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化学发光技术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原理及应用化学发光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来产生发光现象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依赖于化学反应的能量释放和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中产生能量的特点,使用一定的化学试剂,通过物质的化学反应,来使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从而实现发光的效果。

化学发光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物质分析、环境监测、能源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分别探讨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来激发发光分子的能级,使发光分子达到激发态,释放出光子实现发光的过程。

因此,化学发光技术的实现需要开发出一系列符合要求的发光试剂。

常见的发光方式有如下几种。

1. 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法利用特定的化学反应,使反应物的活化能转化为光能而产生发光。

比如,乳酸氧化酶催化下乳酸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的基质产生化学发光,可以用于检测血液中的乳酸含量。

2. 其他类型的光化学反应还有一些类型的光化学反应也能产生发光现象,比如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如果特定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与酶或抗体结合,这时的化学发光就能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3. 高分子发光材料发光高分子材料的制备通常是将一定量的化学反应物和发光剂混合,进一步地,将混合后的料加入到具有合适性能的基体中。

高分子发光材料因其易于加工、成本低廉、安全稳定等优点,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得到有效应用。

二、化学发光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发光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般来讲,生化指标对临床诊断和病理变化的判断测试和检测是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的。

其中最重要的生化指标之一是蛋白质,通过检测蛋白质浓度、酶活性等参数的变化,能够早期发现人体的变化,这对于疾病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化学发光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指标开发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如果高灵敏度、特异性,检测的速度也十分快。

三、化学发光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化学发光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化学发光检测仪原理

化学发光检测仪原理

化学发光检测仪原理引言:化学发光检测仪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的仪器,它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信号来检测样品中的目标物质。

本文将介绍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化学发光原理化学发光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由于能量的释放而产生的可见光。

化学发光反应通常包括两个关键组分:底物和催化剂。

底物是一种能够通过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的物质,而催化剂则能够促进底物的反应。

当底物与催化剂相遇并发生反应时,能量被释放出来,导致发光现象的产生。

二、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化学发光检测仪主要由光源、样品室、光学系统和信号检测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 光源:化学发光检测仪通常采用高能量的光源,如氙灯或激光器。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滤波器,选择性地激发底物中的发光物质。

2. 样品室:样品室是放置待测样品的区域。

样品中含有待检测的目标物质,如蛋白质、核酸或荧光标记的抗体。

3.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透镜、滤光片和光电探测器。

透镜用于聚焦光线,滤光片则用于选择性地过滤特定波长的光。

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经过滤波后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4. 信号检测系统:信号检测系统用于测量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强度。

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以得到与样品中目标物质浓度相关的信号强度。

三、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应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免疫分析:化学发光检测仪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或抗原,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2. 基因检测: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样品中的特定基因序列结合,化学发光检测仪可以用于检测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水平。

3. 蛋白质研究:化学发光检测仪可以用于测量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酶活性或浓度,从而帮助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4. 药物筛选:化学发光检测仪可以用于高通量筛选药物候选化合物,以寻找新的药物治疗方案。

结论:化学发光检测仪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信号来检测样品中的目标物质。

化学发光_精品文档

化学发光_精品文档

化学发光引言化学发光是一种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

它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生物医学研究、荧光标记、环境检测等。

本文将介绍许多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和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化学发光现象是由于某些物质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经历一系列电子能级跃迁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光子。

这种光子的能量来自于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通常表现为可见光的形式。

化学发光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途径实现,但原理大致相同。

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1. 芳香酮氧化反应芳香酮氧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荧光染料被氧化剂氧化,荧光染料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结果产生发光现象。

这种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例如免疫荧光染色。

2. 有机过氧化物分解反应有机过氧化物分解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有机过氧化物与催化剂接触后分解,产生发光。

这种反应被用于生物检测、环境分析等领域。

3. 金属络合物降解反应金属络合物降解反应是一种利用金属离子与配体反应产生发光的化学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络合物,随后被氧化剂降解,产生发光。

这种反应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

4. 化学电致发光化学电致发光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产生发光的化学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电流通过化学发光体系,激发物质发光。

这种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电致发光显示器和发光二极管等领域。

化学发光的应用化学发光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 生物医学研究化学发光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例如免疫荧光染色、基因检测等。

通过荧光标记分子,可以观察细胞内的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从而了解生物过程的机制。

2. 环境检测化学发光被用于环境检测中,例如水质检测、大气污染监测等。

通过测量发光强度,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

3. 电子器件化学发光被应用于电子器件中,例如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显示器等。

这些器件利用化学发光的原理,实现了高亮度、高能效、长寿命的发光效果。

4. 安全标识化学发光被用于安全标识中,例如逃生标识、防火标识等。

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及应用在生命科学、医学、环保、食品安全等领域,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化学发光分析是指利用感光剂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光的现象,通过测光仪来检测光的强度,从而获得定量和定性分析信息的过程。

