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之焰色反应重要考点
高一化学焰色反应要点细析 专题辅导
![高一化学焰色反应要点细析 专题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2b0e115ba8956bec0875e315.png)
高一化学焰色反应要点细析焰色反应是鉴定物质成分的一种方法,下面对焰色反应的原理和操作要点等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供学习参考。
1. 焰色反应原理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不属于化学变化。
并不是所有的金属元素都有特殊的焰色反应,如Fe 、Al 、Pt 等就没有焰色反应,所以可以用铁丝或铂丝蘸取待测液来做焰色反应实验。
2. 焰色反应操作步骤焰色反应的操作步骤可概括为“干烧”、“蘸烧”、“洗烧”。
干烧:实验之前先将铂丝灼烧至无色;蘸烧:蘸取待测液灼烧看颜色;洗烧:每次做完实验都必须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灼烧至无色。
3. 焰色反应实验注意事项(1)焰色反应所用火焰本身颜色要浅,否则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采用煤气灯较理想,若用酒精灯,则要使用其外焰的侧面灼烧。
(2)蘸取待测物的金属丝本身在火焰上灼烧时应无颜色,同时熔点要高,不易被氧化。
用铂丝效果最好,也可以用铁丝、镍丝、钨丝来代替。
(3)金属丝在使用前要用稀盐酸将其表面的氧化膜洗净,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至无焰色。
不能选用稀硫酸来洗涤,因为生成的硫酸盐沸点很高,不易除去而干扰火焰的颜色。
而金属氧化物跟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物灼烧时易汽化而挥发不影响火焰的颜色。
(4)进行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因为钾中常混有钠杂质,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光,以看清钾的浅紫色火焰。
(5)焰色反应作为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在其他化学方法无效时才使用。
由于碱金属盐易溶于水,且其水溶液均为无色,不能通过沉淀反应来检验碱金属离子的存在,因此常采用焰色反应来检验。
(6)焰色反应不属于化学检验法。
4. 典型例题分析例1 用焰色反应检验NaOH 溶液中的钠元素时,在用铂丝蘸取NaOH 溶液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确保该实验能成功进行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焰色反应知识点
![焰色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ccfac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4.png)
焰色反应知识点焰色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在许多教学课程中都有涉及。
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它是彩色火焰的变化,而不知道焰色反应的原理以及它的应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焰色反应的相关知识,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焰色反应的原理焰色反应是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的光谱分析方法,基于气体原子或离子受到特定能量激发,通过发射出特定能量的光而产生不同颜色的现象。
这个原理也叫做光谱学原理。
在焰色反应实验中,我们常常使用铁、钠、铜、锂、钾等金属离子来做实验。
这是因为在激发时,金属原子会产生不同的能级,从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例如,铁离子在高温下受到氧气的氧化,生成Fe2+离子,这些Fe2+离子在火焰中受到激发后会释放出绿色的光。
而钠离子在火焰中释放出黄色的光。
所以焰色法是一种基于元素特定颜色特定谱线的光谱分析方法,它的原理和使用谱仪的光谱分析法类似。
二、焰色反应的应用焰色反应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用处。
最常见的就是在火灾检测和安全检查中使用。
在火灾现场测量燃烧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就可以确定正确的扑救方法。
此外,焰色反应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它可以被用来定性分析不同的金属离子。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火焰发出的颜色,来判断水中是否含有某种金属离子。
这些金属离子在锥形瓶中加热时会释放颜色特定的光,这种现象被称为“焰光”。
三、焰色反应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氧气的浓度和大小: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焰色法实验必须在足够的空气流量下进行,否则会影响测量。
2. 时间的节点:焰色法实验必须在燃烧物质燃烧的稳定状态下进行测试。
例如,我们必须等到燃料完全燃烧后才能进行测试。
3. 温度的影响:燃烧物质的温度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假如燃烧物质过热,可能会导致金属离子的燃烧,从而产生比实际值更高的发光强度。
因此,精确的温度控制是很重要的。
四、实验过程焰色反应的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测试用的物质,并将其煮沸。
高一化学焰色实验知识点
![高一化学焰色实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4947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e.png)
