126导通而使V124、V125导通,继电器K101吸合,才能接通扬声器,避免开机时的电流冲击而保护扬声器。
v126、v129组成功放输出端的电位检测电路,当输出端的电位偏移时,通过一51k电阻R144,使V126或V129导通。
当输出端的电位是正偏移时,V129导通。
反之,当输出端的电位是负偏移时V126导通。
无论v126或V129中哪一个导通,C116正端电位为0V,稳压管V126截止,V124、V125截止,使继电器释放,断开扬声器,这样就完成了输出端电位偏移保护。
当功放因输出短路或负载过重时,输出管V134、v135射极电流大增,在R132、R133上产生的压降增大经R134、R135分压加至V118基极,使V118导通,使V127基极电位降低,v127导通,稳压管V126截止,V124、V125截止,继电器释放,断开扬声器,这样就完成了输出管的过载保护。
功放保护IC芯片uPC1237
![功放保护IC芯片uPC1237](https://img.taocdn.com/s3/m/9814222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1.png)
功放保护IC芯片uPC1237
集成电路uPC1237内部包括了零点漂移保护、负载短路保护、电源过压保护电路等等,是一款十分优秀的功放继电器保护电路。
本电路具有外围电路简单等特点,其典型的应用电路见附图。
本电路的检修也十分简单,只要检查供电端①、②两脚的外围电路和供电是否正常就可以很快地找出故障部位,如果②脚有正电压或负电压,继电器不吸合,那说明功放末级有故障,应该检查并排除功放末级电路的故障后再来试机,若故障排除,说明继电器不吸台的原因是功放末级电路不正常引起的。
同时,也要注意到①脚外围电路的检查,当①脚电压为高电平时,继电器也不会吸合,处于保护状态,也要排除相应的故障后才能恢复正常。
另外,当电路中有其他的脉冲干扰时也会引起继电器误保护,此时可在①脚和②脚的外围电路接一个0.01uF的瓷片电容来解决,电路采用CPU功能控制的功放由于有CPU正常工作的干扰脉冲,也会引起本电路保护。
加上两个电容可以防止CPU电路的工作脉冲对本电路的干扰而引起误保护,实际上在应用中,加上此电容也可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本电路的工作十分可靠,笔者曾为傻瓜275等电路装上本电路后,开机时的扑、扑声没有了,还有一定的延时作用,只是保护电路没有分立元件那么灵敏而已。
UPC1237HA功放保护电路原理
![UPC1237HA功放保护电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217bcd0c22590102029d35.png)
UPC1237HA功放保护电路原理
各脚的功能及应用注意事项
1.pin1脚为功放输出直流电流过载检测,该脚通过放大电路接在功放大功率管的E极上,当某种原因过流时,会在E极串联的0.22欧的电阻时产生较大的电压,当检测到超过设定值的电压时,就会断开继电器.
2.pin2脚为中点电压保护.
3.当pin3接法不同时,μpc1237工作于不同方式。
即锁存方式或自复位方式。
当IC检测到过载或过流时,继电器断开,如检测电平恢复正常后,继电器自动吸合,称为自复位方式,如若继电器始终断开,直到关机,且故障排除,重新开机,继电器才能再次吸合,为锁存方式。
当pin3通过0。
22的电容接地时,为锁存方式;直接接地为自复位方式。
实际多为锁存方式。
4.交流断电检测
当关断交流开关时,放大器失电是一个过渡过程,中点电位不能马上为零,表现为冲击声,甚至损坏喇叭。
将pin4通过R6接于变压器的初级,当关闭电源时,IC 使继电器立即断开。
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R6的值可查表
5.开机静音即开机延时,延时时间由pin7脚上的C3,R7 的值决定。
6.Pin8为电源,μpc1237的电源电压不能超过8V,典型为3.40V,所以
R8必须取合适的值,具体可查表.
