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探索与创新_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_吴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网页抓取方式。网页抓取方式主要用于对 无数据接口系统的集成,用于实现图书馆部分数 字化资源在微信端的全文阅读(如微知乎、微数 据、“微”生态)。一方面,图书馆微信接口服务 器部署在馆内,可方便访问图书馆购买的第三方 商业资源库,便于集成整合,不存在 IP 地址访 问限制;另一方面,所有整合的数字资源库没有 专门的集成接口。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所 要推送的专题规划,对要整合的资源库相应内容 页面进行分析和抓取,再重新拼装成相应的专题 阅读页面进行发布。
2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读者服务平台 的探索创新
2.1 功能需求分析与实施规划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
台开发建设读者服务平台时,主要从四方面进行 分析考虑:一是微信服务平台需要集中地有针对 性地向读者提供哪些服务项目;二是各项功能服 务的“数据”来源是什么;三是技术实施过程中 如何解决相关业务系统的集成问题;四是如何在 该平台实施中体现一定的创新。 2.1.1 微信服务平台的功能规划思路
提供数字化阅读。作为服务平台,信息内容最为 重要,及时更新数据,才能吸引用户更多地使 用,因此,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发过程中,广 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坚持以原有各类业务服务系统 为信息来源,尽量不依靠或少依靠人工手段推送 信息,以系统集成为原则,实现数据内容自动收 割、重新排版格式化、推送数据,直接通过程序开 发对相关数据进行获取和分发,做到一次生产多 途径同步利用发布,尽可能用软件开发替代人工操 作,避免因新应用而增加人员以及因员工的因素 造成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2.1.3 相关业务系统的集成方式
从应用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图书馆向读 者提供服务的应用展现前端,是另一种信息化服 务方式,本身不生产“数据”,微信服务平台向 读者反馈的文字、图片、音视频、链接等各种 “数据”来自不同的业务服务系统后台数据。图 书馆已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如业务自动化管理系 统、门户网站系统、认证系统、特色资源库系统) 支撑着日常业务工作及服务,承担“数据”生 产、管理、发布与归档等,如业务自动化系统有 书目数据、读者数据、日常业务数据,管理文献 的采、分、编、典、流;门户网站系统发布图书 馆动态信息、讲座活动公告等;各类数字资源库
从图书馆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看,无论是传 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服务对象就是读者。 以读者为中心,服务内容可概括为“查”(查询)、 “办”(业务办理)、“阅”(阅读)三类。基于数字 图书馆的各类信息化服务建设,主要围绕这三类 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如 O P A C 、网上借续(预 约)、跨库检索、馆外数字化阅读、自助借阅、自 助上网。微信读者服务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图书 馆服务手段、服务形式的拓展,为读者提供另外 一个更加便捷、实时的服务方式,以改善读者服 务体验。
陈盈[2]对 102 家图书馆公众号分析发现,各 馆公众号提供的信息与服务有限,见表 1。我们 在对众多已上线的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进行 调查和体验时,发现很多馆提供的服务局限于 O P A C 查询、馆内活动信息推送两类功能;对于
续借预约等基础性读者服务,开通该服务的不 多;部分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公告,如业务数据、 新馆建设,与读者真正需求关系不大,反而影响 用户体验;在平台能够利用图书馆已购买或自建 的数字化资源库在微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整合, 并形成专题化数字阅读,实时更新,实现数字化 全文阅读服务,几乎没有。
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技术架构比较简 单,所有提供给读者的信息数据通过图书馆搭建 的第三方消息接口服务系统(简称“接口服务系 统”)与微信公众开放平台进行交互通讯,最终反 馈到用户终端,如图 1 所示。图书馆需要完成接 口服务器部署、自定义菜单设计和开发、相关各 业务系统的集成开发等,系统的集成开发是重 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后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Library Service Based on Weixin (Wechat)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WU Hao
Abstract Taking the self-developed Weixin-based (Wechat-based)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in Sun Yat-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n the function planning,technical implementation,and innovative services of library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Weixin; and then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Keywords Weixin (Wecha)t ;mobile library;digital reading;public service platform
