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
《乔治艾略特》课件
06 乔 治 艾 略 特 的 成 就 与 荣 誉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乔治艾略特简介
乔治艾略特的生平
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 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品涉及社会、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 对英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成就与作品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女作家 代表作品《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作品风格独特,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对英国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道德观念的挑战:乔治艾略特的 作品中对道德观念的探讨和挑战, 引起了人们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 思,对社会道德观念的演变产生 了影响。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乔治艾略特 的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描 写,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 的社会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了 影响。
对后世作家的启示与影响
宗教信仰: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中 涉及一些宗教信仰,这些信仰在 当时的社会中并不被普遍接受。
历史背景下的局限性
时代背景:乔治艾略特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其作品的影响 文化背景:乔治艾略特所处的文化背景对其作品的影响 社会背景:乔治艾略特所处的社会背景对其作品的影响 局限性表现: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局限性表现及其原因
先驱之一。
乔治艾略特的 作品对世界文 学的发展也产 生了影响,她 的作品被翻译 成多种语言, 影响了世界各
地的作家。
乔治艾略特的成就
06
与荣誉
获得的荣誉与奖项
荣誉学位:牛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荣誉学位:剑桥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荣誉学位:皇家文学学会荣誉院士 奖项:英国现代派文学的重要代表
对文学的贡献与成就
乔治艾略特的 作品对后世作 家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她的 写作风格和主 题选择为后来 的作家提供了 灵感和启示。
英国文学中的“花园”隐喻与共同体想象
英国文学中的“花园”隐喻与共同体想象摘要:为什么花园意象在英国文学中依然存在呢?它的内涵和外延又是如何演变的?对于“花园”的想象,众说纷纭,它有时是一朵盛开的花,有时是一场凋零的景象,如何表达它们之间的张力?那么,园林背后的文化思想传统是什么呢?经过对上述课题的深入研究,人们可以看到,这些园林文化并不仅仅是对英国花园文化的赞美还是对失乐园的追忆,而且蕴含着英国学者对国家园林的思想和责任。
透过花卉形象,人们能够发现艺术批评和文化战略观的结合,更能看到保护民族社区的决心。
关键词:英国文学;“花园”隐喻;共同体;想象英国文学中的“花园”隐喻透漏中很多人文思想,英国学者对其中的共同体想象进行了研究,在英国的小说中,对“花园”隐喻进行多种比喻,并进行细微的描写,这些文化不仅具有西方美学,更具有东方文化,作者很巧妙的将二者进行结合,本文对英国文学中的“花园”隐喻进行简单的浅析,希望能够进一步的了解英国文学。
一、“英格兰花园”隐喻的历史由来在英国文学中,对园林作为土著岛屿上的文化形象的隐喻具有深远的历史,并且在历史的更替中也在不断的发生更新。
人们普遍认为莎士比亚最初将英格兰形容成一座大园林,而这种类比应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当时吉尔达斯把岛上的花园描述成伊甸园。
当然,莎士比亚曾多次提到英国花园的隐喻。
奈特曾对莎士比亚说:“他描绘了草原和丛林、山谷和高原、森林深处,以及沿着柔软的河岸悠闲地散步。
”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家乡的自然风光,他用华丽的花环在田地里编织各种各样的花,而即使是花匠的最美妙、最神奇的技术都能够经由他的作品展示。
这其中,奈特还讲述了莎士比亚怎样描写伦敦的大花园。
应当说明他的判断是准确的。
在莎士比亚的小说中,英国常常被喻为一座大花园。
莎士比亚也将自己的家园喻为“新伊甸园”和“天上人间”,其实这是一个园林场景。
在同一个时期的英格兰诗人坎皮恩的笔下也发生过这样的描写,并变得非常有意思:“他的脸上有一个花园,/有盛开的百合和玫瑰,/这是一个美妙的天堂,/有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
《荒原》看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创作观
收稿日期:2009-03-26 作者简介:梁冬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研究。
从《荒原》看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创作观梁冬华1,2(1.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 361005;2.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广西玉林 537000) 摘 要:在文学创作领域,艾略特强调传统的存在,主张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
他认为作家的创造力来自文学体系自身源远流长的传统,创作活动实则就是创作主体有意识地逃避自我个性回归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过程。
同时,艾略特还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其理论层面的创作“传统”观。
他的诗歌不仅引经据典显示出其回归传统的努力,而且还大胆创新传统诗歌技法,成功地把发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引进英语世界国家并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实践。