7。
pin6继电器驱动.该脚最大驱动电流为80MA,应根据此电流值和所使用的电源电压来决定R12的值。
关于upc1237保护电路
![关于upc1237保护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577fe21852ea551810a6877d.png)
关于µPC1237保护电路的疑问文/沙迦对于一块刚接触的集成电路,如果想要尽快了解它的工作参数和性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到该IC的公司网站去查询其相关PDF资料,根据PDF文档的介绍我们可以尽快掌握这个IC的性能。
我一直比较相信PDF上面的推荐电路,多次应用也从来没发生过问题,但这次对µPC1237却是碰到了例外。
事情起源在于我在淘宝购买的几套µPC1237的音响功放保护电路成品。
由于自己不会设计保护电路,所以就一直是买保护电路的成品板。
保护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功放开机时产生延迟,将功放输出通过继电器延迟5~10秒后与音箱接通以防止功放电路在电源接通瞬间产生的电压冲击音箱中的扬声器。
在功放工作的过程中,保护电路时刻监测功放输出中的直流漂移电压,当功放由于故障输出的直流漂移电压大于保护电路设定阈值时,保护电路能迅速释放继电器,断开功放电路与音箱的通路,保护音箱不被烧毁。
因此,保护电路可以看做是音箱的保护神。
功放保护电路买来后,我习惯按照保护板推荐的供电电压给保护电路通电测试,看看工作是否正常。
因为保护板自身故障导致音箱扬声器烧毁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测试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通电后测试继电器延迟吸合时间,基本上在5~10秒都可以接受;第二,模拟功放故障,产生不同的直流电压(如:1.5V、4.0V、9V)看保护电路能否检测到直流成分并控制继电器立即释放。
经过这样的测试确认该保护电路正常工作后,我才会放心地将它和功放板连在一起。
像往常一样,该µPC1237保护电路成品板是完全按照官方PDF文档上的一个典型电路进行设计的(见图1)。
我根据板子电压要求给它通了18V的交流电(理论工作电压可以在18V~38V交流电),5秒后,继电器吸合,然后我用1.5V的电池搭在板子的扬声器输入口上模拟直流漂移电压,1秒、2秒……没反应,难道电池没电了?于是换了一个自己感觉电压充足的锂电池(4.0V),1秒、2秒……还是没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是补上来吧,uPC1237是一款经典的喇叭保护IC,具有很宽的工作电压范围(25~60V),具备开机延迟、功放输出端直流漂移检测、即时关机功能。
上图中,
J2从功放变压器一绕组中取出交流,整流滤波后供给8脚,为IC提供工作电源;
7脚为延时检测,通过R5、C4提供延时,延时后6脚控制常开继电器闭合,喇叭开始工作,避免了开机冲击;
J1、J3接功放左右声道输出,2脚为功放输出中点直流漂移检测,当检测到有直流输出时(一般为零点几伏),切断继电器,保护喇叭;
4脚为关机检测,因为4脚是从功放变压器取电,且滤波电容较小,当关闭功放电源时,马上能检测到电压跌落,继而切断继电器,此时功放因为有大容量滤波电容存在不会马上停止工作,而喇叭已被切断,从而避免了关机冲击。
音频功放保护电路分析与维修
在音频放大器中一般都设有功能完善的保护电路,可以在功放输出管过载、输出端电位偏移时进行可靠的保护,还可以在开机时延迟接通扬声器,避免开机损坏扬声器和开机“嘭”声,关机时瞬时断开扬声器,可避免关机时的冲击。
一、分离元件保护电路
图1所示是湖山BK2X100JMKⅡ-95型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功放保护电路。
放大器刚接通电源时,+56V 电压通过R143对C116充电,约延迟4s,C116上电压充到9.5V左右时,稳压管V126导通而使V124、V125导通,继电器K101吸合,才能接通扬声器,避免开机时的电流冲击而保护扬声器。
v126、v129组成功放输出端的电位检测电路,当输出端的电位偏移时,通过一51k电阻R144,使V126或V129导通。
