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
中国经济新发展阅读笔记
《中国经济新发展》阅读笔记1. 内容概览新态势: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的增强,以及消费需求的升级。
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机遇: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包括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国际化机遇等。
这些机遇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新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包括经济转型的压力、环境资源的约束、以及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等。
这些挑战要求中国经济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动力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人才红利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人才红利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需求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转型路径:中国经济转型的路径主要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绿色发展、推动开放合作等。
通过这些路径,中国经济将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国经济的新发展,对于理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1 背景介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新发展所呈现出的态势与背景尤为引人注目。
中国经济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仅是经济速度的变换,更涵盖了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切换、对外开放策略调整等多方面的内涵。
在此背景下,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不仅需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进行把握,还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政策导向、技术进步以及全球大势的联动效应。
本章将对本书探讨的中国经济新发展的背景进行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
从世界经济格局的角度来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读懂中国的十年第五集观后感
读懂中国的十年第五集观后感(原创版3篇)目录(篇1)一、读懂中国的十年1.介绍《读懂中国的十年》这部纪录片。
2.讲述这部纪录片所探讨的主题和内容。
3.总结这部纪录片的意义和价值。
二、中国的发展历程1.介绍中国的发展历程。
2.分析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影响。
3.总结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影响。
三、中国的未来展望1.分析中国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探讨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3.总结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正文(篇1)《读懂中国的十年》是一部关于中国发展历程的纪录片,该片通过讲述中国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以及中国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该片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历程,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首先,该片介绍了中国的发展历程。
从中国的改革开放到现在的中国梦,中国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同时,中国也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气,是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决策。
其次,该片分析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发展历程不仅对中国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不仅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也改变了全球政治格局和经济秩序。
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该片探讨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未来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但是,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方面,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总之,《读懂中国的十年》这部纪录片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
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本(4篇)
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本一、课程概述作为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我们提高综合素质、增长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4年的《形势与政策》课学习中,我不仅了解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还学习到了一些政策法规以及社会热点事件的背后逻辑,受益匪浅。
二、学习心得体会1. 强化政治意识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我逐渐意识到政治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政治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的实施,而我们每个公民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
同时,政治也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通过学习国际政治动态,能够更好地了解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于做好自己的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加深经济素养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了解到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重要经济政策,对我未来的就业和创业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在了解国际经济形势的同时,我也对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与挑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 拓宽文化视野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我也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
通过学习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古迹的保护,我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更加加深,并积极参与到传承创新的进程中去。
同时,也通过学习各国文化的差异、交流与融合等内容,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增加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自律和创新意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自律和创新意识。
这门课程需要我们从各种媒体渠道收集、整理信息,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
自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管理和学习计划,同时也需要引导创新思维,学会对于信息的分析和理解。
这对于培养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5.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我逐渐培养了一种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未来十年内将维持稳健的态势,但预计增速会有所下降。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转型升级,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等新兴技术、新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逐渐突显。
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随着人口结构的变革,人口红利基本消失,人民币升值、信贷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内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制度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引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多方面问题。
三、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未来十年中国将以消费升级和服务业转型为主要发展方向,并通过智能制造、高技术产业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同时逐步开放市场,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扩大市场开放,强化国际竞争力。
四、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3D打印、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业,推进数字经济,同时促进改革创新和市场化改革,提高社会创新能力,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核心驱动力,把中国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
