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中学数学部分问题的高等数学背景

合集下载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一、导数的应用导数是研究函数的工具,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问题,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结果或找到解题的方向.导数的单调性:定理:设函数y=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1)如果在(a,b)内f′(x)0,那么函数y=f(x)在[a,b]上单调增加;(2)如果(a,b)在内f′(x)0,那么函数y=f(x)在[a,b]上单调减少.例:确定函数f(x)=x■-2x+4在哪个区间内是增函数,哪个区间内是减函数.解法一:设x■,x■是R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x■x■,则f(x■)-f(x■)=(x■-x■)(x■+x■-2).因为x■-x■0,所以要使x■+x■-20,则x■x■1.于是f(x■)-f(x■)0.即x1时,f(x)是增函数;x1时,f(x)是减函数.解法二:f′(x)=2x-2令2x-210解得x1;因此,当x∈(1,+∞)时,f(x)是增函数.再令2x-20,解得x1,因此,当x∈(-∞,-1)时,f(x)是减函数.经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我发现用大学数学解决此问题更方便快捷.当我们再回头看高中学的方法,觉得它在解决一些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弊端.二、极限的应用学习极限是从一个“有限”到“无限”的飞跃.从数列极限或函数极限的变化趋势来理解极限问题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数列极限:中学与大学的数列极限的概念虽相差不远,但大学的数列极限概念却引出了”收敛”一词,由此给出了收敛数列及其极限的准确定义.有了数列极限的精确定义,我们便可以用定义(又称“ε-N”定义)证明高中数列极限中所用的结论.例:证明■■=0(a,k均为常数,且k∈N■)在中学,我们直观地知道,当n→∞时,n■=∞,■■=0.这仅仅局限于直观得出结论.然而,在大学,我们可以通过极限的“ε-N”定义来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在高中,我们已经开始接触数列极限.总的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列极限注重的是利用所给结论来求解所给数列的极限值,重点是培养解题能力,注重的是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备考能力的提高.而大学的数列极限,更多的是利用抽象定义证明某一命题的正确性,强化锻炼的是抽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大学里对数列极限的深入介绍,不仅完善了我们对数列极限的认识,在求解一些极限问题上,思维也越发灵活.三、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反映了事物在量上的区别.不等式在解决优化问题中有广泛应用,也是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不等式的内容体现了数学的精深.不等式的性质贯穿于不等式的证明、求解和实际应用.充分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是学习不等式的关键.不等式作为中学教学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二是解不等式;三是不等式的证明;四是不等式的应用.大学虽然没有专门介绍不等式,但不等式的应用,特别是几个常见的有关不等式的定理的应用,在整个大学数学几乎随处可见.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灵活多变,有时要用多种方法,并且不等式的证明常和函数联系,这体现了数学素质的要求.在中学,我们所学的不等式证明所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以及放缩法、换元法、反证法、判别式法等.某些不等式,我们虽然可以用中学的解答,但是用大学所学的某些来解答,我们会发现明显简单得多.定理3.1(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若函数f(x)满足如下条件:(1)在闭区间[a,b]上连续;(2)在开区间(a,b)内可导.则在开区间(a,b)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f′(c)=■例:证明:当ab0时,不等式nb■(a-b)<a■-b■> <na■(a-b)在n> 1时成立. </na■(a-b)在n> </a■-b■>在中学,我们可以用作差法来证明此题.这里不再证明.下面我们就用大学所学的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此题.证明:设f(x)=x■,则f′(x)=nx■,当ab0时,对f(x)在区间[b,a]上应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有■=■=f′(c)=nc■其中b<c> <a因为n> 1时,n-10,所以</a因为n> </c>nb■■=nc■<na■.></na■.>故有nb■(a-b)<a■-b■> <na■(a-b).></n a■(a-b).> </a■-b■>运用精确的定义对高中的某些结论进行证明,也就让我们从只是纯粹地接受结论上升为自主地探讨结论的正确性,这本身就是在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而且大学的证明方法更简便快捷,使我们一目了然.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有机地紧密结合,以学习高等数学知识作指导,学习重温初等数学知识,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以高等数学知识用以指导解题,常常可以居高临下地事先估测答案,确定解题思路.通过对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在解问题时的对比,提高了数学和科学素养,并促进了对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例说数学试题存在的问题及修正

例说数学试题存在的问题及修正
请方家 指正 .
分析 因为中学数学规定在没有特别说明时
向量 是 自由向量 , 以尽管 向量 口和 b起点相 同 , 所 向量 2a b ( 为实 数 )的起 点 也可 以不 是这个 (+ ) f 公共 起点 .这 样 ,就 出现 了数 学试 题 的条 件 不够 用. 误认 为 2a )( 为实 数 ) 点就 是 口 b的 (+b t 起 和
l 2
福建 中学数学
21 第 1 00年 期
以 取 一切 正实数 都复 合要 求 . 可给 出 的评 分标
7 1
义域 上 [ 2 上恰有 一处取 1 也恰 有一 处取 一 , 0,] , 1 则 的取值 范 围是— — .
准 的答 案却 是 [ , ] .于 是 ,有 的教 师据 此答
公共起 点 ,是 数学 盲点 所致 .
案 例 1 已 知 数 列 { 中 , a= 1, a} I一
a =2. 3 一 ∈N ) 设 数列 的前 项和 为 a + n 3( ,
S ,是否存 在实 数 , n 使得 数 列 {L-k . 1} 2 F S- 6 从
修 正 若 t 实数 , a, b是两 个不 共线 的非 为 某一 项起 成等差 数 列?若 存在 ,求 出 k的值 ;若
21 第 1 00年 期
福 建 中学数 学
量 距离 和高 度及工 程建 筑等 生产 实 际中 ,有广 泛 我们发现 以解 三 角形为 背景 的应 用题 又开始 成
为命 题 的热 点 了,可 以说 这正 还原 三角 学 的本质
了,通过对上面母题及几个高考题的分析 , 相信
将在命 题 专家 的手 中再 次发 扬光 大 .
必 的应 用 . 近年 的高考 中( 从 特别 是课 标课程 的高考) 此类三角函数的应用题必将成为高考的新宠,

高考数学试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

高考数学试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
, J { 砖 …壕 ≥ .





