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课件
合集下载
数学归纳法PPT教学课件
由(1)和(2),可知的等式对任何n N 都成立.
三、例题分析
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3 5 (2n 1) n2 .
证明: (1)当n=1时,左边=1,右边=1,等式成立.
(2)假设当 n k 时,等式成立,就是 1 3 5 (2k 1) k 2 .
那么 1 3 5 (2k 1) [2(k 1) 1] k 2 [(2(k 1) 1] k 2 2k 1 (k 1)2
推理
大球中装的全是红
球
判
考察全部对象,断得到一般结论的方法,
叫做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得到的
结论一定正确!
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 均称为归纳法。
二、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推理正确吗?
在等差数列{an } 中,已知首项为a1 ,公差为d , a1 a1 0 d , a2 a1 1 d , a3 a1 2 d , a4 a1 3 d, an ?
归纳
点评:
an a1 (n 1)d
这个结论是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证明结果
不一定可靠!
讨论: 如何运用完全归纳法证明上面的等差数列通项
公式是正确的?
你玩过多米诺骨牌游戏吗?
能使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条件是什么? 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所有多米诺骨牌就 都能倒下: (1)第一块骨牌倒下; (2)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 导致后一块倒下。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结论正确; (2)假设当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
由(1),(2)可知,命题对于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正确。
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 莫忘掉
作业: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a a2 an1(a 1)在验证
三、例题分析
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3 5 (2n 1) n2 .
证明: (1)当n=1时,左边=1,右边=1,等式成立.
(2)假设当 n k 时,等式成立,就是 1 3 5 (2k 1) k 2 .
那么 1 3 5 (2k 1) [2(k 1) 1] k 2 [(2(k 1) 1] k 2 2k 1 (k 1)2
推理
大球中装的全是红
球
判
考察全部对象,断得到一般结论的方法,
叫做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得到的
结论一定正确!
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 均称为归纳法。
二、讲授新课
思考:下列推理正确吗?
在等差数列{an } 中,已知首项为a1 ,公差为d , a1 a1 0 d , a2 a1 1 d , a3 a1 2 d , a4 a1 3 d, an ?
归纳
点评:
an a1 (n 1)d
这个结论是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证明结果
不一定可靠!
讨论: 如何运用完全归纳法证明上面的等差数列通项
公式是正确的?
你玩过多米诺骨牌游戏吗?
能使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的条件是什么? 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所有多米诺骨牌就 都能倒下: (1)第一块骨牌倒下; (2)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 导致后一块倒下。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结论正确; (2)假设当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
由(1),(2)可知,命题对于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正确。
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 莫忘掉
作业: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a a2 an1(a 1)在验证
数学归纳法完整版课件
所以当n=k+1时,结论也成立. 综上所述,对一切 n∈N*,0<a2n<14<a2n-1≤1 都成立.
思维升华
(1)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探索与正整数n有关的未知问题、存在性问题, 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想—证明”. (2)“归纳—猜想—证明”的基本步骤是“试验—归纳—猜想—证明”. 高中阶段与数列结合的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
微思考
1.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因为 n0∈N*,所以n0=1.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不对,n0也可能是2,3,4,….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多边形内角 和为(n-2)π时,初始值n0=3. 2.数学归纳法的第一个步骤可以省略吗? 提示 不可以,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解
存在
c=14使得
1 a2n<4<a2n-1.
因为 f(x)=4x+4 15,当 x∈(0,1]时,f(x)单调递减,
所以149≤f(x)<145.
因为a1=1,
所以由 an+1=4an+4 15,得 a2=149,a3=37061,且 0<an≤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0<a2n<14<a2n-1≤1.
