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压力、人口外流、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老人被留守在农村,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越来越不能得到保障。
本文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分析了导致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提供思路和参考。
2. 原因分析2.1 社会层面•人口外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和工作,导致原本社区里的人逐渐减少。
•经济压力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家庭无力支付留下的老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开销,只能让老人留在农村过日子。
•偏远地理很多老人居住在偏远山区或村庄,因为交通条件不便,导致很难与家人联系。
2.2 个人层面•子女抛弃很多子女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无法照顾到老人的日常生活,导致他们无法在身边。
•子女离异一些老人由于子女离异或其它原因,无法和子女同住,只能留在农村生活。
•因病抛弃有些老人生病后,由于种种原因,不被子女所包容,只能孤独地生活在农村。
3. 对策和建议针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现状,下面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3.1 社会层面•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快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引导集体经济发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提高社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物质需求。
•加强老年人法律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保护,对那些恶意拐骗和侵犯老年人的行为做出严厉的法律处理。
3.2 个人层面•强化家庭责任与观念家庭成员应该加强家庭责任观念的重视,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支持,使其能够享受到充分的生命福祉。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老人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通过社会资源互动,来满足自身的社交和精神需求。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那些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农村老年人。
这一群体面临着诸多养老困境,如经济保障不足、生活照料缺失、精神慰藉匮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经济方面,农村空巢老人往往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在农村,许多老年人依靠种地为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劳动能力逐渐下降,种地的收入微薄且不稳定。
子女外出打工,虽然能给家里寄一些钱,但往往不足以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
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养老金水平较低,难以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
一些老人甚至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支付医疗费用,导致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加重了生活的负担。
生活照料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无人帮助解决。
比如,房屋维修、水电故障等问题,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饮食方面,很多老人为了省事,常常凑合着吃,营养难以保证。
而且,一些老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自理能力较差,个人卫生和居住环境也难以得到良好的维护。
精神慰藉的缺失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们感到孤独和寂寞,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
他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较少,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单调乏味。
有些老人甚至因为长期的孤独和压抑,出现了心理疾病。
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也给空巢老人的养老带来了不便。
一些村庄没有正规的医疗机构,老人看病需要去较远的乡镇或县城,路途奔波,十分不便。
而且,农村的医疗资源有限,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疑难病症难以有效诊治。
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的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标准,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空巢老人是指因子女外出务工、留学等原因,无人照顾或照顾能力有限,只能独自在家独自生活的老人。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表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无人照料:子女外出工作后,空巢老人无人照料。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卫生、医疗等方面都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照顾。
2. 心理孤独:空巢老人独自一人生活,缺乏亲人陪伴和社交活动。
长期的孤独感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 养老资源缺乏:农村地区养老资源相对匮乏,养老院数量有限,服务质量也较为欠缺。
4. 经济困难:农村空巢老人多为退休工人,经济收入有限。
在子女外出工作后,经济来源更加困难,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原因1. 子女外出就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子女为了改善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选择外出就业,将空巢老人留在农村。
2. 教育资源不均: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子女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也选择外出留学。
老人们则留在农村无人照料。
3. 社会结构变迁:传统多子女家庭逐渐转变为单独子女家庭,子女们分散在不同地方工作生活,照顾老人变得困难。
三、政府应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措施1. 建设养老院: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院的投资建设,提供养老服务。
要确保养老院的数量充足且服务质量可靠,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
2. 加强社区服务:建设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等渠道,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医疗、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帮助。
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空巢老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同时,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保证空巢老人的医疗费用得到覆盖。
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学问题与措施
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学问题与措施在中国农村,随着年轻人进城打工或者外出打拼,越来越多的老人被迫留在农村生活,他们的孩子们不再归来,不仅仅是他们的陪伴和关爱,还有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老人被迫成为空巢老人,缺乏更好的保障和照顾。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一、社会学问题1. 心理问题空巢老人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心理问题。
由于缺少孩子的陪伴和相互照顾,很多老人感到孤独和无助,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和身心上的问题。
