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论文:城市行政中心区域公共空间与建筑设计浅析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二)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
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基本可归纳为五种形式:
1.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种布局形式具有流线紧凑、方向单一、简洁明确;流程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等 优但也有流线不灵活、人多时易拥挤、不利单独使用某空间等缺点。主要用于展览性 建筑。
2.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一)室外空间与建筑 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构成,主事是依靠建筑或建筑群体的 组合,而其他诸如场地、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只是起着 一定的配合与充实或补充的作用。通过建筑的组合,所形成的 室外空间,应体现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并把握一定的
比例、尺度关系。
(二)室外空间与场地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1.开敞场地 又称集散广场,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以及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如影剧院、会堂、体 育馆、铁路客运站等公共建筑。这类广场常根据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 局形式。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在艺术处理上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深入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等 构图问题,并为人们观赏主体建筑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2.活动场地 有些公共建筑因功能需要设置室外活动场地,而这些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一般应靠 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室外场地的布置应与绿化、道路、建筑小品、围墙等组成有机的整体。 3.停车场地 主要为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现代大型公共建筑中,汽车的停放是一个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一定 要予以重视。
(三)室外空间与绿地
在建筑室外空间组合中,绿化对于美化环境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当然,在考虑绿 化时,应尽量根据原有的绿化条件,结合总体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绿化形 式。在绿化布局中,结合公共建筑的性质,依照室处空间的构思意境,常以各种建 筑装饰小品,突出室外空间构图中的某些重点,直到强调主体建筑,点缀空间的作 用。因此,在设计中常常在比较显要的地方,如主要出入口、广场中心、庭园绿化 焦点等处,设置灯柱、花架、花墙、喷泉、水池、雕像、亭子等装饰小品,借以使 室外空间有起有伏、高低错落,节奏分明,使人有离开街道闹市步入过渡性的空间 之感,又似进入室内空间的序幕与前奏。当然,建筑小品虽可以起到点缀环境、丰 富环境的作用,但是不可以滥用,要结合布局的需要,巧妙地运用,才不致于画蛇 添足,而力求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
关于公麸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问的探讨(一)滨水区域。
许多城市对天然的滨水空间资源加以系统化建设,扩大生态优势、沿水滨组织体闲空问,建设滨水步行散步道,创造积极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活动、休息、锻炼和娱乐的场所。
例如南昌市玉带河、青山湖等滨水区域的建设,还自然以绿色与开敞,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景观和旅游的重要景点。
(图2.”图2.I南昌青山湖滨水区建设1)城市滨水区空间类型根据水体的走向、形状、尺度的不同,滨水空间可以分为线状空间、带状空间和面状空间三种。
a.线状空间线状空间的特点是狭长、封闭,有明显的内聚性和方向性。
线状空间多建构于窄小的河道上,由建筑群或绿化带形成连续的、较封闭的侧界面,建筑形式统一并富有特色,两岸各式各样,因地制宜的步道、平台、阶地和跨于水上的小桥,整体上给人一种亲切、平衡、流畅的感觉。
世界上最著名的线状滨水空间可谓是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它是一座建在落潮后露出的沙滩上的商业城市,运河纵横,两岸商店、旅馆、住宅、饭店相连,景观优美、奇特,因此吸引了众多世界各地的观光客。
b.带状空间带状空间的特点是水面较宽阔,连接两岸建筑、绿化等构成的侧界面的空间限定作用较弱,空间开敞。
(二)城市绿地。
包括道路两旁的绿化,建设花园式林荫道,还涉及城市中的街角绿化,以达到土地的有效利用。
此外,一些历史传统特殊的城市还以此延续城市的文脉,借鉴国外模式,建设大面积的广场绿化。
(三)节点广场。
包括城市中心广场、交通枢纽广场、商业广场、文化广场等类型。
公共空间系统设计中开设新的市民广场或对旧的广场进行整治,增加功能与活动内容,进行空问界面美化和环境改善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
例如卜海的人民广场(图2.2),结合上海博物馆、音乐厅和市政府的建设开辟市民广场、地面上组织了大量绿化和休闲空间,地下则开设了商场,广场上还放养了广场鸽,与游客和市民形成新的城市景观。
1)城市广场的空间形式早期的广场,如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广场,由于当时的城市规模小,人口不多,并处于马车时代,人以步行为主,广场四周的建筑也不甚高,所以广场多建于平地,由建筑围合成简单的空旷场。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类型及特点
办公楼
