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语结构
了解现代汉语词语构造的基本类型分析各种词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1.词转化为短语
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拆开,在中间插进别的成 分,变成了短语。这种结合在一起时是词,插入别的成分时 是短语的合成词,叫“离合词”。
主要有两类: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1)动宾结构式。例如: 生气→生了气→生了十分钟的气 伤心→伤了大家的心 帮忙→帮大忙→帮不上大忙→帮不上多少忙
1.重叠词:重叠词是指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它有两种情况: (1)AA式。例如:
爸爸 妈妈 姐姐 弟弟 叔叔 宝宝 星星 仅仅 常常 明明 偏偏 刚刚 渐渐 恰恰 (2)AABB式:例如: 大大咧咧 形形色色、花花绿绿 密密麻麻、轰轰烈烈
(二)合成词
2.派生词
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 它可以分为三类: (1) 前缀+词根:
(2)补充结构式。例如: 达到→达得/不到 推翻→推得/不翻 看见→看得/不见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2.短语转化为词 短语简缩为简称,并进而凝结为词,这是一种重要的造 词方法。 短语简缩的方式主要有下列五种: (1)分段简缩 把全称分段,每段提取一个成分。 ①abcd→ac式,即前后分为两段,每段取第一个成分。
邮政编码→邮编 知识青年→知青 公共关系→公关 研究制造→研制 文化教育→文教 北京大学→北大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②abcd→ad式,即前后两段,取取前段第一个成分和 后段后一个成分。例如: 空中小姐→空姐 高等院校→高校 外交部长→外长 保证价值→保值
(2)截段简缩 截取全称的最有区别性特征的成分。例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中国南极长城站→长城站 清华大学→清华
一、构词法基本类型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构词成分来讲,语素也 可以叫词素。
现代汉语语法:语素、词的结构
现代汉语语法:语素、词的结构第一节语素什么是语法1.语法: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遵守的语言的结构法则。
这种法则构成一个系统,就叫语法系统。
2.五级语言单位(由小到大):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
第一节语素一、什么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二、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二是有意义的。
三、语素的种类:根据音节的多寡来考察,可以将语素划分为三类。
1.单音节语素如子、民、大、小、前、后、天、地、江、河、日、月、金、木、水、火、土(基本事物的概念)等。
2.双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既是语素也是词,二者合为一体)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①联绵式A.双声式: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踯躅、踌躇、仿佛、瓜葛、忐忑、淘汰、饕餮、倜傥、含糊、慷慨、叮当、蹊跷、玲珑、犹豫等。
B.叠韵式: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朦胧、苍莽、邋遢、啰嗦、怂恿、螳螂、桫椤、倥侗、蜻蜓、轰隆、当啷、惝恍、魍魉、缥缈、飘渺、耷拉等。
C.非双声非叠韵联绵式: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蚂螂、窟窿、伉俪、蝴蝶、笊篱、蹦达、蟪蛄、狡狯、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等。
②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哒爹等。
③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3.多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既是语素也是词,二者也合为一体)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哗啦啦、噼里啪啦、淅淅沥沥、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法西斯、迪斯科、吉尼斯、青霉素、威士忌、麦克风、布拉吉(连衣裙)、英特纳雄耐尔、马克思。
汉语基本词组的五种主要类型
汉语基本词组的五种主要类型
在汉语中,词组是由两个或多个词语组合而成的短语,是
语言中的基本构成单位,具有独特的语法和语义特征。
基本词组是组成句子与表达思想的基础,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意思。
汉语基本词组的类型有着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 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是最基本的词组类型之一,由表示动作或状态的
谓语词和承受动作或状态的主语词组成。
主谓结构在句子中起着核心作用,构成句子的主要内容。
2. 主谓宾结构
主谓宾结构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主要用来表达动作
的主体与动作的对象。
主谓宾结构是句子中常见的词组类型,可以明确句子的动作对象,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明了。
3. 主谓宾补结构
主谓宾补结构是由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组成的词组,
补语用来对宾语的状态、属性、特征等进行说明。