关键词:文学理论;艾略特;传统;非个人化;《荒原》中图分类号:I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09)04-0045-06 杰出的批评家往往又是优秀的作家,这似乎已经成为英国文坛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文学批评正式走入大学课堂、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20世纪中期之前,这种批评家兼作家的倾向尤为明显,从19世纪的阿德诺、王尔德,直至20世纪的T.S.艾略特、伍尔夫,都清晰地显现并印证了这一文坛传统。
对此现象,身置其中的T.S.艾略特曾解释道:“一个受过训练、有技巧的作家对自己创作所作的批评是最中肯的、最高级的批评;……某些作家所以比别人高明完全因为他们的批评才能比别人高明的缘故。
”[1]而且,在谈到自己批评理论与诗歌创作关系的问题时,艾略特还以肯定的口吻说道:“文学批评是我作诗的副产物或者说创作我的诗的思路的引申。
”[2]在艾略特身上,理论层面的批评观与实践层面的诗歌创作是相互阐释、相互作用的。
他的批评观指导其诗歌创作;反过来,他的诗歌又辅以证明了其批评观。
以下,笔者将以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为例,探讨其“非个人化”创作观的内涵。
《乔治艾略特》课件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中经常涉及到 女性命运的主题,她关注女性在
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处境。
她通过自己的写作表达了对女性 命运的思考和关注,为女性争取
权益和自由发声。
她的作品也展现了女性写作的独 特视角和风格,为女性文学的发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中经常涉及到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阶级斗争、道 德伦理等。
主题思想
社会批判
人性探索
艾略特的作品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的 揭示和批判,反映了她对社会不公和 道德沦丧的关注和担忧。
艾略特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对人性探索 的主题,她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心 理描写来揭示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女性意识
作为一位女作家,艾略特的作品中充 满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她通 过女性形象来探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 命运。
《乔治艾略特》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乔治艾略特简介 • 作品风格与主题 • 主要作品解析 • 乔治艾略特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 乔治艾略特的遗产与影响
01
乔治艾略特简介
生平简介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原 名玛丽安妮艾略特(Mary
Anne Evans),1819年出生在 英国的沃里克郡。
02
作品风格与主题
作品风格
现实主义风格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以现实主义风 格为主,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 挖掘和细致描绘,揭示了当时社
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心理描写细腻
艾略特擅长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 物形象,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 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语言质朴自然
艾略特的文笔质朴自然,不矫揉造 作,用词简练明快,表达力强。
04
论乔治·艾略特的女性主义宗教观在《亚当·贝德》中的体现
论乔治·艾略特的女性主义宗教观在《亚当·贝德》中的体现作者:郝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郝明(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乔治·艾略特的作品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深刻的道德说教和折中的女性主义,将艾略特作品中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研究的还不多见。
本文将艾略特的女性观和宗教观结合起来分析小说《亚当·贝德》,在小说的细节中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以此来探析艾略特的女性主义和宗教观。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亚当·贝德》;女性主义;宗教观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71-03一、引言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成就非凡的一位女性小说家。
她与英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萨克雷齐名。
艾略特深刻的哲学思辨、折中的女性主义和娓娓道来的道德说教,使她的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意义,是后人的宝贵财富。
本文试图从艾略特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宗教观,找出艾略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和宗教观的结合点,即女性主义宗教观,从女性主义宗教观的角度分析《亚当·贝德》,使读者更透彻地理解这部小说。
二、《亚当·贝德》概述《亚当·贝德》是艾略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1859年1月出版。
该书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著名批评家卡莱尔的夫人在读过《亚当·贝德》之后深有感触地说:“我发现自己爱上了整个人类。
”[1]这部小说哀婉动人,却不乏幽默的情趣。
故事发生在英国北方洛姆夏地区的干草坡村。
诚实勤劳的木匠亚当·贝德爱上了附近农场主马丁波赛漂亮的外甥女海蒂·苏洛。
海蒂容貌娇美,但虚荣自私。
她渴望通过嫁给年轻乡绅亚瑟唐尼桑恩来跻身上流社会,与他私下来往并怀上了孩子。