当输出端的电位是正偏移时,V129导通。
反之,当输出端的电位是负偏移时V126导通。
无论v126或V129中哪一个导通,C116正端电位为0V,稳压管V126截止,V124、V125截止,使继电器释放,断开扬声器,这样就完成了输出端电位偏移保护。
当功放因输出短路或负载过重时,输出管V134、v135射极电流大增,在R132、R133上产生的压降增大经R134、R135分压加至V118基极,使V118导通,使V127基极电位降低,v127导通,稳压管V126截止,V124、V125截止,继电器释放,断开扬声器,这样就完成了输出管的过载保护。
二、uPC1237保护电路
图2所示是天逸AD-5100A型AV放大器功放保护电路。
J1、J2为接在功放输出端的继电器。
刚开机时,+56V电压经R57、R58对c29充电,几秒后,当C29充电到一定电压时,IC2(uPC1237)⑥脚内的开关电路接通,输出低电平,使J1、J2吸合,接通扬声器,实现开机延时保护功能。
当功放输出端直流电压因某种原因发生偏移,使IC2 2脚电压超过+0.7V,或低于-0.23V时,⑥脚内开关电路截止,输出高电平,使J1、J2释放,断开扬声器,实现功放输出端的直流电压偏移保护。
当功放输出极短路或负载过重时,使功放输出级的电流过大(超过8A),R67或R70两端电压达到约2V 时,可使Q29或Q30导通,Q31也随之导通,使IC2 1脚输入一电压值,使J1、J2释放,断开扬声器,实现功放末级电流过载保护。
电源变压器交流40V绕组的一端,经D32、R59加至IC2 4脚,关机时,交流电压瞬时消失,而其他直流供电暂没消失,J1、J2瞬时释放,扬声器断开,以避免关机时的冲击。
三、TA7317P保护电路
图3所示是湖山AKV100型AV放大器功放保护电路。
刚开机时,+50V电压经3R44、3R43对电容3C8充电,数秒后3N1(TA7317P)⑧脚电压上升到约1.2V时,继电器3K1、3K2吸合,接通各路扬声器,完成开机延时保护。
当右声道输出级的负载过重或出现短路时,输出管电流急剧增大,使3V14射极电阻3R28两端电压增大,经3R30、3R32分压加至3V16基极,使3V16导通。
这时集电极为低电位,使3V17导通,3N1①脚电压也升高,继电器3K1、3K2随即释放,断开负载完成过载保护。
当因某种故障使输出端出现一定的直流电位时,经3R48加至3N1②脚,此脚检测到直流电位,随即释放继电器3K1、3K2,完成输出端电位偏移保护。
同理,当左声道、中置声道、环绕声道输出端直流电位偏移时,经LR40、CR40、SR40加至3N1②脚,此脚检测到直流电位进行保护。
四、故障检修实例
[例1]湖山AKVl00型AV放大器。
开机时有冲击声。
此故障是延时保护电路的问题,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功放应在开机时延迟接通扬声器,以避免冲击噪声。
参阅图3,正常情况下,3N1的⑨脚在接通电源后应为2.9V,⑧脚在通电后5s左右从0V增加到1.2V。
这时3N1⑥脚输出0.9V低电平,使继电器吸合,接通扬声器。
而此机3N1⑧脚在通电瞬间即上升到1.2V,继电器很快吸合,无延时效果。
焊下3C8检测,发现此电容已失效,用一47uF/25V新电容更换后,故障排除。
[例2]天逸AD-5100型AV放大器主声道无输出
打开电源开关后,听不见继电器的吸合声。
正常情况下,打开电源开关后几秒钟,就可听到“嗒”一声,即继电器的吸合声。
参阅图2,若测得功放输出端电压高于正负1v,则是功放输出端电压不正常所致,常见原因是因为电源电路中某一滤波电容失效变质、漏电,桥式整流臂某一臂二极管性能变差,造成正负电源电压不对称,或是功放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不正常;若测得R67或R70两端电压超过2V,这是功放管Q13、Q14、Q27、Q28已击穿或漏电,或是前级推动管击穿或耐压不足。
实际测试上述两项均正常。
将功放电路正负电源切断,单独给保护电路供电,因为功放电路的电源切断后,就不会有过载或输出电压偏移,所以保护电路在通电几秒后继电器应吸合。
现此时继电器仍不吸合,这是保护电路本身出了故障,测IC2各脚电压正常,仔细检查,发现两个继电器相接的线路板出现一裂缝,补焊后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