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_组文阅读课_我爱阅读热爱生活_名师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敎案敎學目标:1.仔细观察、用心感受生活,搜索整理写作素材,2.借鉴课文的写法,记录自己的体验与感受;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良好态度。
敎學重、难点:引导學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用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吸取精神营养,并借鉴写作方法。
《义务敎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真是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写作敎學应贴近學生实际,让學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學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敎學过程:一、导入同學们,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犹如写作的源泉,在我们的记忆中一定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热爱写作要从热爱生活开始,生活是我们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写作并非难事。
让我们仔细观察,搜集素材,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自己最熟悉的人来写,让我们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生活,勤于思考,积累素材,在生活中學习写作。
让写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课文回顾,學习写法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作者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春花,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蜜蜂、蝴蝶是侧面描写,衬托花的繁茂、甜香,增添春天的活力,运用了联想的写作手法,由花甜联想到果实,给人美好的想象,运用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
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年级(上)阅读理解第7课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理解第7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根据阅读方法,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本中词句的意思。
2.复习文本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3.理解文本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本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逐个出示,先独立完成,再分析,学习阅读方法。
一、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
看着它可怜的样子,便把它捡回了家。
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小撮(cuō)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f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小鸟,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一只啄木鸟。
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
”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鸟啊!等我把它的伤养好后,一定送它回大自然,让它继续给树治病。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2.受伤的小鸟是一只( ),人们称它( )。
3.按短文填空。
( )的嘴巴受伤的( ) ( )的样子黑色的( ) 4、如果你发现了这样一只受伤的小鸟,你会怎么做?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二、大鱼非常喜欢自己。
一天,他在海底碰到一条小鱼,他说:“我从岸边游到大海深处,谁见了都尊敬我,怕我,躲得远远的,因为我个子大,你们小鱼呢,只有被捉的份儿,永远被人瞧不起。
”这时候一张渔网从他们头上撒下来,大鱼被网住了。
小鱼从网洞里钻出来,不慌不忙地游走了。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
2.你认为大鱼的长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鱼的长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师生共同订正。
初中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经典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热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热爱生活的意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热爱生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 第二章:观察生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3. 第三章:体验生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4. 第四章:写作技巧与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5. 第五章:名篇欣赏与借鉴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借鉴名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热爱生活的意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写作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名篇,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讲解热爱生活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第二步:教授观察生活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第三步:教授体验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4. 第四步: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第五步:欣赏和借鉴名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热爱生活的认识和态度: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热爱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2. 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通过作文、日记等,评估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表现。
3. 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作文、测试等,定期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写作等,评估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相关章节2. 参考书目:关于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写作技巧的书籍3. 网络资源:关于生活感悟、写作技巧的文章和视频4. 作文纸、日记本等写作工具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3. 学习材料:教材、参考书目、作文纸、日记本等八、教学时间表: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第7课时组文阅读课教案
第7课时组文阅读课【课型】组文阅读课【教学目标】1.在读中加强识字,积累词语生字。
加强对语言的感悟与积累。
2.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在读中加强识字,积累词语生字。
加强对语言的感悟与积累。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一、明确任务1.导入:小猫爱惜妈妈新做的鞋子,走路轻轻的;小乌鸦谢谢妈妈的养育,给妈妈捉虫衔草。
天地之间,到处都有感谢的语言,让我们去听听吧!2.出示文章题目,指名读。
《感谢》《我给奶奶送阳光》《小猫走路没有声音》二、自主阅读1.明确读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
(2)读完之后和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文,师巡视,适时加入讨论。
三、交流分享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纠正发音。
感谢激励凌空飞翔奉献惊天撼地辉煌芬芳哺育茁壮芬芳扑鼻沐浴严严实实安慰膝盖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积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说来说去跳来跳去跑来跑去摇来摇去找来找去2.轻声朗读文章。
(1)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篇文章,为什么?(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指名朗读。
3.全班交流。
(1)我们还要感谢哪些人?(2)鹿儿包在围裙里的阳光都跑到哪儿去了?没见到阳光的奶奶为什么还那么高兴?【作业布置】课下继续读一读主题图书里剩下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板书设计】《感谢》《我给奶奶送阳光》《小猫走路没有声音》。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热爱生命》教案 苏教版(2)
《热爱生命(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仔细体会小说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进而领悟主人公的精神追求。