亚瑟被海蒂美丽的容貌吸引,但并没有把她当做结婚的对象,海蒂只好答应亚当的求婚。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
恩格斯的名字是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面对全球化时代更为复杂的困境和难题,我们是多么需要向这位毕生致力于资本批判和对人的解放之路进行探究的“当代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马克思语)请教,他是一位多么值得我们深刻铭记和隆重纪念的伟人!资本批判的复杂性在于,不仅要厘清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现实机制,更需要从理论上勾画和建构起资本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力量“布展”的逻辑及其“抽象—具体”体系。
这是最为艰难的思想创造,也正因如此,《资本论》的写作成为马克思毕生最重要的工作。
遗憾的是,尽管完成了《资本论》大部分初稿,并于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但直到1883年去世,马克思也没有完成第二、三卷的定稿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他对资本逻辑和体系结构的揭示并未完整地呈现出来,而这一工作是由恩格斯来完成的。
恩格斯以毕生无私的付出,资助马克思的生活,配合和协助马克思的工作,晚年又以近乎双目失明的代价整理亡友的手稿。
诚如列宁所说:“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资本批判并不是纯粹的理论建构,更需要将其转化为变革资本社会的实践。
但变革资本社会并非轻而易举,相反,它充满艰难和坎坷。
为此,恩格斯特别重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方式和途径问题。
他与马克思超越一般人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深刻之处在于,基于对无产阶级改变自身命运、变革资本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认为这种人的解放不是生命个体的短期行为,而是一场漫长的社会运动。
在这一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目标与手段之间、总体与局部之间、长远与短期之间并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是犬牙交错,充满了矛盾,致使革命之路极不平坦。
为此,恩格斯晚年特别注意到,“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理论,如果直接引入实践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乔治.爱略特悲剧思想的艺术表现
乔治.爱略特悲剧思想的艺术表现作者:崔东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09年第11期关键词:《罗摩拉》悲剧结构悲剧特征伦理摘要:《罗摩拉》是乔治·艾略特唯一的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哲学小说,也是她展现其悲剧思想和悲剧结构最为完整的一部小说。
本文从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小说结构的特征以及小说中主要人物蒂托的伦理观三个方面讨论这部小说的悲剧色彩,从而展示乔治·艾略特在表现其悲剧思想时所采用的独特艺术技巧。
《罗摩拉》(1)是乔治·艾略特继《亚当·贝德》、《弗洛斯河上的磨房》、《织工马南传》之后的第四部小说,也是艾略特七部小说中唯一一部以英国国域之外的地方作为小说背景的历史小说。
评论界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它在乔治·艾略特一生中写出的七部长篇小说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是毋庸置疑的。
19世纪很多作家的小说都具有明显的悲剧特点。
作家们通过小说在叙述故事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洋尽地揭示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反映痛苦、堕落的悲剧主题应该达到的效果以及人的责任与遭遇:与其他悲剧小说作家不同的是,艾略特将小说的悲剧艺术化了。
艾略特小说故事的悲剧意义并非体现在她的小说所展现的痛苦、堕落、罪恶与惩罚,而是通过小说,她创造了一个反映痛苦是无尽的“道德模式”。
对她而言,悲剧是人类坚忍不拔精神和人类发展过程的表现。
恶行受惩罚不可避免,但惩罚的形式不尽相同,有些恶人受到肉体上的惩罚,有的则在精神上受尽折磨,甚至终生都在痛苦的深渊里挣扎、煎熬。
尽管艾略特在她的其他小说中也有个性鲜明的悲剧性表现,但《罗摩拉》一书是她对悲剧的理解极为彻底、悲剧结构最为完整的一部小说。
一、《罗摩拉》故事历史背景的悲剧特征首先,艾略特为故事创造了一个典型的悲剧性历史背景。
邱紫华在讨论政体的更迭和悲剧的产生之间关系时有着这样的论述,“总的说来,新旧社会形态的更迭,引起一切方面的冲突和否定性行为的普遍发生,如果这种冲突、更迭是采取急剧过渡,即以暴力在短期内完成这种过渡的话,那么可以说这是悲剧频发的历史时期”(邱紫华,《悲剧精神》148)。
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和相互影响
第十六章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和相互影响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各民族文学是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它的发展与世界各民族文学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共同性和相互关系如何?这就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一.各民族文学发展共同性的表现1.都受本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各上层建筑的影响。
这点在第十四章中已经作了充分的说明。
2.都反映人类共同的感情,及对世界的共同感受与欲望。
如爱国主义精神(见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爱情、亲情等。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诗人作家们无不热情的歌颂大自然,歌颂爱情、亲情。
如叶芝《茵那斯弗利岛》表现的那种渴望回归自然,厌恶现实世界的情感,与中国田园诗派何其相似。
