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工场手工业和金融制度的建立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第一章金融制度的建立1、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2、清算制度的建立3、股票市场的形成4、南海泡沫事件金融:资金融通金融革命: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银行制度、结算制度、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一、硬币缺乏——对信用工具的需求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均衡——产生信贷业务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近代银行制度的结算制度发展原因:1、金银复本位制2、货币量增长推动了贸易的发展磨损和贮藏的损失人口的增加新兴工业发展与东方贸易逆差3、17世纪20年代欧洲采银业萧条4、货币短缺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大宗借贷业务经常发生在民间金融家和政府之间近代政府面临突发性货币匮乏,因货币缺乏,私人借贷普遍存在。
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出现早期“商业银行家”(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商业银行发展困难,破产的很多,社会上对放债人存有敌意,银行家经营无力,直到利率革命出现,缓解危机。
)利率革命是近代金融制度建立的关键一步汇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支票:信用工具意大利首先采用转让支票的国家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贸易结算中心18世纪伦敦挑战阿姆斯特丹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瑞典国家银行——中央银行Be lombard street to a china orange. 英国金融界比喻“悬殊极大,十拿九稳”“华尔街2号”伦敦证券交易所17中叶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南海泡沫——近代首次金融危机近代金融制度建立伊始,不完善,不稳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密西西比泡沫2、郁金香狂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第二章工业革命的准备一、市场制度的创新农村:圈地运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二、竞争有序化限制过度竞争,建立规则竞争三、政府行为的界定政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限制经济活力自由放任成为成熟市场上政府的行为特征四、资本原始积累基础:对农民剥削1、圈地运动2、对土地掠夺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棉布价格上涨,刺激棉纺织业技术更新,毛纺织业受传统束缚和政府保护,没有创新)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创新交通运输的变革航运业、公路的建设和铁路的兴起三、生产方式转变分散——集中工厂制度建立四、劳动力市场形成教会安置制度及其废除学徒条例废除自由工资制度的建立五、人民生活的变化收入受供求关系影响收入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结构上新的生产方式影响人们生活水平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的强大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第三章亚洲起飞尝试印度起飞尝试:1、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印度最早遭受侵略,最早接受西方文明,英国对印度采取直接掠夺四种方式1)索取战争赔款2)征收天赋3)掠夺大量棉花,转运纺织品4)渗入印度手工业生产部门2、实行片面自由贸易政策为了保护英国工业发展和便于商品输出3、近代工业的产生铁路、采矿业和原料初加工4、民族资本发展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轻纺工业主要是棉纺织业,国外市场需求的刺激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了钢铁工业5、民族工业特点:1)工业化水平不高2)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3)有买办性,封建性特点中国起飞尝试:一、洋务运动闭关锁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国家投资兴办的军事工业工厂管理模式:封建管理模式19世纪70年代,“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创办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民营工业出现甲午战争后,民营工业突破困境,中国近代第一次工业化尝试,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二、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第二次工业化尝试1)主张工商自由,颁布鼓励法令2)列强无暇顾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投资增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封建土地关系仍然存在三、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化1927-1937年,消灭军阀割据,国家初步统一,国民政府开始着手与经济建设问题1)争取关税自主2)健全金融体系,统一改革币制日本工业化一、废除封建割据和封建特权1)1853年,美国贝里将军冲开日本海关2)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1871年,废藩置县二、地制改革和租税改革三、贸易立国与富国强兵日本每一次经济繁荣都与战争有关欧美国家的城市化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经济史课后答案(1--15)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
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
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除去交换之外,所剩无多,不足心应付家庭正常支出的需求,而且家庭普遍贫困。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实际上附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
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
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所有制结构,二是租佃关系。
1.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意义。
在以农业为基本生产方式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土地占有关系成为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
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质、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工业革命的革新
工业革命的革新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工业模式的出现,对传统的农业社会和手工业生产方式进行了彻底颠覆,引领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到来。
