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5篇范例]第一篇: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无可替代。
水电施工企业不仅要拥有一支建造精品工程的水利水电专业队伍,同时也必须拥有一支势力强劲的机械化施工专业队伍。
水电施工企业施工机械化程度及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
目前,由于水电工程市场投招标机制的激烈竞争,以及水电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重用轻管的现状,致使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各个环节均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投资与管理上转变观念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机械化专业队伍及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设备租赁市场的发展造成施工企业机械化专业队伍四分五裂,形不成规模。
项目法施工追求短期效应,对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大量精简。
再加上工程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恶劣,机械设备管理使用者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才的大流失。
现有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以上问题的影响,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特别是中高级机械技师、工程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是制约设备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2.维修保养手段落后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水电施工作业中设备的使用条件十分恶劣,环境粉尘大,任务量重,对设备保养的要求也就相应较高。
但保养又受机具和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好率降低,寿命减短。
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又苦又累,且技术含较高的行业,维修人员主观上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为减轻自己的工作,推卸工作责任,很多情况下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维修人员成了“换件工”,这种“ 以换代修” 的局面已比较普遍,无益于维修人员修理技术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设备管理是企事业单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设备维修等方面。
然而,在设备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
2023年,设备管理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呢?一、设备维护不到位在设备管理中,设备的维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设备故障。
然而,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设备的维护并不到位。
一方面是由于负责设备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够严格,导致设备管理工作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解决方法:针对设备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设备维护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第二,落实设备维护制度,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和保养标准,明确设备检查、保养的具体任务和责任人。
第三,加强设备维修配件的管理,建立设备备件库,及时更新备件信息,并增加备件库的物资储备量,确保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设备保管不到位在设备管理中,设备保管同样非常重要。
合理的设备保管可以保证设备的长期有效运行,同时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设备损坏和故障。
然而,在一些企业中,设备的保管措施并不到位,如设备存储不当、长期暴露在潮湿、高温等恶劣环境下,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功能。
解决方法:针对设备保管不到位的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完善的设备存储规范,明确存储方法和要求,确保设备的存储环境安全、干燥、通风、卫生。
第二,做好设备管理的日常监督工作,加强设备保管人员培训,提高他们对设备的保管意识和技能。
第三,合理利用设备,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运行良好,并根据需要及时修理问题设备。
三、设备清洁不到位设备清洁也是设备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设备长期使用后,容易积存灰尘、油垢等杂物,若不及时清洗,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涉及到设备的选择、采购、使用、维护和更新等方面。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设备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
本文将对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设备选型不合理在设备选型过程中,部分企业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生产需求、设备性能和性价比等因素,导致设备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甚至出现闲置现象。
2.设备采购流程不规范部分企业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流程不透明、招投标不规范等问题,容易导致设备采购成本过高,影响企业效益。
3.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由于设备操作不当、维护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低下,影响生产进度。
4.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忽视设备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率较高。
5.设备更新换代滞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设备不断涌现。
然而,部分企业因资金、观念等原因,未能及时更新换代,导致设备技术水平滞后。
6.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导致设备管理混乱,影响企业生产。
二、设备管理改进措施1.优化设备选型企业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生产需求、设备性能和性价比等因素,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同时,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开展合作等方式,提高设备选型的科学性。
2.规范设备采购流程企业应规范设备采购流程,实行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制度,确保设备采购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加强对设备采购过程的监督,降低采购成本。