3.都有与表现本民族社会生活内容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有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各民族的创世纪神话,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4.都受一定的历史时空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观念的影响,并有与之相适应的创作方法。
孔子的“尽善尽美”——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中心,这是人生、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其审美核心。
他是以如何培养“仁人”仁的心理、道德品质为审美目的。
现代美学认为美和善是同一概念,但孔子不这样认为。
孔子听“韶乐”,认为“尽善尽美”,而听“武”,则认为“尽美未尽善”。
《韶》是描写舜以德行受禅让于尧,从思想内容上说是符合儒家思想的。
《武》是描写周武王以武功平天下,夺取商之天下,但杀伐,不符合“仁”的标准。
孔子已经意识到作为美学范畴和审美对象的美,与作为道德范畴和实用功利对象的善是不同的,他的审美理想的最高标准是美和善的高度统一,而在具体评价事物时,他是“先善后美”。
[注意]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共性是以其不同的个性表现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第二节世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一.各民族文学交流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福州大学翻译专业硕士(MTI)指导教师—赵婧副教授简介
翻译专业硕士(MTI)指导教师—赵婧副教授简介主要研究领域:批评话语研究、文体学和乔治▪艾略特小说译介研究。
主要研究特点:近年从跨学科视角,研究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对社会转型期思想意识的影响,主要对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和民族共同体建构进行研究,关注其从晚清开始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和突出特点。
借鉴比较文学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以及译介学理论,结合文体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文本和思想分析体系,探讨小说、翻译与社会现代性转型的关系。
近年承担硕士生课程:批评话语分析(合作授课)近年承担本科生课程:英语国家概况、泛读电子邮箱:zhaojing@近年研究成果:主持完成几项有关英国女小说家及其小说研究的项目,现主持1、福州大学科技培育项目“乔治▪艾略特小说在19世纪英国”、2、省中青年教研重点项目“乔治▪艾略特小说的民族共同体话语构建”、3、省社科规划项目“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和共同体构建”。
主要研究成果有:参编教材1部;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近年主要论文有:1.婚恋交友节目中“女性气质”的话语构建—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2.小说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人际意义研究—以《青草在歌唱》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1期3.《野草在歌唱》中“荒原”隐喻研究,《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1期4.“外省人”意象与英格兰共同体形塑——再读《米德尔马契》,《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5.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工作福音”,《英美文学论丛》,2016年秋6.乔治▪艾略特笔下的犹太复国主义,《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2月近年指导的主要硕士论文:1.汉英会议交替传译难点及其策略2.美国主流媒体中娱乐新闻报道对女性形象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3.批评隐喻视角下中美政府工作报告对比研究4.释义理论视角下政府新闻发布会口译研究5.从批评隐喻视角分析中西非国家对埃博拉病毒的报道6.修辞劝说视角下旅游外宣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论艾略特的文学作品有机整体观及其在《荒原》中的运用
论艾略特的文学作品有机整体观及其在《荒原》中的运用
艾略特是20世纪英美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作品饱含人文主义、宗教哲学和现代性思潮的探讨。
艾略特的文学作品具有机整体观,他在《荒原》一诗中运用了这种观念,构建出了一幅充满象征手法的文学图景。
艾略特的机整体观是指他将一个事物或一个主题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包含着许多组成部分,而这些组成部分对于整体的理解和解释至关重要。
例如,艾略特通过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宗教和哲学体系。
他还认为,个人的生命历程、心理状况、社会和历史环境等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在他的代表作《荒原》中,艾略特的机整体观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这首诗歌探讨了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迷茫和孤独,描绘了一个荒芜、废墟和死亡充斥的世界。
然而,艾略特并不只是简单地描绘这些场景,更为重要的是,他将这些场景视为一种整体,这个整体包含了人类文明的历程、人类心灵的孤独和漠视等方面。
例如,他通过描绘废墟中的神圣和精神力量,暗示了人类文明的崩溃和精神堕落;同时,他也通过描述人们在城市中的繁忙和无意义的生活,表现了人的心灵孤独和现代人对生命的失落和无助。
艾略特在《荒原》中的运用机整体观,使得他的作品不仅仅成为了艺术上的杰作,也具备了重要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通过艾略特的作品,人们可以深刻理解到现代人的心灵困境、人类文
明的危机和对生命的无助,进而积极思考和探索人的未来和人类的前途。
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探析
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探析摘要《米德尔马契》被大多数的评论家认为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牵涉的人物众多,塑造了超过150个或“扁平”或“圆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穿梭在各种复杂错综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对完整社会结构的一种生动展现。