当 n=1 时,因为 0<a2=149<14<a1=1≤1,
所以当n=1时结论成立. 假设当 n=k(k≥1,k∈N*)时结论成立,即 0<a2k<14<a2k-1≤1. 由于 f(x)=4x+4 15为(0,1]上的减函数, 所以 f(0)>f(a2k)>f 14>f(a2k-1)≥f(1), 从而145>a2k+1>14>a2k≥149, 因此 f 145<f(a2k+1)<f 14<f(a2k)≤f 149, 即 0<f 145<a2k+2<14<a2k+1≤f 149≤1,
数学归纳法课件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命题 平面上有 n 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并且 每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 n 个圆把平面分成了 f(n) =n2-n+2 部分.
【证明】 ①当 n=1 时,一个圆把平面分成两部分,且 f(1) =1-1+2=2,因此,n=1 时命题成立. ②假设 n=k(k≥1,k∈N+)时,命题成立,即 k 个圆把平面分 成 f(k)=k2-k+2 部分.如果增加一个满足条件的任一个圆, 则这个圆必与前 k 个圆交于 2k 个点.这 2k 个点把这个圆分成 2k 段弧,每段弧把它所在的原有平面分成为两部分.因此,这 时平面被分割的总数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2k 部分,即有 f(k+1)=f(k)+2k=k2-k+2+2k=(k+1)2-(k+1)+2, 即当 n=k+1 时,f(n)=n2-n+2 也成立. 根据①②可知 n 个圆把平面分成了 f(n)=n2-n+2 部分.
因为(x+1)k+1+(x+2)2k-1 和 x2+3x+3 都能被 x2+3x+3 整除, 所以上面的式子也能被 x2+3x+3 整除. 这就是说,当 n=k+1 时, (x+1)(k+1)+1+(x+2)2(k+1)-1 也能被 x2+3x+3 整除. 根据①②可知,命题对任何 n∈N+都成立.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的注意点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代数恒等式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准确表 达 n=n0 时命题的形式,二是要准确把握由 n=k 到 n=k+1 时,命题结构的变化特点,并且一定要记住:在证明 n=k+1 成立时,必须使用,1×1 3+3×1 5+… +(2n-1)1(2n+1)=2nn+1.
2.数学归纳法的步骤 (1)(归纳奠基)验证当__n__=__n_0(_n_0_为__命__题__成__立__的__起__始__自__然__数__)___ 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当__n_=__k_(k_∈__N__+_,__且__k_≥__n_0_)_时命题成立,推 导__n_=__k_+__1____时命题也成立. (3)结论:由(1)(2)可知,命题对一切 n≥n0 的自然数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PPT教学课件
数学归纳法的未来发展
不断完善理论
随着数学理论的发展,数学归 纳法的理论和应用将不断完善
和丰富。
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归纳法的 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应用于更 多领域。
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将不断创新 教学方法,提高数学归纳法的教学 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
在商业、金融等领域,数学归 纳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 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组合数学的应用
总结词
数学归纳法在组合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验证 n=1时结论是否成立,再假设n=k时结论成立,推理出 n=k+1时结论也成立,从而得出所有正整数n的结论都 成立。
详细描述
数学归纳法在组合数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体 现:首先,验证n=1时结论是否成立,通常取1作为起 始值;接着,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已经得出前k个 组合数的结论;最后,推理出n=k+1时结论也成立, 即通过前k个组合数的结论推导出前k+1个组合数的结 论,从而得出所有正整数n的结论都成立。这种方法通 常用于求解组合数的性质和公式,如C(n,k)、P(n,k)等 。
总结与展望
数学归纳法的优缺点
• 优点总结 • 直观易懂: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直观易懂的方法,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 严谨性强:数学归纳法是一种严谨的证明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证明过程中的漏洞和错误。 • 应用广泛:数学归纳法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 缺点总结 • 使用条件限制:数学归纳法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所有问题。 • 理解难度大:对于初学者来说,数学归纳法的理解难度较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 • 容易出错:在应用数学归纳法时,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错误和漏洞。
课件2 :2.3 数学归纳法
1 +
猜想其通项公式
1
a1
1
1
a2
2
1
an
n
1
a3
3
…
不完全归纳法
归纳法 :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归纳法分为
完全归纳法
和
不完全归纳法
考察全体对象,得到一
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考察部分对象,得到一
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结论一定可靠
结论不一定可靠
问题情境二
如何解决不完全归纳法存在的问题呢?