本文将从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入手,为读者全面介绍这一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一、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化学发光分析的原理与荧光分析原理类似,都是利用分子在外界刺激下发出的光来检测分析样品的。

但是,化学发光分析与荧光分析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荧光分析是指分子在外界的激发下带有一定的能量,发生弛豫过程时在瞬间发出的光,这种光是常规荧光光谱所显示的,纵向轴表示发出光的强度,横向轴表示光波长。

而化学发光分析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中生成的某些种类的粒子、原子或分子受到外界作用而处于激发态时,它们会释放出一定的能量,这些能量使得感光剂处于激发态,而感光剂在弛豫过程中发出的光则可用于检测样品。

举例来说,将齐氏试剂和过氧化氢混合后,会出现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会使得某些物质进入激发态,当这些物质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就会放出光。

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有:齐氏反应、硫酸铜-甲酸乙酯氛围中产生气态芳香族化合物的化学发光反应、偶氮氧基苯-二甲基亚硝胺化合物的产生及其化学发光等。

二、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1.环保领域化学发光分析是环保领域高精度分析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环境污染监控中,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可以用来检测各种危害物质的浓度,例如灰霾的微小颗粒物、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和空气中的多环芳烃(PAHs)等。

2.食品安全领域化学发光分析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在快速检测、筛查食品中毒物质、农药、动物药残留以及食品中的微生物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以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为例,化学发光分析技术中通常采用ATP (三磷酸腺苷)酶系统进行检测,通过测定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含量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3.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1. 原理介绍化学发光是一种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

它基于分子发生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发光的反应中,化学物质通过吸收能量,激发到高能激发态,随后返回到稳定的基态,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光。

2. 发光机理化学发光的发光机理可以分为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两种类型。

2.1 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而发出亮光的一种现象。

化学发光反应通常包含发光物质、触发剂和基质三个组成部分。

当触发剂和发光物质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混合时,触发剂将被激活并释放能量,激发发光物质的电子跃迁。

通过电子的跃迁和复合,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光能,从而产生发光现象。

2.2 生物发光生物发光指的是许多生物体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光的能力。

生物发光主要由生物发光物质、生物催化剂及其他辅助物质组成。

生物发光通常发生在生物体的特定器官或细胞中,通过生物体代谢产生的反应,激活发光物质并产生光。

生物发光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化学发光的应用3.1 生物医学领域化学发光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免疫分析中,通过标记抗体或抗原与化学发光物质结合,可以实现对疾病标记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化学发光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基因检测、蛋白质表达研究、细胞成像等方面,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2 环境监测化学发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也有应用。

例如,通过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可以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化学发光还可以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和土壤污染监测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手段。

3.3 安全领域化学发光技术在安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荧光标记剂和荧光染料的应用可以增加产品的溯源性和反伪造性,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化学发光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伪标签等安全设备的制造中,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3.4 光电子器件化学发光技术在光电子器件领域也有应用。

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析方法,其可以被用于各种领域的检测分析,如医学、药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等。

通过化学反应方式发生的化学发光,在定量和定性分析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发光法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和应用案例。

一、检测原理化学发光是指某些物质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光的现象。

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有氧化还原反应、酶催化反应、亚硝胺反应等等。

这些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光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光强来确定反应中物质的浓度。

二、检测方法1. 酶促发光法酶促发光法是基于酶催化反应和化学发光原理的检测方法。

此方法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采用双酶法,将触媒化学发光底物催化剂和酶学底物相互作用产生化学反应链,从而放出化学荧光。

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可以得出样品中酶的含量。

2. 气相色谱发光检测法气相色谱发光检测法是一种将气相色谱技术与发光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新型检测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在检测器中通过光的激发作用产生化学发光,通过检测这种化学发光的强度进行分析和检测。

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和免疫学原理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将样品与已知抗原或抗体进行反应,然后添加酶标记抗体或抗原,通过荧光或化学发光检测法分析产生的化学反应。

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出各种生物分子。

三、应用案例1. 生化污染的检测生化污染是指非法添加和假冒伪劣的生化制品的行为,而定量测定小分子抗生素中的残留成分是评价生化制品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李梅等人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发现处于贮存温度较高或贮存时间过长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其残留量有较大增加,因此化学发光法被广泛用于生化污染的检测。

2. 药物纯度及含量的检测药学中常常需要检测药品的纯度及含量。

王丽等人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氨氯地平的药剂及体外生物样品,发现药品残留量与样品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因此化学发光法可被用于药物纯度及含量的检测。

化学发光材料

化学发光材料

化学发光材料化学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在外部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材料,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发光材料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化学发光原理化学发光又被称为化学发光发射或荧光(fluorescence),是指在某些物质受到激发后,能够吸收外部能量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种发光现象基于受激发的分子的电子能级变化。

