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记针灸五输穴

合集下载

针灸入门必知:五输穴

针灸入门必知:五输穴

针灸入门必知:五输穴定义五输穴是指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井穴】穴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

”“井”为地下出泉;形容脉气浅小。

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全身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

主治:心下满;五脏疾病初起。

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多用于急救。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病在脏者,取之井;……’。

【荥穴】位于井穴之后的第二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

”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

指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故名荥穴。

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掌中热等。

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

”【输穴】用以形容位于荥穴之后的第三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输。

”意指脉气至此已较强盛,如水流能注输于深处。

输穴多分布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

主治:适用病情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和肢体重着,骨节酸痛者。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难经·六十八难》曰:“俞主体重节痛。

”【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

用以形容位于输穴之后的第四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

”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经,常也。

水大流注,不绝为常。

血气流注于此,徐行不绝,为之常也。

)。

主治:经穴治疗作用不典型。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难经·六十八难》:“经主喘咳寒热。

”【合穴】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

针灸腧穴歌诀

针灸腧穴歌诀

五输穴原穴歌诀十二经连接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一肺二肠三是胃四脾五心六小肠,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七膀八肾九心包三焦胆肝相连详。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四总穴歌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十五络穴歌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肺络列缺偏大肠公孙丰隆脾胃祥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通里支正心小肠肾络大钟膀飞扬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心包内关三焦外胆络光明肝蠡沟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八脉交会八穴歌十二募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心包募穴何处取寻胸前膻中觅浅深十二原穴歌:十六郄穴歌
太冲原肝丘墟胆,心包大陵胃冲阳,孔最温溜肺大肠梁丘地积胃脾乡太渊肺而太溪肾,京骨之底本膀胱,阴郄养老心小肠水泉金门肾膀胱;神门心兮太白脾,合谷腕骨大小肠,郄门会宗包三焦外丘中都胆肝祥;三焦要从阳池取,十二原穴仔细祥。

阳维阳交阴筑宾阴跷交信阳跗阳下合穴歌:八会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量,高低巨虚大小肠,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胆腑有病取阳陵,膀胱委中焦委阳。

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

中医执业助理针灸复习歌诀

中医执业助理针灸复习歌诀

中医针灸复习歌诀五腧穴歌:歌诀:肺原太渊络列缺,大原合谷络偏历;心包大陵内关络,三焦阳池外关络;心原神门络通里,小肠腕骨支正络;脾原太白络公孙,胃原冲阳络丰隆;肝原太冲蠡沟络,胆原丘墟络光明。

十二募穴歌:歌诀: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膻中气会何经募,心主厥阴心包络;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八脉交会穴歌歌诀: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治疗总论—表1 阴经五输穴表治疗总论—表2 阳经五输穴表治疗总论—表3 十二经脉原穴与络穴表歌诀:肺原太渊络列缺,大原合谷络偏历;心包大陵内关络,三焦阳池外关络;心原神门络通里,小肠腕骨支正络;脾原太白络公孙,胃原冲阳络丰隆;肝原太冲蠡沟络,胆原丘墟络光明。

治疗总论—表4 六脏六腑背俞穴与募穴表歌诀: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膻中气会何经募,心主厥阴心包络;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治疗总论—表5 八脉交会穴及主治表歌诀: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治疗总论—表6 八会穴及归经表歌诀:腑会中脘脏章门,筋会阳陵髓绝骨,骨会大杼气膻中,血会膈俞脉太渊治疗总论—表7 十六经脉郄穴表歌诀: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心郄阴郄小养老,膀胱金门肾水泉;心包郄门焦会宗,胆郄外丘肝中都;阴蹻交信阳跗阳,阳维阳交阴筑宾。

治疗总论—表8 下合穴及归经表经络总论—表1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经络总论—表2 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腧穴总论—表1 十四经穴分经主治规律。

针灸必背8首歌诀

针灸必背8首歌诀

针灸必背8首歌诀针灸是一种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中医疗法。

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背诵一些与针灸相关的歌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针灸的知识。

