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
2、能够说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根据地形图日本地形特点,并通过文字和图片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防震减灾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日本地形特征以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国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四、教学用具PPT五、教学环节复习提问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新课引入观看“2011年3月日本9级地震资料”,提问:你能说出这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什么灾难吗?(学生回答:日本地震)那么日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呢?这里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新课讲授1.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特征自学课本P14—P15,划出你觉得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让学生根据自学成果简要介绍你眼中的日本。
(过渡)刚才我们对日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从日本的位置和范围来深入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回忆前面学过的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的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今天我们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还应该考虑它的大洲位置。
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经纬度位置:北回归线——北纬45度之间的北温带东经125度——东经145度之间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北临鄂霍次克海大洲位置:亚洲东部,属于东亚地区(过渡)认识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那么日本国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呢?读图分析日本的领土组成。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小岛组成。
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也是首都东京所在地)。
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海岸线曲折,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的城市:横滨、神户、名古屋和大阪。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日本作为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经济特点。
本节课将围绕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进行讲解。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提高对亚洲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亚洲其他国家的基本情况,对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日本这个国家,学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和刻板印象,如认为日本的所有地区都有地震,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勤劳的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看待日本。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经济特点。
2.掌握日本的主要城市和名胜古迹。
3.了解日本的文化和科技发展。
4.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经济特点。
2.日本的主要城市和名胜古迹。
3.日本的文化和科技发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地图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
3.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4.利用板书和板图,帮助学生梳理和记忆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和视频资料。
2.设计好问题,讨论和活动内容。
3.准备好板书和板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日本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5分钟)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经济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位置,了解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岛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
通过展示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以及日本的经济状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的地理知识,对亚洲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相对较浅,对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日本的地理特点、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学生对日本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案例,使学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亚洲地理时,学习了哪些国家?现在请大家来介绍一下日本的地理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如岛国、海岸线曲折等。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第一节日本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教学难点: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利弊;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的相互联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春天,是草长莺飞,外出踏青的季节。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的旅游团游览了亚洲的名山大河。
接下来旅游团将要去一个国家进行旅游,领略异域风情,感受自然之美。
猜一猜:这次去旅游的目的地是哪个国家?二、讲授新知1.自主学习日本的位置、领土的组成:地图──日本海陆位置、确定旅游地与中国的位置关系、组成(四个大岛)、主要城市位置(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等。
2.日本的气候气候──引导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判断日本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概括气候特点(与北京比较)解决穿衣问题和雨具。
3.日本的交通交通工具──海陆位置──岛国──轮船(与中国隔东海)或飞机。
4.日本的饮食食:展示日本的传统饮食图片,如寿司、各种鱼片等。
其中寿司的制作除主料大米外,其他大多为海产品(紫菜、鱼片),市场上也有很多海产品。
师: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鱼?(归纳)海陆位置──岛国──饮食习惯5.讨论: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1)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归纳: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所以多山、多火山、多地震、多温泉。
(2)日本有很多火山。
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
尽管日本地震多,但是每次地震死伤的人数很少。
因为每年9月1日日本都要进行防震演习。
只要大家掌握了地震知识,大家就不用慌张了,你了解防震知识吗?活动1:防震模拟演习模拟演习:(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抽取情景题签,学生作出相应的反映)情况一: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情况二:你正在驾驶一辆汽车……情况三: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情况四: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情况五: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情况六:正在上课的学生……活动2:地震后的自救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纠正或指导。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日本》精品教案(第1课时)
《日本》精品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日本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
读图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海岸线特点及优势。
会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学会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日本的位置,学会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通过图片、资料、视频等,了解地震的危害,因而学会如何防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体会到日本面对的威胁和机遇,树立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做才是安全而有效的灾难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日本的位置。
日本的地形特点、海岸线特点及优势。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如何做。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如何应对灾难。
【教学方法】读较分析、方法总结、总结归纳、图片及视频等直观学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图片: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某国国旗、富士山和樱花。
看了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哪个国家?(日本)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的邻邦——日本,去看看那里的自然环境吧!二、新课学习(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位置(1)半球位置读图,日本主要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东半球)(2)海陆位置读图填空: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西北部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斯(国家)相望,西南部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
(3)经纬度位置读图,说一说日本的经纬度位置。
(北纬23.5 °~45°,东经125°~145°)2.范围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其中本州是日本最大的岛屿。
3.地形读图,分析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山地、丘陵广布,平原狭小)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沿海。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4.面积、人口日本总面积约37.7万平方千米,相当云南省的面积。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日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节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的事物,如动漫、美食等,对于日本的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日本的地理特征。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去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关于日本的案例,用于分析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提前让学生预习本章节的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加深对日本地理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日本与中国大陆的联系。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日本的基本认识,为学生以后学习日本的更深入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日本这样一个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学生可能只停留在一些肤浅的了解,如富士山、樱花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日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知道日本与中国大陆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日本与中国大陆的联系。
2.难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地理特征,加深学生对日本地理特征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日本地图、日本风光图片、相关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地图和日本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日本与中国大陆的联系。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3. 素质层面:
-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具备一定的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有利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 部分学生对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地关系观念有待加强,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
4. 行为习惯:
- 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懈的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依赖教师讲解,缺乏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 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但缺乏复习和预习的习惯,对知识点的巩固程度有限。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 知识层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可能导致在学习日本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时,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5. 增进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地形特征、资源状况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日本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
4.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日本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解答和引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思考相关地理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对于不懂的问题,勇敢地提问并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清晰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4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4,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印象,如富士山、樱花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地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地理知识。
2.难点:日本的地形特点、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知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4。
2.课件:日本的地图、图片、案例等资料。
3.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本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
提问:“请大家来说说对日本的了解。
”学生回答后,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日本的自然环境、地形特点、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资料。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简要讲解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特征,每组选择一个特点进行展示。
其他组的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共同总结日本的地理特征。
4.巩固(10分钟)针对日本的地理特征,设计一些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2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geography "Japan" in PEP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2篇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2、篇章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二)展示目标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1.日本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2.日本的领土范围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3.日本的地形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③日本最大的平原是什么?4.日本的气候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5.日本的资源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四)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案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堂总结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日本单元七学科地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明白日本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
2.了解日本经济的特点,并学会用分析法说明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通过对日本经济地理的学习,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
4.了解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特点,并了解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日本经济的特点,并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提出问题: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不少产品也进入我国的市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日本的产品?学生回答预设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经济和文化的有关知识。
通过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与研学活动: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经过短暂的休息,一郎继续为大家介绍日本经济和文化的相关内容。
研学内容(一):日本的经济特点指导学生读图,1.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2.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研学成果:1.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2.研学内容(二):日本工业的分布1.读日本工业分布图,找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及主要工业城市(东京、神户、大阪、横滨、名古屋、北九州),总结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
2.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研学成果:1.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2.通过研学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小组展示,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及合作的精神。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研学内容(三):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阅读材料,日本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分析日本在经济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日本主要在哪些地区投资建厂。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节内容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相对有限,对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日本的各个方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日本的文化、习俗,树立全球观念,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特点。
2.难点: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经济特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
2.设计好课堂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3.准备好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日本》一课,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日本的发展历程。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地区国家地理特征的继续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亚洲地区的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日本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地理位置的记忆。
2.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
3.日本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发展历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关于日本发展历程的案例资料。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日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是关于东亚地区的一个国家——日本的学习。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日本的概况,提高对东亚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周边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皮毛,如富士山、樱花等,对于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日本,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地图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一邻近国家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东亚地区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日本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准备好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地形、气候等资料,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关日本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日本经济、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日本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日本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日本》是关于亚洲东部国家日本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内容的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以及日本与中国的关系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日本的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
然而,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识,对于其地理特点和风土人情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图片,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等地理特征;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图表和图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进学生对日本地理、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等地理特征;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图片,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日本的地理特点;2.案例分析法:以日本的主要城市为例,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2.图片、图表等相关教学素材;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工业、农业、主要城市等地理特征,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是关于亚洲国家地理特征的学习,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主要城市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认识日本的国家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亚洲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和一些主要国家的特点,对于日本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地理概念上,如经纬度、地理位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对日本国家概况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主要城市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地图观察、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亚洲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主要城市和旅游资源。
2.难点: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以及经济发展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日本为例,分析其地理特征和国家概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课件。
2.资料:收集有关日本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3.地图:准备日本地图、亚洲地图等相关地图。
4.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挂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环境。
