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大学课程教学大纲】食品质量与安全学

【大学课程教学大纲】食品质量与安全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食品质量与安全学》是食品商品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是一门食品商品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是学习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的应采取的保证措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包括食品安全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重要性;掌握腐败变质的基本特性、含天然有毒物质的食物、化学物质的污染、生物性污染、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对食品安全性影响的方式,危害性,安全性评价以及预防;掌握食品可追溯制度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食品安全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及研究方法,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并增强创新能力。

一、教学内容第一章食品质量与安全学概论1.1 食品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内涵1.2 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质量控制采取的手段1.3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内涵1.4 食品安全体系的构成1.5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联系与区别1.6 《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课程体系教学重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手段。

第二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其新制度体系的形成2.1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2.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组成及其各部门的责任2.3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新变化2.4 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2.5 可追溯制度的建立教学重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组成。

教学难点:风险评估制度与可追溯制度。

第三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预防3.1 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3.2 食品腐败变质的影响因素组成及特点3.3 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变化3.4 食品腐败变质的物理过程变化3.5 食品腐败变质的预防教学重点:食品腐败变质的影响因素组成。

教学难点: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变化。

第四章食品化学性污染及其控制措施4.1 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概论4.2 农药的污染及其控制4.3 兽药污染及其控制4.4 重金属污染及其控制4.5 其它化学性污染及其控制教学重点:农药和兽药的污染。

第四章影响食品原料安全的因素—化学污染物

第四章影响食品原料安全的因素—化学污染物

(三)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土壤污染及污染物来源 土壤是绿色食品生产最重要的介质。土壤受到污染,就会
对绿色植物的生长、繁殖带来影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 质量,通过土壤―植物―动物―人体食物链,影响到养殖 业和畜牧业,最终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土壤对环境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调控的机制是土 壤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固定及分解等作用,总的体现 为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当环境污染物过量地进入土壤, 使土壤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土壤所生长的植物和微生物 受到危害,并使植物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时, 就称该土壤受到污染。
三、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一)自然环境与食品安全 自然环境是指天然形成、并未受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小
的环境。一般来说,自然环境存在着许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因素,人类可获得清洁而安全的空气、水和食品。
然而,由于地球结构上原因,造成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 不均匀性,使某一地区的水体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 从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由于这类疾病的特点具有明显的 地方性,故又称地方病。

2、大气污染的危害
植物受大气污染后,会使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器官受到伤害, 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品质变坏,营养价 值降低,镉、汞、砷、铅等重金属积累。
(1)二氧化硫。S02在大气中分布很广,是对农作物危害 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常以它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 S02在干燥的空气中较稳定,对农业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 影响。但在湿度大的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03。S03再经过一 系列反应,形成硫酸烟雾和酸雨,造成更大危害。
(2)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种类较多,通式为NOx。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 染物是NO和N02。因它们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而特别引 起人们的重视。N02危害植物的症状与S02引起的症状极为 相似,表现为叶脉间或叶缘出现不规则水渍状伤害,逐渐 坏死,变成白色、黄色或褐色斑点。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解析课件 (一)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解析课件 (一)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解析课件(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生产活动逐渐成为了食品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其中,物理性污染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所造成的食品中出现异物、杂质或其他不洁物质,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污染现象。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将结合专业的课件内容对此做出详细的解析。

一、较明显的外观变化物理性污染对食品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外观变化,其中包括食品色泽、形态、大小等方面。

比如,食品中出现了异物,颜色与原本食品不一致,就会造成消费者的心理拒绝,也可能对人体有害。

另外,如果食品中出现了杂质、沙子、虫子等,会对食品的口感和食用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二、损害消化系统健康物理性污染还可能造成消化系统健康的损害。

如若消费者误食带有钢针、尖锐硬物质的食品,可能会刺伤食道、胃等消化系统,引发慢性病乃至发生粘膜损伤。

另外,食品中的异物也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对消费者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三、会致癌在物理性污染中,包装物质、夹杂物质等也有致癌的可能,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到食品中的定量元素分析,慢慢地对某些成分产生影响。

同时对各种肉、蔬菜以及加工品的生物油精制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一些纯化剂,而它的残留物则为致癌物质。