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老体弱的老人,我们需要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2. 社交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农村,老人们在孩子和朋友之间难以建立更好的社交网络。
这可能导致许多老人在心理上陷入孤独和无助之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更好的社区服务和社交网络,让老人们能够分享他们的生活和经验,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联系。
3. 经济问题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
由于缺乏足够的养老金、社保、医疗保障和其他经济保障,许多老人在经济上十分困难,无法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
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好的经济支持和保障,以确保老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二、解决方案1. 精神慰藉和社会关注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提供更好的精神慰藉和社会关注。
这可以通过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机构来实现,他们可以在老人的日常生活中提供帮助和关注,同时建立老年人之间的社交网络,鼓励他们多交流、多社交,多参加社会活动,以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2. 经济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了解决老年人的经济问题,我们需要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和医疗保障。
政府应该提高退休金、社会保障金等福利金的发放标准,提高医疗保障政策的覆盖面和水平,确保老年人在经济上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3. 社区活动和文化体验除了精神慰藉和经济保障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和文化体验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打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父母长期在家独自生活的老人群体。
他们往往面临着生活无人照料、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孤独等困境。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以下现状:
1. 生活无人照料:子女外出工作,无法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导致饮食、照顾卫生等方面存在困难。
2. 身体健康问题:年迈的老人由于缺乏照料和关爱,容易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疾病的发现和治疗也困难,给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3. 心理孤独:长期独处的空巢老人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交流和陪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面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政府关注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注,增加相关补贴和福利政策,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
2. 社会关爱与帮助网络:社会各界应组织志愿者团队,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开展定期探访、陪伴和帮助活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3. 家庭关爱:子女应该积极履行照顾父母的责任,尽可能在周
末或假期回家陪伴长辈。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通话等,与老人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4. 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政府或相关机构可以在农村地区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娱乐、交流和康复等服务,增加老人的社交活动和交流机会。
5. 加强医疗保健体系:健全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增加老人看病的便利性和质量。
鼓励医生定期到农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加强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的来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较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政策倡导、社会关爱和家庭陪伴等方式,可以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农村空巢老人原因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原因和建议一、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一)本应安详晚年现实却是辛劳每一天(二)生活寂寞最盼过年团聚(三)精神压力大教育子孙伤脑筋教育孩子,这本是年轻父母的事,可是,由于子女大多在外务工维持生活,孙子辈的读书、教育这项任务全部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
建新村的尹朝平老人无奈的告诉笔者:“我两个儿子都出去打工,放下两个孙子在家读小学,要管吃、管住、管监护,教育孙子不但责任大,而且极为操心,今天不是孙子生病,明天就是孙女闹别扭,又是隔代教育,加之性格孤避,不听话,又不争气,时不时还给你惹祸上身,再加上我们没文化,无法辅导读书,怕影响娃娃终身。
教育不好又怕儿女埋怨,真是心烦”。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心声(一)孤独寂寞人老了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物质要求并不高,在能满足温饱的条件下,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
尤其是子女外出务工将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连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化为“肥皂泡”。
特别是独居老人,有话没处说,有苦没处诉,精神抑郁。
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廖生活。
(二)生活无照料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最怕的就是生病,在家中生了病,没有年轻人替请医生,卧病在床,身边无子女照顾,端茶送水的人都没有,生活极为不便和困难,孤独无靠。
(三)安全隐患多容易受到伤害随着空巢老年人身体肌能减退,有的记忆力下降,行动不便,甚至身患疾病(残疾),常因日常生活行为导致安全隐患;加之农村空巢老年人文化,生活环境因素,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犯罪,包括人身伤害、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如:某些保健品到农村的推销,导致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事件时有发生。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针对我县农村老龄工作的实际,为搞好农村老龄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三、农村空巢老人的对策和建议(一)加大对农村《老年法》的宣传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全社会形成尊老、助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与对策研究
4、个人层面:农村空巢老人自身也应积极面对养老问题。他们可以参加村 里的老年人协会或互助组织,与其他老人一起分享生活经验和互相帮助;同时, 也可以通过、信件等方式与子女保持,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此外,积极培养自 己的兴趣爱好,如园艺、书法、健身等,以丰富精神生活,缓解孤独感。
参考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显。这些老人面临着多重 养老困境,包括生活无人照料、精神孤独、医疗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本次演 示将对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感谢观看
3、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关键所在。政府应该加强 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应 的医疗保障制度,为老人们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社 会力量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老人们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选择。