化学发光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激发、激发态寿命和发光。

首先,化学发光材料受到外部激发源(如光或电能)的作用,将分子的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

其次,激发态分子经过一段寿命,有两种可能的衰变途径,一是通过非辐射衰变转化为基态而不发光,二是通过辐射衰变向周围环境释放出能量并发出光。

最后,发光产生的颜色由材料的分子结构决定。

二、化学发光材料的应用1. 生物医学领域化学发光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生物标记技术中常用的荧光染料、荧光探针和荧光微粒等都是化学发光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细胞成像、蛋白质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等多个方面,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2. 环境监测与安全防护化学发光材料在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化学发光为基础的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水质中的重金属离子以及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等。

此外,发光材料还可以被用作防伪标识、光学信号器件等,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3. 光电子器件化学发光材料在光电子器件中有广泛应用。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利用化学发光原理制造的光源,具有高效、长寿命、低功耗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室内照明、显示器件和车辆照明等领域。

三、化学发光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化学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将会进一步拓展。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发展方向:1. 新型发光材料的合成科学家们将继续探索新材料的合成方法,以获得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例如,研发新型的有机荧光材料、稀土离子掺杂的无机材料等,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发光材料的需求。

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化学发光技术是一种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使样品发生发光现象。

化学发光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速度,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环境分析等领域。

一、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使样品发生发光现象。

其中,化学发光主要有三种类型: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

1.荧光荧光是指在一定波长的激发下,某些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吸收能量后发射出具有不同波长和较长寿命的电子能级跃迁辐射能量的过程。

荧光通常可以通过紫外线或蓝色激发光源激发产生,其波长范围大约在300 ~ 600 nm,通常在可见光区域呈现出蓝色、绿色、黄色或红色的发光。

2.磷光磷光是指在一定波长的激发下,某些物质(如荧光物质、稀土金属离子等)吸收能量后在较长时间内发生第二次辐射、生成光的过程。

磷光的波长通常在可见光和红外光区域,磷光与荧光的区别在于其发光时间相对较长,通常持续数毫秒至数秒不等。

3.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是指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由于活化能很高而不能生成光谱吸收或吸收的光谱不能足以将其激发至发光态,但是在反应后因为化学能、热能的释放,能够将分子激发至高能态从而产生发光现象。

化学发光的特点是光谱宽、持续时间短(通常在微秒数量级),且发光强度较高。

二、化学发光的应用化学发光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环境分析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发光技术及其应用。

1.荧光标记技术荧光标记技术是一种在生物样品中检测特定分子的方法,通过标记样品分子与荧光物质结合,使其在激发下发生发光,并通过荧光检测系统测量荧光强度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分子。

荧光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细胞成像、酶学研究等方面。

2.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的发光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应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介绍化学发光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可见光的现象。

它基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释放,通常是由化学反应的激发态分子回到基态释放能量所导致的。

化学发光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机制:•化学荧光:某些物质在光激发下,荧光基团由激发态回到基态,发射出可见光。

•化学发光:某些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高能态中间体经历电子转移过程,产生激发态,再由激发态转入基态,释放出能量的同时发出可见光。

•化学发光离子对:通过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的反应,生成高能态的化学发光离子对。

2. 应用领域化学发光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2.1. 生命科学研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化学发光被广泛用于细胞成像、蛋白质检测、核酸杂交等实验中。

这些应用基于特定的化学发光体系,如荧光染料和生物标记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实现相应的发光信号。

2.2. 医学诊断化学发光在医学诊断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和分子诊断等方面。

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靶分子结合,然后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发光信号,可以对某些疾病标志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2.3. 环境监测化学发光也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用于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

例如,通过将特定的化学荧光探针引入水样中,当探针与目标污染物发生反应时,产生化学发光信号,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2.4. 安全防护化学发光在安全防护领域也有应用。

例如,在夜间或黑暗环境中,荧光标志和荧光涂料可以发出可见光,起到警示和导引作用。

此外,化学发光材料还可以作为紧急逃生的照明装置,提供照明供人们辨别方向和逃生。

3. 化学发光的优势与展望化学发光具有许多优势,使其在各个应用领域广泛使用。

以下是其主要优势:•高灵敏度:化学发光可以通过专门设计的化学荧光探针和信号放大技术,达到极高的灵敏度,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分子。

•高选择性:由于化学发光反应的特异性,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度选择性识别,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

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

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

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及评价应用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物质的发光反应,在外界刺激下,物质发生激发态到基态的电子跃迁,从而释放光子并产生发光现象。

化学发光法技术要点包括反应物的选择、光学系统的设计和检测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技术要点以及评价应用。

1.原理: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基于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

