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笔记 2018 年7月

合集下载

罗宾斯《管理学原理》笔记

罗宾斯《管理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管理者与管理一、谁是管理者。

(1)管理者:组织中指挥他人活动的人,他们拥有各种头衔。

(2)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

(3)组织:指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4)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二、什么是管理和管理者做什么1、管理的定义。

(1)管理: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成基本活动中。

(2)效率:只输入与输出关系,涉及使完成活动的职员最小化。

(方法)效果:与活动的完成,即与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结果)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

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见空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3、管理者角色(亨利?朋茨伯格)(1)管理者角色:指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

①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②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

(2)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①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

②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弗雷德?卢森斯)①成功的管理者(提升最快的管理者)强调网络关系活动;而有效的管理者(绩效最佳的管理者)强调沟。

②两者关系的意义:这个结果指出社交和改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晋升是重要的[从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活动者]随着层次的晋升,从事更多计划、组织、控制、而从事更少领导。

5、管理者工作的普遍性。

①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㈠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管理者在等级结构的位置而变化。

《管理学》第一章-总论

《管理学》第一章-总论
2018年7月27日星期 五6时59分47秒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于盲目扩张,致使公司从1994年开始, 资金周转困难,债台高筑,对下属公司 的管理失控,陷入了全面危机。于是, 国务院及主管部门下令该公司内部整顿, 收缩战线,确定主导产业。但是已病入 膏肓的中联公司,以无力自救,于1997 年,国务院不得不派驻工作组,对该公 司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一个曾红极一时 的国有大公司倒下了。
本课程具体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2018年7月27日星期 五6时59分47秒
绪论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管理基本原理与方法 管理决策 计划与战略 组织 领导 激励 沟通 控制
1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一、管理的概念与职能 二、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三、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16
2、管理的定义的归纳
所谓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 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包含四层含义: 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管理不是目标, 是一种手段。 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用性。
2018年7月27日星期 五6时59分47秒
2
案例1.1:海尔的腾飞
崛起与发展:从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 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 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 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 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 的引领下,海尔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 创新,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 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 2002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711亿元,是 84年的20000多倍;2002年,海尔跃居中国 电子信息百强之首。 2018年 7月27日星期

管理学原理笔记汇总

管理学原理笔记汇总

管理学原理笔记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一、什么是管理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定义2、国内专家对管理下的定义3、教材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概念:要点:1、预期目标;2、必须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3、本质为协调;4、协调的中心是人;5、协调的方法有多样:关键是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

二、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职能和过程: xx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xx著作《管理学》中——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一般的教科书已将管理的职能精简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代表人监督者企业家领导者传播者干扰对付者联络者发言人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技能:卡茨(L.Katz)的看法:L.Katz教授在研究高层管理人员成功所必须的特征时,把成功的管理人员在完成工作时所显示的技巧(skill)概括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者的三种类型:平均的管理者:一般的管理人员。

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xx的速度作为标志。

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的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准。

管理系统:两种基本系统: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不与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不受环境的影响;开放系统(open system):动态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在不同和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管理三、什么是组织1、组织的特征: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

(组织日益成为更加开放,灵活和响应变化的实体)2、变化中的组织传统组织:稳定的、缺乏灵活性、关注职位、根据职位定义工作、个人导向、永久性职位、命令导向、由管理者作出决策、规则导向、工作日朝九晚五、在上班时间利用组织设施从事工作新型组织:动态的、灵活的、关注技能、根据任务定义工作、团队导向、临时性职位、参与导向、雇员参与决策制定、xx导向、工作日xx没有限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工作四、为什么要学习管理(一)管理的普遍性(二)工作的现实(三)成为一名管理者的挑战和回报注:成为一名管理者:1、掌握当前商业信息。

《管理学原理》课程笔记

《管理学原理》课程笔记

《管理学原理》课程笔记
本文档提供的是《管理学原理》课程的笔记摘要,旨在帮助读
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该课程。

1.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的本质是协调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四个基本
功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其中,计划是指在指定时间内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是指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分配任务、权
力和资源的过程;领导是指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控制是指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整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部门、职位、权力和沟通关系的方式。


见的组织结构类型包括:职能型、分工型、矩阵型等。

合适的组织
结构能够有效地管理资源,使组织更加高效。

3.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研究人类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影响的学科。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行为的重要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吸引、培训和激励员工来提高组织绩效。