一些放置时间较长的高脂肪食品,被增加了放置的时间,那么这些食品内的脂肪就会被氧化,脂肪氧化物也容易引起感染和致癌。

总的来说,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不容忽视,不仅对消费者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对食品产业带来一定冲击。

因此,从源头防控开始,强化监管、加强食品合格与质量等级监管,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检查、及时销毁等方面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处理手段,同时重视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章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第四章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响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四章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 响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通常指食品生产加工 过程中混入食品中的杂质超过规定的含 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来的放射线核 素所引起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第四章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 响
好想你”枣,吃出黑钉子
2009年8月,杭州市的袁小姐反映吃“好想你”枣,吃出黑钉子,要求相关部门处理。 2009年7月底,袁小姐在店里买了一包“好想你”蜜饯系列的野酸枣。零售价18元,打完 8折后,售价为14.4元。8月28日,她第一次拆开包装袋,里面每一颗野酸枣都有独立的 真空包装。她随意拿了一颗,撕开包装,将枣子放进嘴里。经过几秒钟的咀嚼,牙齿竟然 被硬物磕到。“用舌头舔了舔,还有点刺刺的感觉。”袁小姐不敢再咬,直接将枣子从嘴 巴里吐了出来。仔细一看,剩下的半颗枣子里竟然埋着一根黑色的钉子。钉头露在枣子外 面,尾部还有带弯的尖刺。袁小姐庆幸自己吃得慢,如果来个“囫囵吞枣”,就要送医院 取异物了 商家:钉子可能是取枣核时留下 “这种野酸枣是无核的,我接到消费者投诉后还以为是枣核。” “好想你”专卖店的孙老 板看到埋在里面的钉子后,立刻表示,愿意遵照食品安全法,以一赔十解决问题,也就是 赔偿144元。孙老板猜测,钉子应该是厂家在去核加工过程中不小心留下的。 “我要求500元的精神损失费赔偿。”袁小姐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对此,“好想你”杭州 办事处的焦经理表示,消费者的意见必须向总公司反映,一个星期后给出答复。“好想你” 办事处工作人员承认,吃出钉子的野酸枣的确是他们生产的。 后续: 经“好想你”厂家鉴定,疑似铁钉物其实是枣刺。目前,商家已经赔偿袁小姐500 元现金及价值144元的“好想你”产品。
第四章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影 响
表1 一年中8种最常食用的食品中发生物理危害的频率

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第一节环境污染所致的化学危害一、痕量金属的污染食品中重金属来源●自然环境本底污染:湖北恩施、陕西紫阳富硒区;贵州遵义以南山区、内蒙古部分草原髙砷;安徽涡阳、大庆地区髙氟●工业三废和和农药化肥污染●加工过程和包装材料的污重金属的污染特点1、来源广、残留时间长、能沿着食物链转移富集,有放大作用2、重金属离子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破坏3、水体中的某些重金属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4、只要有微量重金属即可产生毒性效应一、痕量金属的污染食品中汞的污染食品中铅的污染食品中砷的污染食品中镉的污染一、痕量金属的污染食品中汞的污染来源:早期含汞农药的使用,如西力生作为拌种杀虫剂;含汞废水灌溉,造成植物的一定污染,进而肉、禽(包括肝、肾)的污染;含汞废水养鱼,其沉积颗粒经微生物的甲基钴氨酸转移酶的作用,将汞甲基化,在硫化氢存在下转化为二甲基汞(CH3)2Hg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中毒机理元素汞几乎不被消化道所吸收,大量摄入时因重力作用造成机械损伤。

元素汞蒸发通过呼吸吸入危害人体健康。

无机汞进入人体后可通过肾脏排泄一部分,未排出的部分沉着于肝、肾并对它们产生损伤。

有机汞如甲基汞吸收入率达90%以上,通过肠道排出但排泄缓慢,具有蓄积作用,甲基汞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与大脑皮层的巯基结合,影响脑细胞的功能。

◆中毒症状◆甲基汞在胃酸的作用下转化为氯化甲基汞,与脂肪质有高度亲和力,在血液中与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巯基结合,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与脂质结合,影响大脑功能。

