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数概念的教学,现行教材一般分为(20以内)、(百以内)、(万以内)与(万以上)等几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教学。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空间观念_、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1. 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竖式演算法则可以共同表述为:相同数位上、下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课标》把小学数学内容分为__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2. 新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应该复习的相关的旧知识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小数实质上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后,要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从而归纳出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小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以整数大小比较法则(为基础的),并且是整数大小比较法则(的推广)。但这样的小数大小比较法则只适用于(有限小数),不适用于(循环节是“9”的无限循环小数)。
3. 学生对于直线的无限延伸性难以切实领会,因为无限的东西无法运用直
观教学使学生领会,所以只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来把握。
3. 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想到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先要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5. 计算的形式主要有口算(心算)、笔算、估算等。
6.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图形与变换”包括的内容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以及等积变换和这些知识的应用。
10.《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目
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四个方面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4、(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而约分和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借助(商不变的规律)引进,也可以通过(图形或教具的演示或学具操作)逐步认识到。
5、乘法口诀有(“小九九”和“大九九”)两种。小学教材一般乘用(“小九九”),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7. 在表述物体的位置关系的词语中,上、下、东、南、西、北是根据某种客
观标准定义的,跟被描述的物体和观察者无关;而左、右、前、后则与被描述的物体或观察者有关。
8. 表示集中程度的统计特征数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6、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竖式演算法则可以共同表述为:
(1)(相同数位(2)(从低位加起);
(3)(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7、新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应该复习的相关的旧知识是:(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商不变的规律);(3上、下对齐);(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8、小数乘除法的法则是由(整数乘除法)的法则迁移过来的。
5. 五年级小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应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的面围成的。对于“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应该引导学生用逐个计数或按群计数的方法数出。
9、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的关键是是要使学生想到(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先要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式与方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1) (会用字母表示数);(2) (会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3) (会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0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结果的呈现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
1.对自然数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至少三种)
桉被2整除. 桉被3整除,桉被4整除
2.分别画韦恩图表示下面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小学数学概念自身的相对稳定的数学概念体系。教材的这种概念体系是学生形成概念认知结构的基础。
1.前后沟通,纵向组织概念系统
许多概念往往前一个概念是后一个概念的基础,而后一个概念是前一个概念的发展。这种纵向联系,沟通了前后概念,形成一个概念系统。例如:
揭示概念间的关系,可以有很多种表示方法。
例如,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四边形外延之间的关系。
9. 小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会主要用一定、不可能、描述确定现象,用可能描述不确定现象。
2.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除式a÷b中,除数b不能为0,其原因是:0时,任何数乘0都不可能等于正整数a,商q这时是不存在的;
②若b=0,但a=0时,任何数乘0都等于正整数a (0),商q可以是任
何数即q这时是不能确定的。
2、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求小学生掌握其
①若b=0,但a≠0时,任何数乘0都不可能等于正整数a,商q这时是不存在的;
②若b=0,但a=0时,任何数乘0都等于正整数a (0),商q可以是任
何数即q这时是不能确定的。
2、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求小学生掌握其其(4)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B )
(5)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C )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D )
(7)圆面积公式( D ) (8)梯形的面积公式( D )
(9)圆柱的体积公式( D ) (10)圆锥的体积公式( A )
(1)(二)选择题面积的计算
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实验操作:给出一个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三厘米,要求它的面积,实
际上是求它有几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组成。
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4×3=12(平方厘米)。
由此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S=ab。
同理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为S=a2。
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实验与操作: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平行四边形的高)。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ah
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实验与操作:用任意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发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h÷2
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实验与操作:用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