图 1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技术架构图
102
数字技术
台支撑业务系统分别有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 (aleph500)、门户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特色资源 库系统、参考咨询系统、短信平台系统、外购电 子资源库(国研网)、互联网资源(知乎阅读)、读者 活动预约管理系统(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定制开 发)等;在技术实施中,主要采用标准 W eb S ervice 接口、自定义 A P I 接口、网页抓取、定 制页面链接四种方式与相关系统集成。
1 微信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优势
微信作为一款成功的移动 A P P 应用,其强 大的社交互动性、高用户粘合度及下载、注册方 便快捷等众多特性为图书馆基于移动服务领域的 读者服务推广或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第一,微信公众账号为图书馆提供了低成本 进入移动应用服务领域的开发应用平台。微信公 众账号作为轻量级 A pp,加关注即可使用,比 A pp 安装、注册和使用的门槛低,图书馆利用公 众平台接口进行相关业务服务开发、推广服务, 相比自行单独研发、运营的图书馆专有 A P P,在 时间成本、开发成本等方面都较低,便于图书馆
0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移动应用发展,移动应用(A P P) 不断涌现,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技术服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一个目的就是不断 拓展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 服务形式和手段。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利用微 信公众平台提供读者服务的探索实践中,通过分 析读者服务需求,在微信服务平台的功能规划与 自主开发方面积极探索与创新,为读者提供了具 有快捷服务办理、良好用户体验、各类读者活动 预定、实时数字化专题信息阅读及分享等功能的 实用化服务平台。
◎2015 年第 1期◎
101
数字技术
动,信息内容单一,可被转发、分享的可能性 低,为此,通过内容抓取等方式,整合一些具有 较强阅读性的数字化资源,设立“‘微’生态” “微数据”“微知乎”“‘微’讲座”等专题,供 读者阅读分享,分别来自图书馆已购数据库(国研 网)、自建特色数据(系列讲座视频库)及互联网资 源(知乎阅读)。 2.1.2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数据”来源
数字技术
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探索与创新
— ——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
吴昊
摘 要 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自主开发实践为例,分析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 台在功能规划、技术实施、创新服务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 微信 移动图书馆 数字化阅读 公众服务平台 引用本文格式 吴昊. 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探索与创新—— —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论 坛,2015 (1):100-104.
(1)W eb S ervice 接 口 方 式 。 W eb S ervice 接口的特点是开放性和跨平台性,依据 W eb S ervice 规范,各应用之间无需考虑所使用的语 言、平台或内部协议,都可以相互交换数据, X M L 这种通用数据表达语言使得在 W eb 上传送 结构化数据变得简单。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图 书 馆 业 务 自 动 化 集 成 系 统 (a le ph 5 0 0) 所 提 供 的 W eb S ervicer 接口规范,通过利用原有功能接口 或构造新的功能接口,完成了对微信服务平台中 馆藏目录查询、读者卡认证、借阅查询、书刊续 借、预约、临时读者账号申请注册、随便看看等 服务的支撑。
表 1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情况表
项目 自定义 书目 活动信 读者卡 预约
图书馆
预设回复 查询 息推送 事务 续借
公共馆数量 13
5
27
4
4
高校馆数量 9
5
33
3
4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功 能规划上,第一,考虑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 提供的高级开放接口,启用功能菜单项作为读者 服务各项功能的主要入口;第二,考虑微信本身 所提供的菜单项数量限制(最多只能有 3 个菜单, 共 15 个菜单项),结合图书馆读者服务内容,梳 理重点功能,充分利用菜单资源,集中将与读者 直接相关功能服务体现出来;将“查”“办”“阅” 三类服务集中体现在菜单功能项里;相互关联的 功能服务并合为一个入口或整合进其他功能,如 将所有有关读者个人借阅的功能合并为“书刊续 借”,包括读者身份认证、读者卡绑定、个人借 阅情况查询、书刊一键续借、书刊预约;书刊预 约同时嵌入 O P A C 查询及实时借阅情况功能中, 读者查询任何一条书目都可以看到是否可以预约 情况;第三,充分利用微信实时交互的特性,增 加读者交流互动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开设“省 图微社区”交流,为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间 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渠道;针对讲座、展览等读 者活动,增加在线预定功能,弥补部分图书馆单 向推送公告信息的不足;“随便看看”展示性地 提供实时读者借阅信息,读者可以实时浏览到当 前借阅的书刊信息,并可在线预约;第四,引入 数字化阅读应用,设立“省图宝典”。在微信应 用中,信息分享是个人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之 一,也是微信具有很强用户粘度的主因之一。于 图书馆而言,单纯向读者推送馆内信息、相关活