2.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追求和执著。
3.感人生多艰,塑坚强人格。
【教学重难点】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语现实生活中,有人慨叹生不逢时、人生如梦,有人抱怨活着真没意思,更有人说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在这样人生观下,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生活的空虚和无聊,太多的游戏人生,太多的颓废和消沉以及百无聊赖……《热爱生命》的主人公无名氏靠着现实成分几乎为零的希望、坚强的意志和求生的欲望所带来的力量,在荒原中克服了残酷的、怪诞的、超常的磨难,终被救而脱离苦海。
让我们看到平凡人的身上超常的抗争性,在命运和生命面前永远不服输的坚韧与毅力。
我想,其中体现的毅力足以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相媲美。
生命有多宝贵,人应该如何热爱生命,读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相信你有更深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文本1.《热爱生命》写的是的故事。
示例:惊心动魄的、生命与死亡抗争的、人战胜自然、生战胜死;一位淘金者与饥饿、寒冷、恐怖、死亡进行斗争;人“要活下去”;使人读来激动不已……《热爱生命》中的“他”是一个的人。
示例:珍爱生命、坚韧顽强、让人钦佩、勇敢拼搏……2.按照情节复述故事。
教师提示:极度饥饿——剩骨维生——发现大船——向前爬行——遭遇病狼——战胜病狼。
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
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
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
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
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
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
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
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
七年级语文上册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习作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习作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认识生活,发现写作素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让学生通过思考,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和故事。
1.3 教学步骤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进行简要描述。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二章:感受生活,表达真情实感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3 教学步骤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情感,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生活中某个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第三章:体验生活,描绘生动场景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场景描绘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描绘出生动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场景描绘能力。
让学生通过写作,描绘出生动的生活场景。
3.3 教学步骤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场景,引导学生描绘生动的场景。
让学生通过写作,描绘出自己生活中最难忘的场景。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章:品味生活,展现个性风采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品味能力,提高学生的个性展现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展现自己的个性风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品味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学生的个性展现能力。
让学生通过写作,展现自己的个性风采。
4.3 教学步骤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品味到的美好,引导学生展现个性风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案与反思第【1】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学生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习作主题进入初中生活,你一定会遇到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或者结交新的朋友。
相信你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请拿起笔,你用真情实感记录下你认为有趣的见闻或感受。
三、教学过程(一)主题揭秘①学生浏览课文,回想单元学习主题。
②回忆成长校园里中最受触动或印象最深的事,选定其中一件,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出起因、经过、结果。
③在结尾处梳理自己的感受。
指名两三个同学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①四人组同学互相交流,并选出最值得推荐的准备在全班交流。
②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二)素材展示作文的素材应来自于生活,要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对同学们来说,最丰富多彩的莫过于校园生活了。
大家来到中学已经近两个月了,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应该不少了。
同学们都应该注意到了校园内发生的一些像国庆文娱活动、广播操这样的集体活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两个月来的校园生活。
我们的校园生活是多彩的,有趣的同学、尽职的老师、生动的课堂、花样繁多的选修课、热闹的文体活动、美味的食堂,有这么多丰富的素材,你还怕写不出好作文吗?①学校的风貌。
它还不仅表现在校园的建筑布局中,也表现在校园实体所表现出的韵致上,它可以是一种感觉,也可以说是一种气氛。
②老师的风采。
这些老师,或如严师,或如慈母,或如挚友,或如兄妹,是那么可敬可亲,那浓浓的师生之情,是多么的动人心扉。
③同学的情谊。
同窗之谊,是那般纯洁真挚。
它犹如一杯干醇的美酒,历久弥新。
④自我的成长。
校园是知识的海洋,校园是成长的摇篮。
老师用辛勤的劳动和美丽的心灵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优秀教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优秀教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消除写作畏难心理,明白写作就是用笔说话的理念。
2.能够理解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消除写作畏难心理,明白写作就是用笔说话的理念;【教学难点】能够理解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聊一聊我们的生活(一)了解老师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我们初次见面,大家想不想认识我呢?那就看看学生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吧。
(播放学生对小葛老师的介绍小视频)(设计意图:简单提问,引入正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了解新寨同学的生活师:你们想知道我们那的学生是怎么学习怎么生活的吗?来跟随老师一起了解一下。
(播放新寨学生们的视频,介绍学校美景视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趣事视频《我们班的“活宝”》,物理课做实验视频《趣味物理》,轮滑视频《等你来战》)(设计意图:新寨的学生从景、人、事多角度发起话题,为新戴河学生的表达做示范,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同龄人的表达,显得更亲切自然,更让学生产生交流的欲望。
)除了视频上的,其实我们还有一些同学,他们不好意思出镜,于是他们将想说的话写了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新寨学生写的内容)(设计意图:为学生做示范。
)(三)总结:新寨初中的学生都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他们日常生活的?(明确: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人、事、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素材的来源,为下一步他们介绍自己的生活确定大致方向,避免盲目性和单一性。
)(四)看新寨同学的邀约。
师:通过以上视频和文字,你感受到新寨同学的热情了吗?他们还意犹未尽,还有话想跟你们说呢,我们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播放新寨同学的邀约小视频)(设计意图:设置真实的交际情境,把学生的“说”和“写”置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中,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理解“写作是用笔说话”,感受写作的价值。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时 组文阅读课 教案
通过作者的语言,我们能感受到幼小的林海音是一个善思考、有思想的孩子。言为心声,抓住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也是很好的方法。
3.现在让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来感受童年。这棵知识树的主干就是今天的主题——“难忘的童年”(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回顾课文,从第一单元的课文中,你分别有哪些收获?