高一化学焰色实验知识点焰色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方法,用来确定化合物或离子的存在和特征。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化合物或离子置于明亮的火焰中,观察产生的火焰颜色来判断其组成元素。
这种实验方法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化学教学和实验室分析中。
一、焰色实验的原理焰色实验的原理是基于原子的能级结构和能级跃迁的原理。
当物质受热后,其原子或离子中的电子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而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能量。
当高能级的电子返回低能级时,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即产生光。
二、焰色实验的步骤进行焰色实验时,首先需要准备所需要测试的化合物或离子的溶液。
接着,在一个适合的容器中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使液体蒸发,只留下固体样品。
然后,将固体样品放置在火焰中,观察产生的火焰颜色。
三、不同元素的焰色实验结果1. 钾离子(K+)产生紫色火焰。
这是因为钾离子在高能级和低能级之间的跃迁导致的能量释放,光的波长落在紫色区域。
2. 钠离子(Na+)产生黄色火焰。
钠离子的能级跃迁产生能量释放,导致光的波长落在黄色区域。
3. 锶离子(Sr2+)产生红色火焰。
这是因为锶离子的能级跃迁导致的能量释放,光的波长落在红色区域。
4. 钙离子(Ca2+)产生橙色火焰。
钙离子的能级跃迁释放能量,导致光的波长落在橙色区域。
5. 铜离子(Cu2+)产生绿色火焰。
铜离子的能级跃迁导致能量释放,光的波长落在绿色区域。
6. 锰离子(Mn2+)产生浅粉色火焰。
锰离子的能级跃迁产生能量释放,导致光的波长落在浅粉色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多种离子,因此会出现混合颜色的火焰。
四、焰色实验的应用焰色实验广泛应用于化学教学和实验室分析中。
它可以用于鉴定未知化合物的成分,帮助分离和鉴定杂质,检验或验证化学方程式中元素的存在和反应产物的生成等。
焰色实验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确定元素的含量和确定化合物或溶液的浓度。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焰色实验通常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高三化学 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
![高三化学 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ce0a15d9844769eae109edaa.png)
焰色反应的基本步骤实验用品:铂丝,酒精灯(或煤气灯),浓盐酸,蓝色钴玻璃(检验钾时用)。
①将铂丝蘸稀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②蘸取试样(固体也可以直接蘸取)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制钾时需要用到钠,因此钾离子溶液中常含有钠离子,而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黄色与少量的紫色无法分别出来)。
③将铂丝再蘸稀盐酸灼烧至无色,就可以继续做新的实验了。
特殊方法(借鉴)用石棉绳醮取待测金属离子的甲醇溶液直接点燃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1.准备普通石棉绳一根(约50cm)、火柴、金属的盐酸盐或硝酸盐、试剂瓶、50mL小烧杯、剪刀。
2.方法及步骤(1)分别将几种准备进行焰色反应的金属盐酸盐或硝酸盐配成甲醇的饱和溶液于试剂瓶中,备用。
(2)取20mL~30mL需要进行焰色反应的金属盐酸盐或硝酸盐分别置于50mL小烧杯中,把石棉绳的一端浸入约1cm~2cm,取出,用火柴点燃,即可明显地观察到该金属离子的焰色。
3.方法特点(1)该方法的燃料为甲醇,它的火焰颜色很淡,对金属离子焰色的观察干扰小。
(2)石棉是一种耐火材料,实验时,它只是作为燃料载体,本身并不燃烧,因而其实验效果明显好于脱脂棉或滤纸等可燃物作燃料载体。
(3)火焰较高,焰色较纯,燃烧时间较长,便于观察。
4.注意事项(1)试剂瓶中剩余溶液可用石蜡将瓶口封住,防止甲醇挥发,可再用。
(2)观察钾离子焰色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现象更明显。
•常见焰色反应的火焰颜色,钠—黄,锂—紫红,钙—砖红,锶—洋红,钾—浅紫,钡—黄绿,铜—绿。
•焰色反应口诀•口决一:钾紫钠黄(钳子夹)铷紫锂紫红,钙锶砖洋红(盖砖房,思洋房),钡铜黄绿绿(背黄驴)。
•口决二:钾浅紫,钙砖红;钠黄镁铝无;钡黄绿,铜色绿;铁无锂紫红。
•口诀三:钾紫钠黄锂紫红,铷紫铜绿钡黄绿,钙砖红,锶洋红,钴淡蓝,铁无色。
•焰色反应•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
高中化学之焰色反应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焰色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fd8a635ef7ba0d4a733bff.png)
高中化学之焰色反应知识点焰色反应是高考化学选择题中常考知识点,很重要。
而目前的高考方向是原理性考核较多,当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操作问题,以及结论性问题也是常考点,所以,焰色反应原理,操作规范,以及常考元素焰色反应现象是学习的重点。
一、焰色反应原理我们知道,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电子层排布,同种原子每一层的能量都不一样,由内向外,依次降低,不同原子同一电子层上即便有相同电子数,所在电子层的能量也不相同,它们对应的能层间的能量差也不一样。
处于基态的原子,若吸收足够的能量,最内层电子会从低能级跨越至高能级,但此时的原子是不稳定的,紧跟着,该电子会重新释放能量,发生从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释放出能量值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光子能量不同,形成的光线焰色就不一样,通过前面讲解可知,每种原子相同能层间的能量差值是不同的,比方说,氧原子中电子从M能层跃迁到K能层,和氮原子中电子从它的M能层跃迁到它的K能层,释放出的能量值是不同的,因为这两种原子,这两层间的能量差不一样,而跃迁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值和跃迁的两层间能量差相同,因此,就会释放不同能量的光线(常考的原子发出的光一般是可见光),光线能量不同,所呈现的颜色就不一样。