特点及创新 2.2.1 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拓展服务方式和服
务空间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图书馆在新媒体应用上 的另一个新的服务平台,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 的显著特点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手机等终 端可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传递消息,碎片化的时 间得以充分利用,平台为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提 供了极大的便利,拓展了服务手段和服务空间, 实现了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查找文献、办理相关业 务、数字化资源移动阅读、交流与分享等。 2.2.2 充分集成多项业务服务系统,向读者提供
(2)自定义 A P I 接口方式。考虑到微信公众服 务平台绝大部分信息(如活动公告)来源于图书馆 门户网站的信息,为达到与门户网站同步发布、 更新的目的,采用在图书馆网站内容管理系统上 开发专门的 A P I 接口,接口提供格式化的数据 (包括文本数据、图片链接),以方便微信接口服 务系统程序的调用、读取和拼装发布。
(4)直接链接到定制页面方式。微信公众服务 平台除向读者反馈的各种文字、图片、音视频
外,还可以反馈链接,以跳转到对应的网页。目 前很多图书馆自建特色资源管理系统大都支持发 布模版管理,可灵活地发布,同时适应 P C 端访 问和手机移动端访问浏览的页面,因此,根据微 信平台所要整合的栏目内容需要,在资源发布时 直接设计定制成适合手机端浏览的网页,将规划 推送的主题跳转到定制页面即可。 2.2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
பைடு நூலகம்100
数字技术
快速进入移动服务领域。 第二,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用户粘
度。微信于 2011 年 1 月推出,目前超过 3 亿人 使用[1],如此大的用户基础和粘连度有利于图书 馆的读者服务推广。
第三,相比微博、其他应用 A P P,微信具有 更强的互动性和分享性。微信具有很强的端到端 的实时交互性,内容可以是各种媒体形态,几乎 可变身成短信、客服自动应答、内容订阅、网站 等任何一种形态,还可以及时获得用户的反馈, 信息分享更加有效和直接。
2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读者服务平台 的探索创新
2.1 功能需求分析与实施规划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
台开发建设读者服务平台时,主要从四方面进行 分析考虑:一是微信服务平台需要集中地有针对 性地向读者提供哪些服务项目;二是各项功能服 务的“数据”来源是什么;三是技术实施过程中 如何解决相关业务系统的集成问题;四是如何在 该平台实施中体现一定的创新。 2.1.1 微信服务平台的功能规划思路
提供数字化阅读。作为服务平台,信息内容最为 重要,及时更新数据,才能吸引用户更多地使 用,因此,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发过程中,广 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坚持以原有各类业务服务系统 为信息来源,尽量不依靠或少依靠人工手段推送 信息,以系统集成为原则,实现数据内容自动收 割、重新排版格式化、推送数据,直接通过程序开 发对相关数据进行获取和分发,做到一次生产多 途径同步利用发布,尽可能用软件开发替代人工操 作,避免因新应用而增加人员以及因员工的因素 造成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2.1.3 相关业务系统的集成方式
从应用看,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图书馆向读 者提供服务的应用展现前端,是另一种信息化服 务方式,本身不生产“数据”,微信服务平台向 读者反馈的文字、图片、音视频、链接等各种 “数据”来自不同的业务服务系统后台数据。图 书馆已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如业务自动化管理系 统、门户网站系统、认证系统、特色资源库系统) 支撑着日常业务工作及服务,承担“数据”生 产、管理、发布与归档等,如业务自动化系统有 书目数据、读者数据、日常业务数据,管理文献 的采、分、编、典、流;门户网站系统发布图书 馆动态信息、讲座活动公告等;各类数字资源库
从图书馆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看,无论是传 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服务对象就是读者。 以读者为中心,服务内容可概括为“查”(查询)、 “办”(业务办理)、“阅”(阅读)三类。基于数字 图书馆的各类信息化服务建设,主要围绕这三类 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如 O P A C 、网上借续(预 约)、跨库检索、馆外数字化阅读、自助借阅、自 助上网。微信读者服务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图书 馆服务手段、服务形式的拓展,为读者提供另外 一个更加便捷、实时的服务方式,以改善读者服 务体验。
陈盈[2]对 102 家图书馆公众号分析发现,各 馆公众号提供的信息与服务有限,见表 1。我们 在对众多已上线的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进行 调查和体验时,发现很多馆提供的服务局限于 O P A C 查询、馆内活动信息推送两类功能;对于
