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霉菌的检验

合集下载

饲料中霉菌的检验

饲料中霉菌的检验

饲料中霉菌的检验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品种名称:高盐察氏培养基英译名称:Salt Czapek-Dox Agar品种编号:021030高盐察氏培养基用途:用于饲料中霉菌的检验(GB13092-91)。

高盐察氏培养基使用原理:硝酸钠提供氮源;磷酸二氢钾是缓冲剂;硫酸镁、氯化钾、硫酸亚铁提供必须的离子;含量较高的氯化钠具有抑制细菌和减缓生长速度快的毛霉科菌种的作用;蔗糖提供碳源;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高盐察氏培养基配方(每升):硝酸钠2g磷酸二氢钾 1g硫酸镁 0.5g氯化钾 0.5g硫酸亚铁0.01g氯化钠 60g蔗糖30g琼脂 15g最终pH ±高盐察氏培养基使用方法:1、称取高盐察氏培养基109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 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15℃高压灭菌30min,备用。

2、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克(或25mL),放入含有225mL灭菌水的玻璃三角瓶中,振摇30min,即为1:10稀释液,依次做1:100、1:1000……稀释。

3、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

4、将凉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中,待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培养。

5、3d后开始观察结果,共培养观察1周。

6、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2个平皿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每mL)检样中所含霉菌和酵母菌数。

质量控制:本品下列菌株接种后25—28℃培养72h生长情况如下表。

菌名菌号生长状况菌落特征黑曲霉ATCC16404 良好菌丝白色孢子黑色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良好菌落表面呈奶油色贮存: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用后立即旋紧瓶盖。

贮存期三年。

高盐察氏培养基规格:250g。

饲料中霉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

饲料中霉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

Veratox 组胺检测试剂盒
检测线2.5-50ppm
检测结果
NEOGEN公司ELISA试剂盒特点
1-操作简单,速度快-所有的霉菌毒素检测只需移液器和酶标 仪就可以获得准确结果,并且所有试剂盒操作步骤几乎一 样;大部分试剂盒的前期样品处理时间不超过3分钟,检测时 间不超过20分钟,同传统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2-使用广泛-世界各地普遍使用,适合于目前中国大多数饲料 企业实验室检测; 3-质量可靠-试剂盒灵敏度和重复性非常高,其它公司产品无 法达到;黄曲霉毒素试剂盒是美国农业部指定使用产品,呕 吐毒素试剂盒是世界同类产品金标准,玉米烯酮试剂盒为 AOAC官方方法;
Veratox 伏马毒素试剂盒
检测线1-6ppm和 50-600ppb
检测结果
Veratox T-2毒素试剂盒
第一步 样品处理 1-取代表性的样品,粉碎,使75%的样品过20目筛; 2-取5g到25ml 50%甲醇溶液中,震荡3分钟; 3-静止2-3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第二步 检测 1-向每个红色微孔中加入100ul酶结合物溶液; 2-再分别加入100ul标准品和样品处理液,混匀; 3-从红色微孔中取100ul到抗体孔中,室温下温育5分钟; 4-洗涤3-5次; 5-每孔加入100ul底物,室温下温育5分钟; 6-每孔加入100ul终止液,混匀; 7-在酶标仪上读数。
Veratox黄曲霉毒素试剂盒 (美国农业部指定使用产品 USDA认证号#2005-102)
Veratox黄曲霉毒素试剂盒 (美国农业部指定使用产品,USDA认证号 #2005-102)
第一步 样品处理 1-取代表性的样品,粉碎,使75%的样品过20目筛; 2-取5g到25ml 70%甲醇溶液中,震荡3分钟; 3-静止2-3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第二步 检测 1-向每个红色微孔中加入100ul酶结合物溶液; 2-再分别加入100ul标准品和样品处理液,混匀; 3-从红色微孔中取100ul到抗体孔中,室温下温育2分钟; 4-洗涤3-5次; 5-每孔加入100ul底物,室温下温育3分钟; 6-每孔加入100ul终止液,混匀; 7-在酶标仪上读数

