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探讨

合集下载

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低碳建筑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低碳建筑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1. 低碳建筑的概念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使用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使用效率的建筑。

低碳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等特点,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2. 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2000年以前,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低碳建筑的概念还未被广泛认知。

在这个阶段,建筑节能仅仅是为了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而并非出于环保的考虑。

(2)中级阶段:2000年至2010年,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进入中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政府开始重视低碳建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建筑节能工程技术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

同时,低碳建筑的概念也逐渐被广泛认知。

(3)高级阶段:2010年至今,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进入高级阶段。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低碳建筑发展的政策,如《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建筑节能标识管理办法》等。

同时,低碳建筑的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太阳能利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

二、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问题1. 政策缺失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低碳建筑发展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还存在不足。

例如,政策缺乏明确的指导性和约束性,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等。

2. 技术不足虽然低碳建筑的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

例如,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成本较高,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等。

3. 社会认知不足低碳建筑的概念在我国逐渐被广泛认知,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社会认知不足的问题。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计算与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研究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计算与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研究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计算与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其低碳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

为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筑碳排放进行准确量化分析并发展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建筑碳排放的量化分析计算方法,探讨低碳建筑结构的评价方法,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分析建筑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构建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的计算模型,为准确评估建筑项目的碳排放提供方法支持。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手段,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低碳建筑结构评价方法,旨在指导建筑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低碳理念,推动建筑行业向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建筑碳排放的认识,提高建筑行业对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而且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建筑行业的整体转型和升级。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建筑碳排放的量化分析计算方法建筑碳排放的量化分析计算是评估建筑环境影响和推动低碳建筑发展的关键。

要准确量化建筑碳排放,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系统的计算方法。

建筑碳排放的来源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因此,量化分析计算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环节中的碳排放。

对于每个环节,应详细收集相关的数据,如材料的使用量、运输距离、施工工艺、设备运行效率等。

采用合适的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

碳排放因子是指单位活动或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对于建筑碳排放,应根据不同的排放源选择合适的碳排放因子。

例如,对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可以采用各种材料的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对于建筑施工,可以考虑不同施工工艺的碳排放因子;对于建筑运行和维护,可以根据设备的类型和运行效率选择相应的碳排放因子。

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碳排放的时空分布。

建筑的低碳化——浅谈建筑的节能

建筑的低碳化——浅谈建筑的节能
等。
主要设备的容量 , 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主要技术方法有 : 建筑外墙 内保温技术 : a . 在建筑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 温层 、取消传统
的实心砖 , 应用新型的混泥土空心砌块砖 、 粉煤 灰砌块砖等 ;夕 挂 技术 : h 采用粘接砂浆或者是 专用的固定件 ,将保温材料贴 、挂在建筑外墙
4外窗的节 能设计 外窗的能耗包括 通过玻璃 、 窗框的传热 , 窗 缝的空气渗透 , 夏天太 阳辐射得热 , 朝向 、 、 构造 尺寸和形状 等几方 面是影 响外窗能耗的主要 因 素。 普通外窗的能耗远远 大于外墙。 传统方法有 控制窗墙比 ( 窗户面积与窗户面积加外墙 面积 之 比值 ) 高门窗制作质量 , ; 提 加密封条 , 少冷 减 风渗透等 ; 隔热条 的选用 ( 注意 隔热条对隔热门 理 利用 资源 。 窗的整体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 ) 。门窗节能中, 采用加层窗技 术提高窗户 的保温 隔热性能 , 提 高气 密、 水密 、 隔声 、 保温 、 隔热 等主要 物理性 能, 改善窗户保温效果是 比较有效的手段 。 市场 k 中高档的住宅产品多采用 中空玻璃 、隔热玻 璃、 反热玻璃等 , 随着节能技术 的发展 , 像低辐 射镀膜玻璃(o — L w E玻璃) 等节能玻璃 , 在成熟产 品 中 的应 用 也 逐 步 在 得 到 加 强 。 尽 量 减少 窗 的 , 面积 ; 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 , 面积约 占建筑外维护结构 面积的 3 %, 0 其能耗约 占建 筑总能耗 的 23其 中传热损失为 1 。 /, / 所以门窗 3 是外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 。 以在保证 日照、 所 采 光、 通风 、 观景 条件下 , 尽量减 少外窗洞 口的面 积。窗框和玻璃扇 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是外墙 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 。 在各类建筑窗中 , 塑料窗 在保 温节能方面有优 良的性能价格 比。 5 合理控制窗墙 比 窗墙 比是窗洞 口与墙的面积比值,增大这 两个 比值不利于空调建筑节能 , 应尽量减少空 凋房间两侧温差大 的外墙面积及窗的面积 。 6屋顶 的节 能 设 计 对屋 顶屋 面同时 应采取 有效 的隔 热措 施, 通常在屋面结构 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 层、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 , 屋顶结 构上设反射 层或蓄水植被等。 二是采用减少热量传 递, 一般 的技术方法 : 建筑 的屋顶 : 将容重低 、 导热系数 小、 吸水牢低 、 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 防 水层和犀 面板之 间, 按此种正铺法, 可选择 的保 温材半 很多舨 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 、 斗 水泥或沥 青珍珠岩板 、 泥聚苯板 、 水 水泥蛭 石板 、 聚苯 乙 烯板 、 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 散料加水泥等胶