— — — —
Pb z ‘— b ‘ —

6 ,

综上, 得


4 。 - b ’ 2 。 。 。 + 。 ‘ " " 。 。 - ' 。 ‘ k — b — — b r t
≤踯 …碑 ≤ 蹭+6 ; +… +礤
证明 :
I n x ≥ ( 1 n + ) ( . T - 音 ) + 去 l n 1 , 即x l n z ≥ ( 1 n 吉 + 1 ) 一 - 1 _ 。 ( 1 )
构造 函数
g ( ) = - : x l n 一 1 斗 1 ) z
+ ( O < < 1 ) ,
先 证 砖 …磅 ≤ +雕+ … +磙 注意
到b +6 。 +…+ 一1 , 应用琴生不等式得
, J } 磅 …
一6 ・6 ・ 千
l n ≥ ( 1 n - F 1 ) b  ̄ 一 寺 ,
当走 一1 , 2 , …, , z 时, 获得 个不 等式 , 叠加得
例3 ( 2 0 i 1 年 湖 北高 考 理科 数 学第 2 1
题) (工)已 知 函 数 f( ) 一I n ~- z+ 1 , - z ∈( O , +∞ ) , 求 函数 L , 、 ( ) 的最 大值. ( 1 I ) 设a , b ( 志 一1 , 2 , …, ) 均 为正 数 ,
1 具 有 凸凹性 背景
( I) 证 明: n <一
… :
, 咒 一3 , 4 , 5
例1 ( 2 0 0 2 年高考北京 卷第 1 2 题) 如 图1 所示 , ( z ) ( 一1 , 2 , 3 , 4 ) 是定义在[ 0 , 1 ] 上的 4 个 函数 , 其中满足性质 “ 对[ O , 1 ] 中 任意的 X , 和X 2 , 任意 的 ∈[ O , 1 ] , f F a x +

浅谈高等数学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等数学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等数学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初等数学是学习高等数学基础,高等数学是初等数学的继续和提高,它不但解释了许多初等数学未能说清楚的问题,并使许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问题,至此迎刃而解了。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高等数学在初等数学中的作用。

高等数学是在初等数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初等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站在高等数学的角度来看中学数学的某些问题又会更深刻、更全面。

运用高等数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用初等方法难以解决的初等数学问题,以便使学生了解到高等数学对于初等数学的指导作用。

标签:初等数学;高等数学;联系;应用数学是一门科学性、概括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它源自于古希腊,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

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

问题的提出许多学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高等数学?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们。

本文通过讨论初等与高等数学的联系,使他们真正觉得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教学有向导性意义,帮助他们用高等数学知识去分析和理解初等数学教材,从而站得更高,对中学数学的来龙去脉看得更清楚。

一、初等数学初等数学时期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十七世纪,延续了两千多年、由于高等数学的建立而结束。

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系统地创立了初等数学,也就是现在中小学课程中的算术、初等代数、初等几何(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和平面三角等内容。

二、高等数学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等。

其中极限论是基础:微分、积分是是核心,是从连续的侧面揭示和研究函数变化的规律性,微分是从微观上揭示函数的局部性质,积分是从宏观上揭示函数的整体性质:级数理论是研究解析函数的主要手段:解析几何为微积分的研究提供了解析工具,為揭示函数的性质提供了直观模型:微分方程又从方程的角度把函数、微分、积分犹记得联系起来,揭示了它们之间内在的依赖转化关系。

高中数学经典问题背景

高中数学经典问题背景

高中数学经典问题背景高中数学中有很多经典的问题背景,以下是其中一一些例子: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如存款.贷款、人口增长等。

这些问题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如物价、路程、面积、体积等。

这些问题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如测量、航海、航空等。

这些问题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地理测显等。

这些问题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如天气预报、医学诊断、金融投资等。

这些问题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如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等。

这些问题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不等式: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如资源分配、最优化问题等。

这些问题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8.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图形学等。

这些问题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以上只是部分例子,实际上高中数学中还有很多其他经典的问题背景。

这些问题背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及一些应用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及一些应用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及一些应用摘要:众所周知,初等数学是高等数学的基础,高等数学是初等数学的延伸和发展。

由于现阶段数学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中学教师要是掌握一定的高等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并在教学中与初等数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将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本文着重把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联系起来,通过几个例子来阐述高等数学在初等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应用。

关键词:高等数学;初等数学;应用1.引言数学是一门概括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将它从自然科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驾齐驱,在修完高等数学课程之后才能体会到这个主张是非常科学的。

因此有人把它叫做思维的体操,也有人把它称作其他自然科学必备的基础工具。

这些都是基于这种认识和理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中小学的数学,即使是高中数学的教学,它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培养的目标只能是学会基本的运算和简单的推理,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更深一层次的研究只能在大学进行。

只有通过大学高等数学各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才能深切感受到数学这门充满生机、古老的学科的庞大的体系和深邃的理论,才能认识到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三种特性:抽象性、严谨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2.国内外研究现状大学课程学习的思维单向性很强。

大学的学习给学生的感觉是用中学知识去学习大学课程中的内容,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能用大学知识解决中学数学中的问题或对解中学数学问题有什么帮助。

“用”的观念淡薄了,“学”的热情自然而然的就少了。

抓住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之间的联系,加强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的指导作用及高等数学在初等数学中的一些应用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中学数学教材中的教学难点经常让新教师费劲口舌,但学生仍然晕头转向,不知其意。

比如极限定义、集合和函数等。

一位新数学教师在解释从非空数集A到数集B的映射是函数时常常讲不清楚函数的值域到底是不是B。

分数阶微积分的历史背景

分数阶微积分的历史背景

分数阶微积分的历史背景一、微积分学的创立微积分学作为一门高等数学的基础学科,是在十七世纪产生的。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微分学积分学。

但是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经出现过利用微积分思想解决问题的实例了,如庄子在天下篇中曾记载“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阿基米德在研究解决抛物弓形的面积、球和球冠的面积以及旋转双曲体的体积问题中,都体现了极限的概念。

十七世纪,人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数学问题,比如求瞬时速度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促成了微积分的产生,当时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都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莱布尼茨和牛顿的成就尤为突出。

1666年,莱布尼茨写成“论组合术”(De ArtCombinatoria)一文,讨论了平方数序列0,1,4,9,16,…的性质,例如它的第一阶差为1,3,5,7,…,第二阶差则恒等于2,2,2,…等.他注意自然数列的第二阶差消失,平方序列的第三阶差消失,等等.同时他还发现,如果原来的序列是从0开始的,那么第一阶差之和就是序列的最后一项,如在平方序列中,前5项的第一阶差之和为1+3+5+7=16,即序列的第5项.他用X表示序列中项的次序,用Y表示这一项的值.这些讨论为他后来创立微积分奠定了初步思想,可以看作是他微积分思想的萌芽.“论组合术”是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使他跻身于组合数学研究者之列。