道德与宗教一直是贯穿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主线,小说《米德尔马契》也不例外。
本文试从作家个人及小说《米德尔马契》入手,对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道德性解读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作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坛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乔治·艾略特为了能够进入男性主流话语权内,给自己起了一个男性的笔名,披上男性的外衣来给人们叙述故事,吸引了大批读者。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文斯,她的创作生涯晚于同时期的很多英国作家,直到37岁,艾略特才真正开始小说创作,但她却凭借为数不多作品的高质量和高感染力,顺利跻身于19世纪英国最伟大、最著名的文坛大师行列。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主要包括七部长篇小说和由三部中篇组成的《教会生活场景》。
正像《教会生活场景》这本书的名字一样,乔治·艾略特的很多小说都带有浓厚的宗教和道德因素,几乎渗透到其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身上。
因此,在作品多如牛毛的英国文学史长河中,乔治·艾略特被人称为是,“英国最诚恳和最具探索才能的伟大作家”。
此外,由于乔治·爱略特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伦理道德关注,她又被弗·雷·利维斯评论为对英国传统传承最有力的五大作家之一。
以艾略特最负盛名的小说《米德尔马契》为例,最能体现她的道德性观念。
《米德尔马契》这部小说的名字可谓是野心勃勃,米德尔马契是英国的一座虚拟小镇的名字,艾略特要写的就是整个米德尔马契小镇人民在19世纪30年代的生活。
乔治_艾略特早期作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乔治·艾略特早期作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乔治·艾略特早期作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陈蕾蕾内容提要: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重读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作品。
文章首先揭示作者取材于历史,通过历史“再现”,打破历史与现实的界限、确立“边缘话语”立场的创作方法;其次,从作品中暴露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性别压迫及宗教迫害等问题,剖析作者消解中心意识形态的创作倾向;最后,从小说中的道德说教、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定位及人文主义的宗教思想,剖析作者对中心话语质疑、颠覆之后的一种重建愿望。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 亚当·贝德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新历史主义乔治・艾略特作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以其博学多才和反传统的身世倍受瞩目,而她的作品更因其冷静深刻的哲学思索、对人文社会政治的关注成为维多利亚小说的研究热点。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发展,许多学者又纷纷用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和马克思主义的新方法解读她的小说,使这一研究领域呈现出新的气象。
¹但是,她的早期作品º还未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整体走入新历史主义的批评视野。
»由于新历史主义强调文本的政治性解读,所以,新历史主义者多把目光投向艾略特的后期作品。
¼4事实上,艾略特的早期小说已表现出她创作思想与新历史主义的偶合。
透过她所描绘的清新自然、古老怀旧的乡村生活的图景,我们发现作者取材于历史,通过历史“再现”,打破历史与现实界限、确立“边缘话语”立场的创作方法;同时也看到作者暴露了阶级矛盾、性别压迫及宗教方面等诸多社会问题,从而显示了她消解中心意识形态的创作倾向;而她小说中的道德说教、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定位及人文主义的宗教思想更表达了她对中心话语质疑、颠覆之后的一种重建愿望。
本文将尝试从这一新历史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艾略特的早期小说,并以此展示艾略特早期创作的新层面。
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文化与历史
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文化与历史现代主义被认为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运动,它的兴起以及其对文学的重塑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个运动中,一位英国作家T.S.艾略特凭借其独特的诗歌风格以及对文化与历史的思考而成为代表人物。
本文将深入探讨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并分析其作品中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
一、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风格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多样的语言技巧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
他的作品常常由碎片化的片段组成,融合了不同的文本、语言和时间层面。
例如,在他的《荒原》中,他将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和语言交织在一起,以探索现代人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的迷茫与困惑。
二、现代主义诗歌中的文化冲突艾略特的诗歌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张力。
