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_公共伦理

公共管理硕士MPA课程_公共伦理

纠 结
泛道德化+去道德化 高调宣传+底线失守 礼仪修饰+残忍事实 道德理想+道德现实
思考 描述 解释 规范
第一节 道德、伦理、伦理学
道德是什么?伦理是什么? 道德与伦理之间是什么关系? 道德/伦理从何而来?
/portal
• 一、什么是“伦理” ?
• 我们还能信任谁?!
• 我们还能吃什么?!
将信将疑 疑云密布
– 政府?企业?慈善机构?专家?学者?
宁愿被毒死 不做饿死鬼
– 大米?牛奶?馒头?西瓜?黄瓜?火锅?味千 拉面……
• 我们有什么不能交易的?!
– 身体?人格?……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 我们还能助人为乐吗?!
– “扶不起”的老人?
见义智为Biblioteka • 二、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用善恶荣辱等观念评价个人、群体的思想和 行为,依靠社会舆论的贬褒、个人内在的信念以及 良心上的自我责备来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协调和 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 三、道德/伦理从何而来? • 要素来源
– – – – 习俗传统 社会习得(民主) 意识形态(改革、开放……) 得到认同的制度、政策和潜规则
公共伦理的涵义
• 何谓公共?(参见2011版) • 何谓伦理?(参见2011版)
– 道德、伦理、制度三者是什么关系?
• 伦理即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道德即伦理的内在品质支撑 • 制度即伦理的外在保障体系
• 何谓公共伦理?(参见2011版) • 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间的关系(2011)
背景
• “道德⋯⋯正在经历着骇人听闻的危机和磨 难。⋯ ⋯转眼之间,我们的社会结构竟然发 生 了如此深刻的变化。⋯⋯其速度之快、比 例之大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与这种 社会类型相适应的道德逐渐丧失了自己的 影响力,而新的道德还没有迅速成长起来 ,我 们的意识最终留下了一 片空 白,我们的信仰 也陷人了混乱状态”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

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式、应用型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包括: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掌握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政策分析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需要。

4.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5.身心健康。

二、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士学位,并有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主要采取全脱产以及半脱产和在职攻读的非全日制学习方式。

根据需要,课程学习既可以安排在周末和晚上进行,也可以每学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

在校学习时间总和不少于半年。

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

四、培养方式1.采用学分制。

学生修满规定的42学分,成绩合格者即可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的程序授予MPA专业学位。

2.突出专业学位应用性强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尤其要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

安排社会实践和实习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将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之中。

3.培养过程采用导师组形式,发挥集体指导的作用。

加强与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机构的联系、合作和交流,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公共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次政府管理人员参加培养工作。

五、专业方向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特点、实际工作需要以及我校公共管理研究特色和优势,设立三个专业研究方向:1.税收管理;2.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3.地方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硕士MPA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硕士MPA复习资料

MPA复习资料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

管理的定义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需要有效的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三、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中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同时研究管理理论的发展史、管理环境和管理效率等问题。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学是科学知识体系,而科学知识体系创造性的运用就是艺术。

四、管理理论的演进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科学管理学派:美国、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2、组织管理学派:法国、亨利·法约尔和德国、马克思·韦伯行为科学阶段;霍桑实验。

