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公开课)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蝙蝠和雷达》公开课PPT(共35张PPT)
• 开车一定要系(jì)安全带,这是关系(xì)生命安全的大事。
• 他宁愿自己蒙(méng)受损失,也不愿用假货蒙(mēng)骗顾客
。
蚊(蚊子)
纹(花纹)
证(证实) 征(特征)
即(即使)
既(既然)
究(研究)
穷(贫穷)
竖(竖立) 坚(坚强)
驾(驾驶)
架(架子)
【反射】 光线、声波等从一种介质到达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返回原介质。
“蝙蝠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我发现这三个问题的提问角度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第二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
第三个问题是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 活经验提出的。
启发:理解课文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多角度提出问题,从而
把握文章内容。
拓展空间
描写蝙蝠的古诗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到一篇课文中就是:
知内容、学写法、受启发。
那么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提问:
1. 这篇课文的内容我读懂了没有?我还有哪些疑问?
2. 课文为什么这样写?这是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如何运用在实际写作中?
3. 这篇课文对我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带
蝙蝠 一种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 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 中飞翔。蝙蝠的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 声波来引导飞行。
biān fú
蝙蝠
bì
逃避
z障hàn碍g
qī
漆黑
qǐ
启发
ruì
敏锐
揭发jiē
yíng
荧幕
píng
屏风
jì 系鞋带 系
xì 关系
mēng 蒙骗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公开课)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公开课)-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1《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
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
【设计理念】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说过:“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
”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在自身的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
阅读活动中的“读”并不是浮于表面的泛泛而读,读中要有思,读中要有悟,读中要有问,读中要有比较,读中要有发现……以“读”为经,以“练”为纬,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善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蝙蝠和雷达(公开课)
嘴
耳朵
蝙 蝠
障 碍 物
蝙蝠探路的方法
Page 7
自由读第7自然段,找出科学家为了揭开 这个秘密,下了一翻功夫的句子。
Page 8
科学家们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做了三次试验?每次试验 都是怎么做的?请读课文4~6自然段,填写下列表格。
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 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 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第一次试验
( 蒙住蝙蝠的眼睛 )
试 验 情 况 第二次试验 (塞住蝙蝠的耳朵) 结果
第三次试验 ( 封住蝙蝠的嘴 )
试验结论
结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Page 9
我是一只小巧玲珑的蝙蝠,我的飞行本领可强 了,我能从嘴里发出超声波,科学家们为了揭开 我的独门飞行秘诀,吃了不少苦头。他们先把我 的眼睛蒙上,发现我飞行的时候一个铃铛也响, 于是又把我的耳朵塞上,嘴巴封住,结果铃铛响 个不停。聪明的科学家们终于知道了我能在夜间 自由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 来探路的。
Page 3
11.蝙蝠和雷达
Page 4
默读第7自然段,找出说明蝙蝠飞行奥秘的 句子读一读,再说说通过这几句话,你读懂了 什么?
Page 5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 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 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 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 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 荧光屏 )
( 耳朵 ) 。
Page 13
搜集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从而 发明创造的事例,办张手抄报!
