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辩证否定观
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第四部分唯物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发展的途径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和考验.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1)二者相互区别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2)二者相互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要看到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6.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否定观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其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2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哲学依据1从唯物论角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从辩证法角度:①发展的实质②辩证否定观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3从认识论角度: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创新的社会作用:4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唯物辩证法提到的四大观点
唯物辩证法提到的四大观点
唯物辩证法提到的四大观点是哪些?
答:唯物辩证法提到的四大观点是:1、发展观;2、联系观;3、矛盾观;4、辩证否定观(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它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入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食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查;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的原理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部分的原理和方法论1、矛盾的原理及方法论(或对立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或矛盾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用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要记得这三种情形)〖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表现在: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是已经存在的东西;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对立表现在:二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统一表现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在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过渡;三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它的总特征,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都是讲发展的,五大范畴都是讲联系的;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的存在方式;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普遍联系,又要承认它们之间的区别,既要看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个别,又要看到一般;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4.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唯物的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2.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量变质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4.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认识的辩证运动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3.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历史唯物论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2.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4.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辩证否定观新人教版必修
课时训练32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辩证否定观一、判断题1.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是一种发展。
( )答案 F解析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
2.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 )答案 F解析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3.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 ) 答案 F解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4.大风吹折了庄稼,说明辩证的否定有时也是外力对事物的否定。
( ) 答案 F解析大风能否吹折庄稼,根本上取决于庄稼自身的属性,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 )答案 T二、选择题6.山西省对五台山和恒山两座名山的高度重新进行了精确测量,确定这两座名山的新高度分别为3 061.1米和2 016.1米。
新高度显示,五台山“长高”了3.1米,而恒山“变矮”了0.7米。
对这两座名山重新进行测量,是因为(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可知的B.物质与意识是密不可分的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D.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答案 D解析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对这两座名山重新进行测量,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故D入选。
A、C、D与题意不符。
7.现行党章是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
此后的十三大一直到十八大,每一次代表大会都会在1982年的党章基础上作修改。
党的十九大将新形势下的实践经验上升为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这表明( )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改革的目的是完善新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党的十九大将新形势下的实践经验上升为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新旧事物,排除①;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排除④。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辩证否定观
成巨大的社会正能量。这表明( )
A.有量变就必然引起质变
B.整体功能等于部分功能的总和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关闭
AD说.一法心错误向,善因是为量推变动只社有会达进到步一的定决程定度力才能量引起质变。B说法错误,因
为只有当部分按照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才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说法错在“决定”。 关闭
事不物能联根系据的自基身础的需要③建要立密联切系关,①注不和选敢;鱼于和超饵越之变间化的发联展系属着于的自实在际事
④物创的新联要系注,根重据研这究种新自情在事况物和之寻间找的新联思系路,人们发明了路亚钓鱼方法,这
A.①②
B.①③
说C明.②自④在事物联D系.③是④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②正确;“超越变化发展着
然引起质变。②质变是量变的 必然结果 。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
辟道路,使 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
开始新的量变;事物
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①重视 量的积累 。②
要果断地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③要坚持适度原
大A的.①生②命力和远B大.③的④发展前C途.①,①③③符合题D.意②;④②不能有效支持该理论。
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排除④。 关闭
C
解析 答案
难点易错点荟萃
3.新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 回的。(教材追溯:P65)
试练3面对众多质疑,两位瑞士人克服重重困难,在团队努力和多 方支持下,建成了全球唯一一架不耗燃油便可昼夜连续飞行的“阳 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并开始环球飞行,希望借此展示人类的开 拓精神、创新和清洁能源技术将如何改变世界。这表明( )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观和意识观共6个)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使用范围〗:××(人、政府或国家)根据(针对)××(客观情况)制定××(政策、方案);如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国家做出----。
制定的政策(方案)起到效果了(产生影响了)。
如疫情得到了控制,积极好转---。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使用范围〗:人(经过努力)成功完成××;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惩罚;如兴修水利、人工降雨。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2+2)【五星考点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考政治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2、 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 的。
(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 性思维。(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 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 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 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 创新的。
2.辩证否定观的要求(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即要求我们, 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 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 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 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②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 (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② 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了解“当代中国先进 文化”的内涵)
——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 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 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 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 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即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 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 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 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 理的因素。)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为: (1) 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原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1)唯物辩证法的含义及内容①辩证法是指用联系、运动、发展、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及其运动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作为唯一科学的发展观,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它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②它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两大总特征、三大基本规律和辩证法的范畴等内容。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①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包括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②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确立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的理念,充分考虑到事物之间联系的特点,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或关系。
