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奇异的琥珀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462ca4ad02de80d5d84004.png)
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导学案
科学与发现
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父亲的怀表里会藏着生物吗?为什么救了一只小海龟,会给幼龟群带来灭顶之灾。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之道无处不在,一个个奇妙而有趣的疑问在召唤我们去探索,去解答。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语文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奇异的琥珀
![奇异的琥珀](https://img.taocdn.com/s3/m/4222e223cfc789eb172dc829.png)
课题: 21、奇异的琥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我能把字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hǔpòsōnɡzhībāoguǒshânchū??()()()()????pãnɡpài niánchóu xiánɡxìwēnɡwēnɡ??()()()()(3)思考:琥珀是什么?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汇报交流】1、对照图片,练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给课文分段。
课堂检测辨字组词。
????珀()湃()脂()晌()????泊()拜()指()响()????渗()黏()稠()详()????掺()粘()调()祥()?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约摸——澎湃——仍旧——推测——自我评价:课题:21、奇异的琥珀(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琥珀形成过程。
2、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
导学流程【回顾课文】课文写了关于琥珀的哪些内容?哪方面内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内容是对琥珀的真实描绘?【品读感悟】默读形成过程部分思考:文中描写的琥珀是什么样子?要形成这样的琥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它的发现过程是否也存在着一种巧合呢?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默读思考最后一自然段。
【拓展提升】看看描写琥珀样子的语句,和前文中的哪些描写相吻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课堂检测试用小标题简要概括琥珀的形成过程。
????????2.形成这块奇异的琥珀需要哪些条件?????推荐阅读:《两个孩子的科学研究》。
21 奇异的琥珀
![21 奇异的琥珀](https://img.taocdn.com/s3/m/981e5536580216fc700afda9.png)
21、
奇异的琥珀
制作:书心香醇
什么是琥珀?
琥珀是古代松柏脂的化石,淡
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很脆,燃 烧时有香气,可以入药,或做装饰品。
前( 大(
)后( ) )世界
成千上( )
来( )不易
三、缩写下列句子。
1.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阳光照射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我们看见毫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作业:
2、课文中的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
3、孩子的父亲说了些什么? 4、课文是如何描写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
一、正确搭配词语。 飒飒地 快乐地 嗡嗡地 飞舞 照射 响 高大的 长长的 透明的 腿 松树 松脂
慢慢地
热辣辣地
穿过
爬
厚厚的
澎湃的
波涛
琥珀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Βιβλιοθήκη 翻( )怒( ) 灭( )之灾
宝石级的琥珀 年龄在500年 到5000年之 间
结构梳理:
全文共有(18 )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1-12 ): 写这块奇异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部分(13-17 ): 写琥珀的发现过程。 第三部分( 18 ): 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奇异的琥珀
地壳变化 漫长岁月
1、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
把课文里写时间的句子抄下来,体会作者怎
样生动形象地描写琥珀由远古时代到今天的 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版六年级上1—30中心思想
![S版六年级上1—30中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2fe63fac8d376eeaeaa31d7.png)
1 稻草人课文通过对稻草人的一夜所见和他的描写,刻画了一个、的稻草人的形象,表达了他因能力有限,无力挽救的痛苦心情。
2 寓言两则《自相矛盾》比喻自己的言行,不能自圆其说。
警示人们要,不要。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
3 卖火柴的小女孩本文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
4 《刺猬汉斯》课文讲述了富有农夫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事,表现了主人公汉斯的品质,同时还告诉我们做人要。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课文讲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放鹅男孩子的历险记,表现了尼尔斯能改正的缺点,勇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6 《开国大典》课文通过记叙1949年10月1日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的感情。
7《望大陆》《望大陆》是国民党元老病重时写的一首哀歌,饱含着他期望和的情感,也表现了他有生之年未能的失望之情。
8《明天更辉煌》本文是献给的一首赞歌,表达了华夏子孙期盼的强烈愿望,赞扬了香港同胞的精神,全诗充溢着因香港回归祖国而的浓浓深情。
9《山海关》本文通过描写我国著名的以及“我”站在山海关上抒发了“我”对山海关的。
10《太阳与士兵》课文以为题材,用角色对话的方式行文,表达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歌颂了他们。
11《永远的歌声》本文通过写童年期时“我”和为生病的老师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
12《秋天的怀念》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鼓励儿子的故事,歌颂了母爱的,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以及两种评价对他和作者从中感悟到的。
14花边饺子里的爱课文讲了作者童年时,妈妈的花边饺子给了他,给妈妈过生日,他也包了一个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和儿子之情。
15为了五美元的礼物本文通过讲述十二岁的鲁本用的时间为母亲的故事,表达了鲁本对母亲。
16古诗三首《石灰吟》这首诗中诗人借来抒写的意志和节操。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1)奇异的琥珀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1)奇异的琥珀](https://img.taocdn.com/s3/m/64f58f0ef8c75fbfc67db2cf.png)
……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 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 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颗老松树上。”
琥珀 欣赏
琥珀 欣赏
琥珀 欣赏
琥珀饰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hǔ pò
