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用法及

合集下载

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文言虚词以及用法1、而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冯婉贞》)(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例如: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石钟山记》)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伶官传序》)(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如: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鸿门宴》)渔公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石钟山记》)(五)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以致”等。

例如: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山记》)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赤壁之战》)(六)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七)表示目的关系。

可译为“来”。

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保民而王。

(《齐桓晋文之事》)(八)表示修饰关系(即偏正关系),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如:徐而察之。

(《石钟山记》)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左忠毅公逸事》)老妇恃辇而行。

(《触龙说赵太后》)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赤壁之战》)而翁归,自与尔复算耳。

(《促织》)3.用作双音虚词。

与别的虚词组合构成双音虚词,又分为下面几种情况:(一)附在别的虚词后,构成“以而”“既而”“俄而”等固定结构,可译为“一会儿”“不久” 等。

例如:已而英霍山师大起。

(《梅花岭记》)俄而百千人大呼。

(《口技》)以衾相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二)“而已”连用,为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16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6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6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之、而、乃、其、且、然、盖、为、以、于、焉、则、何、乎、因、者一、之:(一)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汝心之固。

(《愚公移山》)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马之千里者。

(《马说》)(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到多助,失道寡助》二、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十二则》)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们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表示语气、体态、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用词。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如下:
1.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已经发生,也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
语气。

例如:“已而后知其所以然矣。

”、“自与先生辞,今三年矣。

”、“何事不伤人哉!”、“敷裘(fū)而辞了。

此干戈一也。


2.之:表示所属关系或方向性,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向”,
还可以表示动词的补充。

例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

”、“直北之山”,“之言如君之语。


3.乎:表示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例如:“此之谓乎?”、“孔子受命于周而之昭公之时……君乎!”、“安
得其芳名之乎?”
4.而:连接并列词语、句子、动词与宾语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却”。

例如:“一言而当之者,吾以穷久矣。

”、“病而后自既
至人皆死。

”、“敬告诸公,随便而言。


5.以:表示手段、目的、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为了”、“因为”。

例如:“以求利者群,以违天者少。

”、“以讹传讹。

”、“以怀先王之志”。

6.于:表示处所、方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向”。

例如:“维何不”,“于今著之”,“君子之德于其所偶。


总之,文言虚词在文言文的表达中起到了连接词语、表示语气和调节句子结构等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言文虚词13个用法(整理超全)

文言文虚词13个用法(整理超全)

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

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01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常考)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马说》)2.用作助词: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何陋之有?(《陋室铭》)c.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常考)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用作动词:(常考)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其”字顺口溜: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常考)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常考)例:其真无马邪?(《马说》)(一)用作疑问代词。

(常考)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总结一、之1、代词。

代指人、事、物。

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⑤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二、以1.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把”、“拿”、“用”等。

2、作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3、用作动词。

可译为“认为”。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

1、副词。

“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未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

②第一人称代词“我”。

③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其一犬坐于前。

四、而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五、于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六.乃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于是”。

2、副词,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注:如果前半句情况属实,则译为“虽然”;如果不确定,则译为“即使”。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

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

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

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

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

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

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

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

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

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2)“而后”:才,方才。
例:①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③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 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而况石乎!
练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转折 修饰 2)掩口胡卢而笑。 假设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并列 4)蟹六跪而二螯 承接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你的 6)若欲死而父。 同“耳” 7)如是而已。 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 何况 能鸣也。而况石乎!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递进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②无以,则王乎?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于是乎书。
练习
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5)吾尝疑乎是 6)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 后矣 8)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乎 9)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巍巍乎可畏 疑问 反问 然 揣测 对 于 在 感叹
5.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6.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何等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8.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 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呵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虚词的概念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虚化、功能隐蔽的词语,常用来表示语气、态度等,起到连接上下文和修辞表达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12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乃”、“则”、“耳”、“焉”、“也”、“矣”、“尔/而”、“何”、“其”、“亦”、“若”和“故”,并给出相应使用例句。

二、乃1.含义:表示递进关系、结果推论或重要性。

2.例句:吾闻明主之道,则臣不自从乃迷。

三、则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附加说明或结果。

2.例句:士可杀不可辱,则礼为法。

四、耳1.含义:表示转折关系或引起后续解释。

2.例句:天下者,岂非一人之仓廪哉!上则有官府之粟帛,下则有农夫之劳耳。

五、焉1.含义:表示疑问、选择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吾欲遨游于山川之间焉。

六、也1.含义:用于肯定或否定的陈述中。

2.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味可人也。

七、矣1.含义:表示动作完成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君子喻于义,而施不必待于言;计正而不先矣。