3.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企业应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此外,通过实施设备调度制度、优化生产流程等措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4.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设备维护保养的责任人和周期。
同时,加强对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提高维护保养水平。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设备老化:一些设备可能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出现老化现象,如机械磨损、电气元件老化等,这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
2.维护不足:设备维护是保持设备性能的重要手段,但有时由于维护不当或缺乏定期维护,设备可能得不到及时的保养和维修,导致设备故障率增加。
3.操作不当: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可能由于操作不当或缺乏经验,导致设备损坏或故障。
4.备件不足:一些设备可能需要更换配件或备件,但有时由于备件库存不足或采购不及时,设备可能无法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更换。
二、建议
1.更新设备:对于老化严重的设备,建议及时进行更新,采用更先进、更稳定的设备替换老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稳定性。
2.加强维护: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培训员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设备维护意识,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
4.储备备件:建立备件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备件库存充足,以便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和备件。
综上所述,加强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更新设备、加强维护、培训员工和储备备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1、管理制度不完整由于管理意识淡薄,因此在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
设备的管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常出现管理的盲点,造成一部分设备没有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了能源。
而一部分长期投入使用的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保养和维修,大大缩短了其使用的寿命。
由于对于设备的管理经验欠缺,也不能够对设备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反馈,设备普遍落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
2、旧设备配置落后,新设备盲目购置科技的不断进步,会使得企业之前购买的一些设备相对来说落后一些,而由于一些项目新的困难的出现,会要求设备增加一些功能,更加先进。
需要企业加快生产频率并且保证产品质量。
而企业之前的设备要么老化,要么不能满足要求,这就需要企业购置新的设备。
购置新的设备很有必要,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或者为了追求时尚,或者因一些利益关系的存在,会盲目地去购置新设备,从而产生新设备的搁置,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浪费,也是设备管理所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3、设备管理能力相对较低目前,对于企业来说,即使有设备管理的意识,并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设备的管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效率低下。
因为对于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相对小一些的企业来说,他们所使用的很多大型设备是租来的,而不是自己购买的,一是因为这种大型设备太过于昂贵,这些公司没有能力去购买,二是因为他们没有必要去购买,租赁所承担的成本相对来说会更加低一些。
当企业的设备是租赁时,使用权和所有权就会分开,对于企业来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可能会疏于管理,自己只是拿着使用而已。
二、设备管理措施1、健全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度是管理的保证,健全制度,对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加强设备管理的主要措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健全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对企业而言,一套良好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运作的科学指南,也是企业管理工作遵循的依据,对企业具有实践意义。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设备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涉及到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和更新等方面。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遭遇一些与设备管理相关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下面将分析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1. 设备采购与选型不合理在企业采购设备时,往往缺乏全面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
由于缺乏了解,企业有可能选择不符合实际需求的设备,或者选择低品质、低性能的设备。
这将导致后期工作过程中出现不匹配、效果低下或频繁出现故障等情况。
2. 设备使用管理混乱部分企业忽视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规范,员工对于设备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了解不足。
经常可以看到员工未经培训即操作设备,或者疏忽大意地使用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3. 设备维护保养不得当一些企业对于设备维护保养投入时间和资源较少,因此设备长时间运行可能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
同时,对于维护保养班组的培训和管理不足也会影响设备维修保养质量。
4. 设备更新与升级滞后由于经济原因或管理者的思维惯性,有些企业对于设备的更新与升级投入较少。
这使得老化设备逐渐失去竞争力,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缺乏更新升级意识将可能导致企业落后于竞争对手。
二、改进措施针对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效果。
1. 做好设备采购前期工作在设备采购前进行充分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品牌、型号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需求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专业人士介绍新产品技术特点和市场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决策。