流数(fluxion)1665年5月20日,英国杰出物理学家牛顿第一次提出“流数术”(微积分),后来世人就以这天作为“微积分诞生日”。

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

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

高考数学中的高等数学背景探究

高考数学中的高等数学背景探究
课程内容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在水准测量中,必须要讲解自动安 排水准仪的使用,在角度测量中,必须要讲解全站仪的构造及使用,因 为现在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全站仪的使用已比较普及,而一般教材对此 却介绍不多或不够详细。 还有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的 GPS 技术,也 要在课程中加以介绍,而对于小三角测量以及罗盘仪等可作为学生课 后自学内容。
都 有 选 举 权 和 被 选 举 权 ,他 们 的 编 号 分 别 为 1,2,… ,k,规 定 :同 意 按
“1”, 不 同 意 (含 弃 权 )按 “0”, 令 :
∈1,第 i 号同学同意第 j 号同学当选;
aij = 0,第 i 号同学不同意第 j 号同学当选.
其中 i=1,2,… ,k,且 j=1,2,… ,k,则 同 时 同 意 第 1,2 号 同 学 当 选
故 G 关于运算茌为“融洽集”.
④因集合 G 对运算茌“封闭”,但 G 中不存在单位元,所以 G 关于
运 算茌不 是 “融 洽 集 ”.
⑤因两个虚数相乘可能为实数,故集合 G 对运算茌不“封闭”,所
以 G 关于运算茌不是“融洽集”.
综上可知,G 关于运算茌为“融洽集”的是①,③.
例 3 某班试用电子投票系统选举班干部候选人. 全班 k 名同学
773
2010 年 第 35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高校讲坛○
科技信息
三本学校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初探
尹锦明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 要】工程测量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本文结合三本院校实际情况,从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和考核 方式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如何更好的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工程测量课程目标。

高等数学融入思政元素——以定积分为教学案例

高等数学融入思政元素——以定积分为教学案例

高等数学融入思政元素——以定积分为教学案例1 教学过程1.1 背景的介绍为了探究圆的面积问题,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刘徽于公元263年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已掌握的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求得圆的面积。

也就是说我不会求圆的面积,但会求正多边形的面积,这时候我就考虑以直代曲,用正多边形代替圆,其作法是:首先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得到面积A1,其次作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形得到面积A2,用同样的方法继续作圆的内接正二十四边形得到面积A3,等等,圆的内接正6×2n-1邊形的面积An。

当n无限地增大时,圆内接正多边形越来越接近于该圆面积,误差也越来越小,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取极限,则(圆的面积)。

在他的割圆术中提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就是说,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的时候,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

1.2 数学问题的提出在此阶段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要害怕惊慌,努力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为达到此目的,给出一个以现有知识水平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引例,吸引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和探究,例如。

问题:我们中学没有现成的计算公式,而现在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自然而然的要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求这个曲边三角形的面积。

仿照着割圆术的思想,以直代曲。

1.3 概念的建立通过图形如此下去会发现随着曲边梯形的分割,误差越来越小,为了减少误差取极限。

同理我们取最左侧(最小)的函数值作为高第二步将上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炼出来,得到定积分的定义。

1.4 知识巩固通过两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定积分的概念。

具体过程如下:例1计算由抛物线y=x2+1,两直线x=a,x=b(b>a)及x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例2已知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υ与时间t的关系为υ=gt(g为重力加速度)。

我们来计算从时刻t=8s到t=10s通过的路程。

1.5 课后思考练习题:用定积分表示下列极限2 教学效果的评价1)定积分是已经学习了微分和不定积分之后的知识内容,通过介绍刘徽“割圆术”,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的自豪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对比近代数学的落后又会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内忧外患意识,激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数学的探险之旅: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

数学的探险之旅: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

数学是一门美妙而神秘的学科,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无处不在,数学是我们思考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以,我们可以说数学探险是一场令人期待且无尽的旅程,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追溯是一次风景无限的探险。

数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时期,但现代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

从初等数学开始,我们学习基本的概念,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这些基本运算在我们解决日常问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购物时使用加法来计算总价格,使用减法来计算找零金额。

在初等数学中,我们还学习了几何学,这是一门研究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学科。

通过学习几何,我们可以理解并描述物体的属性和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几何概念来计算房间的面积和体积,还可以使用几何概念来解决旅行路径等问题。

学习初等数学后,我们进入高等数学的领域。

高等数学更加深入和抽象,涵盖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等课题。

微积分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它研究变化和衡量变化的规律。

通过微积分,我们可以解决许多现实生活和科学领域的问题。

例如,通过微积分,我们可以计算速度和加速度,解决质点的运动问题;我们也可以使用微积分来计算曲线下面积,并解决许多实际应用问题。

线性代数是另一个高等数学中重要的分支,它研究向量和线性方程组。

在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向量和矢量空间被广泛应用于模拟和解决实际问题,如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和金融分析等领域。

此外,概率论也是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用于研究事件的可能性和发生的规律。

概率论在统计学、金融学、物理学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概率论来计算股票市场中的风险,也可以使用概率论来解决赌博和游戏相关的问题。

总之,数学探险之旅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是一次令人兴奋和有益的学习之旅。

通过掌握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高等数学,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数学的无限魅力,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

例说中学数学部分问题的高等数学背景

例说中学数学部分问题的高等数学背景

例说中学数学部分问题的高等数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了一些有着一定高等数学背景的试题,这类题目形式新颖,既能开阔数学视野,有利于完成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衔接,又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

因此,这类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试题成为高考中的一道新风景。

所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高等数学思想和知识的渗透, 同时注意这方面的能力培养,适当地对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处进行探究,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以凹凸函数概念为背景凹凸函数的概念:(1) f(x)是(a ,b)内的凹函数是指对任意x 1 ,x 2∈(a ,b) 有f(λ1x 1 +λ2x 2)≤λ1f(x 1)+λ2f(x 2) (其中λ1+λ2 = 1,λ1 > 0 ,λ2 > 0)。

若当且仅当x 1 = x 2 时取“=”,则称f(x) 严格下凹。

(2) f(x)是(a ,b)内的凸函数是指对任意x 1 , x 2 ∈ (a ,b) 有f(λ1x 1 +λ2x 2 )≥λ1f(x 1)+λ2f(x 2) (其中λ1 +λ2 = 1 ,λ1 >0 ,λ2 > 0)。

若当且仅当x 1 = x 2 时取“=”,则称f(x)严格上凸.判断函数凹凸性的常用方法:若函数f(x)在区间(a ,b)二阶可导,且f ″(x)>0(< 0),则函数f(x)在(a ,b)内严格下凹(上凸)。