即当 = + 1时等式也成立
由(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 ∈ ∗ 都成立
课堂练习: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 + + ⋯ ( + ) = ( + )( + )时,
当=时,左边所得项是 1+2+3
;
当=时,左边所得项是1+2+3+4+5 ;
1−+2
+ + + ⋯ … + ( − ) = ,
当 = + 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当 = + 时等式也成立。
由①和②可知,对n∈∗ ,原等式都成立。
(3)由(1)、(2)得出结论
写明结论
才算完整
用上假设
递推才真
2
+1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 1 1 + + +⋯ +
猜想其通项公式
1
a1
1
1
a2
2
1
an
n
1
a3
3
…
不完全归纳法
归纳法 :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归纳法分为
完全归纳法
和
不完全归纳法
考察全体对象,得到一
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考察部分对象,得到一
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结论一定可靠
结论不一定可靠
问题情境二
如何解决不完全归纳法存在的问题呢?
即当 = + 1时等式也成立
由(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 ∈ ∗ 都成立
课堂练习: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 + + ⋯ ( + ) = ( + )( + )时,
当=时,左边所得项是 1+2+3
;
当=时,左边所得项是1+2+3+4+5 ;
1−+2
+ + + ⋯ … + ( − ) = ,
当 = + 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当 = + 时等式也成立。
由①和②可知,对n∈∗ ,原等式都成立。
(3)由(1)、(2)得出结论
写明结论
才算完整
用上假设
递推才真
2
+1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 1 1 + + +⋯ +
数学归纳法【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因为(3k+1)·7k-1和9·(2k+3)·7k都能被9整除,所以(3k+1)·7k1+9·(2k+3)·7k能被9整除,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综合(1)(2)可 知,(3n+1)·7n-1(n∈N+)能被9整除.
反思感悟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时,首先从要证的式子中 拼凑出假设成立的式子,然后证明剩余的式子也能被某式(数)整除. 其中的关键是“凑项”,可采用增项、减项、拆项和因式分解等方法 分析出因子,从而利用归纳假设使问题得到解决.
点拨 数学归纳法一般被用来证明某些涉及正整数n的命题,n可 取无限多个值,但不能简单地说所有涉及正整数n的命题都可以用 数学归纳法证明。一般来说,从n=k到n=k+1时,如果问题中存在可 利用的递推关系,则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否则使用数学归纳法就有 困难.
在运用数学归纳法时,要注意起点n0并非一定取1,也可能取0,2等
(2)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可以用于证明与正整数 n 有关的命题.证明需要经
过三个步骤:
①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n0(如n0=1或2等)时命题成立. ②假设当n=k时(k∈N+,k≥n0)命题成立,
证明当n=k+1 时命题也成立.在完成了上述两个步骤之后,
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正解当 n=1 时,a1=3,当 n≥2
时,an=Sn-Sn-1=6-2an+1-(6-2an)=2an-2an+1,即 an+1=12an.
∵a1=3,
∴a2=12a1=32,a3=34,a4=38.
3,������ = 1,
猜想
an=
3 2������-1
反思感悟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时,首先从要证的式子中 拼凑出假设成立的式子,然后证明剩余的式子也能被某式(数)整除. 其中的关键是“凑项”,可采用增项、减项、拆项和因式分解等方法 分析出因子,从而利用归纳假设使问题得到解决.
点拨 数学归纳法一般被用来证明某些涉及正整数n的命题,n可 取无限多个值,但不能简单地说所有涉及正整数n的命题都可以用 数学归纳法证明。一般来说,从n=k到n=k+1时,如果问题中存在可 利用的递推关系,则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否则使用数学归纳法就有 困难.