本文将从工业革命的革新方面展开论述。
一、机器的应用在工业革命之前,人力和手工业生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极低。
然而,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机器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工厂和矿山能够大规模运用机器,从而实现了大规模的生产和高效的运作。
这不仅大幅提高了产品的产量,也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力的推动力。
二、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在过去,生产多由家庭或小规模的手工业者进行,而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厂开始兴起。
工厂制度的建立使得劳动分工变得更加细致,提高了劳动效率。
工人们在工厂中进行协作,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生产。
工厂制度的建立也引发了制度变革和管理体制的完善。
三、交通运输的改进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科技革新,极大地改进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其中最具革新意义的是蒸汽火车的发明。
蒸汽火车通过火力驱动,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和较大的载重运输货物与人员,从而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此外,运河的建设也进一步改善了水上运输,加速了商品的流通。
四、社会分工的深化工业革命使得社会分工进一步加深。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大部分人都从事着农业劳动。
而工业革命后,由于工厂制度的建立和机器的应用,不同的人才和技能开始分工合作,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社会分工。
人们开始从事不同的职业,形成了多样化的劳动力市场。
社会分工的深化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基础。
五、技术创新与科学进步工业革命催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
例如,纺织业的自动织布机、钢铁行业的高炉冶炼技术、化学行业的煤气和塑料等,都是在工业革命中出现并取得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
第六章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六章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一节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一、内战以后苏俄所面临的形势和经济发展规划1920到1921年初,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俄共(布)及时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当时苏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状况不仅使得这个转变十分必要,而且也提供了可能。
首先,从国际方面来看,1920――1921年,在苏俄的积极努力下,他和西方的邻国波兰、芬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国订立了和平条约,随后又和比邻的东方国家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缔结了和平条约和友好条约,这样就使得苏俄同他邻国的各系越来越密切。
因此,列宁说:“这就保证我们能从根本上专心从事经济建设事业,能够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安心地、坚决地和满怀信心地进行工作。
”苏俄同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一种均势。
这种均势表现在: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以后失败而告终,面对苏维埃国家不容抹杀的这一实事,同时帝国主义国家迫于国内劳动人民的压力和经济危机的深刻化,因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不得不考虑和苏维埃俄国进行事务联系,不得不暂时承认他或半承认他,不得不同他发展贸易关系。
因此在1921年3月以后,苏俄先后同英、德、意、奥、瑞、捷签定了贸易关系协定。
这种结婚时的出现,就为苏俄的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但是,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大国不仅不承认苏俄,而且时刻准备扼杀他。
内战结束时,列宁就说:“现在,我们使许多强国不敢再进行反对我们的战争,但是,会不会长久,我们不能担保。
必须做好准备,一旦情况稍有变化,帝国主义强盗就会向我们进攻。
必须对这一点有所准备。
因此,首先应该恢复经济,应该使它牢固地站稳脚跟。
”“如果我们不能恢复我国经济,那末我们就落在而且将来还要落在资本主义列强后面,我们就会挨打。
”从国内来看,国内战争结束时,苏俄的国民经济已经是千疮百孔,穷困不堪。
1920年,大工业的产量几乎比战前减少了86%,农业总产量只等于战前的65%。
国内所有库存的金属和布匹差不多都已用完。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交易时间:古代市场的开 市和闭市时间
交易方式:古代市场的买 卖方式和交易习惯
交易规则:古代市场的交 易规范和法律制度
商税与关税制度
商税制度:中国古代对商业活动征收的税种,包括营业税、交易税等 关税制度:中国古代对进出口贸易征收的税种,包括进口税、出口税等 商税与关税制度的演变:随着朝代的更迭,商税与关税制度也不断调整和完善 商税与关税制度的影响: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国际贸易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商业伦理与义利观
商业伦理:诚信为本,公平交易 义利观:义大于利,注重社会责任 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 图等
主张:政府应减少干预,让市场 自由调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核心观点:自由市场、私有财产、 自由贸易
中国古代的经 济制度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农业经济制度 02 商业与贸易制度 03 手工业经济制度 04 金融经济制度 05 经济思想与经济伦理
01
农业经济制度
土地制度
井田制:古代 中国的土地制 度,以井字形 划分土地,实
行集体耕作
均田制:北魏 时期实行的土 地制度,按人 口分配土地, 鼓励农业生产
05
经济思想与经济伦理
重农主义思想
重农主义思想的起源:战 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孟子提出
核心观点:农业是国家的 根本,农民是国家的基石
影响:重农主义思想在中 国古代经济制度中占据重 要地位,影响了历代统治 者的经济政策
与其他经济思想的关系 :与重商主义、重工主 义等经济思想并存,共 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经济 制度的理论基础
6.工业资本家的产生
工业资本家的产生工业[注:这里所用的“工业”是和“农业”相对而言。
就“范畴”的意义来说,租地农场主和工厂主一样,也是工业资本家。
]资本家不是象租地农场主那样逐渐地产生的。
毫无疑问,有些小行会师傅和更多的独立小手工业者,甚至雇佣工人,变成了小资本家,并且由于逐渐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相应的积累,成为不折不扣的资本家。
在中世纪城市的幼年时期,逃跑的农奴中谁成为主人,谁成为仆人的问题,多半取决于他们逃出来的日期的先后,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情形往往也是这样。