五、对政策及建议建议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企业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国内外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高。
同时,推进人口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储蓄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六、案例分析1.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暑期课程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清华大学在最近几年也推出了人工智能研究相关课程。
这样的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学习,也为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也为未来的交通建设打下了基础。
3. 腾讯的发展腾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互联网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
2023—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3—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作者:张宇燕徐秀军来源:《当代世界》2024年第01期【关键词】世界经济贸易投资“去风险化”政策歧视性区域主义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并且面临很多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世界经济总体处于下行通道。
从世界经济的趋势性变化来看,2024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重塑增长动力的进程之中,积极因素在累积,但下行压力犹存。
2023年仍是动荡、分化和变革的一年,在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下,世界经济下行成为意料之中的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0%,较2022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同期,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长率仅为1.5%,较2022年下降1.1个百分点。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提振作用,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幅度较小,增长率为4.0%,较2022年仅下降0.1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4%,较2022年上升2.4个百分点。
[1]在就业和物价方面,2023年全球形势较2022年有所改善。
2023年5月,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全球失业人口的估计值进行了大幅修正,2022年全球失业人口由此前估计的2.05亿人下调至1.92亿人;预计2023年进一步降至1.91亿人,失业率为5.3%,较2022年下降0.1个百分点。
[2]相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后的全球就业复苏步伐更快。
除低收入国家外,其他国家的失业率总体上已降至疫情前水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甚至创过去数十年来新低。
2023年10月,欧元区20国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失业率为6.5%,保持歷史低位;美国失业率为3.9%,保持在较低水平;俄罗斯失业率进一步降至2.9%的极低水平。
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全球通胀的严峻形势大幅缓解。
IMF估计,2023年全球平均通胀率为6.9%,较202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年末通胀率为6.4%,较2022年下降2.5个百分点。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分析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分析【作者】胡少维【作者简介】胡少维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后1998年及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如何是一段时间以来经济界议论较多的一个热点问题。
就此本文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一、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依然看好1、国内的高储蓄率是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的基本动力。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投资率的高低从长远来看主要取决于国内储蓄率的水平。
依据统计资料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储蓄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1996年国内储蓄率为41.5。
与此同时居民边际储蓄倾向也不断提高1996年达到27.4。
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储蓄率均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储蓄率与平均总投资率基本持平这说明我国具有较雄厚的国内资金基础完全可以依靠国内储蓄来支持高投资率和高经济增长率。
高储蓄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风俗及社会结构造成的它不是政府的政策所能决定的。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收入和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继续保持较高的国内储蓄率是有条件的。
如果考虑我国存货投资率明显偏高有很大压缩余地再加上可以吸收一部分国外资金。
那么中国保持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率进而达到较高经济增长率是完全可能的。
2、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不断提高。
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事实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高素质人才的短缺。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这一状况将会有所改观。
一是国内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平均每万人口中有大学生8.9名而到了1996年则达到24.7名二是毕业回国的留学生数逐年增长1996年达到6570名为中国高科技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人才三是国家愈来愈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78年的95.5上升到1996年的98.8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工资待遇也有很大的改善整个社会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大为提高四是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那种认为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现在已没有多大市场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比例明显提高在职职工利用业余时间重新走入校园的人数大大增加。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摘要: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工业实力得到迅速提升,而改革开放的实施更是使中国工业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逐步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
回顾过去,快速工业化、快速城镇化及工业现代化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未来10余年,中国工业经济将依然沿着这条路前行,同时将逐步迎来产业转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环境友好”“精密制造”的核心,快速发展。
关键词:工业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环境友好,精密制造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es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swiftly and industrial economic has come to a time of quick development due to reform and opening-up. A series of great achievements makes China ‘the world’s manufacturing center’. Looking back on the past, quick industrialization, quick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have been the major features of Chines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or the coming 10 years,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ic will still develop in this way, and meanwhile, come into a change which aims 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enters on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precision manufactured’.Keywords:industrial economic, industrialization ,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friendly, precision manufactured1引言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
祁斌国家金融动荡下的中国经济展望(本文根据一次内部论坛发言整理而成)范文