在运用数学归纳法时,要注意起点n0并非一定取1,也可能取0,2等
(2)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可以用于证明与正整数 n 有关的命题.证明需要经
过三个步骤:
①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n0(如n0=1或2等)时命题成立. ②假设当n=k时(k∈N+,k≥n0)命题成立,
证明当n=k+1 时命题也成立.在完成了上述两个步骤之后,
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正解当 n=1 时,a1=3,当 n≥2
时,an=Sn-Sn-1=6-2an+1-(6-2an)=2an-2an+1,即 an+1=12an.
∵a1=3,
∴a2=12a1=32,a3=34,a4=38.
3,������ = 1,
猜想
an=
3 2������-1
4-4数学归纳法 课件【共44张PPT】
检测篇·达标小练
1.一个关于自然数 n 的命题,如果证得当 n=1 时命题成立,并在假设当 n= k(k≥1 且 k∈N*)时命题成立的基础上,证明了当 n=k+2 时命题成立,那么综合上 述,对于( B )
A.一切正整数命题成立 B.一切正奇数命题成立 C.一切正偶数命题成立 D.以上都不对
解析:本题证明了当 n=1,3,5,7,…时,命题成立,即命题对一切正奇数成立.A, C,D 不正确.故选 B.
检测篇·达标小练
课时作业
展视野•思维升华
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点 数学归纳法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 n 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 n=n0 (n0∈N*)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以“当 n=k(k∈N*,k≥n0) 时命题成立”为条件,推出当 “ n=k+1 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 n0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n 都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1 时,等式左边是 1+a+a2
.
解析: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可知,当 n=1 时,等式的左边应为 1+a+a2.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32-42+…+(2n-1)2-(2n)2=-n(2n+1).
证明:(1)当 n=1 时,左边=12-22=-3, 右边=-1×(2×1+1)=-3,等式成立. (2)假设当 n=k(k≥1,k∈N+)时,等式成立,即 12-22+32-42+…+(2k-1)2-(2k)2=-k(2k+1). 当 n=k+1 时,12-22+32-42+…+(2k-1)2-(2k)2+(2k+1)2-(2k+2)2=-k(2k +1)+(2k+1)2-[2(k+1)]2=-k(2k+1)-(4k+3)=-(2k2+5k+3)=-(k+1)[2(k+1) +1],所以 n=k+1 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 n∈N+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课件.ppt
材
生
学 法 学 书 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 程, 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分学
目
手 程 设 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辩证唯物
析
情情感态度标价值观段主一义种观方点法;,序体激会发研学究生数的学学计问习题热的情,
使学生初步形成做数学的意识和
科学精神.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
教学方法 类比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要传授学生课
教
学学法指导教
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主
方 教 板 动思考、亲自动手、自我发现等学习
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
材
生
学 到较为法理想的教学学终极目标.书
分学 目 手 程 设
析
教情学手段标
借助多段媒体呈现多序米诺骨牌等计生活素
材,真正辅助课堂教学.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
教学 教 方 教 板 材生 学 法 学 书 分学 目 手 程 设 析情 标 段 序 计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
教学内容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是人民教育 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 学第三册(选修II)第二章第一节的内 容,根据教学大纲,本节共3课时,这 是第1课时, 主要内容是数学归纳法理 解与简单应用.
第一阶段:输入阶段
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 回顾数学旧知,追溯归纳意识; 借助数学史料, 促使学生思辨.