乔治·埃尔顿·梅奥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2、在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从而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1)关于人口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与个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保健和激励《工作的推力》《工作与人性》2)管理中的人性问题: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企业的人事方面》阿吉里斯不成熟—成熟理论《个性与组织》注重自我管理3)人际关系问题:巴纳德、动态平衡理论;卢因、群体动力学理论。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MPA公共管理研究生录取名单及成绩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MPA公共管理研究生录取名单及成绩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2012-5-23 11:55:43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共济网·[考研一站式]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招生相关文章索引·[考研一站式]华中师范大学硕士专业课试题、[订购]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序号院系名称考生编号姓名录取专业代码录取专业外语综合联考总分复试成绩最终成绩奖学金类别报考专业1 管理学院105612500011121杨柳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6 1472138578.0D2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91周丰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7 1472148075.67D3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63袁铭虹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9 145247973.5D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56张文瑾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7 1251928373.5D5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24冯颖超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1361948273.33D6 管理学院105612500011198梁嘉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4 14628073.33D7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60徐婕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4 1341888171.83D8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14罗凯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9 1201798471.83D9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60张焱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6 1091758571.67D1 0 管理学院105122210462442杨林华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5 125188371.5D1 1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58彭琦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1 1151768471.33D1 2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95陈玥125200公共管理硕士79 1051848171.17D1 3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79张义平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0 1431937871.17D1 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84袁超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3 1421957771.0D1 5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90刘耕砚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6 1111778371.0D1 6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96蔡俊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9 1151748471.0D1 7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68梅晓枫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5 1181738470.83D1 8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62白玉辉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8 1101788270.67D1 9 管理学院105372430700861陈梅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7 1141818170.67D2 0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94李菁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5 1021678570.33D2 1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14肖贺文125200公共管理硕士72 1121847970.17D2 2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49程炜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1 130 818070.17D2 3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62倪芸芸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9 1371967570.17D2 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66董真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2 1371897770.0D2 5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77张娜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9 1341837970.0D2 6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65何庆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3 1221857869.83D2 7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87万鸿湄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5 1141798069.83D2 8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47李美华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6 1191758169.67D2 9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52周铨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7 113187969.5D3 0 管理学院105122210462075肖丽娟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1291877669.17D3 1 管理学院102132070250804姜冰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0 1251758069.17D3 2 管理学院102842250605382董全琼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7 1021598569.0D3 3 管理学院102842250605521宋鸽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6 1191658369.0D3 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73周茜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8 116 648368.83D3 5 管理学院105582241330815曾德连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1 1061678268.83D3 6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21付璇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1 1071688168.5D3 7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75杨艳彬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1 1341857568.33D3 8 管理学院104862115006223刘晶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0 1011618368.33D3 9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74郭胜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1231817668.17D4 0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13余晴霞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2 1301727968.17D4 1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09周净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3 1231867468.0D4 2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06李琰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0 1131737867.83D4 3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56毛承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7 1001678067.83D4 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63马红梅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971558467.83D4 5 管理学院100362168003978付鹏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9 1141737867.83D4 6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73林超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5 123 787667.67D4 7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16张陆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4 1071518567.67D4 8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30吴淑游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8 1201687967.5D4 9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48郑重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5 941598267.5D5 0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40刘群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7 1161638067.17D5 1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01陈逸凡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7 1151628067.0D5 2 管理学院105372430700869刘鹿容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5 1061717767.0D5 3 管理学院104862115006403张莹莹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1 1071687867.0D5 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16李蔚琼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1 1131647966.83D5 5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339韩彬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1031618066.83D5 6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74潘翠芳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4 941588166.83D5 7 管理学院103842250520631彭湘郴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6 891558266.83D5 8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85徐钰樑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2 991518366.67D5 9 管理学院103842250520656赖丹花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6 1051518366.67D6 0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36姚云菁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0 1121627966.5D6 1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32俞文瑾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5 971627966.5D6 2 管理学院105902345602747王勇军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3 1101538266.5D6 3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89叶慧华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7 113167966.17D6 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69赵磊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981568066.0D6 5 管理学院105122210461963彭丽萍125200公共管理硕士70 1131837166.0D6 6 管理学院100032059016860刘华洋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1271857065.83D6 7 管理学院105202084503488张晓迪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1 1401916865.83D6 8 管理学院104862115006395刘晓登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0 1071577965.67D6 9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44陈其林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951538065.5D7 0 管理学院105582241330157刘欣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3 1301837065.5D7 1 管理学院105372430700868魏娟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3 991627765.5D7 2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05朱向红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3 951587865.33D7 3 管理学院104862115006356赖子亮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5 931587865.33D7 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05朱敏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3 1141577865.17D7 5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35李敬东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1 1141657565.0D7 6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92黄俊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941527964.83D7 7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301包雪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8 112167664.67D7 8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69沈曹凯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1 1131547864.67D7 9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120张超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7 1071547864.67D8 0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99许鹏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0 1041547864.67D8 1 管理学院103842250520647贺汀兰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7 1071547864.67D8 2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05金高惠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5 1091647464.33D8 3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98丁昊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9 1041637464.17D8 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34王玥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7 961637464.17D8 5 管理学院100562000195424裴晓颖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3 991627464.0D8 6 管理学院105612500011479王一玲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5 961617463.83D8 7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33张衡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9 111167463.67D8 8 管理学院105112506431999李斌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2 1041567463.0D8 9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57贺豪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3 1031667062.67D9 0 管理学院105202094504457杨少劼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3 1051587262.33D9 1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09李静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1 89157462.0D9 2 管理学院106512125300507张钰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971557261.83D9 3 管理学院105202094511492赵秀125200公共管理硕士49 1091587061.33D9 4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04邱彬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8 981567061.0D9 5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037汤华满125200公共管理硕士53 1011547060.67D9 6 管理学院105112506432227周俊芳125200公共管理硕士66 911576860.17D。