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检验及其解决方法

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检验及其解决方法
料 的储 运 及 存放 工作 , 防止 受 潮 发 霉 。 经 常 消 毒 畜禽 舍 地 面 、 壁 , 保 持 墙 并
现为神经和 内分泌紊乱 、 免疫抑制 、 致癌致 畸、 肾损伤 、 肝 繁殖 卵管萎缩 , 产蛋量下降 , 产畸形蛋 ; 采食量减少 , 生产性能下降,
其干燥。 食槽及水槽也要定期消毒清洗 。
厚 12 ,  ̄ 倍 其他病 变及症状不甚明显者 , 为可疑反应 。 如皮肤不增厚, 且无局部病
变 者 , 阴性 反应 。 为 禽 类 喂 饲 试验 。 3 6月龄 母 鸡 , 选 - 每
天 喂 可疑 饲 料 2 5克 ( 6月龄 或 成 鸡 每 天
2 霉 菌毒素产 生 的条 件
霉 菌或 真菌 在 适 当的 湿 度 、 温度 、 气 和 生 长 媒 介 的条 件 氧 下 , 可产 生毒 素 。气候 多 变 、 旱 、 涝 、 虫 害 等 环 境 下 特 就 干 多 病 别 容 易使 霉 菌 侵 入 植物 , 产生 大量 霉 菌 毒 素 。 境 湿 度 > 0 , 环 7% 谷 物水 分 > 3 , 在 2 ℃左 右 , 适 合 霉 菌 生 长 。 1% 温度 4 最
T 2毒素与呕吐毒素同属雪腐镰刀菌霉烯。 一 一 2毒素是 引
起 口腔 溃 疡 因素 之 一 。其 主要 作 用 是 抑 制 蛋 白酶 的 活性 , 而 进 阻 止 蛋 白质 的合 成 与 转 化 , 肝脏 、 对 肾脏 等 不 构 成 明显 的损 害 作 用 。呕 吐 毒 素最 主要 是 引起 鸡 采 食 量 下 降 , 呕吐 毒 素 的 中毒 案 例 很 少 见 到 。 美 国 F A 对 玉 米 赤 霉 烯 酮 没有 限量 标 准 , D 其
止 . 后 沿 试 管 壁 加 人 乙醚 2 3毫 升 , 刻 在 两 种 液 体 接 触 部 然 - 片

饲料中霉菌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饲料中霉菌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饲料中霉菌检测应注意的问题作者:艾格木别尔地·铁木尔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第7期摘要:霉菌在饲料中寄生繁殖能够产生大量霉菌毒素,这些毒素会严重影响到饲料质量,这些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被动物进食之后,轻者会出现中毒症状,重者会导致动物中毒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饲料生产企业来说,必须重视饲料霉菌的检测,确保饲料质量。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饲料中霉菌检测应注意的问题您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饲料;霉菌检测;注意问题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193-01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饲料加工行业以及畜牧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对饲料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严格控制好饲料中霉菌含量是确保饲料品质的重要微生物指标。

饲料中的霉菌通常情况下对温度条件极其敏感,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对饲料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饲料中霉菌含量超标会显著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繁殖能力,干扰动物的免疫系统,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因此,饲料中霉菌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检测,为饲料企业和饲养户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切实保证饲料质量。

本文主要就霉菌检测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进行论述,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1 霉菌接种计数霉菌检测主要采用平板计数方法进行,要严格按照相应卫生保准对待检样品的污染程度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对饲料样本的做至少3个稀释浓度梯度,保证能够准确计数,保证每一个稀释度都要充分混合均匀,每次递增一次稀释度就需要更换一支吸管,确保每次稀释液浓度不会受到污染。

2 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霉菌检测和细菌检测的时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霉菌检测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环境才能繁殖生长,相对于细菌来说起培养难度更大,因此,霉菌检测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