4. 决策
决策是管理的中心活动之一,它是指对信息进行评估来作出选择的过程。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拥有正确的决策思维模式,以及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规划、实施和评估组织战略的过程。

其目的是通过制定合适的战略来使组织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总的来说,管理学原理是组织管理的基础,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对于成为成功的管理者非常重要。

本文档中介绍的是管理学原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应用,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组织的一个良好的起点。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

泰勒被称为管理学之父管理的核心:处理人际关系管理的目的:达到组织目标管理的载体:组织管理的对象:组织所拥有资源管理的实质:是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有效性效率=正确的做事效果=做正确的事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同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普遍性;社会属性: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特殊性。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分类: 高层管理者,决策性工作;中层管理人员,执行性工作;基层管理人员,作业性公工作。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能力、人际能力、概念能力。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之父:作业研究原理、时间研究原理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行政管理理论:韦伯——组织理论之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求可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控制的类型可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韦伯的权利论:传统权力、超凡权力、法定权力。

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决策的定义:决策是指为了完成预定目标或解决某一问题,拟定多种备选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评价并从中选出最合理方案的一种活动管理决策的原则: 1、满意原则 2、层级原则 3、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相结合战略决策:涉及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等重大决策。

组织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实施时间较长,对组织影响较为深远,一般由高层管理者做出战术决策:对组织的人力,资金、物资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了保证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做出的,旨在解决局部问题。

业务决策:实施性决策,涉及组织中一般管理和处理日常业务的具体决策活动。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广义指管理者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全过程。

狭义指选定组织的目标,并围绕目标,对组织活动的过程进行详细统筹规划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计划工作的特性:1、目的性:计划的性质决定着计划必须设定一个目标,必须在管理工作中居于领先地位。

2、主导性 3、普遍性 4、效率性 5、预见性:计划是为未来提供依据的,因此必须反映未来的需求,预见可能的困难和风险,并有相应的对策。

管理学原理完整笔记

管理学原理完整笔记

管理学原理完整笔记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4.领导5.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 4.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 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 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要点笔记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要点笔记

自从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就有了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时的管理被称为史前的管理。

近代管理学,则是在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伴随着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西方主流的管理学观点看来,自泰罗率先在管理研究中采用试验、分析方法开始,管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本章沿着历史脉络对管理的思想和历史发展的主要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这些问题包括:管理的两种角度、史前的积累、古典管理理论、近代管理的发展、当代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发展和历史发展、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线索、管理涉及到的层次和侧面等等。

1、把握管理的两种角度,明确管理学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管理的思想和智慧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把握。

广义上,管理学是人类所有集体化、社会化行为中积累起来的一般的人文学科。

自有了人的社会生活,就产生了关于管理的学说。

狭义上的管理学指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主要通过自然科学分析方法调查、试验、研究提炼归纳形成的理论和知识体系。

2、理解史前积累的含义,了解史前积累对近代管理学的影响历史上的管理实践主要发端于四个方面:始于解决生存需要的大规模集体活动实践,始于政治控制、社会管理实际,始于战争过程,始于宗教的世界。

这些史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为工业革命以来的近代管理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阐述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古典管理主要包括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泰罗(Frederick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实践家,管理学家,科学管理之父.他率先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近代分析科学方法,开创了科学管理先河。

泰罗制包括八个要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工人和雇主的“精神革命”;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笔记整理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P11、个人活动与群体活动①优化利用资源②时间管理③群体活动的方向④人的努力整合2、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①持续的群体活动是在一定形式的组织中进行的②历史的演进选择了工厂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作为管理学研究对象掌握管理的概念 P22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管理者利用相关知识、技术、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