主谓宾补结构在汉语句子中常用来表达主语对宾语的看法、判断或描述。
4. 主谓状结构
主谓状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和状语,状语可以对动作进行
修饰、限制或描述,起到补充说明作用。
主谓状结构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内容。
5. 主系表结构
主系表结构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系动词用来连接
主语和表语,表达主语的状态、属性或特征。
主系表结构常用来描述人或事物的特性或状态,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以上是汉语基本词组的五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语法特点和用法,通过灵活运用这些词组类型,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内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能愿动词,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表示趋向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的词。
例如: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
高考复习现代汉语语法
*
语法知识辅导
*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明天我在家。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拿我开玩笑。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5)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兼类词
*
语法知识辅导
*
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 看它在句中的位置,所起的作用 练习:(一) 1.大家选我当代表。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 2.买了一把锁。 把门锁上。 3.你要端正学习态度。 他坐得很端正。 4.怎么多了一个人? 这里人太多。 5.我们要立个规矩.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
汉语词组的结构分类
汉语词组的结构分类汉语词组是指由两个或更多个词语组合而成具有独立意义的词语单元。
汉语词组的结构分类主要根据其内部成分的关系和构成方式来进行划分。
从结构上来看,汉语词组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副词性词组和成分交替词组。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这些结构分类。
名词性词组名词性词组是由一个或多个名词共同组成的词组。
这种词组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等。
名词性词组的基本结构是由名词充当核心词,其他名词或修饰成分充当修饰成分构成的。
例如,“学生宿舍”中,“学生”是核心词,“宿舍”起修饰的作用。
动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是以动词为核心的结构,用来表示某种动作或状态。
动词性词组通常由动词和其他成分组合而成,如“吃饭”、“唱歌”等。
动词性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充当谓语或宾语。
形容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是由一个或多个形容词组合而成的结构,用来描述名词的属性或特征。
形容词性词组的结构比较简单,例如“漂亮的小姑娘”中,“漂亮的”和“小”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姑娘”。
副词性词组副词性词组由一个或多个副词组成,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其他副词。
副词性词组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如“很快地跑”中,“很快地”是副词性词组。
成分交替词组成分交替词组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构成的具有自由组合特点的词组。
这种词组的成分之间可以相互替换或交换位置,但整体的意义不会发生改变。
成分交替词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他喝酒”和“他喝啤酒”,“酒”和“啤酒”可以相互替换,仍然具有类似的意义。
以上就是汉语词组的结构分类,不同的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对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词组。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的类别划分与分析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的类别划分与分析汉语是一个非常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语发生了诸多的变迁和演变。
而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更是一个非常深刻和重要的问题,一个好的词汇体系,是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基石,下面我们来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分类和分析进行一番探究。
1. 双音节以上的词语分类首先,我们来看双音节以上的词语构成。
1.1 词根类:由一个或多个词根拼合而成的单词,例如:中文、英文、汉语、日语等,这类词语中的词根是表示意义的主干,可以独立存在。
1.2 词缀类:是由某些特定的字母或字根组成,可以与词根或基本词缀相连而形成词语的一类词构成方式。