◆损害最严重的是小脑和大脑,致使患者视觉、听觉障碍。

◆甲基汞中毒特征是小脑和脑皮质两侧的脑细胞萎缩,最初症状是手指、口唇和舌头麻木,说话不清,步态蹒跚,走路时不能骤然停止和转弯。

以后病人出现听力下降、视觉模糊和视野缩小等。

●食品中汞中毒案例——水俣病食品中铅的污染●来源◆土壤本底: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铅存在。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03食品安全性影响因素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03食品安全性影响因素

(2)预防措施 加强各环节卫生管理。 使用新鲜原料。 生熟分开制度。
(二)化学性危害

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 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等;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 溶入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滥用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2)镉的污染
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 ,在自然界中主要成硫镉矿而 存在,也有小量存在于锌矿中,是锌矿冶炼时的副产品。 镉主要用于钢、铁、铜、黄铜和其他金属的电镀,对碱 性物质的防腐蚀能力强。 镉可用于制造体积小和电容量大的电池。化合物还大量 用于生产颜料和荧光粉。 镉的毒性较大,被镉污染的空气和食物对人体危害严重, 日本因镉中毒曾出现“痛痛病”。
微生物因素:细菌、酵母菌、霉菌。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阳光、水分。 食品自身因素:营养成分、水分、酸度、酶。
(3)食品腐败变质的类型
变黏 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由于细菌代谢形成多糖所致。 变酸 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和乳制品中;因腐败微生物产酸所致 变臭 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因细菌分解蛋白质所致。 发霉和变色 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细菌导致。 变浊 液体食品;在各种类型的食品是都易发生 变软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微生物分解果胶质所致。
兽药的残留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量超标的原因: ①对违禁或淘汰药物的使用。 ②不遵守休药期的规定。 ③滥用药物。 ④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受污染。 ⑤用药无记录或方法错误。 ⑥屠宰前使用兽药。
化肥、农药与兽药污染的控制
①科学、合理地选用化肥。
如:有机肥料施加、防治水土污染、禁止在蔬菜地上施用未 经处理的垃圾、严禁污水灌溉。

4-2食品中化学的、微生物的和物理的危害

4-2食品中化学的、微生物的和物理的危害

维生素A(营养添 在高浓度下会有毒 加剂) 亚硫酸盐(防腐 剂) 在敏感人群中会产生过敏反应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讲义之三
有意加入的化学药品----食品添加剂 • 直接的(在GMPS限度下允许的) --防腐剂 --营养添加剂(VA,烟酸) • 色素添加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讲义之三
无意的或偶然加入的化学药品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讲义之三
• 天然化学危害的种类:
霉菌毒素(B1) 组胺 西加毒素 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神经性贝类毒素 (NSP) 健忘性贝类毒素(ASP)/Domoic 酸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讲义之三
有意添加的化学物质
来 源 为什么危害? FD8C黄第5号(食 在敏感人群中会产生过敏反应 品色素) 亚硝酸钠(防腐 剂) 在高浓度下会有毒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讲义之三
微生物危害包括有害的: • 细菌 • 病毒,以及 • 原生动物 细菌的危害: • 食品感染和食品中毒 • 孢子形成和非孢子形成的细菌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讲义之三
孢子形成的细菌(病原体)
• 肉 毒 梭 状 芽 孢 杆 菌 ( Clostridium botulinum) 蛋白质分解的 非蛋白质分解的 • 产 气 荚 膜 梭 状 芽 孢 杆 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rs) •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讲义之三
2、病毒危害 • • • • • • 食物中来自病毒的危害 什么是病毒? 它们从哪里来? 它们是怎样复制的? 怎样能够控制它们? 一些例子是什么?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讲义之三
食品中发现的病毒危害
有黄疸
诺活克病毒 (Norwalk virus)

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化学性污染污染杂质为化学物品而造成的水体污染。

化学性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分为6类:(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

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

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

(4)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6)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可以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

例如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原细菌,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等都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

