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的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 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答案】A 【剖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的利 用和改造方面的知识。
(1)需了解沼泽地和盐碱地的特点。沼泽地是 在积水和地下水浸渍及湿生植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 ,土壤中水分太大,长期潮湿、缺氧。盐碱地的土 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的碱性成分物质,对植物生长 危害极大。
5、广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
——交通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政策
3、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 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 行改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 的。例如:宁夏平原气候干旱,发展种植业需加强灌溉, 改造水分条件;东南丘陵地形坡度大,发展种植业需修筑 梯田,改造地形条件。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有三: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 、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 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3)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 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地理》
必修2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②结合实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能力目标 ①运用景观图判别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由此分析出农业
的主要区位因素。 ②分析对比天津农业分布图与杜能环示意图的异同,初步学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山区只 能发展畜牧业
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 北纬22°,这是改造自然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表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农业区位选择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定期组织课堂讨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
5.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到地理学习中。
3.案例教学: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
1.地图:展示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
2.图表:用柱状图、折线图等展示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便于学生分析数据;
3.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案例教学。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在学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为今后学习农业地理和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学习重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又会刺激人们缩小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比如通过温室大棚的建设来调节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可以扩大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导致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也因此形成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6.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1)主要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中重要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限制因素:指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水源因素。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1)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8)第三节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17)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①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如热量条件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②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土壤肥力影响土地生产力。
③水源:农业生产必备的条件。
④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开展多种经营。
(2)农业科学技术因素①技术装备: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②生产技术:涉及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③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与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融合,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等。
二、农业布局1.含义: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
3.原则: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4.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点: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5.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特点(1)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
(2)从“小而全”到专业化。
(3)从相对分散到适度集中。
(4)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5)从粗放型到集约型。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历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农业的区位选择”。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不同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影响因素;了解不同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差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操作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农业区位选择的优化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发展的关注与热爱,增强学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随堂练习,评价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基本概念和原则的掌握情况。
2. 过程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综合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20分钟)(1)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方面。
(2)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差异,如气候、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操作过程。
3. 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某一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优化策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 布置作业(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探究性作业,巩固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探究性作业,如分析某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优劣,提出优化建议等。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
业。不同肥力的土地,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也较大,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宜
地形
发展牧业或林业,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而 不同。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副业、立体农业。
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
大幅度下跌
市场(供过于求)
阅读:“绿色农业”(P61)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绿色农业? 2、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3、绿色农业以什么为核心?
4、什么叫绿色食品?
无污染,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5、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
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
能举出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例子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味 不同“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春播、夏锄、秋收、冬藏”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七: 以前,北方一到冬 季,每家每户都会 购买几十斤甚至上 百斤的大白菜存在 家里,如今再也没 有这种现象了,请 问是为什么?
交通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八: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 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水分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分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又是动植物生存、生长所需要的各
高中地理详析农业的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详析农业的区位选择湖南/向超骆凌志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产业。