琥珀
zhī
松脂
guǒ shèn
包裹 渗出
pénɡ pài
澎湃
nián chóu xiáng
黏稠 详细
cān
美餐
là
热辣辣
解开琥珀形成之谜
(1)主人翁苍蝇和蜘蛛当时在干什么? (2)它们是怎样包在琥珀里的? (3)要形成这个奇特的松脂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4)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了 , 那 些 松
从那块琥珀,我们
化
可以推测发生在
石
一万年 前的 故事
的 价
的详细
值
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 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
琥珀简介
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 在琥珀这种化石的植物脂内,常常包裹着植物 碎屑和各种远古的小动物。在蜜汁般的色泽内, 常常能发现一只苍蝇的翅膀,或者一个小小的 甲虫,一丝一缕,清晰可见。可谓变化多端, 异彩纷呈。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 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把你的想象写出 来。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第五单元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稿第五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f95d451f4431b90d6c85c753.png)
六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21、奇异的琥珀课型:精读课备课:邓淑敏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和相关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二、导入三、感知课文内容1、指名读课文。
(1)纠正读音(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什么故事?交流汇报小节2、理清思路(1)课文中哪些部分是写这个故事的?(2)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交流展示(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细读感悟1、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课文中的这块琥珀室怎么被发现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孩子的父亲说了些什么?(2)课文时怎样描写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的?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
2、学习第三部分。
(1)思考: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科学价值?(2)琥珀的星辰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三、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随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hu po song zhi peng pai nian chou xiang xi bao guo(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琥()珀()脂()膨()稠()唬()柏()指()澎()绸()三、仿写词语。
飒飒:热辣辣前俯后仰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柔嫩()()猛烈()()详细()()快活()()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在那块()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
还可以想象(),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
1、这块琥珀的特点是什么?2、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科学价值?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22*表里的生物课型:略读课执笔:邓淑敏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蝎、蟋蟀、蝈”4个生字,读读记记:“蝎蟋蟀、蝈蝈、恐怖、和谐、呈现”等词语。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五单元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 语文S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五单元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 语文S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774df2a58da0116c174984.png)
语文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共5题;共36分)1.看拼音写汉字。
hǔ pòzhīguǒshèn pénɡ pài nián chóu xiáng cān________ 松________ 包________________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细美________2.形近字组词。
蜘:________ 脂:________知:________ 指:________3.正确搭配词语。
飒飒地________ 飞舞高大的________ 腿快乐地________ 照射长长的________ 松树嗡嗡地________ 响透明的________ 松脂慢慢地________ 穿过厚厚的________ 波涛热辣辣地________ 爬澎湃的________ 琥珀4.填空。
琥珀形成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说这真是块奇异的琥珀。
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不是琥珀吗?②那些松脂球不是成了化石吗?二、阅读理解(共2题;共25分)6.阅读短文《奇异的琥珀》片段,回答问题。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
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
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
那孩子赤着脚,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摘录文中描写海浪汹涌的词语。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填空题,(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填空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0a1c39227916888486d7f1.png)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填空题姓名:座号1.《自相矛盾》讲述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被别人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道破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矛盾相互抵触。
2、《画蛇添足》中那个先画成蛇的人做错事是:给蛇添上脚。
其中道破原因的句子是“蛇固无足,子安能为知足?”故事讽刺了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做多与的事,否则会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_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故事中小女孩擦燃的火柴,照亮了我们关注下层人民的眼睛。
她先后看到过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文中的两个幸福分别指:第一个“幸福”的含义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在种种美妙的幻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我们还知道他的童话有《丑小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