掌握管理的基本特征 P22①管理的目的:有效实现组织预定目标②管理的主体:具有相关技术方法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③管理的客体: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④管理是一个包括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工程掌握管理的本质 P25管理是对人或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其本质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而人的行为的可协调性是因为人的行为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理解管理的二重性 P26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是其二重性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P28①人本原理②系统原理③效益原理④适度原理理解管理的基本方法 P31理性分析+直觉判断理解管理的基本工具 P33权力+组织文化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P44有著作《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生产劳动效率1、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①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②作业环境与条件的标准化③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2、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3、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①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②实行职能工长制③进行例外管理掌握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P481、管理是经营的一部分,经营的六部分还有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2、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管理的14条原则:a.劳动分工b.权力与责任c.纪律d.统一指挥e.统一领导f.个人利益服从总体利益g.人员的报酬h.集中i.等级制度j.秩序k.公平l.人员稳定m.首创精神n.人员的团结理解韦伯的科层理论 P52权力的类型有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以法理型为基础掌握巴纳德社会系统论P54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管理人员应意识到:①职工既是独立个体又是组织成员②管理者的权威取决于指挥命令是否为下属接受③个人有自由意志但其行为也受遗传、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2、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①协作的意愿:个人自我克制交出自我行为的一部分控制权,组织给出诱因,当诱因大等于牺牲时,写作的意愿就可以达成。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管理学原理笔记第一章治理概述1、治理的含义所谓治理,就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筹划、组织、引导、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1)治理是办事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标的活动。

(2)治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互相接洽关系、持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含筹划、组织、引导、控制等,它们成为治理的根本本能机能。

(3)治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力和后果两个方面来评判。

即治理工作的成效短长、有效性若何,就集中表如今它是否使组织花费起码的资本投入而取得最大年夜的且最合乎须要的成果产出。

“精确地做精确的事。

”(4)治理工作是在必定情况前提下开展的,情况既供给了机会和机会,也构成了挑衅或威逼。

2、治理的三大年夜性质(1)治理的二重性治理具有二重性,一是与临盆力相接洽,经由过程“批示劳动”表示出来的治理的天然属性;二是与临盆关系、社会文化相接洽的,经由过程“监督劳动”表示出来的治理的属性。

治理的天然属性为我们进修、借鉴蓬勃国度先辈的治理经验和办法供给了理论根据,应用权我们可以大年夜胆地引进和接收国外成熟的经验,来敏捷进步我国的治理程度。

治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决不克不及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推敲我们本身的国情,慢慢建立有中国特点的治理模式。

(2)治理工作不合于功课工作治理工作是自力进行,有别于功课工作又为功课工作供给办事的活动。

治理活动和功课活动并存于一个组织之中,才能包管组织目标的美满实现。

治理人员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经由过程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平日情况下,治理人员并不亲自从事具体工作,而是委托他人,本身则花大年夜量的时光和精力进行筹划安排、组织落实、指导鼓励和检查控制其他人的工作。

(3)治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治理是一门科学,是大年夜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治理工作的客不雅规律基本上形成的,它包含了有关治理工作的理论、道理、办法以及体系化的治理常识,它已为实践所证实,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治理的实践。

《管理学原理》复习笔记

《管理学原理》复习笔记

《管理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一章管理概述1、管理的含义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

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

即管理工作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就集中体现在它是否使组织花费最少的资源投入而取得最大的且最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

“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或威胁。

2、管理的三大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与生产力相联系,通过“指挥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自然属性;二是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相联系的,通过“监督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权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来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社会属性则告诉我们,决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并存于一个组织之中,才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管理人员的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道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通常情况下,管理人员并不亲自从事具体工作,而是委托他人,自己则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计划安排、组织落实、指导激励和检查控制其他人的工作。

(3)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了有关管理工作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系统化的管理知识,它已为实践所证明,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的实践。

2018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2018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管理概述识记:(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特征;(3)管理的职能领会:(1)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2)管理有效性的衡量应用: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二)管理者识记:(1)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2)管理者的角色;(3)管理者的技能领会:(1)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2)举例说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三)管理学识记:管理学的概念领会:管理学的特点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1.管理的产生:①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②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2.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①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②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③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二、管理的概念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①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②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④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⑤管理的实质是协调三、管理的特性①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③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处理好人际关系)四、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㈠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的预先筹划和安排㈡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㈢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㈣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有限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效果是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第二节:管理者一、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二、管理者的分类: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①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不同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基层管理者:是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综合管理者:是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全部活动的管理者②按管理者所处从事工作领域及专业不同专业管理者:是指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的管理者三、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⑵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⑶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四、管理者的技能⑴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⑵人际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⑶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五、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成功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鉴于此,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类型也应该体现管理学能级原理的要求,将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