第二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
教
学 教 方 搜索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教
板
材 分 析
生 学 法 类比数学
第学情三阶段目 标:操作阶手 段段
学书 教 12..程序知思学识想设线方计法;三线条;设计线:
数学归纳法PPT课件
归纳步骤的正确性
归纳步骤必须严谨、准确, 确保从$n=k$到 $n=k+1$的推理过程无误, 才能保证数学归纳法的正 确性。
03 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方法
直接证明法
总结词
通过直接验证n=1和归纳假设验证n=k+1,逐步推导归纳步骤。
详细描述
在直接证明法中,首先验证基础步骤(n=1),然后提出归纳假设,即假设对 于某个自然数k,结论成立。接着利用归纳假设推导n=k+1时的结论,从而完成 归纳步骤。
归纳基础的作用
归纳基础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初始 的判断依据,为后续的归纳步骤 提供支撑和依据。
归纳步骤
01
02
03
归纳假设
归纳假设是数学归纳法的 核心,即在$n=k$时命题 成立的基础上,推导出 $n=k+1$时命题也成立。
归纳推理
在归纳假设的基础上,通 过逻辑推理和演绎,推导 出$n=k+1$时命题成立的 过程称为归纳推理。
反向证明法
总结词
通过证明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证明原结论成立。
详细描述
在反向证明法中,首先提出结论的反面,然后试图证明这个反面不成立。如果反 面不成立,那么原结论必然成立。反向证明法常常用于解决一些不易直接证明的 问题,通过反证发现矛盾,从而得出原结论的正确性。
04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实例
数列求和
详细描述
数学归纳法的变种包括但不限于超数 学归纳法、双数学归纳法和反向数学 归纳法等。这些变种可以使得证明更 加简洁、直观和易于理解。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二项式定理的证明过程可以通过数学归纳 法进行推导。通过归纳法的应用,我们可 以逐步推导出二项式定理的各项展开式, 从而证明了二项式定理的正确性。
《数学归纳法》课件
数学归纳法
REPORTING
• 数学归纳法简介 •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实例 • 数学归纳法的注意事项 • 数学归纳法的扩展与深化
目录
PART 01
数学归纳法简介
REPORTING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列、组合数学等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递推的方式,将 问题从n-1的情形推广到n的情形,从而完成对所有情形的证明。
详细描述
在应用数学归纳法时,首先需要验证初始条 件是否满足。初始条件通常是数学表达式在 某个特定值或某些特定值下的结果。验证初 始条件是为了确保递推的基础是正确的,从 而保证整个证明的正确性。
归纳递推步骤的正确性
总结词
确保归纳递推步骤的正确性是数学归纳法的 核心。
详细描述
归纳递推步骤是将问题从n个情况简化为n1个情况的推理过程。这个步骤必须正确无 误,否则整个证明就会失败。在验证归纳递 推步骤的正确性时,需要仔细检查每个步骤 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确保它们是正确的
归纳步骤
使用归纳假设来证明下一个 整数的结论,并逐步推导到 所有正整数。
PART 0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实例
REPORTING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证明
总结词
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详细描述
首先,验证基础步骤,当$n=1$时,公式成立。然后,假设当$n=k$时公式成立,推导当$n=k+1$时公式的成 立。最后,根据归纳法原理,得出结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VS
详细描述
首先,验证基础步骤,当$n=1$时,公式 成立。然后,假设当$n=k$时公式成立, 推导当$n=k+1$时公式的成立。最后, 根据归纳法原理,得出结论:几何级数求 和公式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REPORTING
• 数学归纳法简介 •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实例 • 数学归纳法的注意事项 • 数学归纳法的扩展与深化
目录
PART 01
数学归纳法简介
REPORTING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列、组合数学等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递推的方式,将 问题从n-1的情形推广到n的情形,从而完成对所有情形的证明。
详细描述
在应用数学归纳法时,首先需要验证初始条 件是否满足。初始条件通常是数学表达式在 某个特定值或某些特定值下的结果。验证初 始条件是为了确保递推的基础是正确的,从 而保证整个证明的正确性。
归纳递推步骤的正确性
总结词
确保归纳递推步骤的正确性是数学归纳法的 核心。
详细描述
归纳递推步骤是将问题从n个情况简化为n1个情况的推理过程。这个步骤必须正确无 误,否则整个证明就会失败。在验证归纳递 推步骤的正确性时,需要仔细检查每个步骤 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确保它们是正确的
归纳步骤
使用归纳假设来证明下一个 整数的结论,并逐步推导到 所有正整数。
PART 03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实例
REPORTING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证明
总结词
通过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详细描述
首先,验证基础步骤,当$n=1$时,公式成立。然后,假设当$n=k$时公式成立,推导当$n=k+1$时公式的成 立。最后,根据归纳法原理,得出结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VS
详细描述
首先,验证基础步骤,当$n=1$时,公式 成立。然后,假设当$n=k$时公式成立, 推导当$n=k+1$时公式的成立。最后, 根据归纳法原理,得出结论:几何级数求 和公式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2.3数学归纳法课件
不完全归纳法 解释:从一类对象中部分对 象都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对象全体都具有 这种性质的归纳推理方法。又作不完全归纳 推理。 不完全归纳法是从一个或几个(但不是全部 )特殊情况作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
2 1 5 2 2 1 17
2
21
2 1 257
23 24
(费马猜想 )
即n=k+1时等式成立. 由(1)(2)可知,对任意n∈N+等式均成立.