下面是针灸必背的8首歌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首歌诀:「星屑情深拳无歌,九针奇功养生多。

静心定神寻腧穴,调理经络保健康。

」这首歌诀告诉我们,针灸疗法是一门深奥的技术,可以通过调理腧穴和经络来维护我们的健康。

它能够帮助我们静心定神,促进身体的自愈功能。

第二首歌诀:「太阳之火消阴毒,阳亏阴盛神摇曳。

斜劲针刺养阴阳,平衡气血齐生发。

」这首歌诀讲述了阳气与阴气的相互关系。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斜劲刺激来调理阴阳,平衡气血,促进身体健康。

第三首歌诀:「十二经脉穿云凿,上下途中经络通。

取穴痛处调阴阳,碰痛肌肉可放宽。

」这首歌诀告诉我们,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在十二经脉中选择适当的穴位来调理身体。

只有找准痛处并调动阴阳,才能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第四首歌诀:「风湿寒热筋骨重,湿热瘀血痛如梦。

祛风散寒活血脉,调理机体迎接春。

」这首歌诀指出了针灸疗法在治疗风湿、寒热、瘀血等疾病方面的作用。

通过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使机体调整,更好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第五首歌诀:「固本培元增免疫,针刺腧穴送药丸。

补气养血益阳和,调理内外强身体。

」这首歌诀强调了针灸疗法在增强免疫力、补气养血方面的作用。

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起到传递药物的作用,进而调理我们的身体。

第六首歌诀:「五脏六腑奇经络,肾心肺肝脾脑络。

针刺穴位调阴阳,调理脏腑保健康。

」这首歌诀告诉我们,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理五脏六腑的经络来维护人体健康。

通过刺激适当的穴位来调整相应脏腑的功能,达到保健身体的目的。

第七首歌诀:「寒湿阴虚要去湿,燥热阳亢可扶阳。

寒热湿症三气退,阴阳调和保健康。

」这首歌诀指出了针灸疗法在治疗寒湿、阴虚、燥热、阳亢等症状上的应用。

通过去湿燥、扶阳退三气的方法,可以达到调和阴阳、维护健康的效果。

最后一首歌诀:「针灸护脑身心愉,穴位腧穴疗病愈。

井荥输经合歌诀巧记

井荥输经合歌诀巧记

井荥输经合歌诀巧记井荥输原经合歌【出处】本歌原载于《医经小学》,后《针灸大成》亦刊载。

五输穴是临床常用的重要腧穴,十二经都有自己的井、荥、输、经、合穴,共60个腧穴。

阴经第三穴为输,输、原同一穴,阳经每经多一个原穴,一般是第四个穴位,位于输之后,所以共66穴。

古人把气血的流注以水流的从小到大作比喻,《灵枢经·九针十二原》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人为合。

”《难经·六十八难》云:“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五腧穴是十二经经气出入之所,其次序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

脏腑有病,都可用五输穴治疗。

五输穴还是子午流注和子母补泻配穴法的选穴基础,应背诵熟记。

【歌诀】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杨二三在谷,阳Xi曲池在大肠。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白种人大多太白脾,你应该知道商丘的银陵泉。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钱毂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涌泉谷、太溪谷适合再滑阴谷肾。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冲水闸内的竹角和阳池支沟内的天井电缆。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细看大墩字里行间,中峰曲泉属于肝。

【白话解】肺经的五个穴位是少商、虞姬、太原、经曲、赤泽。

大肠经的六个穴位依次为商鞅、二建、三建、合谷(原穴)、阳溪、曲池;里兑、内庭、钱毂、重阳、解溪、足三里是胃经的六个穴位。

阴、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为脾经五穴:心经五穴依次为少冲、少府、神门、灵岛、少海;小肠六穴依次为少泽、钱毂、后溪、腕骨(原穴)、阳谷、小海;尹稚、通谷、俞谷、景谷、昆仑、钟伟为膀胱经六穴;涌泉、顾然、太溪、复流、阴谷是肾经的五个穴位。