因此,当将某种物质在火焰上烧时,原子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电子跃迁,释放出不同能量光子,表现为不同颜色的光线。
二、操作规范1.材料准备样本(须为细粉末状)、铂丝2.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铂丝在稀盐酸中蘸洗,目的是除去表层氧化物,反应过程中,产生氯化铂,是一种易挥发物质,容易清除,若选用稀硫酸,则会产生硫酸铂,该物质沸点高,不易挥发,若清除不净,会干扰实验。
2)将上述处理过的铂丝,迅速放在酒精灯火焰中烧,至火焰颜色与原来火焰颜色一致。
3)蘸取被检验溶液,放在火焰上烧,将呈现特征颜色。
若是含K物质,须透过蓝色钴玻璃看火焰颜色,原因是现实当中,大部分钾离子溶液中,常含钠离子,而钴玻璃可以过滤钠离子的焰色。
高中化学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10熖色反应新人教版必修.doc
![高中化学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10熖色反应新人教版必修.doc](https://img.taocdn.com/s3/m/2d0d056b84868762cbaed552.png)
考点10焰色反应【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焰色反应,明确焰色反应是物质鉴别种常见的物理方法,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注意焰色反应的操作要点,特别注意焰色反应只能确定元素是否存在,不能直接确定是某种物质,关注N『与IC的鉴别与干扰。
【精确解读】1.焰色反应:(1)有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出特色的颜色的现象.(2)操作:①洗:用盐酸洗去钳丝表面的杂质②烧:将钳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于酒精灯颜色一致③蘸:蘸取试样④烧:在火焰上灼烧⑤观: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钻玻璃观察)(3)常见的颜色反应Li Na K Ca SrBa Cu紫红黄紫(透过蓝色钻玻璃片)砖红洋红黄绿绿【精细剖析】1.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过程;2.焰色现象与金属元素的存在有关,与物质组成无关.如: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包括钠单质以及钠的所有化合物。
【典例剖析】焰火“脚印”、“笑脸”、“五坏”,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焰色反应时可用铜丝蘸取待测物在火焰上灼烧B.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C.NaCl与N/CO:;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D.焰色反应后金属丝应用硫酸清洗并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火焰焰色相同【剖析】C【答案】A・代昔钳丝的金属需对被检验的元素的性质无影响,铜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干扰焰色反应,通常可用无锈铁丝代昔钳丝,故A错误;B.只有钾的焰色反应的观察需要透过蓝色钻玻璃滤去黄光,避免钠的焰色对钾的焰色的干扰,故B错误;C.因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只要含有的金属元素相同,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灼烧时火焰颜色都相同,NaCl与N出C6灼烧时,火焰颜色为钠的颜色,都为黄色,故C正确;D.硫酸可以滚解氧化物等杂质,但难挥发会残留痕迹,通常用盐酸,可以滚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故D错误;故答案为C。
【变式训练】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屮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屈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NaCl与Na2g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解析】A.孩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故A错误;B. NaCl与Na2(U 灼烧时均表现钠元素的焰色反应颜色,火焰颜色均为黄色,故B正确;C.只有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钻玻璃片观察,防止钠元素的干扰,故C错误;D.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屮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B。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燃烧及火焰的颜色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燃烧及火焰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bb776289caaedd3382c4d3d8.png)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燃烧及火焰的颜色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燃烧及火焰的颜色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已经开学啦,新学年,新方向,新规划?许多童鞋很迫不及待的迎接新学年!为大家准备了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赶紧收藏起来了!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燃烧及火焰的颜色
