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
![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dcbf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1.png)
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希望通过制定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局职工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一一、“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1、活动介绍: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2、活动时间:二月份3、活动安排: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平安、团圆和睦、安定祥和。
组织春节联欢、老干部慰问等扶贫济困送温暖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传统节日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时结合春节“扫尘”习俗,组织全体职工加强办公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
二、“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1、活动介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慎终追远、纪念祖先及仙逝亲人的节日,主要体现饮水思源、及关爱自然等意义。
2、活动时间:四月份3、活动安排:以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主题,大力倡导文明祭奠的良好风尚,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等纪念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三、“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1、活动介绍:自古以来,团结、团圆、庆丰收,就是中秋节的主题,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在家家思团圆的氛围中,加强团结、和谐,提高全体职工的凝聚力,通过活动使全体职工感受、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活动时间:九月份3、活动安排:以团圆和谐为主题,举办各种活动,让广大职工群众亲身体验中秋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家家思团圆的氛围中,融入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民族大义。
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农村、敬老院、孤儿院一起过中秋、吃月饼,让他们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四、“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1、活动介绍: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
2024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
![2024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7b059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f.png)
2024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____年我们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一、主题概述____年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端午文化,我们将举办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使人们更好地感受到端午节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 增进人们对端午节的了解和认识;2.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端午节的经典传统活动;3. 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团聚;4. 营造和谐愉快的节日氛围,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活动方案1. 端午节文化展演在市中心的大型商场或公园举办端午节文化展演,邀请学校和社区的孩子们参与,展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包粽子、赛龙舟等,同时还可以配以舞蹈、歌唱等表演节目,吸引观众参与。
2. 粽子制作大赛邀请社区居民、家庭或团队参加粽子制作大赛,活动现场提供主要材料和工具,并请专业厨师进行现场示范。
评委将根据制作的技巧、创意和口感等方面进行评选,获奖者将获得奖品和荣誉证书。
3. 龙舟比赛租用适当的湖泊或河流,组织社区的团队参加龙舟比赛。
比赛分成男子组、女子组和混合组,租用专业的龙舟器材,并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
比赛现场设置观众席位,供人们观看和加油助威。
4.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公园或社区内设置传统文化展示区,展示传统技艺和艺术形式,如剪纸、彩绘、中国结等。
居民可以现场观摩和体验,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和展示,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
5. 民俗游园会在社区或公园内设置游乐设施和游戏摊位,如踩高跷、放风筝、扯旗子等,邀请社区居民和游客参与。
还可以设置传统文化展示摊位和小吃摊位,以增加游园会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6. 亲子互动活动设置亲子手工制作区,在指导下,父母和孩子一起制作粽子、剪纸、中国结等手工艺品,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7. 传统美食节邀请知名的传统饭店和小吃摊位到活动场地,提供各种传统美食,如粽子、米酒、驴肉火烧等。
还可以邀请厨师进行现场烹饪示范,让人们品尝到正宗的传统美食。
弘扬传统文化传我浓情粽香活动总结
![弘扬传统文化传我浓情粽香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821b0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c.png)
弘扬传统文化传我浓情粽香活动总结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龙舟飞渡时。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我校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总结如下:一、诵读中华经典端午节,是纪念中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也被称为诗人节。
为充分发掘端午节的爱国精神内涵,我校于6月24日下午在多媒体会议室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决赛。
每一位班级选手都声情并茂地朗诵着中华经典诗篇,带领大家走进诗的世界,接受经典的洗礼、艺术的熏陶。
在这次的诵读比赛活动中,让每位同学诵读中华历代经典诗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传承民俗文化为了解民俗文化与欢度传统节日融为一体,我校也开展了以端午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到这个中国特有的节日的气氛,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
每一张手抄报都各具特色,图文并茂,富有创意,展现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和风俗。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
三、讲文明树新风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传承,我校各班级利用班会,向学生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传统等,号召学生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习俗。
另外为结合阳西县创建县级文明城市要求,也进行了“文明餐桌”主题班会,向学生倡导文明绿色健康环保生活方式,大力弘扬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践行行为规范、争做文明使者。
在端午的节日中融入时代内涵和时代新风。
四、党情传递暖人心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