(10)办公室用房 办公室用房宜包括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专用办公室宜包括设计绘图室 和研究工作室。 办公室用房宜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办公室 宜有避免西晒和眩光的措施。 普通办公室宜设计成单间式办公室、开放式办公室或半开放式办公室;也可 设计成单元式办公室、公寓式办公室或酒店式办公室。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Om2。
办公楼
景观办公室:其特征具有随机设计的性质,完全由人工控制环境,工作位置 的设计放映了组织方式的结构和工作方法。屏风、植物和贮藏用的家具均可 用于划分活动路线,确定边界,并区别工作小组。
景观办公室布局
办公楼
(11)公共用房 公共用房宜包括会议室、对外办事厅、接待室、陈列室、公用厕所、开水间 等。
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中、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 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m2,中会议室使用面积 宜为60m2; 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平面长宽比不宜大 于2:1。
二、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二、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 成:
1.4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0
1.80
注:高层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B、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 度不宜大于1:8。
办公楼
城市设计中功能性场所空间营造分析
城市设计中功能性场所空间营造分析摘要: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共同作用下,当代中国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建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然而,我国的城市设计常常忽略对城市文化、环境特色的深层次探寻,让现代城市越发地沦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纯粹空间,难以为人所认同并产生归属感,城市的场所精神面临缺失。
文章着眼城市场所,探讨城市设计中场所感营造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场所;精神;营造1.场所与场所精神1.1 场所与人类需求场所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与人类的生存及其意义密切相关,场所提供了个人和集体创造和维护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机会,人们通过场所交流知识、获得能力,实现安全感、被人尊重,精神得以升华,从而维持和丰富人类的生活。
因此,场所反映了人与环境之间互动而整体的关系,关乎满足或制约人类的需求。
1.2场所与空间从物质层面上看,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然而,空间并不等同于场所,空间仅仅提供了人们实现各种需求的机会,只有它从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人的活动和特定的地域条件中获得意义时才能称之为场所,也就是说,场所是有意义的空间。
区分空间与场所的差别是理解场所的关键,因为空间代表的是一种相对位置,场所则体现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状态。
所以,人们定位于空间,行为于场所,空间与场所的关系就好比“房子”与“家”的关系,房子可以挡风御寒,但家是人们生活的地方。
一个特定的空间单元,或是一个特定的物质占领的空间。
后者则包含人们对地方情绪、观感、意义、象征、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关系形成的过程。
也就是说,场所不仅是单纯的物质空间,而且承载了人们认知空间的历史、经验、情感、意义和符号。
1.3 场所的精神拉丁词语“场所精神”(Genius Loci)来描述,意为人们能够超越场所的物质或感官属性来体验事物,并对场所的精神产生依附感。
J・朗(Jon Lang)用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来解释场所感,他认为场所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的,一个是心理的,前者与人的方位感,或较大的社会领域里的社会地位有关;后者与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归属感有关。
论居住区内公共空间建设
论居住区内公共空间建设摘要: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居住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休闲娱乐,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
公共空间的建设主要在于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和设置。
本文就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相关研究。
关键词:居住区;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一.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居住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休闲娱乐,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
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包括有入口、道路、各种场地、植物花卉和休憩设施等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及特征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区内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居民使用或服务的,因此公建的布局要适应儿童、老人、残疾人、学生、职工等居民的不同要求。
同时各公共服务设施又有其自身设置的经济性和要求、方便居民使用等共同特点,从而可将有利经营、互不干扰的有关项目相对集中形成各级公共活动中心。