对于基本初等函数如二次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也可以通过函数图像直观判断其凹凸性.例1在y = 2x , y =log2 x , y = x 2, y = cos2 x 这四个函数中 0 <x 1<x 2 <1时,使()12 x x 2f + > ()12 x )( x 2f f +恒成立的函数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2 (D) 3解析:当x ∈(0 ,1)时,(2x )″= 2x ln 2 2 > 0 ;(log 2 x)″= -21ln 2x < 0 ;(x2)″= 2 > 0;(cos2x)″= - 4cos2 x ,当x ∈ (0 , 4π) 时,(cos2x)″< 0;当x ∈ (4π,1)时,(cos2x)″> 0。

(完整word版)例谈二阶导数在高考题中的应用_4

(完整word版)例谈二阶导数在高考题中的应用_4

例谈二阶导数在高考题中的应用福州高级中学 高岚龙随着高等数学的知识在初等数学中的下放,在全国各地历年的高考题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具有高等数学背景的考题。

尽管高考题的解法主要是基于高中所学的内容,但是,微积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经典的数学处理方法,有助于我们对高考命题的认识和把握。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老师,应该强化用微积分的观点去认识高中数学的意识,才能对高考命题有深刻、全面的理解。

本文以几个例子说明二阶导数在高考题中的应用。

一.二阶导数与凸性定义1. 设()f x 在区间 I 上连续,如果对 I 上任意两点1x 与2x ,恒有 1212()()()22x x f x f x f ++<,那么称()f x 在 I 上的图形是凹的; 如果恒有 1212()()()22x x f x f x f ++>,那么称()f x 在 I 上的图形是凸的; 定理1 设 ()f x 在[,]a b 上连续,在(,)a b 内可导,那么:(1)若在(,)a b 内()f x '单调增加,,则()f x 在[,]a b 上的图形是凹的;(2)若在(,)a b 内()f x '单调减少,,则()f x 在[,]a b 上的图形是凸的;定理 2设 ()f x 在[,]a b 上连续,在(,)a b 内二阶可导,那么:(1)若在(,)a b 内()0f x ''>,则()f x 在[,]a b 上的图形是凹的;(2)若在(,)a b 内()0f x ''<,则()f x 在[,]a b 上的图形是凸的.凸性作为函数的一种重要性质,其准确刻画需要涉及到高等数学中的二阶导数等知识, 因此, 它不属于高中数学的研究范畴, 但是,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有许多与二阶导数的凸性有关的高考题。

例1(2008年全国一,2)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s 看作时间t 的函数,其图像可能是( A )分析:我们知道,把汽车的行驶路程s 看作时间t 的函数,则其一阶导数是速度,而二阶导数则是加速度。

导数的应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导数的应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导数的应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导数的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工程、物理、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但是传统的导数应用教学往往侧重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和缺乏实际意义。

所以,我尝试将课程思政融入导数的应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思政融入点。

1. 导数与变化率——培养辩证思维。

在讲解导数的定义是函数的变化率时,我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变化无处不在,有好的变化也有不好的变化。

比如说,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可以用GDP关于时间的导数来表示),如果导数是正的且较大,说明经济发展迅速,但这时候我们也要辩证地看问题。

快速发展可能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就像一些地方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这就告诉同学们,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在看待变化的时候,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要学会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问题。

我还会和同学们说:“你们在大学的成长也是这样,学习成绩提高了(类似于知识量关于时间的导数为正)是好事,但是如果只注重成绩,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或者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这就是变化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影响),那也不是一个全面的发展。

所以,要像对待导数这个变化率一样,全面考虑各个因素的变化哦。

”这时候同学们往往会露出会心的笑容,感觉数学离自己的生活近了很多。

2. 导数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社会责任与资源合理利用。

当讲到导数在求最值问题中的应用,比如在企业生产中,如何确定成本最低或者利润最高的产量时。

我会引入社会责任这个话题。

我会说:“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求利润函数的导数找到极值点来确定最大利润产量)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这不能建立在损害消费者利益或者破坏环境的基础上。

”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些不良企业的例子,比如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通过不合理的压缩原料质量等手段,从导数的角度看,就是改变成本函数的一些变量来影响导数),生产出劣质产品。

高等数学实际应用案例

高等数学实际应用案例

高等数学实际应用案例高等数学是一门抽象且理论性强的学科,但它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列举了10个高等数学的实际应用案例,从不同领域展示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1. 金融领域中的复利计算:在金融领域中,复利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高等数学中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可以帮助金融从业者计算复利的利率、本金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投资策略。

2. 物理学中的运动方程:在物理学中,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

通过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微分和积分,可以精确地预测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和速度。

3. 工程学中的结构分析:在工程学中,高等数学的线性代数理论被用于解决结构分析问题。

通过矩阵和向量的运算,可以计算出工程结构的受力情况,从而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经济学中的优化问题:在经济学中,高等数学的最优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决资源分配和决策问题。

通过对成本、收益和约束条件进行数学建模和优化,可以找到最优的经济决策方案。

5. 计算机科学中的图像处理:在计算机科学中,高等数学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

通过矩阵运算和概率模型,可以实现图像的压缩、增强和识别等功能。

6. 医学领域中的生物统计学:在医学领域中,高等数学的概率论和统计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通过对大量的医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7. 生态学中的物种模型:在生态学中,高等数学的微分方程理论被用于构建物种的数量模型。

通过对物种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微分方程建模,可以预测物种的增长和灭绝趋势,为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8. 电力工程中的电路分析:在电力工程中,高等数学的复数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电路分析。

通过复数运算和电路等效原理,可以计算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之间的关系,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支持。

9. 地理学中的地形建模:在地理学中,高等数学的多元函数理论被用于地形的建模和分析。

浅析高考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

浅析高考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

即A J v. M._ 1 J ( )略 . 2
由i 口去 可 2y 0 {=+消 得zm一 :, l y 一p 2
从 有【 — 巧 设 相 关方 程 .本题 ( ) 1
巧 设 过 点 A的直 线 删 的直 线 方程 为 x=m +a,而 y
() 略 ; 1 ( )设 函数 hx :f x 一 () 当 hx 存 在最 小 2 () () g x , ()
育的基本 目标之一” .近年来 ,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 逐 步 深入 , 自主命 题 的省 市越 来 越 多 ,主 要 由 中学 教 学一 线 的教 师 和高 校 的教 授参 加 命 题 ,而 且 高 校 教 师 占绝 对 优 势 .关注 近 几 年 的高 考 ,为 了渗 透 新 课程理念 ,命 题者常受到 自身学术和研究方向的影 响 ,往 往 考 查 一 些 有着 高 等 数 学背 景 的问题 .此 类
福建 省福 州 第八 中 学 (504 3 00 )
数 的 重要 性质 , 自从 导 数进 入 中学数 学 教材 后 ,使
得 函数 凹 凸性 问题 作 为 导数 的重 要应 用 成 为高 考 命 题 的热 点 .下面 以 2 1 陕西 高考 理科 第 2 0 0年 1题 为 例 ,对 高 考题 中 出现 的 以 函数 凹凸性 为 背 景 的试 题
2 1 第 8期 00年