在端午之际,我校认真开展党员教师志愿者进行端午节除尘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掀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浓情端午,悠悠粽子情。
临近端午,蒲牌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姚智荣同志和宣传委员吴荫华同志还为贫困教师送去节日的慰问和诚挚的祝福。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15篇)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e8cf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2.png)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15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品端午情韵,弘扬传统文化”。
芬芳五月,粽艾飘香。
提及端午,浮现在我们脑海的,是这样一个伫立在浩荡江岸的背影。
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后的山川,缓合上双眼,像沧凉的人世告别,写尽了离骚的屈原,以这样绝望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冷艳的句号。
伴随着屈原投江的悲壮,端午节来到了华夏儿女的生活。
后人为端午节的凄凉渐渐注入了愉快的气息,仿佛想为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着,惜怜着屈原短暂的生命。
然而,他的身躯落入汨罗江,化做一股至明至澈的水,他的灵魂,带着对祖国的赤诚、对百姓的责任,在中华国土上空熠熠生辉。
今天,端午的.气息正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屈原的灵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伫,向我们宣读着誓言,爱国、责任、忠诚、坚贞——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精神,因端午节的代代传承,应时刻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凝结在一起,引领着中国走向强大。
而责任,则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
责任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不仅有对同学、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对于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还有对老师、父母殷切希望的答复。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端午,是属于我们的节日,让千古传承的信念,在我们的花样年华中永不退却。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稿(精选篇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
去年的暑假,爷爷奶奶从老家过来照顾我。
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场买回来好多菜来招待爷爷奶奶。
中午妈妈烧了一大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有爷爷奶奶爱吃的红烧肉、糖醋排骨、牛柳炒洋葱、清蒸鲈鱼、盐水河虾、芹菜炒香干、山药炒木耳、蒜蓉西兰花、还有紫菜鸡蛋汤。
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传承项目
![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传承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fab386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a.png)
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一、项目背景与意义1.1项目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文化节日逐渐被忽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面临流失。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重视,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应运而生。
1.2项目意义本项目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热爱并传承这些节日。
通过本项目,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激发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二、项目目标与内容2.1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保护,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项目内容(1)挖掘与整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为传承和弘扬提供坚实基础。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商朝时期。
民间有“百节春为首”的说法,春节正是这个“首节”。
春节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包饺子等习俗。
(2)推广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以端午节为例,举办龙舟比赛、包粽子等活动,让市民感受到端午节浓厚的氛围,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创新传统节日的传播方式,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让传统节日走进千家万户。
通过电视、网络、手机APP等平台,传播传统节日的知识、故事和习俗,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节日。
(4)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将传统节日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展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三、项目实施与评估3.1项目实施本项目将由一支专业团队负责实施,包括文化研究者、活动策划人、教育工作者等。
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校等合作,共同推进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3.2项目评估项目评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市民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传统节日活动的影响力,如媒体报道、网络关注度等。
倡议书:弘扬传统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
![倡议书:弘扬传统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e0e27ec5f7ec4afe04a1dfb5.png)
倡议书:弘扬传统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
广大市民朋友、广大商户朋友们: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过好传统节日,守护民族传统,我们在此倡议:
1.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华夏子女为之自豪,我们应该提高自身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这些都是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
要铭记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2.理性思考,理性看待西方节日。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理性看待西方节日和文化,我们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固步自封。
我们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我们更不能不加选择不加节制去崇尚西方节日,带着媚俗丑态去奉迎西方节日,甚至在盲目崇拜中迷失自我。
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方案5篇
![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f0088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8.png)