他通过描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和事件,展示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和无法逾越的鸿沟。
例如,他在《旧乡回忆》中通过描绘一个移民家庭的故事,探讨了文化认同与身份在异国他乡中的困境。
三、历史与个人记忆的融合艾略特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的引用和借鉴。
他将历史与个人记忆相结合,为诗歌赋予了特殊的深度和意义。
在《荒原》中,他通过对亚历山大大帝和特洛伊战争等历史事件的重述,表达了对于人类历史的思考和对于现代社会的忧虑。
四、现代主义诗歌对传统的批判艾略特的诗歌是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批判,他以冷峻的眼光审视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他对于个人的困顿和文化的断裂感,反映了他对于现代工业化和社会改革所带来的副作用的担忧。
他的作品表达了现代主义者对于社会变革的不满和反叛情绪。
五、现代主义诗歌的意义与影响艾略特的诗歌不仅以其独特的风格闻名,更是对现代主义理念的杰出体现。
他的作品通过对文化与历史的思考,提出了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挑战的重要见解。
他的诗歌启示了后世作家和文化评论家对于现代主义运动的理解,并对后续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歌以其对文化与历史的思考而脱颖而出。
艾略特文学理论
艾略特文学理论艾略特是新批评派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文艺批评理论继承了休姆的反浪漫主义理念,并将其贯彻到批评的方方面面。
艾略特提出了“有机整体观”:1. 单个文学作品体现不出其价值,应当将其放在整个文学传统中,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其价值所在。
文学传统包含过去的所有文学作品,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这个有机整体是运动变化的——新作品不断加入,文学传统不断改变、调整和适应。
2. 文学作品的各个部分也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彼此关联,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所以对某个部分的批评必须与作品整体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正确客观的解释。
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文论传统,将作品乃至整个文学史看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明的辩证色彩。
艾略特还提出了“非个人化”理论:1. 首先,艾略特主张消灭个性。
依据有机整体观,文学作品是从属于文学传统的,也只有进入这个传统才有意义。
所以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在对传统的顺从和继承,而不在于张扬个性。
为了顺从传统,作者应当放弃个性。
2. 其次,艾略特主张避开个人情感。
诗人不应当简单地摹写强烈的情感,而是将各种强烈情感——无论诗人是否本身经历过——通过艺术构造过程进一步升华,在诗歌中表现实际情感中所没有的感觉。
“非个人化”是对此前浪漫主义文论以作者的个性和情感为评价标准的反拨,要求文学批评将焦点从作者身上转移到作品上去。
但不幸的是,这一主张完全割裂了作品与作者之间的联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温斯特就曾批评说,“非个人化”批评很容易将诗人变成一部自动化机器。
从以上两个论点引申开去,艾略特主张文学评论的标准不应当是批评家“内心的声音”,而是依靠“外部权威”——即文学传统,同时戒除各种个人偏好和怪癖。
1. 审视文学作品是否遵循文化传统,对传统恭顺乃至做出牺牲。
2. 以事实为基础,尤其是结合作家的创作活动,使读者掌握他们容易忽视的事实,这样的解释才能成为真正合法的解释。
艾略特还有其他一些观点也值得关注,比如诗人表达情感要找到“客观对应物”,这样诗人可以让情感客观化,批评家也可以依据对应物做出解释和评价;还比如对玄学派诗人的推崇,艾略特认为玄学派诗人将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思想就是感受。
书文的共同体主义——论布朗肖和南希对共同体的文学化想象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Social Scienee Section )第32卷第2期2021年4月Vol.32 No.2Apr. 2021【文学现代性研究】书文的共同体主义——论布朗肖和南希对共同体的文学化想象谢超逸(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92)摘要:法国思‘家布朗W 和让--克•南希一致认为,由于西方思‘中主体形而上学传统十分强 >,有 关主体的思‘始终阻碍着对共同体问题的思考°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主体还是作为集体的主体,它们都会陷入 绝对™足性中,因而不能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布朗W 和南希寄希望于“书文的共同体主义”,认为它将促成一 种没有主体的共同体,其中个体能够保持其独一性的存在,并在对他者和自身的分享中获得同一性°通过考 察书文共同体主义的内在逻辑及其1要意义,这种文学性构‘和文人化倾向所存在的问题可明显呈现出来°关键词:布朗W +南希+共同体+文学中图分类号:1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3060(2021)02 - 0097 - 08人们如何共同生存是个古老的议题,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始便将有关共同体的思考纳入问题域,譬 如柏拉图对理想国的构建、亚里士多德对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城邦的讨论等。
不过,直到1887年德国社 会学家滕尼斯出版了《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 一书,"共同体"才在严格意义 上成为一个学术范畴。
此后,对共同体的讨论逐渐溢出社会学领域,共同体的含义与历史进程中的各 种思潮产生了复杂互动,最终沉淀出一些具有共识性的要点,包括:人与人之间紧密的关系和交往、相 似的生活方式及历史经验、对共同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员资格的获得和相对界限的产生以及遵 循相同价值观或规范的行动。
1982年,法国学者让-吕克•南希发表了论文《非功效的共同体Xlacommunaute desoeuvree )。
《揭起的面纱》中的异化
