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中医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摘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引发的,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且病理过程长,病情变化速度快,容易恶化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严重的甚至会转化成肝癌。由于慢性乙肝的病理过程比较长,且目前在我国西医治疗法中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治疗慢性乙肝这种病,而中医药治理具有副作用小、疗效高的特点,所以成为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乙肝;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b-02

慢性乙肝的病位在肝,同时也涉及到脾和肾,主要是由于湿热疫毒外侵而导致的。当前西医治疗慢性乙肝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模板难以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易变异、仍存在隐匿性慢性乙肝、治疗手段受限等。虽然西医有抗病毒药物核昔类似物和免疫调节剂这两大类相对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的副作用比较小,且疗效快,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方法之一。

1 对慢性乙肝病因病机的分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即慢性乙肝是西医病名,就中医而言,慢性乙肝可归纳于“胁痛”以及“肝瘟”等范畴中。有些专家学者认为

慢性乙肝应归于“疫气”的范畴,由于湿热疫气难以解除而伤到肝和脾,从而导致慢性乙肝的发生;还有的认为慢性乙肝主要是因为肝郁脾虚以及脾肾两虚而导致的;另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肝阴不足以及阴血不足是导致慢性乙肝发生的主要原因。

2 对慢性乙肝治疗方法的分析

2.1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体现了采用中医药治病的灵活性。慢性乙肝主要分为五种,分别是:肝郁气滞型、肝胆湿热型、阴汗不足型、气滞血瘀型以及寒湿阻遏型。肝郁气滞型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阴汗不足型用一贯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用膈下逐瘀汤合旋覆花汤加减治疗;寒湿阻遏型用茵陈术附汤合平胃散加减治疗。将治疗慢性乙肝的方法分成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瘀血阻络型五中类型,分别用经验方加茵陈蒿汤、加柴芍六君子、合一贯煎、合附子理中丸、合膈下逐淤汤治疗。

2.2 单味中药治疗法

复合法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方法,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肝功能,降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和肝硬化程度,就要充分利用丹参来改善患者的肝脏微循环,从而来保护患者的肝细胞,进而提高患者肝细胞再生能力和修复能力;研究表明,荔枝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抗氧化、保护肝脏的功能,所以就提倡将荔枝作为药引来抑制乙肝病毒的产生;利用垂盆草冲剂来治疗慢

性乙肝患者,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肝脏,并且药效持久,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虽然导致慢性乙肝发生的病因比较复杂,且患者肝脏内存着血,但是患者要想发挥其疏泄功能就必须要在肝阳的温煦、推动、气化以及固摄的条件下进行。由于肝脏的盛衰受阳气盛衰的影响,所以活血化瘀温阳就要始终贯穿于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单味中药治疗法需注意的是:在按照辨证论治的处方用药时要加入50至100克的赤芍、加入5至15克的附子,这样寒热结合既可以避免温燥伤阴,也可以避免苦寒伤脾胃。

2.3 针灸治疗法

温针灸可以帮助脾胃畅通气血。温针疗法:①取中脘、气海、阳陵泉、足三里为主穴,取曲池、合谷、三阴交为配穴,针刺后等气血畅通,然后留针30到40分钟,最后再根据患者病情灸5到7状,直到患者局部皮肤变红。②取足三里穴、中脘穴、肝俞穴、行间穴,在用针刺肝俞穴时,注意要将针尖向着脊柱的方向斜刺0.5到0.8寸,刺足三里穴时要直刺1至2寸,刺中脘穴时要直刺1至1.5寸,刺行间穴时要斜刺0.5至0.8寸,针刺后以上各穴就会通气,通气后再把艾绒捏在针上,然后点燃,留针半小时。

3 对慢性乙肝问题的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导致慢性乙肝形成原因是湿热疫毒外侵

与机体正气不足。虽然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在临床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客观上的问题:

在临床报道方面缺乏严格的设计;在选择药物疗效判定指标方面还缺乏严密性等。所以,医学工作者今后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时,要积极地探索并严密的选择慢性乙肝药物疗效的判定标准,通过强化辨证论治的针对性,来提高其疗效。为了适应当代人的需求,为了顺利的进行中医药科学研究,为了提高治疗水平,医学工作者要努力研制具有高质量、易服用特征的中药剂型。与此同时,为了给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提供有效的客观依据,医学工作者还要积极地建立起高水平的动物模型,深入对中医药的研究,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来提高中医药的科研水平。

总而言之,利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可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甚至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能有效的调节患者的免疫、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同时还能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且中医药的医疗成本比较低,安全性好,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常松.基于文献研究的乙型肝炎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探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5(3):100-102.

[2] 李保良,高月求.王灵台从肾虚邪伏论治轻度慢性乙肝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0):1964.

[3] 邓雪梅,郭松河.分期辨治慢性乙型肝炎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56-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