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购物、教学、文化娱乐、游憩、社交活动等需要,居住区内必须设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其内容、项目设置必须综合考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以及年龄特征等因素,一般而言包含以下内容: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居住区作为居住单位,其效能发挥有赖于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
它相对于城市级的公建配套具有规模小、项目多、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服务范围和对象相对固定等特点。
另外,公建服务设施是确保良好人居环境的必要条件,现代化的人居环境不仅应当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住房,更需要为人们创造舒适、安静、优美的配套设施,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和社医管理,满足人们交通、购物、健身、休闲、娱乐以及日益多样化的精神生活需求。
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也就成为美化人居环境,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的必要条件。
三.当前居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一)公共空间数量不足随着经济建设节节升高,城市高楼密集,公共空间被“挤”得所剩无几。
城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问题
城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问题研究摘要:行政中心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公众形象和生活风尚。
本文对城市行政中心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以期解决城市行政中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使行政中心不仅能够满足行政办公的功能需求,还可以营造出一个环境优美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从而改善公众的居住与出行。
并且希望通过城市行政中心的建设发展来带动整个城市的进步,以达到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丰富市民生活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城市;行政中心;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我国城市行政中心现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着向心和离心两种力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城市发展阶段的各种不同形态。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项改革的全面深入,城市不断拓展着对外合作交流的空间,强化着行政中心的极化和辐射作用。
在这种大形势下,有的城市旧行政中心不再适应城市的发展的需要。
文化理念的更新和机构改革的深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行政区划调整、地方城市格局改变等原因,使我国兴起了行政中心迁建和改扩建的热潮。
这种现象也代表了城市功能结构发展的一种趋势,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和旧城的有机更新以及新区的开发利用都要求城市对自身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城市行政中心的建设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就城市行政中心建设的形式讲,目前主要分为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建和迁移重建。
从现今城市发展的阶段看,扩大行政中心的规模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其中行政办公的部分比例上会有所缩小,公共服务部分所占的比例会逐步扩大。
此外,行政中心的功能出现复合化趋势,使得其建设规模难以有定量化的目标。
作为城市核心的行政中心,有的由于负担过重,在交通上出现拥挤阻等现象。
因其集聚效应而带来的地价上涨,使得开发商盲目的大规模投资建设,使得城市的中心区容积率极高,高层建筑杂乱无章,城市的行政中心失去了应有的秩序与和谐。
这时将行政中心外迁拌入新区无疑是个上策,即可带动新区全方位的发展又可拉开城市的布局结构,改善交通大环境,同时也改善了政府的工作环境。
公共建筑室内装潢技术的探讨与分析
公共建筑室内装潢设计的探讨与分析摘要:公共建筑物的室内装潢设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对公共建筑物室内装潢进行设计时,不仅要满足特定的公共空间的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依据不同的建筑物场所进行不同的室内装潢设计。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共建筑物室内张黄的概念与常见的公共建筑物的分类,其次探讨了公共建筑物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希望能给同仁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装璜设计;公共建筑;美学1、公共建筑室内装潢设计的概念与分类1.1、公共建筑室内装潢的概念所谓公共建筑,是指那些建筑是属于社会性和公众性质的建筑,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称为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
室内装潢设计概念主要是指,采用科学的防范,将室内的美学要素和空间的空能结合起来,把涉及到装潢的各个看似独立的学科联系起来。
公共建筑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是通过对公共建筑物的室内空间进行装潢,能为来到此空间的人们提供一种科学的、高效的、舒适的空间环境,并保障在此空间的人们能够安全、无障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2、常见的公共建筑的分类常见的公共建筑可以分为以下9类:第一,商业建筑。
主要包括:商场、超市、专卖店、便利店、杂货店等。
第二,办公建筑。
主要包括:行政中心、会议室、办公室、办事大厅等第三,文化建筑。
主要包括:观演建筑、舞厅、歌厅、音乐厅、剧场、影视建筑、演播室、博物建筑、展览建筑等。
第四,旅游建筑。
主要包括:宾馆、饭店、客房、大堂、度假村等。
第五,医疗建筑。
主要包括:候诊室、治疗室、化验室、分析室、手术室、药房、急诊室、观察室等。
第六,教育科研建筑。