《古诗三首》:古代儿童生活
《祖父的园子》:园子里的趣事
《月是故乡明》:童年趣事和成年经历
《梅花魂》:童年时受到外祖父思乡爱国情感的熏陶
4.过渡:今天我们再来走进3篇写童年生活的文章。(课件出示题目:《祖父·后园·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冬阳·童年·骆驼队》)
(2)动作描写能让内容更加生动。生活中这样的情景也很多,你能运用动作描说一说体育课上的精彩瞬间吗?
预设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三、互动交流
1.读萧红《祖父·后园·我》,分享阅读收获。
孩子们,让我们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收获。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地方,并谈感受)
预设1: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读。
(2)作者写对园子的印象,不是用华丽的辞藻说园子多么美好,而是直白的说“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你从这一自然段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后园“另是一个世界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设计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提示:1.同学们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成一个小片段。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关键是你要善于去发现、积累。
2.注意题目的限定,是“9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要写出这个时节的特点。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说“秋高气爽”,那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述出来。
拓展练习:
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任选一个方面,把它写下来。字数不限。(周记)
市场上卖的枕头对我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让人感觉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呼吸清新空气,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2.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大体写清楚,不要忘记开头时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
3.在结尾处理清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为什么印象深刻,为什么难以忘怀等。既点题,又可以让读者明白你写这件事的理由。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缺少触动我们心灵的人和事,只是需要我们用心感受生活。当我们怀着敏感之心、感激之情去感悟身边的人和事,生活一定很充实,一定有很多可写的东西。
三年级语文上册《热爱生活》教案解析
本次教案解析的教材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热爱生活》。
该教材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必修教材之一。
本教案以该教材的第一篇文章《热爱生活》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让学生领会热爱生活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表达的“热爱生活”的含义以及它对日常生活的积极意义;掌握课文中关键词汇和重要句子的理解与运用。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培养他们爱生活、懂生活、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发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意义,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让他们树立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热爱生活的内涵与意义。
(2)课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关键词汇的记忆与运用。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领会热爱生活的思想内涵。
(2)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的多彩与意义。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搬到课堂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生活的美好与趣味。
2、交流式教学法教师运用小组讨论、思维导图、互动式提问等交流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中的思路和重要信息,提高课文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出有趣、富有启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由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该课的主题和重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启对“热爱生活”的思考。
第二步:文本理解教师可以运用交流式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题目和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问题回答的方式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文章中重要句子和关键词汇的含义。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理解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热爱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热爱生活》教案,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生活是多么广阔》诗歌阅读,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2.《热爱生活》作文指导,学习运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热爱;3.语文活动:以“我眼中的美好生活”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倾听能力。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并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举例:如何从生活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事例,以及如何用贴切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描绘。
-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能存在表达不流畅、观点不明确的问题,教师需设计有效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有效的交流。
-举例:通过提问和反馈,帮助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教学流程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我也意识到,要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运用所学,还需要不断地提醒和鼓励。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热爱生活的意义。
-举例:教授如何通过描述一次与家人的户外活动来展现对生活的热爱。
2.教学难点
-诗歌意象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诗歌中的抽象意象,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具体例子的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