一般来说,化学发光反应包括激发和发光两个过程。

首先,通过适当的刺激,使得反应物处于高能级的激发态;然后,在能级自发降低的过程中,放出能量差,产生光子并产生发光现象。

这种发光现象被称为化学发光。

2.技术要点:(1)选择合适的反应物:反应物的选择对化学发光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常要求反应物在发光过程中能产生稳定可靠的发光,且反应物之间的反应控制要良好。

同时,还要考虑反应物的选择范围、溶解性、灵敏度等因素。

(2)光学系统的设计:光学系统是用于收集、传输、分离和检测发光信号的组件。

设计良好的光学系统可以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

光学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光源的选择、光路的布局、光学元件的选用等方面。

(3)检测:检测是化学发光法中的关键步骤。

可以使用不同的光学仪器进行检测,如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子多功能测量系统等。

检测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波长和敏感性以获得准确的发光信号。

3.评价应用:(1)分析化学:化学发光法在分析化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和生物分析中。

在无机分析中,可以用于测定微量的金属离子、无机盐和荧光物质。

在有机分析中,可以应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含量和浓度。

在生物分析中,化学发光法可以用于检测细胞组织中的酶活性、激素浓度、蛋白质浓度等。

(2)生命科学研究:化学发光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药物筛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分子诊断等。

化学发光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灵敏性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

(3)环境监测:化学发光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领域,例如检测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污染物。

化学发光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与应用化学发光是指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光,也称为化学发光现象。

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都十分常见,如萤火虫、海藻等生物产生的光,以及现代生物医学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

本文将介绍化学发光的原理和应用。

一、化学发光的原理化学发光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释放而产生。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可以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光子属于电磁波谱中可见光的范畴,其能量范围从400纳米(紫外线)到700纳米(红外线)。

如果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容易被肉眼观察到,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化学发光现象。

化学发光的反应机制非常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化学反应中的电子在从高能级到低能级的过程中释放了能量。

2.激发态分子从一个激发能级到另一个激发能级时会释放出光子,这个光子跟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有关。

3.某些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释放了电子激发能,这些能量转化成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就称为化学发光现象。

二、化学发光的应用1、生物医学领域化学发光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十分广泛,最常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发光单元(PMT),此类技术被广泛用于基因测序、免疫检测、酶促反应和分子诊断等。

通过将荧光素固定到药物或抗体上,可以将药物或抗体标记为目标生物分子,可对它们进行非常高度灵敏的检测。

这些荧光分子在接触到目标生物分子时会发出光,这种光会在相机或显微镜上被监测到。

2、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化学发光技术可以检测到食品中的致病菌和毒素。

通过检测裸眼难以观察的微生物或毒素,可对食品安全进行高效快捷的检测,这使得成千上万的食品公司能够对食品加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这种检测技术也被广泛用于污染检测和其他环境问题。

3、安防领域化学发光技术在安全检测领域也有应用。

利用红外线探测技术与化学发光技术结合,可以实现高精度生物成像技术,例如在半透明的墙上便可以看到隐蔽的物品或活动。

4、环保领域近年来,化学发光技术也开始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发光原理和应用

化学发光原理和应用

化学发光原理和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化学发光现象随处可见:发光剂的荧光,萤火虫的荧光,路灯和汽车尾灯的发光,甚至还有荧光笔,荧光手表等。

这些发光现象的产生,都与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有关,也就是化学发光反应。

本文将介绍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反应的原理化学发光反应是通过某些特殊反应来实现的,它的基本原理是发光反应是一种发生在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

在这一过程中,化学成分的激发产生的能量被释放,形成了能量量子,这些量子随后被放射出去,引起了发光的现象。

发光反应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反应物组成,当它们相互反应时,放出了不同程度的能量,而此过程中放出的能量就会引起一种发光的现象。

常见的化学发光反应有很多,例如,酒精飞火现象,这是因为在氧气气氛中,含有酒精的物质燃烧产生的能量,激发了大量的氧气原子和分子,这些原子和分子在发生跃迁时会产生强烈的红色或者蓝绿色的光;另外,铵化氢氧化法制备高活性亚铊(Ⅲ)氧化物,也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质,这种荧光可以在激发光照射下工作。

化学发光反应的应用化学发光对于科学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和农业领域。

下面,我们将看一下化学发光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医学领域在医学科研中,化学发光广泛应用于各种分子的素材分析,例如,人造荧光素™作为一种化学药品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可以用于检测DNA的合成和蛋白质的某些特征。

同时,它还可以被用来提高各种分子分析的灵敏度和速度。

2.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中,化学发光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电子,航空和汽车制造中,尤其是在部分产品的研发制造中。

3.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中,化学发光则可以被用来检测一些特定物质,例如在某些具有高亲水性的化学处理剂中添加轻质的发光剂,可以使膜片变得更加透明,并且能够吸收更多的静电电量,从而达到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4. 环境检测领域在环境检测领域中,化学发光可以被用来检测水质,空气质量和其他的环境保护问题。