例如:大学生、希腊化、前缀、后缀等。
1.3 组成式类: 这类构成的方式是由多个词组成,例如:开踩踏、火车头、大眼睛、三十四亿多等。
这类词语主要是由短语组成,表示的是一种复合性的词汇结构。
1.4 语素类:语素是指不能独立存在但在构成词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元素,例如:重、轻、好、坏、食、水、木、人等等。
这类词语并不是独立的单词,而是被归类为一个语素。
2. 单音节词语分类除了双音节以上的词语,现代汉语还有少量的单音节词语,这些单音节词语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构成方式,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番。
2.1 独音类:指由一个单一的音节构成的词语。
例如:人、车、山、水等。
这类词语的构成非常的简单,没有任何复杂的衍生和拼接。
2.2 叠音类:指由重复同一音素组成的汉字构成的词语,例如:咕噜、呀呀、咕叽等。
这类词语构成的方式非常的特殊,只有汉语才会有这样的构成方式。
2.3 韵母类:这类词语是由一个音节的声母跟韵母组成的词语,例如:语、歌、鞋、突等等。
这类词汇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虽然它没有词缀一类的基本结构,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色。
3. 构词法总结对于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几个重要的认识:3.1 汉语词留意不被赋予任何音节比较寻常的词汇。
例如:一、三、百、来、去、本、身等等。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第五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一、传承词、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外来词现代汉语的词汇极其丰富,从其组成的来源看,包括传承词、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行业词和外来词。
(一)传承词传承词是指古代、近代汉民族语言词汇中流传下来而为现代汉语词汇所承接的词。
简单地说,就是历史沿用的词。
传承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据大多数。
传承词有的历史很长,因为古今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许多基本上是一样的。
其中不少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表示自然现象名称的有:“风、雨、雷、电、星、云、水、火、山、土、天、地”等;表示动作行为的有:“出、来、入、立、射”等;表示性质状态的有:“大、小、多、少、新、旧、黄、白、黑、老”等。
传承词中也包括一些历史上从其他民族借来的词。
例如“葡萄、苜蓿、师子(狮子)”等是西域借词,“站、胡同、蘑菇”等是蒙古语借词。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一些佛教用语进入了汉语词汇。
例如“佛、塔、僧、尼、菩萨”等。
明、清时代,西洋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近代汉语里出现了西方语言的外来词,例如“公司、赤道、温带、亚热带、地球、鸦片”等。
这些都流传了下来。
传承词中各个词的地位与作用是不一样的。
其中有为数不多的词处于核心位置,我们可以称其为根词。
根词历史久远,地位稳固,流行地域广,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运用。
根词作为语素,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
例如“地”,由它构成的复合词,以及再由这个复合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杂的复合词就很多。
如“地点、地步、地理、地方、地方戏、地方志、地方主义”等。
根词,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二)新造词新造词是指古代、近代汉语词汇中没有,历史进入现代以后创造出来的新词。
新造词是和传承词相对而言的,它们一起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主要部分。
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社会、科学技术和人的思想观念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反映新事物、现象的词不断产生。
近百年来,汉语词汇增加的速度超过了以前的几千年。
汉语 短语的结构分类
汉语短语的结构分类短语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结构,是由若干汉字组成的语义紧密的小组合体。
它是汉语的重要的语言特性,在日常的口语表达和文学作品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短语,需要对短语的结构进行分类和研究。
一般而言,汉语短语可以按照其中词语的结构分类。
可以具体分为四类:一、单字结构短语第一类短语是单字结构短语,这类短语主要由一个词语构成,例如“哎呀!”“是”“恩”等。
单字结构短语简单明了,句式简洁,在日常口语中常常用来表达某种情绪、语气或感受,像“哈哈”、“哎哟”多用于表示心情轻松愉快,“是”、“恩”等多用于表达诺许或肯定的意思,等等。
二、词语结构短语第二类短语是词语结构短语,这类短语由两个词语构成,如“对不起”“谢谢”“欢迎”“恭喜”等。
词语结构短语略有增加了句式的复杂程度,表达的意思也多了起来,例如“谢谢”多用于表达感谢的意思,“欢迎”多用于表达欢迎的意思,等等。
三、结构复杂的短语第三类短语是结构复杂的短语,这类短语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构成,比如“说一声再见”“开门见山”“面壁思过”等。
结构复杂的短语句式相对复杂,一般用于表达比较深刻的概念,例如“说一声再见”多用于表达离别舍不得,“开门见山”多用于表达直截了当,“面壁思过”多用于着重表达谦逊,等等。