蝙蝠和雷达公开课ppt课件.ppt
Page *
Page *
Page *
*
*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做呢?以“我想发明……”为题,写一篇文章。
反复试验
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启发
雷达
Page *
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人们从蝙蝠的身上能发现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让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服务于人类,这属于一门新的科学——仿生学。
Page *
趣味连线
*
Page *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最小。
Page *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 )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 ) ( )。
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引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眠。
Page *
Page *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可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Page *
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的方法是什么?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
试 验
方 法
结 果
证 明
第一次
第三次
第二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铃铛响个不停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
铃铛响个不停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蝙蝠和雷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3)
一、激趣导入1、出示蝙蝠图,说说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再出示雷达图,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雷达,并说说自己知道哪些有关雷达的知识。
2、现在请看老师黑板上板书的动物-——“蝙蝠”,说说你了解的蝙蝠有什么特点?再板书“雷达”,说说你了解的雷达有什么特点?蝙蝠和雷达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蝙蝠和雷达》(在他们之间加入“和”字)。
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1、听录音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重点切入,统领全文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默读思考:课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蝙蝠在夜里飞行有什么特点?四、重点研讨1、为了弄清蝙蝠在夜里能安全飞行的秘密,科学家们做了三次试验,他们是怎样试验的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认真阅读四、五自然段后填写以下表格:(1)小组讨论填写(2)汇报交流,汇报结果如下:2、从表中可以看出蝙蝠夜里飞行跟什么有关?那么,耳朵和嘴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默读第七自然段,想想嘴巴和耳朵怎样配合?用图示表示出来(超声波用“)))))))))”表示,障碍物用“”表示)嘴))))))))障蝙蝠碍耳朵(((((((物3、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那么雷达又是怎样给飞机探路呢?默读第8自然段,用图示表示出来。
天线))))))))障雷达碍荧光屏(((((((物4、根据蝙蝠和雷达探路的图示,叙述蝙蝠和雷达探路的方法。
蝙蝠: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超声波,超声波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了飞行的方向。
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有障碍物就改变方向。
5、看课后填空题填空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6、用“因为……所以……”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五、拓展延伸,激发思考1、我们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蝙蝠和雷达》一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蝙蝠是如何利用声波来感知周围环境并捕食的。
1.2 教学目标•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利用声波的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蝙蝠如何利用声波捕食;•教学难点:解释蝙蝠利用雷达捕食的原理。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雷达模型•蝙蝠模型•声音记录仪•课堂练习题1.5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关于蝙蝠捕食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学习任务:讲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展示雷达模型和蝙蝠模型。
3.思维拓展:让学生用声音记录仪模拟蝙蝠的声波探测猎物。
4.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蝙蝠利用声波的原理和意义。
1.6 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互动式教学,结合实物展示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亮点•利用实物模型和声音记录仪,生动展示蝙蝠捕食过程,增加了教学趣味性。
•引入视频资源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启发式提问和思维拓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2.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于雷达的原理理解有困难,需要进一步细化讲解。
•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较紧,需要合理调整节奏,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实践和思考。
2.3 教学改进•加强对雷达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探究雷达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调整教学步骤,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展开讨论。
2.4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成功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技术,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处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本对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完成版
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完成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及其在夜间导航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2. 蝙蝠在夜间导航中的应用3. 雷达的工作原理4. 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5. 实践活动:制作简易雷达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演示法:展示蝙蝠和雷达的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雷达。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蝙蝠和雷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四、教学准备1. 蝙蝠和雷达的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
2. 制作简易雷达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3.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及其在夜间导航中的应用,讲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演示:播放蝙蝠和雷达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4. 实践:引导学生分组制作简易雷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讨论:分组讨论蝙蝠和雷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蝙蝠和雷达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蝙蝠和雷达知识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分析他们对蝙蝠和雷达应用的认识。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
蝙蝠和雷达获奖公开课课件
……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一百数 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 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 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 们把蝙蝠旳眼睛蒙上,让它在屋 子里飞。蝙蝠飞了几种钟头,铃 铛一种也没响,那么多旳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试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做法
蒙眼睛 塞耳朵 封嘴巴
•成 果
铃铛没响
11、蝙蝠和雷达
读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注意问句旳读法。 2、想想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 系?