《揭起的面纱》中的异化谷邱,郭海平(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23)摘要:乔治·艾略特创作于1859年的《揭起的面纱》,内容丰富、意蕴深刻。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结合小说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现状,探索了小说中家庭伦理关系,发现乔治·艾略特呈现了一个“异化”的世界:父与子,兄与弟,夫与妻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异化”状态,正是这种异化的状态导致了拉蒂默的悲剧。
乔治·艾略特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成为‘异化的人’而无法享受作为人的快乐与幸福,以此来呼吁人性、家庭伦理、爱情婚姻伦理等的回归,从而恢复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世界。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揭起的面纱》;文学伦理学批评;异化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19-0165-021前言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拾笔创作虽晚,作品却颇为丰硕,其中长篇小说七部,短篇小说四篇,杂文和诗歌诸多,其作品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并与同时代的大作家狄更斯齐名。
短篇小说《揭起的面纱》完成于她写作伊始,却未能及时得到广泛关注,直到1985年该书平装本出版之后,国外学者对这部小说的解读才逐渐变热。
小说通过男主人公拉蒂默在病重即将去世前的自述回忆了他短暂的一生,早年母亲去世,拉蒂默与父亲哥哥一起生活,父亲是银行家,拉蒂默敏感害羞,与父亲哥哥的交流甚少,在日内瓦求学期间的一场病让他拥有了透视他人内心的特异功能,并在此期间遇到并爱上了哥哥的未婚妻贝沙,在哥哥摔下马去世后与贝沙结婚,然而婚后的两人并没有得到幸福。
早期的一些学者倾向于通过结合作者的生平对小说进行解读,认为作者透过男主人公来表达自己对死亡的焦虑与压抑,也有少数学者从哥特式角度将它与其他同类小说并列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有了新的拓展,黛安·梅森(Diane Mason)[1]结合乔治.艾略特所了解的医学成果从医学的角度探索了拉蒂默的身体虚弱与偏执的原因,马尔科姆·布而(Malcolm Bull)[2]从磁力理论探寻了拉蒂默与贝沙以及贝沙与女仆等之间的‘控制与奴隶’关系,吉尔·加尔文(Jill Galvan)[3]从叙事者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解读,认为拉蒂默由于身体的原因以及性格偏激等在叙事上是不可靠的,即他的透视人内心和预见未来的能力具有不真实性,另外一些学者就小说中的伪科学与作者的美学思想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传统与现代之间——乔治·艾略特笔下的乡村的开题报告
传统与现代之间——乔治·艾略特笔下的乡村的开
题报告
尊敬的评委老师:
我选择研究题目为《传统与现代之间——乔治·艾略特笔下的乡村》。
在当今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传统和现代展开着激烈的斗争,而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米德尔马契斯特》正是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述,将传
统和现代之间的斗争展示得淋漓尽致。
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米德尔马契斯特》是19世纪的经典之作,反
映了当时乡村社会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
盾和问题。
我的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我将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入手,探讨乔治·艾略特是如何通过故
事情节展示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冲突,并透过人物的角色塑造将传统和现
代文化的差异呈现出来。
其次,我将通过对小说中的具体描写和细节分析来进一步探究传统
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点,包括生活方式,社会道德和价值标准等,以及它们对人们心理、行为产生的影响,从而回顾和反思现代社会的现状。
最后,我还将结合当代社会的现状,探讨以乔治·艾略特小说中所表
现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反思现代文明的不足和问题,探索当代社会的发
展方向和新的价值取向。
本研究不仅对于深入了解乔治·艾略特的创作和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也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同时,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也能够更好的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当
代社会走向更为稳定、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感谢评委老师能够审阅本篇开题报告,期待与您的深度交流探讨。
历史与伦理:乔治·艾略特的《罗慕拉》
作者: 毛亮[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评论
页码: 95-105页
主题词: 乔治·艾略特《罗幕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个人主义;萨瓦诺拉;维多利亚历史小说;伦理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乔治·艾略特的历史小说《罗慕拉》的解读,试图揭示这部作品蕴涵的伦理与历史关怀。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哲人小说家,艾略特非常关注在基督教信仰日益受到科学与现代性社会发展挑战的背景下,英国社会所面临的道德价值与伦理生活的危机。
通过表现15世纪末佛罗伦萨社会里中世纪基督教秩序与世俗政治以及人文主义思想之间的冲突,艾略特试图说明现代性社会必须要在被宗教所代表的、能够超越个体的终极价值关怀与世俗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寻找到一个新的道德及伦理价值的综合。
现代社会无法再回到中世纪基督教的政治一社会秩序,但是完全以“人”本身(欲望和理性)为最高价值的文化与道德定位也无法解决现代人面临的精神困境。