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

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

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综述一、引言绿色建筑标准一直是建筑行业和城市发展中的热点话题。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建筑标准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影响力变得愈发显著。

本文将深入探讨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您呈现一篇全面、深刻和有价值的文章。

二、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概述1. 绿色建筑标准的定义及意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推动建筑行业向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低碳排放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 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的特点随着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强,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 突出“节能减排”:新标准更加注重建筑节能技术和碳排放控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能耗指标和碳排放标准。

- 注重“室内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采光与通风等方面的要求,以保障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

- 强调“可持续材料利用”:新标准鼓励使用再生材料和可持续材料,促进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

3. 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的关键内容新标准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能源利用、材料选择、室内环境、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以及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的角度来看,2021年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标准的出台对于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建筑行业从传统的“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循环型”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新标准对建筑的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绿色建筑标准的引入也可以激发建筑企业和设计师的创新意识,推动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

发展低碳建筑 推动建筑节能

发展低碳建筑 推动建筑节能

对 建 筑 节能 的 认识 不 足 ,观念 落 后 。主要 表现 在 :一 是房 屋 设 计 、规 划不 合 理 大 而 无 当 ,追 求排 场 . 少 城 市大 建 玻 璃房 .能 源 资源 浪 费严 不
“ 两会”关 键词 :低碳 经济
低 碳 经 济 是 指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量 尽 可
球 大 气层 中 的 温 室 气体 ( 其 是 二 氧 化 尤 碳 ) 断 增 多 ,气候 正 在 发 生 变化 。 可 不 在
预 见的将 来 ,温 室 气体 水平 过 高导致 的
全球 变暖 会对 人 类生 活 产 生 负 面影响 。
节能 .每 年可节 约 1 6亿 吨标准煤 。此外 .公共 建筑 节能潜 力也很 大 。目
的高峰 时期 。 建筑 速度 之快 . 模之大 , 规 不仅 国内前所 未有 . 也
是世界所 罕见 。 统计 . 0 3 我国城 乡建 筑竣 工面积 约达 2 据 20 年 0 亿平方米 其 中城 镇 1 2.7亿平 方米 ,超 过所有 发达 国家当年
建成建筑 面积 的总和 。近年 来 ,我 国每年 新建房屋 面积 已 占到 世 界总量 的一半 。但 令人忧 虑 的是 .新竣 工建筑 中 ,节能 建筑
面积 不足 5 %。若从我 国城 乡现 有总建 筑面积 约4 0亿平方米 来 0 看 . 中只有 3 其 2亿 平方米 房屋是 节能 建筑 .即不到 1 , 9 % 9 % 是高耗 能建筑 。可见 节能 潜力 巨大。 我国建 筑节 能起 步较 晚 , 能源浪 费比较 严重 。 一是 建设过程 能耗 高 . 大量 建筑存在 着 因结 构不合 理 . 材料使 用失 当而引发 的 高耗能 、高 排放等 问题 。有关 数据表 明 .与发达 国家相 比 . 国 我 建筑钢材 消耗 高 出 1 %至 2 % .每拌 和 1立方米 混凝土 要多消 O 5 耗 水泥 8 0公厅 .卫生 洁具 的耗 水量 高出 3 %以上 . 0 而污水 回用 率 仅 为发达 国家的 2 %。 次 , 5 其 我国 建筑能源 利用效率 很低 . 单