[变 1]
1 1 1 证明: + +„+ = 1×3 3×5 (2n-1)(2n+1)
n .(n∈N*) 2n+1
[分析]
第一步验证 n 取第一个正整数 1 时等式成
立,第二步假定 n=k(k∈N*)时命题成立,即 1 1 1 k + +„+ = 成立, 并以 1×3 3×5 (2k-1)(2k+1) 2k+1 1 1 1 此作为条件来推证等式 + +„+ 1×3 3×5 (2k-1)(2k+1) k+1 1 + = 成立. (2k+1)(2k+3) 2(k+1)+1
-
-
故 n=k+1 时猜想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 n≥2,n∈N*,有 an=5×2n 2.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5,n=1, an= - 5×2n 2,n≥2.
-
完全归纳法: 把研究对象一一都考查到了而推 出结论的归纳法称为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是一种在研究了事物的所有( 有限种)特殊情况后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又叫做枚举法.与不完全归纳法不同,用完 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通常在事物包 括的特殊情况数不多时,采用完全归纳法
1 1 1 1 练习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 +„+ 1· 2· 3· 2 3 4 n(n+1) n = (n∈N*),从“n=k 到 n=k+1”时,等式左边需要增 n+1 添的项是 1 A. k(k+1) 1 1 B. + k(k+1) (k+1)(k+2) 1 C. k(k+2) 1 D. (k+1)(k+2) ( )
数学归纳法课件
则 a2=115,类似地求得 a3=315.
(2)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证明.
归纳奠基 →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
假设当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_n_=__k+__1__ 归纳递推 → 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
n=n0
n=k
n=k+1
从n0开始所 有的正整数
类型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例1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1×3×…×(2n -1)(n∈N*),“从k到k+1”左端增乘的代数式为_2_(2_k_+__1_)_.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n∈N*时,1-12+13-14+…+2n1-1-21n=n+1 1+ n+1 2+…+21n.
类型二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例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一切 n∈N*,1+212+312+…+n12≥2n3+n 1.类型三 归纳—猜想—证明
例 3 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其中 an=n2nS-n 1且 a1=13. (1)求a2,a3; 解 a2=22×S22 -1=a1+6 a2,a1=13,
数学归纳法
知识点 数学归纳法
对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等式 n(n-1)(n-2)…(n-50)=0. 思考1 验证n=1,n=2,…,n=50时等式成立吗? 答 成立. 思考2 能否通过以上归纳出n=51时等式也成立?为什么? 答 不能,上面的等式只对n取1至50的正整数成立.
(1)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 正整数 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2)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并证明.
归纳奠基 →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
假设当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_n_=__k+__1__ 归纳递推 → 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
n=n0
n=k
n=k+1
从n0开始所 有的正整数
类型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例1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1×3×…×(2n -1)(n∈N*),“从k到k+1”左端增乘的代数式为_2_(2_k_+__1_)_.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 n∈N*时,1-12+13-14+…+2n1-1-21n=n+1 1+ n+1 2+…+21n.