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方案5篇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宗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对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中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正是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时期,此刻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益于高中学生道德修养、文化判断力和理性智慧的全面提升。
为此,我们举办主题为“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平”的系列活动。
二、活动对象和时间本次活动针对高一学生,活动周期为高一上学期。
三、活动内容和流程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广播,内容丰富,本次系列活动针对高一学生学情特点、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而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同时辅助教学。
因此设计的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性和连续性,各个活动之间相辅相成。
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我们开展以下系列活动:(一)“以史为镜,读史明智”——精读《史记》作为正史肇始的《史记》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观,充分体现了历史学家“才、学、识”的高度,同时也兼具至善至美至真的文学价值。
因此阅读《史记》有助于高中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历史观,文中典范的文言文也有助于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
活动形式:安排全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带着研究的眼光精读《史记》。
为了鼓励学生真正参与,检验学生精读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展示成果的能力,我们在全年级每天的语文课堂上,以课前演讲的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成果展示要求:1.时间:5分钟2.形式:演讲3.内容:小题大做,选取《史记》中一个小的切入点,可以点评传记中的一个历史人物,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提出阅读的困惑和解决的办法等。
以ppt的形式呈现,可以配以文字、图片、影像辅助。
4.教师点评(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走进《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极具审美学价值,是中国文学史第一部详写贵族生活的文学作品,是一本生活的书,一本活的人生。
同时也是高一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篇目。
2024年“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方案
![2024年“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c17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0.png)
2024年“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方案活动方案:2024年“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主题:传承中华文化,共享重阳乐趣一、活动背景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汉代。
它是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传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传统节日意识,我们学校决定在2024年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重阳节的认知和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3. 加深学生对家庭情感的体验和感恩意识。
4.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10月10日(重阳节)全天地点:学校校园及周边区域四、活动内容和流程上午:1. 重阳节主题讲座在重阳节当天上午,邀请学校的文化专家或老师给全校学生进行一场重阳节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介绍重阳节的现代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庆祝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
2. 重阳节文化展示在讲座结束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重阳节文化展示。
通过展板、图片等形式展示重阳节的起源和发展、习俗和风俗,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并且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相关展示作品。
3. 感恩家庭行动重阳节是家庭团圆的节日,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家庭的温暖和重视家人的重要性,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次感恩家庭行动。
学生们可以通过写家书、慰问老人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下午:1. 重阳节传统手工制作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重阳节传统手工制作活动。
例如,学生们可以学习制作重阳糕、茱萸花等传统食品和装饰品。
通过亲手制作这些传统物品,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体验重阳节的乐趣,同时还可以了解重阳节的一些传统民俗习惯。
2. 重阳节亲子活动为了加强家校互动和增进学生与家人的情感联系,学校可以组织重阳节亲子活动。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五篇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a03e8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f.png)
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活动设计五篇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文明素质,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市教育局决定重阳节期间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一、活动目的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重阳节尊老敬老的节日内涵,重点突出尊老敬老、厚德仁爱主题,通过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引导师生养成尊老、敬老、孝老、助老美德,弘扬孝老爱亲、老有所养的美德善行,积极营造校园文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浓厚节日氛围,把重阳节办成道德节、仁爱节、孝道节、文化节。
二、活动内容1.开展“孝老爱亲传美德”经典诵读活动。
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诗文朗诵和优秀诗歌征集等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2.开展“慰问关爱送温暖”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孤寡老人、病残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家庭和敬老院,开展打扫卫生、节目表演等送温暖活动,为弱势群体老人送去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塑造青少年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道德品格。
3.开展“孝心少年好模范”巡讲报告活动。
举办最美孝心少年孝老爱亲先进事迹报告会,宣传敬老、爱老、助老典型事迹,传递孝老爱亲正能量,引导青少年学生见贤思齐,提升道德素养。
4.开展“登高赏菊乐重阳”民俗体验活动。
各区县、学校在重阳节期间要结合实际,突出重阳节的文化内涵,组织开展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工作要求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是丰富学校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各区县、学校要高度重视、科学安排,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2.创新形式,抓好结合。