二、对策建议
1、加强家庭关爱和孝道教育
家庭关爱和孝道教育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应 该加强对家庭和子女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照顾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 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子女回家看望和照顾老人,提高他们的 家庭责任感。
2、加强社区服务和互助机制
社区服务和互助机制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应 该加强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和支持,为老人们提供日常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 等多种服务。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和支持社区内的互助机制,让老人们之间互 相帮助、互相照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
1、生活无人照料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无人照料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子女外出务工或 定居城市,老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自己照顾。有些老人甚至需要承担农活和家务, 导致生活压力巨大。此外,由于年龄增长,老人们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需要有 人照顾,但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
2024年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总结
2024年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总结2024年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空巢老人问题逐渐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挖掘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18个不同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共计1000人。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社交关系和对政府政策的看法进行了分析。
三、调查结果1.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医疗保障。
他们的日常生活主要靠自给自足,部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无人照顾、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困境。
2.精神状态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农村空巢老人存在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
他们由于长期独居,缺乏社交和家庭支持,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这些问题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症状。
3.社交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农村空巢老人社交圈子狭窄,缺乏亲人和朋友的陪伴。
他们常常感到社交孤立,交流机会有限,由此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和精神压力。
4.对政府政策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农村空巢老人对政府的政策感到不满意。
他们认为政府在医疗、社保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并且缺乏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四、解决方案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障,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2.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怀,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缓解精神压力。
3.鼓励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参与,组织社区活动和互助组织,扩大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交圈子,增强他们的社交支持网络。
4.加大农村老年人福利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对政府政策的了解和满意度,同时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的政策支持力度。
五、总结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生活贫困、精神孤独,对政府的政策不满意。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打工就业。
造成大量农村“空巢老人”独自生活的状况。
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现状,接着从4个方面论述了“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自己对于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打工就业。
造成大量农村“空巢老人”独自生活的状况。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生活在“空巢”中的老年人人数为23397300万,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
其中,农村“空巢”老人1632900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
【1】按照这样的比例,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那么,我国“空巢老人”总数就应为31502286人,农村“空巢老人”总数为21854459人,比第五次普查增加了近1.3倍。
其实按照这样的比例不是很准确,因为两次人口普查间的这10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巢”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所以现在计算的农村空巢老人人数21854459人,是一个最最保守的数字。
实际上比这个数字要高很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在加快,但是,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我国仍将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国家。
农村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长久利益。
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看看现在的老人就可以预见到自己的晚年生活。
所以,农村老人养老是应该重视的民生大事,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并且难于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类老人的养老问题,对于保障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实现社会公正与和谐意义重大。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养老观念弱化,养老危机严重。
我国农村一直沿袭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人口思想受到一些负面的冲击,出现道德和信仰缺失的现象。
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1. 生活照料困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自理困难,如购物、做饭、清洁等。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他们缺乏及时的生活照料和支持。
2. 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老人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
长期与子女分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陪伴,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空虚和抑郁。
3. 经济困难: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有限,可能依赖养老金、农业收入或子女的汇款。