在进行饲料中霉菌检查过程中,很多霉菌通常在接种3d后才能观察,有些不容易生长的霉菌需要连续培养7d以上才能观察到霉菌形态和特征。

粮食和饲料中产毒霉菌的鉴定

粮食和饲料中产毒霉菌的鉴定

培养基、 一定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1培 养方法
平板培 养法是 将纯 化的霉 菌接种 于标 准培 养
基, 然后 用 一 定 的条 件 培养 、 制 片观 察 。 制 片方 法 是
胞, 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 , 这是低等真菌 ( 即鞭毛菌 亚门和接合菌亚门中的霉菌 ) 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有 隔膜菌丝的菌丝 中有隔膜 ,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
头 的颜色 ;培养基颜色是指霉菌产生的色素使培养 基 出现 的变化 , 与培养基的成分也有一定关系。菌落 的表面气生菌丝生长疏松或致密 ; 平坦 、 隆起 、 凹陷 或有皱 , 有无 同心环或放射沟纹 ; 边缘是否整齐 , 是
全缘 的、 锯齿状的 , 还是树枝状 和纤毛状等。菌落 的
质地指菌落的外观似毡状 、 绒状 、 棉絮状 、 羊毛状 、 束 状、 粉粒状、 明胶状或皮革状等。有些菌种在菌落表 的数量。许多菌株在培 味、 土气 味和芳香 味等 ,
2 霉 菌 鉴 定
霉 菌 鉴 定 的 主要 依 据 是 形 态 特 征 和 培 养 性 状 。 其 鉴 定 的主要 项 目包 括培 养性 状 和形态 特 征观 察 。 肉眼 观察 接 种 的平 板 , 在 培养 过 程 中 , 需 要 在 一
定时间进行 肉眼观察 ( 必要时可借 助放大镜 ) , 并详 细地 记 录菌 落 的外 观 。记 录菌落 生 长 的快 、 中、 慢、 极
营养基质接触处分化 出的根状结构 ,有 固着 和吸收
养 料 的功 能 。某 些 捕食 性 霉 菌 的菌 丝 变 态 成环 状 或 网状 , 用 于捕 捉其 他小 生 物 。 菌 丝 是 构 成 霉 菌 营养 体 的基 本 单 位 是 菌 丝 , 管 状的细丝 , 将其放在显微 镜下 观察 , 很似 透明胶 管 , 它 的直 径 一 般为 几 十 微 米 ,比细 菌 和放 线 菌 的 细胞 约粗 几倍 到 几十 倍 。菌丝 可伸 长并 产生 分枝 , 许 多 分 枝 的菌 丝相 互交 织 在一 起 , 就 叫菌丝 体 。 繁殖体 , 各种孢子 的大小 、 形态 、 色 泽 及 产 孢 子

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

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

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饲料是畜禽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直接关系到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然而,由于饲料原料的多样性和保存条件的不同,饲料中往往会存在着各种霉菌毒素,它们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着严重的危害。

因此,各国都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以保障畜禽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就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进行介绍和比较。

首先,美国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规定,玉米和小麦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玉米和小麦中的赤霉素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醇的含量不得超过10ppb。

此外,美国还对其他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欧盟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也有着严格的标准。

根据欧盟的规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赤霉素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玉米赤霉烯醇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

此外,欧盟还对其他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除了美国和欧盟,中国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也有着严格的标准。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规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赤霉素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玉米赤霉烯醇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

此外,中国还对其他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各国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以保障畜禽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禽养殖户在生产和使用饲料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和使用,以确保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饲料,以保障畜禽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饲料中霉菌总数测定方法

饲料中霉菌总数测定方法

霉菌总数检测操作规程1 原理根据霉菌生理特性,选择适宜霉菌生长而不适宜细菌生长的培养基,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霉菌总数。

2 试剂与仪器2.1 所用器具三角烧瓶、玻璃珠、具塞试管、培养皿、1000μL枪头、5mL枪头、称量勺、接种环、接种针、移液器2.2 仪器:分析天平、恒温培养箱、微型振荡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2.3 所用试剂和培养基高盐察氏培养基取高盐察氏培养基109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15℃高压灭菌30 min,备用。

3、操作步骤3.1配制0.85%生理盐水称取氯化钠8.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3.2 锥形瓶加入生理盐水90mL,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9mL,121℃灭菌30min。

(三角烧瓶个数与样品数量一致,试管数量与稀释次数相关)。

3.3 将1000μL枪头、培养皿、5mL枪头、称量勺、带6颗玻璃珠具塞试管,121℃灭菌30min。

(注意计算数量)3.4 枪头、培养皿置于烘箱103℃烘干。

(1-3步需提前一天完成)3.5 对称量房间进行紫外灭菌30分钟,关灯静置60 min。

以无菌操作取样品10g于含90mL 生理盐水三角烧瓶中,于振荡器上振荡30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3.6 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带玻璃珠的试管,置微型混合器上混合3min。

3.7 用1000μL枪头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慢慢注入含有灭菌生理盐水9mL的试管中,于振荡器上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均匀稀释液。

3.8 另取一只1mL灭菌吸管,按照上述操作方法,作10倍递增稀释,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更换一支灭菌吸头。

3.9 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吸取该稀释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培养皿。

3.10 稀释液移入培养皿后,及时将凉至46℃±1℃的高盐察氏培养基(可放置46℃±1℃水浴锅内保温)注入培养皿约15mL,小心转动培养皿使试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完整版)饲料中霉菌总数测定方法