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发现。

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进行传播。

防止病原微生物对水体的污染也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一大课题。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化学物质的不断产生和应用,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来源也进一步繁杂,食品污染大致可分为:(1)食品中存在的天然有害物;(2)环境污染物;(3)滥用食品添加剂;(4)食品加工、贮存、运输及烹调过程中产生物质或工具、用具中的污染物。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的重要性 (3)1.2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的基本原则 (4)第2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4)2.1 样品采集 (4)2.1.1 采样原则 (4)2.1.2 采样方法 (4)2.1.3 采样容器及器材 (5)2.2 样品预处理 (5)2.2.1 样品预处理方法 (5)2.2.2 样品预处理注意事项 (5)2.3 样品保存 (5)2.3.1 样品保存条件 (5)2.3.2 样品保存期限 (5)2.3.3 样品保存注意事项 (5)第3章食品微生物检测 (6)3.1 微生物检测基本方法 (6)3.1.1 样品制备 (6)3.1.2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6)3.1.3 微生物计数 (6)3.1.4 微生物鉴定 (6)3.2 常见食源性病原体检测 (6)3.2.1 沙门氏菌检测 (6)3.2.2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6)3.2.3 大肠杆菌O157:H7检测 (6)3.2.4 李斯特菌检测 (6)3.3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7)3.3.1 免疫学检测技术 (7)3.3.2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7)3.3.3 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7)3.3.4 拉曼光谱检测技术 (7)第四章食品化学污染物检测 (7)4.1 金属污染物检测 (7)4.1.1 检测方法 (7)4.1.2 检测项目 (7)4.1.3 检测步骤 (7)4.2 有机污染物检测 (8)4.2.1 检测方法 (8)4.2.2 检测项目 (8)4.2.3 检测步骤 (8)4.3 农药残留检测 (8)4.3.2 检测项目 (8)4.3.3 检测步骤 (8)第5章食品添加剂检测 (9)5.1 食品添加剂概述 (9)5.2 常见食品添加剂检测 (9)5.2.1 着色剂检测 (9)5.2.2 防腐剂检测 (9)5.2.3 甜味剂检测 (9)5.2.4 酸度调节剂检测 (9)5.3 食品添加剂滥用与控制 (9)第6章食品营养素检测 (10)6.1 常见食品营养素检测 (10)6.1.1 检测范围与方法 (10)6.1.2 检测原理 (10)6.1.3 检测步骤 (10)6.1.4 质量控制与保障 (10)6.2 营养素功能及评价 (10)6.2.1 营养素功能概述 (10)6.2.2 营养素评价方法 (10)6.2.3 营养素缺乏与过量 (11)6.3 营养素检测新技术 (11)6.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1)6.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1)6.3.3 原子吸收光谱法 (11)6.3.4 近红外光谱技术 (11)6.3.5 生物传感器技术 (11)6.3.6 免疫学检测技术 (11)第7章食品物理性质检测 (11)7.1 食品物理性质概述 (11)7.2 食品感官评价 (11)7.2.1 感官评价概述 (11)7.2.2 感官评价方法 (12)7.2.3 感官评价要求 (12)7.3 食品质地检测 (12)7.3.1 质地检测概述 (12)7.3.2 质地检测方法 (12)7.3.3 质地检测要求 (13)第8章食品包装材料与容器检测 (13)8.1 食品包装材料概述 (13)8.2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检测 (13)8.2.1 检测目的 (13)8.2.2 检测项目 (13)8.2.3 检测方法 (13)8.3.1 检测目的 (13)8.3.2 检测项目 (14)8.3.3 检测方法 (14)第9章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14)9.1 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14)9.2 免疫学检测技术 (14)9.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4)9.2.2 免疫层析技术 (15)9.3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5)9.3.1 聚合酶链反应(PCR) (15)9.3.2 实时荧光定量PCR (15)9.3.3 基因芯片技术 (15)第10章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 (15)10.1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 (15)10.1.1 概述 (15)10.1.2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15)10.1.3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16)10.1.4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6)10.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16)10.2.1 概述 (16)10.2.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16)10.2.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17)10.2.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7)10.3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与监管 (17)10.3.1 认证 (17)10.3.2 监管 (17)10.3.3 认证与监管的协同 (17)第1章引言1.1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质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度与信任度。