心包经的五个穴位是:中冲、劳宫、大岭、卞氏和曲泽。

三经六穴依次为关冲、也门、中柱、阳池(原穴)、枳沟、天井;银翘、夏溪、祖临岐、徐秋(原穴)、阳府、阳陵泉是胆经的六个穴位。

五输穴巧记(特选参考)

五输穴巧记(特选参考)

针灸学考试辅导:如何巧记针灸五输穴注:1,【】代表十二经脉。

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

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1)【金】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

1)【金】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

(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

2)【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

(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

3)【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

(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隐山林。

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阴山陵。

(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

5)【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

(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

6)【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

(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7)【防】止痛,速捆胃。

7)【膀】至通,束昆委。

(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8)【水】涌泉,然太稀,留阴谷。

8)【水】涌泉,然太溪,溜阴谷。

(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保】护。

9)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包】护。

(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10)心【焦】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

10)心【焦】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

(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11)乔大侠降临,【但】辅杨林。

11)窍大侠降临,【胆】辅阳陵。

(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12)拿大盾,行山间,【敢】冲锋,去泉边。

12)拿大敦,行山间,【肝】冲封,曲泉边。

(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十二原穴歌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过止处,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

肺原太渊大合谷,脾经太白胃冲阳。

心原神门小腕骨,肾原太溪胱京骨,心包大陵焦阳池,肝原太冲胆丘墟。

五输穴记忆口诀

五输穴记忆口诀

五输穴记忆口诀五输穴记忆口诀注:1、【】代表十二经脉。

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

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1)【金】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

【金】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

(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

【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

(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

【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

(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4)隐大都,李太白,上【土】丘,隐山林。

隐大都,李太白,商【土】丘,阴山陵。

(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

【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

(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

【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

(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7)【防】止痛,速捆胃。

【膀】至通,束昆委。

(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8)【水】涌泉,浪太稀,留阴谷。

【水】涌泉,然太溪,溜阴谷。

(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保】护。

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包】护。

(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10)心【焦】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

心【焦】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

(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11)乔大侠降临,【但】辅杨林。

窍大侠降临,【胆】辅阳陵。

(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12)拿大盾,行山间,【敢】冲锋,去泉边。

拿大敦,行山间,【肝】冲封,曲泉边。

(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上病下治】上下对应而效用神奇的穴位当您不小心崴足了,可通过敷中药理疗等方式治疗,这时疼痛处是不能按摩的,但可按摩另一只脚对应的疼痛处来缓解疼痛(即左病右治),也可根据人体对应穴位在手部按摩(上病下治)人体的上下对应穴位及功能:1、百会——涌泉:主治神经系统疾病,如厥逆,卒中,休克等,或针或灸,一补一泻,有良效。