管理学原理笔记 2018 年7月

管理学原理笔记 2018 年7月

1 基础理论(一)本篇知识结构考试重点●领会:(参照题型:简答题;论述题)✓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管理有效性的衡量,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霍桑试验的结论,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培育管理者道德的途径。

●应用:(参照题型:案例分析题)✓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具体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法,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1 基础理论(二)考试重点分析一、简答管理的产生p351.管理产生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类所拥有的的资源总是稀缺的和有限的。

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需要协调。

通过管理使用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更高的目标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人类有群体活动,就必须协调群体的活动,以便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进而实现每个人的目标。

此时,协调人类群体活动的管理就产生了。

【单选题】( )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A.改革B.重组C.激励D.管理【答案】D【答案】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总体协调手段的宏观机制.【知识点】“管理”的概念二、简述管理的必要性.P36—37有人类群体活动或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群体活动和群体组织如影相随。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分析,或是从微观的组织角度阐述,还是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生活、学习考虑,管理都有其作用。

所以,管理成为社会基本、国家发展、组织成功的主要力量,管理无处不在。

管理学原理笔记2篇

管理学原理笔记2篇

管理学原理笔记第一篇:管理学原理笔记管理学原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企业。

本篇笔记将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管理学原理的重要内容。

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组织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它涉及到对组织结构、人员行为、决策制定、领导力等方面的研究,并提供相关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管理实践。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1. 组织: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体系。

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分工、协调和控制机制。

2. 管理:指通过组织和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合理安排、协调和控制组织活动的过程。

3. 管理者:负责组织内部事务,并指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4. 管理原则:指指导管理实践的基本准则和规定。

二、管理学原理的重要内容1. 效率原理:强调在组织活动中追求效率和经济性。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流程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补偿原理:将薪酬与员工的工作表现相联系,通过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3. 管理层级原理:将管理分为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都有不同的职能和责任。

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构成一个明确的管理体系。

4. 归责原理:明确每个员工的责任和权力,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

5. 协调原理:强调组织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以实现整体目标。

6. 纪律原理:要求员工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工作任务,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三、管理学原理的应用管理学原理在实际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组织内部的各种问题,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1. 组织设计和结构:管理学原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设计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责任,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协调性。

2. 人员管理:通过管理学原理,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的行为和动机,从而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3. 决策制定:管理学原理提供了一些决策制定的方法和工具,例如决策树、决策矩阵等,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决策分析和选择。

2018考研:《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第七章)

2018考研:《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第七章)

2018考研:《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笔记(第七章)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一:计划的概念很多管理界的学者都对“计划”作了详细的解释。

无论在名词意义上还是在动词意义上,计划内容都包括5W1H what 做什么?目标与内why 为什么做?原因who 谁去做人员where 何地做地点when 何时做时间how 怎样做方式、手段二:计划与决策(计划与决策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形式的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

2:在实际工作中,计划和决策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三:计划的性质(一) 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计划工作”是对“决策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进一步地展开和细化(二) 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三) 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四) 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方针,规定了组织在较长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绘制了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地各个部门在目前地各个较短的时期阶段,特别是最近的时段中应该从事何种活动,从事该活动应达到何种要求,因而为各组织成员在近期内的行动提供依据。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从职能空间分类,可将计划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

三: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指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较长时间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具有整体性(基于组织整体制定)和长期性(涉及未来较长时期) 战术性计划: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四:具体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

管理学原理学习笔记一、引言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础,它涉及到组织、领导、决策、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学习管理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知识,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从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学原理的分类、管理学原理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1. 管理学原理的定义管理学原理是指研究管理活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和规范。

它是对管理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抽象,以指导管理者在组织中进行决策、领导和控制等活动。

2. 管理学原理的特点(1)普遍性:管理学原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和管理活动,无论是商业组织、非营利组织还是政府组织,都可以运用管理学原理进行管理。

(2)相对性:管理学原理是相对而言的,它受到环境、文化、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3)可操作性:管理学原理是可以操作的,管理者可以根据管理学原理的指导进行实践,并通过实践不断调整和改进。

三、管理学原理的分类1. 经验法则理论经验法则理论是指通过总结和归纳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提炼出一些通用的管理规律。

比如,韦伯的理性法则、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等。

2.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是指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揭示人在组织中的行为规律。