(完整版)饲料中霉菌总数测定方法

霉菌总数检测操作规程1 原理根据霉菌生理特性,选择适宜霉菌生长而不适宜细菌生长的培养基,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霉菌总数。

2 试剂与仪器2.1 所用器具三角烧瓶、玻璃珠、具塞试管、培养皿、1000μL枪头、5mL枪头、称量勺、接种环、接种针、移液器2.2 仪器:分析天平、恒温培养箱、微型振荡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2.3 所用试剂和培养基高盐察氏培养基取高盐察氏培养基109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15℃高压灭菌30 min,备用。

3、操作步骤3.1配制0.85%生理盐水称取氯化钠8.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3.2 锥形瓶加入生理盐水90mL,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9mL,121℃灭菌30min。

(三角烧瓶个数与样品数量一致,试管数量与稀释次数相关)。

3.3 将1000μL枪头、培养皿、5mL枪头、称量勺、带6颗玻璃珠具塞试管,121℃灭菌30min。

(注意计算数量)3.4 枪头、培养皿置于烘箱103℃烘干。

(1-3步需提前一天完成)3.5 对称量房间进行紫外灭菌30分钟,关灯静置60 min。

以无菌操作取样品10g于含90mL 生理盐水三角烧瓶中,于振荡器上振荡30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3.6 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带玻璃珠的试管,置微型混合器上混合3min。

3.7 用1000μL枪头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慢慢注入含有灭菌生理盐水9mL的试管中,于振荡器上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均匀稀释液。

3.8 另取一只1mL灭菌吸管,按照上述操作方法,作10倍递增稀释,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更换一支灭菌吸头。

3.9 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吸取该稀释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培养皿。

3.10 稀释液移入培养皿后,及时将凉至46℃±1℃的高盐察氏培养基(可放置46℃±1℃水浴锅内保温)注入培养皿约15mL,小心转动培养皿使试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
T-2毒素 伏马毒素
紫外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需柱前化学衍生 荧光检测需柱前 化学衍生
甲醇-水
甲醇-水 甲醇-水
免疫亲和柱
免疫亲和柱 免疫亲和柱 SAX净化柱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2、免疫亲和柱净化原理
加入待净化样本 洗涤干扰物 洗脱目标物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 酶联免疫吸附法 薄层色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胶体金法 荧光光度法 免疫层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 薄层色谱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曲霉毒素
NY/T 2071-2011 NY/T 2550-2014 NY/T 2549-2014 NY/T 2548-2014 DB37/T 2617-2014 GB/T 28716-2012
四、HPLC法在饲料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1、HPLC法检测霉菌毒素的关键点比较
霉菌毒素 名称
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提取液
甲醇-水 乙腈-水 水
净化
免疫亲和柱 多功能净化柱 免疫亲和柱 免疫亲和柱
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荧光检测器 串联质谱
备注
荧光检测需柱前 光化学衍生
脱氧雪腐镰刀菌 烯醇(呕吐毒素) 赭曲霉毒素A


加洗液不要溢出微孔,防止交叉污染
拍板用力适当,看不到明显液体为宜
三、ELISA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2、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续)
(5)显色 • • • • 加显色液要快速准确 回形振荡混匀,消除气泡 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温度、时间及避光要求 防止微孔内液体挥发,加以密封

饲料霉菌总数的测定国标

饲料霉菌总数的测定国标

饲料霉菌总数的测定国标一、引言饲料是动物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营养来源。

然而,由于储存条件不当或生产过程中的不洁,饲料可能会受到霉菌污染。

霉菌不仅会降低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还可能产生有害的毒素,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饲料霉菌总数的测定国标应当制定和实施。

二、目的和范围本国标的目的在于规定了饲料霉菌总数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标准,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国标适用于各类饲料样品的霉菌总数测定。

三、术语和定义1. 霉菌总数:指在给定条件下,饲料样品中可生长的霉菌的总数。

2. CFU/g:菌落形成单位/克,表示饲料中每克含有的活菌数量。

四、设备和试剂1. 培养基:按照相关标准配制。

2. 培养皿:直径90-100mm,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培养皿。

3. 称量仪器:用于准确称量饲料样品。

4. 移液器、均衡培养皿等常规实验室设备。

五、操作步骤1. 取样:从饲料样品中随机取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准备培养基:按照相关标准配制培养基。

3. 加入样品:将取得的样品加入到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4. 均匀涂布:使用均衡培养皿,将样品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