针灸学 歌诀

针灸学 歌诀

针灸学歌诀
针灸必背歌诀如下:
五输穴歌:
肺经少商鱼际衔,太渊经渠尺泽连。

大肠商阳与二间,三间阳溪曲池章。

胃经厉兑内庭随,陷谷解溪足三里。

脾经隐白大都连,太白商丘阴陵泉。

心经少冲少府邻,神门灵道少海寻。

小肠少泽前谷续,后溪阳谷小海依。

膀胱至阴通谷从,束骨昆仑与委中。

肾经涌泉然谷宜,太溪复溜阴谷毕。

心包中冲劳宫乐,大陵间使连曲泽。

三焦关冲与液门,中渚支沟天井匀。

胆经窍阴侠溪行,临泣阳辅与阳陵。

肝经大敦与行间,太冲中封与曲泉。

针灸的原理:
第一:疏通经络。

人体有十二正经,还有八个奇经八脉,它主要是疏通经络,经络不通畅就容易引起各种疼痛、不舒服。

第二:调整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身体就会处于正常的状态。

第三:扶正祛邪,通过针灸可以扶正气、祛邪气,而达到有病治
病,无病防病的目的。

所以针灸主要有三大原理,能够治疗365种以上的疾病。

它在治疗疾病时,既能够做主角也能够做配角,就是内、外、妇、儿各种疾病,它都能够介入进行治疗。

当然有些它是起主要作用,有些是起辅助的作用。

针灸大全:口诀、取穴,配穴,五输穴

针灸大全:口诀、取穴,配穴,五输穴

针灸大全:口诀、取穴,配穴,五输穴一、针灸口诀头面颈项部病症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胸腹部病症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腰背四肢部病症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注:阿是穴哪里疼痛哪里是其他病症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快速记忆针灸穴位功效的方法

快速记忆针灸穴位功效的方法

快速记忆针灸穴位功效的方法
针灸是中医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通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刺激和调节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快速记忆针灸穴位的功效对于针灸师和患者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记忆:
1. 观察和分类:将针灸穴位按照功能分类,例如:头颈部、背部、腹部、腿部等,然后观察每个穴位的形状、位置和颜色,将相似的穴位放在一起,便于记忆。

2. 画图表:使用图表或箭头等符号来表示针灸穴位的位置和功能,帮助记忆。

3. 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针灸穴位的位置和功效,加深记忆。

在针灸治疗中,熟练的记忆可以帮助更好地掌握针灸技巧和疗效。

4. 联想记忆:将针灸穴位与生活中的情境或疾病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例如:头痛时可以通过针刺脚底的穴位缓解疼痛,咳嗽时可以通过针刺背部的穴
位缓解不适。

5. 利用工具:可以使用针灸穴位记忆工具,例如针灸图谱、针灸穴位计算器等,来帮助记忆。

记忆针灸穴位的功效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反复练习和联想记忆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针灸师需要熟练掌握针灸穴位的位置和功效,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五输穴歌诀-五输穴(最详细精华的五腧穴介绍)

五输穴歌诀-五输穴(最详细精华的五腧穴介绍)

五输穴歌诀|五输穴(最详细精华的五腧穴介绍)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其分布次序是依据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

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状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

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终经气充盛,由此深化,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井穴还用于诊断:井穴是各经的“根”穴,日本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程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此法叫知热感度测定法。

古人依据脏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属五行,即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

又将五输穴也分属五行。

《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水,阴合水,阳合土。

”据此,又依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定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

详细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

有伴侣问:你总是说这个穴属火,那个穴属水,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属水属火的毕竟是怎么规定的?“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医的五行学说。

有不少人反对该学说,或言之为封建糟粕,故弄玄虚;或说其牵强附会,不符科学。

中医针灸速记口诀一、五输穴歌少商鱼际与大...

中医针灸速记口诀一、五输穴歌少商鱼际与大...

中医针灸速记口诀一、五输穴歌少商鱼际与大... 中医针灸速记口诀
一、五输穴歌
少商鱼际与大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属,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诸焦,阳池支沟天井找,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二、十二原穴歌#中医# #针灸#
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
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
膀腕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
三、十五络穴歌#经络与穴位#
肺络列缺偏大肠,脾络公孙胃丰隆,
小肠支正心通里,膀胱飞扬肾大钟,
心包内关三焦外,肝络蠢沟胆光明,
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四、十二募穴歌#中医#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
膻中穴是包络募,从阴引阳是妙诀。

五、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委中胆阳陵,三焦下合属委阳。

六、八会穴歌
脏会章门腑中脘,髓筋绝骨阳陵泉,骨会大杼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

七、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税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炔,面口合谷收。

针灸经络速记歌诀大汇总

针灸经络速记歌诀大汇总

针灸经络速记歌诀大汇总展开全文针灸学经络穴位歌诀汇总,欢迎收藏,背诵。

五腧穴歌——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蓝字为原穴)五输穴歌(不含原穴版本)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注:以上两个版本背一个即可,原穴也有单独的歌诀。

十二原穴歌(简版)大肠合谷胃冲阳,膀胱原穴京骨上;三焦阳池胆丘墟,腕骨原穴属小肠。

(注:阴经原穴以输代)版本二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过止处,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