八、尔/而1.含义:代词“你”或副词“还”。

2.例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九、何1.含义:引导疑问词组或感叹语气。

2.例句:余闻汝乃天下公敌,果然何事?十、其1.含义:表示所指或关系归属。

2.例句:欲速则不达者其所均也。

十一、亦1.含义:表示相似关系或转折意思。

2.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亦知今夕是何年?十二、若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或比喻。

2.例句:昔日龙舸已渡黄河矣,今朝羊车复至若。

以上是12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的介绍。

这些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在文言文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而2.与3.乃4.其5.所6.为7.焉8.以9.因 10.于 11.则 12.之1.【而】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2.【与】(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

【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

【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连词。

和,跟,同。

【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三)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3.【乃】(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一)介词。

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赤壁之战》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比)(《劝学》)【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文言文中的虚词包括“之、乎、者、所、其、而、乃、焉、以、为、於、若、与、也、者、之、者、乎”等等。

这些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起着连接句子成分、标注语气、引导句子结构等作用。

举例如下:1.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2.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3.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4. 所,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所恶乎人之为恶”(《庄子·逍遥游》)。

5. 其,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其为人也孝弟”(《论语·雍也》)。

6. 而,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如“民之生也,独立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7. 乃,表示因果关系,如“非其鬼而谁之鬼乎?”(《庄子·大宗师》)。

8. 焉,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何以明之焉?”(《庄子·逍遥游》)。

9. 以,表示手段、方法,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道德经》)。

10. 为,表示目的、结果,如“为天下者谓之天下”(《庄子·大宗师》)。

11. 於,表示处所,如“於是民大乐”(《庄子·逍遥游》)。

12. 若,用于条件句中,如“若夫乐与丧”(《庄子·大宗师》)。

13. 与,表示并列关系,如“与天地参其德”(《庄子·逍遥游》)。

14.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强调,如“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

15.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6.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17.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8.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

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

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语言形式和现代汉语相差很大,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虚词的使用。

虚词在文言文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在语法上虽然没有实词那么重要,但是在表达句子的语气、情感等方面却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

1.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到”。

2. 乎:表示疑问或者不确定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3. 何: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4. 者:表示身份或者职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人”或者“者”。

5. 而:表示转折或者并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但是”或者“和”。

6. 以:表示手段或者方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7. 兮:表示感叹或者祈使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8. 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因为”。

9. 也:表示肯定或者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确”或者“也是”。

10. 然: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11. 之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之所以是因为”。

12. 不仅:表示程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只是”。

13. 虽然: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尽管”。

14. 亦:表示肯定或者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也”。

15. 已:表示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已经”。

16. 其:表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的”或者“他的”。

17. 或:表示选择或者可能性,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或者”或者“可能”。

18. 往:表示方向或者动作的趋势,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向”。

以上是总结文言文常用18个虚词的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在语法、语气、情感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作用。

通过学习这些虚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人文氛围。

在阅读、研究和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虚词。

虚词是指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它们起到衔接句子结构、表达语气、表示态度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解释。

一、副词“之”1. 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时,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此人之勇”即指这个人的勇气;“物品有名於市者”即指商品在市场上有名望。

2. 作为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助词,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一定程度。

例如:“众人皆惊之”即表示众人都被吓到了;“喜乐再三之后”即表示喜乐已经多次发生了。

3. 在某些特殊结构中使用。

例如:“不知尔之行也”中的“之”表示对方;“兹事体大,须得各位先生共商之”。

二、副词“乎”1. 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何以教孩子乎?”即表示询问如何教育孩子;“人谁无过乎?”即表示每个人都会犯错。

2. 在句中充当语气词,表达强调、感叹或请求。

例如:“知耻近乎勇”即表示知道羞耻是靠近勇敢的;“无边不入乎”即表示请求某物。

三、副词“者”1. 作为作者说明身份的标志。

例如:“孟子曰:吾不见至德之大者”。

2. 引导句子,表示原因或结果。

例如:“位卑未敢忘劳苦,言甘常思宽身耳”即表示因为地位较低才有奋斗的动力;“心广者易交友”,说明心胸开阔的人容易交朋友。

四、副词“乃”1. 表示结果或推理。

例如:“丈夫学以致用,事乃成也”即指通过学习来实现目标;“彼既与我志同道合,吾岂能相信其奸邪乎?”2. 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他一路上赞美了好几次我的博学多才和机智敏锐,而我这时乃情绪低落。