建筑碳排放计算及减碳策略之探索

建筑碳排放计算及减碳策略之探索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正式向世界递交了我国的减排时间表。

从此,我国各行各业以“30.60”“双碳”目标为指引,开启了实现碳中和的新征程。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占到总量的30%多,直接或间接碳排放占比达到40%多。

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将会直接影响到“双碳”目标的实现。

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就是建筑运行阶段的消耗,其碳排放量占到行业的60%左右。

我国建筑规模巨大,节能潜力非凡,是整个行业碳减排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的低碳甚至零碳,实现碳中和,对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碳吸收等进行有效地核算成为必要手段。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将建筑工程碳排放计算作为强制要求,在设计阶段就坚持以尽可能低的能耗和碳排放实现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本文将以建筑工程各种能源消耗出发,结合工程特点,探索建筑工程碳排放计算方法,提出实现碳中和的建议和措施。

一、民用建筑工程碳排放建筑工程涉及部门数量众多,建筑材料种类多且来源繁杂,碳排放关系错综复杂。

建筑碳排放在方案及设计阶段应考虑其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碳,增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供货商等对碳排放核算的意识,为建筑物未来参与碳排放交易、碳足迹跟踪提供数据支撑。

建筑物碳排放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见图1所示。

图1 建筑物碳排放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图民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内总碳排放包括建材生产及运输、建筑物运行使用、建造及拆除三个阶段的碳排放。

建筑生产及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包括建材生产阶段及将其运输至现场所产生的碳排放之总和。

通过设计图纸、采购清单、材料表等工程相关技术资料,可计算出各种材料的消耗量,与相应材料的碳排放因子相乘即可获得相应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

浅谈低碳建筑与建筑节能

浅谈低碳建筑与建筑节能

驻马店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带动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态度从侧 面助长 了设计单位 蒙混过关 的侥幸心理。
21 .. 3建造阶段
城 市面貌 不断焕 然一新的 同时 , 建筑能耗的 问题也 日益 突出。建筑能 耗 已占据社会 总能耗 的 3 %, 0 而建筑使用 阶段 的能耗更是 占到 了建筑 总能耗的 8 %左右。发展 低碳建筑 , 0 节约 建筑能源的使 用对城 市的发 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低碳建筑 23技术落后 . 由于我国整体科 技水平相对 比较落后 ,在建筑节能 水平 方面不可与发达 国家 同日而语。 在发达 国家建筑能耗 已经大大



要求 的前提 下 , 通过使 用节能技术和产 品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或者通过使用清 洁能 源 , 降低二
不理想。民众是低碳建筑 的主要服务对象 , 而低碳建筑的成本
2 目前低碳 建筑及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21建筑设计 与建造方面 . 211 ..设计 阶段 设计单位 已习惯 于以往 的设计思路 , 缺失节能设计环节 , 或者说 虽然引入 了节 能设 计这一环节 , 但是流 于形 式 、 同虚 形
显然要 比普通建筑 的成本高 , 多人会抵制 这一部分成本加到 许 自己身上。 民众 的态度 间接导致 了开发商对低碳建筑 的开发产
生怀疑。
建筑 节能在 建筑 的整个 生命 周期 的各 个 阶段都 可 以体 现 ,据调查建筑 使用阶段 的能耗 占到了建筑 总能耗的 8 %左 0
右 , 以建筑使用 阶段的节能是建筑节 能的重点 , 所 也是发 展低 碳建筑要 重点考虑 的。建筑使用 阶段 的节能有很多相关 因素 :
21 0 2年第 1期( 1 2期 ) 总 8