例如,日本科学家在酸雨污染的环境下,使用了发光剂进行了酸雨的检测,并得到了很好的数据结果。

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光和化学反应一直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们通过光来感受周围的环境和物体,光和化学反应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例如火柴燃烧、烟花绽放等等。

化学发光技术就是基于化学反应而产生光的技术,是一种注重光学性质的化学科技。

一、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是光触媒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

当光激发物质分子使其处于能量分子激发态,当分子处于激发态时,这些分子会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光。

可以理解为,当潜能电子的能量减少时,其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所释放的能量,就是分子发出的光。

化学发光技术的两种机制:1. 激发态复合机制。

激发态物质分子复合放出光,这种复合反应称为化学激发复合。

2. 化学发光放大机制。

是指在化学反应产物被光激发后发光。

下面介绍几个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1. 荧光素双氧水发光原理。

该反应是将荧光素、氢氧化钠和双氧水混合,荧光素激发后,整个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高激发态;然后给它一些时间,荧光素分子失去能量来改变电子结构,返回原有的基态,此时便放出了光。

2. 二氧化硫和氨水发光原理。

二氧化硫和氨水反应后,会产生一种叫做亚硫酸铵的物质。

这种物质可以激发荧光素发光,也可以通过直接发射光子发光。

3. 金属螯合剂。

金属离子加王水可以将形成的金属离子与一些配体结合,形成金属螯合剂。

金属螯合剂在氧气的存在下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三氧化二铁。

这个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放出了光,从而形成了化学发光现象。

二、化学发光技术的应用1. 医学检测。

医学中,化学发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诊断,例如利用放射性核素的发光性质,可以在体外检测并跟踪疾病的发展变化,使医生能够掌握病情。

2. 环境污染监测。

化学发光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水中的有害物质,例如溶液中的重金属,工业废水中的卤代烃、汞、铬等物质,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污染物的浓度。

3. 生物成像。

化学发光技术可以将荧光素标记到生物分子上,例如标记到细胞质、细胞核和蛋白质。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原理及应用发光是一种人们非常熟悉的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生物体的闪光、萤火虫的闪光等等。

这些光都是自然界提供的发光现象,它是由于物质的能量跃迁产生的辐射所造成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也开始能够自己制造发光现象。

其中,化学发光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拥有重要的地位,还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化学发光原理化学发光是在一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放射性现象。

化学发光现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与外部光源激发而产生的化学荧光,另一种则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的原理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化学能量被转化成电能和光能。

在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中,反应物的电荷状态发生变化,能量被释放出来,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产生了能量的释放,能量的释放则以光的形式发出。

在发光反应中,一般有两种物质参加,即荧光基和发光基。

荧光基一般是一个能够吸收外界电磁波辐射而发出光的分子;而发光基是指能够在激发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或反应离子之间的交换而释放能的化合物。

这两种物质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二、化学发光的应用化学发光在日常生活、医疗、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谈谈它的一些应用。

1、化学发光在荧光照明中的应用荧光照明是一种以炭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为主要活性物质的人工照明系统。

它以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发光材料与电子束或紫外线的激发而实现照明的效果。

与传统的白炽灯和其他类型的荧光灯相比,荧光照明技术具有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2、化学发光在生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生物制剂是一种独特的药物,它是从生物体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常常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

生物制剂的研究中需要大量的生物检测,而化学发光技术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则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可以使用化学发光技术来检测一些特定生物分子,如酶、免疫球蛋白等。

3、化学发光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环境监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可以检测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中存在的污染物,化学发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也有较广泛的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化学发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化学发光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光子来实现物体发光的技术。

它利用某些特殊物质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会放出能量的原理,将某些特定物质加入到被检测物中,通过观测物体发出的光信号来实现对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化学发光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环境监测、药物研发、生物医学等。

化学发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化学反应能量产生和激发态退激发释放的光子能量相等的能量平衡原理。

首先,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失去化学键能或者电子的激发能产生化学反应能量,也称为激发能。

而这些激发能大部分都被用于使反应物的分子转化到更稳定的它们的低能量分子状态中,剩下的激发能则转化成光子形式的能量释放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发光。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看,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发光能量必须与系统中耗散的激发能相等。

在化学反应产生发光的实现过程中,可以选择两种策略。

一种是利用激光器和荧光信号放大器,对分子中的荧光分子进行激发,使相继排列并能吸收同样频率的激光的分子之间发生跳跃,这些分子在吸光子时会处于激发态,而在退激态时就会产生发光,这就是荧光标记或间接发光。

而另一种则是直接观察样品的发光信号,即直接发光。

此种方法常用于生物体外近红外成像(NIR imaging)中,探测深度和分辨率高,且对组织破坏很少。

化学发光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第一是环境监测领域。

可以利用化学发光技术来检测空气和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汞、铅、铊、氟等,对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