高三作文:读《我们的节日》有感
![高三作文:读《我们的节日》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bd64831a8114431b80dd803.png)
高三作文:读《我们的节日》有感《我们的节日》这本书讲述的是传统节日的由来,读完后我深有感触。
它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对我们健康成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在极为原始和朴素的生活中,出自于春耕秋收的喜悦,出自于对某些事件和人物的怀念,出自于丰富的想像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节日。
这些节日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一直流传至今。
尽管节日习俗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但不管它如何发展变化,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是不会改变的,五千年形成的文化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是根深蒂固的,对于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它意味着永恒,改变的只能是形式。
读完全文,我觉得我们祖先创造的节日就是五彩的光环:绿、红、蓝、白、黄。
(一)绿色意义——生命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
在先秦时期,人们会在冬末农闲之时,将自制的美酒和羔羊当作供品,奉献给他们心目中的各位神仙,以答谢诸神一年来的赐福和保佑。
这种祭祀活动便是春节产生的历史根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明显地感觉到,现在的春节与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变革,极大地震撼和影响了我国传承几千年的节日习俗。
现代人更多的是追求自由、快乐、奔放和自然。
这是一个和谐安详、生气盎然社会的必然现象。
但是在多种多样的春节节日活动中,“与家人团聚”、“吃年夜饭”、“互相拜年”依然是节日期间的主题活动。
所以,现代人的过节方式是对传统节日的更新和发展。
在春节期间,人们尽情地表达对过去岁月的留恋,对新的一年则寄予美好的希望。
(二)红色激情——爱国“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实际上端午节时民间一年一度的全民“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悬艾草,挂菖蒲,因雄黄酒,用以驱虫菌,除病害,这是民间一种自觉的防疫防病措施,这些活动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2003年当非典疫情肆虐时,今年四川震后防疫时,艾草、菖蒲等又纷纷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中,古老的习俗再次焕发了它的青春。
我们的节日与传统文化
![我们的节日与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94f575b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5.png)
我们的节日与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不仅仅是庆祝活动,更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们的节日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正是因为这些节日,中国文化才得以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便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为盛大、最具代表性的节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比如对联、贴春联、守岁、压岁钱、吃年夜饭等等,这些习俗和活动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在庆祝春节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文化。
在春节期间,家人团聚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团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息息相关。
在中国文化中,家庭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所以全家团聚对于保持家庭感情、传承家族文化、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春节,中秋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源于中国古代的月神崇拜活动,现已被列为中国的国家法定假日。
中秋节的传统活动有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赏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非常重要的象征。
中秋节赏月的习俗,正是体现了中国人向往祥和、和谐的心理,也传承了中国文化中“感受大自然”的传统。
除了春节和中秋节,还有许多其他节日也同样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节等等。
这些传统节日虽然不同,但都传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某些特征,比如对家庭的关爱、尊重敬老、深情厚谊等等。
在当代,虽然许多人已经接受了西方文化,但在庆祝传统节日的时候,他们仍然会秉承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
因为这些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
总之,我们的节日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这些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珍视这些节日,传承这其中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发扬。
弘扬传统节日演讲稿15篇
![弘扬传统节日演讲稿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5fe29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9.png)
弘扬传统节日演讲稿15篇弘扬传统节日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随着清明节的即将来临,各地也开启祭扫模式。
对这样传统节日来说,其实有更多需要思考的内容。
清明节里,我们追思缅怀先人,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更好地传承先人遗留下来的最好传统。
而对于传统节日来说,对我们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来说,无疑都是最好的精神原乡。
所以,如何建造好这样的家园,如何才能够将这样的精神原乡打造好,成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基本话题。
而传统节日作为“我们的节日”这样的话题势必会再次被提及,同时也能够演绎成为最美的精神原乡。
传统节日源远流长首先在于传承。
传统是现代的精神根基所在,传统节日里深深浸透着文化的基因。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源远流长的都是文化因素,比如春节,我们举家团圆,这是最好的“和”文化传递;比如清明节的缅怀先人,是最好的传递传统的表达;中秋节里的团圆,又是最好的合家欢乐的表达。
从这里出发,我们都应该能够懂得,传承才是首要的因素。
第一,需要传承传统文化的“形”,让传统文化能够演绎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精神原乡里能够有更多精神寄托;第二,我们也需要能够懂得,传承传统节日更在传承其中的“神”,这就需要我们深刻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关系,懂得其中的固定逻辑。
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更在于创新。
可以说,创新也是传统节日不能够或缺的因素之一。
在这里,我们需要看到,对传统节日来说,一方面需要赋予其中与时俱进的内涵,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能够出现新的内容,比如春节抢红包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以往的春节中,没有抢红包这样的环节,如今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出现这样的环节,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一种抚慰。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该顺应这样的潮流和趋势。
另外一方面,对于传统节日来说,源远流长的过程中,需要创新的内涵释放,这包含着主动和被动两个层面的意义。