5. 培养: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6. 菌落计数:在培养箱中取出培养皿,使用放大镜和计数器进行菌落计数。

7. 记录结果:记录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并计算平均值。

8. 结果评价:根据国家标准,评价菌落总数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

六、结果评价标准根据国家标准,饲料霉菌总数的评价标准如下:1. 优等品:霉菌总数不超过×× CFU/g。

2. 一等品:霉菌总数不超过×× CFU/g。

3. 合格品:霉菌总数不超过×× CFU/g。

4. 不合格品:霉菌总数超过×× CFU/g。

七、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样品污染。

2. 使用的培养基要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方法及防控措施

检测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方法及防控措施

去离 子 水 洗 去多 余 抗 体 ,再 加 入 酶 的底 物 ,产 生有 色 物 质 ,最 后 器 内 ,以流水 冲洗 ,直 至 冲洗用 水 无 色 。吸 附 脱毒 法 使用 霉 菌 毒 加 入 终 止 液 使 反 应 终 止 ,用 酶 标 仪 测 定 酶 底 物 的 降解 量 ,参 照 素 吸附剂 减 少霉 菌毒 素对 畜 禽 的危 害 。可用 霉可 吸 ,在 1 o o 0 k g 饲 标 准 曲线 计 算试 样 中 的抗 原量 。如 ,黄 曲霉 毒 素 B . ,烟 曲霉 毒 素 料添 加 1 k g即可 吸附 8 0 %以上 的霉 菌毒 素 。
中 国 畜牧 兽 医 文 摘 2 0 1 5 年
3 l 卷第3 期 Nhomakorabea饲 料 及 饲 料 添 加 剂
检测 饲料 中霉菌 毒素 的方法及 防控 措施
古 莉
( 涪 陵区畜牧兽医局 ,重庆 4 0 8 0 0 0 )
霉 菌毒 素 种 类繁 多 ,广 泛存 在 于 自然 界 中 ,并 且 经 常污 染 饲 床症 状 。畜 禽 长期 少 量摄 入 黄 曲霉 毒 素 ,虽 不 会 出现 明显 的 中毒 料。 ( 1 ) 霉菌可以引起饲料 的变质,使饲用价值降低 ,甚至完全 症状 ,但 毒 素 能损 害 畜禽 的免 疫机 能 ,引起 畜 禽 抵抗 力 下 降 ,引 失 去商 品价值 ,从而 造 成 巨大 的经 济损 失 ; ( 2) 饲 料被 霉 菌污 染 发继 发性 传染 病 。
的检 测 。E L I S A 法 一 般 对样 品作 净 化 处理 ,操作 简 单 ,检测 速 度 ( 6) 定 期监 测 。严 防饲 料 霉菌 。
快 ,成本低 ,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选。
4 小结 与展望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及控制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及控制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及控制措施作者:李雅丽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6期摘要:霉菌毒素具有很多种类,并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往往会污染饲料。

当霉菌污染饲料后就会导致其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从而能够导致畜禽发生中毒死亡,或者导致畜禽的免疫机能降低,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生产性能下降,引起免疫失败,并经常发病,还可经由肉、蛋、奶等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应注意检测。

关键词:饲料;霉菌毒素;肉眼观测;显微镜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检测法;薄层层析法中图分类号:S8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6-0052-011 霉菌毒素种类饲料、油籽、谷物以及加工的粮食容易污染霉菌,特别是在温度超过25℃,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通风较差以及阴雨季节,更容易污染。

在饲料原料或者饲料中常见的霉菌主要是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

这些霉菌通常可产生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T- 2毒素)、呕吐霉素、腐马菌素、串珠镰刀菌素等。

这些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往往会导致饲料中的常用原料被污染,如曲霉菌分泌的黄曲霉毒素Bl( AFBl)、黄曲霉毒素B2( AFBl)、黄曲霉毒素Gl( AFGl)以及黄曲霉毒素G2( AFG2),是导致大部分数动物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原因;青霉菌属中的多个菌种分泌的赭曲霉毒素,对家禽具有十分强的毒力,且往往与黄曲霉毒素一起污染饲料。

