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客家童谣谚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客家童谣谚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关键词】客家童谣;客家谚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3)29-0-01
客家童谣谚语,是以客家话为母语创作的童谣谚语,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客家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道德情趣等客家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渐渐消失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学者,我觉得很有必要将童谣谚语这些脍炙人口的语言文化传承下来,尤其是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从小培养学生对家乡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达到保护客家传统文化的目的。
1、客家童谣谚语的类型特点
客家人是由于战乱从中原南迁的汉民族民系,他们继承了汉民族语言文化传统,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客家童谣谚语。客家童谣依其教育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诲童谣如《月光光》;绕口令童谣如《鼓与虎》;游戏童谣如《羊子咩咩》等。客家谚语亦可分为三大类型:(1)做人谋事谚语,主要是劝学、德行、交际、谋事等。如“食唔穷,着唔穷,唔晓打算一世穷”、“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子弟不读书,好比瞎眼珠”等。(2)婚姻家庭谚语,主要是反映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解决办法。如“在家千日好,出门三朝难”、“父慈子孝家和丹,贤妻良母化气膏,兄宽弟忍消毒丸,妯娌和睦顺气
散”、“老人莫跌,一跌两节”。(3)耕耘气象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燕子低飞有天雨,高飞天晴朗”、“火烟唔出屋,有天雨”、“早稻日头黄水,晚稻秋淋夜雨”等[1]。
客家童谣谚语短小易记、通俗易懂、句式整齐、琅琅上口,善于运用比兴、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它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的喜怒哀乐,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习俗以及吃苦耐劳、崇文尚教等优良品质,非常适合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本土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2、客家童谣谚语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2.1有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致
客家童谣谚语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和经验总结,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趣味性,对于一直生活在客家话语境中的学生来说,用本土客家方言进行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许多童谣谚语是学生从小耳熟能详的,将其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譬如在语文课中,老师要教导学生不要贪图小便宜,顺手牵羊,就可以用“还细偷针,大哩偷金”这句谚语;譬如教导学生学习要抓住重点,就可以用“打蛇打在七寸上,庄稼种在节气上”这种生活化的谚语。
2.2有利于化解知识难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汉字博大精深,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童谣谚语,可以将复杂的知识要点简单化,变得通俗易懂。比如在教生字时,老师可以引用“有边读边,没边读角”的谚语,意思是在遇到不懂的字时,可以先看看偏旁,念半边。再如查字典,老师也可以编童谣让学生很快
掌握学习查字典的方法,如“知读音,查音序,第一字母找音序;查部首,要看清,上下左右和内外,偏旁部首找不到,不妨试试起笔找;偏房起笔找不到,难检字中去寻找”,简单易学的歌谣,把查字典方法贯穿起来,学生轻轻松松就学会了查字[2]。再如认字,如“攀”,笔画比较多,教师就可以用“两木两叉叉,大人手底下”这句话帮助学生快速地记住“攀”字的结构组成。
2.3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客家童谣谚语反映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展现了许多活生生的乡村田园景象、农民劳作的画面、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等内容。如客家地区流传广泛的《月光光》:“月光光,好种姜;姜必目,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瓜会大,摘来卖。卖到三吊钱,拿来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断节,学打铁;铁生鲁,学杀猪;猪会走,学杀狗;狗会咬,学杀鸟;鸟会飞,飞到哪里,飞到榕树下,捡到一个烂冬瓜。拿转去,食唔下,一泻泻到满厅下。”这首童谣不仅告诉我们蔬菜的种植时节,也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半途而废,不然最终一事无成。客家童谣谚语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下语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增添了许多乡土文化气息,比起一些空洞陌生的课文内容而言,客家童谣谚语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再现,可以激发学生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关注,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加生活化、本土化,而不是华丽辞藻、排比叠加的空洞作文。
3、如何将客家童谣谚语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3.1在课堂教学中朗诵童谣谚语,增强学生语感
学习语文,如同学习英语一样,语感很重要,童谣谚语语句比较工整,对仗押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进一些童谣谚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尤其是绕口令童谣,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汉字读音。譬如“今天星期四,我们去考试,考了四十四,回家看电视,看到少林寺,把你打成西红柿,不关我的事”,可以帮助学生分清”s”和“sh”的读音,纠正平舌音和卷舌音的读法,从而增强学生语感。
3.2将课文知识重点难点变成童谣,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童谣谚语短小易记的特点,将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知识难点和重点编成童谣,方便学生记忆。例如独体字“也”,虽然简单,但是容易忘记,教师就可以编一首童谣“左边有水可养鱼,左边有土种庄稼,左边有女结伴行,左边有人你我他”,将池、地、她、他和“也”字串联起来,帮助学生系列地复习字的结构,从而化难为易。再如,教师也可以将课文中的古诗词谱成歌谣,通过歌唱的方式将古诗词融进歌词里,让学生边学边娱乐,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增强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3.3举办客家童谣谚语创作比赛,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传承中国的语言文化,客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把童谣谚语作为乡土文化融进语文教学,是对于传承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客家童谣谚语创作比赛,通过搜集客家童谣谚语、举行朗诵比赛、童谣谚语创作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实践
能力,将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所听到的童谣谚语,记录并进行积累,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启发学生的文学创作思维。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巧用客家童谣谚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是结合本土文化的一种有益尝试,可以进行创新,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邓培青.客家谚语选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
[2]钱小惠.巧用童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广西教育,2012.3:65.
[3]吴冬梅,客家童谣的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学前教育,2012.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