2. 加强员工培训和操作规范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和考核测试来提高员工对设备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的理解。
确保员工在操作设备时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权益。
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建立完整的设备维护保养流程,并制定明确的计划表、清单和监督机制。
加强对维护保养班组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备管理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等。
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设备损坏、维护和保养不及时等,这些问题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加以改进。
一、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1.设备维护和保养不及时。
企业在使用设备时,往往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然而,一些企业由于经费有限或是管理不够严格,可能存在维护和保养不及时的情况,这将导致设备故障率的提高。
2.设备管理流程不规范。
一些企业在设备管理流程上不够规范,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这将导致设备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容易出现漏洞和纰漏。
3.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一些企业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较少使用信息化手段,如设备管理系统和设备维护工单系统等,这导致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快速、准确地掌握设备状态和问题。
4.设备管理困难度大。
随着设备类型和数量的不断增加,设备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对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难以快速适应,管理难度大、管理费用高等问题也将相应加大。
二、设备管理改进的建议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按照设备的使用年限、工作强度等因素,合理安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工作效率。
2.改善设备管理流程。
在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严格制定规范化的流程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加强对设备管理的监督和管理,强化设备管理流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3.提升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
应推动设备管理信息化,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并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
通过设备管理信息化,实现设备管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4.加强绩效评估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估,从而加强对设备管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设备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通用4篇)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通用4篇)第一篇: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经验总结辞旧岁,绩效提高是新春”,20__年度的工作已近尾声,回顾过去的一年,在车间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和公司各部门的紧密协助下车间年初制定的生产任务顺利完成,车间对设备管理、技术改造、检修安排等工作做了具体的工作部署。
保全全体员工发挥了各自的积极性,热情认真地工作,基本上完成了车间交给的各项任务,为车间持续安全、稳定、满负荷生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对车间设备管理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一、加大设备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本年初在公司资金投入的支持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根据车间实际生产情况,购置了一台水平式全自动装盒机,该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包装岗位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也带来了保全岗位对新型设备的认识和挑战,为将来对新建车间新型设备的性能掌握奠定了基础。
由于我们没有到设备厂家学习新设备的制造过程,只能通过设备厂家工程师的现场安装调试来学习。
通过一年的学习、操作与摸索,部分操作人员和保全人员基本掌握了该设备的性能并具备了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加深对该设备的了解与学习。
在这一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我们对设备不熟悉,不但造成了岗位职工劳动强度增大、工作时间延长的现象,而且还影响了其它工序的正常生产并增加了生产成本。
但是随着我们对新设备的不断了解,生产情况逐渐地步入正轨。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岗位主、副操作人员及保全岗位的学习,认真执行设备点检制度,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二、进行设备改造,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在车间的大力支持和相关岗位的配合下,保全人员经过探索、研究及相关部门的协助完成了部分设备的改造,主要设备改造的具体情况汇总如下:1、通过设备科与信息中心的协助,实现了电子监管码的正常使用。
2、设备科协调新华医疗器械公司利用班后时间对灭菌岗位的电脑进行更换及升级,重装程序后设备运行正常。
3、7月份轧盖岗位增加排风系统,将其排风加一输送管道和风机引入灯检,降低了能源消耗,改善了灯检岗位职工的生产环境,该项目要等到20__年的夏季才知效果如何。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一、问题的概述在企业和组织中,设备管理是确保正常运营和高效生产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并提供改进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第一个问题:设备信息记录不完整在许多企业中,设备信息记录往往不完整或不准确。
这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扰。
1. 难以跟踪维修历史:如果设备维修记录没有被准确地录入系统,就无法有效地跟踪到每台设备的维护历史。
这可能导致重复购买零件或者丢失对已有故障模式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的机会。
2. 缺乏数据支持:缺失或错误报告的设备信息妨碍了数据驱动型决策制定。
当我们需要根据过去记录来评估各种指标时(如平均修理时间、停机时间),数据丢失将成为阻碍因素。
3. 难以预测维护需求:准确而详尽地记录设备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合理的维护计划。
不完整的记录使得预测设备维修需求和生命周期管理变得困难,可能导致突发故障和高额维修成本。