续借预约等基础性读者服务,开通该服务的不 多;部分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公告,如业务数据、 新馆建设,与读者真正需求关系不大,反而影响 用户体验;在平台能够利用图书馆已购买或自建 的数字化资源库在微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整合, 并形成专题化数字阅读,实时更新,实现数字化 全文阅读服务,几乎没有。
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技术架构比较简 单,所有提供给读者的信息数据通过图书馆搭建 的第三方消息接口服务系统(简称“接口服务系 统”)与微信公众开放平台进行交互通讯,最终反 馈到用户终端,如图 1 所示。图书馆需要完成接 口服务器部署、自定义菜单设计和开发、相关各 业务系统的集成开发等,系统的集成开发是重 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后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Library Service Based on Weixin (Wechat)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WU Hao
Abstract Taking the self-developed Weixin-based (Wechat-based)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in Sun Yat-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n the function planning,technical implementation,and innovative services of library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Weixin; and then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Keywords Weixin (Wecha)t ;mobile library;digital reading;public service platform
图 1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技术架构图
102
数字技术
台支撑业务系统分别有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系统 (aleph500)、门户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特色资源 库系统、参考咨询系统、短信平台系统、外购电 子资源库(国研网)、互联网资源(知乎阅读)、读者 活动预约管理系统(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定制开 发)等;在技术实施中,主要采用标准 W eb S ervice 接口、自定义 A P I 接口、网页抓取、定 制页面链接四种方式与相关系统集成。
1 微信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优势
微信作为一款成功的移动 A P P 应用,其强 大的社交互动性、高用户粘合度及下载、注册方 便快捷等众多特性为图书馆基于移动服务领域的 读者服务推广或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第一,微信公众账号为图书馆提供了低成本 进入移动应用服务领域的开发应用平台。微信公 众账号作为轻量级 A pp,加关注即可使用,比 A pp 安装、注册和使用的门槛低,图书馆利用公 众平台接口进行相关业务服务开发、推广服务, 相比自行单独研发、运营的图书馆专有 A P P,在 时间成本、开发成本等方面都较低,便于图书馆
0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移动应用发展,移动应用(A P P) 不断涌现,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技术服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一个目的就是不断 拓展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 服务形式和手段。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利用微 信公众平台提供读者服务的探索实践中,通过分 析读者服务需求,在微信服务平台的功能规划与 自主开发方面积极探索与创新,为读者提供了具 有快捷服务办理、良好用户体验、各类读者活动 预定、实时数字化专题信息阅读及分享等功能的 实用化服务平台。
◎2015 年第 1期◎
101
数字技术
动,信息内容单一,可被转发、分享的可能性 低,为此,通过内容抓取等方式,整合一些具有 较强阅读性的数字化资源,设立“‘微’生态” “微数据”“微知乎”“‘微’讲座”等专题,供 读者阅读分享,分别来自图书馆已购数据库(国研 网)、自建特色数据(系列讲座视频库)及互联网资 源(知乎阅读)。 2.1.2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数据”来源
数字技术
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探索与创新
— ——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
吴昊
摘 要 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自主开发实践为例,分析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 台在功能规划、技术实施、创新服务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 微信 移动图书馆 数字化阅读 公众服务平台 引用本文格式 吴昊. 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探索与创新—— —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论 坛,2015 (1):100-104.