4、《刺猬汉斯》文中的汉斯是一个坚毅、勤劳、淳朴、善良的人;《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作者是塞尔玛.拉格洛芙。
5、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段文字选自《开国大典》,文章主要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
主要写了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场面。
话中的“宣告”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表达了全国人民(无比欢心)(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
1、《开国大典》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典礼的盛况,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大众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自豪的炽热情感。
文章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大会前——大典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
6、(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忘我故乡);(故乡永不见兮),永不能忘。
语文复习资料-按课文内容填空(语文出版社 S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
![语文复习资料-按课文内容填空(语文出版社 S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209897e27d3240c8447ef9d.png)
按课文内容填空1.《稻草人》是一篇故事,作者是。
文章讲述了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的稻草人的形象。
2.《自相矛盾》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画蛇添足》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画蛇添足”常用来比喻。
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国著名作家写的一篇,描述了故事,揭露了,表达了作者。
其中,文末最后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第一个“幸福”是指,第二个“幸福”意味着。
4.《刺猬汉斯》的作者是国的作家,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的主人翁形象。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作者是瑞典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文章讲述了,说明尼尔斯是一个的人。
6.《开国大典》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的盛况,表达了。
开国大典于年月日在举行,典礼分为、、、、等流程。
7.《望大陆》的作者是,该诗表达了作者。
其中,“”出自北朝民歌。
“山之上,国有殇”借用了的《九歌》中“国殇”一词,该句可翻译为。
8.《明天更辉煌》是献给的一首赞歌,表达了。
香港于年月日回到祖国怀抱,伟人做出了巨大贡献,“回归的航向”喻指他提出的战略。
你从“斩荆棘,破巨浪”可以联想到成语和。
9.《枣核》一文中“枣核”象征了。
10.《太阳与士兵》一文采用的方式行文,表达了边防战士,歌颂了他们。
通过读文,你体会到边防战士是的士兵。
11.《永远的歌声》主要写了的事,表达了。
歌声代表了。
12.《秋天的怀念》作者是,他的代表作还有。
文中最后提到“菊花”的原因是。
13.《“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文中,“精彩极了”体现了,“糟糕极了”反映了。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中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
14.《花边饺子里的爱》作者是,表达了。
文中“拮据”的意思是,“历久常新”的意思是。
15.《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讲述了的故事。
文中母亲对生活唯一的企盼是,这表现了母亲;鲁本千辛万苦为母亲准备礼物,体现了。
文中“梦寐以求”的含义是,这次体现了鲁本。
21奇异的琥珀(集)
![21奇异的琥珀(集)](https://img.taocdn.com/s3/m/c24ab76c561252d380eb6eac.png)
形成(1—12)
21、奇异的琥珀 发现(13—17)
样子、价值(18)
教学反思:
主备教师:李芳时间:2011年11月15日
课题
21、奇异的琥珀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深入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
1.课文中的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2.孩子的父亲说了些什么?(追问:你怎样理解他说的“很少见的”?——这确实是一块奇异的琥珀。)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的?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二)学习第三部分(第18自然)
主备教师:李芳时间:2011年11月15日
课题
21、奇异的琥珀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2)变成化石。
3.你认为作者推测的这几个阶段的详细情形
合理吗?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他根据什么推测出发生在一万年前故事的详细情形的?(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谈谈自己的体会,悟出:琥珀形成有哪些必要的条件?)(奇异之处:1、这块琥珀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2、“好好地躺着”3、更奇异的是“每一根毫毛”都完整无损,而且看得出它们当时因挣扎,在黏稠的松脂中留下黑色的圆环。这“奇”就奇在事情太巧合了。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故事的详细情形的。)(学生交流后,总结奇异的琥珀形成的条件是:(1)必须是炎热的夏季,必须是老松树,这样才会滴下较多的松脂。(2)必须是蜘蛛扑过来的那一刹那,不然只包一个昆虫,或者一个没有。(3)树林的不远必须有海,这样地质变迁时才会形成化石。(4)必须要很长时间。)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_奇异的琥珀》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5)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_奇异的琥珀》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5)](https://img.taocdn.com/s3/m/36147420ce2f0066f433220b.png)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卷(5)一、填空题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 看拼音写词语。
3. 照样子写词语。
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
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从中体会到________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
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从中体会到________五、按要求写句子.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松脂里。
(改为比喻句)________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缩句)________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改病句)________六、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________ (2)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________ (3)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________(4)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________(5)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卷(5)一、填空题1.【答案】mo,zhī,zhān,bī,dǎn,cè【考点】拼音奇异的琥珀【解析】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