I4 b…③ na
故 由① ,② ,③ 得
类比推理能力 ,运用所给的信息分析问题 ,然后才 能顺利 解决 问题 .
, ) (
’ 2
2 ±

, ) (

a+b
2 以高等数学的定理为背景命题 . 3 随着 课 标 课程 改 革 的深 入 ,部 分省 市新教 材 中

高中数学竞赛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

高中数学竞赛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

高中数学竞赛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作者:潘劲来源:《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6年第08期高中数学竞赛所涉及的内容不会超出初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所能接受的内容.但它往往有着高等数学的背景,下面列举两例来说明.例1已知实数列a0, a1, a2, ……,满足a i-1-a i+1=2ai (i=1,2,…),求证:对于任意的n∈ N,P(x)=∑ n i=0 aicinxi(1-x)n-1是x的一次多项式.这是198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我们只须用等差数列、二项式定理及组合恒等式icin=nci-1n-1等初等数学知识即可证明.由题设条件a i-1-a i+1=2ai可变形为ai-a i-1=a i+1-ai (i=1,2,3,…),这说明a0, a1, a2……是以(a1-a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ai=a0+i(a1-a0) (i=1,2,3,…)所以 P(x)=a0c0n(1-x)n+[a0+(a1-a0)]c1n x(1-x)n-1+[a0+2(a1-a0)]c2n x2(1-x)n-2+…+[a0+n(a1-a0)]cn n xn=a0[c0n(1-x)n+c1n x(1-x)n-1+c2n x2(1-x)n-2+…+cn n xn]+(a1-a0)[c1n x(1-x)n-1+2c2n x2(1-x)n-2+…+ncnnxn]由二项式定理,有c0n(1-x)n+c1n x(1-x)n-1+c2n x2(1-x)n-2+…+cnxn=[(1-x)+x]n=1以及 c1n x(1-x)n-1+2c2n x2(1-x)n-2+…+ncn n xn=nx[(1-x)n-1+c1n-1x(x-1)n-2+…+xn-1]=nx[(1-x)+x]n-1=nx从而 P(x)=a0+(a1-a0)nx(a1≠a0)其实该题有着深刻的高等数学背景.事实上设f为定义在[0,1]上的实值函数,我们称函数Bn(f,x)=∑ n j=0 ci n f( j n )xj(1-x)n-j, x∈[0,1]为f的n阶伯恩斯坦(Bernstein)多项式.它有一个重要性质:若k1,k2为常数,且f=k1f1+k2f2,则Bn(f,x)=k1Bn(f1,x)+k2Bn(f2,x)即伯恩斯坦多项式对于函数f是线性的,特别地,一次函数的任何伯恩斯坦多项式都是一次多项式.本题正好由此而来.例2函数F(x)=|cos2x+2sin x cos x-sin2x+Ax+B|在[0, 3π 2 ]的最大值M与参数A,B有关,问A,B取何值时M有最小值?这是199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本题的高等数学背景就是函数逼近中的最佳逼近问题.我们先由初等数学知识给出本题的解法:F(x)=|cos2x+2sin x cos x-sin2x+Ax+B|=|cos2x+sin2x+Ax+B|=| 2 sin(2x+ π 4 )+Ax+B|当A=B=0时,F(x)成为F(x)=| 2 sin(2x+ π 4 )|在区间[0, 3π 2 ]由正弦函数图象易知,x1= π 8 , x2= 5π 8 , x3= 9π 8 ,使F(x)取最大值2 ,它就是所要求的最小M值,为说明这一点,只需证明:对任何不同时为0的A,B,有max0≤x≤ 3π 2F(x)>max0≤x≤ 3π 2f(x)= 2 .运用反证法,若max0≤x≤ 3π2F(x)≤ 2 .则 F(π 8 )=| 2 + π 8 A+B|≤ 2 ,故π 8 A+B≤0 (1)同理,由F(5π 8 )≤ 2 及F(9π 8 )≤ 2得5π 8 A+B≥0 (2),9π 8 A+B≤0 (3)由(1),(2)可得A≥0,由(2),(3)可得A≤0.故A=0,从而 B=0,这与题设A,B不同时为零矛盾.故求解得证.很明显,F(x)与A,B有关.现在要求先关于x求最大值,然后再关于A,B求最小值,也就是要求确定A,B使下面极值达到:d=min A.B max0≤x≤ 3π 2|P(x)+Ax+B|其中 P(x)=cos2x+2sin x cos x-sin2x令 g(x)=-Ax-B,我们把ρ=max0≤x≤ 3π 2|p(x)-g(x)|称作p(x)和g(x)在区间[0, 3π 2 ]上的偏差,那么上述问题就变为,要我们确定一个一次函数p(x),使它与g(x)在[0, 3π 2 ]上的偏差最小.由此,我们进一步提出下面的一般性问题:设p(x)是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试确定一次函数p(x)=kx+m,使偏差ρ=maxx∈[a,b][p(x)-g(x)]达到最小.这就是函数逼近论中的最佳逼近问题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例析高考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