他们可能面临着生活费用的压力,包括食品、医疗和药品等方面的支出。
4. 医疗保健问题: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留守老人可能难以获得及时和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他们可能面临就医难、买药贵等问题,影响身体健康和疾病的治疗。
5. 社会隔离:由于子女外出打工,农村留守老人与社区的联系可能较为薄弱,缺乏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
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孤立和边缘化。
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应该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家庭成员也应该尽量安排时间回家看望老人,给予他们关爱和陪伴。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医疗、康复和照料等服务,确保农村留守老人能够过上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帮扶措施
农村独居空巢老人帮扶措施
农村独居空巢老人是社会中非常脆弱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他们的措施:
1. 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关爱,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 提供医疗服务:老年人面临着各种健康问题,因此,提供定期的医疗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医疗保健体系,确保农村独居空巢老人能够获得及时的医疗照顾。
3. 开展志愿者活动:志愿者可以定期探访农村独居空巢老人,与他们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
例如,帮助做家务、陪伴购物、提供心理支持等。
4. 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可以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农村独居空巢老人提供社交和娱乐活动的场所。
此外,社区也可以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5.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对于老年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家庭成员应该多关心、陪伴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6. 推广科技产品:科技产品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设备等,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生活。
政府和社会应该推广这些科技产品,帮助农村独居空巢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总之,解决农村独居空巢老人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共同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研究分析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研究分析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空巢老人将逐年增多,这一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主要是由于农村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极少,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接着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养老模式做了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标签: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1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现状1.1 农村老人的居住状况多以独居为主全国老龄委员会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空巢、类空巢老人以有配偶同住为主占64.9%,丧偶的占28.8%。
老人自愿与子女分开居住约有40%,主要以夫妻户、低龄老人为主,同时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相对较好。
老人被迫与子女分开居住有48.3%,其中老人想与子女同住,但因子女不孝、婆媳关系紧张、子女外出发展等原因而不得不独守空巢的占30.7%。
老人自愿入养老院占17.6%,但多因经济条件、养老院收住对象限制、当地无养老机构等原因而不能如愿。
1.2 农村老人的经济负担较重农村老人的经济支出主要体现在生活费用、生活物品费用以及医疗费用的支出。
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自己劳动收入和子女提供,并且有一半以上的老人家庭收入水平均在600元以下。
经济来源比较单一,收入只能满足日常生活开支。
对于医疗费用,若是数额较小可以承受,一旦老人有重大疾病,则抵抗风险的能力急剧下降甚至不具备应对突发疾病和重大疾病的能力。
因此,老人的医疗费用应当由社会各方统筹,以提高老人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
1.3 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困难农村老人的生活照料状况分为日常的生活照料和生病后的生活照料两种情况,调查显示农村老人生活照料主要还是依靠家庭成员。
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老伴和子女照顾的老人占到90%以上。
农村老人生病后生活照料的提供者绝大部分是家庭成员。
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而言,日常和生病后的照料还是主要依靠自己和老伴,其他人的照料不具备条件也不能及时对老人平时的生活加以照料。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农村空巢老人2015年08月15日《党的生活》陈虹贝t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他们的生存状态,让人无法释怀.据有关研究,目前,河南农村的实际空巢率已经接近50%.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一、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多干一些、多省一点是普遍现象.绝大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辛苦劳作一年后,来自土地的收益扣除成本后收入甚微,而且还承担着照料留守儿童的任务,经济负担自然很重.此外,他们由于收入低,有的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看病难”成为这部分人的最大心病.二是日常生活无人照料,老年生活得过且过.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对留守老人来说,都成了难题.特别是其中的高龄老人、重病老人、失能老人,常常无人照顾,吃了上顿没下顿,过了今天不想明天.三是孤独无助,幸福感缺失.空巢家庭老年人的家庭关系,尤其是与子女的关系是老人精神慰藉的主要内容,但现在“鸟儿”飞了,“巢”空了,显得非常冷清,再加上因赡养问题发生纠纷时常出现,使这部分老人感到非常忧郁.四是产生了明显的社会问题,影响新农村建设.首先,对中国传统孝道提出了挑战.“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侍奉父母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而千古传诵,现在农村却有一部分年轻人缺乏孝敬老人的思想,不赡养老人,把老人撂到一边,使老人形成“空巢”,缺乏照料,致使老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备受煎熬.其次,农村社会治安趋于复杂.社会上很多骗子把目光集中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由于年龄大、分辨能力低、求助无门,农村空巢老人上当受骗的报道屡见不鲜.最后,隔代教育的压力.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孙子辈的读书、教育任务也就落到了老人身上,但他们大多数人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又是隔代教育,孙子辈也不好管,很多孩子性格孤僻,时不时还惹祸上身.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产生的原因城乡和区域差距造成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开始了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转变,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和发展机遇的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显著,尤其是城乡差别、东西部地域差别极大,从而吸引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西部流向东部.