2 常用检测方法肉眼观测。

在畜禽饲养过程中,如果出现减少采食,饲料结块谷物和饲料发热,颜色变暗,以及散发出较小异味等情况,就可怀疑饲料发生霉变。

饲料及其污染霉菌的菌丝体能够纵横交织,编织成菌丝蛛网状物,这种结构导致饲料形成结块。

在肉眼观察发现这些菌丝网状物之前,菌丝体就已经在饲料中大量生长繁殖,由此说明其中已经含有霉菌毒素。

因此判断饲料发生霉变一种最简易实用的方法就是饲料存在结块。

显微镜检测。

不同霉菌菌落会形成的特有形态,并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够进一步确认。

饲料霉菌总数的检测

饲料霉菌总数的检测
的 计 算 方 法进 行 计数 、 告 , 据 饲 料 卫 生 标 准 G 1 0 8 报 根 B 37 — 2 0 进 行 判 定 。结 果 见 表 1 01 。
表 l 饲料 样 品霉 菌 总 数 测 定 结果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1 1 1 饲 料 样 品 : 菌操 作 随 机 抽 取 自我 省 7家 饲 料 生 产 .. 无 企 业 : 配 合 饲 料 ( 牛 料 、 乳 母 猪 料 、 兔 后 期 配 合 饲 5份 犊 哺 獭 料、 蛋鸡 全价 料 、 中鸭 配 合 料 ) 1 肉 、O份 饲料 原 料 ( 血粉 、 粕 、 豆 棉粕 、 肉松 、 生粕 、 花 鱼粉 、 毛 粉 、 化 玉 米 、 米 蛋 白 粉 、 羽 膨 玉 蛋
白粉 ) 。 1 12 培 养 基 、 剂 及 器 材 : 盐 察 氏 培 养 基 ( 照 G f .. 试 高 按 B F I 0 2— 0 6 饲 料 中 霉 菌 总数 的测 定 》 录 A 配 制 ) 0 8 % 39 20( 附 ..5 生 理 盐水 , 5 无 菌 三 角 瓶 , 菌 平 皿 , 移 液 枪 . 菌 2 0ml 无 1 ml 无 1ml 头 . 菌 刻 度吸 管 、 枪 无 无菌 试管 、 振荡 器 等 。 1. 方 法 2 1 2. 以无 菌 操 作 取 2 . 1 5g样 品 放 于 装 有 2 5 ml 菌 生 理 2 无 盐 水 的 三角 瓶 中 ( 内 预 置 适 当数 量 的 玻 璃 珠 ) 置 振 荡 器 瓶 , 上, 振荡 3 f , 分 摇 匀 , 成 1 1 0n n 充 i 制 :0的 稀 释 液 。 1 2 2 用 l 无 菌 刻 度 吸 管取 1 1 .. Oml :0的稀 释 液 l I 入 0m 加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23-08-11作者简介:白银玉(1986—),女,河南许昌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研究及饲料检验检测。

*通信作者:王潇(1966—),女,吉林白山人,高级畜牧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白银玉,李海荣,王潇*(河南普爱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周口466000)摘要:饲料中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危害性也越来越被重视,因此霉菌毒素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随着实验室设备以及饲料行业检测标准的日趋完善,霉菌毒素检测技术已逐渐从简单定性发展为精确定量,从利用薄层色谱法(TLC )检测单一毒素转变为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 /MS )同时检测多种毒素。

通过概述饲料中常见的几种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并分析汇总此类检测标准以及技术的发展进步,可为实验室选择适宜、高效的霉菌毒素检测技术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霉菌毒素;危害;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816.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084(2023)06-0057-06Research Progress on Detection Methods ofMycotoxins in FeedBAI Yinyu,LI Hairong,WANG Xiao *(Henan PUAI Feed Co.,Ltd.,Zhoukou 466000,Henan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mycotoxins in feed,and their harmfulnes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hasbeen increasingly valued.Therefore,the detection of mycotoxins is very important.At present,with the increasing improvement of testing standards in laboratories and the feed industry,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mycotoxins has achieved a shift from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analyses,and from single toxins of using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to multiple toxins of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 /MS).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f mycotoxins measurement in feed,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detection standards and technologies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of mycotoxins in feed.Key words:mycotoxins;harm;detection technology;detection method;influencing factor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全球约有25%的饲料及其原料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1]。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同料工业》2 1 年鞭 3 ■第 7 ・0 0 1 期