在主动层面上,传统节日需要在地方文化部门的推动下努力赋予新内涵;被动层面上,需要接受更多的进步因素,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创新的基本内容。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通用7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df31a3e45c3b3566ec8b9f.png)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通用7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通用7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防止地要接触到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精心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800字(通用7篇),欢送大家。
在我们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一代他们追求韩剧美剧,喜欢汉堡泡菜。
他们在情人节的时候示爱表白,在圣诞节的时候互送礼物。
在我们中国,这些外来节日的气息是非常浓厚的,反观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不被本国人民所认识。
这个时代需要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大家要学会弘扬传统文化。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可爱。
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辉。
这也是它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2024年“我们的节日”活动实施方案
![2024年“我们的节日”活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8d52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8.png)
一、背景与目的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每年都有许多节日庆祝活动的举办,这些节日反映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民族的特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吸引力,导致了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遗忘。
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及激发全民群众的节日热情,我们计划在2024年推出“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庆祝传统节日,使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和参与其中。
二、活动内容1.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包括历史、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通过答题环节和现场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让年轻人重新认识和学习传统文化,并通过比赛的竞争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2.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各地设立传统文化体验区,让群众亲自参与制作传统工艺品、制作传统美食等活动,重温传统技艺,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通过举办传统舞蹈、音乐表演等活动,让全民群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举办传统文艺晚会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文化艺术家和演员,举办传统文艺晚会,展示传统音乐、舞蹈、剧目等,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深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活力。
4.举办传统节日庆典在各地举办传统节日庆典,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群众亲身参与传统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赛龙舟、观赏花灯等,激发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和参与度。
5.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在各地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展出传统文物、书画作品等,通过展览的形式向公众展示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6.举办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等开展传统文化讲座,探讨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传统文化。
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公众与专家进行互动,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7.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展播在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媒体的重点时段,播放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如传统戏曲、古典音乐、传统节目等,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9bdce76eeaeaad1f330c4.png)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为发挥中华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作用,充分挖掘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广大青年学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积极营造节日期间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根据我院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方案,现制定如下“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在全院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对于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主要节日及活动内容以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与现代节日----五四青年节、建党节、教师节、国庆节等为切入点,在各团总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经典、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全院深入开展。
(一)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之思”活动每年清明节,围绕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广泛开展“纪念先烈·圆梦中华”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同时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奋斗不息的精神融入进去。
1.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
各团总支可充分利用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为革命先烈扫墓、参观烈士陵园,举行入团、成人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牢记革命宗旨,立志报效祖国。
2.开展“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祭奠活动。
各团总支积极组织师生登陆网络平台进行网络祭奠,发表祭奠感言,表达对英烈的感恩和敬仰。
我们的节日实践教育活动
![我们的节日实践教育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f6a9247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8.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决定开展“我们的节日”实践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以“传承文化,共庆佳节”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体验节日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级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