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由于子女上学、参军、做生意等原因外出留在城市,没有优势、不适合进城的老年人则只能留守农村,造成空巢家庭的出现.家庭小型化的被动选择.从宏观角度而言,空巢家庭的出现是核心家庭发展的衍生物,而核心家庭又是现代化的结果和标志,因而空巢家庭本身也即是现代化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使家庭结构小型化,农村出现了大批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小型化的结果要求每个劳动力人口都有自己的生活来源,老人成为家庭的负担而不是优势.我国农村家庭的传统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家里的两个年轻人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和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很少常年在家务农,要么在外打工、经商,要么在外上学、工作,没有精力顾及四位老人,“空巢”老人骤增.思想观念变化的直接结果.两代人思想观念差异促使空巢老人家庭增多.中国尤其是农村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一方面,孝道逐渐丧失,年轻农民的家庭责任观念日益淡化,敬老、养老意识淡薄.一切向钱看,以自身利益为最高标准等价值观念盛行,并且年轻人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导致子女把对老人的赡养当作生活的累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代沟愈来愈突出,老人与子女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老人的呆板、反应的迟缓以及交际圈子的狭隘决定他们很难与时俱进,要想与子女成为朋友无话不谈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削弱了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造成的状况是,即使子女没有在外打工,也不愿意与父母在一起居住,感情很淡薄,使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逐渐增加.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农村空巢老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现代农村、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必然的存在,它所衍生出来的社会问题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不光涉及空巢老人自身,而且对社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为改善这种局面,应多措并举:政府“尽责”.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无生活来源、长期患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农村空巢老人,要进行专门的救助,标准要高于低保标准;对一般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纳入“五保”集中或分散供养.特别重要的是,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上,若只依靠家庭经济支撑或政府、社会临时救助、农村低保等往往是杯水车薪,必须设立相应的基层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临时困难,为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逢年过节为空巢老人发放慰问金.二是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把农村老年人的日常门诊用药纳入报销范围,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住院报销比例,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难问题.三是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出资兴办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为了解决部分收入较高、身边无子女的农村空巢老人以及子女无暇照顾老人的问题,政府应统一制定优惠政策,在税收、土地、城建、金融、水电管理等方面对社会养老事业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吸引非公经济进入养老事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力兴办农村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社区“尽力”.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要发挥作用,搞好社区服务,增强空巢老人的归属感,缓解其孤独感.一是实施干部联系空巢老人制度.及时了解老人们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和心理诉求.坚持定期走访、节日慰问,密切感情联系,把社会的关怀送到老人心里.加强与其子女沟通,疏导家庭矛盾,为老人们创造更好的小环境.二是组织老人相互照应.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役军人、老退休职工为主体,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区域单位,成立老年人组织,组建文体队伍,一方面使他们自我服务相互照应,一方面协助村委会做好村级事务,使空巢老人从“空巢”中解脱起来,融入整个老年集体,既消除了孤独感又为村里发挥了余热.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组织社工人员,介入农村空巢家庭,采用社会学的工作方法,帮助老年人了解自身权利,提高他们的自决能力,减少老人不良心理、行为的发生.发动青年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子女“尽孝”.目前,我国由于国家财力所限,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养老体系,而社会养老的水平又很低,难以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还应以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强调自身积累,倡导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一是加强“孝道”文化宣传,提高民众家庭养老意识.大力倡导敬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敬老养老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一些实质性修改,对不尽赡养义务,甚至遗弃老人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三是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家庭养老的积极性.鼓励子女与老人同住,如建房时首先要考虑安排好老人的住房,给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加休假期等.四是倡导子女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现在,很多外出打工的子女注重的是经济上、物质上的“孝顺”,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老人更期待和子女在一起唠唠家常,享受一种轻松、无拘无束的“精神盛宴”.所以,作为子女应经常回家探望、打电话问候老人,这样,更容易使老人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和安慰.个人“尽情”.老年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要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个人的作用无法代替.一是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要不断调适自己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宽容和体谅的心态看待社会、看待家庭、看待人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适应老年生活.二是加强交流、开阔视野.一个人不能脱离周围环境孤身自守,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农村老人要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广交朋友,乐闻天下,从一己的孤单寂寞中走出来,放眼天地宽.三是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空巢老人如果安守家中,一成不变地过日子会觉得单调空虚.老年人要积极投身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多做对社会、他人有益的事情,在农村修路、造林、社会治安中发挥作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社会、为他人无私奉献的人是快乐的,这样,让自己“忙”起来,在生活中培养和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首先,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子女外出务工及城市化进程。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农民子女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
