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失败原因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
摘要在20世纪初期,清王朝为了维持自己岌岌可危的统治,进行了一次改革,史称清末新政。从1901年慈禧颁布上谕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新政共维系了十年。但由于它违背历史潮流,没有从人民利益出发和错失良机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清末新政虽是一次失败的改革,但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却有着积极地意义。本文从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中,探寻新政留给后人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清末新政失败原因
19世纪末,国外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内民变此起彼伏,革命日益逼近。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的高级官员认识到要想维护王朝的统治,就必须实行改革。所以,京城和地方的高级官员以及清朝部分驻外大使在 1900 年底纷纷上书,要求改革;同时,作为当时清朝的当家人慈禧太后在西逃过程中也深深感觉到要使
皇位永固,就必须改革。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新政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最终却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失败原因,以期对我们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些许启示。
一、固守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在内外压力的交织下,清政府进行了为期十年的“新政”。但由于晚清的统治阶层,无论是没落的满清皇亲国戚,还是腐败的官僚利益集团均是专制政体的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在不得已推
行的清末新政中,不惜违背当时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固守为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君主专制制度。他们进行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富国强兵”,而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为了保住甚至扩大皇族和封建官僚集团的权势。这一点我们从五名出国考政大臣回国后陈述实行宪政的理由中可以看出。他们指出,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正因如此,清末新政从启动的那一天开始就充满了矛盾,使得很多好的改革举措无法实施。
比如,清政府为了立宪而设立的资政院和咨议局。本来这两个机构是广开言路之地。可是,清廷却严格地控制人们的言论,当清朝宣布接受立宪思想的时候,作为响应,中国的知识界要求召开国会。按说,这是一种正常的互动,但清廷却警告人们不要议论政治,“绅商不得干预立宪”,甚至要求人们不得公开发表演说,同时指出,主权仍然属于皇帝,决策权仍然在朝廷。冠冕堂皇的说法是“庶政公诸舆论,而实行庶政,裁决舆论,仍自朝廷主之”。由此可见,尽管是在改革时代,专制政体依然惧怕民意,惧怕舆论。而所谓的“公诸舆论”,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一旦人们真的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专制政府就会立即露出真实的丑恶嘴脸,打压言论自由。
更能体现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的便是“皇族内阁”的成立。1906年两路大臣出国考政回来后,在立宪派的压力下,1911年一个所谓的“责任内阁”出世了。在13个内阁成员中,汉人4人,满族9
人,而在这9个满族人中,皇族又占7人。试问这样的内阁于他们所谓的“立宪”何益?充其量是一个宪政的形式而已。至此,清廷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本意暴露无遗:是以“立宪”之名而行集权之实。
政治体制改革的精髓就是权力的重新,可是,清末新政中的政治改革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是趁机扩大自己的权势,逆历史发展潮流而动,固守旧有的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而不“分权”。这样的改革,怎能不遭唾弃?怎能成功?
二、牺牲百姓利益,民众基础丧失
清廷不仅在政治上固守维护其权势和利益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且还在经济上剥夺民众,改革的“阵痛”大部分由百姓去承担,导致改革民众基础丧失。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国库亏空,财政危机的情况下实行,但是改革却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需要政府去筹集资金。而它筹集资金的办法却是是以强制捐献和名目繁多的税收等搜刮民脂民膏。因此在清末新政中,老百姓没得到任何一点实际好处,而只是感受到生活更加艰难。例如,新政中废除了科举制,改设学堂,1901 年清政府下令将各省省城书院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而这些学堂所需要的经费却是通过向百姓们征收苛捐杂税而来的。例如,江苏师范学堂的建立所需的七八十万两白银就是强制当地百姓摊派的。为此,汉口的《公论新报》发表评论指出,新政“仅仅是一个蒙蔽我们的弥天大谎,以此作为由头来经常榨取我们的财富而已”,引起民众的普遍不满。
由此可见,任何一项改革,当政者若只从自己的本身利益出发,把维护好甚至是扩大自己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而不考虑百姓的利益,甚至是以牺牲百姓的利益为代价,那么,这样的改革就会失去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最后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三、错失时机
鸦片战争以降,中国遭受到帝国主义不断的侵略,日益陷入严重的民族生存危机和王朝统治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非常尖锐,新旧势力间的矛盾激化,清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系统相继出现了功能性故障,尤其是政治体制的腐败已到了难以挽救的地步。纵观晚清 70多年历史,清王朝有很多改革自强的机会,但每当清王朝受到内外冲击时,尽管统治集团内部也会有一定震动,但只要还能控制局面时,最高统治集团总是不愿主动变革,总是缺少改革的自觉,即使有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改革,也很快会被整个统治集团的专制政治惰性所淹没,改革自强的许多有利时机就这样被错失了。比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地主阶级进行了长达三四十年的改革自救运动,但这次改革自救运动的宗旨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甚至连孙中山起初也是想通过上书李鸿章,走改良之路来挽救中国的,但最终因被拒绝才走上革命之路的。
历史给每个国家发展的机会都是一样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清政府这一系列不想改革或者是细枝末节的改革举动打消了民众想通过
改革而挽救中国的想法;同时,由于当时的清政府几乎在每次的反侵略战争中均惨遭失败,割地赔款乞和,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
败、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使四万万同胞深感清王朝的腐朽不堪;还有当时在晚清政权内部,权力个人化、私有化倾向日益加重,朝廷大臣贪污受贿,卖官鬻爵,腐化堕落等,这些无疑使整个清政府大失民心、政治威信扫地,统治能力严重削弱。改革的最佳时机已经错失。
至20世纪初,清王朝面临不改革就可能既亡国又王朝自灭的严峻形势,开始了不得已的主动改革。但终因清王朝积重难返、政治权威严重失落,已失去了改革的最佳时机,也失去了驾驭改革方向和步骤的能力。而且致命的是,清王朝已失民心,民众已认定“只有根本摧毁旧体制的革命才能解决问题”,可以说在社会心理层面,民众形成了与清政府相对立的思维和行为,所以使得清末新政本来是想保住大清王朝,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改革,最终却适得其反,引诱了革命,推翻了大清王朝,消灭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四、清末新政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近代化自19世纪60年代萌芽至今已绵延140余年。百余年间,朝代更迭,外侵内乱、天灾人祸,近代化之路可谓逶迤曲折,步履维艰。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避免走入误区,借鉴历史经验十分必要,清末新政尤足为训。首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当政者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大局意识出发,而不能仅仅为了个人利益而进行违背历史潮流的改革。其次,坚持以人民为本。在改革过程中,当政者不能仅从“政府”本位出发,而应从人民大众的利益出发,处理好改革所带来的社会“阵痛”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