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研究

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研究
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研究

董晓玲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工具,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的种种设想和试验,大多可通过教材建设来体现,教材作为反映高等教育及教育教学改革的物化成果,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大学语文教材已从原来的一家独大、垄断市场,发展到今天的群雄争强的繁荣昌盛。如“十五”全国规划大学语文教材仅三种(后增补一种),到“十一五”规划即增加到11种,而且东南大学的还是以“立体化系列教材”列入。

但是应该看到,其中也有“诸侯混战、乱成一团”的一面。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登记公开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1402种,适合现在使用的有400种左右,其中有的内容重复中学课文的、有的偏离大学语文本色的、有的古文为主晦涩难懂,有的甚至大量“克隆”别人,无参考价值,很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要贯彻实施新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教材的选定尤为重要。

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是继新文化运动后的新开课程,普遍开设于20世纪30年代,口头统一名称“大一国文”,这门课程至今已走过50多年(其间1952年至1978年停止开设)的发展历程。这50多年,是开展语文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逐渐被揭示、被明确的过程;是教育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对目前教材的类型作一番梳理,将有助于我们确定正确的改革目标。

一、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类型

在众多教材中,其编写体例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可供我们借鉴。

(一)文选型

纵观历来的大学语文教材,多为文选型,即选择中外文学的名篇或按照时代的顺序或按照文体的分类加以编排,以赏析为主。每篇都有篇章前的对作者和篇目的简要介绍,篇章后的注释、对作品的简要分析提示以及思考与练习题。典型的教材有:张继缅、罗纬、吴汉威、江少川等主编的《大学语文》;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普及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Q07年7月出版)等。

(二)文选+专题型“古代汉语语法常识”“我国诗词格律常识”“诗歌概说”“小说概说”等

具此体例的教材有夏京春主编的《大学语文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朱志荣主编的《实用大学语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等,该类教材分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几部分,还附有专题性的“中国文学史概述”等。例如徐中玉、钱谷融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按照“论说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论说文的特点与写作”“诗词曲赋的特点与赏析”“小说的特点与赏析”等的分类安排篇章,在每一部分的最后都有专题性的讲授文字。

(三)文学史+文选型

按照文学史的发展阶段来安排章节,每一章先有文学史的描述后有作品的选录。此种体例的教材有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等。

(四)文学史+文选+写作型

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于文学史讲授、经典作品欣赏、写作能力训练三者合一,这也构成了一些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的特色。例如毛信德教授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分为两卷本,一本为文学卷,一本为写作卷,文学卷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写作卷包括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文体写作训练,全套书共80多万字,将大学语文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未来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探讨

对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的不同,就其根本来说,反映了编写者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的侧重点不同。一种是侧重语文的工具功能,按文体分类选文,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种是彰扬课程的文学性质,明晰文学史发展的脉络,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还有的是读写与文学欣赏两者的融合兼顾。这三种编写思路各有难点:“读写思路”容易和高中语文重复,有所谓“高四语文”之嫌;“文学思路”与大学中文专业教学相近,如同中文课程的“压缩版”;而“融合兼顾思路”又让学生感到有些庞杂。

(1)树立“语文本位”的教育观念

回顾大学语文课程开设以来50多年的历程,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两个事实:一是高校为大学语文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与社会公众对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期望值不对等;二是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有识之士就开始反思,“语文首先是人类工具”,“大学语文课,应当着眼于帮助学生在新的高度上形成语文意识,深化学生对语文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自觉把握”。

从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初衷来看:一般来说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相对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语言文学的基础训练,对中外文学史上的一些经典名篇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和了解。由于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应试教育的背景,教师通常注重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注重字、词、句、章的解读和识记。因此中学语文教育是微观的、实用的,对文学的把握是片断式的。进入大学以后,作为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应当是在中学语文基础上的延伸与发展,一是发展学生对文学的宏观知识,二是提升学生学习、理解、掌握人文精神的能力。大学语文的教材依然要坚持它的文学性,没有文学作品的载体人文精神教育容易流于空泛。而坚持文学性不等于是只讲文学作品和文学知识,或者是孤立地讲篇章、字词和结构,而应当注重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以及通过对文学人物的命运分析来传递人文精神,增进学生对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和精神境界的深入理解。