但是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十五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
而中世纪已经留下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它们是在极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成熟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期到来以前,就被当作资本了,这就是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
“现在,社会的一切财富首先落入资本家手中……他对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对工人支付工资,对赋税和什一税的征收者支付他们要求的东西,而留给自己的是年劳动产品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最大的而且日益增长的一部分。
现在,资本家可以看作是全部社会财富的最先所有者,虽然没有任何一项法律给予他这种所有权……所有权方面的这种变化是由于资本的取息而产生的……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欧洲的立法者都想用取缔高利贷的法律来阻止这件事……资本家支配国家的全部财富的权力是所有权上的一种彻底的革命;然而这个革命是靠哪一项法律或者哪一套法律来实行的呢?”[注:《财产的自然权利和人为权利的比较》1832年伦敦版第98、99页。
这一匿名著作的作者是托·霍吉斯金。
]作者应该知道,革命不是靠法律来实行的。
高利贷和商业所形成的货币资本在转化为工业资本时,曾受到农村封建制度和城市行会制度的阻碍。
[注:甚至在1794年,里子城的小织布业者还派代表请求议会制定法律,禁止任何一个商人成为工厂主。
(艾金医生《曼彻斯特市外三十至四十英里范围内的郊区》)]这些限制随着封建家臣的解散,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一部分被驱逐而消失。
2023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刷题题库及答案
2023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刷题题库及答案1.为了测试求职者的记忆广度而对其进行的“顺背数字”和“倒背数字”的心理测验是()。
A. 成就测验B. 倾向测验C. 人格测验D. 能力测验【答案】: D【解析】:能力测验是指企业为了测验求职者某方面的能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的测验方案。
如为了测验求职者的记忆广度而进行的“顺背数字”和“倒背数字”的广度测验;为了考查求职者的记忆与动作的协调能力而进行的“数字配符号”测验等。
2.通过工作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进行有效的诊断提供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A. 工作说明书B. 工作分析报告C. 任职规范D. 岗位职责说明书【答案】: B【解析】: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工作说明书(又称职位说明书或者岗位说明书)和工作分析报告。
其中,工作分析报告是通过工作分析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进行有效的诊断提供依据。
3.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组成。
A.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B. 基本生产过程C. 辅助生产过程D. 生产服务过程E. 生产销售过程【答案】: A|B|C|D【解析】:不同企业由于技术设备条件、专业化协作水平以及企业生产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过程构成有着一定的差别,而且随着企业自身生产发展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组成。
4.“5S”管理活动的核心是()。
A. 整理B. 整顿C. 清洁D. 素养【答案】: D【解析】:“5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提高素养的活动。
“5S”活动总结出,在各项活动中,提高队伍素养这项活动是全部活动的核心和精髓。
“5S”活动重视人的因素,没有员工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5S”活动是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的。
5.工厂企业较工场企业的重大区別主要有()。
A. 管理更加复杂和完善B. 工人的分工和协作受机器的制约C. 生产规模空的扩大,产生了垄断企业组织D. 随着科技广泛运用于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发生了变革E. 工厂以蒸汽、电能等为动力,采用机器进行生产【答案】: A|B|D|E【解析】: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精品】世界近代史工场手工业时期阶段特征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476年西罗马帝国时期
---1453年东罗马帝国时期(拜 占廷帝国)
2、476年—1500年中世纪 政治: ①蛮族国家纷纷建立
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843年《凡尔登条约》 (法、德、意形成) 盎格鲁·萨克森人---英国
②封建领主残酷压迫农奴
③政治上的封建等级制和军事上的骑士制分封制盛 行,教权与俗权两大系统的长期争夺和割据势力间 无休止的火并,到10世纪时君主国兴起,王权走向 加强,十四、十五世纪君主专制才形成。 ④基督教会成为最大封建主集团,教权高于王权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概念: 指十七、十八世纪欧美发生的那些埋葬封 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具体
特点: 指英美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①发生时间早,发生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 义经济不够强大
②由大资产阶级领导;以城市市民为主力,资产 阶级与新贵族和人民结盟反封建 ③反复动荡
④任务埋葬封建制度(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君主专 制、封建等级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私 有制、资产阶级代议制)
影响 十八世纪中期、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4)对早期殖民扩张掠夺认识 ①时间②国家③目的④方式
⑤评价 a进步说
b灾难说
b客观说
a进步说(对欧洲对殖民国家)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原始积累、海外市场 b灾难说(对亚非拉殖民地国家) 掠夺财富、种族灭绝、黑奴贸易、贫穷落后
c客观说(对世界)打破了、拓展了、促进了、
(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政治阶段特征:
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并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
②欧美相继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荷、英、美、 法先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纷纷通过立法的手 段,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各章串讲
第一章农业企业的类型与经营形式第一节农业企业的职能现代大农业特点:以盈利性商品生产为目标,以现代农业技术为基本手段,以公司化经营为形式的一种资本化的现代经济。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集约化、工程化、生态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经营国际化。