蝙蝠 捕获 飞蛾 蚊子 苍蝇 障碍 铃铛 揭开 避开 敏锐 荧光屏 横七竖八
在漆黑旳夜里,飞机怎么能 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 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旳方法,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结论
不靠眼睛
响个不断
需要耳朵
响个不断 需要嘴巴
结论:
三次不同旳试验证明,蝙蝠 夜里飞行,靠旳不是眼睛,它是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旳。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旳不是 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旳。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旳不是 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 探路旳。
三次不同旳试验证明,蝙蝠 夜里飞行,靠旳不是眼睛,它是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旳。
雷达发出旳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旳超声波)。
雷达旳荧光屏就像是蝙蝠旳 ( 耳朵 )。
更多仿生知识……
根据苍蝇、蜻蜓旳复眼原理,人类发明了复印 机和印刷机旳复眼透镜;
根据响尾蛇能感觉到0.001℃旳温度变化旳原理, 人类发明了跟踪追击旳响尾蛇导弹;
模仿警犬旳高敏捷嗅觉制成了“电子警犬”。
人们模仿萤火虫旳发光原理制成旳冷光源可将 发光效率提升十几倍,大大节省了能量。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PPT课件 (公开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0黄河是怎 样变化的9来自然之道11蝙蝠和雷达12大自然的 启示
大自然 是人类 的老师
说 课 流 程
说说说说说说说说 教学模设板评资得 材情式计书价源失
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1、【设图计片理资念源】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 2、导航影的像工资作源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 利宜用用与电课教文手段相,关实的施音直频观资教学源,加使深抽学象生的印原理象讲, 让述学变生成更直直观的观形地象感演受示。。
八 说得失
我在教学中渗透了读、写、听、说四种能力,让学生从动脑、动手中掌握课文 的重点、难点.我先让学生朗读理解文意,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照着蝙蝠飞行图,说 出蝙蝠飞行的原理。最后让多名学生尝试根据示意图将蝙蝠飞行的原理复述. 既 然明白了蝙蝠飞行的原理,那么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难度就不大了.在这段的教学 中,我决定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先让学生从读中理解文意,再放手让学生 当小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黑板上划出原理示意图.到此,学生对雷达工作原理 和蝙蝠飞行原理已略知一二,但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还是较为含糊的.我再让学生根 据已划出的示意图说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让多个同学根据示意图用自 己的话讲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让学生轻松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 点. 在这节课当中,也有以下不足之处:
1、学生气氛不是很活跃,今后还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作业设计上面有不足,学了这篇文章就应该让学生学会从动物身上得到 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敬请大家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以期我能 有更大的进步。谢谢!
蝙蝠和雷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4)
《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以及科学家怎样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科学家的试验过程。
难点:弄清蝙蝠探路的原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看看是谁?(幻灯片出示蝙蝠和雷达图片)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蝙蝠和雷达吗?(介绍蝙蝠和雷达)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1、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根据关键词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词。
指名学生读生字生词,其他同学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指导书写易错的生字。
同学们觉得哪个生字不好写?(避揭注意生字的结构、书写要正确规范)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三、学习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生:飞机在夜航。
师:飞机怎么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呢?生: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2、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
师: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生:蝙蝠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
师: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呢?生:灵活、高超师:再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从哪里可以看出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你在读的时候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让学生反复读,通过读引出科学家的思考。
3、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试验情况师:蝙蝠在夜间飞行的本领引起了科学家怎么样的思考?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请同学们小组之间合作完成表格。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四、总结试验结论1、小组代表发言,汇报探究结果。
课件出示三次试验的方式、结果及结论。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蝙蝠和雷达》。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雷达原理解释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和雷达的作用原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雷达与蝙蝠发现天敌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蝙蝠和雷达》2.课堂展示道具:雷达模型、蝙蝠玩具、图片资料等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4.PPT课件5.教师准备好预习教案和教学计划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雷达工作原理的视频,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引发学生对雷达和蝙蝠的认知。
2. 学习课文《蝙蝠和雷达》(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生词。
3. 探讨蝙蝠如何发现天敌(1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资料展示蝙蝠发现天敌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蝙蝠是如何借助雷达发现天敌的。
4. 理解雷达和蝙蝠的联系(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雷达和蝙蝠发现天敌的联系,进行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
5. 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蝙蝠,一组扮演天敌,模拟雷达发现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蝙蝠与雷达的联系,评价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对动物和科学保护更加关注。
五、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蝙蝠和雷达》。
2.完成与雷达和蝙蝠相关的思考题。
六、板书设计•课文标题:蝙蝠和雷达•学习目标:理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掌握雷达原理。
•重点难点:雷达与蝙蝠的联系•作业:默写课文、思考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提高全面素质。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如何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人们如何受此启发发明了雷达,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原理与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
教材以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然而,对于回声定位和雷达的原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人们如何受此启发发明了雷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原理与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理解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人们如何受此启发发明了雷达。
2.难点:学生对于回声定位和雷达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原理与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如蝙蝠是如何利用回声定位的?人们是如何受此启发发明雷达的?4.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蝙蝠和雷达的工作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科学原理与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
6.作业: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还有哪些事物和发明是受自然界启发而来的,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讲述了科学家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的故事。
本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向学生介绍了科学家是如何观察和研究自然界中的生物,从而获得启示,发明创造出新事物的。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究、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普知识有较强的兴趣。
但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科学原理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故事背后的科学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科学家是如何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雷达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科学家是如何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雷达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科普知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3.教学设备: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动画视频,让学生跟随动画一起朗读课文。
《蝙蝠和雷达》优质公开课教案 (1)
《蝙蝠和雷达》优质公开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以及“蝙蝠”和“横七竖八”等词汇。
2. 能够朗读课文,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如何探索出来的,并了解科学家如何仿生创造出雷达为人类造福。
一、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 教师检查生字和课文掌握情况。
3. 学生默读课文,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生自主研究
1. 学生自读第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练疑问句的读法。
2. 学生自读第四、五自然段,了解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以及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可以通过填表或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 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情况。
四、合作研究,突破重点
1. 学生小组合作研究,仔细品读第七、八自然段,了解蝙蝠的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的,以及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
五、拓展延伸
学生可以搜集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并与同学交流分享,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部编本《蝙蝠和雷达》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6)
பைடு நூலகம்
你们人类真了不起! 竟然连我们蝙蝠界的 秘密都能知道,我真 的很想知道你们人类 是怎么发现我们的秘 密的,同学们,你们 能告诉我吗?