国家金融动荡下的中国经济展望(本文根据一次内部论坛发言整理而成)观点摘要:一、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致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人均GDP4000美元,如果7%,能够保持10年,正好翻一番。
翻一番就是8000美元,人民币升值20%就是一万美元,所以2020年左右,中国人均GDP成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人口正好是美国的四倍。
所以中国经济有望在2020年前后总量赶上或者超过美国,并突破中等发达国家陷阱。
所以未来十年,怎么看对中国都是最重要的,要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平稳、稳健的增长。
二、年终年初,又到了盘点和预测中国经济的时候。
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大部分是悲观的。
以前大家都说围城现象,里面人看外面好,外面人看里面好。
现在是,里面看外面是肯定不行了,欧美债务危机,外面看也里面也说不行,卖空中国,挺奇怪的,围城现象消失了,而且现在中国人自己也说自己不行了。
我看来看去,现在只有一种人说中国好,我把他称之为穿越。
就是老外来了中国,觉得中国挺好的,中国人一出国,说原来还是祖国好。
三、中国资本市场要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治理水平。
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关乎我们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93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的第一任总裁威尔逊首次鼓励工人用养老金买股票,此举激怒了当时美国的资产阶级,他们说,这样工人不就也变成资本家了吗?事实是,随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的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因为参与资本市场而成为了美国经济的股东,得以分享美国经济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巨大增长。
这一套制度建设,人家资本主义国家都搞成了,我们社会主义没有理由搞不成。
四、中国经济现在人均GDP4000美元,正好是一百年前阿根廷和美国的水平,1913年的阿根廷跟美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今天美国人均4万8千美元,阿根廷6000美元。
无独有偶,今天世界在猜是中国崛起还是印度崛起。
所以4000美元之后的长期竞争力靠什么?历史证明,不靠资源,也不靠大跃进,靠什么?靠体制机制,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快体制的建设,不断改革。
面向2035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愿景
面向203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愿景及科技需求组稿人按:本期笔谈文章从不同角度展望面向2035年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从理念、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经济发展、科技服务五个方面提出各自看法,正是对科技与经济辩证统一关系的探讨和思考。
展望难免带有一定的预测性,并不能保证绝对准确,但作为一家之言,一方面可供读者参考,另一方面可引起读者共鸣,进而深入探讨研究。
(组稿人:李正图)面向2035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愿景马立政华东帅范人学晨晖学者李正图上海补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整体稳健。
值此“十三五”行将结束之际和“十四五”规划及“2021—2035中长期规划”编制之际,需要科学预测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精准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本文对2035年甚至更长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进行展望,展望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秉持科学性的基本原则,为此,既需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其中的规律,也需要界定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展望和预测2035年甚至2049年中国经济发展总趋势和经济发展总方向。
1改革开放以來中国的经济发展回顾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格局与总趋势,进而归纳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演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通过开放融入当时正在发生的经济全球化,在融入过程中经历着参与、合作和引领的角色转换。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主要体现为三个重要方面: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革、人民生活的改善。
可以运用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三个指标来反映。
从经济总量来看, 1978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为3679亿元,到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99万亿元;从经济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到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同时,1978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世界排名仅为第32位,2013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2019年中国的货物贸易稳居世界第一;从人民生活改善来看,中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不足400元提升至2019年7万元以上,城镇化率超过60%。
对未来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
对未来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一、中国经济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化的改革和开放政策成为中国基础经济结构的支撑。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市场自由化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可持续发展机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篇论文从政策方面、法律制度方面、企业文化方面和科技创新方面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并提出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和加强工业体系建设等建议。
二、中国外部投资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然而,外部投资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是一定是正面的。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中国外部投资对其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是有必要的。
本论文将重点分析外部投资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现状和特点,并分析其对产业的影响和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三、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智能制造的兴起,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球城市建设的一个热点话题。
中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开始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更高效的手段。
本论文将重点探讨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并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应重视的问题及其破解方案。
最后,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四、中国金融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风险的产生越来越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任务,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论文将从金融风险的特点、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完善的风险监管体系、强化金融法律制度、完善风险管理的内部流程和资源配置等策略。
五、中国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也日益突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2025年奋斗目标及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_范文模板及概述
2025年奋斗目标及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在2025年的奋斗目标以及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通过制定清晰的目标并承担相应的挑战,中国将努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
该文章将重点介绍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的关键要点,总结重要性和挑战,并提出行动计划以实现这些目标。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引言:概述文章内容、结构以及目的;- 2025年奋斗目标:介绍中国在2025年所设定的关键目标;-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阐述中国在2035年期望达到的关键目标;- 结论:总结2025年奋斗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性和挑战,展望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方向,并提出行动计划以鼓励读者参与进程;- 参考文献(如果有):列出参考资料来源。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详尽而清晰的框架,以了解中国在2025年和2035年的目标,并理解其实现所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并从中汲取启示以推动自身国家或社区的发展。