肺原太渊大合谷,脾经太白胃冲阳。

心原神门小腕骨,肾原太溪胱京骨,心包大陵焦阳池,肝原太冲胆丘墟。

十五络穴歌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胆络光明肝蠡沟,肾络大钟膀飞扬;脾有大络名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版本二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

十二背俞穴歌胸三肺俞四厥阴,心五肝九胆十临,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四骶一大小肠,膀胱骶二椎外寻。

版本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针灸腧穴穴位速记歌诀

针灸腧穴穴位速记歌诀

针灸腧穴穴位速记歌诀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下合穴歌胃经下合足三里,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取阳陵,腑病用之效必现。

十六郄穴歌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郗,小肠养老名;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觅;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列;胆郄是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期;阳维是阳交,阴维筑宾穴。

十二背俞穴定位歌诀胸三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

十六大肠小十七,膀胱俞与十九平。

经穴个数歌诀手太阴肺个十一;大肠二十脾二一;胃经四五肾二七;三焦二三胆二四;小肠一九膀六七;心包与心个数九;任二十四督二八;六十六穴歌歌诀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连;隐白大都足太阴,太白商丘并阴陵;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焉;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经传;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连;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言;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向太冲,中封曲泉皆属肝。

十五络穴歌歌诀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心包内关三焦外,公孙丰隆脾胃详。

胆络光明肝蠡沟,大钟络肾膀飞扬。

脾之大络为大包,任络尾翳督长强。

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十二原穴歌歌诀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寻。

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中膻中觅浅深。

八会穴歌歌诀腑会中脘脏章门,髓筋绝骨阳陵泉;血会膈腧骨大杼,脉会太渊气膻中。

五输穴列表和五输穴歌

五输穴列表和五输穴歌

五输穴列表和五输穴歌文章摘要:五输穴是十二经脉的特定要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

”即指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的作用重点就在五输穴。

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

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简称“五输”。

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

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经气所流,象刚出的泉水微流。

称为“荥”可退热;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经气所合,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经气流注特点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排列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至肘膝方向依次排列。

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输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至前臂、胫部;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五行属性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五输穴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井穴、荥穴、俞穴、经穴、合穴五类穴位的总称。

五输穴除治疗局部病症之外,对经脉循行远端部位(头面、躯干、内脏)乃至全身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阳经五输穴经脉井(金)荥(水)俞(木)经(火)合(土)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太阳膀胱经至阴足通谷束骨昆仑委中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阴经五输穴经脉井(木)荥(火)俞(土)经(金)合(水)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五输穴歌少商鱼际和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间三间接,阳溪曲池大肠牵;厉兑内庭与陷谷,解溪三里胃经点;脾经隐白接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少冲少府和神门,灵道少海记心间;少泽前谷加后溪,阳谷小海小肠边;至阴通谷连束骨,昆仑委中膀胱遣;涌泉然谷流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延;中冲劳宫与大陵,间使曲泽包络圈;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三焦沿;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属於胆;大墩行间和太冲,中封曲泉肝经全。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之五输穴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之五输穴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之五输穴大家好,我是李医生,首先说五输穴,不是一个穴位。