低碳建筑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低碳建筑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低碳建筑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探讨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经济、科技得到很大的进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被人类破坏得越来越严重,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低碳生活开始被人们反复提起,低碳建筑也开始顺应时代的发展,本文就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讲解低碳建筑的意义,并提出建议,从而保护环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个健康、低碳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行业;低碳;发展现状;建议人类生活离不开建筑行业,衣食住行,都依赖于建筑行业,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的建筑也越来越多,生活中的建筑垃圾、建筑堆砌也越来越多,真正属于自然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始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城市污染,尽最大的能力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工作、休闲场所,高效利用城市空间,建筑与自然更加和谐的场所。

所谓低碳建筑,就是在合理使用工业建筑的周期内,尽量减少工业浪费,不偷工减料,延长使用周期,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尽可能少的排放二氧化碳,保护环境,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已接近其他行业排放的总和,这是人们很少关注的,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低碳已成为不可避免且引起人们重视的话题。

一、发展低碳建筑行业的现状在当今社会常说的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低碳建筑正好顺应这一发展理念,目前我过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还算光明,可是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由于不是现在人们低碳的意识还不那么强烈,导致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探讨,同时政府也应制定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更好的实施低碳建筑。

我认为要实施低碳需要跟节约型的社会结合起来,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能源,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需要全民参与,只有让大家都有低碳的意识,强低碳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因而政府还需加大对低碳的宣传力度,是人们的日常化生活中时刻注意低碳,才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一)有利于低碳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加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低碳的重要性,低碳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建筑工地也加大对节能材料的使用,加大材料的使用寿命,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国家也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低碳建筑行业的发展,达到最终的低碳、节能、环保的目的,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

浅谈对建筑节能的认识摘要: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浪潮的主流之一,建筑节能技术也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建筑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合理规划建筑,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以及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通过实际的节能建筑简介来了解不同的节能技术在应用上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有利于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开阔眼光,以更大的视角去看待专业技能,了解未来技术的发展动向。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

所谓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

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

中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其余无论从建筑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

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这是由于中国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采暖用能的2/3白白跑掉。

而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真正称得上“节能建筑”的还不足1亿平方米,建筑耗能总量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超过27%,逐渐接近三成。

因此,我认为建筑节能在将来还是大有可为的,虽然现阶段我对建筑节能的认识还很浅薄,但我相信在该领域内必定会有新天地。

理想的节能建筑应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满足以下三点,一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阳辐射;二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保持室内的舒适性;三是能够使室内实现必要的通风换气。

目前,建筑节能的途径主要包括:1、建筑规划设计合理1.1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形状相同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如对一个长宽比为4:1的建筑物,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约增加70%,因此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

在建筑物内布置空调房间时,尽量避免布置在东西朝向的房间及东西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顶的顶层房间。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

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摘要:高质量长久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战略安排,即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

建筑业碳排放占据的比例比较高,建筑业减碳或中和发展的快慢将决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在整个绿色建筑寿命期内,能对建筑性能进行全面提升,促进绿色材料、运维以及施工的全面发展,是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阅。

关键词:双碳目标;绿色建筑;发展前言:在2021年两会中首次将碳中和碳达峰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2021年十四五规划里,也都有写到关于绿色循环经济的议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建筑行业也需要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改变,建筑发展与践行绿色低碳环保也是密切相关。

所以对于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类建筑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的发展与规划,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1建筑行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随着社会发展,建筑风格从哥特式建筑到巴洛克,再由洛可可发展到古典主义建筑,直到现在智能化的普及,建筑风格更新换代。

现在的人们普遍追求智慧小区、智慧住宅,却往往忽略了建筑环保。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发展低碳环保绿色建筑将会是建筑行业对于践行碳中和碳达峰承诺的重要措施。

就过去几年行业发展的碳排放量来看,交通方面碳排放量所占总体比例为23%,其他工业碳排放量所占总体比例约为32%。

而对于建筑行业,可能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其实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并不亚于交通工业方面,其碳排放量所占比例达到了38%,能源使用占到了总体的35%,并且建筑行业还在飞速的发展,预计到2060年全球的建筑数量仍将翻一倍。