《罗幕拉》是艾略特思考现代人伦理生活的哲理小说;同时,《罗幕拉》将个体的道德成长与宏观层面上人类社会的整体演进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创了艾略特晚期小说作品的基本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幕拉》也标志着艾略特小说创作生涯中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点。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承续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承续
季文君
【期刊名称】《长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1
【摘要】乔治·艾略特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生活在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替的时代.但她认为现代乃至未来不是与传统的决裂,相反,每个时代都会留下文化的印记,过去沉淀着传统文明的根脉,现代是对历史的一种承继和沿革,由此建立起更加完整的文化体系.无论是对于乡村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眷恋还是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艾略特的作品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季文君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7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审美、救赎、情感: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工作福音” [J], 赵婧
2.“移常”的建构性: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乡土记忆 [J], 乔修峰;
3.“移常”的建构性:乔治·艾略特小说中的乡土记忆 [J], 乔修峰
4.乔治・艾略特小说中宗教文化向公民文化的现代转向 [J], 赵婧
5.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庄园文化
——以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和乔治·艾略特为代表 [J], 冯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与时间的对话——艾略特传统观中的历史意识与诗学实践
传统与时间的对话——艾略特传统观中的历史意识与诗学实
践
李敬巍;喻名希;牛煜琛
【期刊名称】《语文学刊》
【年(卷),期】2022(42)5
【摘要】艾略特的“传统”观是其文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柏格森的“绵延”理论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审视艾略特传统观中的历史意识。
通过分析艾略特的历史意识与其文学理论中“非个性化”、“客观对应物”的关系,可以接近艾略特的历史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实践运用——通过一种作为过程的“追忆”,改变了对“传统”的态度和接近它的方式。
《荒原》文本则是艾略特历史意识与“追忆”行为的具象化呈现。
【总页数】7页(P99-105)
【作者】李敬巍;喻名希;牛煜琛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7
【相关文献】
1.艾略特"非个人化"诗学与中国传统诗学之比较
2.对话:互文性视角下的文本意义生成过程--兼论艾略特诗学的互文性特征
3.T.S.艾略特诗学思想中的传统观
4.由
《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探析艾略特的传统观5.意识流:模糊性、矛盾性、对话性──从意识流手法在艾略特诗歌创作中的运用谈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民族共同体建构乔治·艾略特将小说创作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方式。
通过小说,她对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英格兰民众日常生活历史进行编撰,将19世纪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发展成果运用于小说创作,形成独特的历史—现实主义风格。
小说的广泛传播和接受使其蕴含的社会历史思想影响了维多利亚全盛时期大批读者,作用于社会转型中的英格兰共同体建构。
本论文研究乔治·艾略特小说史学意识如何影响英格兰共同体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建构,把握乔治·艾略特思想和作品创作的源动力,为进一步厘清她在维多利亚文学界的地位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提供参考。
研究一方面从史学视角考察小说的主体人物选择、情节结构、叙述视角、人物情感书写等特征,以19世纪英国文学传统为基础,描述性分析乔治·艾略特作品中民族身份具象化的表现和对社会普遍人性的挖掘。
另一方面,对乔治·艾略特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包括影响乔治·艾略特的19世纪欧洲史学意识流变、文学想象对民族共同体构建的作用。
文学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社会文化语境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文学文本形态的呈现方式。
本文尝试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术探索:第一,从跨学科的视角研究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史学意识与英格兰共同体构建思想。
乔治·艾略特小说阐释了历史主体意识、历史渐进发展和日常生活书写的新史学思想,符合19世纪时代特征,并具有时代前瞻性,为民族共同体建构提供纵深的历史视野。
在小说呈现的民族共同体内部,个人与群体关系多元性的思考又反过来丰富了 19世纪英国民众日常生活史的内
涵,并以通俗易读的方式再现其复杂性和矛盾性。
第二,乔治·艾略特全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集作为整体纳入考察范围,将小说创作与书信、杂文、译著和时代背景融会贯通,归纳乔治·艾略特小说独特的史学意识和民族共同体建构思想,阐发其内在关联、思想渊源和现代性意识。
第三,围绕乔治·哎略特小说所发生的相关史料、学术史和思想史为本文提供了多维研究空间,使论证不停留于理论加文本的单一阐释环境,为乔治·艾略特小说研究开创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