(2)注重时代性

21世纪的大学语文教材应当与时俱进,要充分考虑接受主体的思想状况和阅读期待。有心者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以往的大学语文多以古代文学为主,有的古代部分占到了一半篇幅以上。应该说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很多,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学资源,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应当的。但是比例多少才是合适的?这是因为—来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和因时代的原因具有的思想局限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即使是古代文学作品对于非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应用很少(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学习兴趣差异也较大)。所以以新的时代的眼光,尽可能地开阔视野,在较大的范围内吸纳现代文化文明的优秀成果,这应当成为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新理念。

(3)注重地域性

自20世纪70年代末高等学校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以来,要求全国有统一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呼声在一部分学校中一直存在。有人认为有统一的教材才能提高大学语文的地位,而更多的学校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在大体上遵循统一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使大学语文教学更有新鲜和活力。像暨南大学在教材中就编入了a广东话到普通话的转换”教学内容。因为大学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域文化环境之中的,大学生总是在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环境影响中的高等学校读书,因而通过有一定的地域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域的文化,汲取这里的文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增加讲授地域文化的新章节,将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随着时代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元素展开讲授,并配以相应的地域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的选读,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上加深对地域文化和地域精神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不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能带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考察名人故居、历史遗迹、地域作家笔下的山水风貌和风土人

情,将课堂教学与校外考察结合起来。

(4)注重层次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办学目标愈来愈多元化,办学的层次也愈来愈细化。教材编写应该与高校发展趋势相适应,这也是目前学界提倡大学语文教材多元化发展的依据。但多元化并不等于多而杂,而是要“适多”而精。2006年11月教育部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达成了要迫切整合和规范目前教材市场的共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一部书来达到读万卷书的效果。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水平、学生的语文水平、文学素养、人文素质状况等有计划地编写或选择某种教材,体现特色。

由于根据新的课程目标重编教材或更换教材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大,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发掘人文性内容,更新教学思路,重新设计教学环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编教材或更换教材,以开发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表达、阅读、思维、审美等能力,达到提高人文素养、开启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影响教材质量的原因是复杂的。从研究教材发展历程、现有的类型提供、编写的原则获得的启示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用行政化的手段来规范。通过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评选推荐各类优秀教材,以满足不同类型高校的需要。以组织力量打造精品、评选优秀教材活动来引领教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2)由于各高校的类型层次不一,规范教材应考虑多元有序,注重特色,避免“一刀切”。以现有的课程指标体系如陈洪教授的为基础,从文章、文学、鉴赏和素质教育等层面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和不同的分值,制定科学、合理、有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区别于中学语文,区别于美学、文学史等其他文化素质课程; (3)积极开展各类讨论活动,转变教学观念:例如《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问题的大讨论”为大学语文成为高校公共基础课中的主干课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人文性主体目标。

(注:该论文系20009年上海市高教学会资助课题编号为ZZGJ15-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大学语文 文言文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a)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秋水 庄周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学语文》(本科)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本科)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而设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已经具备相当于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自学应考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分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基础。 二、教学要求、教材及课时: 1.教学要求: (1)《大学语文》(自学考试)的教学,应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引导自学应考者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课程与中文专业文学作为选课程的不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在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的关系。对精读课文要精讲多练、重视其综合应用的示范作用,以指导自学应考者对泛读课文的学习。对泛读课文的辅导不必求之过全、过深,只要讲清要点即可。 (4)注意结合作为介绍有关文学知识,但对有关背景的讲授应适度,不宜过分扩展范围,加深难度。 2.教材: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徐中玉钱谷融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本课程教学总时数暂定为90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作品篇目 1.精读作品:32篇 (1)《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2)《寡人之于国也》《孟轲》 (3)《秋水》(节选)庄周 (4)《谏逐客书》李斯 (5)《“今”》李大钊 (6)《灯下漫笔》鲁讯 (7)《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毛泽东 (8)《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9)《郑伯克段与鄢》《左传》 (10)《李将军列传》司马迁 (11)《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12)《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3)《香市》茅盾 (14)《爱尔克的灯光》巴金(15)《背影》朱自清(16)《氓》《诗经》(17)《饮酒》(其五)陶渊明(18)《行路难》(其一)李白(19)《兵车行》杜甫(20)《杜陵叟》白居易(21)《关山月》陆游(22)《炉中煤》郭沫若(2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4)《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25)《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2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27)[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28)《前赤壁赋》苏轼(29)《门槛》屠格涅夫(30)《风波》鲁讯(31)《断魂枪》老舍(32)《苦恼》契诃夫2.泛读课文33篇: (1)《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2)《答李翊书》韩愈(3)《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4)《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5)《论毅力》梁启超(6)《论学问》培根(7)《始访西山宴游记》柳宗元(8)《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苏轼(9)《报刘一书》宗臣(10)《马伶传》侯方域(11)《故都的秋》郁达夫(12)《往事》冰心(13)《国殇》屈原(14)《上邪》汉乐府(15)《短歌行》曹操(16)《从军行》(其一)王昌龄(17)《山居秋暝》王维(18)《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19)《登高》杜甫(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2)《一句话》闻一多(23)《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24)《鹰之歌》高尔基