MPA研究生《政治学》考试卷(B卷)

MPA研究生《政治学》考试卷(B卷)

华中师范大学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MPA研究生《政治学》考试卷(B卷)一、名词辨析:(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权力、权利与权威2.国家与家庭3.信访与举报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计30分)1.政府权力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政党的政治功能有哪些?3.官僚制形态的政治管理指什么?三、论述题(共1题,计20分)论我国的政党制度。

四、案例分析(共1题,本题20分).“驴象之争”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泼斯周刊》上刊登了美国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的两幅漫画。

画上分别画着—头长着长耳朵的驴和一头长着长鼻子的大象,用来比喻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

后来,纳斯特又在一幅画中同时画进了驴和象,比喻1900年的两党竞选。

此后,驴和象渐渐地成为美国两党的象征:驴成为美国民主党的徽记,而象则成为美国共和党的徽记。

“驴象之争”便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两党竞争”的代名词。

“驴象之争”之所以闻名于世,不是因为纳斯特的漫画特别棒,而是因为美国的政党制度很有名。

美国实行的是典型的两党制。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虽然在法律上允许多党存在和自由竞争,但实际上是两个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通过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或者在总统选举中获胜而轮流执政。

在台上的叫执政党,在台下的叫在野党。

两党彼此相互揭短,通过讨好选民来争取执政。

从20世纪以来,两党在历次总统选举中,几乎是平分了总统的位置,而其他党根本无力问鼎总统宝座,“驴和象”基本上垄断了美国政治生活。

但是,美国的政党组织是非常松散的。

党员可以随意入党或退党,谁在总统大选中投哪个党的票,意味着谁就是哪个党的党员。

因此,两党都没有固定的党员,更没有党纪约束和制裁。

各级党组织也都各自为政,互不隶属,只有在大选时才表现出协调一致。

结合2008年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与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竞选总统的过程和结果,谈谈两党制的利弊是什么?(20分)。

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院校

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院校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因不仅招收政府部门、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在职人员,同时也欢迎非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人员报名,甚至包括企业各界符合条件的报名。

因为MPA专业学位不光是政府管理,还涉及到一些大的管制性比较强的企业的管理,如:民航、铁路、交通,有大的企业国防以及军工企业等,所以,招生的院校也是非常多的,那具体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新疆大学、青岛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宁波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撰写规定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是实用型论文,论文选题一定要与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相结合,选题要实在、恰当,其类型包括专题分析、调研报告、组织诊断、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等。

论文的工作量不得少于半年,论文正文的篇幅应在2万字以上,论文的格式必须符合硕士论文的规范要求。

一、基本要求1、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有关文献,硕士学位申请人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应占三分之一;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或内容需要说明的,应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加以标注,并将其列入注释(按出现先后顺序编)。

2、计量和单位及其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应执行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同的计量必须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得一符多义,含义相同的计量则必须用同一符号表示。

学位论文应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专业术语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或本学科权威专著和期刊通用的专业术语,且前后应一致;标点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数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3、图文精选,切忌与文字或表内容重复,图中文字、数据和符号应准确无误且与文字叙述一致,图应有图号和图名,图名应简洁明确且与图中内容相符。

表应有表序和表名,表名应简洁并与内容相符。

图、表和公式应分别顺序编号,并在图表下注解说明数据和资料来源。

二、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题名既要准确地描述内容,又要尽可能短,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三、序或前言(必要时)序或前言并非必要。