(1)W eb S ervice 接 口 方 式 。 W eb S ervice 接口的特点是开放性和跨平台性,依据 W eb S ervice 规范,各应用之间无需考虑所使用的语 言、平台或内部协议,都可以相互交换数据, X M L 这种通用数据表达语言使得在 W eb 上传送 结构化数据变得简单。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图 书 馆 业 务 自 动 化 集 成 系 统 (a le ph 5 0 0) 所 提 供 的 W eb S ervicer 接口规范,通过利用原有功能接口 或构造新的功能接口,完成了对微信服务平台中 馆藏目录查询、读者卡认证、借阅查询、书刊续 借、预约、临时读者账号申请注册、随便看看等 服务的支撑。
表 1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情况表
项目 自定义 书目 活动信 读者卡 预约
图书馆
预设回复 查询 息推送 事务 续借
公共馆数量 13
5
27
4
4
高校馆数量 9
5
33
3
4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功 能规划上,第一,考虑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 提供的高级开放接口,启用功能菜单项作为读者 服务各项功能的主要入口;第二,考虑微信本身 所提供的菜单项数量限制(最多只能有 3 个菜单, 共 15 个菜单项),结合图书馆读者服务内容,梳 理重点功能,充分利用菜单资源,集中将与读者 直接相关功能服务体现出来;将“查”“办”“阅” 三类服务集中体现在菜单功能项里;相互关联的 功能服务并合为一个入口或整合进其他功能,如 将所有有关读者个人借阅的功能合并为“书刊续 借”,包括读者身份认证、读者卡绑定、个人借 阅情况查询、书刊一键续借、书刊预约;书刊预 约同时嵌入 O P A C 查询及实时借阅情况功能中, 读者查询任何一条书目都可以看到是否可以预约 情况;第三,充分利用微信实时交互的特性,增 加读者交流互动功能,提高用户体验。开设“省 图微社区”交流,为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间 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渠道;针对讲座、展览等读 者活动,增加在线预定功能,弥补部分图书馆单 向推送公告信息的不足;“随便看看”展示性地 提供实时读者借阅信息,读者可以实时浏览到当 前借阅的书刊信息,并可在线预约;第四,引入 数字化阅读应用,设立“省图宝典”。在微信应 用中,信息分享是个人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之 一,也是微信具有很强用户粘度的主因之一。于 图书馆而言,单纯向读者推送馆内信息、相关活
特点及创新 2.2.1 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拓展服务方式和服
务空间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图书馆在新媒体应用上 的另一个新的服务平台,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 的显著特点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手机等终 端可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传递消息,碎片化的时 间得以充分利用,平台为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提 供了极大的便利,拓展了服务手段和服务空间, 实现了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查找文献、办理相关业 务、数字化资源移动阅读、交流与分享等。 2.2.2 充分集成多项业务服务系统,向读者提供
(2)自定义 A P I 接口方式。考虑到微信公众服 务平台绝大部分信息(如活动公告)来源于图书馆 门户网站的信息,为达到与门户网站同步发布、 更新的目的,采用在图书馆网站内容管理系统上 开发专门的 A P I 接口,接口提供格式化的数据 (包括文本数据、图片链接),以方便微信接口服 务系统程序的调用、读取和拼装发布。
(4)直接链接到定制页面方式。微信公众服务 平台除向读者反馈的各种文字、图片、音视频
外,还可以反馈链接,以跳转到对应的网页。目 前很多图书馆自建特色资源管理系统大都支持发 布模版管理,可灵活地发布,同时适应 P C 端访 问和手机移动端访问浏览的页面,因此,根据微 信平台所要整合的栏目内容需要,在资源发布时 直接设计定制成适合手机端浏览的网页,将规划 推送的主题跳转到定制页面即可。 2.2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
பைடு நூலகம்100
数字技术
快速进入移动服务领域。 第二,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用户粘
度。微信于 2011 年 1 月推出,目前超过 3 亿人 使用[1],如此大的用户基础和粘连度有利于图书 馆的读者服务推广。
第三,相比微博、其他应用 A P P,微信具有 更强的互动性和分享性。微信具有很强的端到端 的实时交互性,内容可以是各种媒体形态,几乎 可变身成短信、客服自动应答、内容订阅、网站 等任何一种形态,还可以及时获得用户的反馈, 信息分享更加有效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