他们将自己的家庭迁至城市,而留下的父母成为农村空巢老人。
2.农村医疗和养老条件相对落后。
农村地区的医疗和养老条件相对较差,不如城市发达地区完善。
有些农村老人由于得不到适当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只能选择跟随子女或者独自居住。
3.传统观念和家庭结构变化。
传统观念中,子女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压力的增加,子女无法全部承担起这个责任。
农村家庭结构由多代同堂变为核心家庭,导致老人不得不独自居住。
针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1.完善农村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提供适当的养老院和护理机构设施,提高老人的医疗和养老条件,减少空巢老人的数量和问题。
2.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建立农村社区,并配备社区医疗站、养老中心和健身设施,为老人提供方便的生活和社交环境。
同时,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保持社交和身体活动,减少孤独感和精神上的负担。
3.加强老人关爱和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照顾、照料和陪伴。
同时鼓励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倡导子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价值观念。
4.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为农村空巢老人减轻经济压力。
例如,提供老年人福利金、优惠交通和医疗待遇等。
5.引导子女回归农村。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子女回归农村居住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减少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总之,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政策,以及引导子女回归农村等措施,可以缓解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关怀。
2024年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总结(2篇)
2024年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总结在____年,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调查报告总结了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和相关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法。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
调查显示,在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数量已经超过50%,其中大部分是儿女外出打工或上班,无法照顾父母。
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
缺乏照料和陪伴,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除了生活上的困扰,空巢老人还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三、农村空巢老人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普遍较差。
调查表明,多数空巢老人依赖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无法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同时,农村医疗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的不完善,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四、空巢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使得老人的照料成为一个问题。
此外,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解决方法:一、加强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
应增加社区服务中心的数量,并配备专业的医疗和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社区照料服务。
二、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爱力度。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注和关爱,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探访老人,提供陪伴和帮助。
三、改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政府应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政策,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减轻空巢老人看病的经济负担。
四、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培养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青年的培养和引导力度,鼓励他们回归家乡,为老人提供照料和陪伴。
五、倡导社会责任。
应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倡导社会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注和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的氛围。
综上所述,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只有通过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给农村空巢老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和有尊严。
2024年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总结(2)根据对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总结:近年来,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家庭逐渐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现象,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日益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能够缩小城乡差距,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在社会养老的范畴内显得尤为严峻。
解决这类人的养老问题,对于保障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进行概述,包括“空巢”家庭的定义以及养老保障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1. 简要介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背景和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一人口流动趋势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
空巢老人,指的是那些因子女长期外出工作、学习或定居,而独自留守在农村的老人。
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多方面的养老问题。
针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关爱、推动家庭支持等措施,为农村空巢老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温馨的养老环境。
2. 阐述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从现实意义来看,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有助于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
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多方面的困难。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致使农村空巢老人群体规模日益庞大,养老问题突出。
解决对策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发挥政府责任;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改善个人观念。
标签: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对策一、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背景1、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老龄化趋势是我国近年面临的严峻的社会问题。
