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1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解题中常见错误原因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解题中常见错误原因的分析
本人结合近几年在高三教学中的体会,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集中性典型错误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望对广大高三学生复习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准确
由于学生对某些概念、原理掌握的准确性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因而遇到用“似曾相识”的内容作为信息命题时,学生极易上当出错。
例1荠菜的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具有8个细胞的球状胚体,共经过___次有丝分裂。
正确答案:495%的学生回答为“3”。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被子植物种子的形成过程。1个受精卵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1个基细胞和1个顶细胞,由1个顶细胞发育成8个细胞的球状胚体,需经3次有丝分裂,因此从受精卵开始,需经过4次有丝分裂。
错误原因:学生做题时,没有考虑被子植物种子发育的具体过程,认为这是一般的有丝分裂过程,按照有丝分裂规律得出了3次的错误答案。
例2实验室对禽流感病毒培养时,应选用的培养基为:
A、无菌的牛肉汤
B、含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活鸡胚
D、无氮培养基
正确答案:C90%的学生选择A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病毒的生活方式。病毒为胞内寄生物,只有在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在培养病毒时,培养基中必含其活的宿主细胞。
错误原因:学生对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这部分知识,没有真正理解,认为病毒为异养型,可用加入有机物的培养基培养。
建议: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要真正理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审题不清,忽视题中的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
做题时,对题中一些关键的字词不敏感,从而对一些限制条件忽略,对隐含条件挖掘不出来,导致出现错误。
例3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叶绿体④细胞核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A25%的选择B,45%的选择C,20%的选择D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生理功能及在不同部位细胞中的分布。这四种细胞器都能产生水,但是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根细胞内无叶绿体,故正确答案为A。
错误原因:做题时,对题中的两个限制条件“细胞器”“根尖细胞”不注意,只考虑到哪些结构能产生水。
例4通过研究,SARS病毒有3个相关的结构蛋白,均属于糖蛋白。这些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____(细胞器)中合成加工的。
正确答案:核糖体和内质网90%的学生只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糖蛋白合成的过程及场所。糖蛋白合成时,先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然后进入内质网中,加上一个糖侧链,才形成了糖蛋白。
错误原因:学生做题时,只注意到后半句要问的问题“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而忽略了前半句的限制条件“这些蛋白质是糖蛋白”,并非是单单有氨基酸组成的,导致学生多数只填“核糖体”一种。
建议: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分析题中有无限制条件及隐含条件,对题中的关键字、关键句要特别注意,重点标记,提醒自己,切忌急于求成,忙于落笔。再如: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一定要注意“根本”二字,切不可答成“蛋白质的多样性”,而是“DNA的多样性”。
三、思维定势,误入陷阱
学生在做题时,易受到课本知识的制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遇到新问题,想当然的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题等“似曾相识”的答案,不加以具体分析,误入命题者巧设的“陷阱”中。
例5一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得到的幼苗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为:
A、1/64
B、1/16
C、1/8
D、0
正确答案:D88%的选择C。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花药离体培养的结果。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二倍体植物,可产生8种类型的花粉,这些花粉均含一个染色体组。用这些花粉培养可得到8种类型植株,其体细胞也含一个染色体组,即全为单倍体,不会得到二倍体植株。
错误原因:很多学生受所学知识的束缚,套用了教材中单倍体育种的内容,思考时在题干后无形地加进了“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这一条件,错选了C。
例6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门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有()kJ.
A、0
B、106
C、2×106
D、106-2×106
正确答案:A88%的学生误选D。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先分析二者是否处于同一食物链中。大象为消费者,蜣螂为分解者,它们之间并不在同一食物链中,因此,也就不能按照能量流动定律计算。蜣螂是从象粪中获得能量的,这些能量是未被大象利用的物质中的能量,并不属于大象同化的能量。
错误原因:学生由于受课本知识的限制,形成了思维定势,把蜣螂与大象看作食物链中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于是按照10%-20%的传递效率进行计算,得出D的答案。
建议:在解题时,特别是对于熟悉的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挖掘内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破思维定势。再如:给出一个细胞图(不含细胞壁),问“若将该细胞置于0.3g/mL 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发生_______。”很多学生由于受教材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一实验的影响,不加思索地就填上“质壁分离”,忽略了该图画的不是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四、题干干扰
有些学生在读题时,易被题干中一些迷惑性的信息所干
扰,不能正确提取有效信息和隐含信息,不能排除干扰信息和无关信息,结果因信息干扰导致思维发生偏差,出现解题错误。
例7西瓜含水量多,营养丰富,一株生长旺盛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果实膨大
C、蒸腾作用
D、植株生长
正确答案:C85%的学生选择B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植物的水分代谢。教材中清楚地写着:“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一般只有1%-5%的水分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的水分几乎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所以不论植株含水量多大,根系吸收的水分都是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错误原因:学生在读题时,易受“西瓜含水量多,正在结果”这几个字的干扰,认为西瓜含水量大,水分主要用于果实膨大。
例8已知人的一个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一个成熟红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___条。
正确答案:080%的学生填“46”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成熟红细胞的结构。在人和其它哺乳动物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是一个结构特殊的细胞,它没有细胞核及任何细胞器,所以也就不存在染色体。
错误原因:由于受题干中的“人类的一个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这一无用的迷惑条件的干扰,考虑不到成熟红细胞结构的特殊性,直接按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卵细胞中2倍计算。
建议:这类试题较多,做这类题时一定要概念清晰,思路清楚,克服题干干扰。再如: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做题时不要受“沙漠”二字的干扰,仍然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