二是在药物研发中,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检测各种药物对靶蛋白的互作情况,优化药物配方,提高药物疗效。

三是在生物医学领域,化学发光技术可以用来检测某些特定生物分子,如细胞膜的糖蛋白,以及某些特定癌细胞分子等。

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发光技术的应用还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在研究蛋白质修饰中如磷酸化等修饰的结果的时候,常用的化学发光技术是以下一些诸如Western Blotting等的技术把大量的蛋白样品从复合物中分离并检测。

化学发光试剂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发光试剂的原理与应用

化学发光试剂的原理与应用1. 原理化学发光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

化学发光试剂是实现化学发光的关键材料。

化学发光试剂的原理主要基于化学反应能够释放能量,并将能量转化为光的形式。

常见的化学发光原理包括化学发光酶法、化学发光氧化还原反应法和化学发光荧光染料法。

1.1 化学发光酶法化学发光酶法是利用酶与底物之间的反应,产生化学反应,导致发光的原理。

其中著名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等。

这些酶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高能态的产物,再通过放光的过程,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1.2 化学发光氧化还原反应法化学发光氧化还原反应法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释放能量,并将能量转化为光的原理。

一般情况下,化学发光试剂中包含有一种氧化剂和一种还原剂。

当这两种试剂混合并与底物反应时,产生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分解,释放出能量,从而产生化学发光的效应。

1.3 化学发光荧光染料法化学发光荧光染料法是通过激发荧光分子,使其转化为高能态,然后再通过受激发射的过程,发出特定波长的光。

化学发光荧光染料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

通过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可以实现对细胞、分子和基因等的研究。

2. 应用化学发光试剂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医学诊断化学发光试剂在医学诊断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样本中某种生物标志物与化学发光试剂的反应,可以实现对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

例如,在血液中检测心肌酶的水平,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患有心肌梗塞。

2.2 生物学研究化学发光试剂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

通过标记化学发光试剂,可以实现对细胞内特定分子的定位和追踪,从而研究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过程。

2.3 环境监测化学发光试剂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用于检测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和有机物等。

化学发光法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法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
2、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enzymeimmunoassay,CLELA)是以酶标 记抗原或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复合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在信号试剂作 用下发光,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发光测定,酶的浓度决定了化学发光的强度。辣根过 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LP)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常用的标记酶,发光底物以 鲁米诺、AMPPD(1,2-二氧环乙烷衍生物,一种碱性磷酸酶底物)为代表。
发光反应室
光检测器
信号放大器
显示与记录
目录
CONTENTS
1
化学发光原理
2 化学发光在免疫分析上的应用
3
化学发光-分子印迹技术
4
优缺点分析
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1977年,Halman等将化学发光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方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相较于传统免疫技术(放射免疫技术、 酶免疫技术、荧光免疫技术等),CLIA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特异性好、精确度高、检测 范围广等优势。
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 ➢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LIA可分为三大类: ➢ 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
1、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免疫测定方法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直接化学发光剂在发光免疫分析过程中不需要酶的催化作用,直接参与发 光反应,他们在化学结构上有产生发光的特有基团,可直接标记抗原或抗 体,目前常见的直接化学发光标记物主要有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应用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应用化学发光是指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发光现象。

这种现象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神秘和神奇,因为它只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人们的对化学发光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它的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化学发光的原理化学发光的原理可以归结为能量变换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被反应物所吸收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就会进入一个高能态的状态。

当这个电子返回到低能态时,它会释放出一定的能量,这个能量就会转化成光的形式而呈现出来。

这就是化学发光的核心原理。

化学发光的种类化学发光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单单体荧光、化学生成物荧光以及电催化荧光。

单单体荧光是指单一的化合物在受到激发后发出光的现象。

例如,当荧光棒在黑暗中弯曲或击打时,其中的化合物直接发出荧光。

化学生成物荧光是指反应物生成的某种物质具有发光性质,例如偶氮联苯与硝酸间的反应会生成一种荧光物质。

电催化荧光是根据电化学的原理产生的荧光,它们依赖于电极与液体中的某些化合物之间的反应。

化学发光的应用化学发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夜场、舞会等娱乐场所中,大胆运用荧光色彩和特效,营造出更加热烈的氛围。

在疾病诊断方面,化学发光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

荧光标记用于生物检测、糖化血蛋白检测,以及某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方面。

此外,化学发光还可以用于农业、水文测验、工业等多种领域。

在环保方面,化学发光灯效果比较好,可以光合作用,避免电池散发的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

总结化学发光是一项科技领域中的动态技术,其原理和应用持续不断地被深入研究,为人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

研究化学发光的原理以及利用发光技术进行应用研究,是未来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我们追求光明未来的必要手段。