主要包括:教室、电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制图室、机房、多媒体教室、试验室等。
第七,体育建筑。
主要包括:体育馆、训练房、台球、保龄球、赛场、室内游泳池等。
第八,餐饮建筑。
主要包括:酒店、咖啡厅、餐厅、包房、宴会厅等。
第九,交通建筑。
主要包括:火车站、汽车站、机场、轮船码头、售票厅、安检等。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摘要: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念定义为“城市中向大众开放,为大多数民众服务的开敞空间体,是人类及其与自然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场所。
”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文化特色原则、绿色生态原则及集约节约的原则。
路桥行政中心绿轴设计总体上形成了“一轴一带四组团”空间结构,一轴即绿色景观轴,一带即蓝色滨水带,四组团即休闲游憩组团、公共活动组团、市民广场组团和办公花园组团。
路桥行政中心绿轴并没有采取传统意义的对称式处理,而是采用了以公园绿色作为基底,将建筑集中而又相对分散地布置其上的方式。
方案采用发散性的射线作为整体的基地要素,试图延续路桥这个活跃的商业城市“开放、大气、现代”的城市文脉特征。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以人为本;文化特色;绿色生态;集约节约;发散性;Abstract: The concept of urban open space is defined as “the city open to the public open space services for the majority of people in the body, human and nature c 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exchange places.” Urban open space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cultural features, green ecological principl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intensive conservation. The overall green axis of bridg e and road administrative center takes sharp of the space structure of “one axis, one ribbon with four groups”,the one axis is the green landscape,the one ribbon is the blue riparian zone, the four groups are recreational groups, public events group, the public square group and office garden tour. Road and bridge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the green axis does not take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symmetric processing, instead of using a park green as a base, construction and relatively dispersed layout on the way. The program uses a divergent ray base elements as a whole, trying to continuation of the road and bridge this active commercial city “open atmosphere” of the urban context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urban open space; people-oriente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green ecology; intensive conservation; divergent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开放空间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何做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案例
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案例第一章:项目背景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行政中心是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为更好地体现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我们有机会为一个全新的行政中心建筑进行设计,并将其打造成城市的新地标。
本文将对该项目的背景、需求、设计理念以及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1.1 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是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区域,包括政府办公区、文化活动区、商业服务区等。
现有的行政中心建筑年代久远,功能不足,不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因此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这次设计是基于对城市规划的调研以及对行政办公建筑的深入了解,希望能够打造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绿色节能的行政中心建筑,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展示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1.2 设计需求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背景,我们的设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功能需求- 行政办公区:提供政府部门办公的场所,包括办公楼、会议室、接待厅等功能。
- 文化活动区:展示城市文化、历史等信息的地方,包括展览馆、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功能。
- 商业服务区:提供商务服务和便民设施的场所,如商场、餐饮、商务会议中心等功能。