而是一组穴位。

他是12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穴。

简称五输穴,分别是丼荥输经合五个穴。

因为每个经五个穴,12个经一共60个穴。

丼荥输经合这五个字都是根据它的特性给予它的称号,这是古人用作气血盛衰的一个比喻。

因此呢,五输穴穴也就各有各自的特点。

在《黄帝内经》灵枢九针12原中说所出为井,所留为荥,所注为输。

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五输穴分属于十二经脉,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又称作五行穴!其五行属性按“阴经木,阳井金”的阴阳五行学说归类,即阴经的井穴属木,其分属为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阳经的井穴属金,其分属为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井”为水之源头,像地下涌出的泉水、用以形容脉气浅小,以指四肢各经的末端第一穴,其穴多在四肢末梢爪甲之侧端;“荥”,修改一下这里好多人念错这个字,这个字念ying. 插图一副,附在下面,小水为荥,刚出之水成为微流,脉气稍大,用以形容位于井穴之后的第二穴,其穴在指、趾、掌、跖部位:“输”与腧通用,喻做水流由小变大,由浅往深,是经气渐盛,用以形容位于荥穴之后的第三穴,其穴多在腕、踝关节附近;“经”指水流行经较直、较长,像水在河道中畅行流过一样,脉气流注,用以形容位于输穴后的第四穴、其穴多在腕、踝附近及臂、胫部;“合”为汇合,而深入,如百川之汇海、用以形容位于经穴之后的第五穴,脉气深大,其穴多在肘、膝关节处。

但不超过肘膝,其穴位位置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的特点。

古代医学家认为经脉之气的流住运行与自然界的水流动大概相似,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最后汇入江河海洋。

用来说明经气在流注运行中的部位深浅不同,作用也不太一样。

所以说每个五输穴都有他各自的特点,未完待续!中医好有趣,针灸真是有意思啊!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了我的微头条,中医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您的点赞,关注,分享,转发,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欢迎未来和李医生一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中医针灸穴位记忆口诀

中医针灸穴位记忆口诀

中医针灸穴位记忆口诀
一、手部穴位:
1. 合谷曰手阳明,人中为它名。

2. 太渊在掌心,人体有福缘。

3. 阴谷在手背,阳气从此发。

二、足部穴位:
1. 三阳络,足背上,经脉通此处。

2. 大钟在足底,气血靠它调。

3. 阳陵泉在脚心,激活身体能量。

三、头部穴位:
1. 头顶太阳穴,头痛找它寻。

2. 咳嗽郑明穴,喉咙不舒服。

3. 风府在太阳,头晕找它解。

四、胸腹穴位:
1. 人中在嘴巴,舌下是气道。

2. 天枢在肚脐,消化靠它帮。

3. 大椎在脊柱,背痛找它疗。

五、背部穴位:
1. 督脉起于颈,脊椎是依托。

2. 腰阳关在腰,腰痛请找它。

3. 肺俞在背上,呼吸靠它通。

六、腿部穴位:
1. 足三里在小腿,调理脾胃功。

2. 阳陵泉在脚踝,腿痛找它解。

3. 外丘在膝外,膝关节靠它。

七、脸部穴位:
1. 人迎在嘴边,面部血液通。

2. 颊车在耳后,颧骨靠它调。

3. 鱼腰在耳中,眼睛找它疗。

八、耳部穴位:
1. 乳中在耳垂,乳腺靠它调。

2. 眼跳在耳前,眼睛不舒服。

3. 真髎在耳后,头痛请找它。

这些中医针灸穴位的记忆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方便地记忆和应用。

针灸穴位是中医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调理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和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希望大家能够学习和掌握这些穴位,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带来更好的效果。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秘诀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秘诀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秘诀很多朋友想学习中医针灸,可是会遇到一个问题:怎么记忆经络穴位?其实,学习中医针灸穴位有不少的巧记方法,及背诵经络穴位的记忆秘诀的!不少人都反映经络穴位挺难记忆的,而且人体有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还有那么多的穴位——360多个!见这么多穴位,就已经害怕啦,那么,究竟怎样巧记这些穴位呢?我们根据经验来看,要记住中医经络穴位的方法有以下几个:一、先熟悉经络,再记住穴位。

学习中医针灸,很重要的一关就是要熟悉经络穴位,那么想学好中医经络穴位,可以先熟悉十二正经,手足三阴三阳经,他们的走向是怎样的?从手太阴肺经到足少阳胆经,人体十二时辰的一个经络大循环,作为学习中医针灸推拿的朋友,是需要知道的,必须在记忆穴位的同时要熟知的部分!学习奇经八脉的名称与大概走向,重点要学习任督二脉起点与终点及走向!熟悉记住了经络的走向了之后,接着就慢慢的从每一条经络上的穴位开始记忆,起始的穴位与终点的穴位是必须要会的,中间的穴位也要好好的一个个记忆,其实慢慢记忆的话,也不会难记!这个方法,按部就班,慢慢就可以把重要的常用的经络穴位记住了!二、根据不同部位,记忆该部位的穴位。