序或前言一般是作者对学位论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选题的缘起、背景、主旨、目的、意义,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

mpa公共管理专业课

mpa公共管理专业课

mpa公共管理专业课MPA公共管理专业课公共管理是一门涉及政府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

MPA(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是公共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是为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人士提供的高级学术专业学位。

MPA公共管理专业课是MPA专业学位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MPA公共管理专业课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公共管理原理、公共政策分析、政府财政与预算、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与法律法规、公共决策与管理、政府信息化管理等内容。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公共管理原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包括公共管理的定义、特点、目标和功能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了解公共管理的实践应用和挑战,培养其对公共管理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政策分析能力。

学生将学习政策制定的过程和方法,包括问题识别、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

通过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政策分析工具和技巧,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政府财政与预算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财政管理和预算编制能力。

学生将学习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掌握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财政管理工具和技巧,提高财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性。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学生将学习组织行为学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原理,了解组织结构和文化的影响,掌握人力资源招聘、培训和激励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团队演练,学生将能够有效管理组织和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行政法与法律法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学生将学习行政法和法律法规的基本原理和内容,了解政府行为的法律约束和规范。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毕业要求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毕业要求

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
公共管理硕士(MPA)的毕业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学习:MPA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涵盖公共管理、政策分析、组织行为、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 学术研究: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学术研究,通常包括一篇毕业论文或其他形式的学术研究项目。

这项研究需要符合学术规范和伦理标准,并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3. 实践经验:公共管理硕士注重实践应用,因此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实践经验,如实习、项目经验等。

这些经验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综合素质: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学术道德、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这些素质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经验逐渐积累和提高。

具体的毕业要求可能因学校和专业而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具体的公共管理硕士培养计划或与相关学院的教学办公室联系以获取详细的信息。

2019-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面试问题预测

2019-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面试问题预测

2019--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面试问题预测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19年9月15日【学长解析】北大人大清华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全国280多个公共管理硕士MPA 招生院校复试面试问题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此外,北大、人大、南开、中山、武大、西安交大、复旦等名校还时常考察社会研究方法问题。

结合以上分析,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如下所示:《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程》,袁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目录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面试常见问题及热点总结三、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习技巧四、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笔记答题模板(类似考研英语模板奥~)具体内容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3)基本的政府工具分类(重要考点)①市场化工具:指政府利用市场这一资源有效配置手段,来达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目的的具体方式,民营化、用者付费、管制与放松管制、合同外包、内部市场等都可以用来帮助政府达成政策目标。

a.民营化民营化是指将原先由政府控制或拥有的职能交由企业私方承包或出售给私方,通过市场的作用,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提高生产力,搞活国有企业。

b.用者付费用者付费,即谁消费谁付费。

目的是把价格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来。

其优点是:一是能够克服免费提供公共服务所导致的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二是无偿提供公共服务将导致无目的的补贴和资助,对社会公平造成损害;三是可以使价格真正起到信号灯的作用,即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得以有效应用;四是可以増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政府的财政危机。

华师大mpa预审个人论述部分

华师大mpa预审个人论述部分

华师大mpa预审个人论述部分华师大MPA预审个人论述部分作为申请华师大MPA的候选人,个人论述部分是展示自己能力和经历的重要环节。

通过个人论述,可以向招生委员会展示自己的学术背景、研究兴趣和职业规划,从而增加录取的机会。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个人论述。

1. 学术背景与研究兴趣我本科毕业于某某大学,主修政治学专业。

在校期间,我广泛涉猎了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并通过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和课外读书会等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对政治学的理解和研究兴趣。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与某某大学政治学研究中心的项目,对某某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和方法论。

2. 社会实践经验与实用能力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担任过某某社团的干部职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还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我还参与了某某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与社会上不同群体的接触,增长了社会经验和社会责任感。

3. 职业规划与报考动机我报考华师大MPA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我对公共管理领域具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通过学习MPA课程,深入了解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未来从事公共事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华师大MPA项目的教学质量和资源优势,能够提供全面的学术指导和实践机会,使我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希望通过学习MPA课程,能够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为未来在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或国际机构等领域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对华师大MPA项目的认识和期望我对华师大MPA项目有着积极的期望和认识。

首先,我希望通过该项目,能够系统学习公共管理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其次,我期待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们一起学习和交流,共同成长。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华师大MPA项目的教师资源和校友网络,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
2012年版
一、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是为适应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要求,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
学制三年。