(一)燃烧的一般条件
1.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2.有强氧化剂如氧气、氯气、高锰酸钾等存在
3.(爆炸物一般自身具备氧化性条件,如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火药等,只要达到温度条件,可以在封闭状态下急速燃烧而爆炸)
(二)、镁在哪些气体中可以燃烧?
1、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镁在氯气中燃烧
3、镁在氮气中燃烧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三)、火焰的颜色及生成物表现的现象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4、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5、硫在空气中燃烧---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6、硫在纯氧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强烈剌激性
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黄色,生成Na2O
钾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紫色,生成K2O
铜可以在空气中受热氧化,也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uO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介绍到这里了,想必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文化知识,同时也一定不要忘了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提前做好开学的准备!。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f6e2ba8ed630b1c58eeb50f.png)
考点22 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聚焦与凝萃1.掌握碱金属元素在结构及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及特性;2.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操作。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1)相似性: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
(2)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活泼程度增强。
2、元素性质(1)相似性:均为活泼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价。
(2)递变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3、单质性质(1)相似性:均具强还原性,均具轻、软、易熔的特点。
(2)递变性:还原性依次增强,密度趋向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原因,可与卤素对比),硬度趋向减小。
4、化合物性质(1)相似性:氢氧化物均为强碱。
(2)递变性: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
5、碱金属的性质规律与特例(1)通常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
(2)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而Li只生成Li2O。
(3)碱金属单质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的密度比Na小。
(4)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Li跟水反应缓慢(LiOH溶解度小)。
(5)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6)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Li2CO3却微溶。
(7)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 3却比Na 2CO 3溶解度小。
(8)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IA 金属Na 、K 等除外。
(9)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IA 非常活泼的金属Na 、K 等除外。
如:2Na+CuSO 4+2H 2O=Cu(OH)2↓+H 2↑+Na 2SO 4。
(10)Fr 是放射性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
二、焰色反应1.概念: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种现象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操作铂丝 无色 待测物 观察火焰颜色 铂丝无色。
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
![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e2c0cf551810a6f4248617.png)
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化学焰色反应(一).钠离子: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
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
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
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