依据中国相关报告得知,2018年一整年,全国建筑碳排量占比为51.3%,建筑整个过程能耗总量占比为46.5%,同比增长3.6%还多。

现在大规模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也将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亲身感受到,现在极端天气的发生也是越来越明显,例如2021年夏天郑州的大雨、全国各地台风的出现等。

关于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

关于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

关于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低碳生态建筑也成为了当前人们越来越关心的一个话题低碳生态建筑不仅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环保事业有益.而且对于家庭个人健康来说也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本文从低碳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入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模式。

关键字:低碳节能;建筑设计;理念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low-carbon eco-building has also become a growing concern a topic, low-carbon eco-building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environmental cause of human society as a whole. but it is also necessary and required for the family personal health.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basic concept of low-carboneco-building, analyzes the low-carbon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design methods and models.key words: low-carbon energy;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低碳生态建筑也成为了当前人们越来越关心的一个话题低碳生态建筑不仅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环保事业有益.而且对于家庭个人健康来说也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

一、低碳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随着人类的文明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尤其是经济的增长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环境污染、资源紧缺。

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及技术措施

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及技术措施

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及技术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的不断推进,对建筑节能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今后的建筑节能技术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目前,建筑业应该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投入,开发节能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运用节能技术的技术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引导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同时,在建筑业,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树立行业标准,严格的控制建筑节能技术的市场。

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在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探讨中,以发展趋势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突破建筑节能技术瓶颈,解决施工难点。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建筑;节能发展方向;技术措施前言: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峻的局势下,社会各行各业对环保问题日益关注。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业,与此同时,建筑行业还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尤其是传统的建筑模式,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建造,在实践施工过程会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同时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节能环保的理念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节能、减排、降耗、环保、创新”等逐渐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1建筑行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低碳经济是一种环保型经济模式,具有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特点,主张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绿色GDP,相关领域包括清洁生产、新能源、环保与节能等。

很多国家都加大了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并将其视作重要的战略发展工作。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但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经济规模相对偏大,经济总量呈现出成倍增长的发展趋势,相对地,我国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也极大;同时,温室气体的增长潜力与总量都非常大,从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煤炭作为主要资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有极高的比例。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低碳建筑和节能建筑作为一种新理念逐渐被国人接受。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能耗大国,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展低碳建筑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这也是世界建筑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本文就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入手分析,阐述了如何从建筑节能的角度去发展低碳建筑的必要性和可信性,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工程建设思路。

【关键词】建筑节能;低碳建筑;对策当前,地球正在承受着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环境危机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极为严峻,严重的影响着当前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高速阶段,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的同时,也促使了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基于此,做好低碳工作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人类生活追求的主要目标。

建筑事业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因此,在工作中做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极为关键,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种种之中。

1.我国建筑业现状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于常规能源的依赖日益明显,这种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的阻碍和制约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出现。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30年,全世界能源需求将增加至55%以上,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更是会高达82%。

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做好节能减排已成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当今世界性话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极快,各项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也造成了众多问题的产生,如能源消耗、环境破坏等代价严重。

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中,我国每年建成的城乡面积高达20亿平方米,其中大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还是以传统的施工措施和方法为主,是一种粗放型、高能耗的建筑施工方式。

截至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经占据了整个社会能耗的1/3以上,而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更是高达一半以上,因此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倡导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建筑工程发展中低碳节能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建筑工程发展中低碳节能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建筑工程发展中低碳节能模式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类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全球自然环境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等等,这些环境恶化现象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提倡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引进低碳节能模式,发展低碳建筑,是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措施。

发展低碳建筑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探索低碳节能模式,有效实现节能减排,是当前建筑行业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建筑工程中低碳节能模式存在的问题发展低碳建筑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步伐的总趋势,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更应该以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来发挥节能减排的作用,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筑是温室气体产生的来源之一,加快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建筑体系将是我国今后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为了发展低碳节能模式,我国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社会各方面都开始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

首先,政府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全面实施建筑节能减排工作,从规划布局到建筑施工再到建筑报废,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都大力提倡低碳节能模式。