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粘zhān 黏的东西互相连结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几块糖~在一起了。
糖~牙。
nián姓。
故选“沾”。
掸shàn我国史书上对傣族的一种称呼。
dǎn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掉衣服上的雪。
故选“dǎn”。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_奇异的琥珀》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4)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_奇异的琥珀》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4)](https://img.taocdn.com/s3/m/0df1ec71680203d8cf2f240b.png)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卷(4)一、填空题。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他带着孩子在大海上航行,平时péng pài________的大海今天却显得出奇的平静。
他一边喝着nián chóu________的酸奶,一边给儿子讲sōng zhī________形成hǔ pò________的详细过程。
2.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美:①美丽;好看②使美丽③令人满意的;好④得意4. 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几十年________几百年________几千年________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________(2)________爸爸________你看________他快活地叫起来________这是什么________(3)________这是琥珀________孩子________他高兴地说________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________一个苍蝇________一个蜘蛛________这是很少见的________5.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改为“被”字句:________(2)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缩句:________二、阅读练习.阅读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hǔ pò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nián chóu 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相应的词语。
(2)在“________”中填上合适的词。
(3)这块琥珀有着怎样的价值?________ (4)用“∥”给这段话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奇异的琥珀》同步练习卷(4)一、填空题。
21 奇异的琥珀_生字词学习
![21 奇异的琥珀_生字词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19046d2ebd64783e09122ba8.png)
第二十一课奇异的琥珀会认字:会写字:h^ p7 zh~ ni1n ch5u琥珀脂拼音拼音琥脂稠黏珀渗裹h^ p7 zh~ sh-n gu6p9ng p3i ni1n ch5u xi1ng澎湃黏稠详h^琥珀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躺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p7琥珀我有一块透明的琥珀。
zh~松脂脂肪在松树林里,我们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ni1n黏稠黏液一只蜘蛛掉进了一滴黏稠的松脂里。
ch5u黏稠稠密一只蜘蛛掉进了一滴黏稠的松脂里。
h^左右结构琥珀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躺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
王部p7左右结构琥珀我有一块透明的琥珀。
王部zh~左右结构松脂脂肪在松树林里,我们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月部sh-n左右结构渗出渗透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氵部gu6上中下结构包裹裹足不前松脂把两只困在里面的小虫重重包裹起来了。
亠部p9ng左中右结构澎湃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都卷到了岸边。
氵部p3i左中右结构澎湃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都卷到了岸边。
氵部ni1n左右结构黏稠黏液一只蜘蛛掉进了一滴黏稠的松脂里。
黍部ch5u左右结构黏稠稠密一只蜘蛛掉进了一滴黏稠的松脂里。
禾部xi1ng左右结构详细详尽从那块琥珀,我们就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讠部。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21 奇异的琥珀课后辅导练习第五篇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21 奇异的琥珀课后辅导练习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d0655a6c175f0e7cd137ac.png)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五单元21 奇异的琥珀课后辅导练习第五篇第1题【填空题】正确搭配词语。
飒飒地______ 飞舞高大的______ 腿快乐地______ 照射长长的______ 松树嗡嗡地______ 响透明的______ 松脂慢慢地______ 穿过厚厚的______ 波涛热辣辣地______ 爬澎湃的______ 琥珀【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翻______怒______ 前______后______灭______之灾大______世界成千上______ 来______不易【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的琥珀______的松脂______的光彩______的事情【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蜘:______ 脂:______知:______ 指: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填空。
琥珀形成经过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说这真是块奇异的琥珀。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读课文《奇异的琥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前______后______ 灭______之灾大______世界【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9题【语言表达】缩写下列句子。
①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②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挣扎②化石【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②树断绝了生机。
【答案】:【解析】:第12题【语言表达】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①松脂包住了蜘蛛。
②松脂淹没在泥沙下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小结,过渡:作者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还恰当使用了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故事写得多么生动有趣,吸引人啊!