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钾离子: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
焰色反应知识点
![焰色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6f788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6.png)
焰色反应知识点一、关键信息1、焰色反应的定义: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颜色的反应。
2、常见金属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钙(砖红色)、铜(绿色)等。
3、焰色反应的用途:用于鉴别物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
4、实验操作要点:洗净铂丝或无锈铁丝,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待测物,再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焰色。
二、焰色反应的原理1、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但处于高能级的电子不稳定,会迅速回到低能级,在这个过程中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
11 不同金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其电子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不同,从而产生不同波长的光,表现出不同的焰色。
三、焰色反应的实验步骤1、准备:将铂丝或无锈铁丝用盐酸洗净,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11 选用铂丝或无锈铁丝的原因是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且对焰色反应的干扰较小。
12 用盐酸洗净的目的是去除表面可能存在的杂质,同时盐酸受热易挥发,不会对实验产生干扰。
2、蘸取:用洗净的铂丝或铁丝蘸取少量待测物质。
21 蘸取的量要适中,过多可能导致火焰颜色过深,影响观察;过少则可能导致焰色不明显。
3、灼烧:将蘸有待测物质的铂丝或铁丝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
31 火焰一般选用煤气灯或酒精灯的无色火焰,以避免火焰本身颜色的干扰。
32 灼烧时要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变化。
4、清洗:实验完毕后,用盐酸洗净铂丝或铁丝,以备下次使用。
四、常见金属的焰色特征及注意事项1、钠:焰色为黄色,其焰色明显且容易观察。
11 但要注意避免钠盐中混有钾盐的干扰,因为黄色焰色可能会掩盖钾的紫色焰色。
2、钾:焰色为紫色,但在观察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21 这是因为钾的焰色容易被钠的黄色焰色掩盖,蓝色钴玻璃可以过滤掉黄色光,从而更清晰地观察到钾的紫色焰色。
3、钙:焰色为砖红色,较为明显。
4、铜:焰色为绿色,特征较显著。
五、焰色反应的应用1、化学分析:用于鉴别物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帮助确定化合物的组成。
高中焰色反应口诀
![高中焰色反应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427f9f5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0.png)
金属焰色反应:钾紫钠黄钙砖红,钡显黄绿锶洋红,唯独有锂显紫红。
酸碱盐溶水性:钾钠硝盐溶水快,硫酸盐不溶钡铅钙,氯盐除去亚汞银,酸除硅外水中迈,钾钠钡钙胺五碱,见水立即溶起来。
焰色反应化学顺口溜1、黄钠紫铷钾,钠在焰色反应呈现黄色;铷、钾呈现紫色。
2、砖洋紫三红,钙锶锂分明;钙是砖红色;锶是洋红色;锂是紫红色。
3、黄绿钡绿铜。
钡是黄绿色;铜是绿色。
紫红浅紫锂钾呈,铷呈紫色锶洋红,砖红黄色钙和钠,钡色黄色绿色铜。
化学焰色反应口诀看,那里坐着一个人带着紫红色的礼(锂)帽(锂离子焰色反应为紫红色)腰扎黄绿色的钡带(钡离子焰色反应为黄绿色)坐在含钙的红砖上(钙离子燃烧砖红色)正用他那刻有紫色金鱼(铷)的绿色铜剪刀(铷离子焰色反应为紫色;铜离子焰色反应为绿色)修理他那蜡(钠)黄蜡黄的浅指(紫)甲(钾)(钠离子焰色反应为黄色;钾离子焰色反应为浅紫色)还不时鼓起他那洋红色的腮(锶)帮子(锶离子焰色反应为洋红色)酸碱指示剂变色口诀高中化学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甲基橙、石蕊和酚酞。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点1~4点4,小于3点1为红色,在3点1到4点4之间为橙色,大于4点4为黄色。
石蕊溶液变色范围为5到8.小于5为红色,位于5到8之间为紫色,大于8为蓝色。
酚酞试液变色范围为8点2到10.小于8点2为无色,位于8点2到10之间为浅红色,大于10为红色。
将它们变成口诀有助于记忆.如:甲基橙:甲基橙色三四点(3.1-4.4为橙色)酚酞:太太八十红颜在(8.2-10显红色)石蕊:十女舞罢(五八)紫花开(5-8为紫色)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的共轭酸碱对具有不同结构而呈现不同颜色。
当溶液的pH改变时,指示剂得到质子,由碱式转变为共轭酸式,或失去质子,由酸式转变为共轭碱式,由于其结构的转变而发生颜色的变化。
高考化学之焰色反应要紧考点
![高考化学之焰色反应要紧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713ae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61.png)
高考化学之焰色反应要紧考点焰色反应是高考化学选择题中常考要点,非常重要。
而现在的高考方向是原理性考核较多,当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操作问题,以及结论性问题也是常考点,所以,我们就将焰色反应原理,操作规范,以及常考元素焰色反应现象做个容易讲解,期望能帮到大伙。
一、焰色反应原理大家知晓,每一种原子都有我们的电子层排布,同种原子每一层的能量都不同,由内向外,依次减少,不一样原子同一电子层上即便有相同电子数,所在电子层的能量也不相同,它们对应的能层间的能量差也不同。