四、结构更为复杂的短语第四类短语是结构更为复杂的短语,这类短语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词语构成,如“拍马屁似的恭维”“买花还买醉”“自作聪明装疯卖傻”等。
结构更为复杂的短语句式相对比较复杂,也比较抒情,可以表达更加鲜明的意象。
例如“拍马屁似的恭维”多用于比喻极力恭维以获取利益,“买花还买醉”多用于比喻情感深厚,“自作聪明装疯卖傻”多用于比喻自以为智慧却犯下荒谬的愚蠢行为,等等。
以上就是汉语短语结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只有通过认真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掌握这种语言的特性,才能做到精准的表达,从而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汉语词语的结构关系
汉语词语的结构关系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汉语词语的结构关系,这可有意思啦!你想想,汉语词语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盒子,每个盒子都有独特的打开方式,而这打开方式就是它们的结构关系。
先来说说联合结构吧。
这就好比是一对双胞胎,长得相似,地位平等。
比如“美丽”这个词,“美”和“丽”意思相近,它们手拉手一起表达好看的意思。
再比如“开关”,“开”和“关”是相反的动作,却像一对欢喜冤家,共同组成了这个词。
这不就像咱们生活中那些性格互补的好朋友吗?主谓结构呢,就像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头疼”这个词,“头”是被描述的对象,“疼”就像是家长对孩子状态的描述,告诉咱们头的情况。
还有“月亮圆”,“月亮”乖乖待在那里被“圆”这个描述给围绕着。
动宾结构呀,那就是主人和宠物的关系。
“吃饭”,“吃”这个主人指挥着“饭”这个小宠物,完成动作。
“看书”也是一样,“看”带着“书”一起行动。
偏正结构呢,就像大树和旁边的小花。
“红花”,“红”是修饰“花”的,让这朵花有了独特的色彩。
“快跑”,“快”给“跑”加上了速度的标签。
这些结构关系,就像我们家里的各种家具,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妙处。
你说,如果汉语词语没有这些结构关系,那不就乱套了吗?就像一个没有规则的游戏,谁也不知道怎么玩。
咱们学习汉语,了解词语的结构关系,就像是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语言宝库的大门。
能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更巧妙地运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管是写文章还是日常交流,搞清楚这些结构关系,那咱们说的话、写的字,不就更漂亮、更精彩了吗?所以说呀,汉语词语的结构关系可太重要啦,咱们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把这门学问掌握好!。
现代汉语的词的结构方式
现代汉语的词的结构方式
现代汉语的词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单音节词:只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人”、“家”、“笑”等。
2. 多音节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如“学生”、“书包”、“开心”等。
3.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独构成一词的独立词语组合而成的复合词语,如“电话”、“黑板”、“自行车”等。
4. 简化词:由原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缩减为一个音节或几个音节的词,如“公交”、“教练”、“假期”等。
5. 借词:从其他语言借来的词语,如“咖啡”、“巧克力”、“摩托车”等。
6. 派生词:通过给一个已有的词加前缀或后缀构成的新词,如“美丽”、“可爱”、“教育”等。
7. 缩略词:由一个或几个音节或字母组成的单词,如“IT”、“CPU”、“VIP”等。
8. 拟声词:模仿自然界声音、动作或特征构成的词,如“嘶嘶”、“哗哗”、“咕
咕”等。
结构 汉语词语
“结构”是一个汉语词语,它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对“结构”的详细解释和探讨。
一、基本含义
“结构”一词通常指的是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排列方式。
它强调的是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组成部分如何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二、具体应用
建筑结构:在建筑领域,“结构”一词通常指的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支撑体系,包括梁、柱、墙等。
这些组成部分通过一定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共同承受和传递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生物结构:在生物学领域,“结构”一词通常用来描述生物体的组成和构造。
例如,人体的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等,这些组成部分通过一定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社会结构:在社会学领域,“结构”一词通常用来描述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关系网络。
例如,社会的阶层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等,这些组成部分通过一定的排列和组合方式,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
三、抽象意义
除了具体的应用领域,“结构”一词还可以具有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它可以用来描述思维的结构、语言的结构、文化的结构等。