最终目标是激励读者参与到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中,共同建设一个繁荣而富有希望的未来。
2. 2025年奋斗目标2.1 要点一在2025年,中国将追求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的目标。
首先,我们将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保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合理增速。
为此,我们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
其次,我们将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加强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我们致力于在先进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此外,我们还将着重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信息通信、能源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2摘要:近五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不仅仅只是环境问题,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面临着转型升级,本文针对我国国情,结合西方经济学方法的研究方法,浅析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
关键词: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劳动力减少一、近五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根据表1可知,近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减少,从表2、表3看出我国近五年GDP 增长率,从2015年6.9%、2016年6.7%、2017年6.8%、2018年6.6%、2019年6.3%来看,GDP 增长速度 逐年放缓,国家经济发展趋势,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出口产业的竞争力有所下降,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力开始减少,我国经济正在逐年侧重向消费、服务内需的第三产业 靠拢。
二、近五年来我国GDP 增长率及一二三产业对GDP 增长的拉动由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近五年经济增长率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开始有增速回落现象,在增速回落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转型。
例如就生态问题而言,我们的环境已经确实已经不可持续,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我国的空气质量问题,如北京市等地区人们出行有时需要戴着口罩,空气检测有时都是重度污染,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再这样持续发展下去是不可行的,不仅仅只是环境问题,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现在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都力求发展模式的转变,经济转型、升级是作为一种国际现象存在的。
龙文婷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浅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表2 近五年来我国GDP增长率及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指标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百分点)6.7 6.9 6.87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百分点)0.20.30.30.30.3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百分点) 2.2 2.3 2.4 2.5 2.8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百分点)3.64.24.24.13.9表1 近五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指标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990 865.10919 281.10832 035.90746 395.10688 858.20国民总收入(亿元)988 528.90914 327.10831 381.20743 408.30686 255.70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534 233.10489 700.80438 355.90390 828.10349 744.70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386 165.30364 835.20331 580.50295 427.80281 338.90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70 466.7064 745.2062 099.5060 139.2057 774.6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70 892.0066 006.0060 014.0054 139.0050 237.00表3 近五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指标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国民总收入指数(上年=100)106.4106.3107.3106.8106.5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106.1106.7106.9106.8107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数(上年=100)103.1103.5104103.3103.9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数(上年=100)105.7105.8105.9106105.9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上年=100)106.9108108.3108.1108.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105.7106.3106.4106.3106.5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32020年16期 (6月上旬)从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来看,我国政府与企业近些年的投入在不断增加,钢材的销售业、制造业、建筑业受到的波及是极小的。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建议【范本模板】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建议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
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978年以来,中国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
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成功地破除了传统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并在进一步加以完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当前我国经济现状积极方面1、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2、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3、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消极方面1、物价高位运行.2、经济增速放缓。
3。
、结构调整压力增大。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作文1500字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
1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十年,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新征程。
这十年,中国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这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成就和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
这十年,中国人民站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起点上。
站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口回望走过的十年征程,党和人民以巨大智慧和勇气开创出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伟大业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立足当下看十年巨变。
回首过去这十年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令人难忘、改变世界的大事要事何其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历史性跨越、实现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等。
展望未来10年发展大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日可待……一、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党和国家事业实现全方位变革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共同富裕取得重大进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巨大进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普遍共识。
回顾过去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
这十年,我们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考验,战胜了前进道路上重重困难和风险挑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成就。
展望2030:未来十年我们将面临什么?