处于基态的原子,若吸收足够的能量,最内层电子会从低能级跨越至高能级,但此时的原子是不稳定的,紧跟着,该电子会重新释放能量,发生从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释放出能量值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光子能量不一样,形成的光线焰色就不同,通过前面讲解可知,每种原子相同能层间的能量差值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氧原子中电子从M能层跃迁到K能层,和氮原子中电子从它的M 能层跃迁到它的K能层,释放出的能量值是不一样的,由于这两种原子,这两层间的能量差不同,而跃迁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值和跃迁的两层间能量差相同,因此,就会释放不一样能量的光线(常考的原子发出的光一般是可见光),光线能量不一样,所呈现的颜色就不同。
因此,当将某种物质在火焰上烧时,原子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电子跃迁,释放出不一样能量光子,表现为不一样颜色的光线。
二、操作规范1.材料筹备样本(须为细粉末状)、铂丝2.操作步骤及需要注意的地方1)铂丝在稀盐酸中蘸洗,目的是除去表层氧化物,反应过程中,产生氯化铂,是一种易挥发物质,简单清除,若选用稀硫酸,则会产生硫酸铂,该物质沸点高,不容易挥发,若清除不净,会影响实验。
2)将上述处置过的铂丝,飞速放在酒精灯火焰中烧,至火焰颜色与原来火焰颜色一致。
3)蘸取被检验溶液,放在火焰上烧,将呈现特点颜色。
若是含K物质,须透过蓝色钴玻璃看火焰颜色,起因是现实当中,大多数钾离子溶液中,常含钠离子,而钴玻璃可以过滤钠离子的焰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辑)考点22 碱金属元素 焰色反应(含解析)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辑)考点22 碱金属元素 焰色反应(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a487bd220912a216147929fa.png)
考点22 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聚焦与凝萃1.掌握碱金属元素在结构及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及特性;2.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操作。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1)相似性: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
(2)递变性:核电荷数依次增多,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活泼程度增强。
2、元素性质(1)相似性:均为活泼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均为+1价。
(2)递变性: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3、单质性质(1)相似性:均具强还原性,均具轻、软、易熔的特点。
(2)递变性:还原性依次增强,密度趋向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原因,可与卤素对比),硬度趋向减小。
4、化合物性质(1)相似性:氢氧化物均为强碱。
(2)递变性: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
5、碱金属的性质规律与特例(1)通常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
(2)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而Li只生成Li2O。
(3)碱金属单质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的密度比Na小。
(4)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Li跟水反应缓慢(LiOH溶解度小)。
(5)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6)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Li2CO3却微溶。
(7)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 3却比Na 2CO 3溶解度小。
(8)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IA 金属Na 、K 等除外。
(9)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IA 非常活泼的金属Na 、K 等除外。
如:2Na+CuSO 4+2H 2O=Cu(OH)2↓+H 2↑+Na 2SO 4。
(10)Fr 是放射性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
二、焰色反应1.概念: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这种现象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操作铂丝无色 待测物 观察火焰颜色 铂丝无色。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口诀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cd20e0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b.png)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口诀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其涉及到各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特点。
为了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一知识点,不少学生和老师都总结出了简洁易记的口诀。