-举例:解释“广阔”和“芬芳”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作文构思与表达:学生在作文时可能存在构思不清晰、表达不具体的问题,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围绕主题进行有效构思,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案例和对比不同表达方式来帮助大家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第7课时组文阅读课我爱阅读热爱生活》名师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第7课时组文阅读
课我爱阅读热爱生活》名师教案
第7课时我爱阅读热爱生活
【课型】组文阅读课
【学习内容】
图书:《水乡的桥》《芷江风雨桥》《水乡的桥》《赏菊狮子林》《说园》《春游颐和园》《〈清明上河图〉中的柳树》
【学习目标】
1.巩固说明文知识。
2.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及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说明文,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阅读几篇说明文,再次巩固说明文相关知识。
二、学习环节
活动一:自主阅读这几篇文章。
读文章时,边读边思考:
1.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2.说明事物时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3.文章中有哪些语言很精彩,值得细细品味?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活动三:展示阅读感想(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设计】
我爱阅读热爱生活。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部编版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感受亲情的温暖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感受亲人不同形式的爱。
2、学会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表达交流再现亲人最令自己感动、难忘的事件,重温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与付出,引起同学间的共鸣,感受亲情,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与写作灵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人对我们真挚无私的爱,珍惜点点滴滴的亲情,丰富自己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能在作文中叙写自己的真实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2.从寻常小事,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
其实作文并不是什么难事,写作其实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二、自主回忆,进入创设情境。
问题一:看图片回忆,让自己感动或记忆深刻的瞬间。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亲人带来的感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写的素材。
师生活动:学生发言。
三、触动与分享(例文赏析)问题二:如何战胜写作畏惧心理?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
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
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加上什么条条框框。
师:写作秘诀1、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
2、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
(出示《背影》经典片段)3、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分享:学生范例《我的妈妈》简单赏析四、小结如何积累素材仔细观察、多读多记、用心感悟、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五、作业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的教室,见到新的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从中选择一方面,把它写下来。
字数不限。
提示:见闻、感受和想法很多,建议围绕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来写。
以下话题可供参考:1、新的校园,新的环境2、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4、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语文九年级下苏教版第7课《热爱生命》教案汇总
到一丝毅力,比较坚强地划着”。出色的描写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人物虽虚弱到极点而心 灵执著的情态。它揭示了主人公战胜病狼的主观原因,衬托出他坚强不屈的性格。
例3:课文写到他已靠近那希望之船,却可望而不可即,“那条船离他不过四英里 路……无论如何他也爬不完这四英里路。这一点,他是知道的,而且知道以后,他还非 常镇静”“他仍要活下去……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即使到了死神的铁掌 里,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这是多么坚强有力的生命意志和求生的精神!
例5:在这篇小说中,有一段写主人公醒来看到身边的事物,看到河流、小山、大 海和船,但他以为这些都只是自己的幻想。透过这一段,可以想像到主人公当时早已麻 痹的心态和绝望的情绪,由此又可见,主人公明明知道自己是在做不可做到的事,却不
轻言放弃,执著顽强地求得生存!
例6:令我感动的心理描写是“生命就是这样吗?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
(这一环节是对本文教学重点的讲解,要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点拨,可重点讲主人公
心理、动作的描写)
例1:第二、三自然段写主人公见到驯鹿骨头时的心理和动作描写。即使生肉、碎 骨也让他感到欣喜,可见对生命的热爱,对生的渴求。同时他不觉得痛,则说明身体的 虚弱,反应开始迟钝了。他联想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这说明即使意志坚强的人也有内心 的矛盾和痛苦,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
例2:人和病狼最后较量的情节很精彩。牙咬手,手抓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搏
斗方式。牙和手都无力了,可是人终于用另一只手慢慢摸过来,“一下把狼抓住”了。 几分钟后,人把全身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可惜他的双手已无力把狼掐死。可是他还要 用嘴咬住狼的咽喉……终于,狼死掉了,像“铅液” 一样的狼血灌入人的胃里。人战胜 了狼,杀死了狼,喝了狼的血,而不是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时我爱阅读热爱生活
【课型】组文阅读课
【学习内容】
图书:《水乡的桥》《芷江风雨桥》《水乡的桥》《赏菊狮子林》《说园》《春游颐和园》《〈清明上河图〉中的柳树》
【学习目标】
1.巩固说明文知识。
2.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及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说明文,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阅读几篇说明文,再次巩固说明文相关知识。
二、学习环节
活动一:自主阅读这几篇文章。
读文章时,边读边思考:
1.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2.说明事物时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3.文章中有哪些语言很精彩,值得细细品味?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活动三:展示阅读感想(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设计】
我爱阅读热爱生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