展望2030:未来十年我们将面临什么?作者:阿利莫夫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2期2020年及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到来,开局之年伊始,科学家、政治学者、教育家、历史研究者,世界各地的男女老幼纷纷展望未来,试图回答一个共性问题“2020年会有哪些变化?下一个十年我们将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2020年已然开启,1月25日将迎来农历春节。
2030年代开局之年伊始,国际金融机构、智库专家、政治学者、男女老幼纷纷展望未来,试图回答一个共性问题“2020年会有哪些变化?下一个十年我们将面临什么?”世界在酝酿新秩序和滑向混乱之间艰难地维持平衡。
此刻,更加需要冷静地放眼未来,预测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这种展望,对于坚信人类不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各国均会遵守联合国宪章,各种冲突都可以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的人们,尤为重要。
做预测,无论是短期预测,还是长期预测,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大千世界瞬息万变,一项预测或许撑不过一天,甚至一小时。
但是,决定下一个十年轮廓的某些现象和趋势可以预见,让我们来共同展望。
203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10亿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203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5亿。
老龄人口增速最快,约每八个人里就有一名65歲以上的老人。
今后十年直到21世纪末,非洲都是世界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联合国专家指出,2030年全球60%人口居住在城市,百万人口城市数量将从2018年的548个增至706个。
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将位列全球GDP前十城市。
千禧一代闪亮登场2030年,00后总人数将超过20亿,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
千禧年前后出生的一代人被冠以网络世代、被智能手机绑架的一代、Z世代等各种称谓。
可以肯定地说,千禧一代是行动派、实干家,追求个体和子女的美好未来。
00后将成为高技术更迭的引领者,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践行者。
创新能力决定领导力下一个十年,国际经济竞争将全面升级。
关于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关于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一.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概况:自1978年来,中国经济已持续高速发展了30年。
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以11%的年增长率高速度持续维持30年,中国是一个奇迹。
以西方工业化发展道路看,会出现经济循环,中国好象打破了此经济循环的宿命,一直持续发展且没有减缓的迹象。
1978年1月1日,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这是中国30年奇迹的开始。
1980年,中国先后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和海南省分别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
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
1992年,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2001年,中国加入WTO。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
2005年,中部崛起在两会期间被高调提出。
同年,浦东获批首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则是在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背景下,中国为全面开放及深化改革谋划的下一步。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试点改革试验区获批。
2008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再次将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了中国。
2009年,经历了因美国次级债危机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此期间,中国仍然完成了保8的目标,为全球经济走出危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经济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经济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3)1.3 论文结构安排 (5)二、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6)2.1 经济增长现状 (7)2.2 经济结构调整 (8)2.3 经济周期波动 (10)2.4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1)三、中国经济政策解读 (12)3.1 宏观调控政策 (13)3.2 产业政策 (15)3.3 财政政策 (16)3.4 货币政策 (18)四、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9)4.1 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4.2 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2)4.3 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23)4.4 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4)五、案例分析 (26)5.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 (27)5.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案例 (28)5.3 新兴产业园区发展案例 (29)六、结论与建议 (30)6.1 研究结论 (31)6.2 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33)6.3 对政策制定的建议 (34)一、内容综述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形势与政策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这篇论文将对中国经济的当前形势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全面综述。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时代,表现为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形势总体稳定,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加快形成。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
这些政策包括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
政府还加强了对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风险。
中国经济的形势和政策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要求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十周年总结与发展展望
浅谈我国入世十周年的回顾与展望【摘要】:10年前的今天,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关键字】:入世十周年回顾成就展望未来10年前,一个发展中大国奋斗15年所付出的种种艰辛,让这一年的12月11日定格为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中国从此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位成员国。
有了改革开放,中国才有条件入世,而入世也大力推动了改革开放。
从这十年来看,我们认真履行承诺,切实趋利避害,实现了总体利大于弊,证明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入世的意义是深远的。
中国做对了,世界也做对了。
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风雨历程中国是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以下简称GATT)创始国之一。
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GATT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1986年9月,中国开始全面参与了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1987年3月,GATT成立中国工作组,并于同年10月举行了工作组第一次会议。
1992年10月第十一次会议时,中国工作组基本结束了对中国经贸体制的审议,进入有关中国复关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