改进方案:1. 设立标准化的数据录入流程:确保在设备购买或安装时,将所有相关信息收集并准确地录入系统。
这包括但不限于所属部门、型号、出厂日期、售后联系方式等。
同时要严格执行该流程以避免缺失或错误的记录。
2. 引入自动化工具:通过使用现代化便捷的设备管理软件来减少人为错误,并提供自动生成报告并跟踪设备历史记录功能。
这种工具可以提醒定期检查更新设备信息以保持其精确性。
三、第二个问题:维修效率低下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企业中维修过程存在低效率现象。
1. 缺乏通讯渠道:当一台设备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之间往往没有良好的沟通渠道,他们找到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和多次尝试。
这会造成停机时间延长及增加生产损失。
2. 维修知识共享不足:在某些情况下,每个技术人员都有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无法得到追踪和学习。
因此,宝贵的维修知识可能无法在团队内共享和传承。
3. 缺乏预防性维修:如果只关注故障发生后的修复而忽视了预防性维护工作,那么设备将会面临更多潜在故障风险。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目前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多种问题的影响,例如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特别是中高级机电技术维护人员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制约了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2.维修保养手段落后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好率降低,寿命减短。
同时,维修工作是一项又脏又累且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维修人员主观上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因此,维修人员往往采用“以换代修”的方法,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拼设备现象严重由于长期养成的主抓生产效益的认识误区,机电设备常常超负荷运转,小故障得不到及时的检修,最终酿成大故障。
这种重用轻管的拼设备现象使设备的完好率得不到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就又会被挤出来,形成恶性循环。
二、改进措施1.提高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加强对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发挥创新精神,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寿命。
2.改进维修保养手段引进先进的维修保养设备和技术,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修保养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更换新件,降低维修成本。
3.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体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加强对设备的监管和管理,防止拼设备现象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可靠性。
设备管理工作存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都想管,但却管不了。
操作人员只关心操作,不考虑设备的构造、保养等问题,导致设备损坏后维修任务加重。
维修人员了解设备损坏原因,但无法解决操作人员的问题。
这种畸形管理模式导致设备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虽然一些车间采取了一系列奖罚制度和设备完好利用率挂钩制度,但实际上罚的多,奖的少。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一、引言设备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当前许多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信息不完善等。
本文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二、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1. 设备维护不及时许多企业在设备维护方面存在着“事后补救”的倾向,即只有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停机时才会进行维护。
这种被动的维护方式容易导致生产延误和损失。
2. 设备信息不完善部分企业对设备信息的记录和整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无法准确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故障频率以及维修历史等重要数据。
这样一来,在制定合理的保养计划和预防性维修方案时遇到困难。
3. 设备分类混乱有些企业在设备分类上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导致同类设备可能存放于不同区域或仓库,给人员查询、调用带来了不便,也容易造成设备混乱、重复购置等问题。
4. 资产监管不到位一些企业对设备资产的监管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流程,这使得资产易丢失或出现盗窃情况。
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跟踪措施,企业也无法对设备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5. 培训和沟通不足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培训和沟通不足的问题。
员工可能因为对设备操作流程和规范不熟悉而导致操作失误,同时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传递也存在着阻碍。
三、改进方法1. 实行定期维护制度引入定期维护制度可以避免“事后补救”,将维护工作变为提前预防和保养,并确立责任人进行监督和执行。
通过定期检查和保养可以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及时处理,减少停机时间。
2. 建立健全设备信息档案精确记录并整理各类设备相关数据,包括采购信息、使用情况、故障记录等。
建立专门的设备信息档案,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查找,并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3. 规范设备分类和存放制定统一的设备分类标准,根据不同的属性将设备分门别类。
同时在仓库或工厂内设置明确的存放区域和编号,加强入库、领用和归还流程管理,减少混乱和重复购置现象。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一、问题描述设备是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基础,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设备管理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着生产能力和运维成本。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几个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
1. 设备信息不完备在很多企业中,设备信息管理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导致设备信息记录不全面、错误、不统一。
例如,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日期等重要信息没有得到详细记录,这给后续的设备维护和更换带来了困难。
2. 不合理的设备分类许多企业在进行设备分类时存在主观性过强、逻辑性不足等问题。