2.呈现(10分钟)展示日本的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等资料,让学生对日本的地理特征有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案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案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方面。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地区国家地理特征的进一步了解,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掌握亚洲地区国家的地理差异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亚洲地区的地理特征,对国家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日本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存在对日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的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2.培养学生对日本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亚洲地区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2.难点:对日本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日本的地理特点。
2.使用案例分析法,对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进行详细讲解。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日本与其他亚洲地区国家的地理差异。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地图、图片和案例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让学生对日本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针对日本的地理特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日本为什么地震频繁?日本的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日本的文化特色有哪些?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日本地理特点的认识。
5.拓展(5分钟)比较日本与其他亚洲地区国家的地理差异,让学生了解亚洲地区的多样性。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掌握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
(3)了解日本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4)认识日本的板块位置及地震、火山活动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和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观察日本地形图,总结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
(3)收集日本气候的相关资料,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
(4)通过实例,了解日本的防震减灾措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看待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教学重点】1.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
3. 日本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4. 日本的板块位置及地震、火山活动原因。
【教学难点】1. 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
2. 日本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3. 日本的板块位置及地震、火山活动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导入:展示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图片。
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片,并提问学生对日本了解多少,引发学生思考。
2. 提问:你知道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吗?它属于哪个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二、新课教学1. 地理位置:(1)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日本濒临的海洋。
(2)让学生说出日本的纬度范围。
(3)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2. 领土组成和首都:(1)让学生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
(2)指出日本的首都是哪个城市。
3. 地形、地貌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日本地形图,总结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
(2)介绍日本的地形、地貌形成原因。
4. 气候特点:(1)让学生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
(2)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
5. 板块位置及地震、火山活动原因:(1)介绍日本的板块位置。
(2)解释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
(3)让学生说出常用的防震措施。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板块位置和地震、火山活动原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案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日本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亚洲的相关知识,对亚洲的地理位置、国家分布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的具体情况,如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了解日本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全面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日本为例,分析其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2.课件:日本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相关图片和视频3.学生活动材料:小组讨论记录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本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日本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日本》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材主要介绍日本的自然环境,共有四个小标题,由“东亚的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组成,这四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后面的内容“发达的经济”和“主要的城市”作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学情分析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经济发达,工业产品在我国深受欢迎,近代侵略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等,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先请学生谈谈印象中的日本,激发兴趣,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导入。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的地
形特点、温湿的气候特点。
3、根据资料和图片,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情况,以及东西融合的文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计算日本的
人口密度。
2、通过分析多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的危害、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开辟为旅游地和
学科研究基地等,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避震抗震意识,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信心与能力。
3、用比较法,对北京与东京的气温、降水资料进行比较,掌握日本的气候特征。
4、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二、情感目标
通过日本古代在政治体制、文化、建筑、服装、茶道、书道等深受中国的影响,以及近代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忘国耻;激发同学们要勤奋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把祖国建设好的强烈愿望。
三、教学重点
利用地图认识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和地形特点。
四、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和已有知识,探究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温湿的气候特点。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问题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综合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国旗、国花、国徽”,然后让同学们猜是哪一个国家的。
得出该国是“日本”的答案。
(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请同学们说说印象中的“日本”。
同学们的答案有:日本很发达,我们市场上来自日本的商品很多,如汽车、电视、相机,食品、等;也有同学说日本很漂亮,有很多樱花,也有同学说日本很可恶,杀了我们很多同胞等等。
这样既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又有效地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日本,从地理角度了解日本。
(板书)第一节日本
一、东亚的岛国
(出示日本政区图)
思考:(1)日本是一个岛国,领土位于哪个半球?由哪几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引导学生回答(日本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组成;
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
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
(提问) 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8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
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请学生在课本图中找出濑户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和东京湾及东京、横滨两个著名的港口。
继续观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还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学生读图回答:太平洋沿岸。
(板书)1、位置及领土组成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日本最北及最南的纬线读出大致纬度,找出日本四大岛、首都;了解日本地处北温带、南北狭长的领土特点,并看图片认识日本的民族、语言。
(板书)2、首都、民族、语言、港口
让学生完成课本66页的活动题,根据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人/平方千米),算出日本及中国的人口密度,说明日本是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板书)3、日本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
(出示日本地形图)
(提问)看日本地形图,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
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
日本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提问)假如学校发生地震,你会怎样做?该如何逃生?(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归纳)
(板书)二、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思考:(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
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板书)三、温湿的气候
1、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夏季多台风
(提问)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多山使日本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覆盖,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超过66%,名列世界前茅,赢得了绿色王国的美誉;在日本,绿化已深入人心。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板书)四、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同时点出日本矿产资源贫乏的特点)
从日本的传统的饮食习惯,说明日本渔业资源丰富。
(板书)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出示有关古今中日友好往来的资料和图片,说明古代日本文化深受我国的影响;近代日
本又受欧美文化的广泛影响。
(板书)五、东西融合的文化
七、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八、课堂训练及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Array日本
一、东亚岛国
1、位置及领土组成
2、首都、民族、语言、港口
二、多山的地形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多火山、地震
三、温湿的气候
1、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四、丰富的资源
1、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2、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五、东西融合的文化
课堂练习:读日本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岛是日本领土的主要部分,其中(填字母)为日本第一大岛,名称
是岛,领土北端的D是岛。
2、. 山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
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平原。
3、图中E表示洋,F表示海;B岛与C岛之间的狭窄海域是海。
4、.图中数字①、②、③、④表示城市中,(填数字)为日本首都东京,(填数字)为日本新兴的科学城市筑波。
九、课后拓展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日本的国旗、国花、建筑房屋、汽车、家用电器、电视、相机、民族服饰、文字、食品、饮食文化等图片出一期墙报,班内展示。
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发达
的经济”和“主要的城市”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