Page 2
自由轻声读课文4、5、6 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做了 几次试验?在什么环境中做 实验,分别怎么做,结果怎 么样?得出了什么结论?
Page 3
第一次实验
18
雷达探测器
无线电波
天线
障
荧光屏 反射
碍 物
雷达
Page 19
趣味连线
20
作业布置:
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 籍,仿照《蝙蝠和雷达》的 写法,写写自己从动、植物 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设计出 来的小发明。
21
科学科家学经家过经反过复反研复究研,究终,于终揭于开揭了开蝙了 蝠蝙能蝠在能夜在里夜飞里行飞的行秘的密秘。密。
16
同学们说得不错,我 能在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 就是嘴和耳朵能互相配合, 嘴和耳朵两样东西是缺一 不可的。那你们人类的科 学家发明的雷达又是怎样 探路的呢?
17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 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 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 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 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 十分安全。
4
第一次实验
5
第一次实验
哈!没撞到!
6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真糟糕!
你们这班小科学家真 棒!那你们又知道我 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 合起来探路的呢?
13
快速默读第七自然段, 动手画出有关句子,并 把句子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蝙蝠和雷达》教案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科普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逻辑性强的科普知识短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第二部分: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
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会激发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展视野。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以及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激发学生学习科普文的兴趣。
4、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弄清科学家的试验过程,了解蝙蝠夜间是怎样飞行的;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教学难点】
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通过动画、图表、关系示意图等直观表示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蝙蝠飞
行的秘密以及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设下悬念,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在上课前,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都坐过飞机吗?(坐过)那有没有试过晚上坐飞机呢?(有)那你们知道,漆黑的夜晚,飞机怎么能够安全飞行呢?(飞机装上了雷达)哦!是这样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蝙蝠和雷达》。
(板书题目,齐读题目,)纠正蝙蝠的正确读音。
2、老师:你们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呢?
生:蝙蝠和雷达是什么东西?
老师:还有呢?
生:雷达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的?
老师:哦,那就是蝙蝠和雷达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看来同学们都对这篇的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我们打开课本42页,我们马上开始学习这一篇有趣的科普文。
二、进入新课,初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生字字音读准确,遇到生字组成的新词多读几遍,并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标出自然段。
)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生字会读了吗?(学生带读、开小火车、全班齐读。
)
那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这些字吗?(学生带读、开小火车、全班
齐读)
3、老师:读得又快又准,真棒!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学生:8个
第二课时:
课堂设计:
一:过渡引入:
1、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玩游戏呢?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来玩玩游戏。
(分别找出三个学生,第一个把双手放在身后,第二个掩住耳朵,第三个闭目前进)
2、汇报:大家看了什么现象?
3、采访:在游戏过程中你感觉如何。
师:对,我们人类除外行动靠的是我们的眼睛,可有一种动物,他活动不是靠眼睛,他还与雷达有关呢。
它是?(蝙蝠)
4、我们已经学习了生词,这节课我们走进课文去。
5、齐读课题。
你想到了什么?