这导致同类功能相似的设备被分配到不同的分类中,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
而与此同时,功能差异较大的设备却被归入相同分类下,使得相关人员无法快速定位需要处理的具体对象。
3. 设备清点难度大大量企业依赖传统手动方式对设备进行清点,这种方法容易出现遗漏或者数据错漏。
当需要对某台特定类型或特定型号的设备进行清点时,会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并且容易导致错误。
4. 缺乏有效的设备维护计划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缺少对设备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的规范化安排,而是采取了被动管理模式。
这会导致设备故障率升高、寿命缩短,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改进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减少成本,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1. 建立标准化设备信息记录体系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明确设备信息录入包括名称、型号、规格、出厂日期等必填项。
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全面数据记录,并确保各部门之间共享数据。
此外,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采集设备信息,提高录入效率和准确性。
2. 设立合理的设备分类体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设备特性,设计合理、简洁而明确的设备分类体系。
可以采用层次分类法或者功能分类法,并结合应用场景进行适当调整。
设备管理员和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分类准则进行设备的调整归类,并确保减少冗余,避免混乱。
3. 引入自动化设备清点技术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条码、RFID等,实现设备的自动清点。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一、引言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企业正常运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到位、缺乏数据分析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方案提出相关建议。
二、主体部分1. 设备老化问题在企业长期使用过程中,设备必然会出现老化现象。
老旧设备不仅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容易引发故障甚至事故,并增加了维修成本。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定期验收计划:根据不同类型设备进行分类验收,并明确检查项目与方法;(2)定期更新更换:制订合理的更新计划,在预算范围内按时更换老旧设备;(3)加强保养维护:完善日常保养制度并督促执行,延长其他正常使用寿命。
2. 维护保养不到位问题良好的维护保养能够延长设备的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一些企业在维护保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保养意识:部分员工对设备保养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随意操作和疏忽;(2)无规范的保养流程:没有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管理制度和流程;(3)缺少专职维修人员: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未配备足够的专职维修人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加强培训教育:通过培训宣传措施提高员工对设备维护保养的意识和重要性;(2)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详细可行、易懂、易实施、可量化与评估的操作规范,并监督执行;(3)合理配备专职人员:根据企业规模和设备情况,在必要时增加专门负责设备维护保养的岗位。
3. 缺乏数据分析问题现代企业大量产生各类运营数据,包括设备运行时间、零部件消耗情况等。
然而,在很多企业中,这些数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缺乏科学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决策。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建立数据采集与存储体系:确保各类运营数据能够准确采集并持久存储;(2)开展数据分析:根据历史记录和实际情况进行趋势分析、故障统计等,并形成相关报告;(3)运用智能化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并提供针对性的设备管理方案。
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跟建议
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跟建议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问题分析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设备管理能够保障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
下面主要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1. 设备故障频繁2. 设备维护困难3. 设备资料不全4. 设备清洁不及时二、问题解决建议1. 提高预防性维护水平设备故障频繁是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
首先,建立设备巡检机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与测试,并及时处理发现的异常情况。
其次,建立健全的保养计划,对关键部件进行定期养护和更换,并确保使用合适质量可靠的配件。
2. 建立完善设备档案良好的设备管理离不开完善的设备档案。
目前存在许多企业在此方面存在问题,设备资料不全、不准确,给设备管理带来诸多麻烦。
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包括设备使用手册、维护记录、维修报告等内容,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了解和使用,提供便利的维护操作指南。
3. 加强设备清洁与保养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等污染物质,导致散热不畅、电路老化等问题。
为降低故障率并延长设备寿命,需要加强清洁与保养工作。
定期进行设备清洁工作,如清除积尘和污渍,特别是部分外露结构和散热器部件;定期对关闭和潮湿环境下的设备进行防潮措施,以防止受潮发生腐蚀。
4. 强化培训与技术支持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良好的设备管理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储备。
因此,在招聘新员工时要注重培训他们掌握基本的设备管理技能,同时提供持续的培训机会,使员工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企业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维修公司进行定期检测与维修,以提供及时且专业的技术支持。
5. 建立绩效管理制度为了促进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及人员积极性的激发,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设备管理是企业重要的一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