(P5)农业企业的职能:一般职能: 1、组织生产方面。
2、调节生产关系方面。
特殊职能:1、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物质资料。
2、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第二节农业企业的类型现代农业企业的特点:1、生产技术科学化。
2、生产工具机械化。
3、生产组织社会化。
现代农业的表现形式:1、农业企业生产立体化。
2、农业企业综合化(“五个一”P8)。
3、农业企业外向化。
(外向化的特点农业企业的类型:按资产的所有制性质分:国有农业企业、集本农业企业、私营农业企业、股份制农业企业。
按生产产品的类别分:种植业企业、林业企业、畜牧企业、水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
按产业链的长短分:初级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工商一体化企业。
按大农业的范围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经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服务企业。
第三节农业企业的经营形式农业企业的经营形式:双层经营(包括: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经营、集团化经营农业股份合作经营特色:1、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社区性。
2、股权分配的平等性。
3、投股要素的多样性。
第二章农业企业制度(P4)P8)第一节企业制度的演变企业制度的演变过程:1、家庭手工业制度。
2、工场手工业制度。
3、工厂制度。
4、公司制度。
现代公司企业的发展趋势:1、公司经营的多样化。
2、公司经营的国际化。
3、跨国公司的合作化。
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1、法人产权制度。
2、有限责任制度。
3、组织领导制度。
4、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劳动用工制度、人事分配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管理工作制度)(P20)第三节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构建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1、独资企业。
世界经济史第四章商业革命
封 建 制 度
政治经济 领域
采邑制为基础 的封建等级制
领主与封臣是一种 责任与义务的关系
经济基础是 领地分封制
领地不具备 “民族性”,
1492年 欧洲——美洲
洪都拉斯
麦 哲 伦
菲律宾 麦哲伦死亡之地
西班牙 塞维利亚
麦哲伦海峡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哥伦布航线
迪亚士航线
麦哲伦航线
达•伽马航线
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或意义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影 响
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 体。 殖民掠夺之路: 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 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思想震撼之路: “地圆学说” 冲击了神学理论。
条件
其他支持
专制政府的支持
(一)物质条件:包括物资和资金。 (二)航海技术: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到 欧洲,没有罗盘针的使用,远洋航行简直是不可能的。 (三)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快速、舱宽的大船. (四)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
地圆说 星盘 指向标
多桅帆船
客观条件: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圆 学说的广为流传,为新航路的 开辟准备了客观条件。
商业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引起了广 泛的物种交流 商业活动在某些方面控制影响着工业的发展
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 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 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 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 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导论(P1~P4)第一章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性(P1~P2)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2~P4)第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P4)第二篇利益主体(P4~P11)第四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利益主体(P4~P7)第五章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P7~P8)第六章公有制的实现形式(P8~P9)第七章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经济权益(P9~P11)第三篇市场环境(P11~P15)第八章现代市场体系(P11~P12)第九章现代市场的培育与管理(P12~P14)第十章国内市场国际化与国际竞争(P14~P15)第四篇增长与发展(P15~P23)第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科学发展方式(P15~P17)第十二章推进经济现代化(P17~P18)第十三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P19)第十四章经济国际化(P19~P20)第十五章公有制企业及其发展(P20~P21)第十六章繁荣农村经济(P21~P23)第五篇分配与消费(P23~P27)第十七章国民收入的分配(P23~P24)第十八章贯彻按劳分配原则(P24~P25)第十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要素分配”(P25~P26)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P26~27)第六篇宏观调控(P27~P30)第二十一章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P27~P28)第二十二章宏观调控的主体与基本手段(P28~P29)第二十三章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P29~P30)第七篇前景(P30~P32)第二十四章努力实现光辉的前景(P30~P32)第一篇导论第一章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性一、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彻底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走上独立自主、民主自由、文明富强的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必然性。