其次,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大力发展低碳建筑,提倡节能环保理念,并积极参与各种节能减排活动,为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再次,政府利用媒体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理念,“低碳”成为热门词汇,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虽然建筑工程中的低碳节能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低碳节能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低碳节能模式缺乏法律保障。

法律制度不健全,制约低碳建筑的发展。

由于低碳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关于发展低碳建筑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甚至在有些方面还未制定相应的政策,对碳排放量未作出统一的标准。

对建筑企业也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无法调动企业发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低碳建筑设计研究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低碳建筑设计研究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低碳建筑设计研究摘要: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高等建筑教育领域初步涉及绿色建筑主题,并对如何提升绿色建筑设计能力进行了有益探索和。

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对绿色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绿色建筑设计的组织与体系[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提出“并行式”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及实践,为培养绿色建筑设计专业人才提供有效途径[3]。

关键词:双碳;绿色低碳一、绿色低碳建筑设计现状绿色低碳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绿色低碳建筑设计作为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可和关注,建筑学专业探索低碳设计成为必然趋势。

国外一些著名高校较早地关注到绿色建筑领域,开设了可持续建筑环境、绿色建筑与环境工程等学科,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绿色建筑设计体系。

美国推行“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绿色建筑的迅速发展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1]。

同时,美国非常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绿色建筑设计技能,积极向绿色建筑转型并做了大量实践探索。

二、绿色低碳建筑设计的意义1.“双碳”目标是绿色建筑的基础2021年初,“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出后,绿色低碳建筑作为建筑领域低碳化的实现载体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发展重点。

建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是可持续建筑的基础,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法,才能把绿色设计变成自觉行为,因此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础。

通过绿色低碳建筑模拟可以深化低碳建筑设计,在源头上实现绿色建筑的各项目标。

2. 建筑学专业需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变革在面临新工科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及新技术、智慧建造、人工智能等发展,建筑学作为传统的工程技术学科急需转型和升级改造,也需要积极应对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

随着绿色低碳建筑的快速发展,在设计中要建立资源、环境与建筑能量消耗的正确价值观,引入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探索绿色建筑设计模式与过程。

3. 建筑学专业对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目前很多地方建筑学专业都注重提高人才的绿色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然而当前的建筑领域对低碳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绿建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设计人员缺乏环境能源意识、综合设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9 2
科技资讯 S IN E & T C N L G N O MA IN CE C E H O O Y IF R TO
宅 隔 热保 温 、 混 合 动 力汽 车 、 煤灰 替 代 全 粉

种 用 玻 璃 纤 维 将 自然 的光 亮 引入 地 下 室 物 和 固 体 来 及 得到 减 少 是 主 要 发 展 趋 势 。
炉 渣 熟料 、 弃 物 回收 利 用 、 废 垃圾 填 埋 沼 气 的技 术 。 用 天然 导 光 技 术 , 室外 自然 光 从 能 源 利 用 方 面 来 看 , 须 对 可 再 生 能 源 采 将 必 发 电 、 它 工 业 能 效 提 高 、 稻 管 理 、 一 通 过 专 用 导 光 材 料 引 入 地 下 建 筑 , 地 下 和 低 品 位 能 源 进 行 充 分 利 用 , 须 以 节 能 其 水 第 如 必 代 生 物 燃 料 、 型水 力 发 电等 减 碳 措 施 的 商 场 、 下车 库 、 下 设 备房 及半 地 下 室 等 作 为 资源 的挖 掘 的 主 要 方 面 , 小 地 地 从而 使 高 效 、 负成 本排 序 ( 序 与上 文 所 述相 同)从上 述 采 光 不 足 区 域 。 过 与人 工 照 明 的 有 机 结 低碳 、 成 的 能 源 应 用 形式 得 以 实 现 。 此 顺 。 通 集 除 的 检 讨 措 施 中我 们 可 以 观 察 到 , 于 建 筑 合 , 仅 可以 大 大 节 省 建筑 用 电 , 低 运 营 之 外 , 要 在 能 源 规 划 和 低 碳 管 理 方 面 倾 属 不 降 还 节能 技 术 的 占大 多数 , 因而 , 笔者 认 为 以 建 费 用 , 可 以 提 高地 下空 间的 光 环境 质量 。 注 更 多 。 还 筑节 能 减 碳势 在 必 行 , 认 为 , 在 节 能 将 当然 玻 璃纤 维 传 递 光 线 还 存 在 一些 技 术 问 并 将 成为城市减碳减排的一个基础 。 题, 比如 不 能 太 长 , 也不 能 有 太 多 折 。 参考 文献 2 4挖 地 . 【】洪鸿 . 能建筑 绿 色建筑 低 碳建筑 [ . 1 节 J 】