”五、副词“皆”1. 表示全体、全部。

例如:“百里奚皆倒戈而走”即表示所有的百里奚都转向逃跑;“古人众为一体,皆注重礼仪”。

2. 表示强调或肯定。

例如:“吾兄已无恋居之心,全力支持此次出使”即表示完全支持。

六、副词“可”1. 表示可能性。

例如:“似乎我这样看是有道理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指的是那些在句子结构上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语法功能上起到连接和修饰其他成分的作用的词语。

它们常常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等。

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可以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并且能够增加写作时的表达能力。

下面将逐一介绍其中几个常见虚词及其例句。

二、“之”字的用法及例句1. 虚化代词功能:在文言文中,“之”可用于指示前面所述事物,起到限定或强调作用。

例句:圣人居治必先正己以定家,乃至以养天下。

此生活之大原则也。

2. 功能表示结果或程度:一些副词与“之”连用,表示结果或程度。

例句:“明月之照耀”、“碧波荡漾之处”。

3. 状语从句引导词:当“之”后接一个完整的动词短语时,可引导一个状语从句。

例句:“明明朝稻谷丰登而食者多富饶矣。

”三、“乎”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乎”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反问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夫人之为道,岂特偶然诞生而已乎?”2. 强调语气:在感叹或强调的语句中使用“乎”,增强语气。

例句:“吾闻孔子之德,观其周身非常之物也!愿效法焉。

”四、“所”字的用法及例句1. 动宾关系:当“所”置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时,表示主动发送者与被动接收者之间的关系。

例句:“君子能专心致志于学术,使外界所知革命。

”2. 虚化动作结果成分:有时在文言文中,“所”可以虚化一个动作或行为的结果部分。

例句:“骨肉未寒而内外人所以忧那三桓禽。

”五、“得”字的用法及例句1. 表示可能性:在条件状语从句中,“得”可以表示可能性、许可或条件约束。

例句:“上得则兼备六艺,下达则原本清净一无是非。

”2. 虚化助词:当“得”置于动词之后时,可以虚化动作的行为者。

例句:“黄昏未晩,犹得及入城。

”六、“焉”的用法及例句1. 疑问代词性:在文言文中,“焉”可用作疑问代词,引起问题或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例句:“曷以遗君?”2. 介词或方位副词:在表示地点、时间、状态等方面,“焉”可起到介词或方位副词的作用。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1.作连词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③惑而不从师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作代词⑴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③假设欲死而父。

3.作动词⑴通“如”,好似,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

可译为“不久、一会儿”①俄而百千人大呼;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二、何1.作疑问代词⑴作动词或介词宾语,译为“什么”或“哪里”。