自21世纪以来,伴随人们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与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普遍提高,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增长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格局,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成为主流,联合家庭的数量减少,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相比之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甚于城市,相关空巢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未来的“空巢家庭”数量持续增加。
2、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在当今社会,由于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间经济水平差异不断拉大,城市中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进行转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对于户籍制度的管辖有所放宽,农村人口的流动更加便利,中青年人口更容易在城市驻足,日积月累,形成农村老人留守,子女在城市务工的局面。
此外由于城镇在医疗卫生、教育工作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农村人口务工后多选择定居的方式在城市扎根,回流人口较少,两级分化严重,空巢老人数量自然不断增长。
3、社会风气与个人观念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孝道”观念受到了冲击,农村人口对于老人的赡养观念也在逐渐改变,代际间的交流减少,传统的家长地位受到削弱。
有些农村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甚至选择自己主动搬出去居住,形成“空巢老人”的格局,度过独立、自由的晚年。
同时,子女外出务工后,与老人间的“代沟”加大,面对面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少,由于社会流动也导致了子女与父辈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隔阂,职业工作也由劳作转向不同领域的劳动行为,子女弘扬孝道的观念削弱,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影响增大,许多子女不但不主动赡养老人,反而把这种事当作负担,逃避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关于空巢老人帮扶救助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关于空巢老人帮扶救助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一、“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的问题:1.照料护理问题难以解决。
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生了病后没有一个子女在身边,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因经济能力有限又请不起护理人员,全靠邻里之间帮助照顾,但无法照顾周全,“小病扛着,大病拖着”成为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面对病痛的选择。
2.生产劳作繁重。
大部分“空巢老人”的子女出去务工,收入不高,且有自己的小家庭要抚养。
为减轻子女负担,又不致于让土地荒芜,老人大多选择继续下田劳作或从事些手工作业。
一方面,可以实现部分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来源,维持日常开销。
3.精神慰籍缺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项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更趋于孩童化,更需要亲人的关心与陪伴。
但子女往往因为工作、自己小家庭等原因不能时常回来,有些子女甚至节假日都在加班或另有安排,老人常年处于孤单寂寞的状态。
二、工作意见及建议:1、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议进一步建全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投入力度,确保农村老人基本生活有保障。
2、加大对农村公益性质老年公寓的扶持力度。
通过用地优惠、税收优惠、政策补贴等措施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托社区资源,加大农村养老基础设施投入,建立规模性老年公寓、敬老院,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咨询一体等服务。
3、建议建立农村困难“空巢老人公益岗位”。
为一些困难失能老人提供照料服务,既能解决困难“空巢老人”无人照料问题,又能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问题。
4、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让敬老爱老在农村蔚然成风。
一是开展“孝贤家庭”或“敬老模范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尊老敬老之风。
二是组织志愿者下乡慰问,开展帮扶活动,为“空巢老人”送上温暖。
三是结对帮扶,让村干部与“空巢老人”结成对子,定期上门走访,关心老人身体生活,解决老人实际困难。
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人是指在农村中,子女外出务工或经商,家中只剩下老年人负责耕种和照顾孙子孙女的情况。
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孤独、健康问题、经济问题等。
以下是一些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
1. 孤独:子女外出务工,老人独居在家中,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容易产生孤独感。
对策: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如建立老年活动中心,组织各种活动,让老人有与人交流的机会。
2. 健康问题: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很多留守老人的医疗保障不足,而且由于缺乏运动,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容易出现问题。
对策:政府应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同时鼓励老人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3. 经济问题:留守老人主要依靠自己的耕地和养老金生活,经济条件有限。
对策:政府应提高农村养老金标准,同时提供农业补贴,帮助老人提高生活水平。
4. 教育问题:留守老人的孙子孙女主要由他们照顾,但由于文化程度有限,他们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
对策:政府应提供留守儿童的教育补贴,同时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总的来说,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提供经济保障、医疗服务、社交机会等,让他们安享晚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对策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在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人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小型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村开始出现空巢家庭并呈现逐渐增多之势。
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了挑战,农村空巢老人面临养老困境。
面对未富先老的社会实际,如何探索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认为居家养老顺应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适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既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又满足老人居家的愿望,可以充分整合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社区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是我国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空巢老人经济适宜的养老模式。
最后,从家庭、社区、国家(政府)三个维度探讨了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社会政策
一、空巢空巢老人的定义人
1 空巢老人的定义及分类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蔡文媚教授较早提出了空巢家庭的概念。