采用在职不脱产方式学习。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构成是:核心课程18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核心课程与必修课程以70分为合格,选修课程60分为及格。

核心课、必修课合格,其他课程及格者,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四、课程设置
(一)核心课(18学分)
(二)专业方向必修课(8学分)
方向一:政府过程与公共预算
方向二: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方向三:城市与区域公共管理
方向四:社会保障与社会建设
●每个方向选课人数须达50人以上(含50人)才能开设(三)选修课(8学分)
●根据实际情况,每级学生的选修课会作适当调整
●每门选修课选课人数须达30人以上(含30人)才能开设●所选的选修课不能与已学过的专业方向课重复。

公共管理硕士(MPA)(490100)

公共管理硕士(MPA)(490100)

公共管理硕士(MPA)(490100)公共管理硕士(MPA)(490100)一、学科简介公共管理是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依据法律,为谋求公共利益,所进行的管理及服务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新兴的一级学科,它包含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

1999年,为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满足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立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公共管理硕士的英文语词是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MPA;它是从事公共管理职业的背景学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凸显,公共治理的社会化,公共管理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愈来愈重要,MPA教育将会得到蓬勃发展。

二、培养目标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是为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包括: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掌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复合型、应用型的知识结构,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的新发展和新特点,能够综合掌握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3.在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导引下,具备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分析与解决公共事务问题;有较强的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指挥能力;有良好的公共道德、思维创新、社会交际、语言表达的素质。

4.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三、招生工作1.招生对象: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并具有三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

《公共管理学专题》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课程 硕士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学专题》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课程 硕士教学大纲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课程《公共管理学专题研究》教学大纲(武汉班)张立荣教授编写公共管理学院2015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较好地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形成现代公共管理理念和创新思维意识,掌握分析公共管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研究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本课程是一门政治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证性和规范性相统一的课程。

因此,学习本课程应当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前言第一讲公共管理科学与科学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概念(一)什么是管理(二)什么是公共管理二、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及其要点三、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及发展(一)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二)西方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图式四、公共管理学在中国的建设及展望[主要阅读书目]1.倪星等主编:《公共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曾峻著:《公共管理新论:体系、价值与工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2.概述西方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图式。

3.试论我国公共管理学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二讲政府职能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应该干什么一、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一)政府职能的涵义和构成(二)政府职能的分类和内容(三)政府职能的地位和作用二、政府职能的国际比较及中国选择三、我国政府的现有职能及职能转变(一)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的配置、调整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概念、进程、问题及出路[主要阅读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mpa公共管理硕士考试科目

mpa公共管理硕士考试科目

mpa公共管理硕士考试科目MPA(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是研究公共政策、行政管理、组织行为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生涯的第一步。

MPA项目的考察内容包括一系列具体的考试科目,包括:一、公共政策:包括公共政策理论、政策分析、公共决策和公共政策实施等。

这些考试科目旨在探讨政府如何暗示出公共政策,并开展有效的公共政策分析和实施等具体内容。

二、行政管理:这个领域的重点在于发掘、指导和评估行政管理的有效实践,以及管理机构的效率和学习如何推动改革等。

考试内容包括组织行为、管理理论、财务管理、领导力、规划与评估等。

三、组织行为:组织行为者也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旨在理解和分析组织行为会如何影响组织的运作。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组织行为理论、微观组织行为、组织文化、组织沟通、劳动就业关系等。

四、相关研究:这个类别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媒体与公共关系、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公共行政、行政法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

这些考试科目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政策及其实施等。

MPA(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考试的不同考试科目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了解公共政策的原理;分析行政管理的实践;了解组织行为的研究;学习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等。

这些考试科目让学生了解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实施的根本原理。

他们可以从全面而专业的角度准备考试,从而更好地适应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需求。

此外,MPA(公共管理)硕士考试还需要学生具备学术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能力,以及掌握有关公共管理职能、运作细节、政策分析和实施等课程内容。

在学术研究方面,MPA考试要求学生能够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数据,以验证假设和推导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后,MPA(公共管理)硕士考试旨在考核考生的知识结构、公共政策分析和实施能力、行政管理知识、组织行为理解能力以及研究与写作能力等诸多方面。