第四章-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第四章-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①高毒类: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 氧化乐果、磷化锌、三硫磷、磷化铝、 治螟磷、异丙 磷等。
②中毒类:敌敌畏、乐果、甲基内吸磷、倍胺磷、 杀螟硫磷(杀螟松)、二嗪磷(地亚农)、乙磷磷、 皮蝇磷、亚胺硫磷等。
③低毒类:马拉硫磷(4049)、敌百虫、毒死蜱、 硫菌磷、乙酯甲胺磷、锌硫磷等。
7、杀虫剂(insecticides) (1)沙蚕毒素(nereistoxin) 神经毒剂,抑制乙酰胆碱释放。 巴丹、杀虫双、多噻烷、杀虫环等,仿生型沙蚕 毒素类农药,毒性较低,植物体内环境中易降解,取 代六六六。
(2)杀螨剂(acaricide) 杀虫咪 (1993年禁止使用)、双甲咪、三氯杀螨 醇(低毒,但残留高)等。
(2)合成细胞分裂素 6-苄基腺嘌呤(绿丹)、6-糠基腺嘌呤(激动素) 等,用于组织培养诱导芽的形成。 (3)乙烯利(放出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矮 状素(使株型矮状,防止倒伏),赤霉素,青鲜素、 整形素、增产灵、三碘苯甲酸,多效唑 等。
5、杀菌剂 杀真菌剂(fungicides)、杀细菌剂(bactaicides)
症状出现缓慢(3 ~ 6个月或更长),诊断较困 难,一旦出现症状,挽救也困难,特别是致癌、致畸、 致突变作用。
慢性中毒症状: ①损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肝 脏、肾脏等; ②影响酶活性、降低机体免疫功能; ③除引起靶器官慢性病变外,还可致机体免疫 力低下而继发产生其它疾病。 慢性中毒容易被忽视,但潜在危害很大。
(1)有机砷杀菌剂。多数已被禁用。 (2)有机锡杀菌剂。多数已被禁用。 (3)有机汞杀菌剂。毒性强,主要损害神经系 统及肝脏, 1971年已全面禁止。 有机汞进入土壤后分解为无机汞,可保留多年, 还可转化为甲基汞被植物再吸收。 (4)有机硫杀菌剂、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生 素类杀菌剂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食品质量与安全第四章化学和物理因素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3) 农药的杀毒作用机理
胃毒作用是药剂通过害虫的口器和消化道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死亡。
触杀作用是害虫接触到药剂时,药剂通过虫体的表皮进入虫体内 使害虫中毒死亡。
内吸作用是指不论将药剂施到作物的哪一部位上,如根、茎、叶、 种子上,都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并随着植株体液的传导而输导到 全株各个部位,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为害这部位的害虫 中毒死亡,而药剂又不妨碍作物生长发育。
• 2.气溶胶
• (1)雾
• 液态分散性气溶胶和凝集性气溶胶统称 为雾。
• 常温下是液体的物质,因加热逸散到大 气中的蒸气,遇冷后以尘埃为核心凝集 成小液滴,为凝集性气溶胶。
• (2)烟
• 固态凝集性气溶胶,同时含有固体和液 体两种粒子的凝集性气溶胶也称为烟。
• 常温下是固体物质,因加热产生的蒸气 逸散到空气中,遇冷以空气中原有分散 性气溶胶为核心凝集成烟,形成由液态 向晶体过渡的一系列形态。
第五节 有机污染物
4、N-亚硝基化合物
一类具有 N-N=O 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前体 物为硝酸盐、亚硝酸盐、胺类。 毒性: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高铁血红蛋白症;伤害肝,常伴有出血性肺水 肿及骨髓、淋巴系统损伤等;遗传毒性、“三 致”作用。
第六节 辐照食品的安全
定义:食品辐照技术是一种灭菌保鲜技术,其 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x射线、γ射线或 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小于 1kGy),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杀虫(及 卵与幼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 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 目的。
• 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 1.天然污染源
• 由于某些自然现象而 产生的有害物质排放 到环境中或形成有害 影响的场所,是大气 污染的一个很重要的 来源。