1994年4月中国签署了《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最后文件》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展望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有以下特点:经济发展呈现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经济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分配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仍需继续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协调持续发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关键词:经济发展现状展望The current main problem of our economy and future developmentprospectsAbstract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wn; further improve the market econo mic system; con sta ntly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econo mic system; distributio n system has bee n fully developed. Achieve susta in ed, coord in ated and rapid developme nt, n eed to con ti nue efforts in the followi ng areas: improvi ng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in crease the econo mic restructuri ng; com mon urba n and rural developme nt; to achieve coord in ated and susta ined developme nt; inten sificati on of ope ning up.Key words: econo mic, develop in g,status quo ,outlook.1绪论11.1经济发展呈现出中国特色11.2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 -- —— -------------------------- ---- ------- ----------------- ---------- -----11.3经济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21.4分配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一―............... ——.......... ................... ....... ............................................. ....... ........... (2)2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冋题22.1能源消耗过大 ........... _ __________ ____ __ _ __ ___________ 32.2环境污染严重___ __ ___ _ _ _ __ ______ __ __ _ _ _ _ ________ _ ___ 32.3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 --------------- --------------------- ----42.4产业结构不合理__________ ______ __ _ 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 ________ _ __ _42.5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 ------ ---------------------- --------------------------------- — ------- 62.6人力资本资源匮之实现…… -------------------------------- ------ ---------------------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62.7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 ---------- —73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展望…―-------------------------- -- — ------------------------- —-—---------------------------------- —83.1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路-------------------------- -- —— -------------------------- ---- ------- ----------------- ---------- ----- 83.2我国经济发展的展望 ....------------ ---- ------------------------- ------ ----------- ----------------------------94 结论 (1)1致谢……参考文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成果喜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客观认识未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未来十,尽管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显、世界经济复苏步履依然艰难,局部地区武装冲突和各国的军备竞赛有可会不断升级等,但我们坚信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世界经济展的主流。
如何积应对未来十年我国经济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部挑战,我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大方面:第一,界经济复苏艰难而曲、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后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的冲击和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尽管2010年以来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失业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恢复迟缓、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尚未全面动,库存调整放慢由此看来,世界经济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大多发达国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济深度衰退、信贷增长乏力财政状况恶化,运用贷和财政扩张政策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到制约,所以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规模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第二,国际能过剩凸显、各种形式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抬头,全球供需格局在发生变化,对我国和大多数发展国家稳住外需、扩大内需的政实施造成新的冲击。
为应对后国金融危机,一些主发达国家近来纷纷推出扩出口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图引领技术创新和兴产业发展,以促制造业升级;新兴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和技术。
可见,当前球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将加激烈。
第三,全球候变化、能源资源全等全球性问题将更加突出,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代价、源困境等压力将越来越。
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今已受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应对全球气变化也成为国际政治博和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
为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机和传统能源价格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纷作出先导性战略安,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力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与碳经济相关领域占得先机。
第四,世界经济发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都可能对我国转型发与和谐社会构建带来不可预知的冲和影响。
主要表现在四个面:一是后国际金危机影响还在延续,新金风险却在不断累积二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的内在缺陷和不稳性越来越明显,美元危机、元引发的风险严重存。
三是全球南北发差距依然在拉大,立公正、合理的国经济新秩序将任重而道远。
四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区域内的恶竞争、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和能资源的争夺等,潜藏着来发生局部战争危机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临的不确定、不稳定重要因素一。
把握国内国际大局,持好未来发展趋势与重点胡锦涛总书记今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政考验、改革开放验、市场经济考验、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的、严峻的。
为此,们没有理由放松对国外形势的研判,只有把握好国内国两个大局,并坚持好未来发趋势与重点,才能做到从容而科地应对,也才能实现我国2020的诸多既定目标。