现代农业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农业的地域差异非常大,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在农业生产中,因地制宜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对热量、光照、水、土壤等自然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很大。
(1)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熟制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光、热、水充足,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
暴雨洪涝、干旱、低温冻害、大风、沙尘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2)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和山间盆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地区特别是坡度大于25°的坡地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3)土壤: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冲积平原一般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不同类型的土壤肥力存在差异,我国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黑土、黑钙土和四川盆地的紫色土都是肥力很高的土壤;而我国东南丘陵的红壤则具有瘦、黏、酸的特点,需要采取措施改良。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例如,酸性的红壤适宜茶树、马尾松等林木的生长;在盐碱地可种棉花。
(4)水源: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源。
水源一方面来自大气降水,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种植业主要依靠雨水灌溉,叫雨浴农业。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更多依赖地表水(如河湖)和地下水,一般适合发展畜牧业,一些水源充足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叫做灌溉农业。
(5)生物:不同植被地区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类型,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地区适合发展林业,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适合发展畜牧业。
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种基础。
气候高温多雨(温暖湿润)、地形垂直差异显著的地区,有着丰富的物种,如我国云南就有“植物王国”之称。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揭示农业区位选择的内涵和外延。
3.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地图等工具,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信息,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关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程,明白农业区位选择受到市场需求、交通运输、保鲜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3.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审视农业发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我国东北地区丰富的农产品为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农业的区位选择。
2.通过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程,引发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农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3.1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中,我们探讨了农业生产如何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区位选择。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概念,我设计了一个紧密结合实际的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 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95张PPT)
• 例题二: • 读我国纺织纤维作物分布图, 该作物属深根型植物,具有 根系发达,茎高而密度大, 每窝分蘖(nie)为10-20株, 一年生长三季等特点。我国 的该作物产量约占全世界的 90%以上
• 1. 该作物最有可能为( ) • A.桑树 B. 棉花 • C. 剑麻 D. 苎麻
• 2 .下列省区中以该作物为原料 的纺织工业最可能属于原料导 向型的是: • A 冀 B湘 C粤 D晋
• B
• 图2是中亚某地区图,读图回答5-6题
• • • • •
5.图示区域农业区位优势是 A.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丰富 B.位于大陆西部地区,降水均匀 C.位于内陆地区,光照充足 D.位于大陆东部地区,雨热同期
• 6.甲地利用本地区优质农产品 可发展的工业是 A.甘蔗制搪 B.棉花纺织 C.柑 橘加工 D.黄麻纺织
• 图片中看看中国作物分布
• 2依对象分类: • 种植业;混合农业;畜牧 业
• 3依世界不同农业地域分: • 1、环地中海农业;2、混合农 业 • 3、季风水田农业4、商品谷物 农业 • 5、大牧场放牧业6、乳畜业 • 7园艺业 8游牧业 • 9热带雨林迁移农业10种植
• 第二课时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2农业的区位因素:(公式)
•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 自然因素:气候:(热量、 光照、)土壤,水源 •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 力,交通,科技,政策
• 下图所示区域人口密集,其中甲市出产的白 酒驰名中外。酿造该种白酒的原料主要为 生长在甲市周边区域的糯红高粱。为了确 保白酒品质,当地种植的糯红高粱一般不施 用化肥和农药。为了扩大产量,农业专家曾 尝试在他处种植糯红高粱,但离开其原产地 仅数十千米,便会出现质量变差、减产等问 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2.实践作业:
(1)利用GIS软件,选取一个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操作,并撰写操作报告。
(2)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呈现。
3.阅读拓展:
(1)推荐阅读与农业区位选择相关的书籍、文章,如《现代农业区位论》等,要求学生撰写阅读心得。
(2)推荐学生观看农业技术类节目,了解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如何应用于农业区位选择。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重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作业提交时,要求书写工整、条理清晰,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4.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教师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和原则,通过图表、案例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
(3)教师讲解GIS技术在农业区位选择中的应用,并演示相关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
(1)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优劣势。
(2)探讨如何合理利用GIS技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2.教学实施: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GIS软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5.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沟通与协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说课稿(农业区位的选择)
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地理276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农业的区位选择》(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的区位选择》是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课文,本节内容以“农业地域”为主题展开。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人口数量变化与城市化的内容,有助于学习和分析本节的农业区位选择;本节内容的基础知识学习对本章第二、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且对下一章我们将学习的工业地域类型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加之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规划的重点,农业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这块知识点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难点,具有很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所以本节内容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和结构特点,并结合着高中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2能够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两幅地理景观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读图分析方法○2通过对案例中不同农业区位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方法○3通过学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农业区位论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2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体验地理学科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3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件(共31张ppt)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现在的西安 人为什么可 以吃到新鲜 的广东荔枝? 推测当年贵妃姐姐当年食用的荔枝有可能来自何地?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第三步: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物流)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冷藏保鲜技术 (科技:化肥、农药、良种、机械、 种植技术与经验)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发展
化
市场变化
市场影响的地 域范围扩大
生产经营 规模和地 域类型发 生变化
文 化 、 科 技 的
玻璃温室 光、热、湿度 沿等高线修筑梯田 地形 人工培育土壤(无土栽培) 土壤
自 然 环 境
扩大种植 范围,影
发
响生长时
展 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
间、季节
荷兰的鲜花
美国的乳畜带
改造——热量
塑料大棚、 玻璃温室的农业
1.平原地区(或坡度<25°的地 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丘陵 山区(或坡度>25°的地区)适 宜发展林果业与畜牧业。