1. 设备信息不全面:有些企业对于设备的基本信息并不完整,如设备的型号、出厂日期、售后服务等,这会影响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2. 维护保养不及时: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但很多企业没有制定具体的维护计划和保养标准,导致设备容易出现故障或损坏。
3. 设备维修不规范:在维修设备时,有些企业可能会采用不规范的方法或使用不合适的维修工具,这会对设备造成二次损害,甚至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
4. 设备更新缓慢:很多企业在设备更新换代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旧设备的效率低下,不仅浪费了资源,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
建议:
1. 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企业应该建立设备档案,将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信息进行归档管理,以便于进行有效的设备管理。
2. 制定科学的维护保养计划:企业可以制定科学的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时间、方式和标准,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建立规范的设备维修流程: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设备维修流程,包括设备故障诊断、维修方案设计、维修工具和材料的选择、维修人员的培训等,确保设备的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4. 加强设备更新换代:企业应加强对设备更新换代的重视,及时更新老旧设备,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生产效益,避免浪费资源和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进行设备管理时,应注意完善设备档案,制定科学的维护保养计划,建立规范的设备维修流程,加强设备更新换代,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益的提升。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由于认识的问题,对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人员大量的聘用新人,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才的大流失。
现有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以上问题的影响,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特别是中高级机电技术维护人员、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是制约设备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2.维修保养手段落后: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好率降低,寿命减短。
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又脏又累且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维修人员主观上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为减轻自己的工作,推卸工作责任,很多情况下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维修人员成了“换件工”,这种“ 以换代修” 的局面已比较普遍,无益于维修人员修理技术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由于目前从事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技术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况且设备维修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维修”的局面,很难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致使设备故障频繁,故障损坏程度严重,维修难度大。
再加上企业的维修条件和手段比较落后,凭直觉和经验的维修方法已经不能使设备的性能得到完全恢复,“凑合着用”,“差不多就行”的维修观念就在所难免。
3.拼设备现象严重:由于长期养成的主抓生产效益的认识误区,致使机电设备超负荷运转,有些小故障得不到及时的检修,终使小故障酿成大故障。
这种重用轻管的拼设备现象使设备的完好率得不到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就又会被挤出来。
如此的恶性循环,致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下降,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4.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形成一种谁都能管,谁都管不了的局面,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责任不明确问题。
设备的操作人员只管操作,不管甚至于不顾设备的构造原理和保养方法,操作和保养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后又给维修工作加大任务维修人员虽然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但只能对操作人员心怀不满别无他法。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一、引言设备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对于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一系列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1. 设备维护不及时许多企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维护不及时的问题。
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导致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甚至完全损坏。
2. 资源浪费由于缺乏有效监控,很多企业无法准确了解设备使用情况,造成资源浪费。
例如,部分设备在闲置状态长时间未被使用却得到正常能耗支出。
3. 缺乏标准化工作流程缺乏标准化工作流程使得员工进行设备管理时容易出现混乱,这可能导致疏漏和错误操作。
4. 保养记录不完整许多企业对设备维护保养记录不够重视,导致记录不完整或者根本没有记录。
这样一来,在日后的维修中,无法对设备进行正确、全面的分析和诊断。
5. 预防性维护不够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着“等到故障发生再维修”的观念。
这样做的结果是,当故障发生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并且需要更长时间来修复设备。
三、改进措施1. 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类型、使用寿命和生产要求等因素,制定定期保养计划和预防性维修策略。
确保设备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减少故障率和停机时间。
2. 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监控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
及时获得设备使用情况、能耗数据等信息,以便做出相应调整并优化资源利用。
3. 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制定详细的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规范操作。
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化要求,减少错误操作和疏漏。