《大学语文》参考书目

《大学语文》参考书目 1.相关网站和清华CNKI、维普资讯和万方等各大数据平台; 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第8版)》徐中玉、齐森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3.《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立体化系列教材之一?大学语文(全编本)》王步高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06出版); 4.《大学语文(增订本)》徐中玉、齐森华,教育部高教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6出版); 5.《国试书业?大学语文(公共课程?最新版)》国试书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07出版); 6.《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古代汉语》(上、下册)郭锡良等编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唐宋词通论》吴熊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0.《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 1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朱栋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一卷刘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二卷龙泉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4.《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三卷吴秀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5《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引》第四卷汪文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6.《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7《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8.《世界文学名著选读》(1—5)陶德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插图本外国文学史》陈建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文艺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1《中国文化史》冯天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中国哲学史》郭齐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3.《大学语文》拓展读本(集一、集二、集三)陈洪、李瑞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中国诗歌艺术》王红、谢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5.《语文素养高级教程》李瑞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6.《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言出版社1989年版; 27.《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8.《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9.《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0.《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1.《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2.《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3.《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34.《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35.《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6.《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大学语文普及版

《大学语文》说课稿普及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好!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所讲授的这门课。 一、说教材 我教的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第一是适用性 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过于简单,重复学习高三的语文课程;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优选了这本教材,在选录方面,侧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优选具有高职特色的文章。做到选文经典、古今结合、中外兼顾。 第二是创新性 前六个单元一改以往的“以史为线”或“以文体为线”,而是“以主题”为线索,按照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章节的划分,主要围绕语言的应用,对生命的思考、对理想的探索、对社会的反思、真情的流露及智慧的整合。既富有广度和深度,又注重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相贴近,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高职大学语文不能像普通高校大学语文那样,较为全面的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所以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删减,选择与职业院校学生联系密切的课文,如《我的母亲》与《我们因你而骄傲》这两篇课文,针对现在的九零后一代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从儿子对母亲的感情与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两个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情感维度。同时我们选拔了一些好的篇章,提供给学生,让其阅读。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是必须的,它虽不能改变命运,但是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丰富思想、提高认识。这门课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