例析高考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

例析高考题中的高等数学背景一、高等数学的结论改用中学数学形式表述在高等数学中有些内容与中学数学比较靠近,例如函数,它既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在高等数学中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对象. 且有些概念、结论只要稍作叙述,就能以中学数学的形式出现. 这些试题既能考查学生能力,又有利于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在知识内容上的和谐接轨. 1.以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介值性定理为背景例1、(2004广东卷)设函数)ln()(m x x x f +-=,其中常数m 为整数. (1). 当m 为何值时,0)(≥x f ;(2). 定理:若函数)(x g 在[]b ,a 上连续,且)(a g 与)(b g 异号,则至少存在一点),(0b a x ∈使)(0x g =0. 试用上述定理证明:当整数m >1时,方程0)(=x f 在[,m e m --m e m -2]内有两个实根.(1)、解:函数)ln()(m x x x f +-=,在),(∞+-∈m x 上连续,且mx x f +-='11)(,令0)(='x f ,得m x -=1. 当)1,(m m x --∈时,0)(<'x f ,)(x f 是减函数,)(x f )1(m f ->. 当),1(∞+-∈m x 时,)(x f '0>,)(x f 是增函数,)(x f )1(m f ->,故m m f -=-1)1(是)(x f 的极小值,且对),(∞+-∈m x 都有)(x f ≥m m f -=-1)1(. 所以当整数1≤m 时,)(x f ≥m -10≥.(2)、证明:由(1)可知,当整数1>m 时,)ln()(m x x x f +-=在[,m e m --m -1]上为连续减函数,且m m f -=-1)1(<0,而)(m e f m --=)ln(m m e m e m m +-----=0>-m e ,即当整数1>m 时)(m e f m --与)1(m f -异号. 由所给定理知,存在唯一的∈1x (,m e m --m -1)使0)(1=x f .下面考察)(2m e f m -的符号:因为)(2m e f m -=m e m 32-,令=)(m u m e m 32-(1>m ),则32)(2-='m e m u ,因为1>m ,所以0)(>'m u ,则=)(m u m e m 32-在1>m 时单调递增,所以=)(m u m e m 32->)1(u =032>-e ,即)(2m e f m ->0 . 故得)1(m f -与)(2m e f m -异号,又)ln()(m x x x f +-=在[m -1,m e m -2]上是连续增函数,由所给定理知存在唯一的∈2x (m -1,m e m -2)使)(2x f =0.综上可得,当整数m >1时,方程0)(=x f 在[,m e m --m e m -2]内有两个实根. 2.以不动点原理为背景例2、(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对于函数)(x f ,若存在R x ∈0,使00)(x x f =成立,则称0x 为)(x f 的不动点. 已知)(x f )0)(1()1(2≠-+++=a b x b ax(1). 当2,1-==b a 时,求函数)(x f 的不动点.(2). 若对任意实数b ,函数)(x f 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求a 的取值范围.(3). 在(2)的条件下,若)(x f y =图象上A 、B 两点的横坐标是函数)(x f 的不动点. 且A 、B 两点关于直线1212++=a kx y 对称,求b 的最小值. 解:(1)、当2,1-==b a 时,3)(2--=x x x f ,由题意可知=x 32--x x ,得11-=x ,32=x . 故当2,1-==b a 时,)(x f 的两个不动点为1-、3 .(2)、因为)(x f )1()1(2-+++=b x b ax ,(0≠a )恒有两个不动点,所以x )1()1(2-+++=b x b ax ,即0)1(2=-++b bx ax 恒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得)(0442R b a ab b ∈>+-=∆恒成立,于是,016)4(2<-=∆'a a 解得10<<a .故当R b ∈,)(x f 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时,a 的取值范围为10<<a .(3)、由题意,A 、B 两点应在直线x y =上,设),(11x x A 、),(22x x B 因为A 、B 两点关于直线1212++=a kx y 对称,所以1-=k . 设A 、B 的中点为),(y x M ''. 因为1x 、2x 是方程0)1(2=-++b bx ax 的两个根,所以221x x y x +='='=a b 2- . 于是,由M 在直线1212++-=a x y 上,得 a b 2-=a b 2+1212+a ,即aa ab 12+-=,因为0>a ,所以2212≥+aa ,当且 仅当a a 12=,即)1,0(22∈=a 时取等号. 故221-≥b ,得b 的最小值为42-. 3.以凹凸函数概念为背景例3、(2002北京理)如图所示,)(x f i ()4,3,2,1(=i 是定义在[0,1]上的四个函数,其中满足性质:“对[0,1]中任意的1x 和2x ,任意∈λ [0,1],[])()1()()1(2121xf x f x x f λλλλ-+≤-+恒成立”的只有( ).A. )(1x f 与)(3x fB. )(2x fC. )(2x f 与)(3x fD.)(4x f解:易知,)(3x f 是正比例函数,必满足条件. 故结论只可能是A 或C. 在已知条件中令21=λ,得)]()([21)2(2121x f x f x x f +≤+,显然,要满足此条件,)(x f 的图象只能“向下凹”,不可“向上凸”,故选A.二、中学数学知识借用高等数学形式(或方法)描述 有些试题把中学数学的知识巧妙地用高等数学中的符号、形式加以叙述,或以高等数学中著名定理、经典的思想方法为背景,这些试题拓展了知识领域,开阔了数学视野,有利于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在形式或思想方法上的和谐接轨. 1. 以矩阵知识为背景例4、(2003北京高考题)某班试用电子投票系统选举班干部候选人,全班k 名同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他们的编号分别为1,2,3,…k. 规定同意按“1”,不同意(含弃权)按“0”,令⎩⎨⎧=)(,0)(,1号同学当选号同学不同意第第号同学当选号同学同意第第j i j i a ij其中=i 1,2,3,…k ,且=j 1,2,3,…k. 则同时同意第1,2号同学当选的人数为( ). (A). k k a a a a a a 2222111211+++++++ (B). 2221212111k k a a a a a a +++++++ (C). 2122211211k k a a a a a a +++ (D). k k a a a a a a 2122122111+++ .解:由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可得,答案为(C).其中每行每列都是等差数列;ij a 表示位于第i 行第j 列的数. (1) 写出45a 的值; (2) 写出ij a 的计算公式;(3) 证明:正整数N 在该等差数阵中的充要条件是2N +1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的正整数之积. 解:(1)、45a =49(2)、该等差数阵的第一行是首项为4,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1(341-+=j a j ,第二行是首项为7,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1(572-+=j a j ,…,第i 项是首项为)1(34-+i ,公差为12+i 的等差数列,因此)1)(12()1(34-++-+=j i i a ij =j i ij ++2=j j i ++)12(.(3)、必要性:若N 在该等差数阵中,则存在正整数i 、j 使得N =j j i ++)12(,从而2N +1=12)12(2+++j j i =)12)(12(++j i ,即正整数12+N 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的正整数之积.充分性:若12+N 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的正整数之积,由于12+N 是奇数,则它必为两个不是1的奇数之积,即存在正整数k 、l ,使得12+N =)12)(12(++l k . 从而,l l k N ++=)12(=kl a ,可见N 在等差数阵中.综上可得:正整数N 在该等差数阵中的充要条件是2N +1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的正整数之积.2.以间套定理为背景例6、(2003年上海卷)方程18lg 3=+x x 的根≈x (结果精确到0.1).解:显然2<x <3. 设)(x f =x x lg 3+18-,则0)5.2(<f ,故2.5<x <3. 又因为0)7.2(>f ,所以2.5<x <2.7,由于结果精确到0.1,所以6.2≈x 3. 以抽象代数中的运算系统为背景例7、(2001年上春季高考试题)若记“*”表示两个实数a 与b 的算术平均数的运算,即2ba b a +=*,则两边均含有运算符号“*”和“+”,且对任意三个实数a 、b 、c 都成立的一个等式是 .解:)(cba*+=2cb a ++=2) ()(caba+++=)()(caba+*+. 故满足条件的等式可以是)(cba*+=)()(caba+*+. (类似可推cba+*)(=)()(cbca*+*等. )。