化学发光的基础原理与应用

化学发光的基础原理与应用

化学发光的基础原理与应用化学发光是一种直接转化化学能量为光能的现象,通过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和能量释放,在突发光亮的瞬间,通常会产生极高的亮度和宽频。

这种化学反应通常被称为化学发光反应或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是装置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激活发光荧光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光荧光物质吸收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变得激发并处于分子激发态,然后经光辐射转移到基态,产生短暂的发光。

所以,在化学反应环境下的能量转化,可以促使发光荧光物质受激,从而实现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反应应用广泛,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例如,在医学上,化学发光反应可以应用于检测不同病原微生物和某些结构中的分子。

在农业生产中,化学发光反应可以应用于检测农作物的益虫害虫和农药的残留。

此外,化学发光还广泛应用于绿色照明、安保等领域,以及舞台灯光、化妆品等方面。

当我们谈到化学发光应用时,我们不能忽视其在环境监测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酶致发光技术来检测生物分子或金属活动。

这项技术与特定的荧光染料和酶相结合,既可以用于检测微生物细胞,也可以用于鉴定DNA或RNA序列,特别是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巨大的优势。

酶致发光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利用在临床化学分析、环境监测以及现场在线监测等领域。

其优点是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分析过程不需要样品预处理,可以直接检测复杂性分子集成。

此外,酶致发光技术的特殊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使其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替代方法,用于代替传统的放射性或荧光分析技术。