4. 完善保养记录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保养记录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保养过程和记录的全面监控。
确保每次维护保养都有详细记录,方便日后的分析和诊断。
5. 强化预防性维护意识加强员工对预防性维护的意识培养,鼓励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无可替代。
水电施工企业不仅要拥有一支建造精品工程的水利水电专业队伍,同时也必须拥有一支势力强劲的机械化施工专业队伍。
水电施工企业施工机械化程度及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
目前,由于水电工程市场投招标机制的激烈竞争,以及水电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重用轻管的现状,致使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各个环节均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投资与管理上转变观念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机械化专业队伍及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设备租赁市场的发展造成施工企业机械化专业队伍四分五裂,形不成规模。
项目法施工追求短期效应,对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大量精简。
再加上工程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恶劣,机械设备管理使用者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才的大流失。
现有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以上问题的影响,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特别是中高级机械技师、工程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是制约设备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2.维修保养手段落后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水电施工作业中设备的使用条件十分恶劣,环境粉尘大,任务量重,对设备保养的要求也就相应较高。
但保养又受机具和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好率降低,寿命减短。
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又苦又累,且技术含较高的行业,维修人员主观上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为减轻自己的工作,推卸工作责任,很多情况下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维修人员成了“换件工”,这种“ 以换代修” 的局面已比较普遍,无益于维修人员修理技术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目前,施工机械的技术含越来越高,机电液一体化在机械行业普遍使用,对修理工的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由于目前施工企业从事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技术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况且设备维修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维修”的局面,很难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致使设备故障频繁,故障损坏程度严重,维修难度大。
再加上企业的维修条件和手段比较落后,凭直觉和经验的维修方法已经不能使设备的性能得到完全恢复,“凑合着用”,“差不多就行”的维修观念就在所难免。
此外,由于现代机械设备机电液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需要先进的检测仪器方可进行。
没有必备的检测仪器设备,维修人员只能对着设备的故障现象望而却步,无能为力。
设备的返厂维修又造成维修成本的增加和维修时间较长的尴尬局面。
3.拼设备现象严重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招投标工作的日益规范,施工项目被划分为更多的标段,工期相应缩短。
中标企业为在段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致使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有些小故障得不到及时的检修,终使小故障酿成大故障。
这种重用轻管的拼设备现象使设备的完好率得不到提高,工程进度也同样受到影响,工期拖后又势必需要加班加点来弥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就又会被挤出来抢工期。
如此的恶性循环,致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下降,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4.设备老化,更新换代滞后工程项目低价中标后,施工企业为减少项目的投入成本,一方面精简人员,一方面不愿购新设备。
租用或继续使用年限长、技术状况差的老旧设备,不仅维修任务加大,维修成本高,而且使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
其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不足而工期拖后,另一方面是技术先进、离效率的机械设备得不到引进。
这种落后的局面使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一直徘徊不前。
5.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施工企业虽然制定有设备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各项管理制度,但一方面制度本身就漏洞百出,另一方面制度执行起来阻碍重重,难以落实。
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形成一种谁都能管,谁都管不了的局面,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责任不明确问题。
机械的操作手只管操作,不管甚至于不顾设备的构造原理和保养方法,操作和保养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后又给维修工作加大任务维修人员虽然了解设备损坏的原因,但只能对操作人员心怀不满操作人员又过分依赖维修人员,就形成了一种“管理人员管不了、操作人员只管用、维修人员只管拆装”的畸形管理模式,对设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虽然部分企业针对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奖罚制度、设备完好利用率和效益挂钩制度,但实际上奖的少,罚的多。
或是纯粹以罚代管。
操作人员对处罚不能理解和服从,心怀不满,故意损坏机械设备和“跳槽不干”的情况就在所难免。
企业在缺少人员和无良策的情况下,只能在制度执行上“只喊不做”,使制度最终成为一本废纸。
由此可见,目前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形势严峻。
若不及时解决,势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设备理工作的改进措施针对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水电施工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1.培养和建立专业化机械队伍因机械设备本身具有的技术含高、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等特点,施工企业应针对目前机械化队伍零散、不稳定,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采用建立专业机械化施工队伍和维修厂的办法稳定机构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和激励,培养一支人员稳定、技术精良的专业机械化队伍。