化学和物理性污染与食品安全课件

化学和物理性污染与食品安全课件
缺乏完善的法规标准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对化学和物理性污染的限制和监管仍存在不 足,亟待完善相关法规标准。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高效快速的检测技术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完善法规标准并加强执法力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添加剂污染
物理性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杂质污染
放射性污染
微生物污染
食品安全监管与政策
政府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 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企业自律
企业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 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社会监督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 督,共同维护食业污 染
目 录
• 化学性污染 • 物理性污染 • 食品安全问题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contents
01
定义及来源
定义
来源
化学性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业投入 品如农药、兽药和化肥,工业废弃物 如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食品添加 剂和防腐剂等。
对人体的危害
急性中毒
慢性危害 免疫系统损害
防治措施
加强源头控制
01
加强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管理
02
加强食品检测和监管
03
02
定义及来源
定义 来源
对人体的危害
食品的感官性状改变 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 引起急性中毒
防治措施
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
挑选和清洗原料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加强食品检测和监管
03
化学性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01
02
03
重金属污染
有机污染物
物理性污染案例
放射性污染
1
杂质污染
2

食品安全--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共41页PPT

食品安全--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共41页PPT

食品安全--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性的影响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课件

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课件

接受辅料
沙子、小石子、 人工配饰品等
绞制、搅拌
设备锈浊 设备维修等带入 金属污染、表面杂质
贴标、装箱
4、超高温灭菌奶产品加工过程中物理危害物质及剔除方法
加工步骤 接受原料奶 非食源性物质 杂草、牛毛、乳块、昆虫灰尘等 膜的薄厚,避光性、 印刷图案清晰度不符合要求 剔除方法 1挤奶过程按标准操作车间有防蝇防虫措施 2 净乳机过滤 1接受检验 2后工序车间操作工即使反馈膜的质量稳定性 1过滤器过滤,离心机定时排渣 2抽样检验净乳效果,杂质度≤2ppm
• 辐射与放射性危害
一、 辐射
• 1、辐射定义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 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 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 辐射。
2、来源
家用电器: 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等 办公设备: 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医疗设备等 家庭装饰: 大理石、复合地板、墙壁纸、涂料等 周边环境: 高压线、变电站、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塔等 自然环境:太阳黑子等
3、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污染区别
• 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污染是两个概念,任 何带电体都有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强度 超过国家标准,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引起 人体的不同病变和危害,这部分超过标准 的电磁场强度的辐射叫电磁辐射污染。
4、危害
• 人体
• 在辐射源集中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 的人,容易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体虚 乏力、免疫力低下等,其癌细胞的生长速 度比正常人快二十四倍。

• 2、水产品中非食源性物质剔除方法
• 水产品(鱼贝类)加工过程中,水产品验收加工 步骤中存在的物理危害物主要是泥沙等异物,可 通过反复冲洗剔除。
3、火腿类熟食肉制品存在非食源性物质的加工步骤及剔除方法