除了酶致发光技术,还有其他发光技术,例如金属络合物发光和化学诱导电化学发光。

这些技术都依赖于发光物质的特定属性和化学反应的相关条件。

然而,将这些技术用于实际应用通常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

总结来看,化学发光反应是一种化学能量转换为其它形式能量的现象,其最显著的应用领域是生命科学和环境监测。

在未来,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分析技术的改进,化学发光反应还将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够与臭氧反应产生化学发光的物质: 不饱和脂肪烃和芳香族化合物; 含有N,S等杂原子的化合物; 卤代有机酸和卤代烷烃; N的氧化物和CO; 金属有机化合物; 细菌。
3. 萤火虫发光 (firefly BL)
Luciferin + ATP + O2
max = 562 nm 此反应重要的分析对象是ATP 10-11~10-14mol
化学发光原理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
化学发光基本原理 化学发光分析方法 常见化学发光体系及其分析应用
Part I. 化学发光基本原理
一、化学发光原理:伴随化学反应的光发射现象
某些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由于吸收了反应产生 的化学能而被激发,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发射出一定波长 的光,这种吸收化学能使分子发光的过程称为化学发光 (chemiluminescence) 。 化学发光反应存在于生物体(萤火虫、海洋发光生物)中 ,称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
3 , 4 - Dihydroxybenzoic acid
+69
2. 气相 CL体系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842 (1999) 267–308
以N的氧化物为例 O3 + NO O2 + NO2* NO2* NO2 + hv ( = 600–2800 nm)
任何对此过程产生影响的物质浓度 都可能用化学发光法测定
二、化学发光分析法流路
1. 分立式进样化学发光仪
R1
R2 s
PMT
暗室
这类仪器适合于选择性好, 量子效率高或发光体寿命长的化学发光反 应的监测。
不适用于快速化学发光反应(<15S)的重现性监测。
2. 流动注射进样化学发光仪
试 剂 瓶
流通池(flow cell)
还原剂:氨基酸、SO2、碘、药物、毒品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量子产率不高,可以加入强还原 性物质增强体系灵敏度
可以测定化学需氧量 Talanta 2003, 61, 651-658
六、其他化学发光体系
1. 高价铈 CL体系
Chemiluminescence of Ce (IV) and surfactant Tween 20
2 , 4 - Dihydroxybenzoic acid Phloroglucinol m-Nitrophenol Resorcinol p-Hydroxybenzoic acid
o-Nitrophenol Phenol Rutin Catechol
+557
+408 +326 +296 +276 +115 +96 +80 +73
多酚类物质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有增强作用
林金明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2
五、酸性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
1. KMnO4 – 还原剂 CL体系
KMnO4 + Red — Intermediate (激发态) — 直接CL Fluorophore Fluorophore (激发态) — 间接CL
催化剂: 过氧化酶 氧化血红素 过渡金属离子(Cu2+ 、Mn2+、Co2+、 V4+、Fe2+、 Fe3+、 Ni2+、Ag+、Au3+、Hg2+ etc.)
间接测定:在生物酶作用下与O2生成H2O2的葡萄糖和氨基酸以及相应
的酶
2. 邻菲罗林 (1,10-phenanthroline)
CHO CHO + H2O2 N N N N
发射波长:取决于共存荧光物质
F+. F*+ 2CO2
F*
F+
h
四、碱性高碘酸钾化学发光体系
化学发光原理-活性氧中间体型
ˉ IO4 + O2 + 2 OH ˉ O2ˉ + CO32 ˉ 4 O2ˉ + 4 H2O (O2)2* 2 CO3ˉ ˉ 2 O2 ˉ + IO3 + H2O CO3ˉ + O22 ˉ (1) (2) (3) (4) (5) (λ = 430 ~ 450 nm) (6)
Light intensity [NO]
Measurement of NO2
3NO2 + Mo (Catalyst) 450C 3NO + MoO3 (reduction)
Total NO (initial + reduced NO2) = NOx [NO2] = [NOx] – [NO]
臭氧法测定N的氧化物
luciferase
AMP + Oxyluciferin + hv
4. 细菌发光 (bacterial BL)
FMNH2 + O2 + RCHO
还原型吡 + H2O + hv
max = 490nm
主要分析物 FMN
10-12mol
此反应常用于NADH和NADPH试验 10-15mol
样品sample
PMT
recorder
waste 蠕 动 泵
暗室
几乎适用于所有 < 15s的快速化学发光反应
并且可以增加合适的延迟流路或采用停流技术以适应长寿命的 化学发光反应,所得的化学发光强度可以随时间积累
3. HPLC-CL联用技术
流动相A 流动相B 高压泵 混合器 高压泵 色 谱 柱 废液 DAD检测器 试剂1 混合器 试剂2 混合反应 流 动 池 光电倍增管 滤光片 记 录 进样阀
+ hv
氧化剂: H2O2
催化剂: Cu2+ Co2+ Pb2+
Fe3+ Ni2+
抑制剂: 蛋白质与Cu2+形成络合物
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体系
代表性物质:光泽精 (lucigenin)
CH3 N
+
CH3
Oxidation OH N+ CH3 .2NO3
-
N
NMA
*
O
+
LIGHT
N-METHYLACRIDONE (NMA)
化学发光光谱与发光体的荧光发射光谱具有对应关系
化学发光光谱中避免了激发光源的干扰
二、化学发光反应发生的条件
能量,通道,荧光物质
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的自由能的变化与发光波长的关系: –G h / ex 2.857 × 10 – 4 千卡 / ex 摩尔 400~750nm的可见光发射时所需要的G 的数值应在 38~71千卡(170~300 kJ/mol)之间。
荧光产生的原理
入射光(h1)激发下 的光发射现象
入射光 h1
荧光 h 2
磷光 h 3
化学发光包含化学反应、能量传递以及后续激发 态弛豫(与荧光一致)三个过程
化学发光的原理 化学反应释放的 能量(-G)使基态物 质被激发而产生的后 续光发射现象
化学 反应 - G 化学发光 h
2. 化学发光光谱
化学发光原理-能量传递型
O Ar O C O
O C O
O + 2 ArOH C O
2 CO2 + h1
C O
O C O
OAr + H2O2 O
(CO2)2*
C
氧化剂:H2O2
背景发光:max = 440 nm, 550nm
O +F C O . O C O F+.
O C O
O C O
O C O
.
O C O
max = 445 nm
Lucigenin
氧化剂:H2O2;还原剂 + O2 还原剂:乳酸 尿酸 抗坏血酸
催化剂:过渡金属离子、酶 抑制剂:酚类物质对此反应有抑制作用 间接测定:能够生成H2O2的基质及相应的酶
量子产率高,易于标记,是发 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DNA发 光探针的重要标记物
三、过氧化草酸酯(TCPO)类化学发光体系
暗室
将化学发光高灵敏度的特点与HPLC高分离效率的优势结合,可以 应用于复杂体系中多种痕量物质的定量分析,一般不需要复杂的衍 生过程
Part III. 常见化学发光体系及其 分析应用

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 吖啶酯类化学发光体系 过氧化草酸酯类化学发光体系 无机物化学发光体系

灵敏度高,响应的物种数多,但是选择性差
Part II. 化学发光分析法
一、化学发光分析法原理
R+A B + h
dcA V = — = k[R][A] dt
使[R]过量 CA(t) = CA0 e-kt Icl(t) = cl V = cl kCA(t) = cl kCA0 e-k t 尽管A物质的 CA0 各不相同, 但 I 达到 Imax 的时间相同. e-k’t为常数. Icl(t) CA0 定量分析的依据
*
*
氧分子对的发射: 490 ~ 500 nm CO2双分子发射: 430 ~ 450 nm
nanogold
(O2)2* + 2 H2O2 + 4 OH ˉ (λ = 490 ~ 500 nm)
2 O2 + hν (CO2)2* + O22 ˉ 2 CO2 + hν
nanogold
(CO2)2*
→ DPA + h ν ( λ =
三、化学发光的表征 光谱:仅取决于体系的激发态 动力学曲线(反应时间)
化学发光强度
化学发光强度取决于发光过程的量子产率(cl)反应速率(dc/d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