以下是流传较广的几则高中化学焰色反应口诀:1. 钾紫钠黄(如:点镁无感)“钾紫”是指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现出紫色。
“钠黄”是指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现出黄色。
2. 钡橙绿红(钡、铬、钙、铜)“钡橙”是指钡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现出橙色。
“绿红”是指钙、铜元素的焰色反应分别呈现出绿色和红色。
3. 锂紫红,锶洋红(如:点A锂紫红)“锂紫”是指锂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现出紫色。
“红锶”是指锶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现出红色。
4. 铜色绿黄(如:点镁无感)“铜色”是指铜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现出绿色。
“黄”是指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现出黄色。
5. 铝、镁,烟花璀璨(如:点镁无感)“铝、镁”是指铝和镁元素的焰色反应都较为明显,常用于烟花中增加色彩。
6. 锂紫、钠黄、铜绿、钾紫、铷紫、铯紫、钙砖红、锶洋红、钡橙黄、银白。
(如:点镁无感)这是对不同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详细总结,从锂到银的各种元素都有独特的焰色反应,这样的口诀有助于全面记忆和理解焰色反应的知识点。
7. 钾浅黄,钠暗黄,铷紫蓝,钙砖红,钡黄绿,铜蓝绿。
(如:点镁无感)此口诀针对特定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深入了解不同金属元素在焰色反应中的表现有很好的帮助。
8. 紫铜黄绿钡锶光,钠黄锂紫红铝芒。
(如:点镁无感)这则口诀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多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特点,便于记忆。
9. 钾紫钠黄锂紫红,钡橙绿蓝铜蓝紫。
(如:点镁无感)这是一则比较全面且简洁的口诀,涵盖了多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特点。
10. 钾紫银白钠砖黄,铷紫钙钛铁粉绿。
(如:点镁无感)这则口诀对一些常见的金属元素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和归纳。
总的来说,以上口诀各有千秋,各有侧重。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口诀进行学习和记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焰色反应知识点总结
![焰色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f89b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e.png)
焰色反应知识点总结一、原理焰色反应的原理是基于元素在燃烧时发出特定的颜色。
当化学元素处于高温火焰中时,其外层电子受激发之后跃迁回基态时会发出特定的波长的光,从而产生特定的颜色。
这种现象称为原子发光光谱。
每种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原子发光光谱,通过观察这些光谱可以对元素进行化学鉴定。
二、实验操作1. 实验仪器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仪器通常是Bunsen燃烧器。
Bunsen燃烧器可产生高温的火焰,适合进行焰色反应实验。
2. 实验步骤首先,准备待测的化学元素样品。
将Bunsen燃烧器点燃,调整燃气流量和通风口,使火焰呈现出明亮而均匀的蓝色。
然后,将化学元素样品置于火焰中,等待片刻观察火焰的颜色变化。
不同元素在火焰中的颜色会有所差异,根据观察到的颜色可以对元素进行初步的鉴定。
3.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操作Bunsen燃烧器时要小心,以防火焰燃烧不稳定造成事故。
-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火焰产生的有害气体滞留。
- 防止化学元素样品飞溅,造成人身或环境的伤害。
- 对于有毒、易燃的化学元素样品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
三、影响因素进行焰色反应时,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需要予以注意。
1. 元素含量元素含量的高低会影响其在火焰中的颜色表现。
一般来说,元素含量越高,火焰颜色越明亮鲜艳。
因此,在进行焰色反应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含量。
2. 火焰温度火焰的温度也会对焰色反应结果产生影响。
较高的火焰温度可以使元素产生更明亮的颜色,而较低的火焰温度则会使颜色显得暗淡。
3. 元素化合态元素的化合态也会对焰色反应的结果产生影响。
不同化合态的元素在火焰中产生的颜色可能不同,因此在进行焰色反应时需要考虑元素的化合态。
四、应用焰色反应在化学分析、矿物鉴定、药物检验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化学分析焰色反应常用于对化学元素的鉴定。
通过观察元素在火焰中的颜色,可以初步确定化合物中所含的元素成分,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7a0e3e2c168884868762d669.png)
[解析] 氯化物绝大多数都是易溶的,只有氯化银不溶, 用稀盐酸洗涤灼烧可使铂丝上残留的阳离子除去。 2、酒精燃烧的火焰本身是淡蓝色的,但我们使用酒精灯时 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实际上也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
[解析]存在一些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改变了火焰的颜色,有钠 离子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都是黄色的。