所,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潮流和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第一,场百年难遇的国际金危机并未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或本趋势,技术进步、业转移和贸易自由等重要因素仍在推动经济全球发展,全球产业转移日趋活跃给我们带来更多机遇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状况步改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从2009年的下半年始复苏,2010年上5%,达到了12400亿美元。
第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化,多极化国际新格将逐步形成,安全与合作成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必将为我发展带来新机遇。
随着近年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发展,其是“金砖四国”的发展使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展中国家占全球生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24%上升到了2009年的33%,对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46%。
在此背景下,我国在国际社中的话语权不仅会应增大,与此同时给我创造更多“走出去”的会。
第三,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压力正转化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动,传统技术和产业落将为新技术、新产腾出发展空间,只要我国抓自主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转发展,积极推进新产业展,扭转我国产业处世界产业链条末端的局面将完可能。
第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我国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如今不得到不少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而且一些发达国和新型经济体已开始主动我国寻求深度合作等,也为我国转型发展和稳定发展带来少新的机遇。
第五,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社会需求的扩,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必将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不竭动力。
而我国工业化与信息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也必然会成为我国经增长的推动力量。
当前我们已感到信息对经济的推动力,不仅在改变着经济增长方式,也在改变着们的生活方式和对市场的判。
第六,尽管今一段时间我国仍将继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是随着公平竞争市环境的形成,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进步转变,我国的民营济也会加速成长起来,国经济的民营化将是未来十总体发展趋势,必然为非公济发展迎来更大空间。
加快转型给力发需重点处理好六大关系当前,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我们勾出未来五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发展路径与蓝图,除坚持学发展观这一长期强调的国方略外,未来五年中国发展须秉承的“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大动力。
”在当前纷纷扬的加快转型发展中,着力把握并重点处理以下六大关系:第一,经济转型中要握好三个产业之间的发展比例系。
如今,在我国国内众多城经济结构布局还依然是“二三”(指产业的发展序),唯有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进入了“后工业化阶”,其经济结构基本实现了三二一”转型。
为此,加第三产业及服务业发展,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应成目前全国特别是内陆地区深化“济转型”发展的必然抉。
第二,济转型中要处理好城之间的发展与利益关。
我国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全面建设康重点难点还在广大村,只有我国的广大农也普遍达小康,才能说是全面成小康社会。
为此,经济转型中理好城乡之间的发与利益关系是关键和重中之重,需点解决。
第三,济转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关系。
从30多的改革开放发展看,我国人民富裕起来了,但是水平不高,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改善民方面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
此,各级党政领导在推经济转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和发观。
第四经济转型中要处理产业转移和环境保护的关。
目前我国工业污染仍分严重,空气质量和水资源污也很严重,节能减排务有待进一步落实。
正确理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相当一部分领导中认识还不到位。
同时,受宏观政策及球经济大环境影响正加速向西部拥有资源、源的地区转移,我国中西地区环境保护的形将尤其严峻。
为此,在推进经济转中,一定要处理好业转移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要环保放在首位,决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第五,全转型中要注意经济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
今世界文化和经济日趋一体化,化力和经济力相互交融已经成一种全新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力量。
为此,在推进转型加经济发展中,我们文化、影视、文学、艺术作方面都有一个处理转型的过程只有充分结合起来,快适应起来,不断满足全面转型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努力使“新的化”成为转变上进动力才是可取。
第六,全面转中要处理好安全合与发展科技的关系。
“和平起”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国发展道路,而科技强是一个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的然支撑,为此,在推进全面型中,我国在全力推进区安全与多边合作的同时,政和企业必须要加大科学技的研究经费,大力引进一批新技术尖端技术,研究一批有中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导现代装备,因为这是一个科技国的核心,也是经济强国的主要志。
对推进上海长三角地区战略性兴产业对策的思考最近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中心发布的《深度分析报告》16期“关于上海发展战略性新产业的研究”课题报,结合该课题提出的“推进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就推进“长三角地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再谈几点个人法。
第一,战略性兴产业同时具有“战略性”和新兴性”两大特征,是一个国家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景、扩散效应以及引导科技步的能力。
二,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在传制造业方面有厚实的基础,但近年国内工业化和城市化重心向部转移,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海地区不能再停留在产的加工制造环节,需要大力突低层次恶性竞争,走高引领之路。
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中心,应立足本创新与集成全球创新资源间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重点持大企业与培育科技中企业之间的关系。
历史经验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萌芽于中企业的创新。
中小企最具创新活力,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原知识创新转化为市场可接受产品最佳载体。
因此,上海需要着培育“大而强”的新兴产业龙头业,发挥其导向作用和统整合功能,带动套企业发展,创造产生态活力和大量就机会。
四,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东,创新适合战略性兴产业发展内在要求的投融体制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和金创新的双轮驱动,推动上海产业结的转型升级。
以市场机制为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用多方合作的方式,构建和优化部投融资环境,促进优质资源要素向有竞争力的优势创企业集中,切实增强金融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能力。
五,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必须从以高技术制业为主向以高技术服务业主转变。
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商务成本逐年提高,同时上海受业用地指标等约束来越大。
因此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以高技术制造业为向以高技术服务业为主转变。
通过年的努力把上海建设成高端服务业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仅为上海、为“长角地区”,也为全国乃全球服务。
通过努力,海成为高端服务业全球和全的中心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