2.千烟洲是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地区的耕 作活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 人工草场。缓坡适宜发展人工草地或果园。地势较 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 发展耕作业。地势较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易出 现洪涝灾害,可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殖业。
水源
六、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材料一:视频介绍桑基鱼塘。 材料二: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工 商业凋零,市场停滞,丝织品销路锐减,生丝价格狂跌, 销量下降,桑基鱼塘面积大大缩小。 材料三: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 与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蚕桑业相对花卉工多、生产周 期长,产值低,桑基鱼塘基本消失,部分向珠三角外围 地区发展,部分改为果基、蔗基、花基等。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通用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通用5篇)《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进展》的第一节内容,课时为1课时。
1、教材地位:区位论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的探究让同学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因此这节不仅阐述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揭示区位理论的学习和讨论方法,对同学以后学习工业、交通等区位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材的思路和特点:本节的教材编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本节教材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引入,提高了同学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猎取相关学问的爱好。
教材以文字的形式叙述了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便于同学科学地理解概念。
以图片的形式向同学展现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清楚明白。
通过P43的活动1和2,可以培育同学学会详细分析某种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通过活动3则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问的讲解,案例1的设置,了解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因素的变化而带来的农业变迁,使同学把握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学问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这一学问则主要是通过文字叙述让同学知道什么是农业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通过案例2,让同学学会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生产特点,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同学学习状况分析:我校高一同学经过学校和学校的课改,共性比较突出,他们对感爱好的学问能有较高的热忱和探究的意愿,他们盼望能有个表现自己力量的舞台,他们也具备有肯定的合作力量,但学校地理学问相当薄弱,地理空间分析和思维力量很差。
三、设计思想:以教材为平台,以新理念为指导,依照新课标,活用教材,利用乡土资源,以同学为中心,老师主导,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工具,运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启发式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同学学法的指导,以探究为中心,以培育同学的地理思维力量,创新力量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增加同学学习地理的爱好。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这部分先认识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农业区位,然后学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介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怎样影响人们进行区位选择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学习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这部分主要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们认识到农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在不断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案例学习,关于新疆农业的“白色产业”和“红色产业”,这是用实例说明新疆地区是如何根据区位条件,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的。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学习,理解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能够综合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地理实践力:学会分析影响某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提出对不利自然条件如何改造。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难点:运用原理,合理评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西湖龙井视频为导入。
【目的】以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归课本,直奔主题,引出农业的区位条件。
【过渡】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后,我们再来答疑解惑。
板书: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完成课前预习,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区位的实质。
【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熟悉课本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简单介绍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区位的实质。
【思维发散】通过引导,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影响会泽大洋芋种植因素有哪些,从而得出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P43:活动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你知 道为什么吗?
市场因素的作用。
A.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B.东南沿海经济发 展迅速,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兴起。C.东南沿海地 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
必修二 农业的区位选择
什么是农业?
泰国水稻种植
澳大利亚牧场
新疆林场
渤海水产养殖
什么是农业?
大农业:农、林、牧、渔 小农业:种植业
农业区位的含义是指什么?
➢ 地理位置 ➢ 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都有哪些?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地形 气候 土壤 水源
交通运输 市场 劳动力 科技 政策
农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
不同地区有不同 的自然条件组合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 社会经济条件组合
因地制宜、合理 利用农业土地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 发展不同农业类型
各种农业地域类型
我们即将介绍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
种植业、畜牧业兼备 的农业地域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补充: 工业基础(机械) 资金 历史原因(生产习惯) ……
哪些农业区位因素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 自然条件相对稳定 ➢ 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发生变化
参考P43:活动
1气、候水因稻素的为作什用么。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而季风不气包候括雨地热中同期海,气正候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
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如果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补充, 不利于水稻的生长。
参考P43:活动
2地、形千因烟素的洲作是用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为什么要采取 “千烟丘洲上位林于草我丘国降间水塘丰、富缓的坡湿润沟区谷。鱼A.果丘粮陵山”区的耕立作体容农易发业生布水局土模流式失,?
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B.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 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C.地势更为低洼的地 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
其他因素:…
参考P44:活动
1、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 位选择有哪些影响?
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3、略
1市、场水、源交:通兴、修自水然利灾、害拦的洪影灌响溉作、用涸越沼来开越垦大,。对水的因素进行季节调节。 2化与势、发;法交展与国通,西相:生班比交活牙,通水相西运比平班输迅,牙发速法具生提国有革高具上命,有市性市历时的场史间变需悠早化求久,。增、劳3长技动、。术力市水4成场、平本:科高低伴技、,随:更低着保接温工鲜近冷业技消害化术费少、的市等城发场优市展、。 交通条件更优越等优势。因此二者可以优势互补,分别占有不同季节的 使市环 场地 ;中 西海 班地牙区以更中适低合档水 产果 品、 为蔬 主菜 ,、 法花 国卉 以的 中生 高产 档, 产且 品产 为量主高…,质量好。
3、略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发挥优势
克服缺点
什么是农业地域?
农业地域的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 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各种 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 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 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基本标志: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 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 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 相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