中 霉 菌 霉 素 检 测 孜 术 研 究 进 餍
邓惠 中 贺 建 华
摘 要 饲料 原料和饲料 中普遍存在 霉 菌毒素 ,霉菌毒 素的检 测与动物健 康 以及其 产品安全 息 息相 关。 中简述 了霉 菌毒 素检 测 的常规操 作过程 , 绍 了几种建 立在 常规技 术上进 行改进 的霉菌毒 文 介 素检 测 的新技 术 , 并对 未来霉菌毒素检 测技 术的发展 方向进行 了阐述。 关键词 霉菌毒素 ; 饲料 ; 测技 术 ; 究进展 检 研
始 使 用 , 几 年 来 在 各 个 行 业 的 发 展 迅 速 。 P C法 是 近 H L
并 防止 污染 , 准备 灭菌 容器 和工具 , 细 记录 样 品相 m t rp y P C 详 a ga h , L ) o H 关 信息 。 低温 干燥保存 , 及时检 测阁 。原始样 品必须 粉
方 方 法 .9 8年 成 为 法定 方 法 [ 9 1 , 国卫 生 部 18 引 9 年 我 。1
在 霉菌毒素 检测 的取样 、 制样 和分析 中都客观 的 食 品 卫 生 监 督 检 验 所 等 单 位 建 立 了 谷 物 和 大 豆 中 赭 存在一 定误差 。由于真菌毒 素 的污染 是极不 均匀 的 ,
定量分析 真菌毒 素的常规方 法 , 原理是在适 宜的流 其 动相条 件下 , 采用 固相 萃取 柱 , 使多种 霉 菌毒 素 同时 分 离进 行检测后 再通过 测量 色谱 峰 的面积计算含 量 。 该方法 的优点是 特异性 强 、 灵敏 度高 、 量准确 , 定 可同 时分 离多 种霉 菌毒 素 , 作 也简便 , 于大 批量 样 品 操 适 的分析 据报道 用 H L P C法检测 食 品中黄 曲霉 毒素 ,

畜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

畜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

2018年第7期霉菌毒素具有很多种类,并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常会污染饲料。

当霉菌污染饲料后就会导致其含有大量的霉菌毒素,从而能够导致畜禽发生中毒死亡,或者导致畜禽的免疫机能降低,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生产性能下降,引起免疫失败,并经常发病,还可经由肉、蛋、奶等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采取相应的检测手段。

1主要霉菌毒素饲料、油籽、谷物以及加工的粮食容易污染霉菌,特别是在温度超过25℃,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通风较差以及阴雨季节,更容易污染。

在饲料原料或者饲料中常见的霉菌主要是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

这些霉菌通常可产生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T-2毒素)、呕吐霉素、腐马菌素、串珠镰刀菌素等。

这些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常会导致饲料中的常用原料被污染,如曲霉菌分泌的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1)、黄曲霉毒素G1(AFG1)以及黄曲霉毒素G2(AFG2),是导致大部分数动物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的主要原因;青霉菌属中的多个菌种分泌的赭曲霉毒素,对家禽具有十分强的毒力,且常与黄曲霉毒素一起污染饲料。

每种霉菌或者霉菌毒素基本不会单独存在,常是同时存在2种或者多于2种,多种毒素共同产生的毒性作用会明显大于任何单一毒素产生的毒性,普遍将这种作用称为霉菌毒素的相乘作用。

动物吸收霉菌毒素后会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甚至是侵入胎盘。

2常用的检测方法在畜禽饲养过程中,如果出现减少采食,饲料结块谷物和饲料发热,颜色变暗,以及散发出较小异味等情况,就可怀疑饲料可能发生霉变。

饲料及其污染霉菌的菌丝体能够纵横交织,编织成菌丝蛛网状物,这种结构导致饲料形成结块。

在肉眼观察发现这些菌丝网状物之前,菌丝体就已经在饲料中大量生长繁殖,由此说明其中已经含有霉菌毒素。

因此,判断饲料发生霉变一种最简易实用的方法就是饲料存在结块。

不同霉菌菌落会形成的特有形态,并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够进一步确认。

霉变率的测定原理

霉变率的测定原理

霉变率的测定原理霉变率是指食品、饲料或其他有机物中霉菌浓度的测定指标。

霉变率的测定原理主要包括分离培养与计数法、碳合物酶法、碟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 分离培养与计数法:这是一种直接测定霉变率的常用方法。

将待测样品通过适当的处理,如稀释、冲洗等,然后分取一定量的样品接种在富含特定培养基的平板上,将其培养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霉菌生长。