从国内看:到二十世纪上半叶,首先,在经济条件方面,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已经有了矿山、铁路、航运、制造、轻工、供电、供水、邮政、金融等大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形式的产业,初步具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力物质条件。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经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大大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1)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思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由主义思潮兴起。 想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促进了社 文 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化 (4)随着列强侵略加剧,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兴起,民族民主意
2.英国圈地运动的意义 (1)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圈地运动摧毁了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 主义的大农业。 (2)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领主采 用先进的耕作方式,提高了产量。 (3)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加之工 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大增加。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1)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①机器大生产【链接选择性必修 2 第 5 课】
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 背景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标志 18 世纪 60 年代以来,以__改__良_蒸__汽_机_____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4)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靠圈地发家的贵族地主成为 资产阶级新贵族,为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5)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圈地运动造就了大批的资本主义发展 所需的自由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探究点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史料实证]
史料 这个时期(19 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 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 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 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
第六章企业概述-精选文档
§2 企业发展时期 一、手工业生产时期 二、工厂生产时期 三、企业生产时期
一、手工业生产时期
手工业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 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 业时期。 (16世纪------17世纪)
工场手工业比起家庭手工业
规模扩大 产业结构变化 采用机器 工场内部形成分工
二、工厂生产时期
企业诞生的标志:工厂制度的建立 工厂生产时期的特征: 工厂资本雄厚,小型生产者不易与之抗争。 机械生产,节省人力,生产效率与效益显著 提高。 手工业者失业,或沦为雇工,形成了一批掌握 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产业队伍。 工厂内部劳动分工深化,生产走向社会化。
三、企业生产时期
个体企业的缺点
多数个体企业财力有限,且由于受到偿债 能力的限制,取得贷款的能力较差,难于 从事需要大量投资的大规模工商业活动 企业的生命力弱,如果业主无意经营或因 健康状况不佳无力经营,企业的业务就要 中断 企业完全依赖于业主个人的素质,素质低 的业主,也难于由外部人员替换
二、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 联合经营的企业,合伙人分享企业所得, 并对营业亏损共同承担责任 特征
可以由部分合伙人经营,其他合伙人仅出资 并共负盈亏,也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经营 规模较小,合伙人数较少
合伙制企业的优点
可以从众多的合伙人处筹集资本 合伙人共同偿还责任减少了银行贷款的 风险,使企业的筹资能力有所提高 合伙人对企业盈亏负有完全责任,这意 味着所有合伙人都以自己的全部家产为 企业担保,因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
手工作坊算企业吗?----产品与商品的区别
先秦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思想观念变革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变革,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开放化。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 经济效益。
贸易网络的形成
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多,商人阶层开始 出现,他们通过长途贩运和贸易活动 获取利润。
商业贸易活动与市场
贸易活动
先秦时期的商业贸易活动主要包括长途贩运、集市贸易和 海外贸易等。商人通过贩运各地特产,满足不同地区的需 求,获取利润。
市场类型
当时的市场主要有城市市场、乡村集市和边境贸易市场等。 城市市场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乡村集市则是农民交 换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场所。
行业种类
手工业涵盖了青铜器、铁 器、纺织、陶瓷、玉器等 多个行业,产品种类丰富。
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手工业发展各 有特色,形成了各具特色 的手工业生产中心。
手工业生产技术与工艺
青铜器制造
采用陶范铸造技术,制 作出各种青铜器,如礼
器、武器和农具等。
铁器制造
炼铁技术不断发展,铁 器逐渐普及,提高了生 产力和农业技术水平。
先秦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Nhomakorabea录CONTENTS
• 农业 • 手工业 • 商业 • 社会经济影响
01
CHAPTER
农业
农业发展概况
01
原始农业
在先秦时期,农业开始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向精耕细作转变。人们开始使
用磨制石器、骨器等工具,逐步提高了耕作效率。
02 03
土地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制度也逐渐形成。在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归国家 所有,称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了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 土地私有化逐渐兴起。
简述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引言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对农村手工业和小农经济进行改造,实现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化。