小学语文_《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因而被本国人耻笑。告诉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劳而获的道理。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它既能启发学生探索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人情世故。寓言故事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所以,我这节课,不是单为了教这则寓言,而是通过对这则寓言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去认识生活;利用寓言寓意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寓言形象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言的学习,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智慧的学习。这节课,我将带着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线来组织各项训练活动。为了渗透语文的人文性,我为学生创设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灌输、也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单方面的授予学生,而需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悟、升华。 教学目标: 1.认识“耕、释”等4个生字,学写“耕、其、待”3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体会文章的韵味。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道理。 教学过程: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英文名称:《Chinese 》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法学、医学检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全国高等院校必须一律开设《中国语文》课程”的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的规定,昆明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也是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的特点、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医学写作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自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进—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具体分为:一,讲课学时42学时;二,教学实践活动12学时。实行学分制,本科专业为3学分。具体分配为:修满一学期课堂教学并考试合格为2学分;参加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记录为1学分。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实践活动,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医学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大纲根据云南省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2006年第3版云南省高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学语文》(云南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校的需要。教师可在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区别,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第二部分《中国文化概要》、第三部分《实用医学写作》、第四部分教学实践活动。《文学作品选》按文学发展史线索分别讲述。涉及论说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戏剧等,同时分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两种。《文学作品选》后附“选读书目”三十种,以供学生自学之用。 四大部分的关系是:以文章为载体,通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传授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医学专业写作能力。 《文学作品选》和《实用医学写作》以讲授为主;《中国文化概要》以选讲和自学为主;教学实践活动以鉴赏和分析优秀影视作品为主。《文学作品选》如加“※”号的课文为精读课文,其他为泛读课文;精读课文是考查的重点。《中国文化概要》中加“※”者为重点掌握的知识,《文学作品选》中的“选读书目”不在考查范围之内。 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共计21学时) 先秦文学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设计和编写体现了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分析、研究许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博采众长,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同时,又吸收了当今国内外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成功经验,把这些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我国的小学外语教学实际相结合,以形成我国小学英语的外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我对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材的理解: 五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够就息时间、周末活动、季节、生日、动物、野外活动等话题展开简短对话,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读、写81个单词和短语,16组句子和11个单句;能够听、说认读21个单词。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法建议 1. 词汇教学建议(Let's learn) 明确词汇教学目标 加粗的单词要求达到听、说、读、写;不加粗的要求达到听、说、认读。 五年级下册与五年级上册基本相同,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基本都要求达到听、说、读、写四会要求,但也有一部分是只要求达到三会要求的。如Unit 3 A 部分Let's learn的词汇是12个月份,这一部分的词汇多且难,所以12个月份的单词的教学目标只要求达到听、说、认读,要求会书写的是12个月份的缩略形式,也就是月份单词的前三个字母;同样,B部分Let's learn的词汇是序数词1~20,量大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只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序数词的缩略形式,即阿拉伯数字的后面加上单词末尾的两个字母,两个字母缩小后写在阿拉伯数字的右上角,学生们对这样的要求不仅不会觉得难,相反会很感兴趣。 注重词汇的呈现,利用Let's start部分引入 Let's start是在五、六年级为达到二级目标新增设的板块。在教学上的功能是引导学生就话题相关的问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讨论,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引入新词或新的句型。如第三单元Let's start部分是12张表示12个月份的图和前一单元学过的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表示四季的单词,要求学生Match the months with seasons。教师可以用学过的语言问学生: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spring?学生回答:There are three.教师再问:What are they? Please match them with spring.学生不会说月份,但能准确地连线,教师可以让全体学生在课本上连线,同时再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来连线。连好以后,教师可以指着Let's start的挂图继续与学生对话,引入新词:Yes, there are three months in spring. They are March, April and May。以此类推,当学生完成了12个月份与四季的连线,他们已反复感知了12个月份的音与形。 用游戏形式分散词汇教学的难点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TS000418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总学时数:68 实验或上机学时:无 一、说明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 (二)教材及授课对象:《大学语文》,王步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4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非中文文科专业大一学生。 (三)《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提升学生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品格素质和人文修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四)《大学语文》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五)教学建议:以文学文本解读为主,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讲授,辅以多媒体教学。 (六)考核要求:平时成绩30%(包括点名、提问和作业),期末考查70%。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先秦诗歌 主要教学目标:了解《诗经》与《楚辞》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重点掌握《诗经﹒黍离》和《湘夫人》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讲授与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诗经﹒黍离》和《湘夫人》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诗经》与《楚辞》艺术概述 第一节《诗经﹒黍离》 一、创作背景介绍 二、文本翻译 三、内容分析: 四、艺术特色: 1、直抒胸臆的特色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重章叠句、分章换韵、反复咏叹、悲情淋漓 第二节《湘夫人》 一、作者介绍 二、创作背景 三、文本赏析 四、主旨探讨:主题:爱情悲剧——屈原的身世悲剧 五、艺术特色 1、细腻的心理描写 2、优美和丰富的想象,虚实相生的手法 3、苍凉的格调(“爱”与“怨”) 4、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大学语文说课稿