在这些情况下,“结构”一词强调的是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组成部分如何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或体系。
四、总结
“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汉语词语,它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建筑、生物、社会等具体领域,还是在思维、语言、文化等抽象领域,“结构”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了解“结构”的含义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词的构造
(2)偏正式 (2)偏正式
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 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 制的关系,这样的词叫作偏正式复合词。 制的关系,这样的词叫作偏正式复合词。前一个语素是 修饰性或限制性语素, 修饰性或限制性语素,后一个语素是被修饰和被限制的 语素。例如: 语素。例如: 名词性中心语素: a 名词性中心语素:上层 围巾 白糖 朝霞 东欧 夕阳 宿 舍 晚稻 燃料 铅笔 四季 左派 国旗 内科 气功 钢笔 纸烟 菜农 冰箱 新潮 飞机 电灯 围墙 动词性中心语素: b 动词性中心语素:新闻 偷看 笔谈 飞跑 痛恨 密植 游击 重视 腾飞 倾销 筛选 前进 朗读 c 形容词性中心语素:火红 笔直 冰冷 蜡黄 雪亮 冰凉 形容词性中心语素: 火热 漆黑
(二) 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而成的 叫作合成词 合成词是研究词的构造的主要对象。 合成词。 词,叫作合成词。合成词是研究词的构造的主要对象。 复合词和 依据构词成分的不同,合成词可以分为复合词 依据构词成分的不同,合成词可以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 两大类。 两大类。
1 复合词 2 派生词 3 词的缩略形式
(1)前加式派生词;(2)后加式派生词 后加式派生词; (1)前加式派生词;(2)后加式派生词; 前加式派生词
(1) 前加式派生词
在词根前边附加词缀而构成的词叫前加式派生词。 在词根前边附加词缀而构成的词叫前加式派生词。现代汉语 前加式派生词 中附加在词根前边的词缀主要有“ 中附加在词根前边的词缀主要有“老、第、阿、初、小”。如: 老鼠。 老 老张 老三 老师 老乡 老财 老虎 老鹰 老鼠。 第十。在数词前加“ 表示次序,构成序数词。 第 第一 第二 第十。在数词前加“第”表示次序,构成序数词。 初 初一 初五 初十。在数词前加“初”表示时间方面的次序。 初十。在数词前加“ 表示时间方面的次序。 阿毛。 一般含有亲呢的感情色彩。 阿 阿姨 阿爸 阿飞 阿毛。 “阿”一般含有亲呢的感情色彩。 小姐。 带有喜爱或亲昵的感情色彩。 小 小王 小李 小妞 小姐。“小”带有喜爱或亲昵的感情色彩。 反潮流。 反 反函数 反宣传 反革命 反潮流。“反”作词缀表示反对或 相 反击” 反贪污” 反浪费”里的“ 不同。 反,与“反击”、“反贪污”、“反浪费”里的“反”不同。 多 多层次 多渠道 多功能 多方位
词的构造
第二节词的构造一、词的形式词包含形式和内容两部分。
形式指词的声音,内容指词的意义。
从词的形式说,现代汉语里的词可以有两种分类。
(一)单音词和多音词根据词音节的多少,可以将词分为单音词和多音词(复音词)两种。
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如:“人、树、看、听、红、多、就、把、一、个”等。
多音词是由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双音节的如:“学校、环境、宏观、操作、法治、挑选”等。
三个音节的如:“高科技、主持人、集装箱、连锁店、方便面、含金量”等。
四个音节以上的如:“试管婴儿、多米诺骨牌”等。
古代汉语也有单音词和多音词之分,其中以单音词为主。
现代汉语恰恰相反,多音词占主要地位。
据统计,现代汉语中双音词约占70%以上,由三个音节以上构成的词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在双音词中,有两种具有特殊的语音形式,这就是双声词和叠韵词,合称联绵词。
双声词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构成。
例如:“琉璃、仿佛、辗转、流连、伶俐、澎湃”等。
以“琉璃”为例,声母都是“l”。
叠韵词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或其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的音节构成。
例如:“骆驼、霹雳、彷徨、咆哮、窈窕、灿烂”等。
以“骆驼”为例,韵母都是“uo”;以“彷徨”为例,主要元音和韵尾都是“ang”。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
如:“笔、电、走、逍遥、秋千、可口可乐”等。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
如:“教育、社会、美丽、快餐店、主旋律、哭哭啼啼”等。
二、合成词的构造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其内部语素之间的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
(一)词根和词缀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两类。
词根是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
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一个词不能缺少词根。
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现代汉语词组的结构分类
现代汉语词组的结构分类一词组概况词组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搭配关系和语法结构规则组合起来的语法单位。