1.2.2 建筑风格需求- 现代化风格:建筑风格现代、简洁、大气,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符。
- 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和设备要求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 智能化设计:建筑内部设备和系统要求智能化,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1.2.3 城市形象需求- 作为城市的新地标,建筑外观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体现城市的活力和繁荣。
-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市民和游客参与文化活动。
第二章:设计理念在制定设计方案之前,我们首先对项目的背景和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实现设计效果打下了基础。
在设计理念上,我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2.1 界面性与功能性的统一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建筑的功能性和界面性,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建筑的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满足了不同部门的需求,同时建筑外观设计简洁大气,展现了城市的现代化风貌。
现代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与人流控制
现代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与人流控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公共建筑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涉及到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诸多领域。
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空间布局和人流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空间布局公共建筑的空间布局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立面布置。
首先应注意的是公共建筑的空间要足够开敞,气氛舒适,通风透光良好。
如医院的空间设计要有相对封闭的病房,而医生办公区和护士站则应开放灵活;图书馆大厅要宽敞高远,书架布局应合理,便于读者查阅;剧院和会议中心等场馆则要注重舞台和座位的分布,既要便于观赏和表演,同时更要考虑到观众的舒适度。
其次,公共建筑中不同功能场景所呈现的形态应各有特色。
比如,卫生间、洗手间、茶水间等辅助功能区域应区别于主业务区,以便方便使用和管理。
公园、图书馆等场馆不同功能区的布局应策略清晰,以便更好地匹配用户需求。
而行政办公区内部部门之间的布局及协作设计也很关键。
前台接待区、办公区、会议室等属于不同辖区的组织和工作单元,相应的空间分配和布局应得以区分。
同时,许多公共建筑建筑物的高度和容积都较大,如机场、购物中心等一些大型公共建筑。
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应依据需要,将空间进行分区管理,进而避免在维护和日常运营上出现困难。
为了实现有利的公共运作,空间布局应得到细节分析,确保整体效果凸显。
二、人流控制人流控制方面,公共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进出人员数量、峰值压力、人员流动路径等因素,通过科学、严密的设计来合理规划各项措施,从而为人流提供保障。
在观众过道、安检、排队通道等区域,可以通过对地面颜色和材料的选择、标志标识以及路线指引等方法,使通行秩序得以进行和维护。
同时,为了保证事故的顺畅处理,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及其应急预案。
对于高乘客密度场景下的公共交通建筑,如机场、车站、码头等,人流控制尤为重要。
公共空间要素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营建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归纳了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若干重要因素——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探讨这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力,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应用方法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
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 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
城市行政中心区域公共空间与建筑设计浅析——以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概念规划设计为例
存在 . 实现 了 际阃的交流和人与环 境的对话 人 2 )时 间: 为交流场所应具 有四维特征 . 作 3 )交流 :这是公共活动场所 的要酲
4 )文化 场 所的文化意义是 其个性的索引 和价值 取向。 规划公共空间系统由公园绿地、滨水空间、
Z ej g p o ice n  ̄ m s b p e & h T r vn i er Uron S oc an of
读 7 渐江 诸 行 政 中 0 B域 白 规 设 计 . 勺 * 计 有 借 鉴 。 对
答 爨 § R 布 置自 由.为赔物 者流动 、疏 散而设 立.办
生 活的重要设 施 , 将吸 引大量 人流停驻 使用 , 成 为其生活 能量和信 息的聚合 ,是行政 中心区
Analzng ubl pace an Ar t yi P iS c d chi ect r u al Desgn i i n Adm iitat e nsr i Cent v er oft e Ci h t y
— —
施 丁平 S i ig i hDn pn g
捕
要 : 章M建筑 城市空间环 境月方Ⅲ描 述和
1 规 划背 景
诸暨市位 于浙江省 中北部 .钱塘江流 域中 段。其南临义乌 、 阳 东 北依杭州 . 东接 绍兴, 处 长 三角 经 济发展 圈内,浙 赣铁路 自北向 南穿境 而过. 多条国道 、 省道于市域纵横 交错, 交通 极为便利 有着 良好的经济 区位条件 诸 暨市规 划行政 中心 ,位于诸暨 城东 .该 域具 有良好的 E位、交 通、环境 和用地 优势, 将是 诸暨城市拓 展的主 要方向之 一・诸 暨市行