比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3. 组织系统理论组织系统理论是指通过研究组织内部的结构和关系,揭示组织运行的规律。

比如,韦伯的理想型组织理论、伯恩斯和斯图尔特的组织结构理论等。

4. 环境适应理论环境适应理论是指通过研究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揭示组织如何适应和应对变化的规律。

比如,彼得·德鲁克的管理者角色理论、钱伯斯和明斯柯的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等。

四、管理学原理的应用1. 决策管理决策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之一,管理学原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进行分析和判断。

比如,利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管理者可以了解员工的动机和满意度,从而制定激励策略。

2018版现代管理学知识点笔记

2018版现代管理学知识点笔记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含义: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历史发展1.史前人类社会的管理特点: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的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力、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2.前资本主义的国家管理特点: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管理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点:科学管理出现、实行分权管理(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崇尚法制管理、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4.现代管理特点:系统化管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法治化管理、以人为本、追求效率三.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分类:公共管理(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私人管理(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和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管理宗旨、主体、依据、对象、过程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别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是一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是一门软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四、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容: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一、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立脚点;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上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础理论(一)本篇知识结构考试重点●领会:(参照题型:简答题;论述题)✓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管理有效性的衡量,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霍桑试验的结论,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培育管理者道德的途径。

●应用:(参照题型:案例分析题)✓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具体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法,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1 基础理论(二)考试重点分析一、简答管理的产生p351.管理产生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类所拥有的的资源总是稀缺的和有限的。

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需要协调。

通过管理使用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或更高的目标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人类有群体活动,就必须协调群体的活动,以便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进而实现每个人的目标。

此时,协调人类群体活动的管理就产生了。

【单选题】()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A.改革B.重组C.激励D.管理【答案】D【答案】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总体协调手段的宏观机制。

【知识点】“管理”的概念二、简述管理的必要性。

P36-37有人类群体活动或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群体活动和群体组织如影相随。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分析,或是从微观的组织角度阐述,还是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生活、学习考虑,管理都有其作用。

所以,管理成为社会基本、国家发展、组织成功的主要力量,管理无处不在。

三、简述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P41管理的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

1.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比如,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单位生产成本等,这些是对组织效率的具体衡量。

企业组织有更多超过产出,就有了较高的效率。

2.效果,是指目标达成,设计活动的结果。

衡量指标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利润率是衡量效果的客观指标。

管理有效性既追求效率更追求效果,就是“正确地做正确的事”【判断题】最早进行管理职能描述的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

A.对B.错【答案】A【解析】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在20世纪初出版的《工业革命与一般管理》一书中首次提出:所有管理者都行使五种管理职能。

这一规定影响很大,形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知识点】管理的职能四、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是什么?p441.高层管理者:注重掌握概念技能,即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因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2.中层管理者:注重掌握人际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3.基层管理者:注重掌握技术技能,即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五、举例说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P43管理者通过在组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履行来完成自己的职责。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管理者在处理与人的关系时便扮演这种角色,即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管理者是组织信息中心,不断从外部获得各种信息,扮演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的角色;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管理者是组织重要的决策者,扮演者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着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多选题】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高层管理者应扮演的主要角色有()。

A.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B.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C.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D.利益分配方面的角色【答案】ABC【解析】利益分配是决策里面的一个内容。

【知识点】管理者1 基础理论(三)考试重点分析六、古典管理理论导学1.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类管理思想的奠基阶段;2.古典管理理论的构成: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3.造就管理学界的三大巨头: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韦伯-行政组织之父【多选题】在古典管理理论发展的形成许多重要的管理学家和重要理论,其中被赞誉为三大管理之父的人是()。

A.科学管理之父-泰勒B.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C.需要理论之父-马斯洛D.行政组织之父-韦伯【答案】ABD【解析】古典管理理论是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20世纪中叶形成的。

时间期限不同,理论重要性不在一个层次。

【知识点】古典管理理论七、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P571.美国学者泰勒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为标志,形成科学管理理论,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2.科学管理的主题思想是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工作,制定各种标准操作方法和制度,对工人进行指导训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质是“心理革命”3.内容: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多选题】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形成的管理理论有()。

A.战略管理理论B.业务流程再造C.跨越文化管理D.学习型的组织【答案】ABD【解析】“跨越文化管理”是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