(3)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必然会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就是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过程是指事物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③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任何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要看成变化、发展的过程。
2.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及特点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③矛盾的斗争性的存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的存在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矛盾斗争性的存在都以统一体的存在为前提,不存在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
⑤矛盾的同一性也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不是完全相等,脱离了斗争性的同一性也是不存在的。
专题十五考点辩证的否定观唯物辩证与创新意识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辩证的否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C.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 的环节,实质是“扬弃”。
答案:A
2.农作物只有靠新陈代谢的内部矛盾才能生长,外 力的拔苗是不能助长的。这说明( )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两者的关系: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 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 系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 批判和发展。 (2)方法论: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 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专题十五考点辩证的否定观唯物辩证与创新意识
考点 辩证的否定观、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的否定观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 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3)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 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从实际出发 ②敢于
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善于提出新问
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④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破除一切规则的束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破除一切规则的束缚,这个观点错误,故排 除④。
答案:A
全面理解创新的社会作用
作用
表现
推动人类思维和 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
文化的发展
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
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及方法论第一篇: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原理及方法论一、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四、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坚持适度原则。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表现在: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是已经存在的东西;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对立表现在:二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统一表现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在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过渡;三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它的总特征,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都是讲发展的,五大范畴都是讲联系的;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的存在方式;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普遍联系,又要承认它们之间的区别,既要看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个别,又要看到一般;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哲学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对第二方面的回答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4.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的主观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和条件;唯物的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2.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量变质变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量、度;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4.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认识的辩证运动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3.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意义;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4.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5.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历史唯物论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2.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4.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人的价值及其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专题三 把握世界的规律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题中要消除科技创新的“孤岛现 象”,就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孤岛现象”就是部 分之间存在障碍,无法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应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 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③④正确切题。应该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关键部分,材料没 有强调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影响,①观点错误且与题意不符,排除。题中强调诸多“孤 岛”,是强调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缺乏密切联系,而不是强调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②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观)
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重点: 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2.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发展形式或状态:质变量变辩证关系 (2)发展途径(方向和道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全面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发展的 普遍性 发展 的实质
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1)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提示:联系是有条件的,并非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 (2)人类可以根据需要创造出世界原本没有的联系。( ) 提示:联系具有客观性,人类创造联系必须依据原有的联系。 (3)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提示:当部分有序组合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杂乱无章时,整体功能小于部 分功能之和。 (4)量变的积累必然会引发质变。( ) 提示: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质变。 (5)事物发展就是一种质变,质变就是事物的发展。( ) 提示:事物的发展是一种质变,但是质变也可以导致事物倒退,所以质变不一定是发展。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
其中,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二者统一构成事物的发展动力。
这个规律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其次,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数量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变化,即数量的积累最终导致质的飞跃性变化。
这个规律强调了数量和质的辩证关系,指出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突变性。
最后,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否定和超越的过程,新事物的产生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但同时也包含了对旧事物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
这个规律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三大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强
调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性和复杂性。
这些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现实,也适用于人类思维和认识活动。
因此,深刻理解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世界,指导我们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高中政治必修4 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 第三课 课时3 发展的实质与趋势
课时3发展的实质与趋势学习目标 1.理解发展的实质,正确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
2.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三个角度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拥护和推动改革开放事业。
3.理解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以及人生道路的曲折,坚定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1)自然界总是处在由________到高级、由________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2)人类社会是______的。
(3)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2.发展的实质(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______和______,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议一议: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是符合____________、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____________的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________。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想一想:新旧事物之间有没有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______,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____________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否定观
年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③充分发挥能动 性,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 ④思维创新是青少年实现 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否定观