市 气候的工具 。 小 此外, 位于 商业建蚺前的广场 , 建筑前的 广场 , 以延伸至 建筑物架 空底层 . 可 为行人提供了交通和 景观的按享空间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党校-城市公共行政学-论文)
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分校: xxxx分校专业:行政管理考试科目:城市公共行政学学号:0xxxxxxxx姓名: xxxxxxxx分数: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既为物质生产又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地域内的延伸, 是为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向城市居民和各单位提供基本服务的公共物质设施以及相关的产业和部门.城市基础设施主要由能源系统、供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城市防灾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
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紧密配合,是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正常运行的保证.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具有服务的公共性和两重性、效益的间接性和长期性、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以及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等特点。
一、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的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形成的条件。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城市形成的地点与规模,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发展的保障。
当城市发展到达一定规模后,随着人口和产业在城市的集聚,经济发展和环境、交通之间的矛盾会随即产生。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缓解这些矛盾, 如交通设施的建设, 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电力输送与天然气管道的架设,可以为城市提供稳定而清洁的能源等。
这些矛盾的解决,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中聚集效益的产生。
城市基础设施的存在和发展,促进了城市各部门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发展, 高度专业化的分工进而使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 为各部门之间迅速传递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把城市内的各要素联接成为按一定规律高速运转的有机整体提供了条件。
可以说,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产生聚集效益的决定性因素.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聚集效益又推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可以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_什么是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概念_什么是公共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增强人们对空间的舒适度。
那么,什么是公共空间设计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公共空间设计的概述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是目的和结果,也不是设计迎合少数人的标志,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大众参与并不断展现其生活变换的过程,新的设计并不仅是新的风格或新的形式,而是指新的内容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空间从物理形态上的界定可以清晰地分为:占有空间和未占有空间。
人们对空间的占有是靠物化的标识来界定的:如堆起的石头.刻有标记的界碑等,当然最有效的是建立起构筑物,或干脆建个房子来巩固对空间的占用,这样的物理界定是靠数字和实物等有形而清晰的界定。
在相当正常的情况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划分往往是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必要手段,理所当然,公共空间对于公众的利益的理解和服务负有特殊的责任,我们追求的是如何使其适应人的各种需求,而不是让公众去适应各种环境。
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机的整体,所以这个问题是我们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或者是已经成为设计师的永恒的主题!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念与方法那么总体上来说,从建筑或者项目的策划到建筑的设计、实施到最后的完成,以及到后来这些设施的运用和管理,这些和设计人员和专家都是有关系。
这当中还有对群体的教育和使用者的教育。
大家都很清楚,意大利对建筑物的保护是做的最好的。
最初这些想法来源并不是来源建筑师或者来源政府部门,而是来源于大众。
由大众发起的自下而上的运动,促进了政府采取这样一种态度。
我们看到我们的城市的面貌得到延续,文化得到发展。
我今天这个题目是我在做博士研究的时候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课题,如果单纯去研究一个建筑我该怎么去研究它,所以我很困惑。
但是当时有大量讨论我们的社会应该怎么做。
在这个时候我就发现,我们的本身,我们建筑师我们专家,我们的服务对象也就是我们的甲方,以及使用的市民和大众。
行政中心景观设计
行政中心景观设计浅议【摘要】总结了当前行政中心建筑的变化历程及景观环境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通过对当前时代环境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结合实际案例,建立新的行政中心价值观和功能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放性行政中心环境的设计思维。