《大学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教的这门课程是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要求,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国内外的文学名篇,为学生提供阅读欣赏并进行素质教育,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高职高专的综合人文素养,提高我校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 第一是适用性 当下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过于简单,重复学习高三的语文课程;有的则拔得太高,是一种脱离课堂教学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优选了这本教材,在选录方面,侧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优选具有高职特色的文章。做到选文经典、古今结合、中外兼顾。 第二是创新性 前六个单元一改以往的“以史为线”或“以文体为线”,而是“以主题”为线索,按照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章节的划分,主要围绕语言的应用,对生命的思考、对理想的探索、对社会的反思、真情的流露及智慧的整合。既富有广度和深度,又注重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相贴近,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高职大学语文不能像普通高校大学语文那样,较为全面的学习教材中的知识,所以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删减,选择与职业院校学生联系密切的课文,如《我的母亲》与《我们因你而骄傲》这两篇课文,针对现在的九零后一代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从儿子对母亲的感情与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两个方面入手,学生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情感维度。同时我们选拔了一些好的篇章,提供给学生,让其阅读。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是必须的,它虽不能改变命运,但是却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丰富思想、提高认识。这门课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们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综合性最强的课程,许多篇目集文、史、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 第一课天之道 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 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背诵、默写全文 5.主题思想 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 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学常识 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 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 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 二、论证方法: 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 三、修辞手法: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 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 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 四、成语演化: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开柙出虎 5.季孙之忧 6.大动干戈 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五、重点字词 1.过:动词,责备 2.与:语助词 六、通假字 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 七、特殊句式 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 八、重点字词 1.是: 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 2.疾: 例句出处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0课我们不乱扔 【教材分析】 《我们不乱扔》这一课共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旨在告诉学生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并让学生知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学校的公共卫生和家居周围的公共卫生已有直接感受,且对公共场所的公共卫生已经直接接触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环境意识很差,随地乱吐痰,随手乱扔废弃物,导致有些地方的公共卫生很差。针对现实情况,教育小学生分清是非,从小培养保持公共卫生的好习惯显得十分必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应当保持公共卫生。 (2)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应当保持公共卫生。 2.情感与态度 (1)喜欢干净的卫生环境,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反感。 (2)愿意保持公共卫生,做到“以保持公共卫生为荣,以破坏公共卫生为耻”。 3.行为与习惯

(1)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以及其他废弃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2)养成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等方法,理解个人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的健康。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什么要保持公共卫生以及怎样保持公共卫生。 难点: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问题情境、课件。 学生准备:对公共场所不讲卫生的现象以及造成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过的一首小诗吗?大屏出示《家》这首小诗,谁来读一读? 2.你想做一名小诗人么吗?我们一起来填一填。 3.说得多好呀!美丽的总场一小就是我们的家。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吧。 4.谁来说说这是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上课,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大学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研究

董晓玲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工具,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的种种设想和试验,大多可通过教材建设来体现,教材作为反映高等教育及教育教学改革的物化成果,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大学语文教材已从原来的一家独大、垄断市场,发展到今天的群雄争强的繁荣昌盛。如“十五”全国规划大学语文教材仅三种(后增补一种),到“十一五”规划即增加到11种,而且东南大学的还是以“立体化系列教材”列入。 但是应该看到,其中也有“诸侯混战、乱成一团”的一面。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登记公开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1402种,适合现在使用的有400种左右,其中有的内容重复中学课文的、有的偏离大学语文本色的、有的古文为主晦涩难懂,有的甚至大量“克隆”别人,无参考价值,很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要贯彻实施新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教材的选定尤为重要。 我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是继新文化运动后的新开课程,普遍开设于20世纪30年代,口头统一名称“大一国文”,这门课程至今已走过50多年(其间1952年至1978年停止开设)的发展历程。这50多年,是开展语文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逐渐被揭示、被明确的过程;是教育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对目前教材的类型作一番梳理,将有助于我们确定正确的改革目标。 一、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类型 在众多教材中,其编写体例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可供我们借鉴。 (一)文选型 纵观历来的大学语文教材,多为文选型,即选择中外文学的名篇或按照时代的顺序或按照文体的分类加以编排,以赏析为主。每篇都有篇章前的对作者和篇目的简要介绍,篇章后的注释、对作品的简要分析提示以及思考与练习题。典型的教材有:张继缅、罗纬、吴汉威、江少川等主编的《大学语文》;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普及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Q07年7月出版)等。 (二)文选+专题型“古代汉语语法常识”“我国诗词格律常识”“诗歌概说”“小说概说”等 具此体例的教材有夏京春主编的《大学语文教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朱志荣主编的《实用大学语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等,该类教材分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几部分,还附有专题性的“中国文学史概述”等。例如徐中玉、钱谷融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按照“论说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论说文的特点与写作”“诗词曲赋的特点与赏析”“小说的特点与赏析”等的分类安排篇章,在每一部分的最后都有专题性的讲授文字。 (三)文学史+文选型 按照文学史的发展阶段来安排章节,每一章先有文学史的描述后有作品的选录。此种体例的教材有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等。 (四)文学史+文选+写作型 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于文学史讲授、经典作品欣赏、写作能力训练三者合一,这也构成了一些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的特色。例如毛信德教授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分为两卷本,一本为文学卷,一本为写作卷,文学卷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写作卷包括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文体写作训练,全套书共80多万字,将大学语文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大学语文必背课文