这个过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下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详细探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以及对农村手工业和小农经济进行改造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步骤一:调查研究,制定改造计划1.对农村手工业和小农经济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和发展方向等情况。
2.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农村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改造计划,明确改造的目标和步骤。
步骤二:整顿组织,建立合作社1.组织农民参与农村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合作社建设,提高生产力和劳动效益。
2.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是互助合作社、农民生产合作社等。
3.建立合作社后,通过集体化的管理和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
步骤三: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1.改进农村手工业和小农经济的生产技术,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
2.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3.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
步骤四: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土地集体化1.通过土地改革,将土地从个体农民手中收归集体所有。
2.实行土地承包制度,让农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的方式参与到经济建设中。
3.通过土地的集体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步骤五: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农业经济1.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形成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有机联系。
2.改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发展农村金融、保险和信用体系,为农民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步骤六:宣传教育,增强改造的信心和动力1.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农民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和信心。
2.宣传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成功的改造经验,激发农民的创业和发展的热情。
3.组织交流学习活动,让农民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推动改造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要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要点总结第一章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一、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这一概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独立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促进就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注册登记,有固定场所,有独立资产,独立核算。
(二)企业的形成关于企业的形成,存在两种普遍认同的理论观点: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 1937 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次提出的。
交易费用(交易成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 二是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人之间在谈判、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成本。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察,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市场是通过协议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
(三)企业的发展1.企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1)手工生产时期。
手工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2)工厂生产时期。
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3)企业生产时期。
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1)企业发展的两个基本要求:完善而灵活的经营机制;良好的企业素质。
第一,经营机制。
是指能够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系。
英国与美国的工业化
英国与美国的⼯业化英国的⼯业⾰命18世纪后半叶,⾸先在英格兰爆发的⼀场史⽆前例的⾰命改变了⼈类的历史进程。
这场⾰命改变了⼈类的历史进程。
这场⾰命不仅是技术和经济的⾰命。
⽽且也是复杂的政治、社会和⽂化的⼤变⾰,我们把它成为⼯业⾰命。
⼯业⾰命是⼈类历史的分⽔岭,是⼈类诞⽣以来第⼆次显著的变⾰。
⼀、⼯业⾰命前的制度创新与基本积累1、市场制度的创新农村:⼟地私有产权的确⽴、资本主义⼤农场⼤租佃制城市:⾏会制度的⽡解、企业组织的创新世界市场:商⼈、⼿⼯业者和农民连为⼀体、⼯⼚⼿⼯业的繁荣⾦融制度:银⾏、交易所的出现商⼈和商业:重商主义等2、竞争有序化制定:保护财产和合同的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商品检验制度和价格控制制度,保护发明者的专利法、保护投资者的《取缔证券投机发》、保护劳动者的⼯资制度。
政府⾏为的界定议会民主制度的产⽣王室的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分离征税权、废除王室垄断权4、资本原始积累对农民的掠夺: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商业战争不平等的对外贸易⼆、技术⾰命1、纺织⼯业2、⾦属冶炼业3、机器制造业4、交通运输业三、⼯业⾰命的⼀般特征技术视⾓:众多的技术发明经济视⾓:资本集中与企业组织的形成社会视⾓:从农业社会到⼯业社会四、英国⼯业⾰命的影响1、经济增长:由传统到现代(1)持续不断地增长(2)创新与经济增长【技术、组织、制度、企业家】2、经济结构:从农业到⼯业(1)产业结构:⼯业超越农业(2)城乡结构:城市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者3、⽣产⽅式的转变(1)⼯业资本主义:商业资本主义---⼯业资本主义(2)⼯⼚制度:⼯⼚⼿⼯业---机器⼤⼯业4、劳动⼒市场的形成⾃由⼯资制度的建⽴、学徒条例的废除5、⼈民⽣活得变化6、城市化:向城市集中是资本主义⽣产的基本条件7、英国⼯业⾰命的意义:只有通过⼯业化才能实现现代化美国的⼯业⾰命⼀、市场制度的建⽴1、争取市场主体的平等:独⽴战争2、美国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劳动⼒、资本、技术3、国内市场的急剧扩⼤:领⼟⾯积扩⼤、交通通讯⾰命、南北市场的统⼀、商业组织的创新、地区分⼯的发展、国民⽣产总值的提⾼。