•4.〔2017·江苏卷,37(3)〕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 “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 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 “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 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 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 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 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 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 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 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展望共享社区的未来,有人说,“共享是 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请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道理评析上述观点。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 解析 题中袁隆平等大师们潜心钻研,数十年如一日,不断追求,取 得了突破性成就,这是强调质变的发生需要量的积累,故B符合题意。 A、C、D均与题意不符。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与否定观
•重难强化补充 点
•易忽略点再提 醒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原理中文名辩证法三大规律别名三大规律表达式对立统对于辩证法的规律来说,主要揭示出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具有的特点,因此,它不是停留在具有直观性的矛盾现象上,而是上升到本质自身内部的矛盾两方面。
这就是哲学规律具有的特点,上升到本质高度把握客观存在的现象联系。
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基本规律、核心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他两个规律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展开形式。
因此,三者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
从认识层次角度上讲,辩证法三大规律中,量变质变规律处在最外层,人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因为它是以统一体的变化形式存在的客观规律。
其次是对立统一规律,它需要人们进行观察和分析,因为它的认识深度从统一体外部上升到统一体内部的矛盾。
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的涵义。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即矛盾是事物统一体内部的对立因素之间的关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
①矛盾双方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统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依靠斗争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
②斗争性要受统一性的制约,统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4)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理论意义(辩证认识的实质)①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避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③对任何问题都要辩证地思考,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B.实践意义(统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辩证否定观
【考点3】:创新的社会作用 3、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推动
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社 会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考点3】:创新的社会作用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 革的先导。 ②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1)唯物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全面的观点
对立
对立 对立 对立
2)形而上学 孤立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从“五个统筹”、“五个坚持” 分析。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是什么?
辩证否定观 事物自身的否定 实质是“扬弃”, 即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否定观 外力的否定 要么肯定一切 要么否定一切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中断和停止
4、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 只唯实。 ②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 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考点3】:创新的社会作用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①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
A、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有人的实践 方式决定的。 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 践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 和提高。
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考点3】:创新的社会作用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 会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 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 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的强烈信号,井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 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 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结合材料,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 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也可) 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件的 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 ③运用了系统优化法。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 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创新观
一、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 环节,又是是联系的环节)③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 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 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增添了符合客 观规律的新内容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 树立创新意识 2、常用来做题实例 对待旧事物、草根文化、网络文化、旧的思想理论观点、 传统文化。。。
下列与图11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B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A. 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①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 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 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 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 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 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 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 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1)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 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事物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 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 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有一个认识过程。(4)做好量变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 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发展观
一、发展观包含的核心知识点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2、发展的实质原理及方法论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方法论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5、辩证否定观 二、常见出题范围限定语 1、多理论综合运用题 (1)请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或基本观点”分析。。 (2)请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 2、单理论运用题
请用“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知识)分析。。。
二、具体知识点点拨 1、发展的普遍性 表现:3点 方法论: 2、发展的实质: (1)原理内容: 方法论: (2)特别强调: ①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区别与联系(一轮 P216) ②新旧事物的含义及判断标准(一轮P217) ③发展的普遍性与发展的实质的区别
4、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1)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积极做好量的准备,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坚持适度原则)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果断抓住时机,促 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注意该知识点单理论运用与作为多理论运用 题的一个得分点语言表述上的不同
二、革命批判精神 1、辩证法的本质 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2、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 ① 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 后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 (简单的说就是“破”与“立”)
三、创新
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为什么要进行创新? (1)创新的作用 (2)课本80页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侧重生产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技术、手段 的更新;劳动对象的扩大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A、侧重点:生产关系(基本内容) B、如果即体现了生产力又体现了生产关系即生产方式的 调整 C、关于理论创新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②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枯朽树木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③新叶取代了旧叶,后波超越了前波。所以是新事物战胜了旧事物 ④不要贪恋荣华富贵 珍惜年少珍贵的时光
3、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原理与方法论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前途是光明的) 对未来充满信心, 支持和保护新事物,促其成长 ②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困难,勇敢迎接挑战 (2)注意该知识点单理论运用与作为多理论运用题的一 个得分点语言表述上的不同 (3)易错点辨析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②世界上的每一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常见实例:国家之间关系、个人的成长
(3)特别提醒 ①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知识区分某种现象是还是量变 ②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况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者事物内部结构顺序的改变都有可能引 起质变 (4)易错点辨析 1、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 2、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3、质变就是发展
4、发展要通过质变实现
(5)对量变与质变关系的错误倾向(课本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