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
按照年龄可以将其分为低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空巢老人,低龄空巢老人的年龄为60~79岁,80岁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
考虑到空巢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又可将子女都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定义为绝对空巢;与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在一起吃住的老人定义为相对空巢。
二.对空巢老人成因的研究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其原因可分为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三种,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社会的发展使空巢家庭的出现成为必然。
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庭子女数锐减,对于双独联姻组成的家庭,客观上无法同时满足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必然有一部分老人主动或被动独立生活而空巢。
学者李克认为导致老人空巢的原因有六点:一是社会经济进步和居住条件改善。
二是对自由空间和平静时间的向往。
三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
四是家庭模式的小型化、核心化。
五是社保体系和老龄体系落后和不完善。
六是社会养老和机构养老发展滞后。
现代价值观对空巢老人形成的影响,一是冲击传统孝文化,即手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许多年轻人认为如果在家庭中供养老人,就会牺牲很多家庭的利益。
二是冲击传统家庭权威。
传统老年人在家庭中扮演权威角色,而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在家庭中财产所有权等方面的丧失,导致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威逐渐下降。
又因代际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差异。
导致很多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
三、对空巢老人现状的研究
从经济状况、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对城市空巢老人现状进行研究。
从经济状况看,大部分城市的老年人经济独立,但有相当大比例的老人对可能出现的医疗费用表示担忧。
从生活照料看,去医院看病和生病或犯病时无人照料是空巢老人生活上遇到的最大难题。
从精神慰藉看,有相当大比例的老人感到孤单、寂寞、现阶段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还是以子女、
配偶、亲友为主的非正式照顾体系,而以社区、养老机构等为主的正式照顾体系缺陷的力量微弱,发展也想但不完善。
一些学者专门研究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并指出,精神赡养分为三个维度,即人格尊重、成就安心和情感慰藉。
其中张艳认为经济支持与生活照料只不过是父母希望得到精神慰藉的方式。
张秀萍也在他的著作中得到结论: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对许多空巢老人来说则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吴雪等人特别指出慢性疾病对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造成极大的影响。
此外退休老人综合症给老人自己乃至整个家庭带来很大苦恼和纠纷。
而这种现象在空巢老人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四、空巢老人问题对策的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养老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应当出台相应政策解决空巢老人问题。
1、强化家庭养老功能,探索新型养老模式。
尽管多数“空巢老人”独居在家非常寂寞,但仍都希望住在家里,而不想择入住老年公寓,家庭养老仍然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养老方式。
我们要从以德治家入手,从家庭细胞开始,积极营造以家庭养老敬人为荣的良好风尚,督促儿女们细心周到地照顾老人。
要进一步推行协议养老制度,对子女不及时与父母签订协议书,或不及时履行赡养义务的,基层老年人协会要及时督促和帮助落实,必要进辅以法律手段解决,以此稳定和逐步提高“空巢老人”的收入水平,为“空巢老人”养老提供法律保障和持力。
要积极探索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从城市向农村辐射,为农村“空巢老人”居住在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养老模式。
2、建立有效帮扶机制,帮助“空巢老人”家庭解决经济困难。
“空巢老人”家庭生活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帮助。
要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对无生活来源,长期患病,久治不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定期救助或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政府部门要及时把他们纳为救助对象,给予定期救助或享受低保待遇。
“空巢老人”由于家中无人照顾,常常会面临突发性疾病得不到及时抢救,生命受到威胁的安全问题。
有关部门特别是基层老龄组织,要建立农村巢老人”家庭档案,组织志愿者、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要加强老年文化场所建设,大力倡导和组织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生活等各项服务,使“空巢老人”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老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3、完善老年医疗服务需求。
当前,疾病风险仍是老人最大的风险,医疗保障是老人首要的保障需求。
对于现有农村老人来说,目前的农村医技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有限等,使农村老人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失,农村居民的医疗费用都是自费,而农民的支付能力极为有限,加上医疗费用上涨,使很多老人本来已经疾病缠身,却无钱看病。
所以,要尽快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农村老年保障医疗体系,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4、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空巢老人”反映较多的仍然是维权问题。
无论是来自社会的歧视、欺侮老年人的违法行为,还是来自子女扯皮、拒不赡养老人的失德忘本,均可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老人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一如既往地把《老年法》等有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政策落到实处,做好“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制度,帮助老年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防治巢老人产生,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
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
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
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
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其次,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
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再次,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
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
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
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参考文献:
[1],2004,我国农村新“空巢”家庭[J],人口研究,第1期
[2] 穆光宗,2002,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南方人口,第1期
[3] 李爱芹.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实证研究[j].社会工作,2007,
[4]吴雪,王克芳,娄凤兰,等.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