班主任通过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让学生对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2. 知识竞赛学校举办“我们的节日”知识竞赛,邀请各年级学生参加。
竞赛内容包括节日起源、习俗、诗词、成语等,旨在检验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掌握程度。
3. 手工制作各年级学生根据节日特点,制作相应的手工作品。
如:春节制作剪纸、元宵节制作灯笼、端午节制作香囊等。
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节日文化的魅力。
4. 文艺表演学校举办“我们的节日”文艺晚会,各班级选送节目参加。
节目形式包括舞蹈、歌曲、小品、相声等,内容涉及节日文化、家乡风情等。
通过文艺表演,展示学生风采,传承节日文化。
5. 家乡节日文化调查学生利用假期,对家乡的节日文化进行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民间故事等。
返校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校师生分享调查成果。
6. 美食节学校举办“我们的节日”美食节,邀请各年级学生展示家乡特色美食。
学生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四、活动实施1. 活动前,学校成立“我们的节日”实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2. 各班级根据活动要求,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3. 学校为各班级提供必要的活动物资和场地支持;4. 活动期间,学校对活动进行全程跟踪,确保活动质量;5. 活动结束后,学校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优秀班级和个人,并颁发奖品。
我们的节日非遗民俗
![我们的节日非遗民俗](https://img.taocdn.com/s3/m/b7bfa2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8.png)
我们的节日非遗民俗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非遗民俗的国家,其中的节日非遗民俗更是独具特色。
这些传统的节日习俗代代相传,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非遗民俗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灯笼,家人团聚共度除夕夜。
除夕夜的年夜饭是一道重要的节日菜,家人团聚共进,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幸福。
午夜时分,人们会放鞭炮、燃放烟花,以驱散邪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同时,舞龙舞狮也是春节期间的一大特色,舞动的龙和狮子在街头巷尾穿梭,给人们带来喜庆和祝福。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一天,也是中国人纪念祖先的日子。
每年农历四月五日前后,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
清明节期间,人们会整理坟墓,烧纸钱、烧香,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还有一项特别的非遗民俗,那就是踏青赏花。
人们会到郊外或公园,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放松心情。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非遗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其中,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之一。
人们会包裹糯米、豆子、肉类等食材,用粽叶包裹成三角形,再蒸或煮熟。
吃粽子的习俗始于古代,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此外,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
人们组成龙舟队,划着龙舟在水中竞渡,既有观赏性,又有竞技性。
这些非遗民俗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赏月和吃月饼为主要特色的非遗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环节,人们会在家中或户外摆放月亮形状的灯笼,赏月的同时也会祈福。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月饼的制作工艺精湛,口味丰富多样。
此外,还有一项特别的非遗民俗活动,那就是拜月。
人们会在月圆之夜,拜月祈福,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以上所述的节日非遗民俗只是中国众多非遗民俗中的一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意义。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5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cd032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8.png)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5篇演讲,像表演一样,是讲话的艺术。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篇1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文化便一直熏陶着我们成长。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砂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间,珍珠的色彩才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才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长河中,最后诞生了华夏儿女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而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在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置之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的人在为我们做榜样。
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倡导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现在的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因为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无非是用我们的行动来回答。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要用行动来作为回答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保护,工同继承的使命……传承中国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中国。
昔往矣,若不是司马迁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这样的千古佳作流传至今,若不是李时珍跋山涉水,怎么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留万年,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么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泪……看今朝,是谁苦心专研十余载,终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
是他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中秋节弘扬传统文化的演讲稿
![中秋节弘扬传统文化的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281bb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2.png)
中秋节弘扬传统文化的演讲稿•相关推荐中秋节弘扬传统文化的演讲稿(通用15篇)演讲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演讲稿,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弘扬传统文化的演讲稿(通用1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秋节弘扬传统文化的演讲稿篇1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我们的节日》。