【知识点】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八、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是什么?P591.一般管理理论(经营管理理论),是法约尔1916年出版的著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被誉为“经营管理之父”。

2.理论特点:从企业管理的整体出发,着重研究管理的职能作用,企业内部的协调等问题,探索管理组织结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合理化。

3.理论要点:✓明确经营与管理的区别;✓提出管理的五大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提出管理的十四条原则-P50九、法约尔:管理的十四条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的报酬要公正;8.集中与分散;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十、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611.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誉为“行政组织理论之父”。

2.理论要点:韦伯的“理想的性质集权制”(官僚集权模式),是通过职位或职务来实现管理职能的一套管理体系。

✓理想的组织形态:超凡权力/神秘化组织;传统权力/传统组织;法定权力/法律化组织。

✓理想组织形态的管理制度:十条准则✓理想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三个层次:最高领导层/行政官员(中层)/一般工作人员大型组织稳定/严密/高效/理性体系十一、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什么?P651.工人是“社会人”,金钱并非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构成的动力,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2.认为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士气”是由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所决定的;3.企业中存在着有特殊感情规范和倾向的“非正式组织”,它能左右员工的行为;十二、谈谈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P66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跨学科讨论会正式提出“行为科学”,研究为四大领域:1.动机激励的理论:最基本的理论核心。

实质:根据不同需要激励不同动机引导正确行为马斯洛/需求;赫茨伯格/双因;麦克利兰/成就需要;斯纳金/强化;弗鲁姆/期望2.企业管理中“人性”理论:该理论基础,麦格雷戈/XY;阿基里斯/成熟;莫尔斯/Z理论3.领导方式的理论:动机激励是通过领导方式体现的。

坦南鲍姆/领导方式连续统一理论列克特/支持关系;斯托格第和沙特尔/双因素模式;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法4.组织与冲突理论:个体行为是基础,群体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卢因/团体力学理论;莱维特和克里特/意见沟通理论;布雷福特/敏感性训练;勃朗/群体冲突理论。

1 基础理论(四)考试重点解析十三、谈谈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理论要点。

P67-711.管理过程学派 P67-682.社会系统学派P68-693.决策理论学派 P694.系统管理学派P69-705.社会-系统学派P69-706.经验主义学派P707.权变理论学派 P70-71 8.经理角色学派P719.管理科学学派 P71【多选题】定量决策的方法包括()。

A.确定型决策方法B.风险型决策方法C.不确定型方法D.德尔菲方法【答案】ABC【解析】德尔菲方法是定性决策的一种方法。

【知识点】决策方法十四、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P80(一)环境对组织的影响1.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时而生;因需筹资;因品聚财。

2.外部环境影响着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3.环境制约组织的管理过程和各类效率(二)组织对环境的影响1.适应环境,改变自己;2.影响环境;3.选择新环境。

1 基础理论(五)十五、影响管理道德的影响有哪些?P96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一般受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有关:1.道德的发展阶段:随着阶段的上升,个人道德就越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2.个人特征:自我强度高,克服冲动遵守内心信念;控制中心强;掌握命运3.组织结构变量:组织结构设计有助于道德行为产生;要做典范,上行下效4.组织文化:先进的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也会影响管理者高尚的道德行为5.问题强度:道德问题强度会直接影响管理者的决策,强度大时会采取行动十六、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有哪些?P98改善管理道德行为,提升管理道德水平是综合性的、长期行的工作。

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管理者;2.做好管理道德的教育工作;3.提炼规范管理道德准则;4.管理道德行为列入岗位考核内容;5.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1 基础理论(六)考试难点解析一、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P81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的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评价这些因素对政治的影响;1.政治因素:是一种不可控的强环境,任何组织只能适应,是最重要的因素;2.经济因素: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决定和影响组织战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3.社会因素:文化传统和教育程度,会改变社会习惯和价值观,影响产品;4.技术因素:新技术新工艺对管理有重要影响,信息技术改善组织管理水平。

二、综合环境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P841.SWOT分析法是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将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和内部的优势与劣势(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方法。

2.作用:是编制战略计划的重要步骤,帮助组织将精力集中在一个问题上。

3.基本步骤:分析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外部机会与威胁;匹配-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