上面讲述的第一种方法,很适用于专业学习针灸的朋友,经络穴位逐一攻破!不过,有一部分人,记忆的特点不同,也是可以采用根据不同部位的穴位,来逐一记住。

如手部的穴位,手指上的穴位,手腕上的穴位,肘部的穴位都有哪些,一个个来记忆,也是很快能够掌握的!三、根据不同的特殊功效,记住经络穴位。

另外,针对不少朋友是业余时间来学习针灸经络穴位的,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多,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就要以实用为主了!就要根据不同的特殊功能来记忆经络穴位了!如增强人体肠胃功能的穴位或者说是长寿穴位——足三里,调理牙痛的穴位——合谷穴,治疗腰痛的穴位——承山穴,调理皮肤病各种疹的——曲池穴位,还有其他的。

使用这种方法记忆经络穴位,也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很实用的方法!【温馨提示】根据的笔者的经验,按照每条经络记忆穴位,知道经络了,然后就知道了,经络上面的穴位了。

五输穴歌诀之欧阳学创编

五输穴歌诀之欧阳学创编

五腧穴歌诀
肺经;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大肠经;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胃经;厉对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脾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心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腕谷阳谷小海小肠经
膀胱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合
肾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心包经;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三焦经;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胆经;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肝经;大墩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井穴;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

多位于赤白肉际处、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
荥穴;经气所溜,像刚出的泉水微止痛。

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流。

有退热之功效。

输穴;经气所注、像水流由浅入深。

多用于
经穴;像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

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
哮喘;
合穴;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像百川汇合入海。

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输穴,是为原穴,古名十二原。

脏腑发病,会反映至原穴。

可通过原穴的异常变化推知脏腑的盛衰。

在五输穴中,六条阳经上的第四个穴位是原穴、单独存在,六条阴经以输代原。

六十六穴不过关,膝肘以下五输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巧记针灸五输穴
注:1,【】代表十二经脉。

2,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编写。

3.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循序编写。

-----------------------------------------------------------------
1)【金】少商,买鱼远经赤水河。

1)【金】少商,买鱼渊经尺水河。

(肺——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
2)【大】山羊,二三只,羊稀少,去吃草。

2)【大】商阳,二三只,阳溪少,曲池草。

(大肠——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
3)【胃】痛离内庭,仙姑解说住山里。

3)【胃】痛厉内庭,陷骨解说足三里。

(胃——厉兑、内庭、陷骨、解溪、足三里)
--------------------------------------------------------------------
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隐山林。

4)隐【土】都,李太白,商孔丘,阴山陵。

(脾——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
5)【火】烧冲,烧府中神灵,烧孩子。

5)【火】少冲,少府中神灵,少海子。

(心——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
6)【小】火烧着前后养孤和小孩。

6)【小】火少泽前后阳谷和小海。

(小肠——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
7)【防】止痛,速捆胃。

7)【膀】至通,束昆委。

(膀胱——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
8)【水】涌泉,浪太稀,留阴谷。

8)【水】涌泉,然太溪,溜阴谷。

(肾——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
--------------------------------------------------------------------------
9)中军冲劳宫,斯大林使人去则【保】护。

9)中军冲劳宫,斯大陵使人曲泽【包】护。

(心包——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10)心【焦】关夜门,家中住,只看天井。

10)心【焦】关液门,家中渚,支看天井。

(三焦——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
11)乔大侠降临,【但】辅杨林。

11)窍大侠降临,【胆】辅阳陵。

(胆——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
-----------------------------------------------------------------------------
12)拿大盾,行山间,【敢】冲锋,去泉边。

12)拿大敦,行山间,【肝】冲封,曲泉边。

(肝——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