食品安全第四章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食品安全第四章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质 的 核 素 含 量 很 高 , 基 本 不 会 影 响 食 品 的 天然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存在于矿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和动植物的组织中。
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继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
对于食用量不大的辐照食品,与每天大量食用的混合膳食相比,影响更小些,而对那些只有单一品种作为主要食品的地区来说,可能
(二)食品中的人工放射性物质
核试验,使地球表面明显地增加了人工放 射性物质。核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裂 变产物,随同高温气流被带到不同的高度, 大部分在爆点的附近地区沉降下来,较小的 粒子能进入对流层甚至平流层,绕地球运行, 经数天、数月或数年缓慢地沉降到地面,因 此,核试验的污染带有全球性,且为放射性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继续 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当放射性物质达 到一定浓度时,便能对人体产生损害。其危 害因放射性物质的种类、人体差异、浓集量 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他们或引起恶性肿瘤, 或引起白血病,或损坏其他器官。
放射性污染的特点:影响或危 害程度大,消除影响的时间长。
三、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放射性物质主要经消化道进入人体 (其中食物占94%-95%,饮用水占4%~5%), 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的较少。而在核试验和 核工业泄漏事故时,放射性物质经消化道,呼吸 道和皮肤这几条途径均可进入人体而造成危害。
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大部分会沉降或直接排 放到地面,导致地面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然后通 过作物、水产品、饲料、牧草等进入食品,最终 进入人体。
应用钴-60γ射线或电子射线在不需要拆箱、 拆封的状况下穿透食品,杀死食品中寄生的 昆虫和细菌、霉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的原 理,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延长食品的保藏 期的技术叫食品辐照技术,用这种技术处理 的食品应称为辐照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水体污染
• 水体受到人类或自然 因素的影响,水的感 官性状、物理化学性 能、化学成分、生物 组成等发生恶化,污 染指标超过地面水环 境质量标准的现象。
触杀作用是害虫接触到药剂时,药剂通过虫体的表皮进入虫体内 使害虫中毒死亡。
内吸作用是指不论将药剂施到作物的哪一部位上,如根、茎、叶、 种子上,都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并随着植株体液的传导而输导到 全株各个部位,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为害这部位的害虫 中毒死亡,而药剂又不妨碍作物生长发育。
熏蒸作用是指杀虫剂呈气态或气溶胶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
• 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 1.天然污染源
• 由于某些自然现象而 产生的有害物质排放 到环境中或形成有害 影响的场所,是大气 污染的一个很重要的 来源。
• 2.人为污染源
• (1)工业污染源
• 燃料燃烧;
• 粉尘、碳氢化合 物、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卤 素化合物
• (2)生活污染源 • 以燃煤为生活燃料的城市; • 家庭炉灶、取暖设备; • 垃圾堆放和焚烧。
第三节 重金属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有害金属进入食品途径 工业“三废”排放; 农药化肥的使用; 自然环境的高本底; 食品加工过程中进入。
第三节 重金属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二、典型重金属及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1、铅(lead,Pb) 各脏器中均可检出铅,其中肝脏含量最高。 铅主要危害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肾脏,还 具有生殖毒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第一节 农药及其残留
二、食品中残留农药的来源 (1)施药后直接污染 (2)从环境中吸收:土壤;水体;大气 (3)通过食物链富集:生物富集、生物积累、 生物放大(P65 图4-1, 图4-2) (4)其他途径:加工或储运中污染;意外 污染;非农用杀虫剂污染
第一节 农药及其残留
三、 农药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1)急性中毒 分类:职业性(生产和使用)中毒;自杀; 他杀;误食(蔬菜、水果、家畜肉、水产品) 症状: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2)慢性中毒 影响酶的活性,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引起神经 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肝脏和肾脏等 疾病;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 (3)交通污染源
• 汽油、柴油等燃料 产生的尾气、油料 泄漏扬尘、噪声等。 交通污染源是流动 的,也叫流动污染 源。
• (4)农业污染源
• 农业机械运行时排放的尾气,以及农药、 化肥等。
(二)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存在状态
• 1.气体பைடு நூலகம்蒸气 • 一氧化碳、氯气等在常温下是气体,气
体或蒸气以分子状态分散于空气中,扩 散情况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 密度小向上漂浮,密度大向下沉降。
第五节 有机污染物
1、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 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碳氢化合物;
第五节 有机污染物
1、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PAH) 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碳氢化合物; 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 具一定的“三致”毒性和遗传毒性以及光致毒 效应; 中毒表现为神经毒、皮肤毒、肺毒、血液毒、 肝毒、心肌损伤、过敏等。
第六节 辐照食品的安全
辐照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维生素A,维生素B2,B3,B6,B12, 和维生素c,维生素E,都会有所流失; 蛋白质,非饱和脂肪,益生菌,和酵素 也会被破坏。
第七节 物理因素的影响
食品物理危害:任何在食品中发现的不正常有 潜在危害的外来物(玻璃、金属、木屑、石砾、 昆虫、塑料、骨头等)的危害。
• 大气就其组分的含量变动情况可分为恒 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三种。
• 恒定组分指N2、O2和 Ar;可变组分指空 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不定组分指煤烟、 尘埃、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 等。
• 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不定组分造成的。
• 2.水体污染物
• 污染源复杂,污染物种类繁多。
• 主要三类:无机有毒物,包括各类重金 属(汞、镉、铅、铬等)和氰化物;有机有 毒物,包括苯酚、多环芳烃、多氯联苯、 有机农药等;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 病菌和寄生虫等。
• 危害?
3.土壤污染物