任意两个词接合起来并不一定就能构成词组,例如“他们”和“已经”接合成的“他们已经”就不是一个词组,而“已经”和“出发”组合成的“已经出发”是一个词组。
“他们”和“出发”可以组合成“他们出发”这个词组。
词和词组合成词组要受语义搭配关系和语法结构规则的制约。
词组又叫短语,但短语其实不一定“短”,因此我们仍用词组这个名称。
词组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
词组和词一样都是备用单位、静态单位,是造句的材料,其整体功能往往相当于一个词;词组和句子都是由词组合而成的结构体,各种句法结构到词组一级已基本齐备。
词组在汉语语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词组的描写既可以验证、深化对于词类的认识,又为句子的结构分析奠定了基础。
词组和句子尽管在结构形式上有许多相同点,但毕竟是处在不同平面上性质不同的语言单位,句子是语言的动态单位(即使用单位)。
词组没有句子所具有的语气、语调、各种独立成分,不能自由地变式、省略。
也不像句子那样同现实语境直接联系,具有丰富的语用含义。
因此,词组分析不能代替句子分析,而最终是为句子分析服务的。
认为汉语语法研究应以词组为“本位”,忽视词组和句子的区别的观点是片面的。
词组作为结构体是由直接成分组成的。
多数词组一次只能划分出两个直接成分,例如“人民公仆”、“讨论这个问题”叫二合词组,少数词组一次可以划分出两个以上的直接成分,例如“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躺在床上蒙着被子哭”,叫多合词组。
由词充当直接成分的词组叫做简单词组,由词组充当直接成分的词组叫做复杂词组,复杂词组是简单词组扩展的结果。
例如“他们出发”可以扩展为“他们已经出发”。
简单词组是最基本的词组,可以由实词和实词组合而成,也可以由实词的和虚词组成。
虚词在词组中有的做直接成分,例如“从上海”、“漂亮的”,也有的不做直接成分,例如“老张和老王”、“伟大的祖国”。
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
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汉语的词按照词语的性质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具体阐释如下: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连谓结构的词语
连谓结构的词语连谓结构的词语是汉语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的句式,除了有连谓的功能外,还表达着说话者的情感,以及表达某种意思的方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连谓结构的词语:一、“不但……而且……””不但”是一种比较结构,当讲述对比时,表达出一方不仅如此,另一方也如此的意思,即将两个或多个事情当做对比,表达不仅有一种特点,而且另一种特点也存在的意思。
例如: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二、“既……又……””既……又……”也属于比较结构,但“既……又……”表达的多为两个属性都有或兼具两个特点,例如:她既漂亮又温柔。
三、“虽然……但是……””虽然……但是……”可以用来表达矛盾、对立的信息,主要用来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矛盾和矛盾,即在某些情况下会有一种矛盾,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又会有另一种矛盾,例如:虽然他年轻,但是拥有很多的经验。
四、“不是……就是……””不是……就是……”用来表示两个事物的对比,表示事情有两种可能性,即如果不是一种情况,就会另有另一种情况,例如:不是你,就是我。
五、“哪怕……也……””哪怕……也……”表示无论多么极端的情况,都会出现。
这种结构表达出任何怎么样的情况,但都会出现特定的结果,例如:哪怕你犯错了,也不要害怕承担责任。
六、“无论……都……””无论……都……”表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会有特定的结果,表达条件或场景不管怎么变化,结果都不会变的意思,例如:无论你怎样努力,都会有回报。
连谓结构的词语,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还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更能够深入地把握语言,使用起来更有艺术感。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多多注重这些句式,来增强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要想做好文字表达,不仅需要掌握语言知识,还需要掌握连谓结构的词语,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汉语的语法单位由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四级构成。
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
汉语合成词有如下三个特点:(1)意义的组合。
例如“奶粉”不说成“牛奶粉”;“豆腐”不说成“黄豆腐”。
(2)词的内部结构一般由两个直接成分组成。
(3)有很强的双音化倾向,经常把单音词凑成双音词。
例如“老虎,老鼠”等等,这里的“老”纯粹是音节所必须的。
汉语的词又可以分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和虚词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内容词,而后者是功能词。
(一)复合式
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
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
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
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2、偏正式由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书包”“绿豆”“汉语”“导师”“长跑”“狂欢”“蜂拥”“重视”“牛皮纸”“毛毛雨”等。