【关键词】景观行政中心开放性1.行政中心建筑变化历程1.1.我国行政办公建筑演变古往今来,行政办公建筑是建筑中延续性最久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
行政办公建筑是政治权力机构与建筑的结合体,时代赋予其不同于普通建筑的政治意义,也使其得到更多地关注。
改革开放后,我国行政办公建筑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行政新区”的开发与建设。
行政办公建筑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应该承担的精神和情感的任务也愈发重要。
因此行政中心办公区被称为城市“跳动的心脏”,在城市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1.2.行政机构改革深化,政治观念的变革对景观设计的影响行政机构改革是构建政治文明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就是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当性,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改革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的职能和机构逐渐从“权力型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民主与开放日益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两大社会主流。
行政办公建筑及景观被注入了“经济、务实、高效、廉明”的时代功能要求,同时也被赋予了“城市象征”以及“城市文化载体”的精神要求。
公共环境的人气和公共活动的容纳度直接体现城市民主的包容能力。
富有生机活力,尺度宜人,富有亲和力,和谐感的行政办公建筑公共环境,成为城市表达民主文明的重要城市语言。
2.现有行政中心景观设计部分问题2.1.城市规划设计我国大部分行政广场位于行政建筑南向主入口,大尺度布景式的简单陈设,缺乏人流组织,缺乏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及休闲项目,又有些地方为了方便管理,采取禁止市民进入市政广场的做法。
因此,行政广场只是一种权力象征空间,没有发挥它“城市客厅”作用。
公共建筑空间组成与设计
提供行李寄存和托运服务的区域, 需注重安全性和便利性。
03
Hale Waihona Puke 02售票区方便旅客购买车票的区域,需设置 自动售票机等设施。
休息区
提供旅客休息和放松的区域,可设 置咖啡厅、餐厅等设施。
04
案例五:文化中心的空间设计
演艺空间
用于举办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文艺活动的区域,需考虑声学效果和舞台布局。
展厅空间
公共建筑空间组成与 设计
• 公共建筑概述 • 公共建筑空间组成 • 公共建筑空间设计要素 • 公共建筑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目录
01
公共建筑概述
公共建筑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公共建筑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大型 建筑,如图书馆、博物馆、医院 等。
特点
公共建筑具有开放性、多样性、 功能性等特点,以满足不同人群 的需求。
道路
道路是公共建筑外部的交通空 间,具有通行、引导和组织交 通的作用。
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是公共建筑外部的装饰 性小构筑物,具有美化环境、提
供休息和娱乐设施的作用。
公共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
功能适应性
公共建筑空间的设计应满足使用者的 需求,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使用场 景。
美学原则
公共建筑空间的设计应注重美学原则, 创造优美的空间形态和视觉效果。
根据公共建筑的使用需求,合理设计照明方案,提供舒适、节能、环保的照明环 境。
声环境设计
根据公共建筑的使用需求,合理设计隔音、降噪方案,提供安静、舒适的使用环 境。
空间绿化与景观设计
绿化设计
根据公共建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绿 化植物和布置方式,以营造出舒适、 美观、生态的绿化环境。
景观设计
根据公共建筑的特点和周边环境,设 计合适的景观方案,提升公共建筑的 整体形象和环境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设计论文:城市行政中心区域公共空间与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文章从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两方面描述和解读了浙江诸暨行政中心区域的规划设计,以期对相关设计有所借鉴。
关键词:城市空间环境;城市空间;城市公共空间;行政中心
1 规划背景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流域中段。
其南临义乌、东阳,北依杭州,东接绍兴,处“长三角”经济发展圈内,浙赣铁路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多条国道、省道于市域纵横交错,交通极为便利,有着良好的经济区位条件。
诸暨市规划行政中心区,位于诸暨城东区,该区域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环境和用地优势,将是诸暨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规划用地面积约。
《诸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指出诸暨市的城市性质为诸暨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工贸山水园林城市。
为体现行政中心的特点及实现行政办公事业高效、快速、协调,《诸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确定诸暨市行政中心位于城东区。
行政中心东移至城东区,位于城东区内东南位置,成为“反映诸暨城市面貌的窗口”,并定位为“行政、文娱、商业金融区”。
本次规划通过研究基地与周边地块的关系,决定以行政设施为主体,合理的配置商业、金融、文化等公建设施及绿地系统,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不设置完整居住小区;配置尺度适当的广场,规划落实行政主楼、诸暨大剧院、办证中心等。
(图1、图2)
2公共空间规划
行政中心区的公共空间是服务和完善市民生活的重要设施,将吸引大量人流停驻使用,成为其生活能量和信息的聚合,是行政中心区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它包含以下四个层面的意义:
1)空间:公建及其群落以物质空间的形态存在,实现了人际间的交流和人与环境的对话。