• 土壤污染大致可以分为:重金属污染、农 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 染等多种类型。
第二节 大气污染
• 一、大气污染 • 指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或由它
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达 到有害程度的现象。
(一)大气污染源
• 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 境造成有害影响的设备、装置、场所。
第五节 有机污染物
4、N-亚硝基化合物
一类具有 N-N=O 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前体 物为硝酸盐、亚硝酸盐、胺类。 毒性: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高铁血红蛋白症;伤害肝,常伴有出血性肺水 肿及骨髓、淋巴系统损伤等;遗传毒性、“三 致”作用。
第六节 辐照食品的安全
定义:食品辐照技术是一种灭菌保鲜技术,其 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x射线、γ射线或 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小于 1kGy),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杀虫(及 卵与幼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 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 目的。
第二节 兽药及其残留
一、 兽药及兽药残留的概念 兽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水产 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养殖动物的代谢和 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 一类物质称兽药(含饲料药物添加剂)。
兽药残留:是指动物在使用药物后蓄积或储 存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内的药物原形、代谢产 物或药物杂质的总和。
• 当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入大气、水 体、土壤,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 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致破坏了生态 平衡,影响了人体健康,就造成了环境 污染。
• 环境污染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由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主 要存在于动植物的生产过程。在动植物 的生长过程中,通过呼吸、吸收(或摄食)、 饮水而使环境污染物质进入或积累在动 植物中,从而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思考题
食品中农药的来源有哪些?
第五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 全性的影响
一、概述
•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 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 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 • 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土地岩石圈
和生物圈。 • 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公共场所等。
• (一) 环境污染
• 指人类活动所引起 的环境质量下降而 对人类及其他生物 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产生不良影响的现 象。
第二节 兽药及其残留
二、兽药残留的来源 (1)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 (2)不按规定执行应有的休药期 (3)随意加大药物用量或把治疗药物当成添 加剂使用 (4)饲料加工过程受到污染 (5)用药方法错误或未做用药记录 (6)屠宰前使用兽药
第二节 兽药及其残留
三、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兽药残留及其危害 (1)分类 抗微生物药物(抗生素;合成抗菌物质);抗 寄生虫剂和杀虫剂;激素与促生长剂 (2)危害 急性中毒;过敏反应;“三致”作用(致癌、致 畸、致突变);损害听力、肾脏;造血系统反 应;激素样作用;诱发细菌耐药性;引起肠道 菌群失调。
第五节 有机污染物
2、二恶英(dioxin)及其类似物 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三环芳烃化合物; 胸腺萎缩;氯痤疮;肝脏、免疫系统、生殖 系统、发育毒性,致畸、致癌毒性。
第五节 有机污染物
3、杂环胺 一类带有杂环 的伯胺; 食品加工,烹 调过程中,由于 蛋白质、氨基酸 的热解而产生; 强烈致突变性, 引起多种组织肿 瘤。
• 2.沥青烟雾
• 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受沥青烟雾污 染过的作物,不能直接食用,不能在沥 青制品上曝晒食品,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 3.酸雨
• 使淡水湖泊和河流酸化,改变土壤化学 成分(土壤贫瘠、土壤pH下降等),溶 解土壤和水中底泥的有毒物质(如重金 属元素)溶解到水中,通过食物链危害 粮食作物、鱼类等安全性。
(二) 环境污染物
• 指污染环境的物质。 •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许多物质在低浓度
时不造成环境污染,但浓度高时会对环 境造成危害。
• 1.大气污染物
• 主要有: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 卤族元素化合物等)和颗粒物(粉尘、酸雾、 气溶胶等)
• 主要来源?
• 危害?
农药进入人体内途径
•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
第一节 农药及其残留
四、 农药残留限量 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s limit, MRL); 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
第一节 农药及其残留
五、农药残留分析 色谱法(气相、液相、薄层); 光度法; 免疫法; 现场快速检测法(比色;卡片、试纸条)
第四节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一、 定义及分类 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 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第四节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分类: 来源(天然;化学合成); 功能(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 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 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 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 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
第三节 重金属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4、砷( arsenic ,As) 砷主要蓄积于毛发、指(趾)甲、骨骼等部 位; 砷与角蛋白的疏基有强亲和力,对含双疏基 结构的酶(如胃、胰蛋白酶、ATP酶等)有强 抑制作用,使体内代谢出现障碍; 砷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引起多器官病变; 砷有致癌作用,但潜伏期长, 平均30年。
第三节 重金属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2、汞(mercury,Hg) 金属汞几乎不吸收;无机汞吸收率低;有机 汞的消化道吸收率很高。 甲基汞亲脂性以及与巯基亲和力强,可以通 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和 血鼻屏障,在脑内积蓄, 导致脑和神经系统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