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 极限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微积分课程里面绝大部分的数学概念比如导数、积分等皆 由极限进行定义,所以,极限内容它是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之一。 目前我国人教版中学课本里有关极限的严格定义并未做出明示, 但大量教材内容或者习题解答皆普遍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数学教材选修 2-1 第 2.3.2 节关于双曲 线的几何性质内容中,则以探究的表现形式给出 : 由学生自己
解法一:
第 1 方程乘以 ,加到第 3 方程即可得消去 和 ,得到
将 代入另外后两个方程得


用消元法即可求出
. 则原方程组的解为
解法二:利用矩阵的表述方法和初等变换的工具,即可得到
对于方程组的概念,初中教材就有解题的方法介绍,消元法、 代入法等都是中学数学用以解方程组的常用方法。而矩阵是高等 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矩阵的性质可以简便地化解方程组, 并且能够将所要求方程组解的情况清楚地展示,一目了然。
学教学的有关问题上能发挥出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微积分 高等数学 中学数学 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91-03
一、引言 自新课改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和考试题中皆增加了以分析、 几何等一些高等数学(简称高数)知识作为背景的内容和问题。 因此,作为新形势下的中学数学教师应当学会从高等数学的角度 高屋建瓴地看待课本知识和内容,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举一反三、 化繁为简,达到更高的目的和高度,使许多较深奥的问题得以深 入讨论和解决,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他 们以后持续进修和获取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有关该论题的研究不少,文 [1] 在精选大量试题实例说明了 高等数学观点、方法在解决中学数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文 [9] 揭示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之间的关联,与此同时对中学数学科任 教中师的教学实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建议;文 [10] 从行列式 出发,研究了怎样将行列式应用于中学数学;文 [11] 主要剖析了 极限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渗透,等等。 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将高数在中学数学中的 应用以对两者之间的解题思路、方式做对比的形式,给中学数学 科任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将高数渗透到平时的课堂之中提供些有 益参考。 二、中学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 1. 中学数学及高等数学的概念界定 中学时期学习的数学几乎都是 17 世纪中叶之前的,其包括 表层、深层知识这两个层面。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和 定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学数学的表层知识的组成部分, 而深层知识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数学思想,另一个是数学方 法 [1]。中学阶段的数学都是比较浅显的,学生欲接受较为深刻的 思想等要求他们得先学好一定的简单概念、定义等,才能继续进 行对更深奥内容的探索、砖研。 高数主要由微积分、极限、几何等构造成为一个整体,在这 一整体中极限论是最基础的,它为高数提供了活动空间;微积分 是高等数学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它们能够用连续的观点看待函数 变化趋势,函数变化的宏观规律性由积分来体现,函数的有关局 部性则可以通过微分表现出来,积分和微积分连接的桥梁则是牛 顿的微积分基本定理 [4];级数理论是研究解析函数的一个很好的 工具,无穷级数的作用是解析函数的有关性质,以离散的侧面为 切入点,来对函数进行表现和计算,而广义积分则提供了把无穷 极数与积分的内容连接起来的渠道 [5];微分方程则是从方程的角 度出发,使得函数、积分、微分可以得到有机的联系,内在的揭 示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所以,高等数学的内容组成结构大致 如下图所示 [6]:

高等数学教材选题背景分析

高等数学教材选题背景分析

高等数学教材选题背景分析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都是必修课程。

而高等数学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高等数学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高等数学教材选题的背景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为什么需要对教材的选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高等数学教材的选题背景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契合度。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数学课程,其内容应当能够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数学学习过程,并与课程目标相契合。

二、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

高等数学的教材内容应当是科学的、符合学科前沿的。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最新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三、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高等数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其教材应当能够覆盖全面,使学生能够对高等数学的全貌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四、教材内容的可理解性与实用性。

高等数学教材的选题应当要求内容通俗易懂,方便学生理解,并能够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高等数学教材在选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学目标。

在选题中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的科学性与前沿性。

高等数学教材应当选取具有前瞻性的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学科的最新动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选题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高等数学的教材应当按照系统性的原则进行选题,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高等数学的知识结构。

三、选题的难度与深度。

高等数学的教材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要求,选取适当的难度和深度来进行教学。

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选题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高等数学教材应当选取有趣的例题和实际应用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总之,高等数学教材的选题背景分析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环节。

只有在充分了解教材选题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编写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高质量的数学教材。

掌握高等数学应用背景知识轻松应对中考

掌握高等数学应用背景知识轻松应对中考

掌握高等数学应用背景知识轻松应对中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等数学似乎是大学生或更高学历的人才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与中考似乎相隔甚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掌握一些高等数学的应用背景知识,对于我们轻松应对中考,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高等数学的应用背景知识。

高等数学包含了众多复杂而精妙的概念和理论,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等。

这些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而它们的应用背景知识,就是指这些概念和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那么,为什么这些看似高深的知识能够对中考有所助益呢?一方面,它能帮助我们培养更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考中的数学题目,尤其是一些难题,往往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推理和分析。

而高等数学的思维方式,强调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得出结论。

例如,在学习微积分的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到极限的概念,这让我们学会从动态的、变化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当我们面对中考中的动点问题、函数最值问题时,这种思维方式就能让我们更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另一方面,高等数学的应用背景知识可以拓宽我们的解题思路。

以几何问题为例,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的几何知识相对基础。

但如果我们了解了高等数学中的空间解析几何,对于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就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解决中考中的几何证明题或计算题时,就能够运用更高级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从而找到更简洁、高效的解题路径。

此外,高等数学的应用背景知识还能增强我们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

中考数学并非孤立的知识点的简单拼凑,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接触高等数学,我们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俯瞰整个数学知识架构,明白初中数学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

这有助于我们在中考复习中更好地梳理知识点,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在解题时能够迅速调动相关知识,灵活运用。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看一些高等数学的应用背景知识在中考中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说中学数学部分问题的高等数学背景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初中数学和高等数学也不例外。

看似复杂的高考题背后用高等数学的一个定理就能很简单的解决,用高观点来看低问题往往就比较容易。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就出现了一些有着一定高等数学背景的试题, 这类题目形式新颖,既能开阔数学视野,有利于完成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衔接, 又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

因此,这类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试题成为高考中的一道新风景。

所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高等数学思想和知识的渗透, 同时注意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适当地对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处进行探究,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初中数学问题背后连接的高等数学定理。