秋天很浓,月亮很圆,我们又度过了一个中秋节!上周是农历八月十五,这是中国——中秋节的传统节日。
它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最圆、最亮、最美的月份,所以也叫“团圆节”。
金桂香,月圆花。
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拜访亲戚朋友。
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过中秋节?”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中秋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一个民族的魅力。
它本身就是一种奇怪而神秘的艺术。
作为中国人,我们欣赏她的丰富多彩,我们钦佩她的博大胸怀,我们钦佩她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影响。
年轻人肩负着延续古代文明的重任。
中秋佳节欢喜,不要忘了自己的职责,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我们用尽力气也学不完这么丰富的财富。
家庭是中秋节最美好的事情。
家人聚在一起,聊个不停,诉说着无尽的感情,用同一个声音告诉人们: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沙漠中的绿洲,雨后的彩虹。
思念是中秋节最美的事。
“每到喜庆的季节,月亮最美,但美是不容错过的;月亮太高了,不能错过。
中秋节将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关心的人,祝他们永远没有悲伤,永远快乐,永远没有烦恼和幸福!“大海升起,月亮升起,照亮了整个天堂”。
此时此刻,我们也期待着祖国统一、民族繁荣、国家和人民和平。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中秋节弘扬传统文化的演讲稿篇2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下午好!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我们的节日年度活动总结(3篇)
![我们的节日年度活动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f0d27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a.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于本年度成功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以“传承文化,共享和谐”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氛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内容1. 传统节日知识讲座活动期间,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为群众讲解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等知识,使群众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传统节日民俗体验活动为了让群众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我们组织了包粽子、剪纸、书法、绘画等民俗体验活动。
活动中,群众积极参与,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统节日文艺演出我们邀请了专业的文艺团队,为群众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包括戏曲、舞蹈、歌曲等,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4. 传统节日摄影展我们组织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摄影展,展示了群众在传统节日中的美好瞬间,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传统节日。
5. 传统节日征文活动我们举办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群众用文字记录下自己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美好时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群众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2. 活动了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文化传承。
3. 增进了群众之间的交流,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4. 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
四、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在活动策划和执行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但仍有部分群众对活动内容不够了解,参与度有待提高。
2. 宣传推广方面:在活动宣传方面,我们采取了多种渠道,但仍有部分群众对活动信息了解不够及时,影响了活动的参与度。
3. 活动内容方面:在活动内容设计上,我们力求丰富多样,但仍有部分群众对活动内容不够满意,希望今后能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活动。
五、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
【来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盂兰节、蒲节等。关 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五月初五,人们用彩色的 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吃粽子、 划龙舟则是后来不断形成的风俗。
【内涵】围绕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源,形成了一些影响很大的民间传说,并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习俗和 文化内涵。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较通行的解释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增加了爱国主义的精 神内核,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赛龙舟等多种体育竞技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 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不要冷落 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 段。
交往礼仪
❖ 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亚尼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 ❖ 与家人交往常用 “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话语。出门要
主动向家长说再见,回家要主动打招呼。 ❖ 由室外进入屋内,应先在门口踏擦鞋底再进入。雨、雪天应把雨具放在门外或前厅,不要把雨水、
雪水、泥巴等带入室内。 ❖ 到家人房间应该轻声敲门。经同意后再进入。不乱翻家人东西。
【内涵】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春节蕴涵的 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万里也要赶 回家来。
清明
考考你:
1、中国传统节日小年是哪一天?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2、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饴糖
烧饼
3、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再磨光
而成。这指的是:
景泰蓝
4、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黄河流域 5、微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 京剧 6、我国古代历法中的24节气中“立夏”这一节气大约是现行公历的什么日子: 5月5-6号
起居礼仪
❖ 用完洗手间后,要即时放水冲洗。注意保持洗手间的清洁,纸屑应扔进纸篓,不留脏水和污物。走出洗 手间之前,关好水龙头,把自己的衣饰整理好。
就餐礼仪
❖ 进餐前要先请长辈或者客人就坐。 主动把合长辈或者客人口味的菜摆在他们面前。
❖ 进餐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不口含食物讲话。 ❖ 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挑拣,尽量不要起身。
步,不影响他人。 ❖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
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
谢谢大家!!
谢谢!