植物纤维新建筑体系的低碳节能特性——关于低碳建筑体系、建筑形式、建筑构件的探索与实践

植物纤维新建筑体系的低碳节能特性——关于低碳建筑体系、建筑形式、建筑构件的探索与实践

有突 破 建筑 领 域低 碳 节 能 这个 瓶颈 , 中国 的低 碳 节能经 济转 型才能 实现 。 建筑业 低碳节 能 的成 效 ,
对全 国低碳节 能 的影响 巨大。
1) 建筑 业耗 能 比重 巨大 建筑 耗 能 在 全社 会 耗 能 中 ,其 狭 义 的建筑 耗 能 达到 3 % ,这个概 念 不能 准确 科学 反 映建筑 耗 7 能 的真 实状 况 ,因 为这 种表 述 只含 括 了局部 不 是 整 体 。而 包含 与 建材 生 产 、建 筑 施 工及 建筑 使 用
耗 能的 6 .9 ,甚至 更 高。 40 %
32
21 0 o年 粘 土砖 产 量 :5 0 6 0亿标 准砖 ,8 1亿
立 方 ,1立 方 /0 g 3 k ,耗 煤 25亿吨 。 .
新 型 建材
21 0 0年 我 国水 泥 产 量在 1 . 吨 ,7 % 用 65亿 3 于建筑 。耗煤 32亿 吨 。 . 21 0 0年 钢 材 产 量 69 .2亿 吨 ,其 中粗 钢 产 量 46 .8亿 吨 ,用于 建 筑 或相 关工 程 ,钢 材 生产 耗煤
4亿 吨以上 。
2建筑 业低 碳 节 能价 值
2 1 筑业加 快低 碳节 能的价 值 .建
1) 会价值 社
建筑 业 的低碳 节 能程 度 ,直 接 关 系全 社 会 的 耗 能和 排 放状 况 ,直 接 关 系 到 中 国的经 济 能 否可 持续 发 展 ,中 国的 小康 社 会和 现 代 化社 会 能 否实
可否持续 发展 的重大 课题 。 淘汰 小火 电、 在 小钢铁 、
小 水 泥较 方便 措 施 基 本用 尽 ,又 找 不 到节 能减 排
新潜 力 的情 况 下 , 无奈 采取拉 闸停 电等极 端手段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低碳建筑材料与节能技术

低碳建筑材料与节能技术

低碳建筑材料与节能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低碳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低碳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的定义、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低碳建筑材料的定义与类型低碳建筑材料是指在生命周期内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筑材料。

低碳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使用寿命、资源利用率、环境排放,以及回收再利用等方面的因素。

1.1 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材料。

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原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再生混凝土制造的砖块等。

这些材料具有低能耗、低二氧化碳排放、低有害物质释放的特点。

1.2 减排建筑材料减排建筑材料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材料。

例如,运用木材代替混凝土建筑,木材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使用木材材料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3 可再生建筑材料可再生建筑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制造的建筑材料。

例如,利用竹子、麻绳等植物纤维制造的墙面板、地板和天花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可循环利用、资源节约的特性,对环境影响较小。

二、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节能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策略减少能源消耗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2.1 高效保温材料高效保温材料是指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热量传输的材料。

例如,岩棉、玻璃纤维,以及聚氨酯泡沫等。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损失,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2.2 智能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和传感器监测,实现对建筑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调节和优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智能照明系统能根据光线亮度和人员活动情况实现自动调节,避免能源的浪费。

2.3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利用是指利用太阳能发电或加热的技术。

例如,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供电。

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通过太阳能收集器实现水的热水供应。

这些技术能够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