焰色反应是部分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丌同的金属元素具有丌同的焰色利用该性质可以鉴别部分金属?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只要含有该元素就具有该性质?四焰色反应的用途离子检验焰火材料焰色反应五思考解析氯化物绝大多数都是易溶的只有氯化银丌溶用稀盐酸洗涤灼烧可使铂丝上残留的阳离子除去
知识点——
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 【三、几种金属的焰色】
钠:黄色 钾:浅紫色。 说明: ①焰色反应是部分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不同的金属元素具 有不同的焰色,利用该性质可以鉴别部分金属。 ②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只要含有 该元素,就具有该性质。
【四、焰色反应的用途】
①离子检验 ②焰火材料
焰色反应 【五、思考】
焰色反应
【一、定义】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 的颜色,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
【二、操作】
(1)将铂丝(或光泽无锈的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火焰上灼烧 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 (2)蘸取试样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的焰色时要 透过蓝色钴玻璃来观察。 (3)用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检验下一个试 样。
焰色反应谢谢观赏!源自
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
![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ec3aa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7.png)
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化学焰色反应知识点化学焰色反应 (一).钠离子: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
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
即使是近乎无色 (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
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 (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 (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 (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
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钾离子: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 (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 5~6 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 酒精法):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 1 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 ; 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之焰色反应重要考点
焰色反应是高考化学选择题中常考知识点,很重要。
而目前的高考方向是原理性考核较多,当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操作问题,以及结论性问题也是常考点,所以,小编就将焰色反应原理,操作规范,以及常考元素焰色反应现象做个简单讲解,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焰色反应原理
我们知道,每一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电子层排布,同种原子每一层的能量都不一样,由内向外,依次降低,不同原子同一电子层上即便有相同电子数,所在电子层的能量也不相同,它们对应的能层间的能量差也不一样。
处于基态的原子,若吸收足够的能量,最内层电子会从低能级跨越至高能级,但此时的原子是不稳定的,紧跟着,该电子会重新释放能量,发生从高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释放出能量值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光子能量不同,形成的光线焰色就不一样,通过前面讲解可知,每种原子相同能层间的能量差值是不同的,比方说,氧原子中电子从M能层跃迁到K能层,和氮原子中电子从它的M能层跃迁到它的K能层,释放出的能量值是不同的,因为这两种原子,这两层间的能量差不一样,而跃迁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值和跃迁的两层间能量差相同,因此,就会释放不同能量的光线(常考的原子发出的光一般是可见光),光线能量不同,所呈现的颜色就不一样。
因此,当将某种物质在火焰上烧时,原子吸收能量后,就会发生电子跃迁,释放出不同能量光子,表现为不同颜色的光线。
二、操作规范
1.材料准备
样本(须为细粉末状)、铂丝
2.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铂丝在稀盐酸中蘸洗,目的是除去表层氧化物,反应过程中,产生氯化铂,是一种易挥发物质,容易清除,若选用稀硫酸,则会产生硫酸铂,该物质沸点高,不易挥发,若清除不净,会干扰实验。
2)将上述处理过的铂丝,迅速放在酒精灯火焰中烧,至火焰颜色与原来火焰颜色一致。
3)蘸取被检验溶液,放在火焰上烧,将呈现特征颜色。
若是含K物质,须透过蓝色钴玻璃看火焰颜色,原因是现实当中,大部分钾离子溶液中,常含钠离子,而钴玻璃可以过滤钠离子的焰色。
三、常考元素焰色反应中火焰颜色
Na:黄色K:紫色Ca:砖红色Cu:蓝绿色Sr:洋红色Ba:黄绿色Li:紫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