2、探究、理解推测、想象的合理性,训练思维。
(1)“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约摸算来也总有一万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总有一万年了”是什么意思?
(3)请同学们把讲这块琥珀形成经过的部分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第一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样子和它的价值。)
(5)请四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小组学习。
3、全班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课文中哪一部分讲了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上下)午第节
课题
六年级第五单元第21课《奇异的琥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澎湃、黏稠”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H因为我们知道: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作者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后来地壳变化,陆沉海漫,琥珀被埋于海沙之下。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伏下了一笔。
I因为看到:“两只小虫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所以推测出它们“身上粘满了灰尘”,而且被包裹时进行了挣扎。
教学准备
琥珀工艺品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奇异的琥珀》。(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展示琥珀工艺品图片,引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指导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语(2)思考: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
E因为两只小虫同时被包住,所以作者想象这两个家伙,一个美得想歇,一个馋得想吃,都没发现大祸临头——松脂滴落!
F因为有松脂滴下来,所以推测出两只小虫子是停在松柏树上。
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在天气炎热时,松柏才会渗出树脂,所以推测出当时处在夏天一个炎热的晌午。
G因为是炎热的晌午,所以松脂才不停地滴下来,形成松脂球。
一万多年前的事我们不可能知道,作者也并未亲眼见过,那么这个故事作者是依据什么,怎么写出来的?
生:“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
根据琥珀的样子,推测想象出来的。
师:看来,这块琥珀的样子很重要。
自由读,记住这块奇异的琥珀。
(2)的确,这个故事里充满了作者丰富的推测与想象。
你认为作者的推测、想象合理吗?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12自然段),找个例子说一说。
预设:学生的汇报可分为2种情况——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
①生:默读,思考。指名说
②组内交流: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认为合理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A因为看到了在这块透明的琥珀里有蜘蛛和苍蝇两只小虫子,所以作者推测出两只小虫子被包住的一瞬间离得很近。
……
生:认为不合理的地方:蜘蛛吃食的方式不合理
(想象的不唯一性)苍蝇未必是飞累了才停在大松树上
……
(3)了解推理过程,体会合理性。
作者看着这块包着两只小虫的奇异琥珀,是怎么一步步推测、想象的?
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感知推理过程。
问题1:看到这块包着两只小虫的琥珀,你们会想什么?
(两只小虫是怎么进去的?)
教学反思
问题2:琥珀是古代松脂变成的化石。你们说两只小虫是怎么进去的?
(小虫被松脂包裹住了。)
——所以,作者推测出:形成这样一块琥珀要有松脂。
问题3:松脂从哪来呀?
(松脂是大松树渗出来的)
——由此,作者推测出还要有大松树。
问题4:看到这块包着两只小虫的琥珀,你们还会想什么?
(怎么就同时包住了2只小虫?)
问题5:蜘蛛是苍蝇的天敌,怎么就同时包住了这样2只小虫?
练习作
业设计
1、练习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21、奇异的琥珀
思考: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
它是怎么形成的?