2)时间:作为交流场所应具有四维特征,高效方便地使用和编排空间秩序。
3)交流:这是公共活动场所的要旨。
4)文化:场所的文化意义是其个性的索引和价值取向。
规划公共空间系统由公园绿地、滨水空间、广场、组团绿地、街道构成,各类公共空间相互串联成网络,形成块状与带状公共空间相结合、主导空间和附属性公共空间相结合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系统。
它构成了整体空间体系的核心和联系骨架,具有多重功能和意义:反映行政中心区的形象和特征、记忆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体现了最重要的城市精神。
(图3)
主导空间——块状公共空间,包括广场、绿地、公园,是人们交流与休闲的主要场所。
公园和绿地相对广场有一定围蔽性,可游、可玩与自然结合更多。
广场,给市民集散、休闲、娱乐、社交、购物、通行等活动提供场所。
设计遵循人体尺度,适当而齐整,广场的规划以多功能、综合性为特点,构成市民的公共活动中心。
市政广场烘托市政厅建筑。
市政广场、建筑群、绿化、水面的整体形象是最主要的空间节点,而且是市民进行庆典、观光、观演、休憩、交往等公共活动最丰富多彩的场所。
广场留出大片草坪,布置乔木林带,以形成适当围合空间。
在轴线的中心位置布置表现城市地域特征的城雕。
行政主楼,两侧留出大片绿地,把行政主楼、市政广场与行政副楼有机联系起来。
广场周围建筑群造型既雄伟壮观,又亲切怡人。
耕读文化广场是行政中心区入口节点,由古越文化要素组成,突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街头广场是供市民休闲、社交的场地,位于城市街道之
间的中心地带,形态各异,其细部构成依靠树木、花卉、草坪、喷泉、座椅与铺地。
绿化广场是以大片草地为主的空间,点缀乔木、花卉,是城市居民散步、休憩的极佳场所,也是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工具。
此外,位于商业建筑前的广场,布置自由,为购物者流动、疏散而设立;办公建筑前的广场,可以延伸至建筑物架空底层,为行人提供了交通和景观的共享空间。
耕读文化主题公园、市级公园、组团区级游憩园、湖滨绿地、绿地与水面构成了中心区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生态绿地体系。
绿地改善了周边建筑的小环境,结合休闲娱乐设施(广告牌、购物亭、休息座椅、盆栽、雕塑,咖啡座等)为行人提供了怡人的休憩与交往空间。
附属空间——带状公共空间,包括滨水空间、街道等。
它们将是城市区域中的重要边际,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融汇、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成为主要的绿化轴向空间。
滨水空间是最亲切宜人的空间。
规划的滨水空间一般为向公众开放的空间,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浣纱湖、大夫湖、朗月湖形成的滨水空间,它们结合耕读文化广场、公园绿地与市政广场等人工环境,设计具有自然的环境特征。
在湖面周边布置水埠、小广场、大榕树,设置石凳、石桌,供人们活动,突出公共活动氛围。
滨水建筑界面,高度不宜超过建筑后退蓝线距离的1倍,并尽量向水体空间跌落,建筑造型及色彩要求轻巧通透、淡雅,建筑群天际线起伏变化,有韵律、节奏感。
街道对公共空间的意义主要在于其与行人密切相关的步行系统,如规划的林荫道、商业步行街等。
它是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规划的林荫道和园林路,以人的活动为主要内容,强调街道界面的连续和人的尺度,并统一设计人行道与建筑退界所形成的带状开敞空间。
结合街道铺装、绿化栽培、座椅、广告牌、小型街道广场,形成适宜人们休闲活动游憩的公共空间。
3建筑形态设计引导
建筑高度控制
以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为指引,塑造一个多元活力都市的景观风貌。
行政中心区域的建筑高度规划以低层建筑为主体,同时根据功能和景观的需要在适宜的地段适当布置少量高层建筑,这样有利于丰富城市中心景观,有利于营造都市生活氛围。
通过建筑层数来限定建筑物均衡建造的最高高度,保证良好的城市整体景观与街道空间。
一般住宅类建筑空间每层限高(不含低层住宅),商业办公类公共建筑空间每层限高(不包括观演类与展览类等特殊类型建筑)。
沿街建筑界面高低错落,注重街道转折处建筑的对景处理。
建筑与人行道之间以绿化作过渡,丰富沿街景观立面。
城市天际线是建筑高度形态变化的形象反映。
合理安排建筑高度的空间分布,有利于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考虑行政中心区的空间布局特征,规划在3个街面展开空间的衔接收束地段布局区段的空间制高点,南北向形成3个“波峰”与3个“波谷”相间、“韵律起伏,收放有序”的城市天际线。
行政中心区规划设置了5个空间制高点,包括具有显突高度的商业金融大厦(23层)、体量宏大的行政中心(16层)、耀江大酒店和山体(风山)等多种类型,其均布置于行政中心区中景观显要的位置,构成各功能区的景观标志。
(图4)
建筑设计导则
立意
诸暨,西施故里,青山秀水,人文荟萃,尽显吴越风情。
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见历史,在这里,我们同样希冀未来。
为新诸暨创建新的地标建筑,为新诸暨创建新的人文意境。
构思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诸暨的奇山秀水,古越大地的灵秀之气滋润着绝代佳人西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诸暨英杰才俊。
在这个青山秀水的古城里,创造出与环境相容又体现传统的现代建筑,并以她独有的方式闪烁光芒,这也正是我们的目标。
规划建筑构思紧扣诸暨的山水文化,努力创建出既能融于环境,又能体现环境的建筑,将诸暨的山水景观、珍珠文化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建筑风格
为建设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城市”,行政中心区的建筑风格应具备简约、典雅、轻盈、通透的特点,应尊重当地历史文脉和具有时代感,充分体现古越地区建筑的特征。
建筑色彩
规划采用明快的浅色调(如白、浅灰、米黄、浅蓝色等)为建筑色彩的主基调,与蓝天、绿树、水面相互映衬,强化“山水园林”城市的景观风貌。
4结语
“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简单拼凑在一起,而必须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引自马丘比丘宪章)
参考文献:
[1] 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 宛素春等.城市空间形态解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3] 梁雪,肖连望.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曾坚.建筑群与外部空间课程纲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