①大王来何操?②却看妻子愁何在。

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⑵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可译为“为什么”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⑶作定语,译为“什么”、“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司马迁《廉颇蔺 相如列传》)
▪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 学》)
▪ ③或而不从师 (韩愈《师说》) ▪ ④当此之时,民无讥者,而君反以罪臣。
(刘向《晏子治东阿》) ⑤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a ,(《寡人之于国》)5
▪ (三).“而”连接两个分句,前后分句有 意念上的相反,且“而”放在后一分句的句 首,这时“而”表转折关系,译为 “却”“可是”“但是”等。
▪ 2、拔剑切而啖之。“切”这一动作完成后, “啖”这一动作才发生。
a
10
▪ 四、“而”表并列关系用法的判定
▪ (一)、动词1+而+动词2 动词1和动词2的位 置调换,不影响句子的意思,那么,”而”表 并列,可译为”又”,或不译。
▪ 例: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 (二)、形容+而+形容 而表并列。
二、“何”字的用法
一、疑问代词
1、何+句末语气词+? 何作谓语,译为 “为什么”
▪ 如:何也?、何者? 、何哉?
2、何+动词 何作宾语,句子倒装,译为 “什么”
▪ 如:何辞为?
3、何+名 作定语 译为“什么”
▪ 1、小学而大遗。(韩愈〈〈师说〉〉)
▪ 2、刘氏安矣,而晁氏危。(汉书〈〈晁错 传〉〉)
▪ 3、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归有光〈〈项脊 轩志〉〉)
▪ 4、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屈原列
传〉〉
a
4
▪(二).“而”字带两个词组或两个分句,其中一 个词组或分句带有 “无”“不”“非”等否定词, “而”表转折关系,译为“却”“竟”“可是” 如
▪ 第二人称代词
▪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你的)
▪ 二、助词
▪ 复音词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与“已” 组合,罢了
▪ 已而:不久
a
3
▪ 三、连词
▪ (一)、“而”表转折关系用法的判断
▪ “而”连接的两个词或句子,这两个词或句子中 表示彼此对照,意思相反,或者说是一对反义词, 这时“而”表转折。
而后,相当于“才”,“方才”
③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
更进一层的意思 a
15
练一练
▪ 1、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并列
▪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承接 接着
▪ 3、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目的 为了
▪ 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转折
a
12
▪ 六、而表递进关系用法的判定 ▪ 动词+而+动词 两个动词位置不能调换,后一个动
词的程度更深。两个分句后一分句在意义上比前一 个分句更进一层。译为“而且”“并且” ▪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七、而表因果关系的判定,前项是因,后项是果, 一般连接两个句子,“因此”“所以”。
▪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 八、而表目的关系,后项是前项的目的,
“来”“用来”“以使”或不译。 ▪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
a
13
九、动词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表比喻: 如,如同,好像
a
14
(4)复音虚词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 于“罢了” ②如: 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文言虚词的用法 及其意义
a
吉水中学 徐菊根1
洪承畴为明朝大臣时,深受崇祯皇帝宠幸,他自己 也得意洋洋,曾在厅堂挂出一副对联: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后来洪承畴在松山战役失败后降清,于是有士人将 他这副对联各加一字使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君恩深似海 矣! 臣节重如山乎?
a
2
一、而的用法及其意义
▪ 一、作代词
a
8
▪ 三)、动词1+而+动词2 动词1和动词2同时发 生,不分先后,动词1和动词2的位置不能调换, 但 动词1不作谓语,用来修饰动词2,表示动词 2的方式、状态;动词2是句子的中心词,是谓 语。如果动词1的前面有副词,那么,“而’就 表修饰。可不译,
▪ 例:1、吾尝跂而望矣 “跂”是动词,”望” 也是动词,”而‘带二个动词,“跂”的前面 有副词,那么“而”表修饰。
▪ 2、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为何者?” “按
剑”为动宾结构,是动词性词组,不是谓语动
词,是用来修饰跽的,“跽”是句子的谓语动
词。
a
9
▪ 三、“而”表承接关系用法的判定
▪ 动词1+动词2 两个动作的发生有先后之分, 动词1先发生,动作完成后,动词2再发生,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 例:1、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撞”这一 动作发生之后,“破”这一动作才发生。“而” 表承接,可不译。
▪ 例:剑阁峥嵘而崔嵬 “峥嵘”、“崔嵬”是 形容词,“而”带两个形容词,那么而表并列。
a
11
▪ 五、而表假设关系用法的判定 ▪ 主语+而+谓语 “而”放在主谓之间,表假
设关系。 ▪ 例: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是主语,
“无信”是谓语,“而”放在主谓之间,表假 设。
▪ 2、子产而死,谁能嗣之。“子产”是主语, “死”是谓语,“而”在主谓之间,表假设。
▪ 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苏轼 《石钟山记》)
▪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a
6
▪ 二、“而”字表修饰关系用法的判定
▪ (一)、形容词+而+动词 “而”表修饰且 多译为“地”。
▪ 例:1、徐而察之 “徐”为形容词,“察” 为动词,“而”表修饰译为“地”。
▪ 2、汝姐在吾怀,呱呱而泣。 “呱呱”为形 容词,“泣”为动词,“而”表修饰译为 “地”。
▪ 5、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修饰
▪ 6、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假设 如果
▪ 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转折
▪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因果 因而
▪ 9、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修饰
▪ 10、儿妾食麦而已。
语气词
▪ 11、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பைடு நூலகம்。”代词你的
a
16
▪ 3、独怆然而涕下 “怆然”为形容词,“涕” 下为动词。“而”表修饰译为“地”。
a
7
▪ 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而+动词 “而” 表修饰,多译为“地”。
▪ 例:1、吾尝终日而思矣 “终日”为时间 名词,“思’为动词,”而”表修饰译为 ‘地’。
▪ 2、何不按兵事甲,北面而事之。“ 北面” 为名词,“事”为动词,“而”表修饰,译 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