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计数培养基上形成的霉菌菌落的数量。

根据菌落数量与样品中霉菌数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霉变率。

2. 碳合物酶法:这是一种间接测定霉变率的方法。

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多种酶,其中包括一些碳合物酶。

这些碳合物酶能够分解样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出可测定的代谢产物。

通过测定这些代谢产物的浓度变化,可以间接地测定样品中霉菌的数量和霉变率。

3. 碟法:这是一种简单而快捷的霉变率测定方法。

将霉菌生长培养在含有特定碳水化合物的琼脂培养基上,霉菌菌落的生长会使培养基发生颜色变化。

通过测定颜色的变化程度,可以评估样品中霉变率的高低。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于一些常见的霉菌有较好的表现。

4. 高效液相色谱法:这是一种精确而灵敏的霉变率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进行分析。

这些代谢产物的浓度与霉变程度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代谢产物的浓度来准确测定霉变率。

总结起来,霉变率的测定原理主要根据霉菌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产物或生长状态来间接或直接评价样品中霉菌数量的多少。

不同的原理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测试要求,如简单快捷要求较高的可以选择碟法,而对于精确测定的需要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霉变率,确保食品和饲料等有机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霉变率的测定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实验规范和操作要求,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技术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技术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技术发表时间:2018-10-01T11:51:13.6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梅岩松[导读] 摘要:饲料被污染后,除了可引起饲料变质外,还可导致动物的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急性中毒性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危害。

哈尔滨市兽药饲料监察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摘要:饲料被污染后,除了可引起饲料变质外,还可导致动物的各种疾病,甚至引起急性中毒性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危害。

论文就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其在饲料和动物体内的检测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健全霉菌毒素检测方法,减轻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饲料;霉菌毒素;检测技术1 霉菌毒素对动物体的危害高浓度霉菌毒素可导致动物的急性中毒甚至死亡,而长期饲喂含有低浓度霉菌毒素的饲料可引起动物体慢性中毒。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破坏或降低饲料的营养成分,影响养分的吸收及代谢;(2)引起动物体肝脏、肾脏、肺脏、肠道等脏器损伤,如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为肝脏,可引起肝硬化及肝癌等疾病,赭曲霉毒素A、桔青霉素、杂色曲霉毒素具有较强的肾脏毒性,可引起肾小管变性、坏死,导致患畜多尿、血尿及蛋白尿等;(3)引起各种繁殖障碍,导致母畜假发情、脱肛、流产、死胎等,如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强的激素样作用,可导致动物发情综合症;(4)造成动物体免疫抑制,诱发各类慢性疾病,降低饲料效益。

2 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2.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将已知抗原吸附在酶标板上,加入酶标记抗体和样品提取液并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后用去离子水洗去多余抗体,再加入酶的底物,产生有色物质,最后加入终止液使反应终止,用酶标仪测定酶底物的降解量,参照标准曲线计算试样中的抗原量。

柳其芳采用ELISA法在1-20μg/kg范围内测定黄曲霉毒素B1,CV为0.4%-2.6%,回收率为92%-1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种名称:高盐察氏培养基
英译名称:Salt Czapek-Dox Agar
品种编号:021030
高盐察氏培养基用途:用于饲料中霉菌的检验(GB13092-91)。

高盐察氏培养基使用原理:
硝酸钠提供氮源;磷酸二氢钾是缓冲剂;硫酸镁、氯化钾、硫酸亚铁提供必须的离子;含量较高的氯化钠具有抑制细菌和减缓生长速度快的毛霉科菌种的作用;蔗糖提供碳源;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高盐察氏培养基配方(每升):
硝酸钠2g
磷酸二氢钾 1g
硫酸镁 0.5g
氯化钾 0.5g
硫酸亚铁0.01g
氯化钠 60g
蔗糖30g
琼脂 15g
最终pH 6.0±0.2
高盐察氏培养基使用方法:
1、称取高盐察氏培养基109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 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15℃高压灭菌30min,备用。

2、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克(或25mL),放入含有225mL灭菌水的玻璃三角瓶中,振摇30min,即为1:10稀释液,依次做1:100、1:1000……稀释。

3、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

4、将凉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培养。

5、3d后开始观察结果,共培养观察1周。

6、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10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2个平皿的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每mL)检样中所含霉菌和酵母菌数。

质量控制:
本品下列菌株接种后25—28℃培养72h生长情况如下表。

菌名菌号生长状况菌落特征
黑曲霉ATCC16404 良好菌丝白色孢子黑色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良好菌落表面呈奶油色
贮存: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用后立即旋紧瓶盖。

贮存期三年。

高盐察氏培养基规格:25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