通过全面的考核,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中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班(毕业证+学位证)2012年招生简章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干部的理论文化水平,培养高层次的政府管理人才和领导干部,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现面向社会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1.拥护党的基本方针政策,愿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品行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参见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学历要求: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同等学力考生初试科目与其他考生相同,但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设置(包括选修课)(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2)公共管理英语(3)公共管理学(4)公共政策分析(5)政治学(6)公共部门经济学(7)行政法学(8)公共财政与预算(9)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10)公共管理伦理学(11)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12)定量分析方法三、考试科目(代码和名称)与往年录取分数线204英语二(满分100分)、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共计2门。

(2010年录取分数线为专业学位类别代码、名称 专业领域代码、名称 招生院系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备注4901公共管理硕士490100公共管理硕士管理学院②204英语二③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65分)四、学制与毕业证书授予MPA实行弹性学制(2-3年),一般为2年。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班的学员,将根据MPA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毕业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学完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我校授予MPA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2022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科目

2022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科目

MPA属于专业学位的考试,每年国家都会组织一次统一的考试,科目分为英语二和管理综合以及政治和综合素质,前两项是全国联考的考试科目,而政治理论、综合素质是每个院校自主命题的考试,各科目均为三小时笔试。

对于打算报考2022年MPA的考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下具体的考试信息。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卷面结构:数学、逻辑推理、写作,共三大部分。

满分为200分。

分值分布:①数学(问题求解15题、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每题3分)共75分;②逻辑推理(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③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1题30分+论说文1题35分)共65分。

英语二卷面结构: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翻译、写作四个部分。

满分为100分。

分值分布:①语言知识运用(完形填空)20道题10分;②阅读理解(Part A)25道题50分;③翻译(英译汉)15分;④写作25分。

注:也有部分学校不考英语二,考202俄语或203日语以及其它由招生单位设置自命题科目的语种。

政治和综合素质有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才能参加复试。

复试包括政治理论考试和综合测试,重在考核考生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由招生学院具体组织。

在MPA的各项考试科目中,难度比大的是英语,主要是因为英语很多考生毕业之后就很少再接触了,再加上语言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事情,一段时间不学就会荒废的,所以大家要在英语这门考试科目上多花点功夫。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同管理类其他硕士学位相比,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

该学科在培养目标、招收对象、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以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有特定要求和质量标准,区别于教学、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强调直接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实施专业学位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
资格申请表
申请人姓名
工作单位
(盖公章)
现从事的
学科专业
申请课程
类别及名称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部)制
年月
MPA 课程任课教师岗位资格的基本要求及具体条件
1.基本要求
所有申请 MPA 课程任课教师资格者,都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身体健康。

2.具体条件
(1)申请 MPA 核心课程任课教师资格的具体条件为:①具有正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②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内出版个人学术专著 1 部,或发表一
类权威期刊论文 1 篇,或发表二类权威期刊论文 3 篇,或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
6 篇,或获得国家级奖励,或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 3 位、二等奖前 2 位、三等奖第 1 位);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内三次系统讲授与申请任课课程相同或直接相关的内容,且教学效果优良;④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近五年内三次参加政府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或咨询活动。

(2)申请 MPA 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任课教师资格的具体条件为:①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职务,且已取得博士学位;②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内出版学术著作(含合著、编著或第一主编教材)2 部,或发表二类权威期刊论文 2 篇,或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 4 篇,或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 4
位、二等奖前 3 位、三等奖前 2 位);③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内两次系统讲授与申请任课课程相同或直接相关的内容,且教学效果优良;④有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近五年内两次参加政府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或咨询活动。

(3)申请 MPA 选修课程任课教师资格的具体条件为:①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职务,且已取得博士学位;有一定的学术造诣,近五年内出版学术著作(含合著、编著或第一主编教材)1 部,或发表二类权威期刊论文 1 篇,或发表重点核心期刊论文 2 篇,或获得省、部级奖励(一等奖前 5 位、二等奖前
4 位、三等奖前 3 位);③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近五年内一次系统讲授与申请任课课程相同或直接相关的内容,且教学效果优良;④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近五年内一次参加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或咨询活动。

—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选聘办法(试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