工业革命与金融体系的建立
工业革命与金融体系的建立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逐渐形成的一系列工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大规模变革。
在这一时期,机器取代了人力和手工业生产成为主导力量,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模式。
而与工业革命相伴随的,是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工业革命与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
首先,工业革命的发展催生了金融体系的建立。
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传统的家族企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于是,工业家们开始积极寻求金融机构的支持。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银行提供的贷款和信用服务,为工业家们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其次,金融体系的建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贷款成为了许多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
随着金融体系的建立,银行业逐渐发展起来,银行提供的贷款成为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的重要来源。
这种稳定的资金来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扩张。
此外,金融体系的建立也为工业革命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持。
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创新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这些技术创新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
金融体系的建立为工业家们提供了获得资金的渠道,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技术研发和创新中。
金融机构的信用服务和风险投资,为工业家们提供了创新所需的资金支持,促进了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最后,工业革命与金融体系的建立相互促进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工业革命通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增长,而金融体系的建立则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与金融体系的建立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4、工场手工业的长期存在
工场手工业在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并没有立即 从历史舞台上消失,而是与机器大工业并存了 很长一段时间。 英国的情况:在工业化过程中,工场手工业 仍有存在的必要(分工、中间产品) 工业革命开始后,有一些工场手工业获得了 前所未有的发展。19世纪50-70年代,英国各行 各业存在集中地工场手工业。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3、培养企业家和近代产业工人 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们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工 场主,特别是来自小工场主,他们根据市场变 化,抓住技术革新带来的机会,采用新机器、 新生产方式,逐渐将小工场发展成大企业。从 手工工场中还涌现出大批发明家,他们主要是 通过实践积累知识,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大部分 革新,而这些发明家只不过是大批技术工人的 一部分。 在工场中劳动的工人成为近代工业的第一批产 业工人
硬币缺乏对 信用工具的需求。促使人们想 方设法改进做生意时对黄金和白银的依赖。
自然资源的供给 开发了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
供 给
劳动力的供给 利用了农村潜在劳动力
重商主义 扶持手工业
资本的供给 合伙制、股份制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二、工厂手工业及特点
近现代生产单位从手工作坊 集中的工场手工业 工厂制 分料到户 公司制
(一)分料到户 分料到户制,也称“分散的工场手工业”。 16世纪以后,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独立 的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开始走向专业化, 分料到户制加强了专业化的发展,并逐渐 发展为集中的手工工场。
18世纪中叶英格兰的一个船坞
丝织工场(英格兰,作于1747年)]
丝织工场(英格兰,1747年)
在法国,由于专制制度力图通过重商主义 的措施来缓和封建制度的矛盾,使得工场手工 业有可能在封建关系的约束下获得较为迅速的 发展。法国从亨利四世时代就开始实行重商主 义政策,大力扶植工商业的发展。到了路易十 四时代国家大臣 J.-B.柯尔贝尔更将重商主义 政策推向了顶峰。柯尔贝尔积极使用国家力量 来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在其支持下,法国创办 了上百个拥有特权的王家手工工场,为了扶植手 工工场,国家还采取了各种有力的措施。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采矿和冶金行业一开始就采取这种集中作业的 方式,不久毛纺织行业集中地手工工场也发展 起来。大呢绒商约翰· 温奇库姆经营的企业中, 织工、学徒、梳毛工、运转卷线杆和纺车、拣 选羊毛、剪毛工人、整饰工、漂洗坊、染坊等, 共计达1200多名, 最普遍的是雇用500人-700人,也有雇佣 150-200的小手工工场,还有大的手工工场。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美、德、日等国的情况 :这些第二批 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工 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在空间上的并存, 也为工业化做出了贡献。
第二节金融制度的建立
重点问题
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清算制度的建立 股票市场的形成 南海泡沫事件
第二节金融制度的建立
一、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在英国,由于16~17世纪大规模的圈地运动,既 为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又把被剥 夺了土地的农民大批转化为雇佣劳动者,使得工场 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毛纺织业工场遍及 全国各地,成了早期工业发展的主导部门。 在17~18世纪,英国至少有1/5的人口靠毛纺织 业过活,毛织品占了英国出口额的 1/3。在北部地 区,手工业生产往往与土地经营结合在一起,雇用 帮工,外购羊毛进行加工;在西部地区,小手工业 者已逐步丧失了独立的地位,由包买商控制的分散 的手工工场十分普遍;东部地区最为先进,那里集 中的大型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特别发达。在1736年有 一所最大的呢绒工场拥有 600台织布机。
第二节金融制度的建立
硬币缺乏的原因:
1、磨损和贮藏会损失一部分货币。 2、与东方的贸易逆差使欧洲流失较多货币。在1600年前 后,欧洲与近东与远东德贸易每年要耗费8千克白银。 3、人口的迅速增长、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和扩大了的经 济活动都需要货币。 4、17世纪20年代后,欧洲采银业全面萧条。同时来自美 洲的白银输入也急剧下降。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分料到户制实际上是一种“原始企业”。 商人业主试图在制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中 保持稳定的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管理需成 本的、费用,而能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直接 监控质量是工厂体制发展的前兆。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二)集中的工场手工业及特点
分料到户制存在过高的监督成本,这就促使 它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一些需要专门技能 和特别细心的加工程序,被包买商集中到一个房 子里,交由雇佣工人去进行,这样,就出现一种 新的企业形式——手工工场。
硬币缺乏 对信用工具的需求; 资金分配和使用的不均衡 产生信贷业务; 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 产生近代银行 制度和结算制度。 金融制度的产生直接源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 展对资金融通产生的创新需求。这在爆发商业 革命、农业革命和工业迅速增长的欧洲表现得 尤为明显。
第二节金融制度的建立
16-18世纪,欧洲的货币制度是金银 复本位制,即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流通。 由于美洲大陆的发现,欧洲货币存量大增。 1500-1650年,从美洲合法运入西班牙的 黄金达181吨,白银16886吨。 货币量的增长毫无疑问地推动了贸易 的发展,但货币量的增长仍没有解决硬币 缺乏的困难。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二)欧洲市场的需求 欧洲市场内部的需求变化表现在总量的增 加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上。
总量的增加:16-18世纪人口增加和城市发展
消费结构的变化:从日用品、建筑业产品、战争 用品等 奢侈品、闲暇和精神生活。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三)供给方面
从技术方面 节省资源和劳动力的技术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1637年,英国公布的私人档案中曾记 载,在考尔切斯托地方有一个包买商汤姆 斯.雷诺尔茨,他在生产中雇佣了400名工 人,所有这些人都在郊区的自己家里工作, 并领到他们应得得工资。 分料到户制与家庭手工业相比,是以 生产工序的不断分离为特征,以生产地和 销售地的扩大、每一工序的付费为表象。
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
场。这两种手工工场本来早在 14~15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就已经出现了。但进入16世纪后 它们之间的区别才日益分明。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分料到户是家庭工业与市场结合的一种形式, 商业资本家(包买商)在其中起决定作用。商人 向小生产者预付生产成本,进而为了保证商品 质量与数量,商人向生产者提供原料,委托加 工,包买产品,同时给他们工资。商人通过原 料与成品两个环节,进行产品质量监督,也进 入必要的加工、包装等环节,实际上开始涉入 生产管理。 事实上,包买商是这种“企业”的业主,他 承担市场风险,而手工劳动者则成了他们的雇 工。
英国其他行业如制盐、啤酒、丝绸、棉织 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也很快,并且技术水 平较高,内部分工较细,如制针的劳动约 分为18种不同的作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英国从18世纪60~70年 代起在主要工业部门中开始出现了从手工 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英国资本主 义生产的发展进入了产业革命时期。
其特征不是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而是手工生 产活动集中到一个车间。各个行业形成劳动分工, 这种集中又导致了劳动的综合。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1、集中的工场手工业出现的原因 个别行业的特殊(采矿和冶金行业一开始就采
取这种集中作业的方式)
团队生产潜在收益的推动 管理者监督企业生产过程的冲动
技术创新 组织创新 度的最后确立 现代工厂制
第六章工场手工业和金融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工业品的需求和供给 工场手工业的特点 工场手工业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制度的建立
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证券市场的形成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重点问题
16—17世纪世界工业品市场的供求变化 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工场手工业的形成过程 欧洲工场手工业在16—17世纪的特点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1667年10月15日法王路易十四视察生产挂毯的戈贝林手工工场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集中的手工工场已经具有“工厂制度” 的基本特征,如集中生产,有固定的场地, 采用较细致的分工,有少量的管理人员等。 所以,工工场已经具有近代企业的雏型。 法国经济史学家保尔· 芒图指出:“手 工工场有大量的雇佣工人,那里流行着非 常完善的分工,它有许许多多的与近代工 厂相似的特点,也许呈现出更加惊人的景 象。
16~18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并开 始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工场手工业通 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益发达的劳动分工, 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日趋专门化,同 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熟练技术的工人。这 就为18~19世纪产业革命的发生,为工场 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创造了必要的 物质技术条件。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美洲市场需求的急剧扩大是西欧工场手工 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1、 1570年塞维利亚港运进的金银,一半用来购 臵回运的货物(葡萄酒、亚麻、尼绒、金属制品、 各种油类、枪和火药、宗教书籍) 2、16世纪中叶后,殖民地对欧洲工业品德需求超 出了西班牙的生产能力。 3、16世纪价格革命引起工业品价格的上涨,促使 更多人从事工业品生产。
第一节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四)工场手工业的影响
1、欧洲工业中心的转移 1500年左右,欧洲发达的工业地区集中在佛兰德 斯、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南部,即北至布鲁日, 南至佛罗伦萨之间的狭长地带。 16世纪以后,像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一样,工业 的地理分布也发生了变化。17世纪末荷兰和英国 成为了最具有工业发展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国家。 英国原有工业部门迅速扩张。 在传统部门迅速扩张的同时,出现了大量新部门。 荷兰:造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