类型二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例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一切 n∈N*,1+212+312+…+n12≥2n3+n 1.类型三 归纳—猜想—证明
例 3 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其中 an=n2nS-n 1且 a1=13. (1)求a2,a3; 解 a2=22×S22 -1=a1+6 a2,a1=13,
数学归纳法
知识点 数学归纳法
对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等式 n(n-1)(n-2)…(n-50)=0. 思考1 验证n=1,n=2,…,n=50时等式成立吗? 答 成立. 思考2 能否通过以上归纳出n=51时等式也成立?为什么? 答 不能,上面的等式只对n取1至50的正整数成立.
(1)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 正整数 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证明:①当 n=2 时,a2=5×22 2=5,猜想成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假设 n=k 时成立,即 ak=5×2k 2(k≥2,k∈N*),
-
当 n=k+1 时,由已知条件和假设有 ak+1=Sk=a1+a2+„+ak =5+5+10+„+5×2k-2 5(1-2k-1) =5+ 1-2 =5×2k-1.
1 1 1 1 练习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 +„+ 1· 2 2· 3 3· 4 n(n+1) n = (n∈N*),从“n=k 到 n=k+1”时,等式左边需要增 n+1 添的项是 1 A. k(k+1) 1 1 B. + k(k+1) (k+1)(k+2) 1 C. k(k+2) 1 D. (k+1)(k+2) ( )
6
(k 1) (k 1) 1 2(k 1) 1
右边
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命题
对任何n∈N*都成立。
重点:两个步骤、一个结论;
注意:递推基础不可少, 归纳假设要用到,
结论写明莫忘掉。
练习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 „+(2n + 1) = (n + 1)(2n + 1) 时,在验证 n = 1 成立 时,左边所得的代数式是( ) A. 1 B.1+3 C.1+2+3 D.1+2+3+4 [答案] C [解析] 当n=1时,2n+1=2×1+1=3, 所以左边为1+2+3.故应选C.
设{pn}是一个与自然数相关的命题集合,如果 (1)证明起始命题p1(或p0)成立; (2)在假设pk成立的前提下,推出pk+1也成 立,那么可以断定。{pn}对一切正整数(或自 然数)成立,这种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引例1:已知数列{an}中, a1=1,an+1=an/(an+1),试求出a2,a3,a4并猜 想{an}的通项公式
由题中条件可知: 1 1/2 a1=________, a2=________ 1/3 1/4 a =________, a =________
3 4
…………….. 1/n 猜想: an=________
例题1
例题1:已知数列{an}中,a1=1,an+1=an/(an+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所有的 正整数n,有an=1/n
一、概念
1、归纳法: 对于某类事物,由它的一些特殊事例或其全部可能情况, 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
归纳法
{ 不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
❋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如费马猜想。 ❋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靠,可不便操作。 提出问题:如何找到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证明结论的 正确性呢?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即n=k+1时等式成立. 由(1)(2)可知,对任意n∈N+等式均成立.
[变 1]
1 1 1 证明: + +„+ = 1×3 3×5 (2n-1)(2n+1)
n .(n∈N*) 2n+1
[分析]
第一步验证 n 取第一个正整数 1 时等式成
立,第二步假定 n=k(k∈N*)时命题成立,即 1 1 1 k + +„+ = 成立, 并以 1×3 3×5 (2k-1)(2k+1) 2k+1 1 1 1 此作为条件来推证等式 + +„+ 1×3 3×5 (2k-1)(2k+1) k+1 1 + = 成立. (2k+1)(2k+3) 2(k+1)+1
那么当n=k+1时,
1 1 1 1 1 2 4 4 6 68 2k (2k 2) 2(k 1)[2(k 1) 2]
k 1 4(k 1) 4(k 1)(k 2) k ( k 2) 1 (k 1) 2 4(k 1)(k 2) 4(k 1)(k 2) k 1 , 4[(k 1) 1]
[证明]
1 1 (1)当 n=1 时,左边= = ,右边= 1×3 3
1 1 = ,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2×1+1 3 (2)假设 n=k(k≥1)时等式成立,即有 1 1 1 k + +„+ = , 1×3 3×5 (2k-1)(2k+1) 2k+1 则当 n=k+1 时,
1 1 1 1 + +„+ + 1×3 3×5 (2k-1)(2k+1) (2k+1)(2k+3) k(2k+3)+1 k 1 = + = 2k+1 (2k+1)(2k+3) (2k+1)(2k+3) 2k2+3k+1 k+1 k+1 = = = . (2k+1)(2k+3) 2k+3 2(k+1)+1 所以当 n=k+1 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一切 n∈N*等式都成立.