《大学语文》教材必背课文杨建波主编(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老子》四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论语四则》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颜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汇编

新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内容概要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热”单元里,将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感受时间的长短,了解古时候人类计时仪器,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认识钟摆及其原理并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现象,让学生认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各单元概述 第一单元《沉和浮》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描述的语言可能和科学家精确的定义不很相同,但通过这些探究可以修正或完善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理解上得以提高。这个探究过程会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也可以弄明白事物的规律。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当把物体放人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体积下,比液体重的物体会下沉,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 第二单元《热》 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新版大学语文教材目录-新版.pdf

大学语文教材目录 目录一(按历史年代排列)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诗经?黍离 《老子》四章 左传?晏子论“和”与“同” 战国策?苏秦佩六国相印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 庄子?秋水(节选) 离骚(节选)…………………………………………屈原《论语》四则 礼记?大同 史记?周亚夫传………………………………………司马迁※上山采蘼芜 ※《山海经》三则 思旧赋…………………………………………………向秀 悼亡诗…………………………………………………潘岳《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搜神记》二则………………………………………干宝《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饮酒》其八…………………………………………陶渊明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把酒问月………………………………………………李白 西上莲花山……………………………………………李白 登楼……………………………………………………杜甫 新婚别…………………………………………………杜甫 张中丞传后序…………………………………………韩愈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长恨歌…………………………………………………白居易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隋宫……………………………………………………李商隐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 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 八声甘州………………………………………………柳永 ※老樵…………………………………………吕南公 唐崇徽公主手痕………………………………………欧阳修 超然台记………………………………………………苏轼千秋岁……………………………………………秦观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李清照 ※汉宫春?潇洒江梅…………………………葛长庚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水调歌头……………………………………………张孝祥 长歌行…………………………………………………陆游 〔双调〕夜行船?《秋思》尾曲……………………马致远〔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

新版自考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

1 新版自考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 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 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 诱的特色。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 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第二课:《秋水》 1.本文的艺术特色是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其次,文章开头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隐喻河 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④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的手段,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和《羿射九日》三篇课文,每篇都是很有意义的好文章。其中,《祖先的摇篮》这篇散文诗以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引领着我们走向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运用奇妙的想象,告诉我们太阳、月亮、水等东西年纪还小的时候,是如何学习生活的,让我们感受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世界。《羿射九日》运用充满神话色彩的语言,描述了羿为了帮助人们脱离十个太阳炙烤的苦海,射掉了九个太阳,使地球的温度适宜人们居住,让我们感受到羿造福苍生的高尚情操和古代人民想征服自然的愿望。 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容《语文园地八》,分别选编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以及“我爱阅读”五部分学习内容,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机联系,既能获得知识的丰富与积累,又能提升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单元虽然只设置了三篇课文,但要求会写的生字较多,相较前几个单元,学生学习生字的难度有所增加,所以课前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地进行预习,努力达到会读、会写的自主学习目标,为课堂学习节省时间。虽然这三篇课文体裁各异,但学生从幼儿园、一年级就接触到韵文歌及古诗,对于诗歌比较喜爱,也掌握了很多学习诗歌的方法。童话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文学体裁,特别是童话中充满神奇色彩的事物,让学生充满了神秘和向往,因此,童话故事的教学比一般记叙文要容易。而神话故事学生接触的较少,但从看动画片、听故事等经历中,也是有所接触的,而且学生对这类故事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会认真听讲,细心领会。综上所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孩子们比较喜爱的课文类型,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从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1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学校版)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大学语文 课程标准 学制三年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撰写教师李双双 专业负责人王小玲 系主任刘河元 教务处 二○一七年十月

课程基本信息表

1、课程定位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人的事业。高职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因此,高职教育应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品质培养的同时,着力于传递人文知识、丰富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内涵,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心灵体验、达观的人生领悟和颇具尊严的价值取向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其字里行间蕴涵着人生故事,流淌着历史沧桑,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化,更映射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与气质。《大学语文》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帮助学生深化语文能力、继承传统文化、建立精神家园、修养行为、重塑人格、提升学生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从而使学生最终成长为高素质、有文化的现代职业人。 《大学语文》课程是集工具性、基础性、文化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素质教育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母语教育,切实提高阅读理解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具备走向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传承文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 《大学语文》以听、说、读、写为基本载体,融思想性、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