二、品读课文,揭示秘密。
认识蝙蝠,了解超声波
那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师出示蝙蝠的图片(生汇报)
老师:那课文是怎么样描写蝙蝠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来,看看自己对蝙蝠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夜里···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
能···)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好好体会一下蝙蝠的飞行本领。
(1)看,你的眼睛捕捉到作者运用了哪些关联词语来介绍这厉害的蝙蝠。
请用笔把关联词圈出来。
(2)那现在我们班哪位小蝙蝠来介绍一下你自己呢?注意可以用上关联
词。
(3)(大家好!我是一只蝙蝠......)(这作者真厉害,灵巧运用几个关
联词语就把蝙蝠给介绍清楚了,看来我们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时也可以借鉴这
种技巧)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小花猫不仅乖巧,还是捉老鼠高手。
一只老鼠贼头贼脑地溜进我家的厨房,小花猫闪电般地猛扑过去老鼠就被捉住了。
小花猫一会儿用嘴叼着老鼠,一会用爪子玩弄老鼠。
最后,小花猫玩得尽兴了,才尽情地享用这顿美餐。
5、老师:这厉害的蝙蝠夜里飞行非常灵巧,究竟靠的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耳朵和嘴巴。
三、合作阅读,理解试验。
老师:哦,同学们在课本上看到了这个结论,但是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
是经过了反复研究,多次试验才得出的结论。
科学家一共做了多少次试验?每
一次试验是怎样做的?试验后得出了怎么样的结论?请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讨
论后把结果告诉老师?(抽三位同学进行归纳,屏幕显示试验表格)
试验次数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证明
第一次蒙上眼睛铃铛没响夜飞不靠眼睛
第二次塞上耳朵铃铛响过不停夜飞靠耳朵
第三次封住嘴巴铃铛响过不停夜飞靠嘴巴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4——6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三次试验表格。
2、指名汇报。
3、谈谈三次试验结果证明了什么呢?
4、理解“配合起来”,对比读句子:
(1)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对比: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蝙蝠在夜间用眼睛和嘴巴是如何飞行的呢?
1、、仔细品读第7自然段,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借助课文的插图来理解一下超声波。
4、让学生画蝙蝠飞行的示意图。
5、师出示蝙蝠飞行图解说蝙蝠飞行的秘密。
6、让学生扮演蝙蝠,指着屏幕说说蝙蝠飞行的秘密。
四、探究原理,解读雷达。
老师:蝙蝠这神奇的本领,引发了科学家的思考,从中得到启示让飞机在黑漆漆的晚上也能安全飞行。
老师:那究竟雷达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并学着老师刚刚给蝙蝠画的示意图,给雷达画上一幅工作示意图。
(板书)
天线无线电波
雷达障碍物
荧光屏反射
1、师: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
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对吗?请默读第8自然段,读后同桌互相说说你们的体会。
2、学生汇报:
3、让学生仿照黑板板书上的蝙蝠探路图,画一画雷达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4、学生互相解说雷达的工作原理。
5、让学生扮演雷达,指着屏幕说说雷达的工作原理。
6、想一想,蝙蝠和雷达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7、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而使得飞机在夜里也能安全地飞行,假如有一天,蝙蝠和飞机相遇了,它们会说些什么话呢?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8、请学生上来表演。
五、拓展延伸,激趣探究。
对呀,大自然是一本神秘的书,有着读不完的知识。
大自然中生物的本领也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科学家不断去研究、模仿,这就是仿生学。
1、阅读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从中学到了什么?
3、让学生说说搜集到的其他仿生学例子。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呢?
人们还从哪些动物、植物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过什么呢?让学生们联系课内外知识讨论“潜水艇”、“水草和锯”、“蜻蜓和直升飞机”、“人脑和电脑”等
3、结束语。
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和朋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勇敢地去发明创造,成为一个造福人类的科学家。
大家有信心吗?
七、作业。
⑴向父母介绍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
⑵完成练笔《蝙蝠的自述》,采用第一人称手法,
以我是蝙蝠的口气介绍自己夜里飞行的秘密。
⑶从网络和书籍中搜集整理仿生学知识,做一份
仿生学知识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