(
)
B.8 D.10
1 7 ÷ 1- 2
[答案] B
[ 解析 ] 1 1 1 ∵1 + 2 + 4 + „ + 7-1 = 2
1 1 = 2 - 26 = 1-2
27-1 127 26 = 64
1 1 1 127 而 1+2+4+„+ 8-1> 64 ,故应选 B. 2
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答案] D
[ 解析 ] 1 1 当 n = k 时,等式左边= + + „ + 1· 2 2· 3
1 k(k+1) 1 1 1 当 n=k+1 时,等式左边=1· 2+2· 3+„+k(k+1)+ 1 (k+1)(k+2) 1 两者比较需添加的项为 . (k+1)(k+2) 故应选 D.
1 1 1 127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1+2+4+„+ n-1> 64 成 2 立时,起始值 n 至少应取为 A.7 C.9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例如n0=1) 时命题 成立; 【验证过程】
(2)假设当n=k(k∈N* ,k≥ n0)时命题成立 根据由(1),(2)可知道,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 正整数都成立。 【下结论】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 数学归纳法
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 假设推理过程】
例题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n N n(n 1)( 2n 1) 2 2 2 2 1 2 3 n 6
1 1 1 1 n . 2 4 4 6 68 2n(2n 2) 4(n 1)
例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1 1 1 n . 2 4 4 6 68 2n(2n 2) 4(n 1) 证明 (1)当n=1时,等式左边 1 1 , 2 4 8 1 1 等式右边 , 所以等式成立. 4(1 1) 8 (2)假设n=k(k∈N+)时等式成立, 1 1 1 k 即 成立, 2 4 4 6 2k (2k 2) 4(k 1)
类 比
骨牌倒下 第1张骨牌倒下 假设第k张骨牌倒下 保证第k+1张倒下
命题成立 a1=1成立 假设ak=1/k成立,若证出 ak+1=1/(k+1)成立
…………………………………………….
…………………………………………….
第n张骨牌倒下
命题an=1/n成立
数学归纳法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两个步骤
对于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某些与正整数n有关 的数学命题我们常采用下面的方法来证明它们的正 确性:
[点评] 证明过程的关键是第二步由n=k到n =k+1的过渡,要设法将待证式与归纳假设 建立联系,并朝n=k+1证明目标的表达式 变形.
已 知 数 列 {an} 的 第 一 项 a1 = 5 且 Sn - 1 = an(n≥2,n∈N*), (1) 求 a2 , a3 , a4 ,并由此猜想 an 的表达式 ;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n}的通项公式. [解析] (1)a2=S1=a1=5, a3=S2=a1+a2=10, a4=S3=a1+a2+a3=5+5+10=20, 猜想an=5×2n-2(n≥2,n∈N*).
证明:
1 2 3 1 (1)当n=1时,左边=12=1,右边= 6
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
k (k 1)( 2k 1) 1 2 3 k 6
2 2 2 2
那么: 左边=12+22+……+k2+(k+1)2
k (k 1)(2k 1) 2 (k 1) 6 2 k (k 1)(2k 1) 6(k 1) 6 2 (k 1)(2k 7k 6) 6 (k 1)(k 2)(2k 3) 6
故 n=k+1 时猜想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 n≥2,n∈N*,有 an=5×2n 2.
-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5,n=1, an= n -2 5 × 2 ,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