它有什么价值?
相关知识
链接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可入药,做装饰品。
小结:先写琥珀形成的故事,更能吸引读者。一下子将读者拉到一万年前的场景,生动、有趣。
3、这篇课文不仅材料安排有特点,而且还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读起来让人感到生动亲切。
你还记得那个拟人句吗?
师:引导学生注重总结方法:把物当成人来写。注意:不能用比喻词
(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
春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哗直响。
练习作
业设计
一.照样子把词语补充完整。
前(俯)后(仰)(承)前(启)后
前( )后( )前( )后( )
( )前( )后( )前( )后
二.写出近义词。
约摸( ) 推测( ) 仍旧( )
仔细( ) 晌午( ) 照射( )
三.写出反义词。
柔嫩( ) 火热( ) 古老( ) 继续( )
四.填上合适的词:
( )的琥珀 ( )的琥珀( )的松脂( )的松脂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奇异的琥珀》。
二、浏览课文,梳理知识。
浏览课文,回忆:课文围绕奇异琥珀介绍了哪些知识?
预设: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归纳
1琥珀:是古代松脂变成的化石。
2琥珀的形成需要:——归纳出:琥珀形成的主要条件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上下)午第节
课题
六年级第五单元第21课《奇异的琥珀》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板书设计
21、奇异的琥珀
推测想象合理
语言准确形象(修辞)
表达顺序引发兴趣
相关知识
链接
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可入药,做装饰品。
二次备课
(2)试着写拟人句,看看你能写出几个。
小结:写拟人句时,我们把物当成人来写,写得要准确、合理。同学们都写了好几个拟人句,说明我们考虑问题可以从多方面来思考。
五、总结,升华。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知识性的美文,让人不禁感叹天地造化的神奇,它的形成包含了那么多的巧合,它的存在昭示了沧海桑田的悠远,这真是一块“奇异的琥珀啊。”
B因为我们知道:蜘蛛吃苍蝇,所以想象到:当时蜘蛛是想扑上去捉住苍蝇。
C因为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所以推测出在蜘蛛扑蝇时,恰巧一滴松脂滴落下来。
D因为蜘蛛能去扑苍蝇,说明此前苍蝇肯定没发现蜘蛛及自己的危险处境,所以作者想象到:当时苍蝇“飞累了”。只有累了,睡得才香,哪还会防备有蜘蛛要吃它。苍蝇歇的时候,用了几个动词:伸、掉、拂拭,一看就知道它丧失警惕了。
(2只小虫挨得很近,蜘蛛正扑苍蝇,想吃它。)
——因此,作者推测出蜘蛛扑苍蝇的一瞬间,2只小虫被松脂包裹住。
(4)小结:依据这块琥珀的样子,作者用他如此丰富而合理的推测与想象,为我们写出这样一个故事。可真了不起!
四、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1、回顾:课文第二、三部分写了什么?
2、那你发现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
( )的光彩 ( )的事情( )的圆环( )的松树
( )的泪珠 ( )的森林( )的绿翅膀( )的波涛
五.填空。
(1)琥珀形成经过( )和( )两个阶段,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 )、( )、( )、( ),因此说这真是块奇异的琥珀。
(2)琥珀形成的过程,作者通过而又的想象,进行了科学的推测,描绘了一个而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可分成下列三个阶段:1.形成松脂球——2.埋入_——3.。
①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生:写出了松脂的颜色、形态,生动展现了松脂一滴一滴滴落下来的情景。
体会拟人的修辞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把老松树当成人来写。老松树有了情感,好像它正为两只小虫的不幸感到伤心。
“两只小虫都淹没在黄色的松脂里。”
师: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描写不仅准确而且生动。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再现当时的情景。(师生配合读)
(1)第7自然段:两只小虫被包裹那一瞬间的情景,感受巧合,体会用词准确性。
①哪几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生:“刚”、“突然”、“刚好”“一齐”:这几个词写出了当时事情发生得太巧了。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分秒不差,如此凑巧,才形成了如此奇异的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