35
我们的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简介
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 结晶,也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
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及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行为准则、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
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 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 别人。”
四、 乘车礼仪
❖ 1、上学放学自觉排队候车,注意维持候车地点的整洁,有秩序地上下车。 ❖ 2、在校车内不吃东西,文明乘车,自觉保持车厢洁净。 ❖ 3、乘坐校车不抢座位,主动给小同学和有困难的同学让座。乘坐公共汽车、船应主动给老、幼、病、
【来历】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少有的依阳历而确 定的节日,固定在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 节举行的扫墓、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古代的寒 食节和上巳节。
【内涵】每到清明节,黄帝陵、轩辕庙、炎帝陵都要举行大型公祭,海内外华人从祭祀的仪式中体会到血浓 于水的同胞亲情。祭祀先人一直是中华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时节,上坟祭扫先人显示了“慎终 追远”的传统,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也纷纷赶回故土,祭奠祖灵。我国的许多地方在清明还有 植树的习惯。
中秋
【来历】中秋节在中国的民俗节日体系中,形成较晚。汉魏 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 中秋节日出现,明清时期,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
【内涵】中秋是中国秋季的传统大节,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 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团圆节”。人月两团圆的意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生的美好愿望。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 ,对于促 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残、孕妇及师长让座。 ❖ 4、在车上不做危险动作,注意乘车安全。
五、社会礼仪
❖ 1、要他人帮忙,说声“请您”或“麻烦您”,得到别人帮忙后,说声“谢谢” 2、不小心影响别人休息或工作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不小心影响了你,并诚恳地向 你道歉时,应宽容地说“没关系”。
❖ 3、与人交谈,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和气。听取他人发言或说话时,要正视对方,不能漫不经心,不能 随便插话。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 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我们尤其是年 轻一代,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
春节
【来历】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 代已经开始。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汉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 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每年的 最后一天,就是除夕。
❖ 如有公筷或者公勺,要尽量适用公筷和公勺。
❖ 自己用完餐后,尽量不提前离席,如果确实需要提前离开,应该轻声向家人以 及在座的客人有礼貌地打招呼。
❖ 保持家里卫生,注意保持地面和墙壁的清洁。吃食品时把骨、刺等物,放到盘中或桌上, 不随手丢到地下。零食袋、果皮、纸屑应丢入垃圾桶,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 用手帕捂住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
❖ 初次见面说“您好”,请人解答说“指教” ❖ 客人来了说“欢迎”,麻烦别人说“打扰” ❖ 表示感谢说“谢谢”,向人祝贺说“恭喜” ❖ 白天分别说“再见”,晚上分手说“晚安” ❖ 请人勿送说“留步”,交往“请”字记心间
学校、社会礼仪篇
一、同学交往礼仪
❖ 1、同学交往要学会使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 ❖ 2、同学间相见要互相问候、招呼或点头。 ❖ 3、与同学说话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 4、向同学请教问题,问前要用谦语,问后要道谢。 ❖ 5、不给同学取绰号,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
家庭礼仪篇
起居礼仪
❖ 按时作息 睡前要向父母道声“晚安”,有顺序的脱鞋解衣,并摆放整齐。 如果夜间起来上洗手间,要尽量轻手轻脚,以防打扰大家休息, 不要纠缠他们陪自己。
起居礼仪
❖ 早晨起床 早晨起床时,穿衣、叠被、理床,迅速而有条理。如果父母或加入未起床,要轻手轻脚,不要吵 醒他们。如果父母或者家人已经起床,要主动向他们问“早安”。
❖ 如果客人与父母谈事情,应该主动回避;在家读书、看电视、游戏,应尽量小声, 以免打扰他们的谈话。
❖ 客人在家时,自己确实有事不能陪伴或者暂时离开,应 该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并说明原因。
❖ 客人告辞时要等客人起身后再随家人相送,并主动同客 人说再见。
❖ 客人离开时,应该礼貌目送。不要立刻关上门。
文明用语歌
❖ 4、在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能挖耳、抠鼻、剃牙、剪指甲等。 ❖ 5、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 6、遵守公共秩序,应排队购票购物,对工作人员有礼貌。 ❖ 7、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 8、慰问病人时,要说:“您好好休养。”并带上慰问品或鲜花。
二、穿着礼仪
❖ 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 2、女同学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 4.按学校规定穿校服。
三、行走礼仪
❖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
❖ 如外出不能按时回家,应该及时和家人打电话说明原因,以免家人着急。 ❖ 要诚恳接受长辈的教育和指导。和家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
待客礼仪
❖ 家里来客人时,要先问清来访人身份,如果处于安全考虑或者父母交代不能开门, 应该说明原因并致歉。
❖ 客人进门后,不要冷落客人,要以主人的身份亲切主动地向客人打招呼并请客人 入座,客人入座后,应准备茶水或者饮料,双手递送。