2.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设备技术状况良好理念上,企业应牢固树立合理使用、加强维护的思想,把设备的被动维修变成主动维修机制上,应建立专业设备维修保养队伍手段上,企业应筹拨经费,配备先进的保养机具和维修检测仪器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制度上,设备的完好利用率应和项目管理领导的年薪效益挂钩,避免“ 以换代修”、重用轻管和拼设备现象发生。
3.加强设备使用现场的管理工作设备效能的发挥,关键环节在使用。
根据生产任务的特点合理调派机械,是现场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
施工企业应在施工现场配备专人负责机械设备在施工面的使用和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始终在完好状态下发挥最大效能。
现场管理人员应负责监督检查操作手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故障是否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设备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保养工作是否及时到位等一系列工作,以避免机械设备的非正常使用和不合理调派。
此外,现场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管理权,即在设备现场使用和保养问题上“说话算数”,有奖罚权并有在设备非正常使用时令其停产接受整改的权利。
4.加大设备配,加速老旧设备的报废随着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电喷时代的到来,人体工程机械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淘汰速度也就相应加快。
使用老旧淘汰的机械产品,在维修服务和备件供应上往往得不到保证。
目前工程机械市场上新设备购置后的各项配套服务都很到位,新设备的管理、保修工作都有良好、方便、快捷的服务保证。
新设备配置后所能提高的效率、效益,远比老旧设备高成本、低效率的现状划算的多。
老旧设备的及时报废,可以使企业甩掉包袱,管理上轻装上阵,既适应现时代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又可使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实力占领市场较高的份额。
5.明确责任,加强制度改革施工企业应采取管理与监督并举、激励与约束结合、管用修一体化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者、操作手、修理人员各自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并对制度严格执行,真正将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落实到人。
企业应使每一位设备管理使用者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做好做坏得到相应的回报又是什么。
有效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可以促进职工尽职尽责的工作积极主动性,有效的奖罚制度可以激励和约束职工的工作行为。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制,使之适应现代水电工程施工的需要,提高设备工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之更好地为水电工程施工建设服务,是新时期设备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一位设备管理领导和职工的工作职责。
转变设备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每一位设备管理领导、管理者、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修理工,都应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担,并结合水电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尽快寻找出一些有效的、适合于工程实际需要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以改变设备管理的现状,更好地为水电工程施工服务。
创新设备管理提升竞争优势摘要:本文论述了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提高企业设备管理创新的手段,主要有:抓好人员培训工作、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应用计算机管理手段和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四方面。
关键词:设备管理创新21世纪,设备技术进步飞快,分别朝着集成化、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计算机化的方向发展。
先进的设备与落后的设备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企业,成为企业前进的障碍。
因此设备管理也应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与之相适应,才能保证设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
在工厂企业管理中,首先注意和重视的是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对生产设备的管理,且生产设备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主要资产之一,与质量、工艺、生产、安全、环保一样,构成了整个企业管理,缺一不可。
设备管理不创新,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企业设备管理,可以大大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1、把人员培训工作抓紧抓好企业要创新设备管理,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
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明确要求:一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支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专业队伍;二要对在职设备管理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教育;三要对现有设备操作、维修工作进行技术培训,三者缺一不可。
上杭制药厂从1996年开始,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设备管理、生产操作和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成效显著。
其主要培训方式为:(1)请大学教授和同行的专家讲授国内外制药设备的发展和管理方法。
(2)到国内先进的企业实地学习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经验,并有针对性的吸收和采纳。
(3)广泛参加新技术、新工艺研讨会和设备管理研讨会,收集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推广应用。
(4)有计划地编写培训教材,按照厂年度培训大纲,定期对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管理基本知识培训。
(5)把培训工作放在现场,由专职点检人员对全体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点检技能的培训。
(6)凡发生设备事故,都要及时召开分析会,写出事故报告,对全体员工进行设备事故的案例教育。
(7)由车间自行组织采取集中培训、答题卡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培训。
(8)与厂外大专院校和相关部门联合办学,进行专业知识和“一岗多能”的培训。
(9)厂每年举办一次岗位设备操作的技术比武,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