一.以不动点原理为背景
不动点原理是高等数学上一个重要的原理,也叫压缩映像原理或Banach 不动点定理,完整的表达;完备的距离空间上,到自身的一个压缩映射存在唯一的不动点. 用初等数学可以这么理解:连续映射f的定义域包含值域, 则存在一个x使得f (x) = x。

例:对于函数f(x) ,若存在x0 ∈R,使f ( x0 ) = x0 成立,则称x0 为f ( x) 的不动点. 已知函数f ( x) = ax 2 + ( b + 1) x + ( b -1) ( a ≠0)
(1) 当a = 1 , b = - 2 时,求函数f ( x) 的不动点;
(2) 若对任意数b, 函数f ( x) 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 当a = 1 , b = - 2 时, f ( x) = x2 -x - 3 , 由题意可知x = x2 - x - 3 ,得x1 = - 1 , x2 = 3.所以,当a = 1 , b = - 2 时,求函数f(x)的不动点为- 1 ,3。

(2)因为f(x) = ax 2 + ( b + 1) x + ( b - 1)( a ≠0)恒有两个不动点,所以x = ax 2 + ( b + 1) x + ( b - 1) ,即a x 2 + bx+ ( b - 1) = 0 恒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得Δ= b2 - 4 ab + 4 a > 0 ( b ∈R) 恒成立.于是Δ′= (4 a) 2 - 16 a < 0 ,解得0 < a < 1 ,所以,当b ∈R, f(x)恒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时, a 的取值范围为0 < a < 1。

根据函数f ( x) 的不动点的定义可知:不动点是方程f ( x) = x 的实数根. 本题中(1) 即是求方程f ( x) = x2 - x - 3 = x 的实数根x0; (2) 即是x = ax 2 + ( b + 1) x + ( b - 1) ,即ax 2+ bx + ( b - 1) = 0 恒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其对应的判别式Δ > 0. 通过如此转换, 我们就很快解决了一个陌生的问题。

因此, 我们一定要坚信:在高考阶段出现的以高等数学知识为背景的试题,一定可以转换到初等数学知识内容上来解决。

而问题
的关键是如何进行转换和过渡, 如何进行知识的正迁移,建构出熟悉和谐的知识体系和问题背景。

二.以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介值性定理为背景
介值性定理:设f 在闭区间[ a , b] 上连续,且f (a) ≠f ( b) ,若μ为介于f (a) 与f ( b) 之间的任何实数f (a) < μ < f ( b) 与f ( a) >μ > f (b) ,则存在x0 ∈( a , b) 使f ( x0 ) = μ。

例:设函数f (x) = x -ln ( x + m) ,其中常数m 为整数。

(1) 当m 为何值时, f (x) ≥0 ;
(2) 定理: 若函数g (x) 在[ a , b] 上连续, 且g ( a) 与g ( b) 异号,则至少存在一点x0 ∈ ( a , b) ,使g ( x0 ) = 0。

试用上述定理证明:当整数m > 1 时, 方程f( x) = 0 在[e- m - m ,e2m ] 内有两个实根。

解析: (1) 函数f ( x) = x - ln ( x + m) , x ∈( - m , + ∞) 连续, 且f′( x) = 1 -1/x + m, 令f′( x) = 0 ,得x = 1 - m.当x ∈( - m ,1 - m) 时, f′( x) < 0 , f ( x) 为减函数, f ( x) > f (1 - m) ,当x ∈(1 - m , + ∞) 时, f′( x) > 0 , f ( x) 为增函数, f ( x) > f (1 - m) , 根据函数极值判别方法, f (1 - m) = 1 - m为极小值,而且对x ∈( - m , + ∞) 都有f ( x) ≥f (1 - m) =1 - m.故当整数m ≤1 时, f ( x) ≥1 - m ≥0。

(2) 证明:由(1) 知,当整数m > 1 时, f (1 -m) = 1 - m < 0 ,函数f ( x) = x - ln ( x + m) ,在[e- m - m ,1 -m] 上为连续减函数。

f (e- m - m) = e- m - m - ln (e- m - m + m) =e- m > 0。

当整数m > 1 时, f (e- m - m) 与f (1 - m) 异号,由所给定理知, 存在唯一的x1 ∈ (e- m - m ,1 - m) ,使f ( x1 ) = 0.而当整数m > 1 时,f (e2m - m) = e2m - 3m > (1 + 1) 2m - 3m >1 + 2m +2m (2m - 1) /2- 3m > 0.类似地,当整数m > 1 时, 函数f ( x) = x -ln ( x + m) 在[1 - m ,e- m - m] 上为连续增函数且f (1 - m) 与f (e2m - m) 异号,由所给定理知,存在唯一的x2 ∈[1 - m ,e- m - m] ,使f ( x2 ) = 0。

故当m > 1 时, 方程f ( x) = 0 在[e- m - m ,e2m - m] 内有两个实根。

在高等数学中有些内容与中学数学比较靠近, 例如函数, 它既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在高等数学中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对象; 有些概念、结论只要稍作叙述,就能以中学数学的形式出现。

三.以极限定点为背景
极限是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基础概念,它包括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 它们都是在无限变化过程中( n →∞, x →∞或x →x0 ) 的变化趋势. 数

极限的定义(或称之为极限的“ε- N”定义) 为:设{ an} 为一个数列, a 为确定的常数, 若对任意ε >0 , 存在正整数N ,当n > N 时,有| an - a | <ε,则称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 an} 收敛于a ,或说数列{ an} 的极限是a。

例:已知不等式1/2+1/3+…+1/n > 1/2[log2 n] , 其中n 为大于2 的整数,[log2 n] 表示不超过log2 n 的最大整数. 设数列{ an} 的各项为正, 且满足a1 = b ( b > 0) , an ≤nan- 1/n + an- 1, n = 2 ,3 ,4 , ⋯. ( Ⅰ) 证明an <2ba + b[log2 n], n = 3 ,4 ,5 , ⋯;
( Ⅱ) 猜测数列{ an} 是否有极限?如果有, 写出极限的值(不必证明) ; ( Ⅲ) 试确定一个正整数N ,使得当n > N 时,对任意b > 0 ,都有an <1/5 极限是高等数学教学的主线,是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高等数学的基础.。

极限知识自从进入中学教材后就成为了每年数学高考的必考内容,但考查范围往往局限于求值问题。

本道高考题用不等式、整数部分函数“包装”而成的数列题,同时以高等数学中极限的定义“一剑封喉”,使得呆板、平淡的数学题充满了活力和无穷魅力。

上述例题我们都看到了每一道题目背后都有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指导这解题,初中数学与高等数学是紧密不可分割的。

我们可以感受到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具有居高临下的指导作用。

近几年,高观点下的高考命题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加强对高等数学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