前后语素之间具有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起修饰作用的前语素是偏语素,被修饰的后语素是正语素。
3、补充式由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提高”“改正”“弄清”“说明”等,前一语素往往表示某种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另有一些补充式如“松树”“梅花”“布匹”“花朵”“泪汪汪”“白茫茫”等,前一语素表示一种事物或现象,后一语素用表示的物类、单位或情状对前语素进行补充说明。
4、动宾式由前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词根支配后面表示关涉事物的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知己”“担心”“观光”“吃力”“理事”“负责”“剪彩”“冒险”“动员”“接力”等。
前一语素表示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5、主谓式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例如“目击”“地震”“肉麻”“肩负”“霜降”“日食”“事变”“胃下垂”等。
前后两个部分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二)重叠式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例如“星星”“白白”“区区”“落落”“爸爸”“姐姐”“星星点点”“老老少少”“花花绿绿”“坑坑洼洼”等。
一个词根重叠形成的双音节词的意义与重叠之前的词根的意义是一致的;由两个词根分别重叠构成的四音节词是在重叠之后取得词的资格的。
(三)附加式
附加式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
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
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例如:老——老乡老师老总老虎老倭瓜阿——阿爸阿哥阿姨阿毛阿猫小——小张小伙子小两口
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例如:子——孩子脑子帽子椅子日子儿——瓶儿事儿花儿鸟儿个儿头——石头苗头看头奔头甜头家——大家作家儒家科学家老人家性——感性弹性重要性积极性创造性
化——美化深化强化淡化多样化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例如:
雄纠纠亮晶晶绿油油病歪歪慢腾腾美滋滋火辣辣喜洋洋气呼呼羞答答
由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中,以下几点要加以注意:
(1)现代汉语中词缀多由词虚化而来,要把词缀和同形的词根加以区别。
例如:在“老乡”、“老师”中,“老”已经不表示具体的、实在的意义。
但在“老干部”中,“老”表示年纪大或资历深;在“老话”中,“老”表示陈旧或流传已久。
又如:在“石头”、“苗头”中,“头”的意义也比较虚。
但在“头痛”中,“头”表示人身体的顶部;在“分头(办理)”中,“头”表示方面,意义都比较实在。
(2)某些词缀加在指人或动植物的词根前,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阿”就带有亲昵的意味,如“阿姨”、“阿哥”。
“小”多表示爱称,或指喜欢的东西,如“小张”、“小狗”。
(3)某些词缀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以“子”为例,词根之后加“子”的词多表示名物,即使是一些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词根加上“子”之后,也都名物化了。
如“骗子、剪子、胖子、乱子”。
词缀“子、儿、头”都有这样的语法作用,差不多成了名词的标志(带“儿”的词有少数例外,如“玩儿、火儿”)。
“性”和“化”是受外语影响发展而成。
大体说来,词缀“性”是名词的标志,表示某种抽象的意义;词缀“化”是动词的标志,有使变化之意。
短语类型
短语由词构词,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的一组词。
五种基本的短语类型
1、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示例:老师和学生、大狗和小狗、王菲和谢霆锋
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来修饰后面的词,后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
(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叫状语,名词代词前的修饰语叫定语)
示例:很酷苗条的身段
3、动宾短语:前面的词表示动作,后面的词是动作支配的对象。
(动词支配的对象即宾语)
示例:吃豆腐痛打落水狗
4、后补短语:前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来补充说明前面的词。
(即补语)
示例:酷得很看透了
5、主谓短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往往是名词、代词),谓语是陈述的内容(往往是动词、形容词)
示例:上帝死了脑袋晕
五种特殊的短语类型
6、介宾短语:介词和它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在谓语前表修饰作状语,在谓语后表补充作补语。
示例:〈把书包〉放〈在地上〉
7、比况短语:动词“像”“好象”“如”“如同”等与后面的短语组成比况短语,用来打比方、作比较等,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谓语等。
示例:〈像飞一般〉跑来。
8、“的”字短语:词语或短语与“的”字组成短语,相当名词,可以作主语或宾语。
示例:他读的书是名人写的。
9、能愿短语:能愿动词“要”“愿意”“应该”“可以”等与后面的一般动词组成能愿短语,在句子中作谓语。
示例:我应该坚持看书。
10、趋向短语:趋向动词“上来”“下去”等与前面的一般动词组成趋向短语,在句子中作谓语。
示例:他跑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